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補習老師涉恐嚇現代美容主席

1 : GS(14)@2012-06-13 01:07:39

我唔信曾裕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612/16418554

上市公司現代美容主席曾裕(前)與丈夫李守義作供,指稱其7歲女兒的補習老師多次致電出言恐嚇。
報稱無業的女被告羅仲文(45歲),現正還柙,被控一項普通襲擊、拒捕、襲警及八項刑事恐嚇罪。現年50歲的曾裕昨出庭供稱,去年8月聘請被告擔任其7歲女兒的補習老師,負責貼身跟進學業成績和陪伴上學,但因老師性情激動及遭學校投訴,賓主關係只維持個多月。
同年10月7日下午,她收到印傭來電,指被告硬闖入屋,大力推跌她。她翻查閉路電視,發現被告取去她一家三口的合照等物件。
今年3月19日傍晚,被告突然致電予她身旁的丈夫李守義,因被告太激動,故李 Cut線。被告隨即再致電她,她未有接聽。不久,被告又再致電李,她遂接聽,並用手提電話錄下對話。「佢問我『你係咪好想我死呀?喺你屋企死俾你睇!』」當時被告十分激動,她感到驚慌。
同日晚上,曾的手提電話共響超過30次。被告留下令她「魂飛魄散」的留言,她遂於凌晨時分報警。3月19至20日兩天,曾的手提電話共錄得八段留言。
作供提女兒安危講到喊
控方昨播放留言,數段錄音中有把「鍊」着喉嚨的女聲、有的低沉、有的配以詭異大笑,聲言:「我好想攬住你心愛嘅人一齊死」、「我會死喺你門口,仲要着住紅色衫,等啲傳媒知道係你屈死我」、「精神病人就算斬死你全家,最多咪入小欖精神病院!你到時嚟探我啦!……哈哈哈……好驚呀,曾裕」。

外表強悍的曾裕說到激動時,突然自爆與被告交惡原因,指被告要求多些代通知金。說到女兒安危時,聲淚俱下道︰「保護自己個女係母親最偉大嘅責任……我哋成家人冇得罪佢,點解佢要咁做呢?」惟辯方質疑她何以認出該把女聲屬於被告,曾即變臉回應︰「你叫佢(被告)『鍊』下俾你聽咪知囉!」
控方指被告於三日後被捕,於住所大堂及赤柱警署外拒捕及用腳襲擊一名警員。
2 : GS(14)@2012-06-13 01:08:3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612/16418555
多次強調自己是基督徒的曾裕,除在美容界名氣響噹噹之外,亦不時成為新聞人物。她在03年指控梅艷芳的經理人 Marianne涉嫌隱瞞阿梅患癌毀約;08年與公司老臣子兼執行董事袁少萍鬧翻,對方更一度向平機會作出申訴,同年更成為 Accumulator苦主,入稟法庭控告投資銀行,當時估計損手約6,000萬。
曾裕的感情生活同樣精采,其首任丈夫為姓莫的內地人,兩人結婚並育有一子,惟三人來港定居後,兩人即離婚。曾隨後在銅鑼灣樓上舖幫客人做美容起家,之後跟第二任丈夫、髮型師鄺炳申合資開設美容院,及後更獲富商陳瑞祺新抱張瑛入股美容院,成為現代美容前身。惟兩人於98年離婚,鄺之後另開設凱撒美容,曾更曾入稟控告前夫離任時取去客戶資料。
第三任丈夫年輕13年

00年,曾遇上第三段感情,認識了比她年輕13載的新加坡特約演員李守義,兩人之後結婚。08年,她宣佈因病淡出現代美容,辭去董事局所有職務,由李守義接任主席兼行政總裁。但2010年,曾以一頭紅髮強勢復出,重返董事局,出任主席兼行政總裁,其夫則調任月薪達廿萬元的首席行政官。但半後年又有變動,李先辭任公司執董,不久連首席行政官也辭去。

惟今年初,曾裕又重新委任李做首席行政官,但月薪狂減至五萬元。《蘋果》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843

「家長出錢給老師旅遊?」

1 : GS(14)@2012-07-21 13:46:2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721/16534819
據悉,北京某小學每年都組織樂隊學生海外交流,這次暑期到美國遊10天費用三萬多,不包美國境內機票,另交兩千多簽證費。收到行程表後,易女士和很多家長都吃驚,帶小學生去拉斯維加斯幹嗎?老師稱:「賭場有專門為小朋友開放的項目。」外界質疑,到底是讓孩子去開眼界,還是讓老師去縱情聲色?
教師血拼學生啃包
無獨有偶,本周在離紐約兩小時車程的 Woodbury一大型名牌 Outlet外,一群黃色制服的中國學生坐在地上啃漢堡包。一問原是北京小學生,在逾30℃的大熱天,她們正等着在名店裏瘋狂購物的老師們。
近年,內地學校流行組織學生境外「遊學」或「交流」,但行程安排和收費方面都無章可循。而一個針對遊學做的網上調查顯示,27%人認為「學校或老師宣導組織的遊學,不去怕孩子沒面子」。在這樣的心理因素影響下,學校組織遊學似乎有「強買強賣」的嫌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412

