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企業稅費竟是利潤4倍!制造業減稅降費呼聲再起

“10年前,我們企業100元的收入中,稅費占了10元多,利潤8元多,稅費是利潤的1.2倍左右;到2016年,稅費上升到12元,利潤卻只有3元,稅費是利潤的4倍。企業稅費負擔很重。”

近日在上海市政協召開十二屆五次會議期間,稅費負擔重成了上海市政協工商聯界別委員的熱議話題。上海市政協常委、上海凱泉泵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凱文就算了上面這筆賬。

不少政協委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企業稅費負擔重制約了企業發展,尤其是研發投入。上海政協委員、上海福卡經濟預測研究所所長王德培認為,政協委員們談稅費負擔重符合實際情況,國家是應該加大減稅降費力度。

財政部在近期提出簡並增值稅稅率,不少專家也建議借此降低17%增值稅稅率。

稅費成本高

1月15日,上海政協工商聯小組討論2017年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不少委員在談到振興實體經濟時,反映了企業稅費負擔重這一問題。

林凱文所在的上海凱泉集團是一家大型綜合性泵業公司,是中國泵行業的龍頭企業。

林凱文認為,現在實體經濟想要盈利,是越來越難,他給第一財經記者算的這筆賬顯示,勞動力成本上升,如今企業稅費是利潤的4倍,與10年前相比利潤空間收窄。相同的測算結果也出現在上海政協委員、上海熊貓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池學聰的企業上。

對於企業利潤空間一路下滑的原因,林凱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10年間勞動力成本提高了3倍多,而企業生產效率卻只提高1倍,企業生產效率明顯低於工資增幅,而員工工資中用於繳納社會保障費用(五險一金)高達40%。

池學聰說,員工工資中社保費用的占比是高。雖然員工稅後才拿到1萬元出頭,但企業卻需要支付1.7萬元。

上海政協委員、上海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宜善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在不僅稅費負擔重,土地成本也越來越高。10年前上海的一畝地只需30萬元,現在差不多需要100萬元。

降低制造業增值稅率

在實體經濟越來越難的背景下,不少企業呼籲降低制造業17%的增值稅稅率。

“現在增值稅是大頭。17%的稅率,再加上教育附加費等接近19%,因為按照企業增值部分進行收稅,不管企業有沒有賺錢都收,這不太合理。”林凱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以公司每100元收入中12元的稅費成本為例,增值稅占稅費比重超過一半以上,約為60%,其次就是社保費用和企業所得稅等。

去年營業稅改增值稅全面推開,林凱文的公司也享受到減稅紅利。林凱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受惠於營改增,公司進項抵扣增多,去年減稅大概300萬~500萬元。受惠於上海降低社保費率約2個多點,企業減費約200萬元。

不過,林凱文認為,在實體經濟利潤空間不斷縮窄的背景下,這些減稅降費對企業來說是“杯水車薪”。

我國現行的增值稅稅率有17%、13%、11%和6%四檔,稅率檔次過多,實際操作中企業類似業務適用不同稅率,不利於公平競爭。

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近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稱,下一步要完善增值稅改革,簡並現有的4檔增值稅率,優化優惠政策。史耀斌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稱,制造業可抵扣進項額大,17%的稅率並不意味著稅負高,未來是否降低還需要統籌研究。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近期回應企業稅費負擔重時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強化“放水養魚”意識,在落實好現有減稅降費政策的同時,著力完善稅收制度,研究新的減稅降費措施,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為了振興實體經濟,不少學者也建議降低17%增值稅稅率。

國家行政學院馮俏彬教授認為,在全面營改增之後,要及時將重點轉向增值稅稅率的簡並,將增值稅的普通稅率從17%下調到13%左右,同時擴大可抵扣項,讓政策的春風能惠及最多的市場主體。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表示,可以設定10%的增值稅基本稅率和5%的低稅率兩檔。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鄭新業則認為,增值稅稅率可以由17%降至9%。

林凱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果增值稅稅率能降低到11%,公司一年能減輕六七千萬元的負擔,企業利潤增加,這樣才能投入更多的錢用於創新研發。

劉宜善表示,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石,制造業強則國家強,現在降低稅費獲得感還不強,還需要國家繼續大力減稅降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585

國人情趣消費進入“90後主導”時代:男女最喜歡買的竟是這些

一年一度情侶集體秀恩愛、虐死千萬單身狗的情人節又來了,有伴的人為了這一天忙著買玫瑰、訂情侶套餐,沒伴的人只能抱著枕頭獨守長夜,但這樣的現象或許正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自己下單,豐衣足食”。

2月14日阿里健康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國人情趣消費報告》顯示,國人情趣消費已經進入“90後主導”時代,其購買人群占據了所有購買者總數的43.5%。在購買品種上,很多70後80後甚至未曾聽說的跳蛋、飛機杯在本次調查中問鼎,成為了當代女性、男性最受歡迎的情趣用品。

90後最敢買、80後買得貴

這份報告顯示,2016年國人情趣消費的年輕化趨勢更加明顯,90後日益成為消費主導人群,成為情趣用品購買人數最多的人群,在各個年齡層情趣消費成交人數占比中,90後達到了43.5%。

相比90後,80後消費成交人數位列第二,占比為39.56%,不過他們的消費能力更強,在各個年齡層情趣消費金額的占比為43.1%。

與年齡層差別相映成趣的則是男性和女性在情趣消費上的鮮明反差,女性購買者“越成熟越會玩”:在成交人數各年齡段男女占比中,95後女性占比只有30%,同年齡段男性達到70%。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比例越來越高,男女占比發生明顯變化,60後男性占比下降為60%,同年齡段女性則提高到40%。這說明,女性隨著年齡增長,對於有益身心的情趣消費接受程度不斷提高,購買行為更為主動,男性與之相反,購買“性趣”開始下降。

誠如波伏娃著作《第二性》所指出的,隨著現代女性的經濟獨立,女性對自身的意識發生了根本改變,更為積極主動地追求有主觀意識的生活,即“我想要什麽”,在包括性愛在內的自我價值主張中敢於成為行動者。報告中女性情趣消費的曲線趨勢,某種程度上也映照出當代女性在經濟獨立後的心理和情趣變化。

北上杭問鼎“男生最孤單的城市”前三甲

另一個值得關註的話題是情趣消費的城市排名。數據顯示,北上廣深作為經濟文化發達的一線城市,在情趣消費上也不遑多讓。比如,在實體娃娃成交人數占比和成交金額占比上,深圳排名榜首;在情趣內衣成交人數占比和成交金額占比上,北京獨占鰲頭;飛機杯成交人數占比和成交金額占比,則是上海傲視群城。

同時,中西部城市也榜上有名。成都、武漢都入選了飛機杯消費排名前十城市;重慶則成為實體娃娃購買的十大城市之一,在情趣內衣消費排名前十城市榜單中,成都、武漢、重慶三城全部入選。

成都、重慶、武漢等雖地處中西部,卻是該區域的中心城市,經濟較為發達,居民休閑消費意識也很強。

最有情趣的星座竟然不是天蠍!

如今年輕人熱衷於星座現象研究,對此有一套獨特的理論,比如天秤座的特點是氣質優雅、隨和溫婉,處女座的追求完美,最講潔癖,天蠍座是各個星座中最註重性與身體感受的。可是,大數據告訴我們理論和事實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

從阿里健康研究中心提供的情趣用品網購數據來看,2016年最具情趣消費能力的星座是天秤座,在情趣消費中以10.3%的消費占比排名第一,天蠍座則9%屈居其後,看似保守的處女座8.7%位列第三。

優雅的天秤座、害羞的處女座成為情趣消費主力,看似有些意外,其實與其星座特點還是有一定關聯。天枰座和處女座都是講究生活品質的星座,天秤座在保持優雅的同時,也非常時尚,容易接受新事物,同時,天秤座也是十二星座平均顏值最高的星座,更招異性喜歡。處女座特別對人體的健康和衛生感到興趣,科學研究表明,情趣行為可促進人體生殖系統的健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384

百度取消新聞源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0322/162058.shtml

百度取消新聞源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科技大力哥 科技大力哥

百度取消新聞源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百度取消新聞源,對於在新聞源中濫竽充數,發布垃圾內容的網站來講,可能就是一次重新過審的劫難了。

今天一早,很多媒體都在報道“百度取消新聞源”一事,並且冠以“一個時代的結束”、“百度新聞源失去價值”等聳人聽聞的標題,一些網站站長甚至開始擔心起自己的收錄。實際上,這件事遠遠沒有誇張到這個程度。

大力哥憑借曾經做網站的經驗,以及多年對百度的了解,再加上今天與百度內部人士的溝通,和大家詳細討論下取消新聞源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

百度新聞源的誕生與意義

在討論之前,我們需要知道什麽是百度新聞源。依據百度站長平臺2013年8月28日版本的介紹,“新聞源是指符合搜索引擎種子新聞站的標準,站內信息第一時間被搜索引擎優先收錄,且被網絡媒體轉載成為網絡海量新聞的源頭媒體。新聞源在網絡領域內地位舉足輕重,具有公信力與權威性,也是輻射傳播至國內媒體網絡的源點。”

當然,這麽一大套太官方了,大力哥為大家簡單解釋一下。百度收錄的網站中,新聞內容只占其中一部分比例,早年前,網站頁面是否是新聞內容,機器是難以識別的,因此百度效仿google推出了“新聞源”機制。新聞網站需要向百度提交申請,並且將含有新聞鏈接的XML文件或list頁面提交給百度,在百度判斷其為有價值的新聞網站後,才將其收錄到百度新聞搜索之中,也就是成為“百度新聞源”。

在PC時代,百度新聞搜索可以為新聞網站帶來大量的流量,因此進入“百度新聞源”也被很多網站視為發展初期的重要目標。

不過隨著新聞站點雨後春筍般的誕生,“百度新聞源”規模也不斷擴大,甚至一些網站在進入新聞源後開始狂發軟文廣告,不再堅持新聞原則。這使得很長一段時間,百度原則上中止了新聞源的申請,新站點幾乎不再能夠進入新聞源的範圍(通過投放、合作等渠道除外)。

去年年底,百度官方發布公告,百度反作弊團隊發現部分新聞源站點售賣目錄,發布大量低質內容現象仍然存在,此舉嚴重違反新聞源規則,並影響用戶搜索體驗。針對此情況,百度推出“藍天算法”,旨在嚴厲打擊新聞源售賣軟文、目錄行為。這應該是百度內部首次對新聞源的存在提出了質疑。

