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國或將加入“全球通縮俱樂部”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31

US-Economy

暴跌的油價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是好消息,但對通脹數據來說無疑是糟糕的。

長期受困通縮的日本突然間成為發達國家中通脹率最高的國家。歐元區和瑞士通脹率在近期跌入負值。英國距離通縮也不遠了,12月通脹率創十五年新低。而今晚公布的數據可能會顯示,美國也將加入“全球通縮俱樂部”。

北京時間今晚21:30,美國勞工統計局將公布12月CPI數據。市場預期美國12月CPI將環比下降0.4%,創2008年12月以來最大降幅。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意味著12月CPI同比僅增0.64%,創2009年以來新低。

市場還預期,剔除了食物和能源價格影響的核心CPI環比增長0.1%,同比增長1.7%。

能源價格的大幅下跌成為12月CPI下降的主要原因。

法興銀行分析師Brian Jones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預測顯示12月季調後汽油價格下跌12%,反映到CPI上可能是能源成本下降5.4%,拖累12月CPI數據約0.5百分點。

QQ圖片20150116150230

(一季度汽油價格將把CPI拖得更低)

Jones還補充道,“顯著降低的汽油價格將會給整個冬季的CPI帶來下行壓力。”因此,12月可能不是CPI下降的唯一一個月份,甚至更大的環比降幅可能會隨之而來。

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不僅未能實現,反而漸行漸遠了。不過,美聯儲主席耶倫在上月FOMC會議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能源價格暫時性的下跌不應推遲加息的進程。

但市場預期通脹低迷為持續更長時間:

美國通脹保值債券(TIPS)隱含的未來十年通脹預期僅1.6%,三十年期通脹預期也僅1.8%,低於美聯儲希望的2%的水平。

美國勞工部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PPI環比下跌0.3%,創2011年10月以來最大的降幅。此前彭博新聞社對75位經濟學家的調查中值為下跌0.4%,11月PPI環比為下跌0.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08

蕭規曹隨 沙特新國王或將繼續堅持不減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02

Prince-Salman_2251916b

換了新國王,沙特的石油政策可不會變。

彭博指出,沙特的新國王薩勒曼(Salman)可能會繼續堅持已故國王阿蔔杜拉的政策,即便油價下跌也不會減產。

問題的關鍵在於薩勒曼是否會保留現有石油部長Ali al-Naimi。Naimi今年80歲,自1995年以來就一直主導沙特的原油政策。他此前曾表示,希望能將更多時間投入到其他工作中,比如阿蔔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校董會主席。

彭博援引咨詢公司阿拉伯觀察首席經濟學家Florence Eid-Oakden評論稱:“沙特領導層已經做出了艱難決定,適應更低的油價。Naimi聲譽卓著,廣受尊敬。只要現有內閣仍然在位,沙特的政策不會改變。”

在今年1月6日代表已故國王阿蔔杜拉的新年講話中,薩勒曼表示,現在的市場“緊張”是由全球增長放緩所致,沙特將堅定地繼續現有石油政策。即便油價下跌,沙特的穩定並不會受到威脅。

他說:“你無法忽視國際原油市場的緊張局勢……過去,我們用自己堅定的意誌和智慧應對了這些問題……我們也將以同樣的方式應對當前的局面。”

理論上,沙特的石油政策是由最高石油委員會做出,該委員會成員包括國王、其他王室成員、內閣的各位部長和石油界領袖。

但事實上,Naimi才是沙特原油政策的真正主導者。華盛頓智庫的Simon Henderson在去年10月的一份研究中稱:“盡管已經年近80,而且可能會退休,但Naimi仍然牢牢地掌握著控制權。”

目前,沙特原油產量950萬桶/天,超過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出口700萬桶/天,約占全球的五分之一。

沙特主導的OPEC拒絕減產,再加上美國頁巖繁榮和全球需求低迷,共同推動了國際油價暴跌。自去年6月以來,國際油價已經下跌了近6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63

德銀:美聯儲若照本宣科 市場或將略感意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706

針對即將到來的美聯儲2015年“首秀”,德意誌銀行認為本次利率決議可能不會有太多的內容變化。不過在全球經濟疲軟和美國核心通脹下行的情況下,照本宣科依然可能會令市場略感意外。

