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孖展認購大連港(2880)真人騷 (續篇:孖展大額認購的勝算明顯較高) 紅猴股評

大連港(2880)首天上市收$4.325,比招股價升68%。筆者於收市前於$4.3沽出2,000股,另外2,000股持有待股價上升,止賺價 $3.8。筆者想過全數沽出,因已抵達筆者的目標價,但有見過往半年,筆者於招股初期被認為是非常進取的目標價,到了最後也變成非常保守的估值,玖龍紙業 (2689)便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此次便選擇將一半持貨再坐一會!

為什麼筆者用孖展認購大連港(2880)新股?先看看下圖假設利用不同方法認購下之盈虧比較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從以上比較看,大家可看出利用孖展大額認購的勝算明顯較高。因是次大連港(2880)之超額認購倍數非常多及新股分配方法較普遍為差,所以絕對是一個好的解說例子。

首先,決定是否用孖展認購新股時,第一個考慮是若果只抽到一手時,新股股價升幅能否抵償利息支出。筆者於4月18日於大連港(2880)首天招股時已大膽預測其首天目標價為$4.3,比當時普遍預測$3.35高一截,理由是港口股代表招商局(144)的PE達20以上,但其石油運輸港及石油儲備港的罕有策略價值,PE可因而提高5,再加上預期大額超額認購所帶來的供求緊張關係,PE再可加5;此股PE30即股價可達$4.3。

其次就是要認購多少股才可至少抽到一手;這個有少少要靠經驗衡量,從傳媒的報導及基金大户的反應,筆者估計大連港(2880)招股反應將預期非常熱烈,抽得太少會有抽不到的風險;另外筆者的目標不是只抽到一手,希望能抽到兩手或以上所帶來的盈利才值得大費週章;所以憑那少少的經驗定初步決定認購800,000,孖展利息支出為1,507。

有了目標價、初步認購股數及孖展利息支出,接着便問自己三條問題

(1) 首先若真的一手也分配不到,蝕了的孖展利息支出是否可以接受水平
(2) 接着看看若只抽到一手是否能抵償孖展利息支出
(3) 最後就是抽到兩手或以上的利潤是否值得自己冒這個風險

若上述三條問題的答案是正面,那便可去馬入飛!

用孖展抽新股有三種風險,
第一種是一手也分不到,淨蝕利息;

第二種是分到的股數乘以股價升幅不能抵銷利息支出;

第三種是上市後股價較招股價差,抽到幾多也徒然;大家會說只要選一些股價上市後一定上升的便没有問題,有大抽大,分得越多越好。但是不要忘記新股認購截止至新股上市通常有六、七天時間,若這段時間發生意想不到的大跌市,就算如大連港(2880)這樣優質的股票也有跌破招股價之風險;1997年中國移動(941)(當時稱中國電信)上市時便遭逢此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

梁先生玩轉兩張殼(1)續篇-中盈控股(766)


早期分析過這隻股因公司有錢,大股東缺水,要用買礦拿走公司的現金。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075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07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24/LTN20081224282_C.pdf


根據中期業績,公司仍有近2.1億現金。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5/LTN20090225213_C.pdf


另外配售新股,又集資約800萬大元,公司的現金達到約2.2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7/LTN20090227167_C.pdf


但是,收購因勘探報告未出而要展延,大股東因缺水,等不住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28/LTN200904281267_C.pdf

公司今日宣佈,他們收購梁先生一間離岸BVI公司Nice Think Group Limited,作價3億人民幣,公司會以1.8億的承付票據、及1.2億人民幣的無息可換股債支付,換股價為7.5仙,可換取18.18億新股,佔公司擴大後股本的58.53%。


而Nick Think Group將會參與一家股本原有50萬人民幣的的中國公司黑龍江中誼偉業經貿有限公司的750萬人民幣的增資計劃,將股本增至800萬。


而增資750萬中,Nick Think Group以注資520萬人民幣,取得黑龍江中誼偉業經貿有限公司65%股權,由公司支付,而其他兩位夥伴則向黑龍江中誼偉業經貿有限公司注入230萬人民幣,股權由100%減至35%。

黑龍江中誼偉業經貿有限公司在黑龍江有三個礦,主要產物以銅及黃金為主,其中兩個礦已經估值3億,但第三個礦未估值。如這些礦的估值在6億人民幣以上,作價會調高6,000萬人民幣,至3.6億人民幣,以發行多6,000萬人民幣無息可換股債支付。

