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彭定康促履行聯合聲明責任為港民主發聲

1 : GS(14)@2014-09-07 12:13:08

■彭定康在《金融時報》撰文,詳細評論香港的政改問題。



中共在香港強推假普選引起國際關注。末代港督彭定康昨在《金融時報》撰文,首度就香港政改問題開腔,批評人大常委會的普選框架將令香港的普選變成與伊朗一樣。他認為英國應履行《中英聯合聲明》的道義和政治責任,為香港民主發聲,否則便是可恥(dishonourable)。美國國務院亦指香港如何普選和投票選出管治班子應交由香港人決定。記者:姚國雄 麥志榮



連日來,北京官員無視港人感受,聲稱「功能組別也是直選」、「中央是香港最大民主派」、「提名委員會是塊美玉,越看越可愛」。在2017真普選幻滅之時,末代港督彭定康昨在《金融時報》中發表以「英國有必要為香港發聲」(Britain is honour bound to speak up for Hong Kong)為題的700字文章,首次詳細評論香港的政改問題。他兩次強調,文章的矛頭不是北京,而是批評英國政府未有履行在《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為香港民主發聲。


指人大框架令港普選似伊朗


彭定康在文章指出,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將會令民主派和中共不接受的人物,不能成為普選特首的候選人:「此審查與伊朗(普選)幾乎一樣」。他指,方案稍後會提交立法會,仍然希望雙方能妥協:「這個地方的公民(港人)是非常溫和、負責任。導致近日的大型示威集會,不是因為民主,相反,是因為民主被排拒。」彭定康認為,屬於國際條約的《中英聯合聲明》,保證香港回歸後五十年不變,歷任的英國政府均有道德及政治義務,確保中方履行承諾:「當中國官員批評英國議員和其他人評論香港事務,他們忽略了英國同樣對條約有50年的義務,兌現不了英國許下的承諾,顯然是無恥……沒有人會想到,聯合聲明簽署30年後,一個公平的選舉制度仍遙不可及。」彭定康相信,英國政府即使評價北京有關香港的普選決定,並非挑釁,而是責任所在。他不相信此舉會導致「貿易後果」。這些後果,亦不及英國對香港道義般重要:「香港的幸福與我們(英國)休戚相關。」彭定康指,英國曾向香港人承諾過有民主,英國應該繼續履行這承諾,「如果英國不做、又有誰會做?」此外,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曾表示,北京對於香港司法體系的觀點,令人擔憂到司法獨立,及影響法治。彭定康表示認同他的看法。


美方:港普選應由港人決定


除了彭定康,美國國務院發言人Jen Psaki在例行記者會上稱,美國不是干預香港內部事務:「明顯地,香港的普選和投票,以決定他們的管治班子,應是由香港人自己決定。」她又指,香港擁有盡可能的高度自治和實行法治的開放社會,對香港的穩定和繁榮至關重要。



李柱銘:輿論對民主係好事


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相信,彭定康是因看不過眼,不滿英國政府長期漠視香港民主發展,所以「忍唔住要出聲」。李柱銘認為,回歸前,英國政府經常強調香港回歸後不會孤獨上路,會有英國政府監察着北京行為,但回歸至今未有履行承諾。他不認為彭定康言論會惹起北京憤怒的反效果:「而家係好難搵到一個人出嚟講句公道話,輿論對香港民主係好事,只係英國政府一向唔出聲。」英美對香港政改問題關注,惹來北京批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昨被問到,雖然中方抗議英國調查《中英聯合聲明》實施情況,但遭英國議員拒絕,他回應指,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我們希望國際社會,包括英國的那些議員們,能夠客觀、公正地看待這一事實。同時,我們希望有的人能夠更加現實一些,今天的香港已經不是1997年前的香港,任何對香港事務的指手劃腳、說三道四都是徒勞。」對於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的言論,秦剛指香港政改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希望國際社會能夠客觀、積極地看待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做有利於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事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904/188553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398

