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利豐金融:大股東增持並成長性確定的品種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561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5-16 10:18 編輯

金利豐金融:大股東增持並成長性確定的品種
作者:格隆匯 robinchenrong


近期金利豐申報大股東朱李月華博士及其家族以每股0.8元,行使15億股可換股優先股,相當於現有股本的12.38%,持股量增至74.61%,信心已表露無遺。


金利豐主要從事金融證券以及酒店博彩業務,如今金利豐金融旗下的金融業務增長迅速並遠較原本的酒店及博彩業務吸引。

從集團截至去年9月底止的2014中期業績看,金利豐總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41%而利潤更大幅增長達到70%,毛利率也從41%上升到了本次的50%。

集團業務由兩大部分組成:


其一是金融證券業務-以下簡稱金利豐證券,金利豐證券業務收入占集團總體業務比重由2013年的47%上升到如今的56%,而金利豐證券業務增長更是同比達到了67%,而同期香港證券市場每日成交額僅從587億港元上升到642億港元(增長了9%)。可見金利豐證券表現出色;

其二是酒店博彩業務-以下簡稱金利豐酒店博彩,金利豐酒店博彩業務占集團總體業務比重由2013年的53%下降到了如今的44%(也就意味著金利豐證券已經逐漸趕超金利豐酒店博彩),同期雖然受內地反腐和中國銀聯銀行卡等相關負面政策影響澳門總體博彩收入放緩並下滑帶動,但金利豐酒店博彩業務卻逆勢增長了17%,這無疑和朱太這位賭王女兒的長袖善舞有密切關系。

近期即將公布的2014年報,預計金融證券業務增長將是較大看點。


經歷過數次大風大浪的朱太(朱李月華)在4約初曾公開表示這次港股的升浪有望超過2007年的高位,意味著朱太眼中恒指或會超過當時的31958點。其次港交所李小加也表示,目前港股面臨歷史上最大的機遇,滬港通深港通將使巨大的海外資金池和巨大的內地資金池在香港重疊交匯。而在歷次的港股升浪中,金融券商股都是跑贏大市的絕好標的。

更有近期集團曾發公告稱正考慮分拆部分業務獨立上市,朱太更坦言希望在2015年完成此項工作。坊間就一直認為金利豐早前所言的分拆業務,就是分拆金融證券業務上市。金利豐金融(01031)目前每股凈資產1.31元,合市凈率約1.6倍,無論相對於大券商申銀萬國(00218)約4.68倍,國泰君安(01788)約4.32倍,還是中小券商耀才證券(01428)約7.14倍,以及英皇證券(00717)約2.78倍,都屬價值低估。

如果光從技術上來看,從月線分析,該股上個月一根大陽剛剛走出為期數年的大鍋底,而日線上該股在前期放量大陽後,走出了收斂三角形的整理形態,目前即將面臨突破,是突破後追逐呢?還是提前布局呢?我想聰明的投資者早就心里有了答案。

======================================================================================================================================================
附錄:朱李月華博士小檔案

“融資大亨”、“殼後”、“賭廳公主”、香港男權金融界之女強人、金利豐證券總裁、博士、優秀莞商……這些頭銜的背後是一個叫做朱李月華的女人,人稱“朱太”,這個名字在香港金融界廣為人知。在男性壟斷的香港金融界,朱李月華獨創一面,她與丈夫朱沃裕成功將金利豐金融(0331)打造成一個成功的家族式證券經紀機構,發展成為香港數一數二的華資證券行,被業界戲稱為“富豪禦用證券行”。

金利豐主要以承銷創業板低價股上市聞名於業內,經其沾手的上市公司超過150多家,曾經參與了香港金融市場數宗轟動的收購,如電盈種票事件、國際資源變身金礦股等,有關她的報道也比較多,媒體稱她為“殼後”,是贊許她長袖善舞,眼光獨到,善於為低價股公司進行融資。

朱李月華1958年4月出生於香港,1972年,朱李月華正式移民去美國舊金山市讀書,她於1985年在當地嫁朱沃裕,育有一子。並與丈夫在當地拓展房地產生意。始於1992年一次她回港度假,在中環踱步深深感受到香港人急速的步伐,在美國生活十多年,才發現香港是她心中的天堂,於是決定回流,放棄美國綠卡,舉家遷回重打江山。

1992年回港不久,朱李月華想過做回老本行,投資發展地產生意,不過她發覺香港的地產發展公司,由於經營歷史相當悠久,本身的基礎已十分穩固,加上發展地產事業,人才網絡需求很大。而自己卻只是剛剛回港發展,一切尚在起步階段,做起來便顯得勢單力薄。若純粹只是做地產代理,要完成一宗買賣又非常困難,反而從事金融業,請別人開設投資戶口卻容易得多。剛巧父親的朋友退休,打算出讓聯交所的股票經紀經營者牌照,於是她便買下了牌照,與修讀會計的丈夫合力創立金利豐證券,並在香港仔開設第一間鋪,實行邊學邊做,摸著石頭入行。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金利豐證券卻未很大受影響,朱李月華稱關鍵在於自己沒有炒賣股票,自己也不讓下屬炒股,加上當時公司規模不小,而且只是純運作,處理客務十分審慎,甚少參與投機炒賣,所以才能安然渡過,避免在股災中翻船。
金融風暴後金利豐證券規模日漸擴大,總部更進駐國際金融中心,躋身於國際知名金融企業林立的中環國際金融中心,成為當時發展最快的香港本地券商之一,與一眾外資大行分庭抗禮,而且更成為一間業務多元化,在業界首屈一指的華資證券行。

1998年,朱李月華看到證券市場冷清,轉而開發企業融資及投資、內地新股上市招股等業務,隨後還涉足博彩、娛樂、酒店等不同行業。

除了個人努力,可以說朱李月華的成功很大原因是因為有父親和父親朋友的支持。


黃金廳主李惠文

澳門賭場人稱“福哥”的李惠文是朱李月華的父親。香港的公開介紹稱,李惠文年逾70,但仍健步如飛,在澳門博彩業無人不識。他是葡京最大貴賓賭廳黃金廳的廳主,葡京高註碼的VIP賭廳,他擁有五個。李惠文是澳門博彩業的元老級人物,也是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得力助手。因此朱李月華與何超瓊、梁安琪等名流相識甚早。這些人後來在她創業過程中給予不少幫助。朱李月華打理的黃金集團由李惠文創辦,旗下的博彩業務也是由澳門博彩分拆出來的。

李氏的黃金廳早於90年代初期創立,由於他昔日曾擔任拉斯維加斯賭城凱撒皇宮賭場的顧問,負責亞洲VIP客戶的信貸,故擁有不少富豪客源。加上他廣結人緣,為人講義氣,懂得有錢齊齊揾,故與澳門各界關系良好,亦因此成為賭王身邊紅人。而黃金廳更絕對是澳門博彩業的金漆招牌,早前就有報道指,黃金會擁有“鐵客”過百。

由於不少富商甚或江湖人士都是黃金廳的賭客,有Banker(莊家)之稱的創興銀行非執董廖烈文與李惠文也是老友,因為父親的關系,朱李月華得以認識了各方富豪。 藉父親多年建立的人脈關系,朱李月華與賭王以及其它香港富豪交往甚密。鄭裕彤、張松橋、劉鑾雄的“鐵三角”更是對朱李月華青睞有加,在很多業務上都給予鼎力支持。