技術升級,新聞源意義不再

基於這樣的背景,百度取消新聞源的最根本原因,應該是技術驅動的產品升級。也就是說百度對於新聞內容的認定已經有了新的一套體系,不再受到新聞源目錄的限制。

百度官方公告也印證了這一點,“因百度對時效性內容識別技術升級,原獨立新聞源數據庫的形式已不再適合使用,故取消新聞源數據庫。原新聞源庫中的最優質站點將邀請入駐站長平臺VIP俱樂部,站點有機會優先展現在時效性檢索結果中,同時享受VIP俱樂部提供的更多服務;無法入駐VIP俱樂部的站點,也仍然有機會在時效性結果中展示。”

簡單來說,就是技術升級後,新聞源的模式已經不再適合控制新聞的收錄了,原有新聞源將在經過一輪審核後並入百度站長平臺的VIP俱樂部,而沒有進入俱樂部的網站,也並不會一刀切的被百度新聞搜索排擠,仍有機會進入新聞的搜索結果頁。

一位在百度站長平臺的朋友告訴大力哥,取消新聞源其實並不會對網站收錄和用戶閱讀有太大的影響,而是一種內容、技術上的優化。經過這一番改變,未來百度新聞會有更多、更好的內容呈現給用戶,小站點也會有更多的展現機會。

在本次升級中,站長平臺VIP俱樂部提供的服務也會升級,首先開放原創優質時效性站點申請入口(類似以前的新聞源申請),符合要求原創優質時效性要求的站點可通過平臺首頁右下方入口進行提交申請。

此外,VIP俱樂部的升級還包括問題反饋優先處理,網站異常及時通知,判罰前限時整改,更為豐富的線下活動形式,增加直面百度搜索機會等。特別強調的是,VIP俱樂部將不再是大站特權,各垂類中小型優質站點也將逐步放開申請。

VIP俱樂部是否涉及商業化?

有人認為,百度將新聞源並到VIP俱樂部,很可能是為未來商業化埋下伏筆,這一說法是否屬實呢?說實話,大力哥也不敢輕易論斷,但從目前資料來看,短期內VIP俱樂部並沒有商業化的打算。

2014年VIP俱樂部正式上線時,百度站長平臺就明確表示:VIP俱樂部是免費為優質站點提供更多特權服務的平臺,成為VIP俱樂部的成員後,站點將可以逐漸享受到工具、資源、活動、服務、溝通五大特權,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百度站長平臺幫助優質站點不斷提升價值,共同創建綠色搜索生態圈。

而在整個百度體系內,站長平臺也並不是一個商業化的部門,因此至少在短時間內,新聞站點大可不必為百度新聞收錄收費擔心。

換個角度來講,如今今日頭條、UC等渠道崛起,對於內容不僅不收費,反而有補貼或廣告分成,百度在移動渠道上呈現弱勢,更沒有向內容源收費的里有。

所以說,百度取消新聞源,對於專註做內容的正規網站來說並沒有太大影響,將其視為一次平臺技術的革新就好了。但是對於在新聞源中濫竽充數,發布垃圾內容的網站來講,可能就是一次重新過審的劫難了。

百度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366

【TMT】打通手機、座機、傳真機的統一通信解決方案商,全球龍頭竟是一家中國公司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2332&summary=

【TMT】打通手機、座機、傳真機的統一通信解決方案商,全球龍頭竟是一家中國公司

球領先的統一通信終端解決方案提供商


市場定位及主要產品


自2001年成立以來,億聯網絡一直專註於向中小型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統一通信使企業用戶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以任何設備進行音頻、視頻及數據通訊,並通過桌面電話、視頻會議系統和手機通訊軟件等統一通信技術設備及軟件,達到互聯互通的通信目的。


憑借自主研發、外協加工和獨特的全球經營銷售網絡,公司的產品遠銷全球並且市場份額領先。公司95%的收入來自海外,是一家非常國際化的公司。同時,公司與BroadSoft、微軟、華為等國際知名的通信系統提供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服務於香港電訊盈科、英國電信、西班牙電信、花旗銀行、卡塔爾航空、京東、搜狐等全球知名企業。



公司設計、研發並在全世界範圍內以自主品牌“Yealink”銷售SIP電話終端、DECT無線終端和VCS產品,並提供相關服務。



股權結構分散,合夥人制發展方向明確


吳仲毅、陳智松、盧榮富及周繼偉為本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該四人各持有公司28.57%、23.22%、14.29%、10.71%的股份,分列公司第一、二、三、四大股東,合計持有公司76.78%的股份。該四人為公司創始人,一直擔任公司董事、管理層重要職務,對公司經營決策具有重大影響,並且該四人已於2015年7月10日簽訂《一致行動人協議》。



公司的高管團隊包括上圖中四名共同創辦人的其中三名。由富有經驗的專業人士組成,創始團隊在通信行業擁有超過20年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豐富的行業經驗。公司股權結構分散,不存在單一控股股東,合夥人制度發展明確。此外公司主要高管均承諾鎖定36個月,並在鎖定期後的兩年內累計減持不超過25%。這也體現了股東和高管均對公司長期發展有較強信心。


凈利潤增速高於收入增速,毛利率持續提升


業績持續高速增長,凈利潤增速高於收入增速


2014年度、2015年度及2016年度,公司營業收入較同期的增長率分別為45.64%、35.54%及39.56%,說明公司產品銷售不斷提升,產品得到市場和客戶的認可,公司整體競爭能力較強。此外公司客戶遍及六大洲106個國家及地區,超75%的收入來源於歐美,90%以上來源於海外。



毛利率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且持續穩步上升


公司2014年、2015年及2016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5.26%、58.63%和63.13%,穩步上升,主要是受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有效控制成本所致,並隨著收入規模的穩步上升,規模效應逐步顯現。


公司毛利率和國內相關公司相比,毛利率處於領先地位。



公司毛利率和國外同類公司相比,毛利率較為接近,均處於國際第一梯隊。



從以上兩組對比可以看出:一方面,億聯網絡的毛利率與國內相關公司相比,毛利率顯著高,主要原因還在於公司主業是純正的企業統一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且所選四家公司從產品類型和業務模式都與億聯網絡存在一定的差異。另一方面,公司和國外同行相比,毛利率水平非常接近,均處於第一梯隊。


UC行業前景廣闊,SIP終端滲透空間巨大


UC是企業通信的重要形式


UC(統一通信)是指把互聯網技術與傳統通信技術融為一體的新通信模式,即在互聯網與傳統通信網絡相融合的基礎上實現電話、傳真、數據傳輸、音視頻會議、呼叫中心、即時通信等眾多應用服務,其核心內容是:讓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任何設備、任何網絡,獲得數據、圖像和聲音的自由通信方式。如統一通信可以實現辦公室座機、手機、家庭電話的無縫銜接;可以實現在家中通過公司設備發送傳真的功能。


作為更高一級的企業通信形式,UC在全球各國的發展水平也不盡相同。


當前,北美作為統一通信的發源地,發展水平最高,歐洲次之,亞太國家相對滯後。



不管是“雲—端”模式還是“管—端”模式,端(即通信終端)都是統一通信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當前統一通信終端主要有如下幾種產品形態:


(1)IP/SIP桌面終端:桌面場景


(2)視頻會議終端:會議場景


(3)移動終端(基於平板或智能手機平臺):移動場景


(4)基於PC的統一通信軟件終端:移動場景


(5)基於Web的客戶端:非常用設備


這幾種終端適用於不同的場景,他們之間相互補充,使得用戶在任何地方都有相應的設備可以進行企業通信。


統一通信終端行業目前處於成長期,在國外企業需求日趨穩定、國內企業需求初步顯現的背景下,中小企業對企業運營效率提升的需求不斷增加,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未來,隨著統一通信終端行業監管日益規範,互聯網行業的持續發展及技術升級,產品及服務類別的增加特別是軟件終端的出現,預計規模效應將逐漸體現,企業運營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另外,統一通信終端企業會通過不斷的產品及服務升級實現盈利增長,因此行業產品及服務價格預計不會出現大幅下降,行業的整體利潤水平將保持穩定。


UC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在個人電腦及手機普及之前,UC最初為話音信箱技術,UC技術現可延伸配置到廣泛的應用中。目前,UC解決方案市場大致分為六大主要應用,即企業電話平臺、電郵、短消息、移動電話、聯絡中心以及會議協作。UC是對傳統通信平臺的一次技術性突破,並整合多種通信平臺。


UC解決方案市場包括以互聯網為基礎的UC服務市場及UC終端解決方案市場。UC服務市場包括就UC應用而提供的所有形式服務,例如雲端、托管服務及管理服務以及包括支持應用操作的專業服務。UC終端解決方案市場包括桌面終端、會議終端、視頻會議終端及軟件終端等。


2010年,全球UC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到122億美元,2015年達到199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0.3%。根據Frost&Sullivan預測,UC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將於2019年達到351億美元,2015-2019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5.2%。



Sip電話終端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


UC應用最終通過UC終端解決方案交付,而UC終端解決方案或與其他服務相捆綁,用戶可向多個服務提供商采購。UC終端解決方案經互聯網協議(IP)運營,IP可以是公開標準協議(如SIP),或者專有IP協議。較早以前在市場推出的專有IP終端解決方案一般成本較高且功能有限。而基於SIP協議的終端解決方案在各項創新應用及服務上均有相當大的進步。SIP電話終端與廣泛的UC系統兼容,但以專有IP操作的終端解決方案則只能與相同協議操作終端解決方案兼容。盡管SIP電話終端並非市場上首個IP電話終端,但SIP的規模性及靈活性已經使SIP電話終端成為實施網際協議通話技術(VoIP)的首選類別。


得益於SIP的規模性及靈活性,及將UC特征及功能集於一身的SIP電話終端及快速發展的托管電話服務市場,預計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采用SIP電話終端作為提升成本效益的業務通信方式。專有IP電話終端於過去幾年呈下降趨勢,SIP電話終端的使用率一直上升。SIP電話終端市場持續快速發展,不斷的吸引新客戶,為各行各業不同客戶的業務提供更多的功能。預計未來,隨著傳統通信方式向統一通信的轉型、采用托管電話平臺數目的上升以及市場對多媒體SIP電話終端與日俱增的需求,SIP電話終端市場將迎來更好的發展前景。