索特羅夫高尚勇敢「為受壓迫穆斯林發聲」

1 : GS(14)@2014-09-07 12:17:50

■索特羅夫醉心在中東國家報道動盪局勢,圖為他2010年在巴林的情景。



剛被斬首的索特羅夫,是持有美國和以色列雙重國籍,他的外公和外婆是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儘管他信奉猶太教,卻熱愛伊斯蘭文化和新聞工作,多次深入中東採訪,即使明知敍利亞局勢太亂,不少記者撤走,但他卻不理凶險,去年8月從土耳其偷渡入敍,豈料還未進行採訪就在阿勒頗附近被擄。中學時曾成功改革校報並獲獎的索特羅夫,入讀中佛羅里達大學後選修了新聞系。但他只讀了兩年,2004年就輟學,投身「實戰」。同行馬洛(Ann Marlowe)說他「在也門住了多年,說得一口流利阿拉伯語,熱愛伊斯蘭文化」。



■索特羅夫的父親前天一臉愁容離開佛州住所。路透社

「最後還想跑一次敍利亞」

同行和親友說索特羅夫對中東風起雲湧深深着迷,曾到利比亞、埃及、也門採訪,立志要從平民的角度說故事,母親說他「為受壓迫的穆斯林發聲」。華盛頓《世界事務》主編登頓說:「他非常高尚,不寫聳動的報道。」《外交政策》主編肯納讚他是「勇敢、有天份的記者」。有同行說他是戰地記者的人辦:「有勇氣,還有些瘋狂,才會冒險到戰地、觀察和了解事情。」索特羅夫也為《時代》周刊供稿。雖然新聞工作是他的最愛,但長年接觸戰爭面對暴力,終令他厭倦。去夏入敍前,他在土耳其邊境小鎮遇同行陶布(Ben Taub)時酒後吐真言。「他經驗豐富,也很小心,但他說受夠了,不想再被毆打、被槍擊……他想休息一下,至少不再跑中東……」陶布說:「但他說手上有個好故事……他說最後還想跑一次敍利亞。」誰知一語成讖。法新社/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04/188549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405

後藤為戰地難民發聲

1 : GS(14)@2015-02-03 00:23:56





■後藤健二生前是自由身戰地記者,曾踏足多個中東國家。互聯網


後藤健二是自由身戰地記者,足迹踏遍伊拉克、阿富汗、索馬里、敍利亞等世上最危險、最動盪之地,但他絕不以戰地記者自居,而是要以報道喚醒世人關注戰爭禍害。「我去的地方都面對着艱難境況,但那裏的人仍在生活,他們總有些話想說,若我可幫他們一把,或者可解決某些問題,做到的話,我想這應是我的成就」。讀到後藤這番話,大概不難明白他去年十月何以深入虎穴,到IS大本營敍利亞拉卡省獨自營救朋友湯川遙菜。



外媒讚不是普通記者


後藤曾以非洲愛滋病及塞拉利昂兒童採鑽等題材出書,亦不時為日本放送協會、朝日電視台等主流媒體提供戰地新聞,《經濟學人》記者特里克斯指,後藤「從不關心誰勝誰負,而是聚焦被迫忍受衝突與恐懼的平凡人,特別是孩子們的故事……他不是一名普通記者,甚至不是普通的日本人,他的勇氣與奉獻讓他成為行內典範」。去年十月他剛從土耳其入境敍利亞後,曾拍下影片說:「若發生任何事都是我個人責任。這是頗危險的,但請不要對敍利亞人有壞印象,不過我必定會平安歸來。」有輿論認為若安倍晉三藉後藤之死復辟軍國主義,擴兵海外,必定叫他死不瞑目。英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202/190259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572

創作人發聲抗網絡23條阿Y林夕:歌詞隨便改

1 : GS(14)@2015-12-10 09:18:12

■阿Y做出方丈甫士,還笑言「方丈好大方」回應近日熱爆的網絡23條。互聯網圖片



俗稱「網絡23條」的版權條例修訂草案昨原訂要二讀,可是立法會議員人數不足,最終流會,網絡23條二讀擱置,對於這個議案,藝人和創作人非常關注,連日都在社交平台發表己見。日前先有電影界的導演黃修平和影帝黃秋生「雙黃」發聲,昨日樂壇填詞人黃偉文(阿Y)和林夕接棒,阿Y自揭作品中有二次創作的,林夕則歡迎大家惡搞他的歌詞。


網絡23條一旦通過,其實對創作人是加倍保障,但偏偏創作人黃偉文和林夕卻大唱反調,兩人昨齊聲抗議,網絡23條版權條例修訂草案昨本要在立法會進行二讀,但最後因議員不足,流會收場。



