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經人:喘定稍彈 出貨待散 羅家聰
1 :
GS(14)@2013-06-25 01:34:40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624/18309957
環球冧市,今次美滙指數終於不跌反升,且是急升。是次急升由上周四清晨兩點、聯儲局公佈結果一刻開始;當刻至今,擴充主要貨幣兌美元中只有港幣因掛鈎而微升,其餘全線報跌。十大跌幅當中不乏新興貨幣,巴西、墨西哥、匈牙利、波蘭、土耳其、智利、俄羅斯均屬此類;之外則有挪威及澳、紐。由此可見,今次重災主題概念有三:一是新興市場,二是歐洲尤其東歐(也屬新興市場),三是商品(澳、紐屬商品貨幣)。
美滙強代表風險胃口降,已泡沫化的新興市場受災不難理解。但至於歐洲也捱沽,應與之前一個月(5月下旬至6月下旬)升得太多有關。商品以美元計價,跌亦正常。鑑於新興市場仍未顯著去除泡沫、歐洲仍在衰退、通脹仍跌(甚至通縮)而不利商品,上述三個主題料仍會在今趟美元上升下延續,而非美全線下跌的日子只是剛剛開始。雖說將有排跌,但跌市不是一條線而是一浪浪的。今輪急挫,好歹也會有些反彈、或至少是稍為喘定後才續跌。這反彈或喘定或已於上周末開始。一周而言,歐元彈不到1.33,再落1.31;英鎊再落看1.50;澳元可彈至0.9320;紐元則可彈至0.79;加元則回1.03;日圓看96。
羅家聰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市場部
港股乾升破22000 非資金等待出貨 施慧雅
1 :
GS(14)@2013-08-12 23:25:1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明報專訊】前一周恒指突破了22,000點水平後,到上周是出現了調整。在匯控(0005) 公布的業績較市場預期差和外圍也出現回吐的背景下,恒指也借勢出現回吐,在周二和周三都分別下跌近300點。不過,恒指在周四和周五卒之能收復部分失地。總結一周,港股跌383點至21,807點。在指數的層面上,恒指在22,000點失守,但兩者的距離,其實不是很大。
早前港股低成交升破22,000點心理關口,通常這類重要技術關口不會在乾升的情下升穿。從這角度看,港股在上周出現調整是正常的。上周大市下跌時,成交繼續偏低,只是在周三時略高於500億,不像是大量資金等候機會大量出貨。無論如何,上周大市能在周四和周五回穩,只是小量成交,已把恒指推回到21,800點以上水平。究竟港股目前是否有覑一些具實力的長線資金在慢慢收集?這是一難以確定的事情。筆者的看法是,從基本因素的角度看,港股不乏條件再升。對海外資金而言,香港企業的質素不見得比海外的差,而以位置和商業機遇而言,香港企業可以說是幸運不少,但以估值而言,港股卻相當廉宜。
港企質素好估值廉
另一方面,對國內資金而言,港股更具競爭力,問題只是國家政策是否容許和鼓勵,讓多些國內資金來港。基本上,筆者對國內城市可單獨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機會甚為渺茫,而它們的最佳出路,可能是在於借助香港的基礎一起做大。有機會再談。
PC市場出貨量回穩下的機會-東方日報20140818 王雅媛
1 :
GS(14)@2014-08-26 22:15:2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a65540102v0g0.html\r\n\r\n
7月中時A股上市的覆銅板生產商生益科技公佈上半年業績,增速42%超出市場預期。主要原因是受益於汽車電子、通訊和家電三大領域的較高景氣和客戶產品結構優化。公司的好業績令市場重燃覆銅板行業是不是要迎來一波復甦的想法。\r\n\r\n
\r\n\r\n
建滔積層板(1888)是全球最大的覆銅板生產商,公司過去兩年業績平平基於以下三個原因,一是市場佔有率已相當大,兩年前其全球市佔率已超過14%,基數大增長率自然下降。二是過去時間,銅價一直呈下跌趨勢,導致覆銅面板平均售價受壓。雖然原材料成本亦下跌,毛利率能維持。但是在營業額被拖累,而固定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純利率被損害。第三,過去幾年個人計算機及手提計算機出貨量呆滯。雖然平板計算機大幅增長,但是後者所需的覆銅板尺寸比前者小,單價亦較低,影響了公司的純利率。\r\n\r\n