殺戮職場:老師投票裁員

1 : GS(14)@2012-08-06 11:36:42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806/119177
之前說教師難做,但總有人會視為終身職業;一位舊同學Y,很早就立志做老師,他畢業後就在小學任教,經歷過教師語文基準試,也面對殺校裁員的衝擊,依然對教學充滿熱誠。
說到Y受到較大的打擊的一次,要算學校裁員的風波。那時Y在香港區一間小學教書,由於性格親切,與學生打成一片,很多時校內校外的活動他都會主動請纓帶隊,故除了得到學生愛戴,也獲得校長認同。
不過,在其他老師眼中卻是博上位的行為,於是Y在學校內人緣一般。特別是校內幾位男老師表面嚴苛,實際喜歡投機炒股無心教職,結成朋黨影響教學氣氛,Y向來看不過眼;另外幾位新任教的年輕老師經驗淺之餘,又抱着「試吓教書未必長做」的心態。這一來,Y變成兩派之間孤立的一人。
問題發生了,校長收到裁員的通知,面對要下裁員決定時,校長猶豫不決,向來沒主見的他,坦白將事情向眾位老師公佈。
「不如民主一點,投票決定,免得校長為難。」有老師提出,得到大家贊同。在一人一票下,友好的男老師們互相照應,自然逃過大難;而年輕老師群亦站在同一陣線,最後無黨無派的Y被選中成為裁員目標。
諷刺的是學生眼中的好老師,竟然要被裁掉,校長無可奈何,照樣執行把Y辭退,最後校長只好介紹Y到另一小學任職以作補償。
作者:CK Leung
職場掙扎20年,做過boy又做過老闆,才知豬與狼都不易做。
電郵:[email protected]
逢周一、三
2 : 肥B(18468)@2012-08-06 13:26:45

真正的職業無分貴賤, 打工仔的寫照....
3 : greatsoup38(830)@2012-08-06 14:06:36

2樓提及
真正的職業無分貴賤, 打工仔的寫照....


唔太明白
4 : dennis001(8614)@2012-08-06 14:08:24

成篇文第一句就是故事重心
5 : greatsoup38(830)@2012-08-06 14:17:50

咁喜歡亦未嘗不可
6 : 肥B(18468)@2012-08-06 14:26:20

3樓提及
2樓提及
真正的職業無分貴賤, 打工仔的寫照....

唔太明白


仲有好多人一廂情願認為: 「老師」係會春風化雨, 有學識, 有抱負, 有理想, 係好值得人尊敬的!

實情係, 從事育事業的, 跟其他行業的不無分別, 同是「職場」, 一樣有明爭暗鬥, 有縮骨卸膊, 有巧取豪奪, 有機心, 有目的, 有除了「學術上」的考量, 什麼樣的人都有, 條西褲長裙, 係制服的一種而已.

最討厭係有人會用呢個銜頭「自我提升」
最可悲係有人會用呢個銜頭「自我陶醉」

CK這個欄名好正確, 職場, 係要用「殺戮」先到合乎實況.....

P.S. 我都知諗係會偏激左D, 但唔好誤會, 我係好尊敬那敬業樂業的打工仔
7 : greatsoup38(830)@2012-08-06 15:34:20

所以我很怕人
8 : stanly9988(17906)@2012-08-06 22:30:13

3樓提及
2樓提及
真正的職業無分貴賤, 打工仔的寫照....

唔太明白


高尚的情操已經被金錢銅化

大家都只係計薪人士
9 : Ar Yan(11362)@2012-08-07 00:22:38

錢呵,邊個唔想要~
人性本善,但金錢會使人扭曲
10 : GS(14)@2012-08-07 09:53:12

9樓提及
錢呵,邊個唔想要~
人性本善,但金錢會使人扭曲


現實就是咁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32

補習社代做功課 教壞細路呃老師

1 : GS(14)@2012-08-16 10:24:4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16/16608213
每月收費達2500元
補習社只有一名叫梁鑫森的補習導師,玻璃牆上掛了他2000年港大理學士畢業證書。他見記者對代做暑期作業有興趣,熱心解答「夾硬逼佢(學生)做(作業)冇意思,佢都唔會識,先生(老師)又唔會對(批改)……我同你做曬暑期作業!」記者稱擔心交予老師的功課筆跡不符或作答過於準確,會引起學校老師懷疑時,他即時拍心口說︰「先生有乜投訴,畀電話我,我同先生講。(你同先生講?)冇問題㗎,我都唔驚,你哋驚?我同你諗到好絕,先生唔係神唔係皇帝,你兇嚇佢!」
梁鑫森的補習社每月收費2,500元,學生在補習社做梁為他們「度身訂做」的練習,而梁則替這些小一至中六的學生做暑期作業。他說:「之所以收咁貴,依然有人嚟,因為合乎人性。」
雖然梁 sir見解「獨特」,但場內的學生卻十分認同,其中一名在課堂內打足一小時遊戲機的中二生更指,打機不會影響學習,他找梁 sir補習一年後成績有明顯進步。「英文進步咗十幾分,易理解咗。」

承認道德上講不過去
記者翌日表明身份,梁 Sir承認代做功課「道德上講不過去」,但反指課程年年改,但暑期作業卻不變,「好似正負數,以前六年班教,家推去中一教,但暑期作業唔變,你叫佢點做……做功課一定自己做,但唔識比例越嚟越大,反正都係抄,不如幫你做!」
教協副會長黃克廉反駁暑期作業每隔兩三年便出新版,不可能出現學校一直沿用舊版的情況,批評對方「唔理教得好唔好,佢第一件事已教識學生無盡力,合謀欺騙老師,完全係唔要得的學習態度」。
2 : GS(14)@2012-08-16 10:25:5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16/16608214