■林夕講明不介意歌詞被二度創作。資料圖片


■阿Y自揭為梁詠琪填詞的歌曲《高妹正傳》是二次創作。資料圖片

阿Y二次創作《高妹》

填詞人黃偉文反對網絡23條,他昨日凌晨在facebook貼出自拍照兼留言:「方丈份人好大方,我啲歌詞隨便改,You have my word!——黃偉文。」雖然網友懷疑他的大方是敵不過執法單位,但阿Y即回應:「至少我自己要把話講清楚!」他坦言曾二次創作,更上載他為梁詠琪填詞的歌曲《高妹正傳》MV,很自豪地表示:「我也有二次創作,and quite proud of this one actually!(而事實上我對這個有點自豪)」這首作品原是李克勤於02年作詞及主唱的《高妹》,作曲是梁詠琪,同年梁詠琪就找阿Y寫了《高妹正傳》給自己,兩首歌曲都大受歡迎。林夕昨日也在《蘋果日報》果籽專欄撰寫了一篇「歡迎惡搞我的歌詞」的文章,他坦言:「我必須承認,我還在很小心的看版權條例修訂草案,而且看不太懂。」他提出仿效外國的用戶衍生(UGC),或開放式豁免的公平使用法(fair use),並認為只要屬於非牟利便可接受。林夕覺得政府的草案無疑令「網上地雷滿佈」,導致網民恐慌,只要「條例一過,龍門一搬」,就連無心惡搞的網民都隨時中招。文中林夕又大方表示不計較個人網上版稅,歡迎改他的歌詞,並揚言不會作民事訴訟,但提醒大家「律政司還可以無限期追溯你」,因為「民事刑事一字之差,卻是會坐牢留案底的」,更笑言叫大家將「你的名字我的姓氏」唱成「你的刑事也關我事」。


■翁子光前晚在旺角謝票時,大鬧網絡23條是惡法。

翁子光爆粗轟惡法

此外,《踏血尋梅》導演翁子光前晚在旺角謝票,他鬧爆網絡23條是惡法,激動到爆粗:「我覺得二次創作好多時係市民一種發聲嘅機會,呢個係好普世運作模式,YouTube就係呢啲二次創作,發表對世界睇法嘅樂園,你要立法即係打壓言論自由,完全係政治工具,對我嚟講網絡23條例係離X譜。」昨日立法會流會,翁子光在電話中補充說:「太好嘞,今日蘇錦樑(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仲寫咗篇稿,話唔會打擊二次創作,呢啲咪此地無銀三百両,特登要強調呢樣。你想咁樣通過,一定係中央下達。」採訪:李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1210/194056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914

浦志強被釘律師牌 無懼打壓繼續發聲「相信未來會改變」

1 : GS(14)@2016-04-15 16:29:54

■浦志強被宣告正式除律師牌。圖為他當律師時工作照。 資料圖片



內地知名人權律師、被當局莫須有罪名判監3年緩刑3年的浦志強,昨正式被取消律師資格。浦向《蘋果》證實事件,稱「從今天開始不再是律師」;表示「我相信未來,相信未來會改變」。緩刑中的浦沒停止發聲,不時在微信朋友圈議政論事,言辭鋒利,妙趣橫生。


浦志強昨在微信發文稱:「2016年4月14日10點5分,簽收北京市司法局今年第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我的律師執照被吊銷。」他同時感慨道:「作了19年律師,從今天起不再是了。我相信未來,相信未來會改變。」本報記者傳短訊向他表示關心,浦回錄音說:「我挺好的。出來後比原來好多了。現在不錯,放心吧!」他同時對關心他的港人表示致謝。