\r\n\r\n
生益科技的盈利大幅增長不一定代表建滔積層板亦有相同情況,原因是前者的規模比後者小,調節產品結構的能力亦比較強,生益13 年營收才65.7 億人民幣,而建滔積層板13 年營收達128億港元。至於建滔積層板,筆者認為最合理情況是其復甦力度難以像生益科技那麼大,但是其業務很大機會已處於復甦的階段。原因是去年公司已強調調節產品結構,這份中期業績可能會有任何好轉的跡象。而有關於PC出貨量,市場上有兩組差別很大的數據,一組是來自IDC,數據顯示今年Q2全球PC市場出貨量同比仍下跌1.7%。而另一組則是來自調研公司Canalys,其數據顯示Q2全球PC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14%。這裡不詳細研究誰對誰錯,但是起碼兩組數據告訴我們今年PC市場出貨量基本上已回穩了。最後,就是母公司在低位持續增持,其增持價格就在3元水平附近,相信這代表了股價再大跌的空間未必很大。不過要留意的是公司管理層已表示了Q1盈利將受銅價下跌影響。\r\n\r\n
\r\n\r\n
王雅媛為持牌人士,並沒有持有以上股票
炒高即出貨 炒法低莊 周顯
1 :
GS(14)@2015-03-09 14:10:5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愛特麗皮革(8093)是在2月12日上市的,配售價是0.55元,發售1億股,即集資5,500萬元。在上市當日,股價升至3.38元,跟的十多日,股價轉升至6.35元的高位,但在日前則在一天之內大跌,跌至0.79元,單日跌了85.89%,震驚細價股市場。
如果看其成交額,在上市後,成交額只是幾十萬股至幾百萬股,如以5,500萬股的發售量,根本沒有散過貨。但是,在大跌的那天,成交額卻忽然高達1.63億元,這分明是莊家藉大跌,乘機把手上的大部分股票沽出了。
高手不會讓股價一跌到底
這種炒法,是因為有很多投資者,包括作者本人在內,都很喜歡投機地買入大跌的股票,因而當它大升了多天之後,突然暴跌一半以上,便很容易可以把手頭的沽票沽出了。記得在2005年左右,那時的股票還在於很難以出售的淡市,那時的「永義系」便曾經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過這手法。
其實,如果論到做莊炒股票,這種手法是比較低莊,贏的錢也比較少的。一個高明的莊家,應該在把股票乾升至高位之後,然後打成交,股票繼續上升,一直升,一直慢慢派貨,當它的升勢慢了,不能持續下去,莊家才令股價慢慢的回落下來。在回落的過程中,仍然不斷的有波幅,人們依然可以藉短炒獲利……這個時候,才是莊家大量出貨的好時機。
由於莊家是在高位散了貨,所以股價也會在高位有承托力,不致於暴跌,股價只會徐徐下滑,所以這也是王道的炒法,莊家也能夠賺到最多的錢。但這種炒法有什麼缺點呢?第一就是成本較高,第二就是所需的技術含量也高,反而,如果是利用一次過的暴跌,去吸引散戶入場,這好比我住在跑馬地,附近有一家時裝店,把貨價標得老高,然後假裝三折清貨,這固然也不失為一條財路商機,但手法是比較低莊,也很難賺到大錢。
國產智能手機進入寒冬 內地經濟轉差 業界紛降出貨目標
1 :
GS(14)@2016-01-18 18:25:07■國產智能手機市場已進入「冰封期」。
【本報訊】國產智能手機進入「冰封期」!多家大型國產品牌手機商去年初曾經鴻圖大志,定下逾億部手機出貨量目標,但至年底卻紛紛轉吹淡風調低出貨目標,有規模較小的手機廠甚至裁員及結業。專家認為,中國智能電話升級潮逐漸完成,加上內地經濟轉差,拉長消費者換機周期,令國產手機銷量受挫。記者:胡仲邦
在2014年全球五大手機廠商中,華為、聯想(992)及小米分別排第三至第五,僅次於三星電子及蘋果(Apple),去年初三間公司都意氣風發,將手機出貨量目標調高至1億部以上。不過手機熱潮下半年開始轉淡,埋單計數,除華為出貨量仍可超過1億部外,小米銷量最終只超過7,000萬部,較去年的6,112萬部僅增加14.5%;而聯想去年中更作出9億美元(約70.2億港元)存貨減值及重組,並全球裁員2,500人。
部份手機廠裁員結業
