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4日,江鑄久(左一)在烏鎮與AlphaGo之父哈薩比斯(Damis Hassabis)先生交談。(作者供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6月8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AlphaGo老師》)
2017年5月30日,我去香港鳳凰衛視,參加錄制鏘鏘三人行的節目,談AlphaGo對柯潔的人機大戰第二季。想起去年3月,李世石和AlphaGo的第五局時,我也是一路奔到香港,邊和文濤聊著圍棋與人工智能,邊掛念著戰況。
一年多過去,AlphaGo從一開始的職業棋手都覺得下不過李世石,到現在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圍棋上帝,這世界變化得太快了。
還記得對李世石的第一局,AlphaGo贏了之後,整個圍棋界都震動了。芮乃偉那時候就非常難過。我倒還好,因為賽前我已預測AlphaGo會贏,電腦戰勝人類的時刻就要到來。之所以這麽認為,是因為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國時就接觸過一些立誌開發圍棋人工智能的IT人士,還給他們當過參謀。之後,我也一直關註著這方面的發展。圍棋人工智能的發展十分緩慢,早在1990年代,IBM的深藍就打敗了國際象棋特級大師,但是電腦解決不了圍棋海量的計算,解決不了圍棋里“虛”的東西。當所有的智力遊戲都被攻克時,圍棋依然一花獨放。不過,看了2016年初Google發表的AlphaGo 5∶0戰勝歐洲冠軍樊麾的棋譜,我覺得我們將要見證歷史了。
但是我的預想圖是AlphaGo會贏一至兩盤,沒想到他第一局就贏了,而且贏得非常漂亮,也沒想到最後4∶1的結果,居然是李世石只贏了一盤。當然那是一盤偉大的勝局,李世石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弈出神的一手,引出了AlphaGo的bug。
從那次人機大戰的整體看,AlphaGo下得漂亮。比如第二局黑37手的尖沖,令人蕩氣回腸,感覺是吳清源老師回來了。吳老師曾說他200歲在宇宙中還要下棋。那麽,這是AlphaGo將吳老師的思想傳遞回來了吧?我非常感動。
2017新年AlphaGo再度出山,以Master的網名在各大圍棋對弈網站下了60盤棋,全勝。我認真研究了這60盤棋並寫下打譜心得給我的學生們學習。知道孩子們要理解這些還有點早,但我願意埋一顆種子,期待在他們的心中慢慢發芽。
5月末,人機大戰第二季在烏鎮開戰。
此次人機大戰的勝負基本是沒有懸念的,當然我們希望柯潔贏,但是60局所顯現的AlphaGo太強大了。因此,奔向烏鎮時,我期待看到AlphaGo下出更加神奇的,甚至是我們職業棋士也看不懂的招法,期待看到人機之間更加精彩的對抗。
三番棋分別在5月23、25、27日進行。大會場里,屏幕上除了對局的進程外,還可以看到柯潔對局中的表情和動作,現場感很強。
第一局,AlphaGo執白勝1/4子,在中國規則里是最小的差距,但棋盤上的內容是一面倒的。柯潔似乎有點拘謹,AlphaGo一直掌控著局勢。
第二局,感覺柯潔放開了,下得非常出色,成功地把AlphaGo拖入混戰中,有一度很有機會,可以說是逼AlphaGo使出了渾身解數。據賽後公布的數據,AlphaGo認為前100手是雙方最善。雖然後半盤柯潔弈出問題手,棋局戛然而止。但是那一局棋,令許許多多的觀眾熱血沸騰。
27日第三局,澎湃新聞開通在線直播,我們和IT專家、紐約大學教授張崢老師一起講解。柯潔前半盤弈出問題手,之後奮力拼搏,一度使形勢非常接近,但還是未能翻盤。