根據Frost&Sullivan,全球及中國SIP電話終端滲透率分別由2010年的8.7%及6.7%上升到2015年的27.5%及29.8%,且預計於2019年分別達到66.3%及64.5%。按銷售量計算,全球SIP電話終端市場規模於2015年達到900萬件,2010-2015年複合增長率為24.6%,2019年預計進一步增至2,050萬件,2015-2019年複合增長率為22.9%;按銷售量計算,中國SIP電話終端市場規模於2015年增長到45.1萬件,2010-2015年複合增長率為20.3%,2019年預計進一步增至98.1萬件,2015-2019年複合增長率為21.5%。其中中小型企業的貢獻預計會增加,中小型企業已迅速成為SIP電話終端的主要消費群體,尤其是中東及非洲(EMEA)及亞太地區市場。2015年按銷售量計算,中小型企業占全球SIP電話終端市場用戶份額的47.2%,同時其銷售收入貢獻為43.4%。


2015年按銷售收入計算,SIP電話終端全球市場規模達到8.1億美元,2010-2015年複合增長率為18.3%。2019年按銷售收入計算,預計SIP電話終端全球市場規模達到14.5億美元,2015-2019年複合增長率為15.6%。



中國SIP電話終端市場於2019年的總銷售收入預計將達到0.7億美元,2015-2019年複合增長率為14.3%。



SIP終端市場為寡占市場,公司穩居全球前二


全球SIP電話終端市場由少數主要企業主導,競爭較為激烈。全球SIP電話終端市場2015年前五大參與者為Polycom、Yealink、Cisco、Grandstream及Aastra,其銷售量計合計占總市場份額約72.7%。


行業內主要競爭包括聲譽及品牌知名度、銷售渠道及覆蓋、產品質量、客戶服務及價格。公司專註中小型企業市場,而中小型企業采用SIP電話終端的數量不斷上升。



2015年按銷售量計算,公司全球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約為20.0%。按照銷售金額計算,2015年公司SIP電話終端收入占全球市場份額10%,排名全球第三,位居前兩名的分別是Polycom和Cisco,市場份額分別是30.6%和14.7%。



中國SIP電話終端市場擁有國內外眾多參與者,市場競爭較為激烈。按銷售量計算,2015年中國SIP電話終端市場的五大參與者分別為Polycom、Yealink、Cisco、Grandstream及Aastra,占總市場份額約89.4%。2015年按銷售量計算,公司於中國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約為29.2%。按照銷售金額計,2015年公司SIP電話終端收入占中國市場份額16.0%,排名中國第三,位居前兩名的分別是Polycom和Cisco,市場份額分別是31.6%和21.2%。



研發+品牌+渠道三大因素鑄就強力競爭優勢


公司SIP終端靈活高效,高端領域持續加碼


公司的統一通信終端主要分為三條產品線:SIP桌面電話終端、DECT無線電話終端,VCS高清視頻會議系統。主要產品又可進一步細分為:T2系列、T3系列、T4系列、T6系列、VP系列、DECT系列、VCS系列等。


公司產品持續向高端領域加碼,毛利率穩步提升


從收入結構來看,SIP桌面電話終端是公司主要業務收入來源,隨著無線電話終端和高清視頻會議系統受到市場認可,桌面電話終端業務占營業收入比由2012年的94%下降至2016年的80%,而無線電話終端終端占比上升至11%。視頻會議系統也由2015年的3.8%,提升至2016年占比5%。



從各項業務的毛利率看,均保持保持毛利率上升態勢,占比最高的產品SIP桌面終端由於公司不斷推出高端產品,帶動產品整體毛利率提高;DECT統一通信無線終端也從58%提升到60.11%;視頻會議終端毛利率顯著高於其他產品,2016年毛利率達到74%,主要是因為成本下降,產品體系持續豐富,提升整體毛利率。



公司多年專註於統一通信技術的自主研發和應用,業務和產品主要根據市場需求變化以及通信技術的發展不斷演進。演變過程如下:



產品靈活高效,定位中小企業客戶


公司立足細分市場空間,充分發揮中國制造性價比的優勢,選擇最具開放性與擴展性的SIP協議,陸續推出基於開放SIP協議的統一通信終端,所開發產品靈活高效。


不同於Cisco、Avaya、Polycom、華為等企業,公司自成立以來專註開發以中小型企業用戶為目標的產品,與Cisco等巨頭形成了一個嚴格的市場區分。公司一方面滿足中小型企業的基礎通信需求,另一方面積極推動中高端統一通信終端解決方案在中小企業的推廣,不斷優化產品結構。與各細分領域的統一通信廠商一起構建行業內基於中小企業市場的生態圈解決方案,不斷發展中小型企業客戶。


成熟的分銷網絡和運營模式


公司在全球擁有成熟且廣泛的分銷網絡。公司建立了三層產品銷售體系:


(1)針對全球中小企業市場,通過分銷模式鋪設較為成熟的銷售網絡;


(2)針對電信運營商市場,公司已與英國電信、意大利電信、荷蘭皇家電信、西班牙電信等建立合作;


(3)針對大型企業客戶,與Broadsoft、Avaya、Genband、Microsoft、Metaswitch等平臺商合作,該等平臺商將公司的產品打包進其綜合解決方案並推薦給企業客戶。



公司向授權經銷商及其他客戶銷售統一通信終端產品並提供解決方案服務。它將所有產品外包給獨立第三方外協廠商進行生產,並主要通過授權經銷商渠道銷售終端產品。該等輕資產業務模式有助於公司專註發展其產品及技術、有效建立公司品牌和產品知名度、提升公司運營效率及盈利能力。



公司銷售及營銷團隊按照國家及地域特性進行市場研究,制定產品策略,以了解技術發展、市場趨勢以及不斷改變的客戶需求。公司的銷售及營銷團隊向客戶提供完備的售前和售後服務,以獲取寶貴的客戶反饋和行業資訊。此外,公司也會參與國際信息技術博覽會、德國漢諾威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等行業相關的國內外展覽會,向全球客戶展示公司優質創新的產品,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同時借此機會與潛在客戶及分銷商互動,以了解不斷改變的客戶需求及市場趨勢,拓展海內外業務。


2016年度、2015年度和2014年度,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的營業收入合計分別占當期公司營業收入的34.66%、34.79%和30.75%,基本保持穩定。公司的前五大客戶集中度較低,客戶結構較為合理。


持續高研發投入,鑄造公司成長內生力


公司投入大量資源開展研發活動,並將研發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之一。公司致力於開發及推出專有創新產品及技術,並持續升級公司現有產品及技術,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2016年度、2015年度及2014年度,公司的研發開支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48%、5.85%和7.04%。



自成立之初,公司便設立研發中心,隨著市場狀況及公司規模的不斷發展,研發中心機構設置不斷完善。截至2016年底,公司共有專業科研人員228人,公司研發人員穩定,研發人員數量穩定增長。



公司已建立綜合性研發平臺,其中包括廈門研究中心及杭州研究中心。


廈門研究中心建立於本公司成立之初,其專註於現有產品的研發及改進,即SIP桌面電話終端、DECT無線電話終端及其他SIP電話終端和相關配件。


2012年,公司成立杭州研究中心,專門進行音視頻技術及VCS產品的軟件研發。



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建設情況


公司募集資金擬投資於統一通信終端的升級和產業化項目、高清視頻會議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研發及雲計算中心建設項目、雲通信運營平臺建設項目。募投項目的建設圍繞公司主營業務展開,有利於優化公司產品結構,全面布局統一通信產業鏈,提升研發、銷售及綜合服務能力,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盈利預測與估值評級


我們對公司未來主要盈利預測假設如下:


1、收入方面,考慮到公司的收入體量相對與整個SIP市場空間較小,且公司不斷向高端產品加碼,我們假設公司未來三年的收入增速仍然能夠達到40%以上;


2、公司所處的統一通信行業是寡占市場,該細分行業的整體毛利率較高,隨著公司新產品的持續放量,我們假設公司毛利率未來仍然有小幅上漲空間;


3、公司隨著收入規模的擴大,規模效應體現,同時公司進一步進行市場擴張,兩者相抵未來費用率基本保持穩定。



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3.24億元/18.88億元/26.6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37億元/9.03億元/12.78億元,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47.26%、41.78%和41.6%,未來三年凈利潤複合增長率為42%,對應EPS分別為8.53元、12.09元和17.12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38X、27X和19X,基於公司良好的內生性增長,我們給於公司合理估值18年30X市盈率,對應目標價為362.7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分析


1、公司95%左右的營收來自海外,可能會受到貿易政策和匯率等的影響。


2、高端產品研發投入多,存在推廣不及預期風險。(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426

那些位置不好的餐廳,究竟是怎麽火起來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13/163566.shtml

那些位置不好的餐廳,究竟是怎麽火起來的?
餐飲老板內參 餐飲老板內參

那些位置不好的餐廳,究竟是怎麽火起來的?

對一家餐廳來說,選址的重要性不亞於投胎,位置決定了命運的一半。然而,現實中總有一些位置不佳的店卻人氣火爆,這些“掃地僧”一樣的餐飲店,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來源 | 餐飲老板內參(ID:cylbnc)

 作者 | 王瑛 孔彬彬 

“對一家餐廳來說,選址的重要性不亞於投胎,位置決定了命運的一半。

然而,現實中總有一些位置不佳的店,卻人氣火爆、流水可觀。這些“掃地僧”一樣的餐飲店,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動圖

在餐飲老板內參《4A選址法》社群互動課上,專欄作者、選址專家徐健進行了直播解答,拆解了位置背後,那些影響餐廳生意的隱形法則。

隱形法則一

有粘性的促銷,分階段地推進

判斷一家餐廳是否成功,選址、產品、管理、營銷是四大標準。除了選址,其他三項因素也缺一不可。

餐廳的促銷,是分階段的。

一家餐廳的養成,會經歷養店期、盈利期、老化期三個階段。階段不同,促銷方式不同。

31

養店期:餐廳需要明顯、大力度的促銷來拉動客戶,比如折扣、贈送產品、試吃、互動活動等。

西少爺聯合創始人袁澤陸就表示,西少爺五道口店開業時,就曾發起過免費試吃的活動。不過,免費試吃招來的都是占便宜的消費者;最後,西少爺改成掃碼付款試吃,這才找到了精準客戶,又獲取了一手的消費者信息。

在顧客對品牌不熟悉的初級階段,餐廳的打折促銷活動通過什麽樣的策略、方式執行,需要考量品牌的精準定位、消費客群的接受度等。 

盈利期:需要對客戶進行有規則的喚醒和刺激。

在餐廳客戶有了一定積累之後,要想保持餐廳的盈利期穩定,只需要對客戶進行有規則的喚醒和刺激,如設置會員日、會員菜品等。如果一家餐廳按照5比1的客戶轉化,開店一年之久,其客戶積累程度就會非常驚人。