小學習作5元有交易

在網上討論區的暑期假業槍手的廣告中,有人以 band1學生、快靚正、三天完成作招徠。收費以年級計算,越高班越貴。一份幾頁計的小學暑期習作,5元便有交易;初中則以一本暑期作業計算,開價由15至50元不等。
至於高中學生的專題習作,以一份十數頁的通識專題報告為例,每做一頁則收30元。
《蘋果》成功聯絡到一名聲稱正修讀華盛頓大學文學系二年級的女槍手,她稱已幫五個學生做暑期作業。記者要求她代做一本升中二的中文暑期作業,及一份《射鵰英雄傳》閱讀報告,合共收費50元。
記者委託一名初中生在將軍澳坑口港鐵站,將作業交給年約20歲的女槍手。她先收25元閱讀報告費,當日即透過電郵傳來閱讀報告。
一星期後,她再交回中文作業,再收25元。該本作業共有78頁,包括閱讀理解、語文應用、聆聽習作、作文及閱讀報告等,她稱用了兩三天完成。
記者其後致電其手機並表明身份,她否認做槍手並掛線,及後一自稱她媽媽接聽,並為女兒辯護,「小朋友唔識做功課,啲父母又唔睇,又冇請補習教,我哋賺少少錢又幫到人,有乜問題?」
名師批評質素差劣

然而,女槍手交回的暑期作業卻是錯漏百出,聆聽練習更是大部份出錯,令人懷疑她根本未聽過錄音便亂填答案;唐詩部份錯誤也多,《贈汪倫》一詩竟誤將送行者寫成李白。作文又不夠字數及夾雜大量簡體字。較難的題目則留空,例如四題猜燈謎只做一題,普通話拼音部份全部留空。
英皇教育中文科老師蕭源查閱暑期作業後直言,女槍手做功課的質素只屬中、下品。至於《射鵰英雄傳》閱讀報告的400字內容,不少只是從網上找資料左拼右貼「創作」而成。蕭 sir指,報告內容空洞,質素差劣。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認為,老師有責任確保學生自行完成功課,「如果學生嘅功課離奇地錯好少,老師應該懷疑,唔好畀佢哋過到骨,令歪風蔓延」。


3 : GS(14)@2012-08-16 10:26:3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16/16608215

仍在公開大學就讀

位於太子長沙灣道長豐商業大廈五樓的摘星教育中心,導師邱志強( Simon)在補習社網頁和個人卡片上,均稱擁「數學榮譽理學士學位」,且曾任「科大數學導師」。他稱自己具九年補習經驗,是數學的「特別資優生」,專任教新高中數學課程,每小時收費180元。
不過有公開大學講師踢爆,邱志強於去年才開始報讀公開大學數學學位課程,尚餘三年多才畢業。「我哋覺得佢虛報學歷呃學生問題好嚴重,尤其佢喺校內成績都只屬一般。」該導師說。
記者遂到邱的補習社查詢,他表示自己主要替高中生補習數學,但當記者問他畢業於哪間大學時,他支吾以對︰「都係 commercial嗰啲,我唔想透露。」記者追問何謂「 commercial,是否科技大學?」他即含糊說「差唔多……(理大?)附近啦…」被記者質詢後,他即時從網頁「鏟走」所有虛報的學歷,只餘下「資深數學導師」的銜頭,但就繼續招收高中學生。



在摘星教育中心任教的邱志強,在網上及個人卡片均聲稱是數理學士畢業,但其實他還在公開大學修讀學士課程。互聯網
4 : kobe bryant(28492)@2012-08-16 10:39:01

又係一條財路...依家D細路真係....
5 : GS(14)@2012-08-16 10:41:56

4樓提及
又係一條財路...依家D細路真係....


第時找番D呢D兼職先
6 : conandea(16520)@2012-08-17 09:47:05

5樓提及
4樓提及
又係一條財路...依家D細路真係....

第時找番D呢D兼職先


真係頂爛市, 好多中心其實是有答案的, 所以好多可以照炒
但上圖果D都可以錯到咁...
7 : GS(14)@2012-08-17 09:50:39

6樓提及
5樓提及
4樓提及
又係一條財路...依家D細路真係....

第時找番D呢D兼職先

真係頂爛市, 好多中心其實是有答案的, 所以好多可以照炒
但上圖果D都可以錯到咁...


我以前唔識那些都去書局抄就算
8 : conandea(16520)@2012-08-17 09:55:27

7樓提及
6樓提及
5樓提及
4樓提及
又係一條財路...依家D細路真係....

第時找番D呢D兼職先

真係頂爛市, 好多中心其實是有答案的, 所以好多可以照炒
但上圖果D都可以錯到咁...

我以前唔識那些都去書局抄就算


你話返工果時?定返學先?
9 : GS(14)@2012-08-17 09:57:27

8樓提及
7樓提及
6樓提及
5樓提及
4樓提及
又係一條財路...依家D細路真係....

第時找番D呢D兼職先

真係頂爛市, 好多中心其實是有答案的, 所以好多可以照炒
但上圖果D都可以錯到咁...

我以前唔識那些都去書局抄就算

你話返工果時?定返學先?