3∶0,這個結果並不意外。那麽,看一場意料之中的賽事,看人類敗於機器,有意思嗎?有。
有柯潔近乎悲壯的對AlphaGo的死磕,有AlphaGo在棋盤上展現出來的奇思妙想,也有人機聯手等好玩的賽事,更有DeepMind團隊的講座和互動,這次的烏鎮圍棋峰會內容豐富精彩,我們站在了歷史的節點上。
24日那天是論壇。DeepMind CEO哈薩比斯(Damis Hassabis)先生和AlphaGo技術負責人席爾瓦(David Silver)先生的講座非常精彩,令觀眾了解了AlphaGo是如何依靠他們的策略網絡和價值網絡進行剪枝和判斷的。但是最令人震撼的是席爾瓦先生在講話中說,AlphaGo Master經過這一段的深度學習,已經比同李世石下棋時的版本進步了Three Stones。聽到這個說法,柯潔立刻在微博上發表了“天哪”的感嘆。
三子啊,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午餐時我們特地去找哈薩比斯先生求證。哈薩比斯先生首先肯定了這Three Stones就是三個子,而不是三目(Three points),然後解釋說這是系統自己測定的,按照“AlphaGo李”同“AlphaGo柯”自己對下的勝率估算出的實力差距,並不說明和人類下也能讓三子。不過,他又補充了一句:“也許是讓兩子……”
嗯,這也已經足夠令人震驚了。想起今年3月份我到日本的時候,碰到了武宮正樹老師、趙治勛老師和小林光一老師,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認為如果是60連勝,按照棋份來說,那是兩個子的棋份了。
哈薩比斯先生還說,他們已經修複了對李世石時的bug,即使形勢不利(基本不太可能),AlphaGo也不會亂來了。趁此機會,我提出,希望能多給我們看一些AlphaGo左右互搏的棋譜。哈薩比斯先生答應考慮一下。
下午,一不小心去了Jeff Dean的記者會(後來才知道他有多牛,據說谷歌員工認為谷歌搜索驚人的速度都歸功於他)。會後,主辦方好意安排我和他聊幾句。我問他,AlphaGo的開發會一直繼續下去嗎?有沒有目標?他嚴肅地回答這個要去問DeepMind團隊……好吧,那我再問,你覺得人工智能,比如AlphaGo,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些什麽幫助?Jeff很認真地說,人工智能會很好地啟發孩子們的創造力……
26日上午,大舞臺上是配對賽,古力和AlphaGo對陣連笑和AlphaGo。雖然是表演賽,但大家相當期待,都想看人和電腦會配合成什麽樣子。而且,如果是人機對戰,機器優勢了,就會挑穩妥的路走,不求最好,只選擇勝率最高的一手。所以我們預想,到了後半盤,是不是可以由人類高手領著AlphaGo下出最善的著手呢?
很有意思的一盤棋。布局,執白的連笑弈出問題手,黑棋優勢。但是緊接著黑方的AlphaGo下了一步無比堅實的自補,我相信任何一個職業棋手都是不會往那里想棋的。是不是阿老師覺得優勢了呢?我們笑說,這一步似乎把古力的調子打亂了。
據說後臺數據黑棋勝率曾到達75,古力下了某一手後掉到60多一點,再後來又掉到45……好玩的是有位女棋手在朋友圈轉了這條消息,然後寫道:“我想說,是時候讓你們體會體會女棋手在混雙賽中的壓力了。”確實,一到混雙賽,女棋手常常是戰戰兢兢的,怕下錯了。局後古力聽了大笑,說幸虧阿老師不會說話,不然我肯定要受責備了。這個角色轉換令人莞爾。