德意誌銀行Peter Hooper表示,

對於美聯儲2015年的政策取向,市場不太可能從第一次利率決議中得到太多的信息,但是依然存在一些線索可以幫助投資者理清脈絡。總體來看,本次決議可以視為美聯儲的一次“日常”,核心內容並不會和去年12月有太多的出入。雖然經濟情況有了一些適度的變化,但是還不足以做出重大調整。

我們依然預計美聯儲可能會在6-9月間開始首次加息,6月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核心PCE繼續出現下行趨勢的話,則可能會延後加息。

市場目前普遍預計美聯儲首次加息會在今年10月,資產價格的反應也是如此。因此如果美聯儲維持12月基調的話,我認為市場可能會出現一些小的震蕩。

我們一直認為,美聯儲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通脹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對於加息十分糾結,但是毫無疑問,總有一天美聯儲會扳動加息開關。如果今天有任何這樣的信號,那市場反應將會十分有趣。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511

全面迎來“註冊制” 資產證券化或將大爆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836

本文來源於一財網,作者為覃蓀,文章授權發表。

在銀監會、證監會資產證券化改審批制為備案制之後,央行終於也“按捺”不住了。

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日前,央行與市場機構溝通,擬取消銀行間市場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審批制,轉而采取註冊制,這標誌著中國資產證券化銀行間和交易所兩大市場徹底告別審批制。

央行擬推資產證券化產品註冊發行

上述知情人士還表示,銀行間發行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在央行進行註冊和登記時不再“開包”檢驗基礎資產,將部分借鑒交易商協會的註冊發行方式。

但另有消息人士透露,銀行間市場資產證券化產品註冊制的正式執行仍需國務院批準,若獲批將於春節後推出。

“問題不大,這是大勢所趨,而且銀監會已經執行備案制,央行不可能自己卡著不放。”一名分析人士表示。

“即便在審批制期間,央行開包也只是審核資產證券化產品是否符合產業政策,了解交易結構等,而且審批時間只需1個月左右;相比之下,銀監會對資產包的審查則更加詳盡,用時也更長。”一名結構化產品評級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一名信托機構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央行註冊制執行之後,銀監會和央行均無需開包,只需遞交相應的資料進行登記、備案即可,我們即將發行的一單產品就等央行政策落地。”據悉,上述信托人士所言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將是2015年發行的首單住房貸款抵押證券(RMBS)。

也就是說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一直以來的雙審批將改為雙報告制度。

監管層競相松綁資產證券化

資產證券化產品在國際資本市場具有重要地位,美國的資產證券化產品占到整個美國債券市場的四分之一,高峰的2007年資產證券化產品存量占整個債券市場存量的35%;截至2014年底的數據顯示,中國資產證券化產品存量僅占到整個債券市場存量的2.5%。相比之下,中國資產證券化產品市場仍處於初級階段,而且鑒於證券化本身具有的融資和調表以及流動性管理功效,資產證券化正在成為中國資本市場重點發展的重要市場。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2014年中國資產證券化市場的新增發行量接近3000億,是自2005年啟動資產證券化試點至2013年末的全部發行量的兩倍還要多。

中誠信國際創新部副總經理閆文濤對比美國債券市場發展的不同階段,認為2014年中國資產證券化市場的快速發展標誌著中國進入“信用2.0時代”。

隨著監管層面的放開,2015年資產證券化市場再度迎來擴容已經不容置疑。

“這塊蛋糕體量之大、影響之深遠是各個監管機構都心知肚明的事情,這也是為何各方都競相開放這個市場的原因。”一名券商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該券商在2014年10月曾參加證監會內部的一個溝通會,而該溝通會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探討交易所體系資產證券化備案制。

該人士還向本報記者透露:“交易所並不滿足於僅僅做企業類資產證券化產品,平安1號是個試探,銀行信貸類資產證券化產品也是交易所希望嘗試的品種。”

另有媒體報道,在上證所關於資產證券化的一次培訓會上,上證所內部人士表示,2015年要將資產證券化交易規模做到5000億元,其中企業類1000億、銀行信貸類4000億。