稱釘牌「必然結果」

浦志強回應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對自己律師執照被吊銷並不意外,是必然的結果。他說:「從認定和判決我有罪並且處以刑罰的那天起到今天,它是個正常流程,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浦從獄中出來數月,雖限於法律不能接受採訪表達思想,但他沒有停止發聲,經常在微信朋友圈貼文議事論政,大受歡迎。51歲的浦志強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畢業,八九六四學運領袖之一,曾任學生糾察隊長並參加絕食。六四屠城後獲校方保護未被捕,但畢業和找工作一度受阻。當律師後曾代理和參與大量維權案,成為海內外知名的人權律師。中共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未下台前他曾在網上公開舉報,指周的維穩政策禍國殃民,要求中共查處。作為六四親歷者,浦志強不懼當局威脅,年年6月3日晚都會去天安門廣場弔唁,為北京當局每年六四「維穩」重點。2014年5月底六四25周年前夕,他參加一個家庭聚會悼六四,被當局以「尋釁滋事」帶走,羈押逾年半後去年12月被以「煽動民族仇恨罪」、「尋釁滋事罪」判監3年、緩刑3年。浦案引起海外巨大反響,美國和西方高度關注,向北京施壓。《蘋果》記者/BBC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415/195716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325

發聲發亮拐杖 黑暗中引路

1 : GS(14)@2016-08-06 00:28:59

【明報專訊】中學組冠軍樊沚津(右圖)表示,她設計的「可發聲發亮的拐杖」,乃源於上學期的一份科學科功課。因為她祖母不時需要在半夜起牀去洗手間,有一次更因此而跌倒,所以在構思那份科學科功課時,她就想到設計一支拐杖來幫助祖母。

後來,老師在全班數十份功課之中,選擇了她的功課,建議她參加「智慧香港—全城橋王挑戰賽」。但由於她只是中一,初時並不認識該柺杖涉及的科學理論,所以要靠老師特別教授,以及自行上網搜尋零件資料。最後,再在老師的指導下,組裝出其原型,前後一共研發了3至4個月。

「可發聲發亮的拐杖」乃針對長者和行動不便人士而設計,讓他們在光線暗淡的環境中,也能活動。這拐杖由傳感器、揚聲器、電池和可錄音IC製成。它的原理是,每當無線電傳感器感應到前方有障礙物時,拐杖就會發出提示聲響。除了避障之外,這拐杖還有照明功能。而拐杖既可以使用電池,亦可以手動發電。

[薛偉傑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01&issue=201608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369

勾洪國顛覆罪成緩刑3年妻遭監視禁發聲 對判決無奈

1 : GS(14)@2016-08-07 02:13:30

■勾洪國庭上表示認罪不上訴。



【大抓捕一周年】「709案」第四擊,北京維權人士勾洪國顛覆國家政權罪名成立,判刑三年緩刑三年,罪行包括赴境外參加有關顛覆國家政權培訓等。官媒稱勾認罪不上訴,還感謝國家和黨的教育挽救。至此709案第一批四人審理完畢,仍有十多名被捕一年多的律師和公民等待審判。


昨上午天津市第二中級法院對勾洪國顛覆國家政權案一審,當庭宣判勾洪國犯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




被指參加境外反華培訓

庭上控方出示包括勾受洗為基督徒等證據,指勾受胡石根(基督教會長老)影響,2014年以來參與炒作熱點案件,通過聚集滋事、攻擊國家法律制度、利用輿論來挑起仇視政府情緒;又指勾被指使到境外參加分裂分子有份參與、具有反華性質的培訓,接受推翻政權思想和方法的訓練;以及出資和聯絡胡石根等人密謀策劃顛覆國家政權。新華社報道稱勾洪國認罪不上訴,並在法庭最後陳述表示後悔被胡石根這樣的人蠱惑、被境外勢力和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今天的庭審讓我看清了自己的罪行給國家、社會和家人帶來的傷害,我非常悔恨,認罪伏法,接受法律公正裁決。我衷心感謝政府和組織對我的教育挽救。」40多人官方安排旁聽庭審,沒有被告親友。勾洪國的妻子樊麗麗星期一在天津法院追問開庭日期時,被便衣警察推倒在地痛哭,其後強行遣送回山西娘家。至今被看守,警方不准她接受採訪、不准接觸其他家屬、不准為丈夫發聲。昨獲悉丈夫被判三緩三,她表示只有無奈接受。勾妻委託的紀中久律師昨也只能坐在家中看微博直播,他感嘆:「法庭上沒有唇槍舌劍的辯論,而是一片和諧。」庭上辯方律師由官方指派。被判緩刑的勾洪國如無意外半個月後可回家,已屬不幸中之大幸。本屬於同案卻被分案審理的基督教會長老胡石根被判七年半、律師周世鋒被判七年、公民翟岩民被判三緩四。公訴人當庭指「勾洪國的犯罪事實揭示出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利用非法宗教活動、勾結境外反華勢力,實施一系列顛覆國家政權犯罪行為。」微博上相關報道都加了「#警惕顏色革命」的標籤。