後半盤,黑棋處於劣勢了,黑方AlphaGo要認輸,古力不同意。局後古力說,他和連笑商量好了,不管哪一方的電腦要求認輸,都要拒絕。結果,阿老師似乎是發脾氣了,連續損目,古力只好也拿起牌子來,示意認輸,他的同伴爽快接受。這麽看來,劣勢情況下,要率領AlphaGo繼續兢兢業業地收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連笑局後的感想是,和阿老師配合心里很有底。問為什麽,答中盤時覺得形勢不好,但是同伴仍然不緊不慢地很穩健,所以心就定了,想是不是也沒有那麽糟。一等一的高手形勢判斷要依仗阿老師了,這又是配對賽有意思的地方。真希望這樣的對局多來幾盤,可以好好欣賞一下人機配合的各種有趣。
下午是陳耀燁、周睿羊、時越、羋昱廷、唐韋星五位世界冠軍對陣AlphaGo。一個長條桌上擺著棋盤,四個人坐在後面,周睿羊在另一面和大家一起討論,他轉過身就是比賽用的正式棋盤,商量定了就由他在盤上落子。AlphaGo橫空出世後,周睿羊最先采用阿老師的很多下法,贏了不少棋,因此得了一個“阿爾法羊”的美稱。
賽前,大家都不看好這場所謂的群毆,因為雙方各兩個半小時的用時,對人類一方實在是太少了,一個人下都有點緊巴巴的,五個人稍一討論,十來分鐘就沒有了,何況對面是一秒鐘能算百萬步的阿老師,更加覺得有壓力了。果然,大盤講解的古力、王磊等一直在為他們擔心:還不下啊?時間又過去十分鐘啦。想想看,五個棋風不同的高手一起討論,哪能那麽快就達成一致呢?所以,我們在屏幕上,總是看到阿爾法羊在笑,等著大家統一意見的樣子。
中盤時,AlphaGo有一個靠然後小尖的連環手筋,是屬於讓人大吃一驚的思路。但是據說研究室里柯潔先於AlphaGo擺出了這兩步棋,不禁感慨,柯潔真是最適合大戰AlphaGo的人啊!
最後小官子階段,是AlphaGo小勝的局面,讀秒後替換周睿羊坐到棋盤前的唐韋星在白棋空里二二點了一手。這是一步騙招,完全沒有棋的地方,但是阿老師很穩健地補了一手,損目了,當然這和勝負無關。五個年輕的世界冠軍笑得不可開交,有一張他們捂著臉撐著頭笑著的照片瞬間刷爆了朋友圈。這步棋是一種測試,AlphaGo應錯了。不過這不算什麽。我們非常想知道,如果補一手會輸,阿老師還會像實戰那樣走嗎?當然,答案其實是很明顯的。
27日第三局結束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哈薩比斯先生宣布AlphaGo將退出圍棋賽事!DeepMind團隊同時宣布,將陸續公布AlphaGo左右互搏的50局棋譜,今天先公布10局。我看了幾個片段,那真的是有著許多可以顛覆圍棋觀的內涵,谷歌的武功秘籍公開了。
非常感傷,一段傳奇就要這樣離開嗎?
回味這場“絕唱”,在傳承方面,AlphaGo吸收了很多前輩高手的精華並予以再創造。在棋局中,我看到它的很多招法有當年吳清源老師的影子,心里非常感動。也許,上天是通過AlphaGo映照出了很多職業棋手在歷史上那些讓人難忘的場景,那些可歌可泣的精神。
三歲的AlphaGo打敗了人類幾千年的進化。人類棋手要戰勝電腦已經不可能了。但是,通過學習,我們可以在自身的基礎上獲得提高。我想,生活在現代的職業棋士是幸運的,阿老師幫助我們突破自身的局限,使我們能夠以更加自由的心靈和開闊的視野去面對棋盤,也更加能夠體會圍棋的美好。
精髓的東西永遠都是簡單的,但總有人能把簡單的東西發揮到極致,於是他們成功地改變了世界。
來源 | 紅杉匯(ID:Sequoiacap)
作為 CEO,你或許也希望公司變成這個樣子 —— 員工具有主人翁意識,深深認同公司的價值觀,願為公司的偉大願景不斷努力;公司充滿活力、充滿野心,員工朝氣蓬勃地上班,奉獻自己的創造力……
3G 資本或許就是這樣一家公司。被巴菲特尊稱為老師的創始人 Jorge Paulo Lemann(下稱“雷曼”)現年已 76 歲,從 1971 年創辦有“巴西高盛”之稱的 Garantia 至今,一直用他獨特的管理方式打造這家巴西歷史上最傳奇的企業。本文詳細介紹了雷曼在管理上的獨門秘訣,或能讓你在選用人才方面得到一些啟發。以下是部分要點摘錄:
3G 資本的精英體制包含 5 個核心要素:優秀的人才、遠大的夢想、可變的薪酬制度、成本控制和開放式的工作環境;
