📖 ZKIZ Archives


朝鮮舉行閱兵式 展示導彈可打擊1000公里外目標

朝鮮15日在平壤舉行紀念金日成誕辰105周年的閱兵式和群眾遊行,並展示了朝鮮最先進的導彈裝備。

據新華社報道,閱兵式上展示的“閃電”防空導彈和“北極星-2”型潛射中程彈道導彈分別可以打擊100公里和1000公里外的目標,是朝鮮人民軍防空和遠程戰略打擊的最先進武器。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和全體黨政軍領導人出席了閱兵式,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名外賓、各國駐朝使節、海外朝鮮人代表觀看了閱兵式。幾十名外國記者在現場報道。整個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持續3小時。

朝鮮中央電視臺在直播中說,朝鮮擁有核打擊能力,已準備好應對敵人的任何挑釁。在金日成、金正日和金正恩領導下,朝鮮已經擁有世界最強大的國防力量。

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部在閱兵前夕發表聲明說,美國特朗普當局對朝發動戰爭的叫囂已到了不能再被忽視的地步,朝鮮半島局勢已極其嚴重。如果美國膽敢挑釁,朝鮮將給予最嚴厲的回擊。朝鮮同時奉勸美國選擇正確的辦法解決問題。

4月15日,在朝鮮首都平壤,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前中)向參加群眾遊行的平壤市民揮手致意。圖片來來自新華社客戶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569

朝鮮今日舉行大規模閱兵 外媒猜測或啟動第六次核試驗

四月十五日,是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日成的105周年誕辰,也是朝鮮一年一度的“太陽節”。朝鮮將在金日成廣場舉行大規模閱兵活動。在“太陽節”當天舉行閱兵儀式是朝鮮的傳統。

韓國軍方認為,朝鮮本次閱兵規模將為朝鮮史上最大。據美韓等媒體報道,朝鮮或將在今日啟動第六次核試驗。

為慶祝今年的太陽日,朝鮮全民都投入到了節慶當中。朝鮮也邀請了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多個媒體的一百多名記者,來到平壤報道節日和活動。

閱兵隊入場儀式正式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572

英國突然提前舉行大選 美股三大股指開盤低迷

4月18日消息,英國突然宣布提前舉行大選疊加高盛公布的糟糕的財報以及日趨緊張的朝鮮半島局勢,美股三大股開盤走低。標普500指數低開8.84點,跌幅0.38%,報2340.17點。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低開89.81點,跌幅0.44%,報20547.11點。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低開19.78點,跌幅0.34%,報5837.01點。

消息面上,英國突然要提前舉行大選,歐股全線走低, 英國富時100指數跌幅進一步擴大至2%,創去年6月英國公投脫歐以來最大跌幅。 英鎊兌美元突破1.27關口,創四個月新高。

英國首相May稱,議會當前存在分裂,更晚選舉可能導致英國退歐談判受到阻礙,自己最近才不情願地選擇舉行選舉。她稱,將在周三向議會提出6月8日舉行選舉的動議。

美國副總統彭斯表示,將與盟國協作對朝鮮施加經濟與外交上的壓力。今天對於美日經濟關系而言開啟了全新的時代。美日兩國均可擁有促進經濟增長的貨幣政策與預算政策。

特朗普今天將簽署新移民簽證令,特朗普新的移民簽證令將提高對外籍技術工人的要求,要求聯邦政府部門進行改革,確保H-1B簽證授予了技能、薪酬最高的申請人。

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表示,由於美國國會共和黨廢除“奧巴馬醫改”的努力遭遇重挫,特朗普政府的稅改時間表或將有所推遲。

公司消息方面,蘋果最快準備秋季推出3款iPhone.蘋果計劃升級現有的兩款iPhone,並準備推出一款外觀作出大幅調整的新iPhone。另外,蘋果公司可能於5月份開始生產兩款新iMac。

58同城網公布從騰訊控股融資2億美元的協議,該融資將投資於轉轉APP。

Cardinal Health股價盤前跌幅近17%,稍早公司宣布將61億美元現金收購Medtronic旗下病患監測與看護業務。

高盛一季度EPS 5.15美元;一季度交易業務營收33.6億美元,預期36.2億美元;一季度固收業務營收16.9億美元,預期20.3億美元;一季度投行業務營收17億美元,預期15.6億美元。盤前跌近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877

英鎊兌美元創兩個半月新高 英國提前舉行大選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宣布將於今年6月8日提前舉行大選後,英鎊兌美元持續上漲,目前已創2017年2月1日以來新高,報1.2677,而在此前英鎊跳水逾40點。