老化期:針對性的促銷刺激、餐廳重裝,來喚醒品牌的影響力。

一般一家餐廳開5~8年,就會進入老化期。這個時候,餐廳就需要進行針對性的促銷刺激、餐廳重裝、大力度品牌推廣,來喚醒品牌的影響力。

另外,從消費者對促銷的敏感度來看,不同城市,大家的敏感閾值也不同。從城市屬性來看,越往下垂直,消費者占便宜的心理就越強,消費者對這種打折力度的的接受度也就越強。

隱形法則二

用口碑傳播,占領消費者心智

美國著名推銷員喬·吉拉德在商戰中總結出了“250定律”:如果你贏得了一位顧客的好感,就意味著贏得了250個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顧客,也就意味著得罪了250名顧客。

32

餐飲行業人情味很濃,顧客在某個店吃到什麽特色菜品、感受到什麽服務,就會成為它的義務宣傳員。在各種信息傳播中,顧客對周圍人群,如家庭成員、朋友、同事提供信息的重視程度,要遠遠高於廣告和推銷人員提供的信息。他們特別容易認可周圍人群提供的信息,並願意繼續把信息傳播給別人,讓信息加上人們的主觀評價不斷傳播下去。

很多情況下,“口碑”的滲透效果要遠遠大於小店本身的促銷活動。

隱形法則三

品牌先行,通過規模放大品牌影響力

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它的本質就是降低成本——降低營銷成本、降低顧客選擇的成本、降低社會監督的成本。

品牌最重要的效能之一,就是規模產生安全感。

像海底撈,上百家直營店,品牌勢能具有競爭優勢。在北京,海底撈即使是開到商場負一層的角落里,也照樣排隊。

33

小品類中,比如康二姐串串香,即使是在北京三里屯一個很偏的位置,生意也照樣火爆,就是靠當時登上《天天向上》帶來的品牌效應。

所以,當產品本身具有品牌基因的時候,一定要通過規模發展放大品牌的影響力。隨著品牌勢能的加強,消費者對其的認可度就會越來越高,也就更容易形成品牌對客流的虹吸效應。

隱形法則四

利用人性弱點,制造羊群效應

前不久,關於網紅餐廳雇人排隊的新聞,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姑且不論排隊的真假,營銷方式的對錯,單純以商業的眼光來看,雇人排隊這種手段本身,無非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羊群效應的從眾心理,這和在媒體上打廣告沒有區別。

像北京的胡大,其負責人就曾表示,自己的店里蝦其實並非最好,川菜產品優於小龍蝦。但來胡大,大家就是來吃蝦的。因為,胡大已經成了簋街景區的小龍蝦排隊代表,大家只需要跟隨排隊大軍一起吃蝦就好了,無所謂區別餐廳中哪個產品最優。

34

還有,喜茶的火爆,最先進入消費者視線的,就是排隊。這種情況下,只要產品能夠符合消費者的標準需求,就可以形成持續、長久的傳播口碑。

這一方式,需要有一定的傳播策劃能力。比如,西少爺的《我為什麽辭職去賣肉夾饃》,就是先在線上引爆品牌傳播,再通過線下的免費試吃等集聚人群,很快便形成了排隊效應。

隱形法則五

人脈嫁接,迅速積累人氣

當一家店有資源型股東時,也能在短時間內讓店面火爆起來。因為股東的人脈客戶群,都可以轉化為餐廳的消費群體。

胡桃里總經理詹宗德曾分享過一個案例,有一個廣州的老板找到他想要加盟,但是經過他們的分析認為那個地方並不適合開店。然而,老板非常堅持,說他在那兒有大量的人脈資源。結果,這家店成為當地很有名的餐廳,門口排隊的人絡繹不絕。

35

其實,這種強人脈資源,大多源於老板的跨界操作,像很多原來做媒體、廣告、餐飲供應鏈的商家,跨界做餐廳的話,都會攜帶原有行業的資源,這種跨界的人脈嫁接可以短時間內為餐廳聚攏人氣。

如果本身沒有這些跨界人脈,也可以通過開業之前,線上、線下積累美食達人、分享達人的社群,建立試吃群,讓活躍的意見領袖帶動試吃、分享和傳播,來帶人脈效應。

結語

一家餐廳能夠運營火爆,原因多元,甚至具有巧合性。因此,在看到火爆餐廳時,可以通過4種方式探究原因:

1、觀察法:觀察前來消費的顧客特征,比如是開車還是步行,是家庭還是情侶,是三三兩兩還是成群結隊;觀察店里的促銷陳設、服務、宣傳人員等;

2、線上調研法:去查看餐廳在美團點評等平臺上的評論情況;

3、參與法:親自試吃幾頓,感受平時、周末、節假日就餐體驗的不同;

4、做詳細的門店選址分析:比如可以開車環繞店面方圓300—500米的範圍,查看車流動線、人流動線,廣告露出度;店面的消費群體分層、位置的可接近性、到達性、便利性等。又或者店面選址並不特別繁華,但因為品牌定位和商圈定位、人群定位的契合度很高,那麽店面也可以火起來。

餐廳位置 隱形法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228

小米重啟出貨量之爭,目標究竟是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3/164126.shtml

小米重啟出貨量之爭,目標究竟是誰?
蟲二 蟲二

小米重啟出貨量之爭,目標究竟是誰?

曾經愁眉不展的小米,似乎瞬間又邁入了大躍進時代。

來源 | 二說(ID:chongershuo) 

作者 | 蟲二

“Are you ok?說實話,我不OK。”

去年的年會上,盡量照顧員工情緒的雷軍,堅定而不失風趣地表達著他的不滿,那時的他對小米有這樣的觀察:“我們定了8000萬的銷售預期,我們所有的工作,都不自覺地圍繞這個任務來展開,每天都在想怎麽完成。在這樣的壓力下,我們的動作變形了,每個人臉上都一點一點失去了笑容。”

然而一年半之後,曾經號召“慢下來補課”的雷軍突然宣布今年Q2小米手機出貨量2316萬臺,實現環比70%的增長,不僅“最壞的日子已經過去”,還要招募千余名研發人才,興奮的雷軍甚至拋出了明年出貨1億臺的“小目標”。

曾經愁眉不展的小米,似乎瞬間又邁入了大躍進時代。

從雷軍在誓師大會的講話來看,他的樂觀很大程度上依賴對行業的幾個重要判斷,但一家所得必為別家之失,競爭會否如小米期望的順利?

智能手機的趨勢是增長還是下滑?

至少去年的情況並不樂觀,IDC的數據是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僅增長了0.6%,相較於2015年10%的漲幅,這幾乎就是一個陷於停滯的市場,雷軍也曾心灰意冷地表示:小米將進入一個過渡時期,不再公布年度出貨量,開心就好!

但今年的情況卻給人信心,Gartner雖然預計全年設備出貨量會下降0.3%,但認為智能手機將有5%的漲幅,IDC首季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量達3.474億臺,同比增長4.3%,高於預期的3.6%。三星、蘋果之後,華為、OPPO、vivo分列三至五位,小米雖仍被歸入others之列,也有21.6%的增幅。

雷軍有理由相信,既然今年兩季出貨量(3678萬臺)就能與去年(4150萬臺)大致持平,那麽小米全年摸高8000萬臺的規模和千億營收似乎是靠譜的。

但情況真的如此樂觀嗎?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是今年1-6月國內手機出貨量 2.39 億部,同比下降5.9%,新機型則收窄到565款,同比降幅26%,其中6月的同比降幅更達到6.2%。

這就說明,國內手機市場的整體容量其實正在下滑,參與競爭的產品在減少,原來由性價比思維主導的平價市場正向中高端過渡,這並不是小米所熟悉的競爭。在這種大背景下,雷軍重啟出貨量之戰,著眼點當然是把曾經的小米模式複制到海外。

海外拓展

自雨果·巴拉以來,小米的國際化戰略已經推動了很長時間,在緬甸、白俄羅斯、烏拉圭、印尼、新加坡、以色列等市場都有斬獲,但要在國內市場萎縮的同時贏下出貨量之戰,主戰場就必須也只能是在印度。

但印度又是一個發展中的、極不健康的手機市場。

這個市場的競爭集中在100美元以下區間,包括三星的Z1、Z2都只有4299-4599盧比(約合人民幣不到500元),印度本土品牌號稱全世界最廉價的Freedom 251只要251盧比(人民幣25元),但這個記錄很快被Acche Din in May打破,後者僅為99盧比(人民幣10元),毫無疑問,這就是一個還沒進化到國產千元機時代的初級市場。

6

來見識一下25元神機的真容

即使按小米官方數據,5月份在印度推出的紅米4賣出了100萬臺,售價6999盧比(約合人民幣740元),也明顯低於國內799元的起步價。

參考OPPO同月在印度推出的F3,售價19990盧比(約合人民幣2147元),最近推出的海外版榮耀8則為29999盧比(人民幣3151元)。

小米或許會在廉價機天堂印度得到出貨量之爭所需要的數據,但這個市場本身的意義也僅限於此了,雷軍很清楚這一點。在此前受訪時,他就表態要把小米之家開到印度,說明小米在這個市場仍有走量之後品牌上攻的決心。

三四線城市的換機風口已然過去?