2005年朱李月華成功收購因財政問題的邁特科技(黃金集團(1031)前身)後,委任首席執行官,同時更名為黃金集團。
由於看好賭權開放後的澳門酒店、娛樂及博彩事業將有一個良好發展,故將邁特科技由原本的手表業務轉型拓展澳門博彩業。2005年3月31日及5月31日,黃金集團分別以5億元和12.5億元(現估值分別增加至7億元及18.8億元)購入澳門君怡酒店及皇家金堡酒店及內設的賭場,朱李月華以及其父李惠文現分持公司46.58%及9.5%股權。

黃金集團自購入君怡酒店及皇家金堡酒店後,入住率均增加兩成以上,而酒店內的賭場生意額大幅增長。集團旗下有806間客房,75張賭桌,2間貴賓廳以及206部角子老虎機,已經成為澳門酒店及娛樂業的領導者。

金融界一向是男性的天下,朱李月華能闖出名堂,與她深明自己的長處,並加以發揮有關。她的角色,不是純粹一個只收取傭金的代理人,她麾下的金利豐亦出謀獻計,擔當收購合並的牽頭人。

朱李月華經營下的金利豐之所迅速崛起,除了大佬們的支持外,獨特的生意手法也是關鍵。港交所有不少三四線低價股,限於市值太低,國際投行都不屑於接觸,融資困難,故此很難有大規模的變身、借殼等活動。而金利豐等則以此為契機,搶攻低價股,向大批低價股公司大股東融資,並收取高息。一旦有上市公司大股東無力還債,發財機器便啟動。一般在覓得殼股後,金利豐會找來內地富豪註入概念資產,例如礦產資源等,並發動本地富豪一起加入,結果即引來本地散戶,甚至內地資金蜂擁而上大炒。而在資金充沛的內地資金源源不斷支持下,以往只是小打小鬧的變身伎倆,得以被擴大無限倍。經典的例子如中策(0235)、國際資源(1051)及中國科技(0985)等,故事即愈吹愈大,引得無數中港散戶爭相湧入,使金利豐以至香港富豪亦得以高位套現,獲利頗豐。

中策“蛇吞象”收購南山


從事生產及銷售電池產品及相關配件公司中策集團(0235)於2007年8月31日通告稱,中策集團已與配售代理金利豐訂立協議,分兩次有條件配售分別8,800萬股及15億股配售股份,分占已發行股本約19.96%及340.29%。兩批配售股份配售價均為每股0.33港元,較該公司停牌前收盤價0.38港元,折讓約13.2%。

同時宣布擬通過金利豐發行總額最多13.2億港元的可換股票據,到期日為2010年年底
。若悉數轉換,該公司將發行40億股新股,占已發行股本約907.45%,及已擴大股本約90.07%。該批可換股票據若於2008年底前轉換,每股轉換價0.33港元;2009年期間之轉換價為每股0.36港元;2010年期間之轉換價為每股0.39港元。倘若配售完成及可換股票據以每股0.33港元悉數轉換,現有公眾股東股權將由71.46%,下降至5.23%。中策集團股價在公告停牌之前的過去一個月下跌64.5%。

2009年,金利豐的重頭戲,即是為中策集團配股集資,以“蛇吞象”方式收購臺灣南山保險。6月10日中策集團刊發通告,表示計劃將向最少6名人士配股集資78億元,配售分批完成,每次要最少配售20億股,配售價0.1元,但中策集團當時市值僅5億多元,市場則認為中策透過擴大股本將控股權易手,儼如變相賣殼,中策配股的計劃安排卻巧妙刻意避免新的主要股東要提出全面收購建議。中策完成配股集資78億元,作為配售代理的證券商金利豐收取2.5%的配股傭金,賺得1.95億元。金利豐同系的金利豐財務,同時持有中策已發行股本約17%的抵押股份,而金利豐財務由金利豐證券負責人朱李月華及其母馬少芳持有。

金利豐為中策發行78億元可換股票據,認購團隊包括鄭裕彤及劉鑾雄等,及後再以一角配售400億股,再集資40億港元。前恒生銀行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柯清輝和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二人的得以聯手擊敗臺灣中信金控拿下南山人壽。

2010年8月31日由於南山業務員也數度上街頭抗議,中策團隊知名度不高也缺乏相關背景,包括股東是否為中資以及專業經營能力等受到社會高度質疑,臺灣金管會於決定駁回以中策為首博智財團收購南山人壽的議案,理由是博智股東結構不斷變動,有違長期經營承諾。

豪賭電訊盈科私有化 震動金融界


在香港投行界,金利豐證券只為三四家上市公司提供融資服務。不過令朱李月華真正名動香港的是電訊盈科私有化事件。

2009年朱李月華聯合自己的父親,與富豪劉鑾雄等一幫香港大佬聯手,甚至發動了賭場的小弟過江豪賭電訊盈科私有化,大賺一筆,一時間朱太成為香港投行界的“女王”。

不過,金利豐的炒作手法亦惹來爭議。2009年4月2日,電訊盈科(00008)私有化“種票”事件在經過香港高等法院聽證後證監會認為,將電盈股份分拆給手下經紀人以增加投票人數的做法影響了私有化投票結果
。在電盈私有化的贊成票中,有170票來自金利豐證券。證監會認為這些計劃是有精密部署,如果法庭接納電盈私有化,證監會認為這將會成為香港首宗因“種票”而成功私有化的案例,這會影響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時助長大股東蠶食小股東的行為。朱李月華卷入電盈種票案而協助證監調查,但她否認有拆細股份。最終電訊盈科在法院會議及股東特別大會上,經過重重波折,宣布私有化的議案獲得通過。朱李月華曾鼓勵金利豐員工和相關人士購買電盈股份,並承諾無論私有化結果最終是怎樣,她都會向他們回購相關股份。在電盈公布私有化後,亦購入200多萬股股,通過私有化賺取差價。經過此次震動香港金融界的事件後,朱李月華的影響眾所周知。

金利豐借殼黃金集團

黃金集團(1031)的前身邁特科技創辦人為黃永盛,1996年於港交所主板上市,業務是生產表
。到了2000年發生財政問題,第一次易手給企業投資者,易名“邁特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朱李月華成功收購遇到財政問題的邁特科技,出任首席執行官,後出售於手表相關制造及貿易之100%股權,並把澳門君怡酒店與皇家金堡酒店註入本公司內,同時更名為“黃金集團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15日,主營酒店及娛樂業務的黃金集團(1031)發布公告稱,以120億元代價向朱李月華全購金利豐全數權益,通過現金、承兌票據、發行新股以及可換股債券支付方式作價。至此,金利豐得以變相借殼上市,登陸港交所主板。黃金集團的業務也將擴至提供證券經及企業融資服務。

根據黃金集團建議,先進行股份重組,每2股合成1股,後再以120億元向大股東兼行政總裁朱李月華購入金利豐全數權益,當中20億元代價屬現金、10億元為承兌票據、48億元會發新股支付,余下42億元則屬可換股債券。這些現金代價將以公司內部資源、銀行借貸或股本融資支付。黃金集團同時會發行60億股新股,每股作價0.8元,較合並股份於停牌前收市價0.83元折讓3.61%,占公司現有發行股本116.3%。另外公司還會發行5年期可換股債券,兌換價同樣為0.8元,全數兌換涉及新增股份52.5億股,占公司現有發行股本101.8%。

完成交易後,朱李月華可收取20億元現金,而按金利豐的120億元收購價計算,則為當時香港市值最高的券商股。獲註入黃金集團的金利豐集團,包括金利豐證券、金利豐期貨以及金利豐財務顧問等等,身兼黃金集團單一大股東及執董的朱李月華,完成交易後將持有黃金集團超過74%權益。