懂得讓位,是精英體制的精髓,位居高位的人不應該阻止雄心勃勃的年輕人往上爬;
共享,是把企業做大的核心。把賺來的錢分享給最優秀的員工,這才是最好的公司模式;
讓所有人,哪怕是公司那些處在最底層的員工,都能感受到自己是企業的主人,是讓他們為企業的成長付出全部精力和智慧的唯一途徑。
你可能不知道,股神沃倫・巴菲特、管理大師吉姆・柯林斯都對 3G 資本贊譽有加,並與雷曼相交莫逆。
巴菲特曾這樣評價 3G 資本創始人雷曼:“我第一次見到雷曼是在吉利的董事會上,我開始註意他是因為他在會上說了一些很有道理的話。他實事求是,不裝腔作勢;也從不搞一言堂,而總是集思廣益。他對商業的講解很獨到,發言擲地有聲,不是所有的董事都能有他這樣的造詣。”
雷曼與另外兩位合夥人泰列斯(Marcel Telles)和斯庫彼拉(Beto Sicupira)被稱為“巴西三劍客”,他們在不到 20 年的時間里,把一家只在當地小有名氣的啤酒制造商博浪啤酒打造成了全世界啤酒行業里最大的企業。3G 資本一步步收購博浪啤酒、南極洲啤酒、百威啤酒、南非啤酒,成為世界啤酒霸主,同時收購漢堡王、亨氏,成為世界食品飲料之王。
據估算,從 1971 年加蘭蒂亞銀行(3G 資本前身)創立至今,已有 200 多人在三位創始人麾下共事,平均每個人賺了超過 1000 萬美元,而巴西三劍客同時躋身“巴西最富有的 10 人”之列。
這樣的一家企業在管理上有什麽獨門秘訣呢?答案是 —— 精英體制。3G 資本的精英體制包含 5 個核心要素:優秀的人才、遠大的夢想、可變的薪酬制度、成本控制和開放式的工作環境。
這都是一些我們老生常談的理念,但優秀的企業總能把簡單的理念落實成偉大。
優秀的人才:尋找PSDs
早在社交網絡興盛之前,雷曼就明白維持好的人際關系網絡至關重要,因為與正確的人共事能給自己帶來的巨大優勢。
在人才招聘上,雷曼有著自己獨特的指標,他一直專註於尋找這樣的人:PSDs,即出身貧寒(Poor)、聰明(Smart)、有強烈的致富野心(Deep Desire to Get Rich)。
在這樣的原則下,天分和汗水至關重要,而友誼和親情變得不再有價值。衡量升職加薪的唯一標準是業績,從不考慮工作年限,他們還給最優秀的員工提供成為合夥人的機會。同時,公司會保持公司總人數穩定在 200 人,每年通過“煙霧彈會議”淘汰 10% 。
每半年員工都要接受一次考核,其結論會充分考慮上級、同事甚至下級的意見。如果那段時間該員工的業績低於預期,這個人的提成比例就會減少。真正優秀的人會殺出重圍,而那些並不優秀的人則會成為公司合夥人年會上的討論對象。這個年會被稱為“煙霧彈”,它決定了誰會被炒魷魚。
這個體制每年會讓 10% 左右的人出局。在十余年的時間里,加蘭蒂亞的團隊始終保持在 200 人的水平。雷曼定下的這個規矩讓公司避免了過度擴張,讓那些業績最差的人出局,才能為新的、有才能的年輕人騰出空間。在加蘭蒂亞的詞典里,“舒適區”這個詞根本就不存在。
“煙霧彈會議”不僅存於員工中,在合夥人中也不例外。因為雷曼和其合夥人的思維方式是:懂得讓位才是精英體制的精髓,位居高位的人不應該阻止雄心勃勃的年輕人往上爬。如果年輕人不能往上走就完全違背了他們推崇的精英體制的信條。這一規則同樣適用於他們自己。
遠大的夢想
雷曼和莫逆之交巴菲特都討厭排場,穿著簡單,說話直截了當。致力於構建一個持久的、偉大的公司,是兩個人的誌向。
巴菲特(左)與雷曼(右)
巴菲特喜歡把伯克希爾・哈撒韋看成是自己的一幅偉大的畫作。對他而言,這幅畫作是一個永遠不會被稱為完美的作品,因為它每過一年,都會比上一年變得更好。
雷曼的夢想則是建立一套可以成為 21 世紀標桿的企業管理模式。財富的積累對於二人而言只是附加收益,從來不是兩人的終極理想。
所以雷曼曾經說過:“做夢,無論大小都需要消耗同樣的能量,那我們為什麽不做一個偉大的夢呢?”