廣受認可的國際化對於雷軍而言卻有一個不被註意的前提,即智能手機的第二波風口—小城市的換機潮已然過去,這是他對此前觀點的補充:OV的崛起不過是“利用”了城市代差的信息不對稱,言外之意,小米不會去“欺騙”偏僻角落里的閉塞用戶。

這一表態隱含的信息有三點:

首先雷軍認為OV模式提前透支了三四五線城市的換機需求,是一種涸澤而漁式的營銷,未來難以找到新的增長點;

其次他判斷線下的小米之家有能力挫敗OV對一二線城市的滲透;

第三,在小米看來,觸達並教育小城市潛在用戶的成本太高了,主動意向不強。

換句話說,即便諸如賽諾之類的許多三方數據顯示OV今年前二季的出貨量保持高位,小米仍未將其視為對手,雷軍“樂觀”地認為OV那一套低配高價的策略會在一二線城市聰明的消費者面前碰得頭破血流。

渠道力的重塑

在小米的兩條戰線中,新零售的支點是線下的小米之家,按雷軍的說法,全國已有123家店面,單店面積在200平左右,營收在7000萬左右的水平,坪效25萬,從數據上看,這是僅次於蘋果的零售業態,足以比肩奢侈品了。

在國產手機品牌中運營這種規模的實體店,小米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主要思路一是想從品牌形象上助力ASP(average retail price,平均銷售單價)完成上攻,二是通過強化線下體驗傳達所謂黑科技的優勢。

但效果如何有待長期觀察。

很多人譏笑蘋果店外排隊的人群,這除了果黑的逆反,最主要的還是對某款科技產品產生感性認知的方法太多了,進店更像是粉絲的狂熱而不是了解產品的剛需,況且以小米的品類和產品叠代節奏能否支撐這種客流也大成疑問。

最近有消息說小米要啟動子品牌“藍米”在線下強化與OV和華為Nova的競爭,定位或許會擡高到2500-3500元的區間,但這種在小城市里“信息不對稱”的玩法,如何支撐小米之家面對一二線城市聰明的消費者?很好奇。

從純粹走量的角度來說,米家生態鏈對小米之家的支持可能遠比手機要大。

雷軍的新零售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米對原有的網銷模式失去了信心,網銷的成本正在攀升,而且越來越依賴618、光棍節這樣的大促,勢如騎虎的手機品牌們每年不得不投入大量資源,新品首發的競爭也空前激烈,雖然網銷的渠道比以往集中,但指標分解也更加細化,不但有銷量和銷售額等各項數據,還有分價格段的子榜排行,每逢發榜常有多個品牌自稱冠軍,口水戰打得不亦樂乎。

對小米來說,網銷的效果正變得不可控,且有固化品牌形象在低端的趨勢,在京東和蘇寧上,小米賣得最好的都是紅米Note4,因為平臺總是希望有更多的廉價機型。

黑科技

在雷軍看來,小米是一家重研發的公司,而且專利數量正進入爆發期,7月7日的內部誓師大會上他還曬了數據,“去年在全球申請了7071項發明專利,獲得了2895項專利授權(其中一半是國際發明專利)。”但從國內的情況來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顯示小米去年通信領域專利的總申請量為3280件,排名第八,榜首仍是華為的4906件,在實際授予數量上,華為有2690件,700件左右的小米未能進入前十。

除了旗下松果公司的澎湃芯片,小米的黑科技仍集中在全面屏、陶瓷材質等用戶能夠感知的體驗層面,專利技術的積累還沒有達到推動產品質變的程度。

當然,重整旗鼓的小米以國際化、黑科技等五大戰略為破局,再度對壘華為和OV,不失為國產手機的盛事,但兩年來幾度反思,戰略糾偏之後卻重陷出貨量的怪圈,是否與“重歸發燒”的初衷漸行漸遠呢?

智能手機 小米 海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399

小米重啟出貨量之爭,目標究竟是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3/164126.shtml

小米重啟出貨量之爭,目標究竟是誰?
蟲二 蟲二

小米重啟出貨量之爭,目標究竟是誰?

曾經愁眉不展的小米,似乎瞬間又邁入了大躍進時代。

來源 | 二說(ID:chongershuo) 

作者 | 蟲二

“Are you ok?說實話,我不OK。”

去年的年會上,盡量照顧員工情緒的雷軍,堅定而不失風趣地表達著他的不滿,那時的他對小米有這樣的觀察:“我們定了8000萬的銷售預期,我們所有的工作,都不自覺地圍繞這個任務來展開,每天都在想怎麽完成。在這樣的壓力下,我們的動作變形了,每個人臉上都一點一點失去了笑容。”

然而一年半之後,曾經號召“慢下來補課”的雷軍突然宣布今年Q2小米手機出貨量2316萬臺,實現環比70%的增長,不僅“最壞的日子已經過去”,還要招募千余名研發人才,興奮的雷軍甚至拋出了明年出貨1億臺的“小目標”。

曾經愁眉不展的小米,似乎瞬間又邁入了大躍進時代。

從雷軍在誓師大會的講話來看,他的樂觀很大程度上依賴對行業的幾個重要判斷,但一家所得必為別家之失,競爭會否如小米期望的順利?

智能手機的趨勢是增長還是下滑?

至少去年的情況並不樂觀,IDC的數據是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僅增長了0.6%,相較於2015年10%的漲幅,這幾乎就是一個陷於停滯的市場,雷軍也曾心灰意冷地表示:小米將進入一個過渡時期,不再公布年度出貨量,開心就好!

但今年的情況卻給人信心,Gartner雖然預計全年設備出貨量會下降0.3%,但認為智能手機將有5%的漲幅,IDC首季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量達3.474億臺,同比增長4.3%,高於預期的3.6%。三星、蘋果之後,華為、OPPO、vivo分列三至五位,小米雖仍被歸入others之列,也有21.6%的增幅。

雷軍有理由相信,既然今年兩季出貨量(3678萬臺)就能與去年(4150萬臺)大致持平,那麽小米全年摸高8000萬臺的規模和千億營收似乎是靠譜的。

但情況真的如此樂觀嗎?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是今年1-6月國內手機出貨量 2.39 億部,同比下降5.9%,新機型則收窄到565款,同比降幅26%,其中6月的同比降幅更達到6.2%。

這就說明,國內手機市場的整體容量其實正在下滑,參與競爭的產品在減少,原來由性價比思維主導的平價市場正向中高端過渡,這並不是小米所熟悉的競爭。在這種大背景下,雷軍重啟出貨量之戰,著眼點當然是把曾經的小米模式複制到海外。

海外拓展

自雨果·巴拉以來,小米的國際化戰略已經推動了很長時間,在緬甸、白俄羅斯、烏拉圭、印尼、新加坡、以色列等市場都有斬獲,但要在國內市場萎縮的同時贏下出貨量之戰,主戰場就必須也只能是在印度。

但印度又是一個發展中的、極不健康的手機市場。

這個市場的競爭集中在100美元以下區間,包括三星的Z1、Z2都只有4299-4599盧比(約合人民幣不到500元),印度本土品牌號稱全世界最廉價的Freedom 251只要251盧比(人民幣25元),但這個記錄很快被Acche Din in May打破,後者僅為99盧比(人民幣10元),毫無疑問,這就是一個還沒進化到國產千元機時代的初級市場。

6

來見識一下25元神機的真容

即使按小米官方數據,5月份在印度推出的紅米4賣出了100萬臺,售價6999盧比(約合人民幣740元),也明顯低於國內799元的起步價。

參考OPPO同月在印度推出的F3,售價19990盧比(約合人民幣2147元),最近推出的海外版榮耀8則為29999盧比(人民幣3151元)。

小米或許會在廉價機天堂印度得到出貨量之爭所需要的數據,但這個市場本身的意義也僅限於此了,雷軍很清楚這一點。在此前受訪時,他就表態要把小米之家開到印度,說明小米在這個市場仍有走量之後品牌上攻的決心。

三四線城市的換機風口已然過去?

廣受認可的國際化對於雷軍而言卻有一個不被註意的前提,即智能手機的第二波風口—小城市的換機潮已然過去,這是他對此前觀點的補充:OV的崛起不過是“利用”了城市代差的信息不對稱,言外之意,小米不會去“欺騙”偏僻角落里的閉塞用戶。

這一表態隱含的信息有三點:

首先雷軍認為OV模式提前透支了三四五線城市的換機需求,是一種涸澤而漁式的營銷,未來難以找到新的增長點;

其次他判斷線下的小米之家有能力挫敗OV對一二線城市的滲透;

第三,在小米看來,觸達並教育小城市潛在用戶的成本太高了,主動意向不強。

換句話說,即便諸如賽諾之類的許多三方數據顯示OV今年前二季的出貨量保持高位,小米仍未將其視為對手,雷軍“樂觀”地認為OV那一套低配高價的策略會在一二線城市聰明的消費者面前碰得頭破血流。

渠道力的重塑

在小米的兩條戰線中,新零售的支點是線下的小米之家,按雷軍的說法,全國已有123家店面,單店面積在200平左右,營收在7000萬左右的水平,坪效25萬,從數據上看,這是僅次於蘋果的零售業態,足以比肩奢侈品了。

在國產手機品牌中運營這種規模的實體店,小米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主要思路一是想從品牌形象上助力ASP(average retail price,平均銷售單價)完成上攻,二是通過強化線下體驗傳達所謂黑科技的優勢。

但效果如何有待長期觀察。

很多人譏笑蘋果店外排隊的人群,這除了果黑的逆反,最主要的還是對某款科技產品產生感性認知的方法太多了,進店更像是粉絲的狂熱而不是了解產品的剛需,況且以小米的品類和產品叠代節奏能否支撐這種客流也大成疑問。

最近有消息說小米要啟動子品牌“藍米”在線下強化與OV和華為Nova的競爭,定位或許會擡高到2500-3500元的區間,但這種在小城市里“信息不對稱”的玩法,如何支撐小米之家面對一二線城市聰明的消費者?很好奇。

從純粹走量的角度來說,米家生態鏈對小米之家的支持可能遠比手機要大。

雷軍的新零售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米對原有的網銷模式失去了信心,網銷的成本正在攀升,而且越來越依賴618、光棍節這樣的大促,勢如騎虎的手機品牌們每年不得不投入大量資源,新品首發的競爭也空前激烈,雖然網銷的渠道比以往集中,但指標分解也更加細化,不但有銷量和銷售額等各項數據,還有分價格段的子榜排行,每逢發榜常有多個品牌自稱冠軍,口水戰打得不亦樂乎。

對小米來說,網銷的效果正變得不可控,且有固化品牌形象在低端的趨勢,在京東和蘇寧上,小米賣得最好的都是紅米Note4,因為平臺總是希望有更多的廉價機型。

黑科技

在雷軍看來,小米是一家重研發的公司,而且專利數量正進入爆發期,7月7日的內部誓師大會上他還曬了數據,“去年在全球申請了7071項發明專利,獲得了2895項專利授權(其中一半是國際發明專利)。”但從國內的情況來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顯示小米去年通信領域專利的總申請量為3280件,排名第八,榜首仍是華為的4906件,在實際授予數量上,華為有2690件,700件左右的小米未能進入前十。

除了旗下松果公司的澎湃芯片,小米的黑科技仍集中在全面屏、陶瓷材質等用戶能夠感知的體驗層面,專利技術的積累還沒有達到推動產品質變的程度。

當然,重整旗鼓的小米以國際化、黑科技等五大戰略為破局,再度對壘華為和OV,不失為國產手機的盛事,但兩年來幾度反思,戰略糾偏之後卻重陷出貨量的怪圈,是否與“重歸發燒”的初衷漸行漸遠呢?

智能手機 小米 海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400

這家市值超1200億港幣的公司 主營業務竟是兩個攝像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02/164950.shtml

這家市值超1200億港幣的公司 主營業務竟是兩個攝像頭
創業家 創業家

這家市值超1200億港幣的公司 主營業務竟是兩個攝像頭

它是國內首家在港股上市的光電企業,乘著智能機市場發展的紅利,上市十年來,市值已漲了30多倍。這家專註“手機雙攝像頭”的公司如何做到?

