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參議員參選總統提名戰
1 :
GS(14)@2015-03-26 00:35:29
美國明年大選提早揭開戰幔,共和黨德州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率先宣佈參選,角逐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資格,分析預期他會塑造自己成「小政府」施政的最可靠支持者,爭取黨內保守派及茶黨的支持。
籌集三億選舉經費
四十四歲的克魯茲昨日在Twitter戶口宣佈參選消息,同時上載一段三十秒短片,在片中表示信任美國及廣大民眾,認為美國需要新一代勇敢的保守主義者幫忙,才能重新強大起來,而自己已準備好「領軍作戰」。克魯茲的競選團隊表示,準備籌集四千萬至五千萬美元(三億一千萬至三億九千萬港元)作選舉經費。美國有多名政客準備選總統,包括前國務卿希拉莉、前總統喬治布殊之弟杰布布殊,但至今一直按兵不動,主因宣佈參選後即面臨法律限制,例如不能要求支持者捐出多過五千四百美元(逾四萬二千港元)捐款。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4/19087787
國民黨全代會40秒通過提名藍營眾星支持 洪秀柱選總統
1 :
GS(14)@2015-07-21 02:19:39■洪秀柱揮動由朱立倫授予的戰旗,正式代表國民黨角逐總統選舉。台灣《蘋果日報》
台灣距總統選舉還有半年時間,國民黨昨日舉行全國黨代表大會(簡稱全代會),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67歲)在藍營眾星拱照下,僅花40秒便通過提名,代表國民黨角逐總統選舉。洪秀柱肩負起這個百年老黨參選總統的任務,承諾會拼盡所有完成歷史使命。最新民調則顯示,洪秀柱目前的支持率遠遠落後於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
國民黨全代會昨午1時半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大會以「團結承擔領航台灣」作為口號,共1,600名黨代表與會。藍營重量級人物包括總統馬英九、副總統吳敦義、立法院長王金平,甚至連久未露面的前榮譽主席連戰、連戰長子連勝文都齊聚一堂,警方派出567名警員到場冒雨戒備。
■大批洪秀柱支持者在全代會場外歡呼。台灣《蘋果日報》
承諾真誠傾聽人民批評
會議開始前全體為八仙塵爆傷者祈福,朱立倫在會上致辭表示,台灣處於繼續和平前進與原地空轉的抉擇,國民黨有責任讓台灣在和平基礎上迎接挑戰。朱立倫又指,一個民主政黨內部不會只有一種聲音,不同的聲音不代表分裂。「國民黨不應該是一言堂,多數人的聲音就是國民黨的聲音,多數人的力量就是國民黨的力量。」他似乎是為早前的「排洪」浪潮打圓場。主持大會的朱立倫先追認郝龍斌、黃敏惠為國民黨副主席,獲全場鼓掌通過。重頭戲終於登場,朱立倫問全場,是否同意提名洪秀柱為總統候選人,全場報以熱烈掌聲,馬英九、吳敦義及王金平等人,還起立為洪秀柱鼓掌,現場高喊「洪秀柱,凍蒜(即台語當選)!」朱立倫隨即宣佈,洪秀柱正式成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整個過程約40秒。原本傳將有黨代表對總統提名提出異議,但昨並沒有黨代表公開反對。洪秀柱隨後由朱立倫手中接過戰旗,發表15分鐘感言時表示,若她當選總統,會恪遵憲法,依循國民黨黨綱,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洪也承諾,她會做一個真誠傾聽人民批評,永遠以人民為依歸的領導人。馬英九與朱立倫隨後上台牽住洪秀柱的手,呼喊勝利口號及合唱歌曲《手牽手》,現場每人拿起「心形」燈泡揮舞,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午送題有「真誠勇敢,柱姐加油」字樣的中堂祝福洪秀柱。