這或許也是央行推行銀行間市場資產證券化註冊制的一個外部因素,盡管從目前發行量來看,交易所資產證券化產品跟銀行間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但背後涉及的托管機構等因素則影響非常深遠。

除了傳統的央行、銀監會和證監會在競相推動資產證券化市場的“自由化”進程,一向在資產證券化市場上表現“稍遜”的保監會也已經於去年年中向保險資管公司下發《項目資產支持計劃試點業務監管口徑》,鼓勵保險資管通過項目資產支持計劃發展保險資管公司的資產證券化業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372

中國多家銀行或將參與設定黃金定盤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873

倫敦洲際交易所(ICE)周一宣布LBMA黃金價格將從3月開始正式取代倫敦黃金定盤價,而中國多家銀行或將參與設定黃金定盤價。

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CEO Ruth Crowell表示,

包括中國的銀行在內,更多的會員(單位)將參與設定新的黃金定盤價。

2014年10月,中國第二大國有銀行建設銀行宣布成為LBMA普通會員,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也是LBMA會員。

LBMA此前曾表示,倫敦洲際交易所將會提供一套新的價格平臺和方法來管理黃金基準定價。不過LBMA周一並未透露會有多少家會員單位以及哪些會員會參與3月的新定價。

目前的倫敦黃金定盤價由法國興業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花旗和巴克萊這四家銀行,每天通過電話會議,根據各自的買賣盤價格,分別報出買入價和賣出價,據此確定價格。這四家銀行去年7月時均發表聲明稱,會將黃金基準定價的管理權移交給新的第三方機構。

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市場(Libor)曝出人為操縱行為之後,金銀市場操縱醜聞也屢屢見諸報端。

全新的定價機制將被命名為LBMA黃金價格(LBMA Gold Price)。不過目前英國監管機構FCA尚未對新的定價機制出臺管理條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402

國企跨境投融資地域或將不限在香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67

離岸人民幣

央行貨幣政策司二司副司長郭建偉周一透露,央行與有關部門就金融機構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制定相關政策,目前已報送國務院,預計將於近期出臺。該政策旨在拓寬中國企業跨境投融資渠道,簡化中國企業海外投融資手續的審批流程。

據《證券時報》,郭建偉稱,“今後國有企業跨境投融資地域將放開限制,國企不單單可以選擇在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任何離岸市場都可自主選擇。”

與此同時,金融機構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有望實行備案制,並實行余額管理,這將大大縮短海外發債的前期準備時間,幫助發行人把握有利發行時點。

一位法國巴黎銀行市場人士向《證券時報》表示,此前內地非金融機構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只能選擇在香港掛牌交易,而所謂的“寶島債”、“獅城債”、“倫敦債”目前只有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2012年發改委發布《關於境內非金融機構赴香港特別行政區發行人民幣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放開內地非金融機構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

不過,國企赴港發行點心債準入門檻高、審批條件嚴。其中,央企需向發改委提交申請,發改委進行個案審批;而地方國有企業則需先向地方國資委提交申請,再由地方國資委上報國務院國資委。

相比之下,民營企業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則常選擇“內保外債”的形式進行融資,即在港註冊一家殼公司,境內銀行或母公司提供擔保,由殼公司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或者以香港子公司為離岸人民幣債券的主體發行人發債。

因此,郭建偉表示,該項政策作為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一系列配套措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企業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簡化審批流程、放開發行渠道,同時有利於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國家發改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國外貸款處處長李俊元周一表示,境內外融資成本平均相差2個百分點,因此,今年發改委將從7大功能工程和6大消費工程著手,重點支持國內企業境外低成本融資:

7大功能工程主要涉及電網、礦產、環境、養老等領域;6大消費工程是指信息、綠色、住房、旅遊、教育文化以及適應中國老齡化項目。發改委將重點發力上述領域,加大企業境外融資力度。同時,今年發改委將積極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解決境外募集資金回流問題。