以前返學,我通常一個禮拜做好晒D功課,然後剩低就作文就亂寫一通,最後真是唔識先找答案

補習我以前都是做過一年補習社,但是當年D野太淺,我當年考高考的功夫未消失,都仲得得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019

老師的價值 王維基

1 : GS(14)@2013-04-12 00:28:59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3%B9%E5%80%BC/88440
某大學邀請我出席主題為「天下一家無限激」的研討會,意指在這資訊爆發的年代,互聯網發展對生活的影響。我只作了簡短的發言,並向同學解釋,因為同學們都能輕易從網上找到所有知識,要提出一些只有我們台上幾位講者知道,而在場四百幾位同學們不懂的資料,實在非常困難。
這令我反思學校的存在價值。這對很多人來說或許不中聽,但正正是我內心所想。作為席上嘉賓,能分享的不是知識,而是分析和經驗分享。資料搜集我不夠同學們迅速;談到教授學問更說不上,我一個人的腦袋又怎能與網上浩瀚的知識相比?
兩年前,一次大學電子學系的聚會,Prof York Liao推介了一個網站,集合了各學科的授課影片。影片深入淺出,簡易直接,後來我亦把網站推薦給我的子女。記得Prof York Liao說過,現今互聯網普及,電訊基建發展成熟,世界各地,各學科是否只需要一個擅於授課、表達力強的講師就足夠呢?究竟老師的角色在這互聯網的新世代如何是好?
(本欄逢周一至五刊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479

飛常Playgroup: 魔鬼老師 惡保安 蘇菲

1 : GS(14)@2013-05-11 15:19:4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11/18256282

                幼童在課室被老師綁手的相片,惹起公憤。這張相最令所有父母不安的,除了因為男童只有兩歲,卻似行刑般被罰雙腳跪地、雙手被膠紙緊綁之外,更因為事件發生在課室裏。幼稚園老師一般都是幼童又喜愛又敬佩的人,相中男童竟然被老師如此體罰和羞辱,可憐的他將來不知能否揮走這童年陰影。

以暴力維持秩序令人扯火

                以羞辱來懲罰小朋友,本來就是很魔鬼的行為,絕不為香港社會所接受。同樣,以武力來對待大學生,也應該受到大家的譴責。我說的是城大保安在校園裏抬走請願學生一事。一批城大學生向梁振英請願,可是,梁振英未到、請願還未開始,保安員已匆忙又粗暴地將學生「搬走」,這算不算校園欺凌?
幼稚園學生被罰綁手下跪,據報只因為他頑皮擅自取玩具;大學生被抬走,只因他們想在梁振英面前叫幾句口號、要求他關注碼頭工人權益。為了所謂完美無瑕的「秩序」而作粗暴行為,事件中的老師和保安都極度過火,結果令人扯火。被懷疑涉案的幼稚園已報警,有關校長尚且公開表明不接受老師體罰學生,但可悲的是,城大校長卻一直沒有開口保護自己的學生,或許在他眼中,風風光光完成校內典禮才是一等一的大事。
幼稚園是讓小朋友自由探索的地方,大學是以尊重和包容來讓各種思想互相切磋、同時不受權貴滋擾的地方。過去一星期,就出現了傷害幼童和大學生的兩件事,幼童綁手或可視為個別事件,但大學以「秩序」來壓倒同學的聲音,先有港大,後有城大,似乎漸漸成為習慣。如果我們替兩歲男童的遭遇感到不忿,也更應為我們的大學越來越不像大學而感到痛心。只有大家齊聲喝斥,才能阻止這類校園欺凌的事件再次發生。

蘇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785

蘋論: 現代書院得食 老師學生當災 盧峯

1 : GS(14)@2013-07-16 22:33:0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16/18335992

                  不管從一個教育機構還是商業機構來看,現代書院都是不合格的,都對不起學生、家長。偏偏這樣的機構卻不用受到處分或制裁,還可以不斷左閃右避推卸責任,這實在教人憤怒之極。
今屆中學文憑試出現幾十年來最嚴重的違規行為,現代書院有二十三名學生在中文科校本評核習作中抄襲網上文章,沒有說明出處,違反考試規條,考評局公開考試委員會最終決定取消這些學生整個中文科成績,令他們失去報讀大學以至副學士課程的資格。學生抄襲功課應付考試當然應該受罰,否則公開考試的公信力及認受性便會大大削弱。問題是負責教導學生及送學生應考的現代書院不但毋須負上任何責任,不但毋須面對任何懲罰,反而以各種歪理及荒謬的說法為自己開脫,彷彿一切跟書院特別是書院管理層無關,這怎不令公眾譁然及憤怒呢?
根據現代書院總校長陳紀笙先生的解釋,二十多位學生呈交涉抄襲成份的功課是因為相關老師「太誠實」,如實向考評局提交六份樣本功課,卻沒有要求學生「做要好啲靚啲」才交,以至出事。他又認為,其他學校有可能會先做「好啲」才把功課呈交當局,陳紀笙先生這樣的說法不但是在推卸責任,更是在侮辱整個教育專業。首先,誠實是教育學生時很基本的要求,是社會對學生最基本的期許。老師如實呈交學生功課樣本是他的基本責任,根本不是甚麼錯誤,更沒有理由被批評為「太誠實」。若果陳先生的說法成立,那麼老師是不是索性該做學生的「槍手」,為他們整理出一份「完美」的功課以爭取最高的分數呢?