蔡英文支持度領先29.6%
不過,台灣智庫昨公佈民調結果,蔡英文支持度為54.2%,領先洪秀柱的24.6%,相差達29.6%。若再將可能參選總統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納入,蔡英文仍以43.8%支持度,領先宋楚瑜的21.7%以及洪秀柱21.6%超過兩成。台灣《蘋果日報》
洪秀柱小檔案
綽號:小辣椒年齡:67歲籍貫:浙江餘姚出生地:新北市學歷:文化大學法律系畢業;美國密蘇里州立東北大學教育系碩士婚姻狀況:未婚經歷:‧1971年起任職教育界 ‧1980年加入國民黨 ‧1990年首屆增額立法委員開始,連任八屆立法委員,現為立法院副院長 ‧曾任國民黨副秘書長(兼任考核紀律委員會主任委員)
蔡英文小檔案
綽號:小英年齡:57歲籍貫:台灣屏東縣出生地:台北市學歷:台灣大學法學院學士、美國康奈爾大學法學碩士、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法學博士學位婚姻狀況:未婚經歷:‧1984年起先後在多所大學執教,並於李登輝總統任內出任政府顧問 ‧2000年先後任行政文官和國會議員 ‧2004年加入民進黨,現為民進黨主席 ‧2012年首次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選舉,成為中華民國史上首位女性總統候選人,敗於馬英九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20/19225566
最高院大法官猝逝掀美兩黨角力共和黨阻奧巴馬提名新法官
1 :
GS(14)@2016-02-15 18:03:23美國最高法院內資歷最深的大法官斯卡利亞(Antonin Scalia)突然逝世,終年79歲。他留下的空缺旋即引爆了政治炸彈,社交媒體上的悼文,很快便被共和民主兩黨就繼任人爭拗洗版。民主黨奧巴馬總統表明會履行憲政責任提名新大法官,但控制參議院的共和黨憂最高法院天秤會向自由派傾斜,主張提名權應交下任總統,勢阻提名。
斯卡利亞周六早上在德州一個牧場出席私人聚會,被發現在房間死亡,當局未有透露死因,據報是在夢中與世長辭。自1986年獲列根總統提名,斯卡利亞坐鎮最高法院長達30年,是保守派大法官代表人物。雖然右傾,斯卡利亞卻跟自由派大法官相處融洽,民主黨對他也敬重有加,奧巴馬總統的悼文中讚揚他「對國家有傑出貢獻」,又指示聯邦機關下半旗致哀。曾在2000年關鍵判決中助共和黨的喬治布殊入主白宮,喬治布殊對斯卡利亞的離世表示哀悼,稱讚他是「傑出人物」;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克魯茲甚至盛讚斯卡利亞是「美國英雄」。
共和黨指提名應留給新總統