《證券時報》報道稱,中國企業海外發債所募集的資金大部分直接在海外使用,而由於目前資金回流手續繁瑣、要求嚴格,使得發行主體回流資金的積極性不高。因此,不少業內人士建議,應完善境外人民幣資金以直接投資、債券投資等方式回流的相關制度,使得資金流向國家鼓勵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63

合生元(1112):連續事件刺激,股價或將迅速啟動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594

合生元(1112):連續事件刺激,股價或將迅速啟動

作者: 劉淑生

在我們上周三重申了對合生元的買入評級後,期間事件性利好頻頻,我們認為,在這些政策性以及突發事件的利好刺激下,股價或會迅速啟動,再次重申“買入”評級,目標價32港幣,對應20倍2015PE:目標價PE倍數較國際奶粉公司美贊臣仍有20%折價,且考慮到公司堅決觸網,介入母嬰網購市場,後續可能引入戰略投資者,目標價較保守,提醒投資者密切關註。


其一:中國堅持了四十年的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可能出現動搖。克強總理在兩會的報告暗示中國堅持了四十年的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可能出現動搖——3月5日,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人口與計劃生育方面的內容提到:“推進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而之前各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即使沒有明確提到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也基本都有落實或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甚至穩定低生育率水平的表述。另外,3月10日,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柳斌傑表示:正就全面二胎調查研究。


其二,新西蘭奶粉“投毒威脅”事件發酵,利好歐洲奶源公司。3月10日新西蘭初級產業部和新西蘭警方表示,去年11月,恒天然收到威脅信,聲稱如果新西蘭政府不在今年3月底之前停止使用“1080”農藥,就將“1080”農藥投到嬰幼兒奶粉中。同一天,中國質檢總局也跟進,稱要加大對新西蘭進口奶粉的檢測力度,同時要求經銷商,提醒消費者註意查看產品包裝是否有破損。


其三,歐洲1萬億歐元QE利好公司成本端。3月9日,歐洲央行宣布啟動1萬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計劃,歐元匯率創出11年新低,並繼續創新低。正如我們1.13日推薦報告,1.30日深度報告所言,保守估計,2015年公司結算價而言,歐元對人民幣匯率同比下滑超過5%,對毛利率提升超過1ppt


其四,有望出臺整頓網絡銷售海外奶粉的政策。在3月5日的美贊臣年度分析師會議上,美贊臣CEO Kasper Jakobsen透露,在他之前和汪洋副總理的會面中,提到關於規範中國網絡上海外奶粉(包括暢銷品牌諾優能,可瑞康,美素,)銷售問題,目前這些占據市場份額20%的海外奶粉不用交稅,而且只有非常有限質量監測檢查(海關檢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356

谷歌治癌手環或將讓未來人類永生,你信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13/149592.html

黑馬說:由谷歌眼鏡搞大的智能穿戴產業還在河里摸石頭,而谷歌最近又來了個更刺激的,就是基於智能手環進行癌癥治療。

根據專利文件的描述信息來看,谷歌智能手環是利用超聲波或無線電頻率等“外部能源”來鎖定人體中的這些對健康有害的細胞,並通過向血管發送能量,包括紅外線信號、無線電頻率、聲脈沖或磁場,以此來影響、幹預佩戴者的健康狀況。

這頓時讓我想到搜狐張朝陽在201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的一句話,未來人類或將永生。谷歌治癌手環會不會成為締造這傳奇的“神來之手”,它到底又會給人類帶來什麽?
 

\文/陳根

可穿戴醫療產業將被引爆

如同之前谷歌眼鏡引爆了智能穿戴產業一樣,谷歌這次所提交的專利信息將進一步引爆智能穿戴產業的核心,也就是健康醫療。盡管之前的谷歌眼鏡引爆了智能穿戴產業之後,越來越多的產業認識到了智能穿戴將會成為物聯網時代的一個關鍵點,不同的企業嘗試著從不同的路徑進入智能穿戴領域進行嘗試,包括傳統的科技公司、時尚公司、鐘表公司、通信公司等,基於各自固有經驗的角度形成了對智能穿戴產業的理解,並推出了相關的產品。

