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福生科12月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桃源縣湘暉農業投資有限公司與佳沃集團有限公司簽署《表決權委托書》,桃源湘暉不可撤銷地授權佳沃集團作為其持有的萬福生科26.57%股份的唯一的、排他的代理人,從而導致公司控股權及實際控制人變更。
本次權益變動前,萬福生科的控股股東為桃源湘暉,實際控制人為盧建之。本次權益變動後,佳沃集團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12月8日起複牌。
新華百貨12月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於今日收到上交所《關於銀川新華百貨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增持事項的問詢函》。
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控股股東物美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公司股份首次達到已發行總股份30%的時點,以及自該時點至今的歷次增持日期、增持股份數量和占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比例;並要求說明控股股東物美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上述增持行為的收購報告書披露情況,是否觸發要約收購義務。
公告顯示,公司現正積極與股東及相關方進行溝通核實,公司股票2016年12月9日停牌一天。
*ST黑豹12月12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以8.04元/股的價格向中航工業、華融公司發行90931.44萬股購買其合計持有的沈飛集團100%股權,擬購買資產的預估值為731088.74萬元。此外,公司擬向中航工業、機電公司、中航機電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16.68億元,公司股票將於12月13日複牌。
根據此前公司發布重組預案,擬向中航工業、華融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沈飛集團100%股權,擬購買資產的預估值為73.11億元;同時擬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同時,金城集團將其持有的中航黑豹股權總額的 8.86%無償劃轉至中航工業。金城集團將其持有的中航黑豹30,559,136 股股權,占上市公司股權總額的8.86%,無償劃轉至中航工業。本次權益變動前,金城集團直接持有上市公司 55,559,136 的股份,占上市公司股權總額的16.11%。本次股權變動完成後,金城集團直接持有上市公司25,000,000 股份,占上市公司股權總額的7.25%。
在保監會近日分別對“舉牌專業戶”前海人壽及恒大人壽做出不同處罰後,12月12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接近監管人士處獨家獲悉,保監會將緊急召集各保險公司負責人於13日下午在京開會,預計屆時將會對近期保險資金“舉牌”等事項給出意見。
近日,保監會開始針對萬能險及保險公司舉牌行為集中采取監管措施,一輪監管風暴已然開啟。
12月5日,保監會下發監管函,針對萬能險業務經營存在問題,並且整改不到位的前海人壽采取停止開展萬能險新業務的監管措施;同時,針對前海人壽產品開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責令公司進行整改,並在三個月內禁止申報新的產品。
12月9日,保監會下發《關於暫停恒大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委托股票投資業務的通知》,表示恒大人壽委托股票投資業務存在短期頻繁大量炒作上市公司股票現象,暫停了恒大人壽的委托股票投資業務。
據了解,目前,保監會派出的兩個檢查組已經分別進駐前海人壽、恒大人壽,檢查的主要方向是這兩家保險公司的治理規範性、財務真實性、保險產品業務合規性及資金運用合規性等方面。
針對保監會的處罰,前海人壽回應,將在月底前完成萬能險的整改,恒大人壽則稱將徹底落實監管要求,全力完善股票投資運作機制,並且全力配合保監會檢查組的現場檢查。
事實上,5月~8月,保監會組織7個保監局對萬能險業務量較大、特別是中短存續期產品占比較高的前海人壽、恒大人壽等9家公司開展了萬能險專項檢查,並對發現問題的公司下發了監管函。並且,針對互聯網保險領域萬能險產品存在銷售誤導、結算利率惡性競爭等問題,保監會先後叫停了前海人壽、恒大人壽等6家公司的互聯網渠道保險業務。
在價格不占優勢的情況下,智能手環成為了智能手表最大的競爭對手。
本文系作者師天浩對i黑馬投稿。
2016年底,摩托羅拉表示由於市場吸引力不足,將無限期推遲旗下搭載Android Wear系統的智能手表Moto 360。曾幾何時,這款智能手表因為完美的外觀和良好的性能,風頭一度掩蓋了Apple Watch的光芒,許多人猜測摩托羅拉該聲明或是變相的宣布退出智能手機市場。
此後智能手表市場壞消息不斷,最早涉足有著智能手表鼻祖稱謂的Pebble,經歷過去年大裁員之後,年底折價十余倍被Fitbit收購。2016年9月,LG與華為也宣布因為市場反響不夠強烈,2016年將不再推出新一代智能手表產品。
即使是曾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Apple Watch,也難逃厄運。據IDC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Apple Watch銷量同比暴跌71%,從去年第三季度的390萬塊降至今年的110萬塊。加之2016年,谷歌為智能手表打造的全新智能平臺Android Wear 2.0版本推遲發布,引發業內廣泛的擔憂。難道曾經輝煌一時的智能手表,也難逃明日黃花的命運嗎?