正因斯卡利亞生前德高望重,要在政治最撕裂的選舉年中,找一位各方都接受的繼任人,幾乎是無可能。原本,最高法院9名終身任命的大法官中,保守派佔多數的5席;如今斯卡利亞離世,自由派便跟保守派形成4比4的勢力平衡。假如較溫和的保守派大法官肯尼迪在某些爭議案件離隊,保守派甚至會處於弱勢。如今奧巴馬迅速表態會「在適當時候」提名繼任人,尋求任內安插多一名自由派法官的意圖相當明顯,但提名需要參議院確認;不難想像,參議院中佔多數的共和黨會全力阻撓。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與多名共和黨總統參選人,都表明提名要留給下任總統。麥康奈爾說:「美國人民對於下一位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選,應有權發聲,所以空缺應等到有新總統時才填補。」參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格拉斯利稱,總統選舉年不通過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過去80年是「標準做法」。
空缺懸空 最高法院淪跛腳鴨
但如「等埋大選」,斯卡利亞留下的空缺要懸空最少11個月,這樣的話,最高法院未來一年隨時會淪為跛腳鴨,無法在重大事項作出終極判決,因為缺少了斯卡利亞關鍵一票,在多項爭議性極大的社會問題,例如正候審的墮胎、奧巴馬醫改、減排和放寬無證移民逗留等案件,陷入4:4僵局的可能性頗大,屆時最高法院的意見沒有約束力,將被迫維持下級法院的裁決。民主黨參院領袖里德表示,最高法院大法官空缺懸空近一年「史無前例」,是「可恥地放棄參院一大最重要憲法責任」。不過,共和黨人立心阻撓,有議員助理甚至直指,奧巴馬成功任命大法官的機會「少於零」。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5/19491764
法官提名影響選情有利克魯茲 希拉莉
1 :
GS(14)@2016-02-15 18:03:26斯卡利亞的死訊令社會議題和意識形態之爭再度成今本屆美國大選焦點,影響着總統大選以至參議院改選的結果,預料在一眾總統參選人中,對有法律背景的共和黨克魯茲、及爭取女性選民支持的民主黨希拉莉特別有利。
新總統隨時委任4名大法官
除了斯卡利亞,現時最高法院有三名大法官年逾75歲,隨時由新任總統委任繼任人,部份總統參選人之前已有提及這一點,但大法官提名問題之前被經濟、恐怖主義和移民等議題蓋過,未成選民最關注議題,分析指斯卡利亞帶來的即時空缺,將把這議題帶上前線。正如共和黨總統參選人魯比奧前晚在南卡州的黨內辯論所言,斯卡利亞的離世「提醒大家這場選舉的重要」,六名出席辯論的參選人,只有杰布布殊認為奧巴馬應在餘下任期內委任接替人選,但強調人選應得兩黨共識。共和黨參選人當中,克魯茲的意識形態最保守,可藉這議題突出跟其他參選人的分別,加上他有法律背景,較對手易就這議題侃侃而談,故對他有利。至於希拉莉,她一直希望以撐墮胎、推動兩性平等去取悅女選民,但不為年輕女選民受落,委任大法官問題可帶出女性議題,對她有利。巧合的是早前在艾奧瓦州拉票時,希拉莉曾被問到會否委任奧巴馬入聯邦最高法院,她半開玩笑答:「嘩,真的好主意,從來無人跟我說過。嘩,我愛這主意,雖然他或有別的事幹。」美國《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5/19491793
《蘋果》洛杉磯直擊 4度提名終《復仇》成功里安納度破蛋奧斯卡稱帝
1 :
GS(14)@2016-03-01 18:55:35■里安納度四次提名奧斯卡,昨日終於捧走金像影帝殊榮,眾望所歸。路透社
【第88屆奧斯卡頒獎禮之感言受捧】第88屆奧斯卡頒獎禮(The88th Academy Awards)於香港時間昨早在洛杉磯舉行,今年最矚目是里安納度狄卡比奧(Leonardo DiCaprio)提名四次終於破蛋封帝,身在現場的本報記者並獲奧斯卡大會安排見證這個歷史時刻。雖然里安納度在鏡頭前看似淡定,但他原來去到記者室更向在場記者派飛吻,出爐影后貝兒娜森更哼起歌來。