首發 | 創業家&i黑馬(ID:chuangyejia)

文 | 王巧

編輯 | 麻策

iPhone 8即將發布。據“諜照”顯示,此代蘋果手機仍將采用雙攝像頭配置(只是將橫排雙攝改為豎排)。自iPhone 7p以來,不難發現,雙攝像頭已然成為行業標配。有報告顯示,今年雙攝像頭手機出貨量預計將達2.42億部,同比增長223%。因為市場需求激增,攝像頭供應商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作為國內首家港股上市的光電企業,舜宇光學已然成為香港市場耀眼的明星股。8月25日午後,舜宇光學(02382)升幅不斷擴大,截至收盤,漲7.91%,報價116港元,創歷史新高。如果依其2007年開盤以來的市值計算,上市10年來,這家寧波企業的市值漲了30多倍,破千億港元。

本文,創業家&i黑馬梳理了它的發展歷程。

初創危機

舜宇光學草根起家。

1984年10月3日,高中畢業的王文鑒帶著8名高中生,用6萬元貸款,在4間瓦房內,創立了“余姚第二光學儀器廠”,這便是最早的舜宇。

這一年,國內經濟快速發展,一度出現過熱現象。同年10月,中國發生了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次“搶購風潮”,次月,國務院要求各地各部門嚴格控制財政支出,控制信貸投放。受此影響,國內光學行業發展放緩,舜宇拿到的第一個訂單也隨之泡湯。

就在這家鄉鎮企業陷入初創迷茫時,來自杭照所情報室的一份相機市場研究材料,刺激它重新規劃以生產照相機鏡片和鏡頭為企業目標。該報告預測“1990年全國照相機產量為270萬架,而市場需求量將達到770萬架”。

此後,舜宇與江西光學儀器總廠、機電委杭照所等合作,開啟了多頭聯營的發展。其中,與機電委杭照所合作,進行新產品開發,據創始人王文鑒回顧,與後者聯合研制生產的XY-Ⅰ型、Ⅱ型一步成像翻拍相機,於1988年通過部級鑒定,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當時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也是在這一年,舜宇開始嘗試海外市場和整機生產。

timg (4)

創業家&i黑馬查閱資料了解到,1991年10月,舜宇董事會確立了三個中外合資項目,此後,舜宇逐漸穩健發展,銷售額從1989年的428萬元快速增長到了1994年的6413萬元,5年增長了15倍。

2006年9月,為聚焦光電產業,舜宇光電正式在境外註冊設立,並於第二年6月15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後,其首個完整會計年度收入達12.7億元,凈利潤7600萬元。

危機卻緊隨其後。2007年下半年開始,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席卷全球,由金融領域蔓延至實體經濟。早已布局海外市場的舜宇自然無法幸免。

2008年2月12日,在關於1月份的經營分析會上,舜宇人迎來了一個“寒冷”的數據:銷售僅完成預算的65%,利潤僅有32%,同期下降51.27%。據舜宇光學2008年年報披露,其營業額跌8.31%,至12.68億元,而利潤則同比下降65.23%,由2.25億元降至7838萬元。

2009年,接受媒體采訪的王文鑒稱,這是舜宇自1984年成立以來感受到的最大的一次沖擊,2008年11月至2009年初,整個光學行業都十分黯淡,隨後,光學行業迎來了第一次大洗牌,諸多企業陷入減產、停產、倒閉。

為順利過冬,2009年,舜宇全面開啟了成本控制,提出資本開支由2008年的1.46億元減少至8000萬元(其中1000萬至2000萬元用於研發費用),減少擴張計劃。舜宇希望開源節流,控制原材料、營運成本,提升廠房使用率。

據舜宇某市場負責人介紹,為了控制成本,公司逐個攻破原材料供應商,絕大多數國內原材料商就降價10%達成一致。同時,降低中高層薪資標準,包括王文鑒在內的高管降薪20%,中層管理人員降薪15%。另一端,舜宇將原先生產車間的4條生產線擴充到8條,產量翻倍。

這一時期,舜宇亦主動降低產品價格,爭取更多訂單。此外,舜宇確立了"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產權結構。2010 年,舜宇以1億股份重獎公司優秀員工。據了解,這是舜宇第一次用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進行獎勵,占了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10%。為此,舜宇有過兩次股權結構變更,一來雖然讓股權分散,但舜宇也因此聚合了行業人才。

舜宇在控制成本和聚合人才方面的優勢幾乎成為行業共識,這也被認為是它能做大做強的因素。2010年,舜宇光電實現銷售5.67億元,稅前利潤1.07億元,度過寒冬,迎來發展期。

智能機紅利

危機之後,王文鑒在回顧時曾總結,“光學的終端產品需求將越來越向具有更強競爭力的佳能、諾基亞等知名廠商匯聚,而它們又將重新規劃供應商資源以期渡過寒冬。”其明確認識到品牌聚集效應的作用和搭建自身核心技術壁壘的重要性。

2004年,舜宇確立了“名配角”戰略角色定位,即與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國際光電產業、跨國公司(“主角”)結成一種戰略合作夥伴的關系。據了解,至2013年,全球光學領域的三星、索尼、松下、尼康,車載領域的麥格納、奧托立夫、大陸集團,光電領域的谷歌、亞馬遜、華為、聯想、小米,儀器領域的蔡司、奧林巴斯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均進入舜宇的“名主角”版圖。

基於此戰略,舜宇將海外市場擴張至韓國、日本、德國、美國等地。隨後,它也順利且最早搭上智能手機攝像頭新熱潮,逐漸成為了智能手機生產鏈重要的供應商。

初創時期,舜宇就極為重視技術研發。據王文鑒回顧,早在1988年,舜宇與浙大合作成立了“浙江大學余姚光電儀器總廠”,形成“你設計、我生產”的產品開發模式,並成功開發、生產光學鏡頭、顯微鏡、望遠鏡等20多種產品。

35943438_m

據其2012年(截至6月30日)財報顯示,除500萬及800萬像素手機鏡頭和相機模組量產外,舜宇已著力1300萬像素手機照相模組的研發。2013年,舜宇自主研發AA(創業家&i黑馬註:主動對準,是一項確定零配件裝配過程中相對位置的技術)設備,並在次年動工建造了AA制程車間。該設備投產,被認為是舜宇在COB(創業家&i黑馬註:一種芯片封裝技術)紅利結束前的自主變革。

2014年,舜宇為華為提供了榮耀6Plus手機雙攝像頭(創業家&i黑馬註:全球第一款雙攝像頭模組手機)模組方案,兩年後,繼大立光電後,成為大陸首家推出雙攝像頭的供應商。

隨著智能手機的高速滲透,供應商的研發投入逐漸加大。創業家&i黑馬查閱財報發現,同為手機攝像頭供應商的信利國際和歐菲光,其攝像頭模組業務分別占各自整體營收比例不到 20% 和 30% ,而舜宇為70%;在鏡頭業務研發支出上,舜宇基本追平大立光電,甚至在 2016 年中期超過後者。

舜宇抓住了市場紅利。公開資料顯示,2004-2015年,舜宇光學收入規模擴大了34.7倍,年複合增長率為34%。2017 年舜宇光學的收入達到了106.97億元人民幣。舜宇的營收突飛猛進,但毛利率始終不及大立光電——臺企大立光電鏡頭的毛利為 55% 左右,舜宇為30-35%。前者憑借蘋果等手機巨頭公司的訂單始終扮演行業領頭羊的角色。

未來挑戰

如今,雙攝像頭手機已成新風潮。專業人士預計,在2020年前後,雙攝智能手機的滲透率將超過20%。而且,隨著智能手機的更新叠代,高像素、多個攝像頭將成為攝像頭行業發展的方向。

62072079_m

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2022中國雙攝像頭手機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預計 2017 年雙攝像頭手機出貨量將達 2.42 億部,同比增長223%,雙攝像頭市場蛋糕,可謂誘人。

然而,行業利好之下,各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亦更加鮮明。創業家&i黑馬查閱資料發現,2014年下半年,歐菲光和舜宇兩家公司在攝像頭模組業務毛利率的走勢中,首次出現交叉點。近年,歐菲光在追趕中多次“叫板”舜宇。

繼2016年底實現攝像頭模組單月出貨量全球第一之後,2017年上半年,歐菲光繼續保持自身的領先優勢,Q2歐菲光連續4個月排名榜首,均大幅領先大陸同行業其它公司。值得註意的是,歐菲光於今年4月1日正式完成對索尼華南電子有限公司(創業家&i黑馬註:蘋果主要的前置攝像頭供應商)100%股權的交割事項,發力明顯。

截至8月23日收盤,歐菲光總市值達到543億元。有媒體報道稱,其將有望成為下一個千億市值光學企業。丘鈦科技上半年的財報也顯示,在攝像頭模塊產品結構大幅改善、雙攝像頭模塊占比明顯提升的推動下,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約108.7%,凈利潤較去年同比增加145.5%。另一巨頭,臺企大立光電7月營收亦出現環比15.1%的增幅,今年前五個月,其營收同比增幅都出現兩位數增長。當地媒體披露,大立光電有四成鏡頭供應給蘋果公司。

平安證券分析稱,伴隨“雙攝”滲透率的提升,“雙攝”產業鏈市場空間將被大幅拉動,預計到2018年“雙攝”產業鏈市場規模將超過87.3億元。置身全球市場競爭中的舜宇,前面有蘋果、索尼、大立光電等國際知名品牌擋在前面,後有歐菲光、丘鈦等企業追趕。對舜宇而言,在雙攝像頭供應產業鏈競爭中,理應存危機感。

畢竟,雙攝鏡頭市場角逐,未來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舜宇光學 雙攝像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088

精神病院也要IPO:一年營收3億 究竟是怎麽賺錢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13/165101.shtml

精神病院也要IPO:一年營收3億 究竟是怎麽賺錢的?
並購優塾 並購優塾

精神病院也要IPO:一年營收3億 究竟是怎麽賺錢的?