                此外,抄襲他人的文章或答案在任何學校都是不容許的,都會被嚴厲懲處的。假若現代書院在平日教學時就從嚴處理學生抄襲功課問題,或像其他學校那樣嚴打抄襲功課的行為,那不管老師抽出甚麼功課,抽出多少份功課,都不致於出現二十幾個學生集體抄襲的醜聞及被取消分數。偏偏陳紀笙總校長卻倒果為因,指鹿為馬,把責任推在老師身上,批評他把「問題功課」呈報是太老實。像這樣厚顏無恥的解說怎能不令公眾憤怒呢?
這位總校長有另一個奇談怪論,那就是說學校沒有完善的檢查軟件,所以不能確認學生作品有否涉及抄襲。他還抱怨大學及其他教育界沒有跟他們分享這些檢查軟件。可是,稍稍有點教學經驗及注意學生表現的老師都知道,學生抄襲行為其實不難發現,因為抄襲而來的文章跟他們平日的功課不管在用字、語氣、句法上都會有很大分別。而且,只要花幾分鐘把學生功課內的關鍵字輸入搜尋器搜尋,就很容易發現學生是否抄襲他人的作品,根本不需要甚麼特別軟件。由此可見,現代書院在審閱、批改學生功課方面一直只是馬虎了事,任由抄襲的功課過關,甚至毫不知情。像這樣的學校完全是敷衍了事,馬虎失責。
私營學校在管理及做法上當然可以有較多彈性,較大靈活性;但彈性及靈活性不等於降低對學生品行及功課的要求,不等於可以置基本的教育理念與規條於不顧。現代書院作為一所學校根本沒有達到社會的要求,根本沒有盡好教育學生的責任,負責人更是千方百計砌詞狡辯,混淆視聽。教育局作為監管學校的部門實在沒有理由任它逍遙法外,實在沒有理由不追究它的過失。退一步而言,即使現代書院自視為商業機構,只想賺學生、家長的錢,它提供的服務也未免太差勁,太貨不對辦。學生入讀現代書院至少希望能在公開試大展身手,爭取好成績及入大學的機會。這一回現代書院由於本身過失令學生走入死胡同,平白失去升大學的機會。像這樣一家提供劣質教育服務的機構有甚麼理由不需受任何處分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346

ETV 小學中文科六年級 - 考考新老師 (聆聽說話及討論) (2000) (杜大偉)

1 : GS(14)@2013-10-05 15:50:31

好後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824

LINE騙案飈19倍 小六生畀「老師」呃

1 : GS(14)@2014-05-19 12:49:07

http://www.skypost.com.hk/港聞/要聞/20140519/001/LINE騙案飈19倍%20小六生畀「老師」呃/138689
警方公布今年首四個月,本港入侵社交媒體購買點數卡騙案達65宗,涉款逾31萬元,按月計算,四月的個案較三月飈升19倍;當中最年輕受害人僅12歲,因代「老師」買點數卡被騙款逾2,000元。
今年首四個月,警方接獲社交媒體騙案較去年同期勁升逾兩倍,其中入侵社交媒體購買網購及遊戲點數卡的騙案有65宗,佔整體案件近四成,涉款31.4萬元,單是上月已有61宗,較三月的三宗,大增逾19倍。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總督察孔慶勳表示,受害人年齡介乎12至57歲,其中最年輕的受害人是一名小六生,上月收到「老師」的即時通訊信息,要求代購三張價值790元的點數卡,懷疑因不敢違抗老師要求照辦,並即時將點數卡密碼告知對方,直至其後聯絡上老師,始知對方即時通訊戶口被騙徒盜用,損失逾2,300元。
二十歲女失四萬 同類案中最多
另一名20多歲女子,今年三月底亦接獲一名內地朋友的即時通訊信息,一口氣代購30張點數卡,損失近四萬元,成為同類騙案中損失金額最多的案件。
警方商罪科防止科技罪案組高級督察黃宇濤估計,騙徒利用聲稱提供免費圖像等釣魚網站,利誘用家輸入其即時通訊用戶名稱及密碼,又或趁用戶在電腦登入戶口,透過電腦病毒非法盜取其資料;亦不排除部分用戶使用過於簡單、或跟個人資料有聯繫的密碼,被騙徒「撞中」,盜取其即時通訊戶口行騙。
免費圖像引下載 或稱有酬勞
他表示,騙徒會先冒充用戶跟其朋友聊天,再着對方到便利店代買購物網站或遊戲點數卡,部分更聲稱會給予小量酬勞利誘上當,待受害人購買點數卡及輸入密碼予騙徒後,便無法再聯絡,直至受害人致電朋友查問始知被騙,騙徒早已將點數卡的虛擬貨幣,以較低價錢轉售圖利,無法追回騙款。
據了解,近月入侵社交媒體騙取點數卡案件多涉及LINE,亦有涉及WhatsApp或其他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雖然警方追查後發覺騙徒IP地址來自內地、外地、甚至本港,但由於騙毋須現身,亦要跟互聯網供應商等合作,調查有難度,至今仍未拘捕疑犯。
律師曾中招 警稱調查有難度
LINE去年底曾公布註冊用戶突破三億人,本港亦不乏名人「中招」,執業律師翁靜晶日前亦遭騙徒入侵帳戶,要求其友人代購網上遊戲點數卡,損失逾2,000元,她已報警。
警方促請市民收到朋友提出金錢交易的信息時,應即時以電話聯繫對方作出核實,亦要小心保管社交媒體帳戶,免被盜用。
中女難抵甜言 580萬匯大馬「男友」
社交媒體盛行,騙徒除了盜用帳戶行騙外,亦透過社交媒體交友,哄騙受害人匯款,有中年女受害人疑抵受不住甜言蜜語,過去一年多次匯款予馬來西亞「男友」,至上月發覺對方要求匯款藉口矛盾及不可信,懷疑受騙報警,惟已損失580萬元。
手法多變 薪高糧準誘借貸
事實上,社交媒體騙案手法層出不窮,例如有行騙集團早前便在社交媒體平台,張貼招聘廣告,以薪高糧準等,誘使青少年提供個人資料偽造入息證明向財務公司借貸,揚言貸款獲批後可獲分回佣,惟最終非但無收入,更被財務公司追債,始知受騙,報警求助被以涉嫌串謀欺詐被捕。
警方提醒市民,在求職時應提高警覺,遇有可疑招聘宜跟父母、教師或學校就業輔導主任商量,免招損失及誤墮法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73