從這個公告,可以看看這個礦的原本價值:
於二零零八年十月,賣方經由一位國內的共同朋友認識中國目標公司兩位現任股東以作私人投資目的。(greatsoup:私人cap水目的?)中國目標公司當時為一家國內民營企業並正找尋投資者。由於最初賣方認為於中國目標公司之潛在投資為個人投資,所以賣方並沒有第一時間將有關投資介紹予本集團。雙方展開磋商後,賣方開始進行了有關中國目標公司之盡職審查,包括

(i)需令中國目標公司變成一家中外合資擁有的合資公司之多種程序及批准;及(ii)
該等目標礦點之合法性及業務潛力。經過賣家進行滿意的盡職審查及與中國目標公司之現任股東進行商討後,香港目標公司在二零零九年三月與中國目標公司簽訂有關認購協議。


根據獨立中國估值師於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八日編製之估值報告,於二零零八
年十一月三十日中國目標公司之估值為約人民幣 282萬元。認購中國目標公司 65%權益之代價是以認購前之中國目標公司估值為人民幣 280萬元為最後釐定基礎。


經香港目標公司注入人民幣 520萬元於中國目標公司后,中國目標公司之估值將為總值人民幣 800萬元及香港目標公司將獲取中國目標公司 65%權益。於簽訂有關認購協議後,賣方開始為中國目標公司尋找潛在投資者。本集團並不是賣方覓得之唯一潛在投資者。(greatsoup:仲有更大條水魚?)

賣方於二零零九年四月提供有關中國目標公司之資料予本集團。於評估中國目標
公司資料後,董事會認為該等目標礦點具有發展潛力。因此,本公司向賣方提出收購中國目標公司之權益。經賣方與本公司根據一般商業條款按公平原則磋商釐定後,雙方同意以獨立估值師估算第一目標礦點及第二目標礦點作為基礎,以釐定收購之代價。


...


董事會注意到賣方於目標集團估計投入之成本為約 120萬港元。董事認為該數字僅為彼等考慮的其中一個因素,而該數字未必能反映目標集團之真正投資價值。誠如上文「代價」一段所載,由於


(i)代價乃經獨立評估師之評估而進行之商業磋商後釐定;(ii)本集團有機會涉足中國貴金屬市場,並拓展本集團之收入基礎;


及(iii)人民幣3 億元之代價(相當於約 340, 900,000港元)(可予調整)較有關第一目標礦點及第二目標礦點所需估值(收購協議中其中一項先決條件)至少折讓 7%及第三目標礦點之勘探權估值仍未進行,董事會認為代價為公平公正。


greatsoup:


總結而言,大股東以120萬大元注入公司,但能夠稍後以其他方式拿回,然後以3億-3.6億代價注入上市公司,其中的1.8億人民幣現金代價,加上520萬的注資,即約2.05億港元,幾乎是公司所剩下的現金,可見大股東拿空氣換走公司現金的目的非常明確。


剩下可換股債的股票可以令他加強控制權,或是直接地在市場沽出,又或是配股,亦可以拿到錢,視乎他想不想繼續當上市公司當提款機而定,不過應該都是三者兼行居多。


而在這次收購成功以後,前一次的河北礦收購應該失敗,因為目的已經達到。


此後的股價方向極大機會先少少向北,然後持續向南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79

轉載:人才量變的續篇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0/08/yaa-yaan-httpwww.html

早前借YAA在《信報》的專欄發表了一篇叫《會計師供過於求》的文章,當中引用了馮培漳前輩「人才量變」的說法。就這個題目,馮前輩在其《信報》的專欄再寫了一篇,當中很多地方值得我們深思。文章轉載如下,重點則用了紅色做標示。

--------

人才量變的續篇
香港執業會計師 馮培漳

閱YAA的苦瓜君﹝未猜出是男是女﹞引了我對「人才量變」的胡謅,大感振奮!頓時明白為何大教授總喜歡說自己的觀點在學術討論中,得到第N次被引述的快 意!前一段時間陪同某內地客戶在港面試了近十位求職者,對此問題又有了個較闊的看法。此客戶是內地的民營企業,已入表排隊在港上市。因工作之需要,欲聘請 一位駐港之財務專才,協助其長駐內地的財務總監工作。