黃金集團的股價複牌後一度飆升近40%高見0.62港元,收盤報0.52港元,漲幅約25%。收購完成金利豐證券、期貨、財務顧問及資產管理業務後,黃金集團再次易名為金利豐金融。平安保險旗下的平安人壽及西京投資亦有入股金利豐金融。

染指伯明翰環球


據2012年9月7日聯交所股權資料顯示,金利豐大股東及行政總裁朱李月華,於9月3日及4日兩日入市增持伯明翰環球(2309)共580萬股,每股平均價0.541元及0.522元,好倉由99.33%升至99.38%。


2007年7月,金利豐財務向楊家誠名下泓鋒國際借出1.4億元,收購伯明翰環球。泓鋒國際於2009年8月,再與金利豐證券達成包銷協議,寄望全面收購伯明翰環球。同年9月,泓鋒國際向外發出公告,透露從華夏興業有限公司獲得6.9億元貸款融資,供股包銷商為金利豐證券。因此由貸款融資到供股包銷,金利豐一直是泓鋒國際背後運作的證券機構。

收購先施表行 榮登福布斯榜單

2012年2月28日先施表行(0444) 發布公告宣布買家,正是金利豐行政總裁朱李月華。朱李透過發言人確認以私人名義收購Sincere Watch全部100%股權,但交易仍在進行當中,暫時未能披露作價。她強調希望繼續營運業務,暫定會保留大部分現有管理層,未來希望保留公司業務繼續營運,並稱昨日已與先施表行新加坡方面的管理層會面,短期內會陸續與香港區管理層見面。

朱李月華因為父母的影響,也喜愛收藏手表。在有了家族企業經營證券機構的基礎下,開始開拓另一自己感興趣的時尚行業,她先從收購先施表行(Sincere Watch)開始,當然進入時尚名表世界當然不是一個隨意的舉動,她實際上是看見了其中商機。

先施表行於1954年由新加坡人鄭務然創立,1993年該公司在新加坡上市,2005年其大中華區子公司也在香港掛牌上市;當時,它也是瑞士奢侈手表法蘭穆勒(Franck Muller)的一個主要經銷商。


根據聯交所2012年2月股權披露資料,先施表行股權於2月21日出現變動,持有該公司75%股權的控股公司Sincere Watch,被披露為朱李月華及其私人公司Be Bright的附屬公司,港交所公告顯示是朱李月華收購Sincere Watch,並透過控股Sincere Watch成為先施表行的大股東。

Sincere Watch原為新加坡上市公司,2007年獲“鐘表大王”周湛煌旗下宜進利斥資28.5億元全面收購並私有化,並藉此控股先施表行,不過由於宜進利收購Sincere Watch時舉債過多,並將股份抵押予多間銀行,至2009年金融海嘯時宣告長期停牌,Sincere Watch股權輾轉由現任主席鄭廉威、奢侈品牌LVMH旗下投資公司及渣打旗下渣打銀行私人資本(SCPEL)組成的財團,以低價6.3億元投得。持有Sincere Watch股東以基金股東為主,估計未必有意長期持有公司股權,加上朱李月華罕有以私人名義主動收購上市公司股權,反映收購頗具誠意,最終完成並購。

朱李月華則因今年成功收購先施表行,以12.3億元的總資產排名福布斯香港40富豪榜的第32位,同時位列2013福布斯亞洲商界權勢女性榜。先施表行由她和兒子朱俊浩共同打理,後者擔任先施表行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聯太工業股權之爭

2012年10月15日聯太工業(176)2.61億股非自動對盤交易上板,聯交所數據披露,原來是有“殼後”之稱的金利豐行政總裁朱李月華在場內掃貨。朱李月華每股買貨平均價為0.35港元,涉資約9100萬元,持股量達26.32%,直逼大股東詹培忠的27.32%持股比例。

聯太工業在2012年之前一直是另一“殼王”詹培忠控股,系第一大股東,而在公司2012年年報中,顯示了詹培忠持有271,000,000股,占公司股本27.28%,朱李月華當時則持有261,313,309股,占26.31%。詹培忠透露,該筆大手成交是公司第二、三大股東 BRIAN CYRIL BEAZER、 SKP CAPITAL減持。聯交所數據顯示,兩股東之前分別持聯太20.63%及6.26%。因聯太早前公布2012年半年溢利大升82%,帶動股價曾單日急升15%,朱李月華收購26.32%股份難免令市場憧憬爆發股權收購戰。聯太股價於8月14日單日飆19%,其後連升兩日。但在2013年開始,公司的股權開始產生大變化。根據港交所權益披露,一位叫Anthony Lee的人士在2013年3月尾在場外以每股0.38港元購入了281,313,309股聯太工業,而朱李月華則把手上持股全沽出了。

收購奧園

2012年4月1日,中國奧園發布公告稱,以18.29億港元(人民幣14.8億元)出售其手上長安8號項目51%權益,接盤方正是此前傳言的金利豐行政總裁朱李月華。

公告顯示,中國奧園在2012年3月27日就已簽訂出售協議,有條件以代價約18.29億港元(人民幣14.8億元)出售世紀協潤投資有限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的52.69%,亦即北京耀輝置業有限公司股權的51%,而北京長安8號項目股權正為北京耀輝置業有限公司持有。

朱李月華最終實際擁有的LogicCapitalLimited,將會以約18.29億人民幣,向中國奧園購入位於北京CBD核心區的長安8號項目51%權益總樓面逾24.76萬方米,世紀協潤現持長安8號項目公司耀輝置業96.8%股權,奧園和北京富豪王誌才合組的王府世紀,分別持世紀協潤52.69%和47.31%權益,所以奧園實際持長安8號51%權益。

收購內蒙古物業

2007年10月,黃金集團宣布開拓中國物業發展業務,收購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國際商住城項目銷售收益達6.9億。擴大收入來源。2007年10月31日,黃金集團宣布收購MassiveBondInvestmentsLimited(MassiveBond)全部已發行股本(收購)。於2007年10月29日,集團之全資附屬公司GoodStartGroupLimited(買方)與楊家誠先生(賣方)訂立協議,賣方同意出售而買方同意認購相等於MassiveBond全部已發行股本的銷售股份,總代價為3億港元。

收購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國際商住城項目位於包頭市東河區康複路,面積約142,486.52平方米,將進行開發工程,興建總建築面積約230,000平方米的住宅及商業樓宇,其中約204,000平方米會用作住宅,約26,000平方米會作商業用途。根據已獲房屋管理當局批準的現行計劃,發展完成時,物業將為多層住宅及商業樓宇。物業後銷售收益達6.9億。

入主國中控股


2011年10月,國中天津的主要股東國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國中控股”)前實際控制人張揚以每股0.27港元向Rich Monitor Limited/朱李月華出售其持有的10.333億股國中控股股份,每股面值0.1港元,約占國中控股已發行股本總額約29%,金額2.79億港元。出售後張揚不再擁有國中控股的任何權益,同時辭去國中控股執行董事兼主席一職。

潤中國際(0202)在2000年由民營企業家張揚創立,在中國內地經營環保水務業務(國中水務控股39.12%)、物業投資、證券及金融業務,2000年8月31日,由已結業的柏寧頓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去換取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實際上在2007年以前,國中水務前身是黑龍股份,控股股東是國企黑龍集團,主營業務是生產和銷售新聞紙。2007年5月,因巨額債務糾紛,黑龍集團持有的黑龍股份22972.50萬股全部被凍結或者輪候凍結,涉及債務本息合計11.94億元。