這些產品正是我們今天所看到,從手環、手表、內衣、衣服、褲子、鞋子、襪子,以及各種看似與智能穿戴並無強烈關系的奢侈品也紛紛出來為智能穿戴站臺。但現實處境中,消費者似乎為智能穿戴買單的熱情並不高。

當然,今天我們不在這里討論關於產業鏈或者產業發展之類的問題,就談現狀。就這些現狀來看,大致由以下幾方面要素:

一是由於傳統的科技或通信公司在以類手機的思維打造智能穿戴產品,導致這些產品不同程度的成為手機的“小三”,用戶的雞肋;

二是時尚品牌的介入,大部分是停留在輕智能的層面,培育著智能穿戴市場卻遊走於產業的邊緣;

三是一部分創客人群,一邊大力的培育市場,一邊大力的“玩死”用戶,處於創業的搖擺過程中;

四是跟隨谷歌眼鏡的思路理解、延伸的公司,其產品主要集中在娛樂、遊戲方面為主,包括VR的熱火都屬於這一類;

五是抓住了智能穿戴最核心的關鍵,就是健康醫療,從這個層面進行了一次嘗試、探索。

而在我看來,當前顯然兩條路徑是比較現實的,一是與時尚結合的輕智能穿戴,我之所以定義其為“輕智能穿戴”的原因是在當前產業技術階段中,時尚類產品的結合很難為用戶提供真正意義上的智能穿戴的有效價值數據服務。因此,更多的是以時尚為主,智能為輔這樣的路徑,讓消費者付錢的關註重點在時尚上而非智能上,這當然也是創業者能在智能穿戴產業浪潮中活下去的一個不錯方向;

二則是谷歌最新的專利方向,就是深度挺進可穿戴醫療領域。這個領域不存在所謂的智能穿戴產品無痛點和剛需一說,只要我們想好好的活著,只要我們想活的好一點,只要我們想活的久一點,我們就必須要借助於這類的可穿戴設備。當然,這個領域與娛樂可穿戴設備、金融可穿戴設備、社交可穿戴設備、運動可穿戴設備、時尚可穿戴設備等都有著明顯的差異,其進入門檻相對較高且專業。

對於醫療可穿戴設備,首先是基於醫療,專業的醫學知識才能建立有效的算法模型,其次才是硬件的技術方案與零部件的技術性能,以及軟件與醫院系統的結合。

未來人類或將永生

谷歌這次被挖出來的專利到底預示著什麽呢?如果說谷歌眼鏡是為了讓智能穿戴從科幻片中走出並走入大眾視線,那麽谷歌智能手環是為了真正讓大家明白智能穿戴的內涵。我們不論其技術原理,這個話題後續再專門與大家討論,就其專利中所顯示對醫療所產生的變革足以影響這個時代。

最關鍵的是谷歌智能手環告訴我們不要再去扯那些手機與智能穿戴之間的事情,我很早就說過智能穿戴幹掉手機那只是時間問題,並且未來的重點一定是在智能穿戴上。如果說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重點是手機,那麽物聯網時代的重點一定是智能穿戴。

並且我認為可穿戴醫療這個產業將會被激發,不論是媒體還是資本的關註度將會轉向於可穿戴醫療這個產業,包括一些體內可穿戴設備,比如納米機器人等對抗、治療癌癥的技術。

最後,還是借用張朝陽的話來作個總結,那就是未來人類或將永生。或許他去年在講這個話的時候一些人很難理解,但面對谷歌智能手環專利的爆料,人類可能距離永生真的僅一步之遙。

(作者簡介:陳根,智能穿戴產業專家、智能家居產業專家,產業變革專家。科技、財經評論員。《可穿戴設備:移動互聯網新浪潮》、《智能穿戴改變世界:下一輪商業浪潮》、《智能電視:重塑第1屏》以及在臺灣繁體出版的《穿戴式裝置時代-第四波工業革命來襲》等科技暢銷書作家,更多關於智能硬件以及智能穿戴設備的探討,敬請關註i黑馬,以及本文作者微信公眾賬號:陳根談智能穿戴,新浪微博:陳根微博)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陳根,智能穿戴產業專家、智能家居產業專家,產業變革專家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695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中概股或将迎来再评估 Ricky

http://xueqiu.com/6654628252/41695841
A股火爆,创业板大蓝筹轮番上攻,各类股票全面上涨,指数不断攀升...火到上交所爆表,新华社连续发文力挺A股牛市,人民日报更是喊出4000点才是A股牛市开端;