此人需有香港會計師資格,能掌握兩文三語,熟悉上市條例,也要略懂公司秘書的操作。當初客戶提議薪酬幅度可否定在三萬以下時,我曾嗤之以鼻!豈料通知我出席協助觀人時,給我先予參閱的求職信竟有十多二十封,據云已是經過篩選的了。面試過的人有幾個特點是相同的:一是都已有專業資格;二是年紀都是三十來歲;三是皆有在內地工廠工作或曾為其審計的經驗;四是大部份人都是可以立刻上崗的

換言之多已辭了職,或已與現任僱主有諒解,可讓其盡速求去。為什麼?原來是因為工廠已搬離或有計劃搬離珠三角地區,轉至一些較偏遠或來回不方便的地方,引起了勞資間不少「深層次矛盾」。 例如某女生說由原來地方搬到河源,周一至周五都得留在此地,只有周六和周日可回港。她委婉地說這種情況勢必形成要在內地納稅。其實我覺得她要訴說的是因在 內地居住的日子越來越長,離開香港日遠,不單止將成稅務定義上的內地居民,下一步更因在港蒲頭機會日少,很大可能要在內地覓偶,終則變成徹頭徹尾的內地居 民了。

河源是東江水的源頭地,位處粵省北部。說得好聽也是個「市」,但與香港比,或與深、莞比,又再與佛山、中山比,實在也有距離。 在此覓偶,寧不委屈!不約而同地,大家都選擇先回香港灣灣水,再尋出路,故一時市面上此類人才的供應大增。上市公司必須聘請一位合資格會計師的要求又於數 年前取消了,故求職者的需求便難與職位供應達成一致。雖云近幾年上市公司數目有所增加,但公司老闆均曉精打細算之道,當然會持能省則省的姿態,故未能助此 類人群迅速就業也。

現在時已移勢已易,董事學會和港交所似應重頭考慮,要求上市公司委聘合資格會計師,藉此令到僱員、僱主和投資者三方皆得受惠才對。 我覺得也可能是這群同行一時未能適應吧。自從幾年前廣東省當局的立意騰籠換鳥,不少工廠遂要遷移至省外地區,如江西及湖南或福建等。適應其實確是有困難 的。外資企業的外方人員素來享着高人一等的待遇。在珠三角工作,雖然左右隔離的人多是北方人,溝通需說北話,但要上街買點什麼、吃點什麼具廣東特色的總還 是容易找到。

深圳東莞某些地方更與香港無別。惟一出粵省境外,就是全說北話的世界,港人的得過且過或自以為已過關的「半鹹淡」普通話頓時會變成「鳥聲禽呼」。怎麼說也是不若原來的舒服。也有一些企業是越走越北,因要適應內地市場之需或是靠近資源產地之故也。還有一個人人可見但因事不關己故己不甚勞心的現象,就是許多新的投資項目已逐步轉向二、三線城市包括省會城市發展,所謂「逃離北、上、廣」也

那麼管理人自也得亦步亦趨,結果是離開較繁華之大城市者日多。港人如不能盡速調節,自然也會怨聲載道。 就這些因素來看,若要不放棄內地的就業機會和仍然憧憬其廣闊的發揮空間,那麼一切方便其人來回兩地,縮短兩地時距的措施應是受到他們歡迎的,例如高速鐵路 的興建。以河源為例,目前由深圳火車站乘車到此地約需四小時。如附近有地方可連接高鐵,有望把時間減到一至兩小時之間,會對這類已慣於在內地搵食,反而回 港更難適應的人是何等的方便!

可別忘記了這不光是工作和吃飯那麼簡單,還有上面提過的可能影響到終身大事的艱難抉擇也。 曾經大力反對建高鐵的人士,你們有從這個角度考慮過麼?為了保育一塊其產量不足自己食之菜地,要未來一代人付出多少非經濟指標可量度的人文代價?如你有適 齡的兒女受此問題困擾,你還會一步一叩頭誓要反對到底麼?由此時往前望,我覺得香港人要有個較長遠的打算和清晰的信念,才好找出個解決之方。