為避免破產退市,黑龍股份將全部所持股份轉讓給國中天津,最終實現戰略性重組。於是國中天津收購了黑龍股份的3個水務資產,轉入水務處理行業。國中天津於2009年4月恢複上市並更名為國中水務,不久後實際控制人張揚又因背負巨額債務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國中控股售予朱李月華。內地市政工程公司背景多是國資委、水廠電力和基建等。非國企進入此領域阻礙應不小。然而被朱李月華收購控股的國中水務不僅涉足內陸水務行業,還能成功在全國各地擴展業務。公司旗下共有15家子公司,業務遍布河北、山西、內蒙古、青海等。

國中水務的核心業務為市政水務、工業服務、資源與增值服務三大塊,註冊資本4.27億元。在接手國中控股後,通過增發等方式,李月華使國中水務在水務行業大展拳腳。由於當時國中控股間接持有國中水務53.77%的股份,比例超過國中水務已發行股份比例的30%,導致本次收購構成了對國中水務的間接收購,觸發了Rich Monitor Limited控股人全面要約收購國中水務股份的義務。
中國證監會認為收購主體Rich Monitor Limited因未取得QFII資格,不能直接投資境內A股市場的上市證券,因此不具備全面要約收購條件。

於是從從2013年1.14—2.20日間國中天津共進行過7次減持,累計減持國中水務1.1億股,占總股本25.75%,成交總金額約為9億元。此番減持後,國中天津仍持有國中水務1.20億股的股份,約占國中水務已發行股份的28.02%。


由於國中天津所持國中水務的股份已由1月初的53.77%降至現在的28.02%,國中水務已不再是國中控股的附屬公司,而成為聯營公司。但國中控股仍是國中水務的單一最大股東。朱李月華作為這一“單一最大股東”,從收購到套現可謂賺頭不小。在朱李月華收購國中控股後不久,國中水務高調公告朱李月華到上市公司考察,同時強其非常看好內地水務行業的發展,對於本次收購她將作為一項長期投資,長期持有。而李月華與國中控股的股權交易僅花了2.79億港元,以當時匯率推算約合人民幣2.3億元。僅一次考察上市公司,便套現9億元。

最近朱李月華的收購對象是香港福利集團的物業,金利豐於2014年8月5日以16億元購買中環皇後大道中35號全幢,大廈於1957年落成,地盤面積約為2805平方尺,現為一幢13層高(包括地庫)的商業大廈。地庫及地下為商鋪用途,1至11樓為寫字樓用途。購入該廈後會先作收租,日後或重建物業。

雖然朱李月華商務繁忙,經常要忙於到處洽談生意,但她亦毋忘回饋社會,對公益活動十分熱心參與。擔任保良局總理期間,除出錢贊助外,還經常出外探訪,實行出錢出力為社會服務。

朱李月華設立“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獎”,在5年內捐資1000萬元人民幣,分“優秀博士生獎”和“優秀教師獎”兩個項目,每年獎勵在中科院所屬研究生培養單位學習的博士研究生和從事研究生教學的教師。

朱李月華於2006年入選香港特區選舉委員會成員。2008年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建言中港兩地一體化經濟圈,十分關心人民幣和深圳前海的發展。

朱李月華也是非盈利組織香港上市公司商會的副主席。該會於2002年9月正式註冊成立,主要為在香港交易所主板及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及其他相關機構提供服務,宗旨是保障投資者利益、推廣企業管治。


朱李月華小檔案:

中文名:朱李月華
外文名: Chu Yuet Wah
別名: “朱太”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香港
出生日期: 1958年
職業: 商人
畢業院校: 美國金門大學
主要成就: 香港東莞同鄉總會永遠名譽會長
東莞同鄉總會婦女會會長
香港南區管弦樂團永遠名譽主席
主要成就: 香港上市公司商會副主席
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名譽會長
香港青少年科技基金會副主席
鴨脷洲旅遊促進會主席
鴨脷洲街坊福利會主席
全國政協委員
廣東省政協委員
主要公司: 黃金集團、金利豐
祖籍: 中國東莞
父親: 李惠文,澳門博彩業元老
好友: 何超瓊、梁安琪
涉足行業: 金融、博彩、娛樂、證券、酒店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 會員投稿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335

“超人”李嘉誠增持 港股能否“鹹魚翻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1936.html

“超人”李嘉誠增持 港股能否“鹹魚翻生”?

一財網 李雋 2015-06-14 19:10:00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下周美聯儲議息是影響港股走勢的關鍵因素;未來滬港通能否優化、深港通能否盡快推出,還有其他利好措施能否落實,都是影響港股走勢的關鍵所在

過去這個周末,內地一位股民因為用配資四倍杠桿買入中國中車(601766.SH),虧光後輕生;在香港,6月12日周六淩晨,重播歷時近兩個月的《大時代》,也終於迎來了劇情的大結局,重倉做空期指的丁蟹,因為股市暴漲而巨虧,欠下100多億港元的債務,全家人也因此輕生。

《大時代》播出後的兩個月,盡管A股沖破5000點大關不斷創新高,不過港股卻在歐洲債務危機,美國加息預期,韓國傳染病蔓延等各種利空的陰影下,走出了一波震蕩橫盤的走勢,而在6月11日總算在“深港通”的傳言利好下扭轉頹勢;而此前“超人”李嘉誠也在6月5日和8日增持了重組後的長實地產(01113.HK),給港股打了強心針。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下周美聯儲議息是影響港股走勢的關鍵因素;未來滬港通能否優化、深港通能否盡快推出,還有其他利好措施能否落實,都是影響港股走勢的關鍵所在。

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師葉尚誌認為,受到深港通相關消息刺激,港股大盤在周五重新活躍,尤其是在經歷了近期的低迷後,增加了資金抄底的操作空間。然而,多空博弈的格局仍在,市場總體觀望謹慎氣氛未能盡去。港股成交量在過去幾日,都回降至1500億港元以下,顯示市況已進入相對平靜狀態。目前,美聯儲將於下周二和周三議息,是短期內影響港股的關鍵消息因素,在不明朗因素未能消除之前,建議在操作上仍要保持謹慎態度,暫時未宜過分激進。

資深投資人士溫天納表示,內地和香港股市投資氣氛及理念並不一樣,內地投資者對政策預期非常樂觀,從而支撐內地股市表現。至於港股的投資者較為理性,加上美國可能加息因素、外圍環境也影響作為開放型經濟的港股方向,再加上本地經濟及政治因素,使得港股無法跟隨內地股市上升。

溫天納預計,港股在第三季有機會追落後,不過香港與內地雖有滬港通、基金互認,甚至未來的深港通,但由於互聯互通的情況並未完全暢順,因此AH股差價會長時間出現。不過,如果內地宣布優化滬港通,或應MSCI要求進行新改革,不排除可以讓AH股差價收窄。

凱基證券稱,由於投資者關註A股波動的走勢,加上歐美債市震蕩,港股近期走勢乏力。展望未來,由於海外及A股市場不明朗,投資者暫不宜過於進取,恒指主要支持位置為26000點,板塊方面,醫藥股價處於近期橫行區的下端,加上行業不受宏觀因素影響,可趁低買入。此外,中國制造2025相關的新能源汽車,信息產業等,未來盈利增長前景較優,再加上政策支持,可以趁近期市況回落買入。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159

股價腰斬管理層頻增持 鋼鐵電商是否仍受資本傾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916.html

股價腰斬管理層頻增持 鋼鐵電商是否仍受資本傾心?