「香港發生什麼事了?」香港中文大學老師從頭解釋給你聽

1 : GS(14)@2014-10-05 13:33:12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77826/

文:梁啟智(在香港中文大學上班。職責是透過推動公民與社會參與,促進學生的成長。這是一份好工作。)

問題1:香港發生什麼事了?

答:香港人現在正以和平方式爭取一個平等和開放的普選方案。《基本法》規定香港的行政長官最終由普選產生,而人大常委於2007年也決定了香港最早可於2017年實行普選,現在香港人對普選的期望正正是基於這些承諾。現時香港的行政長官由一個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選舉產生,候選人只要得到當中601人的支持便可以當選,整個過程和香港的民意沒有必然關係。

許多人認為這1200人不能代表所有的香港人,因此要求改變選舉制度。然而人大常委於2014年8月31日的決定卻列明日後就算實行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參選人也一定要先經由同樣是這1200人出任的提名委員會篩選,要得到當中的過半數支持才可以成為正式候選人。換言之,香港人爭取普選是因為覺得這1200人沒有代表性,現在改革的方案不單止沒有換走這1200人,反而給予他們更多的特權,香港人感到被忽悠了。

(推薦閱讀:香港人給台灣人的10個快問快答:中國都給香港「普選」了,為什麼學生還要罷課?

問題2:我不明白。這1200人的委員會到底是什麼的一回事?

答:這1200人的正式名稱是選舉委員會,而人大常委則決定要讓他們成為普選行政長官時的提名委員會。這1200人的代表性是現時爭議的其中一個核心。首先,香港現時有超過350萬選民可以在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當中投票,但是可以直接參與產生選舉委員會的選民卻不足24萬。也就是說,一開始就已經有300多萬人是這個選舉委員會所代表不了的。

再細看選舉委員會的組成,則發現它的代表性是極不平均的。舉個例,委員會當中有30人是教育界的代表,由中小學的教職員選出,而登記在教育界的選民共有81831人。委員會當中又有60人是漁農界的代表,香港是一個現代城市,漁農業只佔人口和經濟產量很少的部分,現在只有4千多人的工作是和漁農業相關的,但漁農界的代表卻竟然比教育界多一倍。更大問題的是這4千多名漁農業工作者其實是沒有資格投票選出那60個代表的,只有政府認可的158個「投票人」才有資格。為什麼選舉委員會的代表組成要這樣分配,誰才有資格成為「投票人」,基本上都是上屆政府說了算,這點就足以決定這個委員會的組成不可能是公平的。

選舉委員會當中有不少界別是以行業劃分的,例如飲食界、旅遊界和出版小組等等,但這並不代表從事這些行業的人都可以參與,而是只有這些行業的老闆可以參與。這種安排產生了兩個問題。首先,有意種票的人可以給錢開設很多間的空殻公司,便能夠增加在選舉委員會的影響力。第二,選舉委員會明顯地向商界傾斜了,參選行政長官必須要先討好商界而不是香港市民。

問題3:香港是資本主義社會,選舉制度向商界傾斜也是應該的?

答:選舉制度向商界傾斜不利於香港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往往會拉闊貧富不均,而過度的貧富不均會引發社會的不穩定,需要政府適當的介入來維持。香港過去十多年機的貧富不均已經越來越嚴重,為社會增加了許多不穩定的因素。一個向商界傾斜的政治制度會訂出很多短視的政策,引發社會不穩定,最終其實同樣不利營商環境。資本主義的另一個條件就是公平的市場環境,而民主制度是掃除貪污腐敗的重要條件,所謂向商界傾斜很容易會變成向個別利益集團傾斜,市場也就變得不公平了。

其實環顧全球運行資本主義的國家和地區,其經濟和政治制度雖然有所差距,但公平的政治制度也是必須的。香港現在已列全球裙帶資本主義的首位,這樣的制度只會於短時期內有利於一小撮人,對其餘所有人也是不利的。

▲ 撐香港!「關鍵評論網 香港」 Facebook 專頁面世了,由香港本土編輯精選「佔中」分析好文,現在就Like,一齊風雨中抱緊自由!

問題4:不要和我說外國怎麼樣。無論香港的選舉制度如何改變,也要顧及中國的國情,要按實際的情況,不可以照搬外國的一套啊!