究竟是堅持以港為絕不改變的根基地,北上是暫時之計,搵到錢便班師回朝;抑是以外國寄居處為根基地,回流北上亦是暫時之計,搵到錢便轉回原居處;還是以 內地為長期發展之新基地,一心一意,不再心掛掛於兩頭走,雙手下注雙腳卻隨時預備鬆人。會計服務是附生於工商經濟的發展之上的。前者若興則後者亦旺。很多 人都會說全球未來經濟發展的機會在亞洲,因為亞洲與美歐相比仍未發展成熟。

換言之經濟發展已成熟之地,機會會相對較少。前幾年也有人興起要去越南和蒙古找尋商機,大教授則看好朝鮮,也是這個「先進落後相對論」的道理。若信此論,香港與內地相比,你會認為那一邊的機會較多,搵到銀的可能性更大呢?

文章來源:
http://www.prodab.hk/redirect.php?fid=11&tid=4656&goto=nextoldse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34

Big Picture之 O C B F續篇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1ai7.html
寫完後有小朋友給我說這OCBF=微笑曲線。

其實最近的思考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殊途同歸。商業就是人際關係就是人和人的玩法。所有的所謂道理都是相同的。

OCBF 和微笑曲線也是相同的。這裡不贅述施振榮提出的微笑曲線是啥含義這都不知道,請直接去面壁。

施振榮的微笑曲線是同一時刻同一產品,不同產業鏈的毛利率曲線。

OCBF是不同時刻,同一地區,毛利率變化的趨勢。

兩者異曲同工側重點差異。一個是同一產品/同一時間點,一個是同一地區/連續時間
so會帶來微觀差異。
但是本質上是統一的,同一地區的產業毛利率變化必定是低毛利的離開當地。
如果把上海當觀察對象看產業變遷。90年代初做出口是最牛B的行業,90年代我去次廣交會是可以炫耀的資本。
現在去廣交會都是苦逼。

so90年浦東有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現在土地那麼貴,做代工開玩笑了。
so作為個人應因循產業變遷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水可以理解為錢(流向理解為風險偏好,人可以理解為追逐毛利。)

本質上這個變遷也是和微笑曲線相似出是越實的毛利越低,越虛的毛利越高。這個毛利率高低同事和和我思考碎片中提到的「可描述性」又契合。(可描述性強容易引入競爭,可描述性差非同質就不容易競爭)
思考的碎片--4/17 用可描述性區別技術和品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1151.html

so商業思考殊途同歸。本質上是不會有差異的。

知道和瞭解這些規律,表面上暫時是無法帶來cash但是長期看不賺錢會是艱難的。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今天寫的OCBF對入行是很有幫助的,抓住產業變遷規律。

當然最重要是娶錯老婆害三代,我是深有體會,這個Buffett也有類似說法。殊途同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57

細節的細節 續篇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21i.html

特意去百盛拍下他們的標識和引導標誌

對比之下萬達是差至少一個檔次

我並不否認五角場萬達非常賺錢。

長期的角度看一定是用心做產品的人賺大錢。

歷史的規律使然。比如早期的黑手機暴利但是逐步會變成平均利潤。

五角場的萬達是依賴地利取勝還是依賴產品取勝?

話說在那個位置幹啥都不會太差,誰都可以賺大錢,但是那個是政商關係鳥。不是商業可以探討的部分。

另外找到一篇09的《只見錢出不見錢進》 


2012-06-25


Just posted a photo with Instagram http://t.cn/zW2m1Oq

细节的细节 <wbr>续篇

2012-06-25

Just posted a photo with Instagram http://t.cn/zW2m191

细节的细节 <wbr>续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02

兩個小趨勢 續篇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21u.html
傳感器+智能手機 是我和@linan 看好的未來的一個方向

這裡先貼一些最近收集的應用

www.fitbit.com

www.nike.com/fuelband/

http://www.sports-tracker.com/

這三個都是分離式的sensor+ Bluetooth IOS

我們的看法是這幾個運動的趨勢更多體現----模擬轉換數字 模式

早前的個體運動更多的是基於經驗和個人體驗。比如累了,比如心跳有點快。
但是隨著時代進步這些都可以數字化。

從心跳快到心跳180維持幾分鐘。
這就是一個模擬轉換數字的變化。

這和以前Rogers提出的命題一致。這是一個從模擬轉向數字的時代。

這個命題探討過很多次。

思考的碎片--關於消費電子未來的構想和命題1
1.模擬-數字-虛擬

1978年前後Jim Roger還在George Soros的Quantum Fund的時候提出一個構想:世界會從模擬式轉變成數字式。他希望short 模擬類股票。(模擬---數字)
詳見Soros on Soros 中文版P26 英文版P51(Jim had this idea that world was switching from analogy to digital.)