里安納度狄卡比奧入行以來一直與奧斯卡擦身而過,先在93年憑《不一樣的天空》候選最佳男配角,之後三次角逐影帝也名落孫山,今年憑《復仇勇者》(The Revenant)第四次爭逐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終成功封帝,打敗麥迪文(Matt Damon)、米高法斯賓達(Michael Fassbender)、Bryan Cranston及在《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中挑戰變性人的上屆影帝艾迪烈柏尼(Eddie Redmayne)。本報記者更親在現場見證,而當宣佈里安納度奪獎一刻,記者室內即報以熱烈掌聲。
■戴上紅色手繩的里安納度,談得獎感言時無意豎中指。路透社
■貝兒娜森憑《抖室》一擊即中大熱封后。美聯社
戴紅繩添運氣
今次里安納度可謂不容有失,他現身紅地毯時,被發現手上戴了一條紅色手繩,有指是能增進運程,增加捧走奧斯卡影帝的贏面,其代表作《鐵達尼號》(Titanic)舊拍檔琦溫絲莉(Kate Winslet)當見到準影帝時即熱情送抱。憑着《復仇勇者》置身冰天雪地,演繹出一個絕望求生的故事,里安納度拍住冧莊的金像導演艾力謝路依拿力圖(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其毫不錫身的搏命演出獲得大眾認同,此片從去年至今已讓他橫掃了15個影帝殊榮,連奧斯卡影帝便是第16個。里安納度站在台上即獲全場觀眾及對手報以熱烈掌聲,他說:「多謝大家、多謝奧斯卡、多謝導演,我覺得很難以置信。還有我拍檔湯哈迪(Tom Hardy)、劇組、影迷、父母及好友,其實今年所有候選人都很出色。」其間里安納度又談到:「《復仇勇者》講的是人與自然世界的關係,在2015年錄得有紀錄以來的最熱天氣,我們的攝製隊因此要移到地球上最南的一端(阿根廷)才能找到雪。氣候改變是真的,現在仍在發生。我此番話不只是說給政府及有關機構知道,而是說給所有人知道,希望大家正視。」台下的琦溫絲莉聽得相當肉緊兼感動得眼濕濕。不過,里安納度講得獎感言時就被發現無意舉中指,有網民笑指他以行動來表示對奧斯卡大會多年的不滿。
■里安納度為《復仇勇者》跟大自然搏鬥九個月,演技終獲認同。劇照
■見老拍檔得獎,琦溫絲莉肉緊兼眼濕濕。
■大批影迷舉着里安納度的肖像紙牌熱烈歡呼。路透社
記者丁焯敏洛杉磯直擊報道
受訪「感到很棒」
頒獎禮結束,《復仇勇者》導演艾力謝路到記者室台上受訪時,里安納度突然一齊衝上台,全場即時起哄。被問到想將奧斯卡小金人放在哪裏時,里安納度即搶答:「你指是他(導演)該將第二個奧斯卡獎座放在哪裏吧?」導演立即把小金人放上頭。記者問里安納度知否很多人都想他贏時,他說很感激大家支持及鼓勵。最後有位英語不太好的記者問二人:「What about it?」里安納度顯得迷惘地笑說:「What about what?」然後說:「我感到很棒,很感激。」臨離開前還向一位年紀較大的記者送飛吻,十分風騷。此外,日前貼里安納度封帝的章子怡,知道賽果之後都在微博賀里安納度,而里安納度上台講感言,創下twitter每分鐘達44萬條推文之紀錄,打破兩年前擔任奧斯卡主持的艾倫狄格勒絲(Ellen DeGeneres)跟眾星世紀自拍創下每分鐘達25萬條推文之成績。採訪:丁焯敏
第88屆奧斯卡頒獎禮得獎名單