智能手機淡風更衝擊其他小型國產手機商,例如TCL通訊(2618)去年中將全年營業額增長由三成調低至一成,有阿里巴巴做股東的魅族計劃裁員最多200人,新品牌「大可樂手機」及老牌子「夏新」先後宣佈結業,華為更預期未來三至五年大部份手機企業會消失,一下子盡是負面新聞。事實上,月初於美國舉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主辦單位消費者技術協會(CTA)預期,智能手機銷量雖然增加5%,但金額只升4%,意味機價將要下跌。三星預告上季盈利增長遜預期,蘋果更傳出今季iPhone產量較預期大減三成,股價亦跌穿100美元大關,都反映智能手機「黃金時代」不再。面對手機困局,華為繼續向海外發展,自行研究核心零件降低成本,及嘗試推貴價手機Mate系列以享「品牌溢價」,小米則集中銷售低價手機,如最新推出的紅米3僅售699元人民幣,並轉型發展虛擬實境(VR)及機器人技術。
今年料聚焦虛擬實境
易方投資總監王華認為,手機市場增長有限,但早年智能手機逐步取締功能手機,令智能手機銷量增長迅速,「但呢個數字遊戲至舊年已經玩完」。他又指,自智能手機推出觸控屏後已無突破性創新,預期今年電子消費品增長點在VR,「智能手機要抖一抖」。亦有分析員表示,與iPhone、三星不同,國產品牌手機主要攻打中、低檔市場,售價與毛利率本來已不高,加上經過兩、三年的發展後,現時內地智能手機市場的滲透率已甚高,整個手機市場已變成由換機需求帶動。但內地經濟疲弱,影響消費意欲,或會拖長消費者的換機周期,都是阻礙手機市場增長的原因。出路方面,分析員則認為,「大陸手機本身已經好便宜,再減嘅空間有限」,不少國產機近年都想發展貴價機市場,但市場始終不大。畢竟iPhone、三星早已佔去大部份高端機的市場份額,國產品牌要發展亦不是易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18/19456355
基金看淡 港股20800料遇阻 新經濟環保股 或趁兩會好消息出貨
1 :
GS(14)@2016-03-08 00:05:14■兩會惹起市場不少憧憬。
【本報訊】基金對兩會不亢奮,20800關或有阻力。兩會效應、加上環球股市及大宗商品價格造好,帶動恒指連升三星期反擊,總理李克強在工作報告中,並沒有提及註冊制之餘,除供給側及去產能外,亦重點提及「新經濟」及環保,惹新一輪炒作憧憬。不過基金反應冷淡,並指正要趁兩會消息獲利,認為大市上升空間已有限,慎防有回吐。記者:何仲豪
李克強周六於人大會議開幕式上發表新一份工作報告,除提及全年經濟工作目標,「新經濟」一詞更首次在工作報告中亮相,重申推動新技術、新產業及新業態成長;同時,他亦強調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等環境問題,或成為新經濟股及環保概念股再度炒上的動力。
閉幕後隨時下試19770
然而中投傲揚精選基金基金經理溫鋼城指,新經濟及環保產業亮相於工作報告中屬預期內,相關股價已於兩會召開前反映,不排除大市藉機獲利。他維持恒指20300點目標,在油價及美國加息步伐等基本因素不變下,市場或趁兩會有利好消息時沽貨,待本月13日會議閉幕後港股難免「腳軟」下試19770點。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亦指,內地有意用銀彈政策「吹起泡沫」買時間,股市目前縱是安全期,但觀乎歐美日經驗,樓市上升但股市不升的情況很普遍,大市反彈空間「最多都係一千幾百點」,加上深圳股市上周五表現遜色,市場不應該因為兩會而對後市太亢奮,他相信二萬一水平或見頂,甚至20600點或已止步。黃國英又表示,旗下基金持有部份受惠國策的新能源及燃氣股,但會趁好消息出貨。事實上,若恒指從去年10月底展開的跌浪計算,指數目前在反彈黃金比率38.2%(20244點)附近伺機而動,倘大市能守穩該水位,下站阻力水平應在20851點的50%水平,潛在升幅只有約3%。
ADR造好 大市今或高開