答:中國政府答應了香港的政治發展要按國際標準。《基本法》規定《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在香港適用,該公約例明公民參與政府管治的時候,不應該設有不合理的限制。甚麼叫作不合理的限制呢?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對公約的進一步解釋,公民的參選權是不應基於一些不合理或帶有歧視性質的原因而被剝奪,例如參選者的政治聯繫,個人的政見亦不應成為剝奪任何人參選權的理由。

有關按實際情況這一點,香港現時的實際情況是沒有真普選的話政府將會難以運作,對真普選的追求是為了理順香港的各種政治和社會問題(詳見問題六)。事實上,沒有人要求把美國或英國的選舉模式照搬到香港,大家要求的是「確保市民在選舉中有真正的選擇」這一點能夠在選舉制度中得以落實,具體的方法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案。

至於中國國情這一點,1944年2月2日《新華日報》的社論清晰地說明:「真正的普選制,不僅選舉權要『普通』、『平等』,而且被選舉權也要『普通』、『平等』;不僅人民都要享有同等的選舉權,而且人民都要享有同等的被選舉權」。相信在承受政治改革這一方面,今天的中國各方面發展迅速,國情應該不會比解放前還要差。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問題5:民主要一步一步來,就算提名的過程有問題都好,但最終投票的人數從1200人變成350萬,這不是也算是走前一步嗎?

答:如果按現時的方案改革的話,民主進程將會是倒退了而不是進步了。香港有過五次的特首選舉(四屆特首和一次繼任補選),每一次也是由選舉委員會過半數支持產生,但成為正式候選人只需要八分之一的委員支持,過去兩屆也出現過不同政見的參選人,可以以正式候選人的身份在電視直播的競選論壇上同台辯論。

因為選舉委員會都是由既得利益所把握(詳見問題二),把成為正式候選人的門檻從八分之一上調到二分之一(如每名委員可從眾多參選者當中選擇兩到三名成為正式候選人),那麼篩選出來的正式候選人已不能提供真正選擇,350萬選民所參與的已不是一場真正的選舉,而是變相被迫一起當群眾演員,為已經內定的候選人當橡皮圖章。因此,不少香港人也表示:「寧願原地踏步,也不要行差踏錯」。

問題6:你們一天到晚吵吵鬧鬧的,香港怎麼發展?

答:無止境的政治爭拗確實令人煩厭!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爭拗呢?社會中總有不同利益,爭吵的出現本來很正常,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譴責那些爭吵的人,而是設計出一種大家都信服的制度來在爭吵過後做最終決定。這也是為什麼真普選是必要的。有了真普選,當權者大可以說自己是民意代表而堅持推行政策,不服氣的也大可以到下次選舉時捲土重來,雙方都不用無止境的糾纏下去。今天的香港政治亂局,就是沒有真普選所做成;而萬一繼續沒有真普選,爭拗只會變本加厲。現在爭取真普選的並不是要吵鬧,而是為解決無日無之的吵鬧而爭取。

有破壞沒建設當然不好,而真普選就是糾正這問題的終極方法。在香港的畸形選舉和議會制度之下,建制派永遠在朝,民主派永遠在野,這就是政治人才凋零的罪魁禍首。無論建制派支持任何後來被認定失敗的政策,例如地鐵和領匯上市,也不用受到懲罰;相反,民主派有什麼新的政策主張也不會得到實施的機會。如是者,建制派就沒有吸納政治人才的需要,而政治人才也沒有加入民主派的誘因,最終兩邊變成海軍鬥水兵,香港的管治水平越來越低。因此,如果為了糾正「只懂反對」的問題,才更有必要支持真普選。

問題7:但是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總不能自作主張吧?

答:中國政府答應過香港人可以自作主張。以立法會選舉為例,《基本法》例明立法會的產生方法如果需要修改,只要向人大常委報備就可以,不需要批准。回到1993年時任港澳辦主任魯平也表明:「將來香港如何發展民主,完全是香港自治權範圍內的事,中央政府不會干涉」,立法會的組成方法「不必要中央政府同意」。

回到行政長官選舉,香港有許多政黨和學者也提出過各種改革方案,當中不少都能完全合乎《基本法》的要求,完全沒有挑戰中央政府在香港的權力。舉個例,如果把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改為立法會議員,只要有若干比例的立法會議員支持便能夠正式參選行政長官,這樣的安排完全合乎《基本法》的要求,而立法會相對於現時的選舉委員會也明顯地更能廣泛代表民意。這些相對溫和的方案很不幸地也被人大常委的決定排除了,才是做成今天民怨的原因。

問題8:但是國家安全的問題呢?許多外國勢力想借作香港來為中國製造混亂,參選不設關卡的話怎麼辦?

答:真普選和國家安全沒有矛盾,大多數香港人也接受中央政府在行政長官選舉當中的最終決定權。《基本法》規定香港行政長官的人選於選舉後要報中央政府任命,也就是說中央政府有權不任命,而這一點在之前的諮詢當中沒有多少爭議。



如果有什麼外國特務要參選行政長官,中央政府可以⽴即公開相關線報然後表明拒絕任命,事情有根有據也容易操作。 相反,提名委員會的成員⼤多不是什麼國際關係的專家,他們根本沒有能力按國家安全的需要為港人排除外國特務當特⾸候選⼈。除⾮提名委員會只由國際關係專家組成,又或參選提名委員會之前要考一個國際關係基準試,否則所謂要為國家安全把關只可能是一個借題發揮的差勁藉口。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問題9:萬一選出一個對抗中央政府的特首怎麼辦?

答:那麼我們就要相信制度。美國總統由美國選民選出,紐約市長由紐約市民選出,兩個人不用是同一個政黨,紐約市長有時候會罵美國總統,也不見得紐約市的發展因而受到影響。曾幾何時,英國保守黨控制國會,工黨則控制倫敦市議會,議長天天在市議會拉橫額批評就對岸的西敏寺國會,這些都是成熟政治制度的表現。就算時在華人社會,中華民國的總統和台北市的市長也不一定是同一套政治觀念的,一樣可以運作如常。如果我們對香港市民和中央政府有足夠的信心,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問題10:其實香港已經很自由了,為什麼香港人還不滿足,還要諸多要求?