Rogers這個偉大的構想。直到今天這個世界依然有效,世界繼續順應這個構想在演進。隨手即可舉若干例子作為旁證:
A.最近倒閉的Kodak倒閉--模擬的照片轉向數字照片,打印到非打印(屏幕展示,數字化)
B.膠片電影--數字電影(3D)IMAX
C.音樂
D.文本/書籍
E.地圖。

其實書中更有趣是下一句。(He wanted sell the analogy companies short, but I was more interested in the
 long side)Soros的眼光更長遠。」

當然這個模式也有一個缺點。
正如iphone女性使用率遠超過男性。
太過數字化的產品很難保持高毛利
同時對女性的吸引力不足。
女性的思維更感性化,更衝動更注重外在。

所以在這個轉變趨勢中如何用傳感器抓住女性是一個重要命題。
已知的傳感器賺大錢是Wii時代用加速度傳感器當遊戲棒

這是注重傳感器的使用而非數字表達。
這是很值得注意的。Wii的成功女性的因素至少佔60%畢竟wii的主題是家庭遊戲機。搶佔客廳,搶佔父母,女性的關注。

如果只是一個小眾品,geek的產品,那麼市場和利潤會很有限。
一個僅僅是cool的產品是沒法搞大錢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03

三個問題--元旦巨獻--第四季DATE續篇 Boracay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7ayd.html
續篇

1.Online  Dating是什麼 
話說農業時代 婚姻基本依賴媒婆
話說工業時代 婚姻開始 更多依賴偶然相識+媒婆 兩者比例未知

那麼信息時代婚姻應該是偶然相識+媒婆+online dating這三者。

先說媒婆
媒婆其實是兩個功能
A。信息的傳遞 張家有個靚妞 李家有個俊男
B。 信用的傳遞 媒婆傳遞的信用是以媒婆自身信用為基準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靠譜。

信息社會,online dating就是「自媒婆」。對應現在的所謂自媒體時代。

自己把信息曝光在DATE的網路上,自己進行了信息的傳遞。當然這就要借助於網路平台類似於DATE 世紀佳緣或者百合等。

媒婆第二個功能信用的傳遞。這是目前online dating網站需求解決的。

傳統媒婆是介紹成功後48只蹄膀是後付費。然後其實也是number game 給N個人介紹N個對象總有成功的。

個人給予自身的信息傳遞無法構成信用的傳遞。這裡有moral conflict

所以應該建立某種機制或者規則,讓作為平台的網站提供類似信用。

這也是世紀佳緣和百合所謂實名制的爭論

在我看來網絡平台企業承擔社會責任這是巨SB的。

比較合理的模式或者機制應該是用戶主動要求實名制申請驗證,而且花錢請網站幫我驗證。
這是涉及具體運營的話題另外再說。


所以說網站是提供了類似媒婆的作用。

2.online dating的發展前景

這個問題每個人觀察角度不同會有不同的答案。
這裡我只是定性化的分析幾點

A. 剩女現象

剩女是一個這幾年才流行起來的新名詞
剩女的隱含意思是a. 想結婚但是沒結成 b.高齡 28歲以上

@linan 說的好 和剩女現象對應的代碼只有DATE


B.初婚年齡推遲

這個最近香港也有統計,香港大約初婚男性都到30歲鳥。
高齡女性都開始找大陸男。

上海的初婚年齡也在推遲
這應該是常識 很容易觀察到

具體到推遲的程度和速度另說。

C.初婚前戀愛次數增加

這個也算常識吧 最近看到的已經有幼兒園的應為ipad分手之類事件發生。

D. 離婚率
 離婚率在提高這也算常識吧

3.競爭對手

A其他行業的競爭
有人說陌陌和微信是世紀佳緣這類online dating的競爭對手。
我並不認同這看法。
這是兩個相對獨立的市場。
@trustno1 說過:約炮,就是ONS ,沒有預期的。結婚是長期飯票
話比較粗糙但是在理。

B同行競爭
世紀佳緣和百合

聽說過世紀佳緣有騙子
沒聽說過百合有騙子

97年還是96年我開始上網。當時沒有騙子的只有輕舞飛揚。
慢慢的上網開始流行騙子自然多鳥
這是社會化問題。

也就是說有騙子證明這是一個有效率的網站
反之一個連騙子都沒有的網站你們覺得會有效過嗎?