精神病市場長期由公立醫院霸,占直到PE大佬鼎暉投資的精神病院“康寧醫院”,2015年在香港上市,成為國內首家精神病連鎖醫院,才引起投資圈註意。

來源|並購優塾(ID:moneyC2C)  

醫療是IPO的熱點,醫美、口腔、眼科,這些都是PE大佬們爭搶的香餑餑。

然而,還有一種“另類專科醫院“,卻不常被大家提起。根據Frost & Sullivan的報告,中國現時有超過1.8億人患有精神疾病,相當於每8個人中就有1個是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治療市場,規模預計可達136億。

img_0243

由於精神病市場長期由公立醫院霸占,民營參與度低,因而,投資機構關註也不多。

直到PE大佬鼎暉投資的精神病院“康寧醫院”,2015年在香港上市,成為國內首家精神病連鎖醫院,才引起投資圈註意。

1年後,康寧醫院又繼續申報IPO,再戰A股,繼續規模擴張之路。

2015年,它營收3.4億,凈利5000多萬,毛利率38%。

這個特殊行業,到底是怎麽賺錢的?

最重要的是,站在投資人視角來看,這家公司到底是不是一家值得長期投資的公司,以及,它在IPO過程中,存在哪些值得註意的問題。

“神奇的行業,你必須看”

精神病院究竟是怎麽賺錢的?

溫州康寧醫院1996年成立,主要從事精神疾病的專科醫療服務,是國內最大的民營精神專科醫院集團。

隨著現代城市的快速發展,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睡眠障礙都可以歸結到精神病的範疇。

康寧醫院的盈利分三大塊:治療費、藥品銷售費、管理服務費。

從業務分類上看,康寧醫院提供的精神診療,包括5類:普通精神科(精神分裂)、老年精神科(老年癡呆癥)、行為醫學科(酒精成癮)、心身障礙科、臨床心理科(睡眠障礙、焦慮障礙、進食障礙)等。

除了精神診療,康寧還有康複治療(如:體育鍛煉治療)和急救、內科、外科、骨科等一般醫療服務。

目前,康寧旗下有7家自營專科醫院,並為4家精神專科醫院和2個精神科科室提供管理服務。

0 (3)

康寧醫院定價方式與愛爾眼科類似,在公立精神病醫院中殺出一條血路。

其定價模式為:向公立醫院靠攏,藥品及服務定價參考“醫保定價標準”。

在此基礎之上,另有三家“醫保定點”醫院,定價可以在醫保報銷範圍內的診療服務項目價格上,獲準上浮一定比例。除此之外,康寧也開展一些非醫保項目,價格隨市。

0

其中,對醫保部門的結算周期約為2-9個月,患者自付部分則在完成有關治療後或出院時支付。如果是民政部門、殘聯醫療救助條件的救助患者,結算周期就會拉長到 6-24 個月。

另外,康寧還為4家精神專科醫院,以及2個精神科科室委派醫護管理人員,進行醫療服務指導、服務、培訓等。這種模式下的管理費收入是按月/季收取,收取金額為:全部醫療業務收入扣除成本、費用。

除此之外,康寧醫院還做藥品銷售,有一部分藥品銷售收入。

精神病院,能賺多少錢?

精神病院的主營業務,涵蓋:診療及其他醫療服務、銷售藥品以及對其他醫療機構的管理服務。

2013-2015年,康寧醫院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2,636.36 萬元、29,629.60萬元和34,367.41萬元,複合增長率為23.22%。凈利潤分別為3,619.42萬、5,119.86萬、5,162.19萬。

0 (1)

凈利方面,有個問題很顯著:2014年凈利潤增速大於營收增速。

分析原因,這主要是受醫藥價格改革計劃影響:醫療服務定價在醫保基礎上浮了一定比例(最高30%),使得醫療服務的毛利率提升,利潤增厚。

但是,這個醫藥價格改革計劃,同時又對藥品銷售價格做了規定:必須按照公立醫院的采購中標價定價,不得加價。這對康寧醫院的藥品銷售毛利率產生了沖擊。

毛利率方面,2013-2015年,康寧醫院的綜合毛利率為38.75%、38.98%、38.06%。

02

其中,銷售藥品的毛利率和管理服務毛利率都出現較大波動,前者從25%下滑到19.05%,後者則從77%下滑到48%,下滑幅度近30%。

神奇的“瘋人院”

康寧醫院屬於精神專科醫療服務行業,上遊為藥品、耗材和醫療設備行業,下遊直接面向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

據媒體平臺“中環現場”報道,2015年,中國有超過1.8億人患有精神疾病,也就是說,差不多每8個人當中,就有一個精神疾病患者。[1]

精神疾病的特點是:反複發作,治療周期較長,病人需要長期的住院護理服務,因此,治療費用高。

就拿康寧醫院港股2016年財報為例,2016年住院平均每日開支為388元,門診則更貴,每次513元。其中,治療護理費占大頭,約占60%左右。

據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精神病領域的醫療資源供不應求。截至2015年底,全國精神病醫院數量約800家,精神科醫生人數2萬多人,病床數量約40萬張,而重度精神病患者人數超過1600萬。[2]

從規模上看,民營精神科醫療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22億,增至2014年的51億。預2019年市場規模將增至136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1.8%。

值得註意的是,國內的精神科醫療市場較為分散:2014年,前十大精神科醫療集團的收入共占市場總收入(299億)的8.2%。

TOP5分別是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康寧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廣州市精神病醫院、北京回龍觀醫院。

0 (2

其中,康寧醫院是唯一一個民營性質的精神病醫院,位居行業第二,其余全部為公立醫院。不僅如此,精神病醫療行業整體狀況也是民營機構參與度低,民營資本占比僅25%。

0 (4)

面對這樣的行業態勢,康寧醫院卻能夠憑借民營身份突圍,晉升行業老二,也很牛逼了。

上市幾大問題

應收賬款未計提壞賬準備、多起醫療事故

目前,康寧醫院IPO材料已反饋,但尚未預披露更新。我們通過梳理,發現了以下幾點問題,監管可能會關註:毛利率波動、應收賬款未計提壞賬準備、關聯方資金占用、醫療事故瑕疵、募集資金必要性。具體來看:

1)毛利波動大

2013-2015年,康寧醫院的綜合毛利率整體波動不大,但是部分分項業務的毛利率波動較大。其中,管理服務的毛利率從77%下跌到48%,藥品銷售毛利率從25%下跌到19%。

康寧解釋為:無形資產攤銷變多、藥品銷售價格下降,以及存在一定的商業折扣。

那麽,毛利率為何波動這麽大,是否合理?無形資產是如何攤銷的,攤銷的依據是什麽?藥品銷售過程中,存在的商業折扣,具體是怎麽規定的。相信監管層一定會關註這些細節。

2)應收賬款余額較大,主要應收款未計提壞賬準備

2013-2015年末,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 7,182.17萬元、9,599.94 萬元、12,306.79 萬元,占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 45.55%、57.66%、15.13%。

康寧醫院解釋,應收賬款過高,一是因為面向個人患者,住院周期長,未結醫藥費形成了應收賬款;同時,醫保部門的結算周期較長,也形成了較大金額的應收款。

但是,康寧卻未對上述兩種情況計提壞賬準備,這樣是否合理?這點相信監管層也會關註。

0 (5

3)給關聯方墊資,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變負數

2013-2015年以及 2016 年 1-6 月,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823.90 萬元、3,015.45 萬元、-506.28 萬元和 3,798.44 萬元。

其中,2015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負。從現金支出情況來看,“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相關的現金”增長了3倍,其中近50%用於給關聯公司墊資。

這筆關聯資金占用是否合理,監管層將會對其內控制度是否完善作出問詢。

0 (6

4)報告期出現32起醫療糾紛

報告期內,康寧醫院涉及經濟賠償的醫療糾紛共有32起,其中有2起醫療事故需要承擔次要責任,同時,還尚有1件醫療糾紛正在審理。

醫療行業最怕有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這些負面事情對於康寧醫院的影響和涉訴進展,勢必也是監管問詢的要點。

5)2015年貨幣資金增長15倍,募集資金必要性存疑

2015年,康寧醫院港股上市,募資5.8億,貨幣資金從2014年的3727萬飆至6億。到2016年中季度,賬面還有5.2億現金和銀行存款。而本次募集資金項目總額為1.93億,那麽監管層可能會關註募集資金的必要性。

0 (7)

“精神病院”上市的必然性

根據衛生部的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底,我國重度精神患者超過1600萬人,登記在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達到429.7萬人。與此同時,我國精神衛生市場增長迅速,預計在2019年該市場規模達到650億元。其中,民營精神科醫療市場的規模預計2019年的市場規模將增至136億元。

與快速增長的精神科醫療市場相反的,是我國精神病領域醫療資源的供不應求,精神醫療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根據WHO精神科床位配置計算公式,最低配置為1.97張/萬人,中等配置為4.64張/萬人,較高配置8.56張/萬人。而2011年我國每萬人精神科床位數為2.19,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6.5。

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供需情況需要正規的精神病醫院做大做強以滿足市場需求,而做大做強需要龐大的資本支撐,像康寧醫院這樣上市融資便成為一個有效途徑。

與康寧醫院IPO所帶來的新奇感相同的是,“幼兒園第一股”、“夜店第一股”、“賭場第一股”、“殯葬第一股”、“冥幣第一股”……這些行業或公司IPO的背後,同樣逃脫不過一個“錢”字。

康寧醫院 IPO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429

iPhone 8內地首現爆裂 未充電側邊鼓包;去哪兒網花3000元訂海景房竟是毛坯房;優步擬2019年上市…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006/165459.shtml

iPhone 8內地首現爆裂 未充電側邊鼓包;去哪兒網花3000元訂海景房竟是毛坯房;優步擬2019年上市…
靜靜 靜靜

iPhone 8內地首現爆裂 未充電側邊鼓包;去哪兒網花3000元訂海景房竟是毛坯房;優步擬2019年上市…

三星炸,三星炸完蘋果“炸”…

【黑馬高調早報】第815期

文 | 靜靜

一、頭條:iPhone 8內地首現爆裂 

距離iPhone 8開售已經有一段時日,越來越多的iPhone 8 Plus用戶發照片證明手機的電池可能存在缺陷,充電時會讓手機裂開。到目前為止,iPhone 8 Plus至少已經出現5起類似的事故,臺灣、日本、香港都出現過相關報道。

如今中國大陸也出現了首例iPhone 8 Plus爆裂事故。10月5日,家住廣州的劉先生表示,他從京東商城購買的iPhone 8 Plus,打開包裝後發現機器爆裂,屏幕被彈開,但未見燃燒痕跡。

劉先生介紹,10月3日晚,他從京東商城下單一臺64GB的金色版iPhone 8 Plus;10月4日下午,京東快遞員就把iPhone 8 Plus送到他手上。“當時我打開包裝就發現了這臺手機爆裂,Sim卡處屏幕被彈開。跟之前網上反映的iPhone 8 Plus爆裂情況差不多。”

蘋果早前對臺灣iPhone 8Plus爆裂事故做出回應稱,正在了解情況以及更多細節,已經被用戶換機。目前為止,蘋果還未對外披露iPhone 8 Plus爆裂原因。

@頭發有點亂:難道是要生小iPhone?