答:自由民主和法治三者是相輔相成的。不是由人民選舉出來的政府,就沒有壓力保持人民的自由。就算有公正的法院,如果法例本身不是按民主程序訂立的,法院還是要跟着來判案。過去十多年來,香港人發現香港的自由和法治正在不斷受損,而原因正正在於沒有民主的保障。《中英聯合聲明》要保障香港既有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但是沒有民主制度的支持,這個承諾又可以由誰來監管呢。

問題11:你們要民主是一件事,就算要爭取也不該訴諸暴力手段吧?

答:沒有任何一個爭取民主的團體提出要訴諸暴力。示威者現在是透過公眾集會向政府提出要求,他們唯一的行為就是在這些地方出現,沒有帶同任何攻擊性的武器。現在唯一使用暴力的人士,是強行把這些示威者趕走的警察。號召示威的團體也多番強調,當警察要清場的時候他們將不會作任何的抵抗。事實上每次警察和示威者衝突,示威者的第一個反應也是高舉雙手,表明自己手無寸鐵。

在示威集會之前,香港人其實試過很多不同方法,和平地表達意見。例如香港政府就政治改革所作的諮詢,市民提供了124,700份的書面意見,然而當中的許多意見卻被香港政府所曲解,沒有如實反映給中央政府。今天示威者選擇以直接行動的方式表達不滿,是因為其他的方式也得不到回應。

問題12:學生們不是衝擊政府總部了嗎?

答:學生沒有衝擊政府總部,學生是爬過圍欄進入政府總部外面的廣場靜坐。這個廣場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公共空間,也有負責的官員答應開放公眾使用,市民過去也是一直使用這個地方進行公眾集會,圍欄是最近才加上去的。及後的衝突都是因為警察不容許市民在政府總部外面聚集而來的,並不是因為直接衝擊政府總部。(本段原稱此處規劃上為公共空間,唯有報導此說法存疑,現予以修正。)

問題13:這些抗爭只是政客撈選票的表演吧?根本是教壞學生!

答:這次抗爭完全由學生主導,政客一直被批評未能跟上時勢的發展,實情和所謂的「學生受政客唆使」的說法完全相反。

宏觀來說,有時候一些人示威看起來很激進,後面的原因卻很理性。在今天的香港,就算你獲得多數的選票,也只會得到少數的議席,更完全沒有機會執政。不正常的議會政治,源於不公平的政治體制。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過去數年以來,特首以及眾多問責高官醜聞不斷,官商勾結指控不止,卻往往連立案調查也困難重重。常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香港官場卻是背道而馳,這才為我們的下一代豎立一個極壞的榜樣。

問題14:我覺得這次抗爭一定是外國人指示的吧!

答:如果你擔心外國勢力影響香港選舉,你最好去查一查選舉委員會那1200人當中有多少人有外國護照。除非政府把他們驅逐出選舉委員會之外,否則外國勢力這個說法還是不要提了。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問題15:這次抗爭只不過是香港人憎恨中國內地,看不起內地人的表現吧!

答:這個問題其實倒果為因,應該說是因為沒有真普選,香港人的不滿無路可訴,加速了香港人對中國認同的抗拒。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有很多個面向,有些時候香港人會刻意和中國人認同區分開,有時卻會表現出極大的愛國情懷。香港這個地方之所以存在,本來就是因為有很多害怕共產黨的人在從49年起從中國大陸逃到香港,而他們的選擇使他們逃過了中國多次的政治動盪,故此對中國一方面會有情感上的聯繫,同時又充滿懷疑。

以九十年代為例,一方面有數以十萬計的香港人移民外國,91年華東水災卻又於短短十天之內向內地捐出4.7億元賑災。這些都是香港人身分認同的一部分,那一個面向被反映出來,在乎於當時的社會環境。我們甚至可以大膽假設,如果香港能有真普選,現時刺熱的中港矛盾或能得到舒緩。

問題16:為什麼從前港英時代的總督不是香港人選舉產生的,卻又不見香港人爭取?

答:這問題很常見,但也錯得很離譜。首先,港英時代有大量針對港英政府管治的民間抗議活動。遠的不說,「爭取八八直選」運動就是這問題最好的反證。第二,港英政府其實一直有打算在香港推行更多的民主管治,但是因為中國政府表明反對而沒有推行。

早於1956年時,周恩來便向英國政府提出不容許港人治港的改革,當時英國政府為免給予借口讓中國政府提早收回香港,才沒有在香港推行政治改革。近至90年代,港督彭定康提出加快香港民主化,卻被中方批為「千古罪人」。因此,如果你認為英國在九七前沒有給予香港充分民主的話,請向中國政府而不是香港市民投訴。

順帶一題。從前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現在中國如果要拿當年英國人的做法來把自己在香港的做法合理化,邏輯上說不過去,從人民立場上說也未免有失尊嚴。

問題17:既然人大常委已經決定了,你們還吵什麼?

答:人大常委提出的是香港普選的框架,還要變成具體立案,經過立法會三分之二多數的同意,行政長官許可,再交回人大常委確認或備案。換言之,人大常委提出的並非定局,香港人還可以否決。

本文獲得作者授權刊登,文章來源:梁啟智臉書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