■樊麗麗(中)日前在天津法院外查詢丈夫開庭消息,卻遭國保粗暴對待。 美聯社

港台團體轟「表演式審判」

十多個香港、台灣多個民間團體昨晚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中國當局立即撤銷對四人的判決,批評「表演式審判」嚴重違反法律、違背人性、侵犯人權、充斥謊言、貽笑大方。聯署由本港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及台灣聲援中國人權律師發起,已有港台十多個民間組織和應。《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06/197253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654

大讚勇抗黑勢力 為小業主發聲 圍標苦主:撐林卓廷,我哋唔使俾人蝦

1 : GS(14)@2016-09-02 05:29:05

■林卓廷昨獲黨友及一眾反圍標業主站台,力爭新東議席。朱永倫攝



【立會選戰】【本報訊】今屆立法會選舉中,民主黨新界東議員劉慧卿交棒予新人林卓廷,但面對名單多、民主派碎片化,林一直陷入苦戰。林在選戰踏入直路之際加強催票,昨一班曾獲林協助解決圍標問題的小業主為他站台,有小業主讚揚林為人善良、正直及富正義感,盼林能進入議會為小業主發聲。記者:呂浩然 姚國雄



自提名期結束以來,港大立會選舉民調顯示林卓廷的支持度徘徊當選與落選邊緣,他前晚通宵在大埔等新東地區拉票後,昨獲多名曾受圍標影響的小業主支持拉票,到場的10多名小業主來自不同屋苑,如翠湖花園、新興花園、希爾頓中心、玖瓏山及祥華邨等。翠湖花園業主周太稱,3年前認識林卓廷時,很多業主都不認識圍標問題,更不知牽涉黑社會,幸得林幫忙揭發,圍標問題才得以解決,她讚賞林卓廷勤力、有理想,無論法律問題或政策問題都考慮得很周詳,因此在反圍標問題上有很多困難和威脅,最後仍成功解決。她續指,很多人覺得從政者有很多計算,可是林並非如此,她覺得林最樂見就是協助業主解決疑難,使業主「唔使俾人蝦」,讚揚林有正義感、善良和正直。富嘉花園業主何太指,林卓廷曾助她處理大維修官司並勝訴,其後接管屋苑時遇阻滯,有賴林協助「踩上去」管理公司寫字樓。她覺得林處事盡責、考慮周詳和實事求是。該黨循新西出選的尹兆堅亦到場為林打氣,尹記得反圍標大聯盟成立前,他與林面對多區業主求助,故集合業主成立聯盟,近年聯盟終做出成績。及至選舉前,他與負責港島區圍標問題的民主黨莊榮輝傾談時,才知道自己與林都以「反圍標、反貪腐」為口號,他希望今次選舉中,他與林都能「反圍標、反貪腐、『廷』身而出、並『堅』作戰」。林卓廷形容他與尹兆堅是「堅廷團隊」,又指成立反圍標大聯盟初期,有人質疑他無法與黑社會鬥,不過他「睬佢都儍」。他炮轟黑社會以圍標欺騙市民約百億元,強調這場鬥爭有進無退,他希望晉身議會全面打擊圍標集團,並向黑社會宣戰,會抗爭到底,希望支持反圍標、打擊黑社會的選民支持他與尹兆堅。


黎智英:係做嘢嘅人


除了街坊及業主,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昨亦支持林卓廷。他在訪問中稱,在金鐘佔領區留守時,有一半日子與林卓廷度過,黎擔心林在只聚焦討論港獨議題下的選舉氣氛,會十分輸蝕:「我睇到你係做嘢嘅人,唔係講嘢嘅人……我覺得你係做嘢嘅人、為香港追求民主公義嘅信仰,我都會好佩服你,如果你都選唔到,我覺得係香港一個遺憾。」林卓廷今早會到中大拉票,獲資深傳媒人謝志峰和中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副主任黃偉豪及教協總幹事馮家強支持,明天5位民主黨現任及前任主席,包括李柱銘、楊森、李永達、何俊仁及劉慧卿亦會為林造勢。該區其他參選名單,請參閱本報立會選戰網站http://hk.apple.nextmedia.com/legco2016/region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2/197575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109