英國當地時間2017年4月18日11時許,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唐寧街10號首相府門口宣布,將於今年6月8日提前舉行大選,確保脫歐進程取得成功。按照目前民意(領先第二名的工黨約20%),一旦保守黨以明顯優勢當選,梅姨政府的合法性將不容質疑,尤其是在蘇格蘭獨立黨鬧獨立的問題和脫歐談判中。消息一出,英鎊停止此前的下滑,迅速反彈並呈現上漲趨勢。

梅姨領導的執政保守黨在最新民調中獲得45%的支持率,遙遙領先第二位的工黨(24%)。現在舉行大選幾乎肯定會出現保守黨大勝的可能性,從而使保守黨在英國議會下議院的多數議席大增,而目前只有17席的多數優勢,而這也將鞏固梅姨推行英國脫歐的各項政策的認受性和權威性。

在講話中,特蕾莎·梅表示,提前大選符合英國的國家利益;“保證未來幾年的確定性和穩定性”的唯一辦法就是舉行這次選舉。

梅姨說,英國面臨的抉擇關乎領導力,英國將重新獲得貨幣、法律、邊境等的控制權,也將在歐盟外達成新的貿易協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887

英國首相宣布被迫提前舉行大選,難道脫歐英國更受傷?

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於當地時間18日上午發表演講表示,“英國將於今年6月8日提前舉行大選。” 特蕾莎·梅稱,在脫歐公投後,英國需要確定性、穩定性以及強有力的領導。

難道是脫歐後,英國會比歐盟誰受到的傷害更多,以至於英國需要提前舉行大選來化解?

英國和歐盟失去了相互的依托,這對雙方都沒有好處。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脫離了歐盟的英國如能把英聯邦的力量發揮起來,其效用或許並不遜於歐盟。在全球經濟鏈條中,英國始終與大陸霸權有所分離,從來就不支持歐盟形成政治經濟統一協調的一致聯盟。特雷莎·梅的說法是,“脫歐”不會讓英國成為“內向型”國家,相反,英國將因此把目光放眼全球,成為一個“真正全球性的英國”。

硬脫歐,就是英國在短期內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款,並在最低程度上實現靈活性的自由貿易協定,包括基本的降低關稅及相關商品交易等。如果英國直接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款(Article 50) ,英國將不會與歐盟協商任何新的協議,與歐盟之間的貿易往來將完全遵循WTO規則,這就屬於非常強硬地退出歐盟。

總體來說,脫歐對英國利大於弊,而對歐盟引發的壞處就比較多。目前脫歐影響的魔咒並未影響英國,各國都爭相與英國建立貿易關系。失去英國這個世界GDP總量排名第五的國家,歐盟在貿易、金融、就業等方面無疑會大受損傷。英國是歐盟的主要出口市場,倫敦擁有歐盟近一半的資產凈值,還有一些東歐國家十分依賴在英工作者的外匯收入。自1973年以來英國加入歐盟以來已交5000億英鎊會費,是第二大會費貢獻者,失去英國的預算支持對歐盟意味重大的經濟損失。

從政治力量上看,英國退出,破壞了歐洲一體化進程,會讓歐盟內部分裂力量增強,原本自相紛爭的歐盟更有進一步崩盤的危險。英國和歐盟失去了相互的依托,這對雙方都沒有好處。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脫離了歐盟的英國如果能把英聯邦的力量發揮起來,其效用或許並不遜於歐盟。同時,在恐怖主義日益猖獗的今天,英國擁有世界領先的安全及軍事系統。失去英國情報和軍事系統的依托,歐盟面臨著東歐動蕩的壓力。

英國脫歐帶來的挑戰可能真的被外界過度誇大了。特蕾莎表示如果英國與歐盟不能達成有利的貿易協議,將訴諸世貿規則,貿易合作並不一定需要貿易協定。同時英國脫歐也得到了美國新上任總統特朗普的支持。特朗普早就預言了歐盟的死亡,並發表了強硬的親英申明:“如果歐盟不想與美國進行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合作,美國當然要選擇最親密的盟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915

英國首相梅:6月8日舉行提前大選

據BBC報道,當地時間18日11點15分,英國首相梅在唐寧街發布重要聲明,宣布提前進行大選,不過唐寧街此前一直以來都否認將在2020年前舉行大選。

去年9月,梅曾對BBC記者Andrew Marr明確表示,不會“提前選舉”。

梅表示,我們需要重新選舉,而提前大選符合英國的國家利益;她說,“保證未來幾年的確定性和穩定性”的唯一辦法就是舉行這次選舉。

梅稱,威斯敏斯特現在需要團結,但實際政府卻存在分歧;其他政黨反對政府的退歐方案,而這種反對會削弱英國和歐盟的談判地位;明天將就提前選舉的立法事宜進行推進,將在周三向議會提出提前選舉的議案供議員投票。該議案需要下議院三分之二的議員通過。