一財網 陳姍姍 2015-07-05 19:37:00

目前各類鋼鐵電商平臺仍處於“燒錢”階段,但未來如何盈利則充滿了想象空間。而在相關上市公司股價遭遇“過山車”之後,鋼鐵電商是否還受資本的傾心?

“做出增持的決定,主要是希望穩定股價,給股東們更多信心。”上海鋼聯(300226)董事長朱軍紅7月5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幾天前,他與上海鋼聯的總經理高波,宣布自7月3日起的六個月內,擇機增持公司的股份,合計增持市值不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中,上海鋼聯的股價從最高點的134元,一路下跌到7月3日收盤時的59.05元,而在更早的近兩年時間里,公司的股價漲幅則超過15倍。

在這一輪股災中遭遇股價腰斬的並非只有上海鋼聯,另一家具有鋼鐵電商概念的歐浦鋼網(002711.SZ)同樣難逃“劫難”,股價從6月5日最高點的125元,一路下跌到7月3日收盤時的54.21元。

多位行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各類鋼鐵電商平臺仍處於“燒錢”階段,但未來如何盈利則充滿了想象空間。而在相關上市公司股價遭遇“過山車”之後,鋼鐵電商是否還受資本的傾心?

股價過山車背後

對上海鋼聯來說,2013年啟動的鋼銀平臺,是促使公司股價飆漲的直接推動力。當時,傳統以為大宗商品行業提供資訊、數據與電子商務服務為主的上海鋼聯,宣布推出的鋼銀平臺,搭建交易、支付、倉儲、加工、物流及金融服務等覆蓋整個鋼鐵工業的“閉環生態鏈”。

之後,上海鋼聯的股價便隨著鋼銀平臺交易量的增長而攀升,而隨著成交規模的增長,相應的投資和成本也在加大,進而帶來公司整體業績的下滑。

上海鋼聯公布的數據顯示,公司在2013年和2014年的凈利潤分別為2159.08萬元和1877.57萬元,而旗下鋼鐵電商平臺同期的凈利潤則分別為644.83萬元和虧損17.93萬元。

“對於鋼鐵電商平臺來說,由於處於投入期,目前的估值無法根據業績,而主要看其交易量和增長潛力,”一位投資公司的人士告訴記者,不僅是上海鋼聯,在二級市場上,歐浦鋼網的股價也同樣因此而受益,寶鋼股份在宣布投入巨資加大鋼鐵電商平臺的投資後,股價也一度漲停。

值得註意的是,在這一輪大跌潮中,歐浦鋼網的股價也同樣遭遇腰斬。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及副總經理等也作出表態,計劃自7月3日起的未來六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

朱軍紅也對記者指出,對於鋼銀平臺未來的盈利,他個人還是還有信心。今年上半年,朱軍紅曾減持上海鋼聯的股份,不過,減持的資金全部投入到了對鋼銀平臺的增資。

資本仍傾心?

事實上,擬加大鋼鐵電商平臺投入的並非少數。據記者了解,已經停牌多時的華菱鋼鐵(000932.SZ),正在籌劃的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主要也是為了做大鋼鐵電商業務板塊,以進一步完善供應鏈金融平臺和大數據與定制服務平臺,集合在線交易、支付結算、倉儲物流、金融服務的生態鏈體系,打造新的商業模式。

目前,華菱鋼鐵旗下的電商業務載體主要是荷鋼網,今年前四月,電商公司的銷售收入3.11億元,O2O鋼材交易總量近13萬噸。

而更多的鋼鐵電商平臺也在希望借助資本市場加速拓展。比如2013年成立的鋼雲電子商務(上海)有限公司(下稱“鋼雲電商”)就與招商證券簽約,籌劃在新三板上市。在此之前,鋼雲電商已經在上海股交中心上市。

鋼雲電商總經理朱誌生對記者透露,目前仍有不少風投及鋼廠、鋼貿商有意投資鋼鐵電商平臺,公司也計劃在10月進行股改,明年二季度登陸新三板。“雖然目前全行業的鋼鐵電商企業已超過200 余家,但預計未來鋼鐵電商市場容量可達9971-10116億元,整個大宗商品電商凈利潤規模可能超過500 億元。”

據記者了解,目前鋼鐵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還處於貼錢搶市場階段,在平臺上的交易不僅不收取費用,相關寄售業務可能還要先預付鋼廠貨款,而把鋼材銷售給客戶時,市場價格已經下跌低於預付款。

不過,朱誌生指出,由於目前鋼材市場仍低迷,傳統鋼貿商也在大幅減少,鋼廠的理念也在發生變化,尋找更低成本、能降低庫存的銷售渠道也變得日益迫切,“目前我們已經通過收取一定“代銷返利”的渠道費來獲取利潤,平臺的交易量也在幾何式增長。”

“當前鋼鐵電商間的競爭,已從前期單純的追求做大規模和流量、吸引人氣方面,逐步轉移到追求全產業鏈閉環模式的升級方面。” 西本新幹線首席分析師邱躍成告訴記者,各電商間不僅要比拼商業模式布局,還得拼資金實力、技術支撐、服務水平等綜合實力,最終能從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電商巨頭的估計最多3~5家,其他多數電商很可能被淘汰或整合。

對於鋼鐵電商的盈利模式,邱躍成認為,在做到一定規模後,依靠鋼廠代銷的返利還難以彌補日常支出,“後期的重心將是在金融、物流方面進行布局,這可能才是能真正產生利潤的重點,比如為買賣雙方提供融資,再比如後期第三方支付的資金沈澱等。”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50

股價腰斬撐不住了,萬達信息推高管增持等大招自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815.html

股價腰斬撐不住了,萬達信息推高管增持等大招自救

一財網 王悅 2015-07-05 09:33:00

萬達信息股價近乎“腰斬”。據悉,公司正在通過開展員工持股、高管增資、邀請券商調研、發布利好公告等多種方式以穩定股價。

“目前我們的股價尚未回歸預期,還在價值被不斷發現的過程中,員工持股68元的投入一定會有回報,我們對萬達員工持股計劃的設立及增資表示信任。”萬達信息(300168.SZ)高級副總裁王清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曾經在上一輪大漲中備受關註的醫藥題材類上市公司在此輪大跌中未能逃脫股災折價厄運,以萬達信息、海虹控股(000503.SZ)、東軟集團(600718.SH)為代表的醫療信息類龍頭股在此次大跌中折價嚴重:自6月18日以來,萬達信息一路從71.78元下跌至最低點位40.19元,海虹控股更是從70.46元下跌至35.74元,股價近乎“攔腰斬”。

而記者通過了解得知,這三家醫療信息上市公司正在通過開展員工持股、高管增資、邀請券商調研、發布利好公告等多種方式以期穩定股價。

以萬達信息為例,記者通過了解得知,六月中上旬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投入愈十億,均價為68.59元,且主要為員工自己融資方式:包括自有資金出資、融資融券等方式持有公司股票。而在此前“神創板”大跌影響下,股價數日遭遇跌停,一度跌至40.19元,相對員工持股複權價格跌去了41.4%。

“這個價格我們已經跌不動了,一方面我們最近召開了機構的投資者見面會,引入更多投資者,另一方面我們的員工持股超過十億,遠超普通公控股東增持幾千萬的象征性小舉動,並且員工持股將不斷增資,直到扭虧為盈。”王清告知記者,“在6月30日,公司也發布了重大合同的進展公告,表明公司對新進入的醫藥領域、創導的新生態以及未來醫藥電商的業務抱有信心。”王清補充。