4年過去,智能手表步向衰落
2012年美國眾籌網站Kickstarter上一款名為Pebble的智能手表橫空出世,它上線不到1個小時就籌到100萬美元。最終不僅籌得1000多萬美元,還因此獲得了1500萬美元的融資。它不僅創造了當時Kickstarter眾籌記錄,並使得Kickstarter名聲大噪。此後Pebble一路高歌猛進,2014上半年Pebble與三星電子一度壟斷了美國智能手表市場,兩者統治了美國智能手表市場96%的份額。
2014年9月9日蘋果宣布將推出首款智能手表Apple Watch,2015年4月 Apple Watch 正式上市開賣。背靠數億iPhone用戶及全球龐大的果粉支持,Apple Watch一經上市即改變了整個智能手表市場格局。Apple Watch的出現也帶來大批跟隨者相繼進入這個領域,在蘋果強大的品牌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用戶主動接受這一新鮮事物,彼時的智能手表迎來了首個高潮期。
2016年形勢急轉直下,IDC數據顯示智能手表相比2015年同期下跌近52%。從2012年到2016的四年時間里,智能手表最初以未來科技的姿態橫空出世,引發業界猜想,認為手腕上的智能手表或將替代智能手機,成為人類與網絡連接的主要載體。然而四年過去物是人非,老將Pebble落得賤賣的下場、摩托羅拉意欲終止Moto360的開發、而曾風光無限的LG和華為也確認暫時不會推出智能手表。
IDC發布的2016第三季度智能穿戴設備銷量預測顯示,Apple Watch在廉價智能手環的沖擊下銷量暴跌70%,銷量僅有110萬只。這引來一直高冷的蘋果的反擊,庫克表示,Apple Watch這款可穿戴設備的銷量相當不俗。然而蘋果至今未敢在財報里公開Apple Watch的銷售數字,只是將其劃在“其他產品”不透露具體數據的做法來看,IDC的預測似乎並沒有太大出入。
當業內絕對的老大Apple Watch的季度銷量也不過110萬,這樣的成績讓整個智能手表市場蒙上一層陰影。
衰落,不只是剛需問題
曾幾何時,人們意識到相比於戴在手腕上的智能手表,放在口袋里需要時不時掏出來才能使用的智能手機並不占優勢,許多人認為將來智能手表會在越來越多的場景中替代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將逐漸淪為低頻的工具。然而現實卻走向了另一個方向,也許並不是人類不需要智能手表,只是現在的智能手表似乎還未準備好。
從定位上來看,智能手表許多功能和智能手機重疊,例如通訊、提醒、遊戲、音樂、社交、運動、支付等,這些應用程序在智能手機上都能解決,而且由於智能手表屏幕尺寸限制,這些在智能手機上稀松平常的功能,在智能手表上解決起來卻異常麻煩。雖然用智能手表查看信息、打電話、移動支付看起來很酷,除此之外對比智能手機它還有什麽優勢呢?