按照我的社會經驗我是不會投資一家連騙子都沒有的網站,沒有起碼的平台特徵。



這只是幾個問的和討論的比較多的問題,我的回答也只是定性不定量。
思考總有遺漏或者瑕疵,碰撞才能有火花

期待更多的交流和碰撞。拒絕反駁和辯論。

最歡迎是糾錯 謝謝@不明真相的群眾 謝謝@sylvielu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414

【雜談】快樂學說 (續篇)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11/blog-post.html
一個人生活愉快,是有原因的。

先前在《快樂學說》說到態度的重要性,並說了一對小夫妻的故事。我真的很欣賞那位新任媽媽。

懷孕期間,她辭職了。生完仔坐完月,開始找工作。過往在professional firm 工時長壓力大,想轉去commercial firm,很快就有大行的offer。由於overqualified 職位低了,待遇與professional firm 相差接近4成,但勝在夠hea 安穩福利好,而且公司名譽好。之後,另一間大行邀約面試,蠻喜歡她的。職位高,工種較有趣,待遇應該較第一間行高2-3成,但依然未及professional firm 的待遇。

她如何選擇?


她說:「我賺多賺少(professional firm vs commercial firm,即相差4成) 都是這樣生活,無影響㗎~ 賺多些便買多些嘢,賺少些咪買少D 嘢囉~ (你現在有個仔喎~)  就算我賺多些,都不會捨得比個仔上幾千元4堂的playgroup。賺多了的錢,也不會全部花在他身上。第二間行,我怕無乜自己時間。」

雖然要等第二間行的offer,未選擇到。我非常欣賞她的態度:不太著緊幾成薪金的差距、賺多賺少都照日常水平生活、不會過度溺愛兒子或為(他的)將來太擔憂。

的確,她對工作的選擇權,建基於不缺錢。但她不太著緊錢財、不奢侈兼凡事看得開(十分明白時間和薪酬的取捨,所以少4成都處之泰然)的態度,和財富多寡無關。我相信很多有錢富豪看重錢財,賺極不夠,甚至要榨盡一分一毫。

我真心欣賞 - 她的性格和態度會生活得很快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485

【閉市論門道】散戶常犯的錯誤(續篇)- 買賣那點事兒 騎行夜幕的統計客

http://xueqiu.com/2480001764/39888727
一轉眼到了假期的最後一天。小長假太短,休市的時間更長才好。如果股市像房地產市場一樣不是每天開盤,看不到價格上躥下跳,一定會有更多的人賺錢。騎行客白天是不看盤的,但每逢交易日收盤後,總會瀏覽一遍自己持倉和關注中股票的股價,大多數時候是徒勞地耗費一點時間和腦神,以物喜或是以己悲。股市如果一週甚至一個月只開一次盤,興許我能有更多的閒情逸致享受生活吧。

今天就來談一談散戶因股市每天開盤,每時每刻鼠標一點就可交易所常犯的錯誤:

【錯誤六】目標價設得過低 – 典型的做法「一漲個5-10%就賣」

買一支股票,無論是自己分析的,朋友推薦的,消息聽來的,總是投入過一些時間和精力的。騎行客買入一支股票前至少要分析三個小時。而且每買一支股票的背後都至少排除了5-10個其它標的。排除這些股票另需花上三個小時。就算是朋友推薦的,消息聽來的,維繫老友的時間,打點消息源的花費,算下來也不會少。總之,一隻股票買下去的背後是每個股民不菲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漲了5-10%之後,就落袋為安,投入產出比過低。在牛市中,這種錯誤尤為明顯,在下一個標的無以為繼前,因稍漲了點就清空手中持倉,看著大盤呼哧呼哧地漲,手中無貨乾著急。這比滿倉踏空還要可悲。