有這樣一個夢想遠大的老板,加上 3G 資本招聘的都是誌存高遠之人,所以,個人野心加高額回報點燃了 3G 資本員工身上的全部能量。員工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對業績的追求達到了瘋狂的水平。對公司充滿認同感,願意為公司去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相信自己付出的一定能得到回報。
可變的薪酬制度
雷曼有一個理念:共享,是把企業做大的核心。把賺來的錢分享給最優秀的員工,這才是最好的公司模式。
20 世紀 70 年代,巴西人最夢寐以求的事情就是為跨國公司工作。當時,畢業生和企業管理人員都夢想著能加入殼牌公司、IBM 或者大眾汽車這樣的企業。大型的巴西本土企業集團那時還十分稀有,且多為家族掌控,下層員工基本沒有當上高管的上升通道。在這些公司中,“所有者”和“其他人”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分。當然,無論跨國公司還是本土企業,那時都還沒有可變的薪酬制度。
雷曼很好地吸收了高盛的經驗,在公司去掉階梯式等級,每一位新加入的員工都有拿到獎金的資格,且高一層級的員工拿到的提成,不會是幾倍於工資的獎金,而是直接按一個小比例與其他人分享公司的總盈利。公司也沒有規定拿獎金的員工晉升為拿提成的員工最短需要幾年,一切都靠業績說話。
雷曼從高盛複制的這套模式成為他事業的轉折點。加蘭蒂亞的工資低於行業的平均水準,但是獎金可以達到工資的四五倍,這在當時可是很大的一筆錢。當然,這也是有條件的,員工必須完成業績目標才能拿到這筆優厚的獎金。這條規矩清楚簡單,對於在公司的勤雜工也同樣適用:幹得好就有錢拿。
雷曼認為,讓所有人,哪怕是公司那些處在最底層的員工,都能感受到自己是企業的主人,是讓他們為企業的成長付出全部精力和智慧的唯一途徑。
成本控制
這里舉一個收購前的安海斯-布希(百威母公司)和英博(3G 資本管理公司)對比的例子。
在收購前,安海斯-布希的繼承者和高管繼續著往日揮金如土的生活。布希家族和公司高管擁有一個私家機群,包含 6 架私人飛機和 2 架私人直升機,為此他們雇用了 20 名飛行員。他們永遠只住五星級酒店,一頓正常的工作餐可以花掉 1000 美元。
安海斯-布希就像一個溺愛孩子的母親,任由“小皇帝”們想買什麽就買什麽,比如布希花園、佛羅里達的海洋世界遊樂園。但過山車和受過訓練的海豚對一家啤酒公司的發展究竟有何益處?安海斯-布希的老板花錢買這些東西都非常理直氣壯,絲毫不認為有任何的問題。
而在英博,這些毫無意義的收購和開支沒有絲毫存在的可能性,對公司發展沒有幫助的高消費會被視為犯罪。公司的管理層只坐經濟艙,住三星級酒店,有時候還會與同事合住一個房間。在餐館吃飯只點最普通的飯菜,最多加一瓶啤酒。
開放式的工作區域
在雷曼創業生涯的早期,盡管那時通信並不發達,但雷曼要求在公司內部不應該有任何阻隔。
讓專業人員在各自的小隔間里工作而互不通氣,對雷曼而言顯然毫無意義。因此,他很快采納了一種在當時的巴西還算很前衛的工作模式。
辦公室采取了一種大開間的設計,員工和老板之間也不分開。雖說沒有墻壁的設計無法提供個人的隱私空間,但這讓團隊的工作更加靈活,且避免了明顯的等級區分。
雷曼絕大多數時間就在這個大開間的一張桌子上辦公。合夥人只有在討論機密事宜時才會到私人辦公間去。這種設計的另一個好處是,任何人都可以與老板近距離接觸,找老板談話也不需要大費周章。
同時,為了創造一種寬松的辦公氛圍,加蘭蒂亞的員工們大多數時間都穿著隨意,而彼時許多金融機構都要求員工西裝革履。休閑褲和卷起袖管的襯衫逐漸成為日常的標準裝扮。員工們看上去更像是大學校園里的學生,而不是股票經紀人。
精髓的東西永遠都是簡單的,但總有人能把簡單的東西發揮到極致,於是他們成功地改變了世界。
1樓提及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24040 2.見有人說起273,我才說﹕這公司的老闆竟然十分欣賞你,托我找你見面,但我不敢找你,怕你同我翻臉!