最佳電影:《焦點追擊》(Spotlight)最佳男主角:里安納度狄卡比奧(Leonardo DiCaprio)《復仇勇者》(The Revenant)最佳女主角:貝兒娜森(Brie Larson)《抖室》(Room)最佳導演:艾力謝路依拿力圖(Alejandro G. Inarritu)《復仇勇者》最佳女配角:艾莉西亞菲瑾德(Alicia Vikander)《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最佳男配角:馬克懷倫斯(Mark Rylance)《換諜者》(Bridges of Spies)最佳原創劇本:Tom McCarthy、Josh Singer《焦點追擊》最佳改編劇本:Adam McKay、Charles Randolph《沽注一擲》(The Big Short)最佳服裝設計:《末日先鋒:戰甲飛車》(Mad Max:Fury Road)最佳美術設計:《末日先鋒:戰甲飛車》最佳化妝及髮型設計:《末日先鋒:戰甲飛車》最佳攝影:Emmanuel Lubezki《復仇勇者》最佳剪接:《末日先鋒:戰甲飛車》最佳音效剪接:《末日先鋒:戰甲飛車》最佳音響效果:《末日先鋒:戰甲飛車》最佳視覺效果:《智能叛侶》(Ex Machina)最佳動畫短片:《Bear Story》最佳動畫:《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最佳紀錄短片:《A Girl in the River:The Price of Forgiveness》最佳紀錄片:《Amy》最佳真人短片:《Stutterer》最佳外語片:《天堂無門》(Son of Saul)(匈牙利)最佳原創音樂:《冰天血地8惡人》(The Hateful Eight)最佳原創歌曲:《Writing's on the Wall》《007:鬼影帝國》(Spectre)Sam Smith資料來源:美國電影藝術及科學學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01/19511011
或成共和黨提名戰攔路虎克魯茲反勝特朗普一仗
1 :
GS(14)@2016-03-08 00:08:26【總統提名戰】美國總統大選提名戰前天一役,兩黨均出現瓜分式戰果。共和黨四戰中,克魯茲與特朗普各取兩州,克魯茲代表票進賬較多,想阻共和黨眾大老狠批的特朗普出線,可能要靠他。民主黨黑馬桑德斯在三州提名戰中兩勝,但希拉莉所握的代表票繼續拋離他。標榜是真正保守派的德州參議員克魯茲,形容戰果反映「勢頭真正改變」。他在堪薩斯得票是特朗普一倍多,在緬因州亦有13個百分點優勢,而特朗普在肯塔基和路州均只得3及4個百分點優勢;四州合計,克魯茲共得代表票66張,多於特朗普的51張。他前日亦在保守派政府行動會議無約束力的「選舉」勝出,是重要的精神勝利。共和黨主流心水人選、佛州參議員魯比奧持續敗北,尤其是在堪薩斯州,獲州長支持仍輸給兩名「局外人」、只跑第三,提名戰迄今只贏過一州。特朗普叫魯比奧退選,「我想跟克魯茲一對一」,魯比奧拒絕。下周二魯比奧若贏到主場佛州、全取99張代表票,就有一線生機。
■示威者批特朗普煽動仇恨、最終「只想要你的(錢)」。路透社
希拉莉代表票領先
民主黨戰情拉鋸,桑德斯取白人佔多的內布拉斯加及堪薩斯,他在兩州的優勢分別有14及36個百分點。希拉莉輕取非裔佔多數的路易斯安那,三州共得55張代表票,超出對手的49張,總代表票亦拋離他。但桑德斯自言在多個大州都有機會贏,寄望說服挺希拉莉的超級代表改變心意。法新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7/19519448
緬甸全民盟提名人選昂山素姬前司機勢任總統
1 :