由於股市工作日每天開市,交易時間連續競價,股價在單位時間內的價格波動尤為顯著。5-10%可視為股票在短期(三個月以內)的正常波動。如果我們買股票把目標價設在股票短期正常波動的範圍之內,則可視為在賭場裡賭大小。因為短期內上漲或下跌5-10%的概率各是50%。從概率上來說,用過低的目標價炒股,長此以往就像在澳門玩百家樂輸了押翻倍,再輸再押翻倍,看上去最後總能贏點蠅頭小利,只要來一次黑天鵝就能讓你的利潤全數吐出

【錯誤七】過於短線 – 典型的做法「今天買了明天不漲後天就賣」

股市的交易成本看似很低,一人多戶放開可預見在激烈的競爭下費率會全部降至萬三甚至萬二。一次買進賣出成本也就是不到千分之一。但讓我們考慮一下,如果交易過於頻繁,譬如持股全都不超過三天,那麼一年下來,買賣的次數將達到100次,交易成本是10% = 100*0.001(交易成本)。對資金量小的散戶而言,成本極有可能會更高,因為佣金有個底線是5元。也就是當單筆買入低於2.5萬元時,假設佣金是萬分之二,佣金最低總是5元。

讓我們來設想一個5萬元的小賬戶,喜歡同時買10只股票,平均單筆買入是5000元,超短線交易,假設一年換倉100次。則每年的買賣是10*100*2=2000次,每次佣金最低都是5元,則一年的交易成本在10000元以上,佔賬戶的本金比例>20%!所以券商最喜歡超短線頻繁交易。

對於小資金而言,分散+超短=自殺,每年交易成本就超過20%,市場上能活下來的大概只有三十幾歲就禿頂的徐翔和電腦(程序化高頻交易)。對於大資金而言,超短等於每年你的本金先從90%起步,做到P2P的收益率,才拿回餘額寶的現金。有個券商營業部老總不願公開的數據,全部賬戶中能做到穩定盈利的,短線不到10%

【錯誤八】下跌後不止損 – 典型的說法「大不了給女兒做嫁妝」

A股對老百姓其實是很「仁慈」的。這跟我們一黨執政有關。股市裡虧光了還能罵GCD。所以證監會「千方百計」不讓公司退市,為的還是喜歡投機的老百姓的血汗錢能得到保全。即便如此,A股依然是熊長牛短。即便套牢的錢不會像國外那樣在公司退市後,灰飛煙滅,損失的也是青春,機會成本,和更多經驗的積累。下跌後不找原因而採取鴕鳥政策,或者乾脆眼不見心不煩的人根本就不該來股市。你是來送錢的麼?每一次下跌後的止損都是最好的教訓,只有傷了痛了,揭開傷疤,尋根問底,自身才能變得更強。用一句,「反正沒賣就是沒損失」,騙得了自己騙不了媳婦兒。

還有一種危害很大的價值派思維,叫「越跌越買」。在騎行客看來,「越跌越買」只適合股市中不到5%的人,機構中不到20%的– 真正能把企業價值判斷地八九不離十,並且對自己的判斷能夠依據時勢的變化而及時作出改變的少數分子。一般是水平越臭,越不願認錯;真正的高手,像索羅斯那樣,承認錯誤空翻多只需要一秒鐘。自認為水平不是頂尖,還是老老實實止損吧,千萬別拿「學巴菲特,做價值投資」當擋箭牌。

【錯誤九】成本價拋售 – 典型的做法「買入上漲後下跌,或下跌後上漲,在成本價拋售」

有了目標價,有了止損位,你在成本價附近著什麼急?遊樂場裡的龍船大家都玩過,隨著一次一次地震盪越來越高,就好像股價的波動,勢能一次次轉換為動能,回到原點(成本價)是很頻繁的。

很多人在漲的時候,沒到目標位,乾著急,然後掉頭向下,跌回成本了,覺得趨勢還要跌,於是急急忙忙平倉。那你還要止損位幹什麼呢?止損位就是幫你在逆向波動時逃命。不該逃命時逃命,只會錯過下次來得更猛烈的上漲

同樣地,還有很多人在跌的時候,滿心焦慮滿臉愁容。好不容易等到股價回升到成本位了,就平倉,心裡想,還好沒虧,卻錯過了股價的主升浪。來股市是來賺錢的,不是來保本的。有止損位保命,買完後就忘了成本,下跌期間不必憂慮,耐不住寂寞就等不來輝煌,最可惜的是黑夜你都熬過去了,卻倒在了黎明前。成本價上千萬別把籌碼交出來!