而追蹤環球資金流向的EPFR報告指,人行上周降準後中國股票基金雖然成功吸資,但香港股票基金近八星期卻持續走資,大中華股票基金上周贖回額更創22周新高,反映基金對後市仍有保留。今日走勢方面,在油價回升及美國就業數據理想下,刺激美股及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上周五普遍造好,其中「三桶油」ADR緊貼油價升勢較港收市高出2.6至3.8%。綜合主要藍籌ADR表現,預料恒指今高開283點,挑戰20400點的年初高位,或觸發逾3億份恒指熊證街貨「打靶」被強制收回。展望內地今周將公佈多項經濟數據,二月份外滙儲備今日率先公佈;周二及周四則分別有上月外貿及通脹數據出爐,市場估計進出口貨值按年持續倒退,通脹則維持在1.8%;周末會公佈固定資產投資等內地經濟「三馬車」的數據。另外,多間本地大藍籌將公佈全年成績表,包括九倉(004)、會德豐(020)、港鐵(066)及金沙(1928),料亦影響大市氣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7/19519291
全球PC出貨量料九年新低
1 :
GS(14)@2016-04-13 16:58:46【本報訊】個人電腦(PC)市場正不斷萎縮,據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發表報告,預期全球個人電腦首季出貨量只得6,480萬部,按年減少9.6%,連續六個季度出現下跌,並創九年新低。Gartner指,美元強勢是銷量持續下跌的原因之一。
Gartner指出,聯想(992)第一季度PC出貨總量跌7.2%,至1,248.4萬部,但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PC製造商,市場份額為19.3%。惠普(HP)、戴爾(Dell)、蘋果及華碩緊隨其後。報告指,首五大廠商中,僅蘋果及華碩出貨量錄得按年增長1%及1.5%。另一間市場調研機構IDC預計更差,首季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跌11.5%至6,060萬部,指五大廠商出貨量按年均下跌。IDC表示,單計美國,首季出貨量亦較去年同期衰退5.8%至1,360萬部。報告中提到,現時戴爾於美國市場以25.6%的市佔率超越惠普的25.3%,成為美國PC霸主,聯想只佔14.1%。但全球計,聯想仍然是「龍頭大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413/19568463
Tesla出貨量首錄按季下跌
1 :
GS(14)@2016-07-06 07:46:57【本報訊】繼早前有司機過度依賴Tesla Model S自動駕駛系統而被貨車撞死後,Tesla公佈今年第二季度的電動車出貨量,首次錄得按季下跌,亦是連續兩個季度差過市場預期。公司解釋,其產能持續上升,但有部份電動車仍在運送途中,致出貨量下跌。
Tesla公佈,今年第二季度電動車生產量達1.8萬輛,較上季增20%,不過當季僅出貨1.4萬輛,按季減少3%,較預期的1.7萬輛為少。Tesla今年首季出貨量為1.5萬輛,亦差過市場預期。Tesla解釋因有5,150輛車仍在運送途中,估計最快第三季初期才交付到用戶手上。公司強調近期已大幅提升產能,去季有近半產量是由6月份完成,預計下半年將可付運5萬輛電動車,惟計入上半年的付運量,預計全年可付運約7.9萬輛電動車,略低於之前預期的8萬至9萬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5/19681759
荃灣工廈劈價25%出貨
1 :
GS(14)@2016-07-09 06:32:36【本報訊】自活化工廈政策後,近年工廈變商廈,工廈大型樓面變得乏善可陳,然而隨着本港進出口貿易轉差,工廈全層樓面租賣盤均陸續湧現市場,有工廈業主索性劈價25%出貨。
永南貨倉呎租11元
中原(工商舖)工商部副營業董事陳啟超表示,荃灣大涌道8號TCL工業中心四樓全層,面積約12,600方呎,去年底叫價5,040萬元,惟未沽出,見市況不明朗,遂減價至3,800萬元,減價25%,呎價約3,015元;同區近期成交呎價由約2,400元至約3,200元。同區工廈更湧現租盤,高力國際工業部行政董事黃寶偉表示,永泰(369)持有的荃灣永南貨倉,其中四層樓面,每層樓面由1.75萬方呎至約2.6萬方呎,合共面積約9.6萬方呎,每層叫租約30萬元,呎租約11元,叫價貼近舊租價。以往全層大型工廈樓面短缺,然而近期陸續出現相關放賣及放租盤,相信因為本港進出口貿易欠佳,導致物流公司陸續棄租所致。此外,市傳觀塘鴻圖道48號地下部份樓面連約十多個車位,以4,300萬元沽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7/19684583