【動畫●鑑證女生】26歲研究生 為骨頭發聲最怕屍體着絲襪

1 : GS(14)@2016-09-23 08:10:51

甫進入擺滿人骨標本的解剖實驗室,她就開心地(真的好開心)給標本做骨體檢查。



人在中文大學醫學院解剖實驗室。數張解剖台圍繞我們,上面擺滿了給學生研習的人骨、筋肉、內臟標本。Winsome(李衍蒨)逐片人骨執在手上細細端詳,細細聲說:「骨真的好有趣,幫他們發聲我覺得是很值得也很自豪的事。」硬係覺得個冷氣開得特別強勁。



Winsome,法醫人類學及鑑證科學研究生,是個26歲,長頭髮,手上戴了幾串水晶手鏈,講兩句就笑的女子。她本科唸哲學,死亡的議題向來很吸引她;曾唸法律想做律師,但想到現實中她可能要幫壞人打官司,又覺得抗拒不甘心,於是跑去唸法醫人類學。為不會說謊的骨頭發聲,這是個與骨頭對話尋親的故事。「它(骨頭)可以告訴你好多生前不同的資訊,國籍,慣用左手、右手、職業、遇過甚麼意外、或是運動員等。只要把骨頭排開來,我們就開始對話了。」她還幻想,也許幾代以後,後人會發現我們這代人的頸骨磨損特別厲害(因為是低頭族),有痛風骨(飲食不正常及太鹹)等。2014年,Winsome去過邁亞米一個解剖實驗室實習,之後經常接觸不同國家「人」「骨」合作企劃。在炎熱的太陽下掘墳墓、整理遺骨,檢查墓裏屍體腐化程度,而經歷戰亂的地方,特別需要她:「每年有數以萬計的人,由墨西哥偷渡到美國時死亡,他們是死在邊境無人問津,家人卻在墨西哥等待他們而不知道。他們是逃亡時失散了,還是戰爭中不幸成為犧牲者,為家人提供答案就是我做這事的一個好大好大的動力。」「慎入」。事先聲明,她的經歷,可能會聽到人情緒不安。不過她講得輕鬆有趣,看官責任自負。她總用「有次有個人入咗嚟」作開頭,但講的卻是一條屍體。那個很胖很胖的媽媽,肚裏竟藏有五個月身孕,解剖後把已經成形的BB連羊水拿出來時,多強烈的無奈與無助。那人泡了好久好久的水,滿身藍綠色雲石紋,發脹得看不出來是人的腐屍,割開肚子是滿滿的屍蟲在跳呀跳。還有在極炎熱的墓地裏,被兩層屍袋包着的婦人,溶成不是血也不是肉的東西從屍袋流出。積壓太久的氣,把石碑都突然推開。但更難忘的,是她曾收到一份女子的遺骸,半邊身完全粉碎,因她死前一刻用手接了個手榴彈;「這些你想電影才有的情節就發生在這桌子上。」嘩,她說得輕鬆,我腦裏聽到有聲有畫又有味,你點頂?她說,掘的過程很簡單,魚蛋籤、油掃、牙刷細心掘就好;分辨不同部位的骨頭像分雜豆,也不難,最難受的該是忍受腐屍氣味:「那是好多好多鹹魚,塞入你鼻的感覺。」咁你食唔食鹹魚?「我食鹹魚雞粒炒飯呀!」人家用化學物為屍體去掉黏在骨頭上的皮肉,她為了不傷害骨頭上的任何印記,手指公與食指在空中像在撕着甚麼:「我用手撕。像手撕雞的概念囉!」這次連攝影師都掩眼別過頭,Winsome笑了出來:「哈哈哈,對不起啦!」甚麼都不怕,原來她的尅星是,穿絲襪的死屍!但當屍體腐化後,不能腐化的人工絲襪卻原封不動地套着骨頭,她們還要伸手進襪裏,感覺哪是砂石,哪是骨!她第一次講到面容扭曲:「我們全組一致下令,我們死了別給我們穿絲襪啊!」