曾经被认为会边缘化的港股也火爆起来了,A股资金流大军南下,诞生了“港A股”这一新名词,没有涨跌停限制的港股,涨起来更让人激动不已;

唯有身处大洋彼岸的美股中概,略显寂寞。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可见现在互联网在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在美国上市,从新浪搜狐网易等老牌门户,到百度阿里等产业巨头,到京东唯品会聚美当当兰亭等各类电商,到携程去哪儿、搜房乐居、汽车之家易车、前程无忧智联招聘、正保达内等垂直互联网新贵,再到奇虎猎豹优酷欢聚时代陌陌58等各种新型经济模式...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覆盖了在线零售、在线广告、在线娱乐、在线房产、在线汽车、在线旅游、在线教育、在线本地生活服务、在线招聘等等,这些公司已经不仅仅是“互联网”这么一个独立划分的单一行业,而是和中国各行各业深度绑定的“互联网+”,能比较全面映射中国的各大支柱产业。由于这些互联网公司掌握了中国最海量的用户群,从最顶端的消费终端推动各行各业的改造,缩短产业链提高社会效率,而且随着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加深不断演变和升级商业模式,这些在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对整个中国产业经济的变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轮A股大牛市,以及在A股带动下的港股大牛市,是政府换届后新的领导层的经济和货币政策下、释放出全社会的无比充沛资金流对中国资产的再评估和再定价,有个显著特点是对新型经济尤其是以“互联网+”的公司给予了高估值,在A股上市的少数几家互联网公司由于品种稀缺性估值基本都飞上了天,而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虽然综合竞争力更强、成长性好,但是目前的估值仍然是原有投中概的老外的估值惯性,和A股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差是天上地下,在美上市的中概互联网公司作为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优质最便宜的中国资产,接下来或许将迎来再评估的机会,道理很简单——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A股市场目前是资金过度充沛但是优质投资标的稀缺,尤其是互联网相关行业,很多A股互联网公司市盈率都已经几百甚至几千倍,通过投资A股互联网赚钱后获利了结的资金,以及看到投资A股互联网公司赚钱的资金,在寻找互联网标的时,A股的资金会有溢出效应流向估值低质地好的中概互联网,这点在前阵子港股科网股单日百分之三四十的疯狂上涨行情中已经得到验证,随着资金渠道的便利,相信会有更多的A股过剩资金流向中概;同时,在这轮中国大牛市面前,海外投资者如果要分享,质优价廉的中概互联网公司是最便利的渠道之一,在整个中国资产都走牛的背景下,中概互联网作为中国资产尤其是“互联网+”的核心部分会得到更多海外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配置。

人往高处走——A股和中概巨大的估值差,对中概管理层也形成巨大的触动,也有越来越多的中概股以各种形式想回归A股,前些年私有化回来在A股借壳上市的中概股,比如千方科技、安防科技等都获得了不低于十倍的估值,而且最近也有越来越多的中概股比如完美世界、世纪佳缘、久邦数码、学大等发起私有化,还有比如永新视博和航美传媒拆分业务卖回A股等等,种种迹象表明中概股和A股市场发生联系的意愿是越来越强烈的,而另一方面相信我朝政府也是希望优质的互联网公司能够回到A股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回到A股的中概股规模相对比较小,在美股中概里都不算是主流公司,而且都采用借壳上市的方式,相信如果接下来有私有化后的中概通过IPO的方式登陆A股,或者分众传媒这种标杆公司在A股上市获得千亿人民币量级的估值,那会有更多的中概股想办法回A股,如果出现体量更大一些的互联网公司启动回A股的程序,那很可能会让海外投资者对中概股进行重新评估。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两股力量接下来或将让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尤其是互联网公司获得再评估,在中国大牛市的浪潮下,中概股不会因为身处美国而缺席牛市,这是以投资中概为生的俺们在最近总是收到别人劝说转做A股的建议后对中概投资的一些思考。