一個看得到的市場反映是,在系列措施影響下,目前萬達信息股價已經連續三天拉升,截止上周五,股價收於56.53元。

除此之外,高管增持以及發布相關利好公告也成為了股價“穩定劑”的方式之一:海虹控股於7月2日發布相關公告,公司第一大股東中海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二級市場買入方式增持60萬股,占總股本的0.067%;東軟集團也於7月2日發布利好信息,與idc聯合發布業務基礎平臺白皮書,以期穩定股價。

另一方面,相比較動蕩的題材類醫藥股,傳統醫藥龍頭上市公司則表現出了優良的“抗跌”屬性,多數逃過了“攔腰斬”厄運,以上海醫藥(601607.SH)為例,其內部人士告知記者,目前公司尚未有高管增持或機構調研計劃,“我們的估值原本就不是高離譜的,所以現在還是一切照常。”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54

中石化董秘談增持:投資者應對市場敬畏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3373.html

中石化董秘談增持:投資者應對市場敬畏

一財網 王子約 2015-07-09 20:37:00

7月9日晚,中石化(600028.SH)發布公告,披露控股股東中石化集團繼續增持公司股份。當天,中石化副總裁、董事會秘書黃文生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增持既體現了國企維護股市穩定的自覺擔當,也顯示出控股股東對中國石化股份公司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我們對企業的發展和價值充滿信心。”黃文生說,中石化二季度業績表現靚麗,預計凈利潤環比增長1000%以上,這說明公司有著良好的發展。

當天,A股強勢回升,中石化股價大漲6.25%。“投資者應對資本市場有敬畏心態。”黃文生說到,一方面,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需要借力資本市場,反過來,良好的企業發展也會給資本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大股東連續兩天增持,以及不減持的承諾,已經向市場傳遞出這樣的信心。”

在過去一周中,“石化雙雄”在A股市場風起雨湧的博弈中受到市場的重點關註。繼8日晚間發布控股股東增持公告後,7月9日晚間,中石化再次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中石化當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在二級市場以買入方式再次增持了股份公司A股2600萬股。至此,兩天累計增持7200萬股,約占股份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0.06%。

近期A股市場出現非理性下跌,導致一些優質股票也遭“錯殺”。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監高提出,其公司股價已經明顯具備投資價值,準備增持股票。

作為證券市場的重要市場力量,央企的態度在維穩大軍中有著重要的示範作用。響應國資委號召,8日晚間,中國建築(601668.SH)、中國鐵建(601186.SH)、中石化等多家央企紛紛發布公告,企業控股股東先後展開增持行動。

國資委表示,為維護市場穩定,國資委要求各有關中央企業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做負責任的股東,在股市異常波動期間,不得減持所控股上市公司的股票。同時,國資委支持中央企業增持股價偏離其價值的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努力維護上市公司的股價穩定。

黃文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中石化在增持的同時承諾在其後為期一年的增持實施期間及法定期限內不減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有不願具名的市場分析人士也對本報分析稱,國企參與維穩不能簡單的看作“任務”,維護股市穩定也是維護國企自身利益,而且在許多個股已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加大持股也是較為穩妥的做法。

編輯:李興仁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38

AMC:不減持所持有的控股上市公司股票 並將擇機增持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3226.html

AMC:不減持所持有的控股上市公司股票 並將擇機增持

一財網 徐燕燕 2015-07-09 15:35:00

財政部控股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中的兩家,中國信達和東方資產均發布公告稱,不減持、並擇機增持所持有的控股上市公司股份。9日,中國信達控股的信達地產(600657)和東方資產控股的東興證券(601198)均漲停。

昨日財政部發聲,為救市增加籌碼。財政部控股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中的兩家,中國信達和東方資產均發布公告稱,不減持、並擇機增持所持有的控股上市公司股份。

9日,中國信達控股的信達地產(600657)和東方資產控股的東興證券(601198)均漲停。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信達”)(01359.HK)7月8日發布公告稱,本公司接到控股股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通知,為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在股市異常波動期間,財政部將積極履行出資人職責,並承諾不減持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與此同時,該公司決定,在股市異常波動期間,將減持所持有的控股上市公司股票,並將根據市場情況擇機增持。

中國信達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中唯一一家是上市公司,2013年12月12日在香港上市。控股股東為財政部,占股67.84%。

中國信達的全資子公司信達投資有限公司是信達地產(600657)的第一大股東,持股54.75%,並持有信達地產第六大股東海南建信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94.2%的股權;持有第三大股東深圳市建信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100%的股股權。

另外一家AMC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下稱“東方資產)日前也做出承諾稱,東方資產前期不存在堅持或轉讓所持東興證券股份的情況,並將嚴格執行上市後36個月內不減持所持東興證券股份的承諾。東方資產將根據市場情況,在法律、法規允許範圍內,擇機增持東興證券股票。

東方資產成成立於1999年10月,註冊資本人民幣100億元,由財政部全額撥入,是國有獨資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601198),2015年2月上市,控股股東東方資產持股58.09%。

7月8日,財政部發布消息稱,積極采取措施維護資本市場穩定。並表示,股市異常波動期間,財政部在履行出資人職責時,承諾不減持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並要求中央管理的國有金融企業不減持所持有的控股上市公司股票,支持國有金融企業在股價低於合理價值時予以增持。

中國信達、東方資產、中國華融資產管理,1999年10月,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經國務院和人民銀行批準,註冊資本人民幣100億元,由財政部全額撥入的國有獨資非銀行金融機構。

2006年之後,四大AMC相繼進入轉型。2013年中國信達率先在香港上市。目前,中國華融已正式提交申請在香港IPO。東方資產股改方案上報,長城資產也將股改、引戰、上市提上日程。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49

連續三天增持複星國際 郭廣昌寄語員工“現在應該勇敢一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2710.html

連續三天增持複星國際 郭廣昌寄語員工“現在應該勇敢一點”

一財網 陳姍姍 2015-07-08 18:34:00

如果今天你還有足夠的資金和能力,這是一個好的機會。中國A股跌到這個時候,投資的機會已經浮現;H股、中國概念股的機會更多。

“前一陣子股民爆炒A股,泡沫比較明顯,我當時也很擔心我們的員工,因為很多人已經變得貪婪。我曾提醒過幾個懷有錯誤投資理念的員工,其中有人投資了某個在港股被爆炒但嚴重缺乏業績支撐的公司,雖然他是個人炒股,但也被我好好批評了一通。另一方面,有的員工堅持複星的價值投資理念,沒有參與A股的爆炒,也被老婆罵了,說錯過了太多的投資機會。”

在經歷了A股和H股市場這幾天的大波動後,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7月8日出面向員工分享他對目前市場的看法,在股市暴跌,市場充滿一片恐慌的情況下,郭廣昌稱:“你也許貪婪過,也許恐懼過,現在應該勇敢一點。”

“你如果不敢在別人貪婪的時候變得恐懼,就沒有資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變得勇敢。貪婪與恐懼相輔相成,當整個市場都在狂歡,都在縱情貪婪的時候,我們應該非常小心,要有恐懼之心。”郭廣昌指出,而今天,當市場一片恐慌的時候,價值的地板已經很堅實。這個時候,我們反倒應該勇敢起來,與市場“反向共舞”,“這就是我之前所說的,‘站在價值的地板上與泡沫共舞’”。