另外,智能手表因其特殊性需要特制的系統,這導致許多應用要針對智能手表進行二次開發,除了BAT等有錢的主,許多我們常用的App並沒有適應智能手表的版本,這導致智能手表使用起來像被閹割的手機一樣。而動輒幾千的價格,和連Apple Watch都未能解決的待機短問題。讓看起來非常酷的智能手表,卻不怎麽被用戶買賬。
還有,智能手環提供的功能越來越多,讓價格不占優勢的智能手表地位越來越尷尬。作為可穿戴設備,智能手表在健康和健身場景中的作用非常明顯,加之顯示時間、提醒、通話等功能,這些優勢讓智能手表在日常生活中有了用武之地。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手環佩戴一塊屏幕,除了基礎健康應用外,也提供顯示時間、提醒、通話等功能。在價格不占優勢的情況下,智能手環成為了智能手表最大的競爭對手。
讓人對智能手表的未來感到更憂郁的是,曾經作為智能手表中的佼佼者,Apple Watch宣傳廣告里那些紛繁複雜的功能和未來感十足的用戶界面,成為人們青睞智能手表的重要原因。而從第二代產品開始,蘋果已經不再強調Apple Watch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轉而突出運動和健康的核心賣點,而動輒幾千的價格又如何與能替代其核心功能的智能手環抗衡呢?靠情懷讓用戶買單,顯然難以長久。
據IDC第二季度的報告顯示,2016 Q2全球智能手環銷量同比上漲48.7%,中國智能手環市場同比增長率高達92.1%。顯然在多方因素下,智能手表迎來了首個低潮期。
智能手表廠商如何破局?
Pebble賣了、Moto360要停止開發、LG和華為也暫停了進程等待市場新的變化,面臨著當下局面,智能手表廠商又該如何破局呢?
首先,科技創新。12 月 26 日消息,蘋果公司最近獲得了一項名為“編織式屏幕”的專利,其中詳細介紹了將光透射材料與傳統材料編織到一起的方法,外界預測該屏幕或出現在未來的Apple Watch上。另外如三星的可折疊屏幕、華為的石墨烯電池、微軟的增強現實(AR)技術,這些科技創新的落地,應用在智能手表上都會產生質的飛躍,解決其痛點,吸引更多的用戶選擇購買。
其次,陪護市場。近些年,主打保護安全的兒童手表迎來爆發,磁石科技的CEO李誌華曾聲稱兒童手表在2020年年銷貨量會達到5000萬臺。隨著兒童手表的爆發,預防老年人走失,主打定位、安全區域及緊急呼叫功能的老年手表也開始興起。手表作為隨身佩戴之物,成為人身保護中極其重要可穿戴設備,主打特殊人群的陪護市場,也是未來智能手表廠商突圍的重要方向。
最後,轉型手環。眾所周知智能手表在技術含量上高於智能手環,在功能上雙方也有很大的重複。因此智能手表轉型智能手環擁有先天優勢,既然智能手表風口尚未真正到來,短期內爆發的可能性較小,拋棄華而不實的諸多功能,退而求其次主打智能手環,拿下手環市場並伺機重歸智能手表市場也並無不可。
如今智能手表走在了發展的十字路口上,面對並不樂觀的未來,如何抉擇將決定其最終發展走向。好消息是谷歌似乎並未放棄智能手表的未來,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Verge報道,曾多次跳票的Android Wear 2版本將在今年2月推出。而時隔一年沈寂的LG,近期在歐洲市場註冊了多個智能手表新商標,這批商標包括了Watch Style、Watch Pro、Watch Force和Watch Sole,似乎也預示著LG要重新回歸智能手表市場。
作為曾風光一時的可穿戴設備明星,智能手表必然有其存在的價值,當下短暫的黑暗或許只是黎明的前奏。
周二(1月24日),兩市未能延續前兩日的小反彈開始分化,權重股出手護盤,滬指全天橫盤震蕩;中小創則被拋棄,題材股全線熄火,創業板更是收在日內低點,跌幅逾1%。今日的行情主要集中於主板權重股,“兩桶油”+大金融(銀行、保險)攜手護盤,供給側改革板塊(水泥、鋼鐵、煤炭)送來助攻,中字頭尾盤也一度發力。但相較而言,中小創弱勢盡顯,盤面上呈現大盤微漲的“和諧”氛圍,背後卻是小票跌跌不休。兩市成交再度縮量,節前清淡的市場氛圍一覽無余。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42.55點,上漲5.78點,漲幅0.18%,成交額1,345億元;深證成指收報9,941.55點,下跌34.64點,跌幅0.35%,成交額1,715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861.22點,下跌26.1點,跌幅1.38%,成交額461億元。