专注和坚守会有回报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672

愛馬仕首次在華5折促銷 明年或將考慮降價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1358.html

愛馬仕首次在華5折促銷 明年或將考慮降價

一財網 霜月 2015-05-22 15:05:00

繼3月香奈兒突然出售在內地的各大專櫃店調整貨品價格後,據報道稱法國頂級奢侈品品牌愛馬仕已經租下香港金鐘港麗酒店,將於今日以最低5折的價格促銷服裝產品,並會一直持續到本月24日。

繼3月香奈兒突然出售在內地的各大專櫃店降價後,據報道稱法國頂級奢侈品品牌愛馬仕已經租下香港金鐘港麗酒店,將於今日以最低5折的價格促銷服裝產品,並會一直持續到本月24日。

包袋未促銷 服裝庫存壓力或成降價最大原因

愛馬仕作為世界頂級奢侈品品牌,其產品一直以來以硬奢為特色,品牌部分包袋在資本市場上甚至可等同於汽車房屋等固定資產進行抵押貸款。

據了解,愛馬仕以摩納哥王妃格蕾斯·凱莉婚前的姓氏命名的“Kelly包”從7500美元至25000美元不等(折合人民幣約4萬~15萬左右)。

Kelly包

而其經典的Arceau 暫停時間腕表售價在2萬~10萬不等。

Arceau 暫停時間腕表

當然,Birkin鉑金手包也是經典款,這里看看愛馬仕全球最貴的一款Birkin鉑金手包,據悉此款手包精雕細琢的手袋采用白金制成,搭配總重達208克拉的2182顆鉆石,售價為19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140萬)。

Hermes Ginza Tanaka's Birkin Bag(Birkin鉑金包)

而此前數十年,奢侈品的主要營銷手段是提價保值甚至宣稱升值。在去年4月,眾多奢侈品還掀起了一輪漲價潮,最高漲幅15%左右,以彌補銷量下滑帶來的利潤損失和提升品牌形象。

但保值效應的意義也越來越小,如今市場開放,國民消費水平在提高,眾多一線品牌的大眾化也使得群眾在購買奢侈品的時候選擇空間越來越大,加之香奈兒降價之後眾多國際大牌也紛紛參與其中,如果繼續保持高價就會顯得“自恃清高”,與市場格格不入。

再看愛馬仕3月公布的2014年財報顯示,全年收入約281.3億元,同比增長9.7%;營業利潤合107億元,同比增幅為6.7%;凈利潤約合71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旗下腕表業務受中國市場重創,銷售額暴跌10.6%。

按品類看,皮具、服裝服飾和絲織品是銷售占比最大的三塊業務。其中,服裝服飾銷售額占比為23%,絲織品占到12%。2014年愛馬仕服裝配飾銷售額增長15%,香水和腕表分別下跌8%和17%。

愛馬仕香水廣告

盡管愛馬仕整體業績表現穩定,但其仍然面對服裝飾品類的庫存壓力。若不及時清理庫存,將對公司的運營產生極大的不利影響。

2016年或將調價

奢侈品界掛起降價風,據悉,在2015巴塞爾鐘表展上,百達翡麗宣布在中國內地市場降價18%。巴展第一天,泰格豪雅率先在香港降價,平均降幅近20%。

由於近期歐元疲軟帶來了一系列的消費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愛馬仕的業績,對此調價似乎已經是一個必然的事情了。據悉,愛馬仕首席集團執行官AxelDumas在此前公布2014財年業績時曾表示,品牌並非沒有降價可能,公司會在2016年考慮該問題。

而業內人士認為,愛馬仕長期在中國的價格比歐洲約高出40%左右,也存在降價或促銷的空間。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價格是不少奢侈品保持高端定位的一個衡量標準,在調價過程中如何拿捏分寸,如何令品牌不至於走下神壇,不會因調價失去擁躉,也是奢侈品們要擔憂的問題。

不過小編覺得,就算降價也買不起,不如點這里看看自己做個愛馬仕包包吧》》》

 

(一財網綜合北京商報、金羊網、百度百科報道)

編輯:顏靜潔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