郭廣昌並不主張投資股票時透支自己的信用能力,他強調:“如果今天你還有足夠的資金和能力,這是一個好的機會。中國A股跌到這個時候,投資的機會已經浮現;H股、中國概念股的機會更多。當然,我本人和複星董事會對我們自己的股票更是充滿了信心。”

值得註意的是,從7月6日開始,複星控股已經連續三天增持了H股上市的複星國際(00656.HK)的股票,三天的平均價分別為15.029港元,14.23港元,以及13.24港元。據記者了解,大股東仍將根據市場情況,不排除進一步增持的可能性。

複星國際(HK.00656)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丁國其也透露,目前複星已在積極關註被市場錯殺、被低估的優質股票,主要留意醫療健康、快樂生活、消費類、金融等行業,股市低迷對複星來說是天賜的入市良機。

而對於希臘危機對複星的影響,丁國其指出,複星葡萄牙保險公司沒有持有希臘的任何債券。而複星擁有的希臘品牌Folli Follie,受惠於過去複星積極推動其到中國發展以享受中國市場成長的戰略,目前大部分的業務都位處亞洲特別是大中華地區,在希臘的銷售比例非常低。

以下是郭廣昌分享的幾個觀點:

第一,如果你在熊市的時候表現得很勇敢,在牛市的時候就不會貪婪。如果你在牛市的時候很貪婪,也很難在熊市表現得勇敢。
第二,股市到了這個地步,A股、H股都出現不少很有投資價值的股票。
第三,複星集團本身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對改革帶來的紅利、中產階層的崛起等經濟發展的動力都非常有信心,目前的下跌反而是增持中國未來新興產業的好機會。
第四,複星集團今天已經增持複星國際股票,也希望我們的員工對自己的企業滿懷信心。我們要對A股、H股有投資價值的藍籌有信心,對國家未來有信心。現在是變得勇敢的時候了。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59

梅雁吉祥一位高管奇葩增持:300股以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2802.html

梅雁吉祥一位高管奇葩增持:300股以上

一財網 黎雨 2015-07-08 22:35:00

梅雁吉祥一位監事增持公司股票300股以上,按照8日的收盤價3.32元/股計算,那麽這位監事的增持總額約在996元以上。

在各家上市公司高層紛紛增持企業自身股票的時刻,廣東梅雁吉祥水電股份有限公司(600868.SH)的高管們也積極響應,不過增持的也很獨特。

該公司7月8日晚間的公告顯示,當天收到了總經理楊欽歡、副總經理黃增孝及一位監事的書面承諾函,向公司董事會承諾增持公司股票計劃。其中,楊欽歡、黃增孝分別計劃自承諾函簽署之日起5個交易日內,以個人自籌資金通過二級市場買入的方式增持公司股票3.6萬股以上、6100股以上,而該監事則計劃同樣的方式來增持公司股票300股以上。按照8日梅雁吉祥的收盤價3.32元/股計算,那麽這位監事的增持總額約在996元以上。

和其他眾多上市公司公司類似,梅雁吉祥的股價由5月28日的9.31元高位,被打到了今天收盤的3.32元,急挫64%。上述監事曾在5月26日減持了自家上市公司的股票2500股,交易價格為7.14元,結存股票為7500股。相比其總經理楊欽歡(持112.92萬股)和副總經理黃增孝(持股18.49萬股)而言,其所持有的股票確實並不多,而增加的300股等於在其原有的份額上提高了4%。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按照楊欽歡和黃增孝的原持股份計算,本輪增持額度,占原股份比例各是3.2%、3.3%。因此,三位高管的增持比例在3%至4%之間,此位監事之所以只增持300股以上,也就有緣由了。不過該說法尚未得到上市公司的確認。

梅雁吉祥網站顯示,企業成立於1993年1月,於1994年9月12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上市後,依托證券市場不斷擴大經營資本,從1996年起逐步將產業結構朝水電行業調整,先後在廣東梅州及廣西柳州等兩個地區投資建造了10個水電站。

該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水力發電和生產制造業,目前建成投產的6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2.9萬千瓦,年設計發電量約4.3億度。依托水電行業生產運營成本低、毛利率高的特點,加上該企業的電站所在區域廣東省上網電價等優勢,水力發電的主營業務在雨量較好的年度收入較為穩定。該企業現有員工500多人,擁有9家全資及控股公司,業務涉及水電能源、銅箔、水泥、礦產銷售等。2014年,其營收為4億元,歸屬凈利潤-5453萬元,2015年第一季度的營收為4391萬元,歸屬凈利潤-3077萬元。截止當季,該公司的資產總額為26.9億元,負債5.64億元。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62

複星CEO梁信軍:增持自家股票 研究盡快進場買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2496.html

複星CEO梁信軍:增持自家股票 研究盡快進場買籌

一財網 陳姍姍 2015-07-08 13:07:00

過去五個月我們的確賣出23億美元、快速啟動子公司只爭朝夕去融資33億美元,都是為了今後在熊市有能力有資金買,只不過不知道今天的a股熊市來的這麽快;今天準備進場買,也是為了未來牛市時有籌碼可賣。

“我們的確在全體動員、認真研究、盡快進場買籌……所以我們與資本市場場內大部分運動員是反向行動的。”

針對目前的股票市場形勢,複星集團副董事長兼CEO梁信軍,今日在金融街微信群與群友進行的一段分享中稱,複星一直致力於讓自己同時在熊市牛市保持成長:那些可以受益於牛市的原理和戰略,現在也可以用來受益於熊市。

在看健康快樂關聯行業股票買入機會

梁信軍透露,複星昨天在香港增持了自己股票,“今後如果股價低,會繼續做,而且已經在看中概股、h股、a股的其他機會,有健康、快樂關聯的行業資產、誰要割的肉,歡迎大家推薦點過來。”

梁信軍指出,牛市的策略就是做實凈資產、降低負債率、收集現金;熊市則是在價值的地板上換好的籌碼、優化資產結構和配置、買低價的好資產。“過去五個月我們的確賣出23億美元、快速啟動子公司只爭朝夕去融資33億美元,都是為了今後在熊市有能力有資金買,只不過不知道今天的a股熊市來的這麽快;今天準備進場買,也是為了未來牛市時有籌碼可賣。”

而對於複星國際,梁信軍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以下為微信轉發原文:

複星的基本面很好(不過香港0656股價這二天也跌了不少,歡迎大家本著價值投資購買哈):到今天權益保險浮存金大大高於去年底1067億,可以肯定到年底完全可以大大超過我們年報及股東會上預測的翻一番,並且這些長期可使用的權益保險浮存金完全成本平均3%/年,使得我們:1)熊市可以大有作為;2)市場風險自然對沖:1/3是歐元,1/4是美元,1/3不到是以色列貨幣,7%人民幣,6%港幣,單一市場波動對我們影響小;3)當前配置保守,資產安全性高。82%以上是現金和固定收益,股票+地產不到18%,從我們接手葡萄牙保險公司起就大幅優化資產的oecd地理配置,今天有人擔心的希臘影響,我們去年就對沖做了;

我們在資產端的戰略就是要大規模系統增持健康、快樂,過去半年來由於a股太貴,我們主要尋求投資海外低價健康快樂消費資產行業的龍頭企業、並推動他們回國發展享受中國市場成長的價值錯配戰略(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今天a股下跌、跌跌不休給我們準備好的資金(賣出去股票回收的現金、公司增發新股的資金、保險浮存金存量增量、較低負債率帶來的融資空間)絕佳的機會,得以低成本增加本土的健康快樂資產。所以,我們資產端質量安全,歐元的資產沒有受希臘影響;負債端以保險浮存金為主,供應可靠、低成本、長期、隨時可用;這種牛熊轉換正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價值投資戰略可以顯示增值能力的時候。