13樓提及娛樂圈?現在是474了
佢賺錢實快的...329 如烟...我不斷有朋友黎叫我買... 四方八面, 擋都擋唔住....(你諗下我做邊行, 就知點解會不斷有人叫我買) 始終聽消息買股票的人佔的百份比還是不低的... 你得閒去任何一間, 任何一區既銀行或証券行望下... 都係人山人海的... 個班人係唔會上網的 你幾努力都救佢地唔到....
10樓提及
成日驚啲仔女俾人呃,驚行差踏錯
唔錯過,點會痛?點會反省從而學精
11樓提及10樓提及
成日驚啲仔女俾人呃,驚行差踏錯
唔錯過,點會痛?點會反省從而學精
佢咁岩又真係撞正個傻架老細~~ 俾佢証明左佢係岩,要改就更加難
9樓提及
咪係, 以為自己個女有寶....
咁麻煩, 任x都未必有人上啦
10樓提及
成日驚啲仔女俾人呃,驚行差踏錯
唔錯過,點會痛?點會反省從而學精
13樓提及
頂!我記得呢條友,佢係勞工處貼請導師廣告
我讀U個陣都APPLY過,但佢好神化,無咩責任感,電話問多小小野都唔得
第日去INTERVIEW我覺得太遠,又唔Q知係邊,所以甩底
好在我當年懶,今日先無事
16樓提及13樓提及
頂!我記得呢條友,佢係勞工處貼請導師廣告
我讀U個陣都APPLY過,但佢好神化,無咩責任感,電話問多小小野都唔得
第日去INTERVIEW我覺得太遠,又唔Q知係邊,所以甩底
好在我當年懶,今日先無事
真是你時運高,之前我都試過中過D騙局,差D做了人頭
17樓提及16樓提及13樓提及
頂!我記得呢條友,佢係勞工處貼請導師廣告
我讀U個陣都APPLY過,但佢好神化,無咩責任感,電話問多小小野都唔得
第日去INTERVIEW我覺得太遠,又唔Q知係邊,所以甩底
好在我當年懶,今日先無事
真是你時運高,之前我都試過中過D騙局,差D做了人頭
層壓式基金?
18樓提及17樓提及16樓提及13樓提及
頂!我記得呢條友,佢係勞工處貼請導師廣告
我讀U個陣都APPLY過,但佢好神化,無咩責任感,電話問多小小野都唔得
第日去INTERVIEW我覺得太遠,又唔Q知係邊,所以甩底
好在我當年懶,今日先無事
真是你時運高,之前我都試過中過D騙局,差D做了人頭
層壓式基金?
補習騙局,都是家訪完扮老師那些
20樓提及
就是畀少少錢你找些學生資料番來,然後就用呢D資料去話學校輔導學生,收番D月費可以打電話問功課,之後成功聯絡到就會按人頭畀錢,當然是有服務啦,但這些服務是點心中有數啦
22樓提及20樓提及
就是畀少少錢你找些學生資料番來,然後就用呢D資料去話學校輔導學生,收番D月費可以打電話問功課,之後成功聯絡到就會按人頭畀錢,當然是有服務啦,但這些服務是點心中有數啦
幾錢?
似乎唔太好賺,服務亦吸引唔到人,上門補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