資金方面,截至收盤,滬股通凈流入7.36億元;深股通凈流入6.94億元。另外,周二央行開展了2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包括100億元的14天期和100億元的28天期,還有1100億元逆回購資金到期,故今日實現凈投放資金達到900億元。
熱點板塊:
“兩桶油”帶領石油板塊站上領漲兩市,中國石油更是創13個月新高。
期貨黑色系大漲,鋼鐵板塊期股聯動早盤大漲。太鋼不銹(000825),三鋼閩光(002110)漲停,永興特鋼(002756)漲逾4%,華菱鋼鐵(000932)漲逾3%,河鋼股份(000709),柳鋼股份(601003)漲逾2%。
油氣改革板塊早盤逆勢反彈護盤。石油濟柴(000617)漲停,中國石油(601857),中國石化(600028)漲逾2%,上海石化(600688)漲逾1%。
供給側改革板塊緊隨其後,涉及水泥、鋼鐵、煤炭等;大金融板塊護盤有力漲幅居前;但環保工程、軟件信息、醫療等板塊走勢落後。
莊股自成一派,“妖王”同力水泥五連板,豐林集團三連板,閩東電力、利君股份、三鋼閩光、柘中股份、南京港紛紛漲停。
次新股、股權轉讓、高送轉等題材股較為低迷。
消息面上:
1、保監會相關部門近期密集約談了包括9家整改萬能險險企在內的15家險企負責人,要求其在“開門紅”期間要統一戰線,降低負債端成本。在壽險產品監管趨嚴背景下,財險產品開始走俏,不過這一火爆局面很快被監管叫停,2017年1月10日,保監會發文要求相關財險公司停售所有投資型財險產品。
2、201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資監管工作會議即將召開。據分析,目前新疆國資混改率已達60%左右,走在全國前列。下一步改革的重點將是集團層面。新疆國資委將選擇部分集團企業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和自治區資源資本化運作平臺試點企業。
機構觀點:
巨豐投顧認為,技術上,股指節前保持縮量整理局面,一段時期難以打破,而一旦縮量橫盤時間過多,還有回撤的大概率。因此,目前兩市存量資金博弈下難有大的改觀,或許養老金入市將是一個突破口。短期看,明日走勢較為重要,如果節前需要資金的投資者,明日將會是最後的出貨日子,否則需要資金就需等待年後。所以,在縮量的基礎上明日指數是否能抵住可能的資金撤離需求,將是節前操作的重要參考。一旦成交不足開始下行,那麽需要階段性加倉以備年後。而如果繼續縮量整理,則建議適當減倉觀望。具體操作上,短期連續上行後或有分歧,繼續布局政策傾斜的國企改革、一帶一路以及PPP概念的同時,對於高送轉預期以及業績良好標的,可重點關註。
廣州萬隆認為,這兩日的紅包行情的驅動歸根結底還在於超跌反彈。經歷了連續下跌後,市場惜售和捂籌心理占據上風,繼而在政策面和消息面暖風的刺激下,行情迎來了短線修複。但抄底資金快出的節奏也就決定節前反彈難有持續性。特別是今日兩桶油等權重逆勢拉升使得滬指雖然維持強勢收出三連陽,但這也同樣加劇了近期抄底資金從中小創獲利出逃,無量紅三兵也就成為了只賺指數不賺錢(甚至虧錢)的美麗陷阱。操作上,隨著超跌反彈行情畫上句號,個股兩極分化的結構性行情再度回歸,而其中弱勢股不僅會被打回原形,甚至暗含巨大殺跌風險,所以對於業績地雷、短期連續漲幅過大、大股東天量減持這三弱勢股投資者需第一時間逢高調倉換股,將倉位配置到前期被指數拖累但年報業績亮眼的錯殺品種上。
鼎泰新材今日早盤大漲,盤中一度沖擊漲超9%,截至發稿,仍漲逾6%。 公司昨晚披露了業績快報,2016年度營業總收入574.83億元,同比增長19.5%;凈利潤41.80億元,同比增長279.65%,每股收益1.06元。