熊市不買入,哪來的牛市可賣的資產?我們已經正式在h、a股同步進場買健康、買快樂、買進自家低估股票。我們在過去三個月中整整增加了上千億人民幣權益保險浮存金,首批7月上旬已並表可以啟用,第二批九月可啟用,還有一批11月前,股市低迷對我們是天賜良機。

繼續收購海外銀行、保險資產

而在研究A股、H股市場的同時,複星在海外的資產並購也沒有停止。記者今天從複星國際(00656)了解到,公司通過其全資子公司向Hauck & Aufhäuser Privatbankiers KGaA (下稱“H&A”)私人銀行的股東們提交了一份具有約束力的收購要約。銀行股東委員會中超過80%持有H&A註冊無面值普通股的股東接受了複星的收購要約。此項交易由相關監管機構進行審核。在獲得監管機構批準之後,股權會盡快完成轉讓交割,項目投資金額最高可達2.1億歐元。

H&A私人銀行為德國的機構與私人客戶提供業務,在最近五年內所有者權益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在諸如資產服務、中小盤股權業務等諸多領域,該銀行最近幾年的業績增幅都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業務拓展至歐洲所有核心市場。

此外,複星國際還宣布連同其子公司完成了對Meadowbrook Insurance Group, Inc.(NYSE: MIG)保險集團 (下稱“Meadowbrook”)的收購。

Meadowbrook是一家專註細分市場的專業財險、意外險及保險管理服務公司,在標準和非標市場上,通過由重視服務、具備專業知識和專長的獨立零售代理商、批發商、保險計劃管理人和總代理機構組成的廣泛多元網絡,推廣及承保特種險和意外險計劃和產品。

目前,複星逾三分之一的總資產為保險業務,包括投資葡萄牙最大的保險集團Fidelidade、永安財險、複星保德信人壽、鼎睿再保險、Ironshore以及Meadowbrook,打造了涵蓋財險、意外險、壽險、再保險、特種險及綜合保險的全方位保險平臺。上月,複星還宣布達成股份買入協議,收購以色列保險和金融服務公司--- Phoenix Holdings Ltd.(“Phoenix”)之流通股本52.31%。截至2014年底,複星總資產為人民幣3,248億元,如考慮Phoenix、Ironshore及MIG於2014年底的總資產,複星旗下保險板塊合計的總資產規模將達到約人民幣2,700億元 ,其占集團合計總資產的比例將從35%提升至49%。

此前一直以產業收購和整合見長的複星集團,為何近年來對保險業務頻頻出手?據記者了解,投資保險公司與複星的其他海外投資標的不同,不僅需要的是其盈利能力,還看中了保險公司的融資渠道。

梁信軍就曾對記者透露,複星今後的重點投資方向是希望多投資消費和消費升級、能源和資源以及金融服務領域,而保險業正是金融服務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會尋找機會加大對保險、銀行等金融板塊的投資,長期目標是推動複星向以保險為核心的擁有綜合金融能力的投資集團轉型,並大力發展資產管理業務。

“在融資方面,我們一直推崇向巴菲特學習,通過投資保險、銀行,獲得更低的融資成本。”梁信軍指出,之所以布局保險公司,主要就是希望利用保險業務提供的大量現金流,獲得更低的融資成本,這是公司轉型擁有綜合金融能力的投資集團的一個重要方式,而另一方面則是提升公司在全球的投資能力。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86

【头等舱】风暴中把握“大幅增持+高息低估值+暴跌强反弹”三主线 深港通头等舱

http://xueqiu.com/8301293543/50796458

首募钱厚雪球号正式改名深港通头等舱,关注雪球账号,连接港股资深投资人,领航投研关键信息脉动。


导读: 港股市场腥风血雨,恒指单日暴跌5.84%呈现加速下跌之势,经历多次金融危机的港股资深投资人如何思考?保护好现金,保持对潜力公司的深度持续跟踪,在 合适的价位果断下手!这几乎是头等舱资深投资人相对一致的观点。围绕“大幅增持+高息低估值+暴跌强反弹”三大主线,头等舱内正展开激烈的探讨。

港股投资仍是孤独者的战斗 暴跌中寻找“反脆弱标的”
港 股投资者历来都是孤独的战斗者,在资金层面没有内地资金的支持,在定价方面没有外资的同等权利的背景下,他们穿越了多轮牛熊更替,在牛市中仍保持谨慎,在 熊市时仍保持乐观,相信市场自身力量的平衡。头等舱某位资深港股投资者认为,就像2011年那样,这次的暴跌是大家多年难得的机会,“所获得的利润可能够 吃几年”。

然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尤其是没有亲娘的港股市场,必须是自己救自己:战略方面,高度关注“大幅增持+高息低估值+暴跌强反弹”三大主线,战术方面,首先保证现金的安全,寻找最合适的机会果断出手。
杀 不死我的,使我强大。既然黑天鹅时间无法避免,那就想办法从中获得最大收益。有这么一种说法,一个玻璃杯美美地放在桌子上,当摔到地上的时候它会瞬间破 碎,所以玻璃杯是脆弱的;如果摔到地上的是一个塑料杯,它不会破碎而会在地上弹两下,所以塑料杯是强韧的;想象一下有种杯子,当摔到地上的时候,它非但没 有破碎反而变成了两个杯子,这个时候它就是反脆弱的。

而对于投资,优质标的的非理性下跌往往能投资者带来数倍的收益,比如2011年欧债 引发的港股下跌中,很多投资者找到了十倍股,这样的标的可以称为“反脆弱标的”;而有些标的经过系统性风险后股价虽无法回到高点但是仍有反弹,这种标的称 为“强韧标的”;最后一种标的,打下就一直趴下了,这种标的称为“脆弱标的”。如何区分这三种维度的标的,笔者认为,下跌中公司大比例回购、常年高派息以 及暴跌大反弹这三个参考标准是“反脆弱标的”的三个必要条件。我们不认为符合这些标准的公司全部都是优秀的公司,但是我们相信大部分优秀的公司应该符合这 些标准;同样,我们也不认为目前是买入某支股票的合适时机,但是我们相信在港股无涨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下,超跌之中必然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
第一个必要条件:近期参与回购/增持的市场公司
我们统计了7月6号以及7月7号两天港股主板市场发起回购以及管理层/股东增持的公司数据,结果显示一共有38家公司参与了公司股票的回购与增持,且今日平均跌幅6.3%。

第二个必要条件:常年高派息的公司
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一方面体现在股票流动性方面,一方面体现在股息方面,而流动性价值离不开公司的股息价值,因此常年派息的上市公司是“反脆弱标的”的必要条件。(下表罗列了香港主板3年平均股息率大于10%的所有个股,若您想获取全部股票名单,请与小通联系)

第三个必要条件:暴跌大反弹
由 于港股T+0以及无涨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某支股票可能一天就会经历估值的严重低估以及估值修复的行情,这样的行情就是暴跌大反弹。暴跌是由于信心的严重 扭曲,而反弹是由于蛰伏的投资者乘机收集筹码,当然他们之前一定做了肯多功课。下表罗列了今天最低价到收盘价振幅超过30%的个股(剔除了估值离谱的若干 股票),可以发现很多熟悉的标的就在里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5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