GS(14)@2016-03-11 13:30:05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雖然在去年11月國會大選勝出,但領袖昂山素姬無法取得軍方支持修憲,無緣出任總統。該黨昨日分別提名她的親信廷覺和少數族裔欽族議員亨利班提育,為聯邦議會人民院(下議院)和民族院(上議院)的總統候選人,而廷覺幾乎篤定成為緬甸54年來首位民選政府總統。根據憲法,人民院、民族院和軍方議員團有權各提名一人做總統候選人,再由聯邦議會全體投票推舉其一任總統,敗陣的二人則會成為副總統。除全民盟外,議會內親軍方的鞏固與發展黨亦提名了賽貌康和欽昂為人民院和民族院的總統候選人。但全民盟在兩院擁有過半數優勢,賽貌康和欽昂只是陪跑。軍方仍未提出候選人,料議會下周一才正式投票。昂山素姬昨在facebook留言,形容今次總統提名是「實現國民期望和願望的第一步,希望大家以智慧和遠見支持全民盟」。由於昂山素姬在國內外享有極高威望,表明會「凌駕於總統之上」,相信她才是實際話事人,包括為廷覺決定內閣名單,雖有垂簾聽政之嫌,但預料會得到緬甸民眾支持。
外父曾任副總理家世顯赫
兩個月前才加入全民盟的廷覺並非議員,卻是昂山素姬信得過之人,69歲的他擁牛津大學經濟學碩士頭銜,當過昂山素姬的司機,並為她打理慈善基金。廷覺另一優勢是家世,已故外父吳倫,曾在軍政府官拜副總理,卻是全民盟創黨成員,昂山素姬被軟禁多年,全民盟正是由吳倫等人撐住;昂山素姬對他極敬重。昂山素姬說過爭取全國民族大和解,跟地方少數民族更公平分享權力和天然資源,挑選欽族議員亨利班提育作副總統符合相關理念。另有消息指,新政府上任後,或重啟中緬合作的密松大壩工程。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1/19524793
特朗普贏4州踢走魯比奧關鍵州敗給卡西奇 取提名權仍有隱憂
1 :
GS(14)@2016-03-17 14:51:52■特朗普(中)再下一城,向佛州支持者致謝。 路透社
【總統提名戰】美國兩黨前日在五大州舉行總統提名戰,共和黨頭馬特朗普五盤四勝,包括奪得大州佛羅里達,將佛州參議員魯比奧踢出選戰之餘,代表票更大有進賬。但他在另一關鍵州俄亥俄敗給主場的卡西奇,痛失66張代表票,直接取得提名權存隱憂,未來提名戰不只要求勝,更要贏得多。這一場剩下三人的提名戰,仍有變數。
69歲的特朗普勢如破竹,連取佛羅里達、伊利諾、北卡羅來納和密蘇里四州,包括在密蘇里州僅以1,600票險勝克魯茲、令主要對手克魯茲這天吃光蛋,而佛州99張代表票全部袋袋平安,更是喜上加喜,難怪躊躇志滿的他前晚在佛州祝捷時向支持者宣告:「這是美妙的一晚!我們會一直贏、贏、贏,不會停下來。」
■卡西奇(右)乘主場之利取下俄亥俄州,表現興奮。 路透社
倘開協商會議 或推選瑞安
不過,特朗普雖以至少661張代表票,遙遙領先於克魯茲的405張,但並非勝券在握,事關同樣採取「勝者全取」制的俄亥俄,66張代表票落入卡西奇手上,令到特朗普前路變得難行:之前拿下46%代表票的他須在接下來的提名戰拿下6成代表票,才有機會累積過半票數,由此直接獲得黨提名;否則7月共和黨全國黨代表大會,就要按黨規召開「協商會議」,由黨代表推選出候選人。而召開協商會議,正是共和黨建制戳破特朗普總統夢的最後機會。他們眼見心水人選魯比奧在主場佛州、以19個百分點大敗於特朗普後黯然離場,跟超保守派克魯茲亦不咬弦,卡西奇成為他們最後指望。今屆提名戰首次報捷的卡西奇,只有142張代表票未成氣候,但只要他留在戰場,攤薄特朗普可贏的代表票,就有望製造條件召開協商會議──共和黨建制中人盼望,屆時眾議院議長瑞安會願意臨危受命出馬角逐,因為協商會議可推選的不限於原本的參選人。儘管瑞安早前明言無意角逐總統寶座,但共和黨建制認為一旦出現協商會議的混亂局面,瑞安或會改變主意。事實上,瑞安前日被記者問到一旦共和黨提名戰陷入僵局、他會否接受提名時,他已放軟口風:「走着瞧吧。誰知道呢。」
特朗普警告會有「暴亂」