消息面上,近日,有媒體稱借殼鼎泰新材的順豐控股將於明日正式更名,證券簡稱由“鼎泰新材”變更為“順豐控股”,證券代碼不變。
據央視報道,3月2日,馬來西亞媒體援引馬總檢察長阿班迪表態稱,關於朝鮮男子在馬身亡案件中被馬警方羈押的朝鮮籍男子李忠哲(Ri Jong chol),由於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其與案件相關,將於明日羈押期限到期後釋放,同時,由於李忠哲沒有有效居留證件,將被驅逐出境。
李忠哲資料圖 圖片來自央視網
全通教育3月23日晚發布公告,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股票3月24日(星期五)開市起複牌。終止的重組原計劃預計交易金額在人民幣40億元-45億元區間。
公告稱,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程序啟動後,公司及相關各方進行了密集的協調磋商,積極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各項相關工作,但經過多次溝通與磋商,交易雙方在核心交易條款上存在分歧,未能就交易方案的重要條款達成一致意見。為維護全體股東及公司利益,經慎重考慮,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組事項,待交易條件成熟後,公司再視具體情況擇機啟動相關事項。
目前,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各項業務穩步推進中。本次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不會對公司的發展戰略、經營規劃造成不利影響。未來公司將繼續圍繞既定的戰略目標有序展開各項經營管理工作,在合適的時機與條件下積極通過內生式和外延式發展相結合的方式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持續提升公司經營業績,切實維護廣大股東利益。
今年2月份公司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宣布減持占公司總股本2.52%股份。關於減持原因,公告指出,陳熾昌擬與專業機構合作設立並購基金,並用於投資對全通教育未來發展有積極作用的企業,將對公司的高速成長產生推動作用;陳熾昌擬投資未來成長性較好,但目前尚存在較高風險的企業,為公司的發展做好戰略資源儲備。
在此後不久全通教育又發布了《關於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的公告》。據公告,公司原計劃重組涉及的標的資產屬於國際教育及留學服務領域,可能涉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預計交易金額在人民幣40億元-45億元區間。市場解讀上述減持公告中所指的“實控人擬與專業機構合作設立並購基金”,與此次重大收購存在較大的關聯度。
當晚公司還發布公告,關於籌建互聯網教育系統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公司當日和請慕華信息、啟行教育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邀請其為實驗室理事會理事單位。
知乎在這個時候突然推出的“明日頭條”,著實讓人有些驚訝......
4月1日淩晨,知乎悄然上線了“資訊類內容”,並對外宣稱發布了“明日頭條”,意圖向移動資訊開始發起進攻。來自知乎內部員工發布的《知乎重磅發布[明日頭條],直接促使領結婚證免費》愚人文章中煞有介事地稱:“知乎現在正式重磅發布新功能——明日頭條,這個劃時代新功能將顛覆性地為知乎用戶帶來全新的內容體驗,通過高質量內容的聚合,知乎希望,給世界增加一點顏值。”
知乎在這個時候突然推出的“明日頭條”,著實讓人有些驚訝,難道知乎真的要向今日頭條發起進攻?