【錯誤十】一到目標價就拋 – 典型的結果「牛市來了,才賺了20-30%,已經空倉了,接下來只能瞎買」

90%的券商研報把股票的目標價都設在當前價格上面的20-30%,2000點時如此,現在如此,當年6000點時也是如此。究竟什麼是目標價,賣方想讓你買的時候的目標價完全是唬人的。設太高怕你不信,太低怕你沒興趣,25%正好。究竟目標價該是什麼,是企業的公允價值?剛才說過價值判斷的正確方法95%的人都不掌握,剩下5%掌握的人意見還不一致。今天做的估值,隨著明天形勢的變化還會調整。牛市裡股票的價格全部都在自身公允價值的上方。所以,目標價是買入時的參考,交易紀律才是核心。當掌握估值的方法以後,不要去買那些股價明顯高於公允價值的股票,還自以為是在投資。不是不可以投機,投機有投機的方法。最忌明明是在投機,自以為是投資

對估值不清楚,對整體市場的牛熊沒概念,或者就是投機已被高估的股票,都能通過交易紀律保護自己(關於交易紀律的詳述http://xueqiu.com/2480001764/32544505)。而最好的方法,是在企業被低估時買入,市場處於熊市時入場(後者對散戶而言更容易掌握,請參見騎行客的專述http://xueqiu.com/2480001764/38456736)。然後,忘了目標價,繫上「交易紀律」的保險帶,不斷在趨勢市的快車道上飛馳。你覺得巴菲特當年買中石油,是把目標價定在800%嗎?

最後還是重複一遍騎行客說了很多次的老話,股市是正和的http://xueqiu.com/2480001764/32317902)。所以交易紀律也應用「正和」的理念去配套,止贏(目標價過低或一到目標價就拋售)不止損,還是止損不止贏,這是區別絕大部分散戶賠錢還是賺錢的標準

$上證指數(SH000001)$   $深證成指(SZ399001)$   $中小板指(SZ399005)$   $創業板指(SZ399006)$   $恆生指數(HKHSI)$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道瓊斯指數(DJI30)$   @今日話題 @方舟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698

拍《城市獵人》續篇唔識笑三吉彩花驚變吳尊

1 : GS(14)@2015-10-23 07:53:00

今季日劇差不多已經全部開鑼,成績平均,當中包括改編自漫畫《城市獵人》續篇《Angel Heart》的同名劇集。該劇首播反應不俗,日本網民都給予讚賞,不過,有華人觀眾看後,近日就在網上瘋傳女主角之一的三吉彩花截圖,皆因三吉某個角度看來,竟然與台灣男星吳尊十分似樣,有如孖生兄妹!新劇《Angel Heart》改編自漫畫家北条司作品《城市獵人》的續篇同名漫畫,於2001年就開始連載,角色基本上與《城市獵人》相同。劇集中起用了《花咲舞不會沉默》男星上川隆也扮演孟波,演過《傭人三田》等多部日劇的相武紗季扮演阿香,至於劇中來自中國的香瑩一角,就由19歲新星三吉彩花扮演。



■三吉彩花在劇中被發現這角度竟然與吳尊十分似樣,有如孖生。

■吳尊在《東方茱麗葉》中扮過女人,亦曾被指似鍾嘉欣。


■《Angel Heart》由三吉彩花扮香瑩,上川隆也扮孟波,評價不俗。

收視即跌

三吉彩花在劇中相當受注目,她從小學生開始就做模特兒,後來加入偶像組合SAKURA學院,走可愛美少女偶像路線,但於大前年退團,之後再重拾模特兒的工作,並演過多套劇集包括去年重拍的《GTO》。今次三吉在《Angel Heart》中扮演殺手香瑩,經常一身黑衣,相當有型格,但與之前的少女形象相差甚遠,劇中不苟言笑的她連樣子也與從前有別,更有華人觀眾發現,劇中三吉某個角度看來,竟然與擺出chok樣時的吳尊十分相似。從網民的截圖來看,二人不單只如孖生兄妹,更恍如吳尊戴假髮扮女人一樣,相當爆笑!不知是否受到美少女三吉變臉的影響,《Angel Heart》由首播時有12.5%的不俗收視,跌至第二集只有10%收視。撰文:泉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1023/193433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4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