梅說,英國面臨的抉擇關乎領導力,英國將重新獲得貨幣、法律、邊境等的控制權,也將在歐盟外達成新的貿易協定。

梅宣布提前大選消息後,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

據路透社報道,歐洲證券波動指數上升6.3點至23.58,觸及今年高位。

據YouGov民調,當前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支持率為50%,工黨領袖科爾賓支持率為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919

日美韓三國六方會談代表舉行磋商 討論共同應對朝鮮半島問題

據新華社報道,日美韓三國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代表25日在東京舉行磋商,討論共同應對朝鮮半島問題。

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杉憲治、美國國務院朝鮮政策特別代表尹汝尚及韓國外交部半島和平交涉本部長金烘均,當天就朝鮮半島問題進行了磋商。

尹汝尚在會談後的記者會上表示,三方同意將“繼續在外交、軍事、經濟方面緊密合作”。

金杉憲治說,三方已就進一步敦促朝方自制達成一致。

金烘均表示,三方討論了若朝鮮進一步挑釁時采取措施的問題。

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在同一天舉行的記者會上宣布,日方願在日美韓三方磋商的基礎上與中方充分交換意見。

日美韓三國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代表2月底曾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磋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883

希拉里:如果大選10月27日舉行,我就會是你們的總統

“如果大選在(2016年)10月27日舉行,我就會是你們的總統。”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雖然早已塵埃落定,但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似乎仍無法接受敗選的事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當地時間2日,希拉里在紐約出席一場名為“女性為女性”的論壇活動時,對自己競選總統失利的原因做了一番總結。她雖然表示自己應對敗選承擔責任,但卻用了更多的時間找客觀原因,將矛頭指向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及性別不平等。

在“女性為女性”活動現場,主持人追問希拉里在競選過程中有沒有犯過錯。希拉里回答稱,“我是候選人,要承擔絕對的個人責任”。她還承諾秋天出書“懺悔”,並“祈求寬恕”。“如果特朗普就此發推特評論,沒問題,關註我總比他幹涉別國事務要好。”

3日淩晨,特朗普連發兩條推特回應稱,科米才是希拉里的“最大福星”,因為他對前者的很多糟糕行為高擡貴手,還說希拉里“虛偽”。在隨後的一條推特中,特朗普稱有關他和俄羅斯共謀幹預大選的說法只是民主黨為失敗找的借口,“難道就沒有另一種可能性——特朗普搞了一次成功的競選?”

分析人士認為,希拉里的失敗在於她未能動員非白人、單身女性和高校白人學生等群體支持她,而這些人是奧巴馬當年勝選的重要票源。《華盛頓郵報》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受訪者認為民主黨與普通美國人的關切脫節。此外,在密歇根、威斯康星等民主黨傳統票倉投入的宣傳力度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希拉里的敗選。

編輯:董雯(實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103

2017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舉行,助推“讓未來發生”

5月18~19日,2017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在上海中心舉行。

這是第一財經連續第二年舉辦這一大會,第一財經首席執行官周健工表示:“上海要做中國和世界的科技創新中心,需要有相關的生態系統支撐,其中很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水平足夠高的、代表國際性與開放性的論壇平臺,引領思考、發出聲音,因此第一財經承擔這樣的時代使命,舉辦這樣的技術創新論壇。”

全球知名的科學家、經濟學家、企業決策者、創業家、投資人等將參與此次論壇,“鋰電池發明者”——旭化成株式會社顧問、技術研究組鋰離子電池材料評價研究中心理事長吉野彰博士應邀到場。

今年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的主題是“讓未來發生”,既是對去年主題的傳承,也包含了對未來的期盼。大會議程涉及能源、醫療、教育、汽車、金融、城市等領域,從戰略到執行,從虛擬到實體,從基礎到應用,探索技術與創新在不同場景下如何發揮影響力,如何讓未來發生。

2016年,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第一次舉行,為期兩天的大會涉及了15大領域、20項議題、1大榜單、50場演示,20+財經科技媒體、100+技術創新,並吸引聚集了100+嘉賓大咖、200+投資人、2000+創業者,全網傳播覆蓋千萬受眾。

作為本屆大會的重要活動以及第一財經在2017年發現中國企業創新趨勢、為中國企業提供創新指南的一項年度重要行動,由第一財經研究院出品、由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提供獨家智力支持並由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特別呈現的“2017中國創新研究報告”的編制於2017年5月17日在上海中心隆重啟動。

“創新是社會進步最根本的推動力之一,如何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也是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環節,此時推出2017中國創新研究報告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輯、第一財經研究院院長楊燕青表示,“研究報告是第一財經研究院與浙江大學-劍橋大學全球化制造與創新管理聯合研究中心在創新力研究方面成果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與匯豐中國多年合作的基礎上,對企業創新風潮的一種探索。與其他關註排名的創新報告不同,研究報告通過將創新力理論與數據研究與真實企業案例分析結合,為企業提高創新力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具有更好的參考價值。”