懷著好奇感,劉曠仔細體驗了一番知乎這個最新的“明日頭條”後發現,完全是與今日頭條走一條不同的路線。
功能上的不同:“明日頭條”是基於知乎原有“分享內容”的一次定向升級
據聞,在今年知乎內部一年一度的黑客馬拉松上,有人提出了把“用戶推薦資訊”和“社區衍生討論”結合到一起的想法,“資訊類內容”就這樣應運而生。此前,知乎平臺就提供了用戶分享的功能,支持用戶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分享到知乎平臺,然後進一步討論,這一次知乎發布的“內容資訊”則是基於分享“內容”的一次定向升級。
知乎根據用戶添加和傳播的第三方內容,通過後臺算法進行數據分類、整理,然後通過用戶關註、熱門話題等方式流通到用戶首頁,並在“發現”中增加“熱門資訊”,將內容進行統一展示。
由此看來,知乎的“明日頭條”,並非單獨上線一個類似於今日頭條的興趣資訊推薦產品,僅僅只是對過去用戶分享內容的一次功能升級,為了方便用戶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更好探討。在此前,只有關註的人才能夠看到其他用戶所分享的內容動態,而今用戶分享的資訊可以在首頁和發現欄目流通,能夠吸引更多人參與到熱門資訊話題的討論當中。
此外,用戶在知乎平臺上能夠看到的,僅僅只是卡片形式的一部分內容,包括了內容資訊的標題和開頭部分,他們在知乎平臺上看不到完整的內容。而用戶如果想要對相關資訊內容進行一個詳細的了解,用戶點開內容後則會直接跳轉到該資訊的原頁面或者原鏈接,在手機上啟動對應APP或者通過瀏覽器來訪問,知乎並不會針對原文做轉碼或者鏡像,這與今日頭條資訊分發有著本質上的功能區別。
屬性上的不同:知乎“明日頭條”仍然是平臺化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知乎“明日頭條”是為了讓用戶第一時間了解到自己關註領域的熱點事件,更好地促進站內話題討論。為了讓它的展現形式更為美觀,更符合知乎的原有形態,感興趣的用戶可以通過點擊瀏覽原鏈接文章,也可以在進一步延伸瀏覽到知乎的相關回答內容,做延展閱讀或參與討論。
知乎作為一家知識社交平臺,“資訊類內容”仍然是平臺化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通過此次升級,知乎用戶可以更為快速、更全面地了解到最新的熱門事件,而這些獨特性立場和角度的討論內容,會進一步成為用戶了解熱門事件的一個擴充閱讀。
另一方面,用戶可以通過分享鏈接看到更為詳細的內容,同時在該條資訊摘要頁面,可以看到與該資訊關聯度最高的知乎站內討論,這將有效提升知乎社區的用戶對話題的參與度和關註度,從而提升整個知乎社區的用戶活躍度,增加用戶粘性。
對於一家知識社交平臺來說,資訊內容是整個平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能說任何平臺只要推出資訊內容,就是想要做今日頭條。也就是說,資訊內容是今日頭條的全部,但是“明日頭條”資訊類內容卻僅僅只是知乎平臺為滿足用戶需求,所做的內容結構化補充。
戰略上的不同:知乎想要的是整個內容生態
從最開始的知乎問答,到知識付費平臺知乎Live的推出,再到“知乎書店”的上線,知乎作為一個知識社交平臺,一直都在為打造一個完善的知識內容生態體系而努力,此番上線的“明日頭條”同樣是如此。
知乎想要的,絕不簡簡單單只是想做一個資訊類的內容,而是要對整個平臺內容信息的組合和再組織,然後讓組合後的信息不論是在質量上還是在用戶覆蓋上都有極大的提升,從而滿足更大和更細分用戶的需求。
“相比搜索引擎連接已經產生的信息,問答則通過完全不同的方式,幫助用戶連接到還沒有產生的知識、經驗和見解。”這是知乎創始人兼CEO周源在今年SXSW西南偏南大會上的一段講話。“明日頭條”的上線則恰恰為知乎打通了內容生態的關鍵一環,讓更有價值的信息連接更多的用戶,從而打通了用戶從信息獲取到內容分享、積極討論的完整閉環。
而對於知乎的內容生態來說,“明日頭條”的上線一方面能夠幫助知乎搶占更多的用戶時間,提升平臺的用戶留存率;另一方面也能夠提升平臺的用戶體驗,對於提升整個知乎內容生態的價值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由此看來,知乎在今天的愚人節宣布推出“明日頭條”並非是真的要對標今日頭條,不過上線“知乎資訊”的功能卻並非愚人節玩笑,知乎這是項莊舞劍,意在“內容生態”。
劉曠,以禪道參悟互聯網、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