@天涯:就這價格不菲的破玩意兒還真有人買?鄙視!

@曦:這是很多人最想看到的新聞。

@2月5日陰:呵呵,一定是三星的水軍,蘋果是最好的!

@帥巫而造巫恒:按iPhone和三星 爆裂的新聞頻度來說,華為差不多該發布新手機了。

@數學楊威:蘋果的故事講不下去了,國人開始選擇華為。

二、國內資訊

2、消息稱iPhone X合格率不足10%,發售或跳票至12月

財經新聞網站Brightwire發表推文稱,最新的傳言顯示iPhone X發售時間將會跳票。雖然沒有披露哪些因素阻礙了iPhone X的生產,但Brightwire推文稱,iPhone X合格率已跌至10%以下。這意味著逾90%進入生產線的iPhone X會報廢,iPhoneX的生產還曾受到與OLED屏幕和3D傳感器相關問題的影響。Brightwire在推文中還表示,首批100萬部iPhone X的生產要推遲到12月才能完成。

3、去哪兒網花3000元訂酒店海景房:入住發現竟是毛坯房

“我們訂的是海景大床房,網上簡介里有陽臺,可事實上只有一扇油漆斑駁的破窗戶,這家酒店是掛羊頭賣狗肉。”10月3日,從河南洛陽前往北海潿洲島旅遊的張女士向南國早報記者講述了自己遇到的糟心事。對此,自治區旅發委假日辦提醒廣大遊客,網上預訂酒店一定要選擇正規、星級酒店。

網上宣傳的酒店圖片

酒店房間的實際情況

@王安石:打消費者熱線舉報吧。

@funny券券:互聯網的宣傳形式大於內容,外賣也是。

@M我懷念的是無話不說:我們也是,美團上定了一間景觀大床房,結果進去後是樓房隔開的特別小的一間,太坑了。

@你好我是黃小晶:海景房,海自己哭。

4、人民日報再評算法:算法不是王法,算法隱藏著設計者的立場

人民日報稱,技術往往是一把冷冰冰的雙刃劍,在價值和利益的天平上,所謂的算法成為了利益的砝碼,一切圍著流量轉,唯點擊量、轉發量馬首是瞻,“標題黨”泛濫,價值取向跑偏,內容淪為附庸。

5、人工智能攻破驗證碼防線,每秒可識別數千條驗證碼

據《新聞晚高峰》報道,人們日常在登陸一些網站或者社交軟件時,除了賬號和密碼,還可能需要輸入驗證碼。這些在圖片上顯示的數字、字母或者漢字原本是想實現“人能識別,但機器不能識別”的效果,增加安全性,但是有人工智能系統已經突破這道防線,每秒鐘可以準確識別數千條驗證碼,最終用於實施詐騙。浙江紹興警方最近查獲了一個這樣的平臺,控制近兩百名嫌疑人。

6、國慶假日第五天:國內旅遊收入763億元

據中新社報道,為期8天的中國國慶中秋假日進入“下半場”,遊人熱情依舊。據官方統計,10月5日,中國接待國內遊客0.93億人次,同比增長12.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763億元,同比增長14.7%。官方表示,鐵路、民航、公路客流持續高位運行。中國鐵路預計5日發送旅客1187萬人次,增開旅客列車503列。

7、雲南大理中秋夜現疑似火流星,震撼亮度勝滿月

據NASA消息,北京時間2017年10月4日20時07分05秒,地球發生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撞擊地點為我國雲南香格里拉縣城西北40公里處,爆炸當量相當於540噸TNT,比2014年的錫林格勒事件(450噸)略強。由於空爆高度不足40公里非常低,因此有隕石在未燃盡前就落到地面的可能性。小行星相對地球的速度為14.6千米/秒,空爆高度只有37公里,很可能有未燃盡的隕石落到地面。

d8a3a1dc875de2d

@話題投稿君:是嫦娥的月餅掉下來了。

@chott:我猜的沒錯的話是嫦娥下凡了!

@-林千夜:渡劫失敗的我。

@風居住的街道an:香格里拉,果然離天堂很近,嫦娥的月餅都掉到那里了。

8、首個涉及民宿國家行業標準正式生效

在這個黃金周,首個涉及民宿的國家行業標準《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正式生效,該標準明確,民宿經營者必須依法取得當地政府要求的相關證照,並滿足公安機關治安消防相關要求;民宿單幢建築客房數量應不超過14間(套)。在衛生服務方面,要求客房床單、被套、枕套、毛巾等應做到每客必換,公用物品應一客一消毒。業內估計,這將有助於民宿行業走向標準化。

9、機構報告顯示:超半數職場人認為AI會在未來為職場人賦能

據新華社報道,IBM和知名職場社交平臺領英攜手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職場人對AI的關註持續升溫,過半數受訪者認為AI的出現已經對他們現有工作產生了影響。

針對“人會不會被AI取代”的話題,職場人喜憂參半:51%的職場人認為AI會在未來為職場人賦能、使工作更高效;45%則認為AI會帶來威脅,將其視為“假想敵”,其中有近一成的用戶更是認為AI將嚴重威脅並可能會取代他們的工作。

10、熱門影視劇資源現網售利益鏈,充值188元可成“代理”

商家稱,通常第一次給用戶分享資源時可以免費,客源穩固後,再收取每集影視劇或綜藝節目數元費用。而買家支付100多元還可成為“代理”,即可從商家處獲得相應“秘笈”吸引客源。法律界人士表示,出售資源的不良商家,侵犯了網站或著作權人的著作權,需承擔民事責任。

@Dospy-錯過Devil:然而只見到查封免費分享,沒見到治理這幫人。

@CSK-樊迦:這是赤裸裸的侵權,中國應該將其列入刑法範疇,並且重判!

@不知啥原因:出售“資源”的商家是赤裸裸踐踏知識產權的做法!不光不免費,還以此謀利。

三、國際資訊

11、蘋果新總部造價曝光:太空船主樓28億,劇院12億

據外媒報道,美國家政服務公司BuildZoom本周發布了一份關於蘋果新總部造價的報告。該公司查閱了蘋果新總部里的15棟主要建築物的建築執照,找到了各建築物的造價數據,其中造價最高的建築物當然是酷似太空船的主辦公樓,其造價達到4.2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44億元)。BuildZoom稱,造價第二高的建築物是史蒂夫喬布斯劇院,其造價超過1.79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94億元)。

@Beautiful丶earthh:模仿福建龍巖土樓。

@集體夢遊:對於蘋果公司來說,毛毛雨…

@Midnight-DJ:試想如果我有2500億美刀,還是現金,花幾十億蓋個樓還叫事兒嗎?

@劉海洋最近在鍛煉:可惜,蘋果從6開始,6s,6ss,6sss都不太行,x還良品率個位數,發布會後倆月才能預定,廢了。

12、亞馬遜被要求向盧森堡補繳2.94億美元稅款,或將上訴

據新浪科技消息,盧森堡政府今日表示,將要求亞馬遜準備好2.5億歐元(約合2.94億美元)的稅金。歐盟委員會昨日宣布,亞馬遜在盧森堡非法避稅,要求亞馬遜向盧森堡政府補繳2.94億美元的稅款。目前,盧森堡政府和亞馬遜仍在考慮是否對歐盟的裁決提起上訴。

13、優步:將獲軟銀逾10億美元投資,擬2019年上市

10月5日消息,美國打車軟件優步科技公司周二表示,其董事會已決定接受日本軟銀集團的註資。 據知情人士稱,這筆註資的金額將在10億美元至12.5億美元之間。 此外,優步董事會還通過了2019年讓該公司公開上市的決議。 優步董事會將從11席擴大至17席,新增的6個席位中,軟銀將獲得兩個,剩余四個是獨立董事,其中一位將成為董事會主席。

14、空中客車研發的“飛行汽車”明年首飛 可自動駕駛

據新浪科技消息,歐洲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宣布,公司正在研發的“飛行出租車”將於明年年底首飛。目前,空中客車已經成功地完成了“飛行出租車”推進系統的地面測試工作。

空中客車去年成立了“城市空中交通”部門,旨在開發一款自動駕駛的飛行汽車,從而解決道路擁擠問題。空中客車的“飛行出租車”由電池驅動,最多可承載四名乘客,可垂直起降。空中客車表示,該“飛行出租車”尤其適合於人口密集區域使用,可在短時間內達到機場或火車站等場所。

15、2/3美國人預計50年內普及無人駕駛,但逾半不願乘坐

據外媒報道,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周四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大約三分之二的美國成年人預計未來50年內無人駕駛汽車將會普及,只有8%的人認為這永遠不可能發生。但與此同時,超過一半的美國人(56%)表示,如果獲得一次乘坐無人駕駛汽車的機會,他們將選擇不乘坐。這一調查凸顯了無人駕駛技術普及所面臨的一個重大障礙:消費者的負面看法。

@晴空萬里_29836:這個不是問題,新東西總是被大眾抵制!

@隨意星系:毫無意義,電梯剛出來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不敢去坐。

@鄒圩村的小半仙兒:失去了買車的駕駛的意義跟做出租車有什麽區別。

@靜複命:大部分成年人50年後就算想坐也是沒有機會了。50年後的世界是屬於現在還沒有出生的人的。

16、聯合國:2019年全球電子支付比重將超過卡支付

近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在日內瓦發布的《2017數字化、貿易與發展報告》顯示,隨著電子支付手段重要性不斷增加,全球支付卡的使用比重2019年前將下降到46%。貿發會議秘書長基圖伊表示:“增長最快的發展中國家在互聯網的包容性方面也占據了最大的份額。在2012年到2015年之間第一次上網的7.5億人當中,有近90%來自中國和印度。”

17、英國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獲得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

眾目期盼的諾貝爾文學獎終於公布,日裔英國籍作家石黑一雄摘得了這項榮耀。石黑一雄1954年生於大阪,在他五歲時,他身為海洋學家的父親石黑靜男因替英國北海石油公司工作,全家移居英倫。文學院的頒獎理由為:“他的小說具有強大的情感力量,揭開了存在於幻想中的地獄面與現實世界的聯系”。

今日思想

 一個成功的公司,很大程度上要看它解決問題有多快,而非它是否會犯錯,重要的是認識到那些問題、承認問題並迅速采取正確的行動。失敗也是一個選項,如果你只做肯定能成功的事情,那你只能做十分稀松平常之事。

  ——  埃隆·馬斯克


早報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9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