浙江大學-劍橋大學全球化制造與創新管理聯合研究中心中方副主任、管理學院郭斌教授表示,隨著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影響和貢獻的不斷上升,制造業企業的市場發展和參與全球化競爭也越來越有賴於創新力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對中國制造業企業創新力狀況進行評估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推動制造業企業的發展。與傳統的企業創新力評估方法非常依賴於專家的主觀判斷(尤其是在評價指標的選取以及指標權重的生成)不同,我們希望能夠建立一套可複制的、不依賴於主觀判斷、具有更大的企業樣本覆蓋的創新力評估方法。並且,通過將創新力拆分為創新勢力和創新效率兩個維度,我們可以更為深入地分析中國企業的創新力現狀及發展趨勢。從未來來看,這套創新力評估方法,也可以為我們評估區域(例如省際或城市)、產業(例如互聯網+)層面的創新力提供必要的基礎數據,從而為創新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學的決策基礎。

匯豐中國工商金融業務總監方嘯表示,創新意味著引領時代,在全球創新浪潮的驅動下,一大批中國科技企業正憑借著創新與實幹成功崛起,並走向全球市場,無論是海外資源布局,還是在海外建立研發中心集聚全球人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新時代,正在逐漸到來。作為具有150年歷史的國際性銀行,匯豐始終思考如何抓住時代與創新趨勢,運用全球服務網絡優勢,服務於中國創新企業的全球戰略布局。

2017中國創新研究報告預計在今年10月發布。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471

上海舉行決戰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0天全市動員大會

決戰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0天全市動員大會今天上午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市委書記李強強調,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上海必須完成好的重大政治任務。要進一步提高站位、認清使命、突出重點,聚焦主場外交做好外事保障,聚焦展會服務做好客商保障,聚焦論壇活動做好智力保障。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密切配合、加強協調,明確責任、狠抓落實,舉全市之力做好各項籌備工作,確保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取得圓滿成功。

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主持會議。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一璀,市政協主席董雲虎,市委副書記尹弘出席。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作工作部署,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波通報上海市決戰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0天行動計劃,市委常委翁祖亮、諸葛宇傑出席。

李強指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是今年我國的四大主場外交活動之一。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和把握舉辦進口博覽會的重大意義、重大使命、重大機遇。

舉辦進口博覽會是我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體現了新時代中國主動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和責任擔當。我們要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各項組織籌備保障工作,不辜負中央對上海的信任和重托。

舉辦進口博覽會是全面提升上海新一輪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載體,要結合打響“上海購物”品牌,放大進口博覽會帶動和溢出效應,把上海打造成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的進口商品集散地。

舉辦進口博覽會是全面提升上海城市整體形象的重大契機,各區、各部門要結合大調研活動,主動查問題、找差距、出實招,推動城市整體品質有更大提升,向全世界展示上海更加開放、文明的卓越形象。

李強指出,要按照中央統一部署,聚焦三個重點,強化三項保障。

聚焦主場外交,嚴格按照外事活動要求,高標準、高質量落實各項外事保障任務,註重細節、精益求精,以細節展現上海追求卓越的特殊品質和城市形象。

聚焦展會服務,展前要抓好展品人員便利通關;展中要抓好展會平穩運行,努力打造“智慧博覽會”樣板,搭建好新技術、新產品的首發平臺,切實做好采購交易服務工作;展後要抓好投資貿易對接,積極為境外客商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多模式、多渠道精準對接服務。

聚焦論壇活動,匯聚頂尖研究力量,努力把虹橋論壇辦出特色、辦出水平、辦出實效,辦成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橋梁、引領世界經貿發展的思想庫、全球工商界人士交流的盛會。

李強指出,舉辦進口博覽會是全市的大事,各區、各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對綜合性、跨部門、交叉性工作要主動跨前一步,做到無縫銜接。要強化對標意識,學習借鑒世界頂級展會的成功經驗,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城市會展”模式,努力辦成國際一流博覽會。要強化服務管理,聚焦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守住城市安全底線,全面提升服務管理標準和水平,為境內外客商提供優質高效服務。要強化與長三角聯動,聯手辦好進口博覽會,放大對長三角地區的輻射效應。

李強強調,要排出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把任務分解到人、責任落實到人,確保各項籌備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倒排時間節點,按照進度表掛圖督戰,抓早、抓細、抓實。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實戰演練和模擬預演,主動查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可能出現的狀況估計得更充分一些,做到防患於未然。

市商務委、青浦區委在會上作交流發言。商務部有關部門負責同誌,全市各部委辦局、各區、工青婦等人民團體、部分中央在滬單位主要負責同誌,重點企業、各窗口服務行業代表,共500余人出席動員大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5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