死亡 是最公平的事

她看過塞浦路斯租約制的墳,很簡單,每有新人加入,就要把舊人掘出來,換到小罐子裏,讓新人躺進去的墳。也看過每天專人打理奢華的墓碑。但打開箱子,都是一樣的骨頭:「死亡,應是世上最公平的事。覺得好多事不必太執着,真的回到泥土去時,人人都一樣。」現在,她閒來會去中文大學解剖實驗室,幫忙維修無言老師們遺下的骨骼標本。學生研究時少不免會把不同人的骨頭拿來拿去做比對,結果弄壞了,或撈亂骨頭,「這是個很好的對學生及教育是份好大的禮物,而這份禮物也值得為下一屆的學生好好傳下去。」她覺得,香港也需要這個職業。好簡單如山泥傾瀉,翻起了的許多遺骸,聚在一起,給家屬一個號碼牌。完。但她仍認為,善待死亡,是為生人而作的:「我覺得如果你無可奈何只能如此的話,我接受。但原來其實有方法把骨頭重新分開的,為何不試試分開?這對埋起的先人是一份尊重;對他們的家人也是一份尊重。」記者:陳慧敏攝影:王國輝


她會幫忙修復破損的標本。

發現幾套標本給「撈亂骨頭」就充滿憐惜地「好慘呀!」,為他們重組。

在塞浦路斯,天氣炎熱,與一群組員發掘屍骸。


為免破壞骨頭上的任何痕迹,只能趴在地上,用油掃細細的掃。

還未完全腐化,卻溶化變形的頭部。

工具全是順手拈來的東西,如這個批盪的鏟子。


已碎開的遺骨,她們就幫忙重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23/197795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756

【人人可棟篤3】女記者愛發聲 靠笑話改變世界

1 : GS(14)@2016-09-28 05:04:32

已做了五年棟篤笑的Mary是Vivek and Friends的其中一員,開始時因Vivek的鼓勵而繼續玩下去



很多笑話源自悲劇,從荒謬現實與人性陰暗中找那可笑之處,笑後會有一點苦。已做了五年棟篤笑表演的Mary坦言近年不需要特別找題材,因為現實的香港已很荒謬很可笑。記者:余傲芝 攝影:廖達燊



剛開始玩棟篤笑的時候並不是那麼多觀眾,最誇張的一場只有兩位觀眾

在Mary眼中做棟篤笑的必備條件,就是自己開心享受其中

Mary另外的的一個身份就是記者,亦是她自小的夢想

「當初對棟篤笑嘅認識,都只係嚟來自黃子華,之後見到Vivek開班,我就去咗玩」,結果因為Mary得到Vivek的鼓勵,就越來越有興趣玩下去,成為Vivek and Friends的其中一員。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並不是那麼多觀眾,最誇張的一場只有一對情侶出現,比起表演者還要少,不過坎坷過後已有一批固定的觀眾,每月開show都幾乎爆滿。被問到做棟篤笑的必備條件,Mary笑言只要開心享受便足夠,「見到觀眾走時很快樂的,我就覺得很滿足」。



很多時候Mary會把工作上的荒謬變成笑話,讓她易怒的性格找到出口

讀大學時候的Mary認為自己有能力改變世界,但現實中難免失望

Mary認為棟篤笑都是改變世界的一種方法,主要改變人的態度

沒有笑話的襯托,Mary的樣子有點嚴肅認真,或者因為她記者的身份。「我係讀新聞,夢想係做記者拍紀錄片,好多版面都做過,財經、國際版、專題...」,讀大學時候的Mary認為自己有能力改變世界,但在社會打滾時間越長,越覺得無能為力,「遇到好多荒謬事情改變唔到,就會很憤怒」。幸好與棟篤笑遇上,Mary把工作上的荒謬與奇怪的事變成笑話,亦同時讓她有力量回到認真工作的崗位。雖然偶爾感到失望無力,但Mary選擇擁抱希望。「改變世界嘅想法,我到目前為止都係咁諗,其實棟篤笑都係改變世界,係改變緊人嘅態度,我希望大家嘅人生都係一齣喜劇。」訪問場地提供:Cafe Hillywood*記得留意【人人可棟篤系列】另外兩位棟篤笑表演者:IT宅男阿添與音樂教授Kenneth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28/197837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4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