王弼﹕歐銀陰霾籠罩 趁好消息出貨
1 :
GS(14)@2016-07-11 23:34:35【明報專訊】上周五,美國公布非農就業數據,新增職位近29萬份,遠超市場預期的16萬份。理論上,美元應該隨消息呈強,但主要貨幣沒有大幅波動,美股卻強勁上升,標普500指數創歷史收市高位,而黃金日圓歐美國債等避險資產,亦沒有因股市大升Risk-off而見資金大量流出,王弼持有在美國上市的金礦股ETF(GDX),亦再次突破30美元(年初低見12.4美元),白銀回升,美國10年國債孳息仍處1.36厘歷史低位,荷蘭10年國債亦首見負利率。就業數據出爐後出現了不太常見的現象,風險、避險資產齊升,打破了一向呈反比的關係。
何解?因為公布後,市場的解讀是就業數據強勁,意味美國經濟穩健,但歐洲仍受Brexit困擾,銀行又受壞帳拖累,中國經濟疲軟,雖因市場焦點轉到歐洲,中國金融市場暫得喘息,但事實上美就業數據公布後,人民幣為少數下跌的資產。新興市場和歐洲經濟不穩仍是聯儲局不加息的最佳藉口。因此,周五就業數據被視為魚與熊掌兼得,經濟強、「央媽」卻繼續放水,成為風險避險資產俱升的理由。短線看,似乎順勢而行跟炒上有運行。
長線持現金必敗
但退後一步,從整個投資組合而言,王弼又陷入長中短線路線不同的兩難。長線而言,按奧國經濟學理論和實際經驗而言,現金必敗,有一定資產規模的人應該明白,要清倉談何容易,因為手持現金的機會成本極高。但中線而言,各項宏觀經濟指標極差,各國政府的債務有增無減。至於私人企業,別說中港上市公司,就算是美跨國藍籌收入,道瓊斯指數30隻成分公司收入在2015下跌了5.2%,證明環球經濟進入了沒有增長的年代,可是美股的市盈率仍處於高位。沒有增長但市盈率仍高,說明了甚麼呢?就是投資者都依靠央媽放水買債,把國庫債券這一類無風險資產(Risk-free asset)的回報壓到極低水平,那麼風險資產的回報就算持平甚至輕度下跌(當然跨國藍籌的回報可以靠發債再進行股票回購粉飾),也可以靠PE Multiple Expansion令價格繼續上升。
國債央行左手交右手 削公信力
然而,美歐日央媽們目前擴大QE受到限制,並非害怕擴大貧富懸殊這一類道德問題(雖然貧富懸殊持續擴大,已經由社會問題提升到政治問題,多國的激進政團已有能力問鼎執政權,正是一例),而是能夠供央媽們持續購買的資產已經選擇無多。瑞士負利率國債年期已經擴大至50年,日本亦到了15年,我不認為政府會因「借錢有錢收」而停止印鈔買債;反之,任何人發現借錢不用付利息之餘,還有錢收,一定義無反顧的發更多債。那麼是甚麼原因令央媽不敢再擴大QE呢?
拿日本作例子,自安倍經濟學展開以來,日央行大規模購買日本國債,當地保險公司和銀行間之每月國債交易量,已經由2012年前平均的60萬億日圓持續下跌到目前的20萬億日圓。換句話說,整個債券市場已幾乎給日央行買起,日本股市的ETF市場亦有相類似情况。長此下去,私人企業會停止買賣國債,而國債就只剩下政府和央行左手交右手,這樣會嚴重破壞央行的公信力;另外,銀行在投資國債無利可圖下,放債變得進取,卻變成不良貸款,進一步影響銀行體系穩健。日本的情况,放於歐美皆準,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近期歐洲銀行股價屢創新,意大利政府又計劃出資挽救銀行,就是QE太多的副作用。
股市短線倘續升 加短倉對冲不猶豫
因此,雖然美國就業數據逞強,短期利好投資氣氛,但我認為歐洲銀行體系不穩,中線不利股市,特別是銀行體系鐵鎖連舟,一家大型銀行出現財困,一定牽連其他銀行,導致信貸緊縮(Credit Crunch),令股市大跌。所以,在我講過不能完全清倉手持現金的情况下,沽空股市指數期貨,是對沖歐洲銀行體系風險的方法。至於是否所有的資產都進行對冲,我目前還是Net Long,但如果股市短線持續上升,我一定毫不猶豫增加短倉,向market neutral進發。簡單點說,趁高位出貨的大方向是沒有改變的。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45144.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62&issue=2016071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