但有分析認為共和黨或打錯算盤。美利堅大學歷史學教授里奇曼預測,假如特朗普在領先情況下遭黨大會否定,他數以百萬計的支持者必然大怒,可能在11月時罷選,不利共和黨,特朗普昨更警告會有「暴亂」。另外黨內分裂亦會加深,增加特朗普以獨立身份參選的機率。對特朗普來說,好消息是未來提名戰有不少是採取「勝者全取」制,包括有58張票的亞利桑那州和51張票的新澤西州,他要累積過半數代表票,並非全無可能。至於克魯茲雖五戰皆北,但有三州得票率居第二,除密蘇里是以不足一個百分點飲恨,在北卡州亦只比特朗普落後3個百分點。他在演說時呼籲黨人團結起來支持他,因為「特朗普可能是希拉莉在大選唯一能夠打敗的人」。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下場提名戰22/3】
共和黨:亞利桑那、猶他(涉及98張代表票)民主黨:亞利桑那、猶他、愛達荷(涉及149張代表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7/19532801
中間派獲提名高院大法官奧巴馬促參院確認人選 共和黨難輕言阻撓
1 :
GS(14)@2016-03-18 23:55:47■加蘭(中)獲提名出任高院大法官,發表感言,總統奧巴馬和副總統拜登(左)鼓掌歡迎。美聯社
美國聯邦法院保守派「台柱」斯卡利亞逝世一個月後,總統奧巴馬終為接替人選揭盅,並為控制參議院的共和黨人出了一道難題。奧巴馬提名廣受左右兩派尊重的中間派法官加蘭(Merrick Garland)出任高院大法官,令堅持「等埋大選」全面抵制提名的共和黨陣營,出現動搖。
斯卡利亞上月逝世後,共和黨人怕奧巴馬趁機任命自由派法官,打破高院其餘八名大法官自由派保守派各佔一半的平衡,聲稱要等大選後出了新總統才任命,並揚言將抵制奧巴馬提名的任何人選,絕不會讓參院確認提名。
加蘭︰一生最大榮幸
奧巴馬前天在白宮玫瑰園宣佈人選時,指現任哥倫比亞特區聯邦上訴法院首席法官的加蘭,是「認真的人和模範法官」,不偏不倚且是「美國公認最精明的法律頭腦之一」,參院如不確認對他的提名,甚至連聽證會也不開,是「前所未有」的,並指「總統不會在任期最近一年停工,參議員也不應這樣」。加蘭發言時提及祖父母為避東歐迫害猶太人來美、自己家境一般,指得到提名是他「一生最大榮幸」,並指美國一大特點是「相信法院可撇開偏見和黨派之見,達到公義」,說時一度激動哽咽。民主黨參議員克羅布徹認為,加蘭在這兩極化年代想堅守司法獨立,提名能否獲確認前景未明,或令他份外感觸。奧巴馬這次沒提名亞裔或黑人女性創歷史,而是提名白人男性,而且不是徹頭徹尾的自由派法官,令一些自由派人士大失所望,但白宮官員指奧巴馬挑選一個法律履歷無可挑剔的人選,是要暴露共和黨人阻撓純粹政治掛帥,並指奧巴馬之前兩次提名高院大法官,其實都有考慮加蘭,但認為他可得共和黨人廣泛支持,留下這張牌待參院控制權易手時出。
■麥康奈爾(中)堅持高院大法官要由下任總統提名。美聯社
參院多數黨領袖堅持「三不」
奧巴馬特別提到,民調顯示2/3美國人認為參院至少要為大法官人選舉行聽證會。白宮和自由派團體裏應外合,向面臨改選的共和黨參議員施壓,如徵集數百名法律學者和律師向議員發游說信,並展開示威、電視廣告和社交網攻勢。共和黨參院領袖麥康奈爾前天重申要下任總統任命大法官,指無論加蘭資格如何,都不表決、不辦聽證會、不跟他禮節性會面。但其他共和黨議員的「三不」立場沒那麼堅定,參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格拉斯利和至少五名共和黨參議員都願見加蘭,部份議員更指如民主黨的希拉莉勝出11月大選,他們願在選後的「跛腳鴨會期」處理加蘭的提名,以免希拉莉提名更自由派人選。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8/1953447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