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556元,上日中間價6.8588。上日官方收盤報6.8780,夜盤收盤報6.8807。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6.8184元,春節期間升近600點,與在岸人民幣價差再度倒掛。
美元指數報99.75,昨日一度下探至99.26,創去年11月以來最低。
北京時間2月2日淩晨3點,美聯儲宣布維持利率區間不變,符合預期。美聯儲聲明中並未顯露任何“鷹派”表態,且未透漏此後加息的路徑。 聯邦基金利率期貨依然顯示,美聯儲2017年料加息兩次。2017年7月到期聯邦基金利率期貨的隱含利率為88個基點,處於75-100基點的區間之內。
招商證券(香港)宏觀研究副總裁宋林表示,總體而言美聯儲態度更偏謹慎,FOMC投票委員部分也輪換更新,今年鴿派委員數量增多,預計5月或6月加息可能性更大。
周一,人民幣中間價報6.8606,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8556,16:30收盤報6.8740,夜盤收盤報6.8727。
2月3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03,按周下跌0.19。
人民幣的“開門紅”還在持續。繼1月創下2010年以來的最大月漲幅後,2月5日,離岸人民幣進一步升至6.802。蹺蹺板另一頭的美元則創下另一“之最”,美元指數在1月下跌近2.7%,成為自1987年以來最差年度開局表現。進入2月,美元延續跌勢,2月5日美元指數報99.73。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美元如此表現是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持續發聲質疑美元強勢、美國貨幣政策和邊境政策等新政充滿不確定性以及歐元區多項經濟指標好於市場預期等因素影響。而人民幣的一路擡升還與國內較好的經濟表現有關。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主任呂隨啟表示,春節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6年GDP好於預期,為6.7%,去年四季度甚至增長了6.8%,這讓市場感覺我國的宏觀經濟基本面企穩並轉好,因此匯率將會穩住。央行行長助理張曉慧日前也在撰文中稱,基本面因素將繼續支持人民幣作為穩定的強勢貨幣。
在此情況下,春節期間,離岸人民幣大漲近800點。在岸匯率也開始爬坡,節後首個工作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556,較上一交易日上漲32個基點;當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價報6.8740,漲40個基點。
除了宏觀經濟因素在支撐人民幣匯率,不得不提的還有央行由中性偏松向實質性穩健過渡的貨幣政策。春節前夕和節後首個工作日,央行都上調了資金利率來進一步去市場泡沫。業內人士預計,後期資金利率中樞預計還會上升,這也直接推動人民幣匯率穩定。
截至目前,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6.7982;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現報6.8194。
亞太早盤,美元指數報99.62。雖然人民幣在開年有不錯的表現,但呂隨啟提醒,特朗普的說法和做法很多地方存在矛盾,要警惕後期美元可能回歸強勢。
例如特朗普雖然嘴上說美元目前處於高位,但他主張的卻是邊境控制、扭轉貿易逆差、吸引制造業回歸美國、築高關稅等強硬政策,這些都會對美元形成支撐。短期雖然不少新政遭到強烈反對,而使目標能否達成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但長期來看依然需要警惕。
周四,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上調139點,報6.8710,創逾兩周最大升幅。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8849,16:30收盤報6.8780,夜盤收盤報6.8715。
2月8日,美元兌人民幣市場匯率也大致追隨美元指數上下波動,且波動有限,顯示外儲數據並未對人民幣匯率走勢產生顯著影響。當日,在岸人民幣即期匯率早盤曾一度跌破6.89元,但隨後逐漸回升至前收盤價附近,日內上下來回波動,16:30收盤價報6.8780元,較前收盤漲35基點;香港市場上,離岸人民幣繼續走低,但跌幅有限,截至北京時間8日16:30,報6.8503元,跌149基點。兩地人民幣匯價仍倒掛近300基點。
有分析人士表示,雖然1月外儲降幅明顯縮窄有估值效應的作用,但綜合考慮年初較大的購匯壓力之後,當月外儲數據的降幅應是好於預期的,反映出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已較前段時間有所放緩。
與此同時,從境內外人民幣匯率量價變化及價差關系來看,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已較前段時間有所減弱。
截至2月8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盤價較上年末水平累計上漲715基點,漲幅為1%;最多時上漲了1200基點。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幾乎完全逆預期,明顯緩和了先前市場對於年初多重因素導致人民幣再現快速貶值的擔憂。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2017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趨穩的原因包括國內供給增加、需求穩定、政策加強監管等,其中美元指數短期見頂是重要原因。
截至目前,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6.8460;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現報6.8720。
亞太早盤,美元指數報100.28。
2017年以來美元指數從103調整至99水平,對於其中原因,謝亞軒表示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歐元區經濟、通脹好於預期帶來的美元利差收窄;二是特朗普明確了弱美元的訴求,這是影響金融市場的重要因素,市場對特朗普經濟政策的預期趨於理性。
謝亞軒認為,特朗普政策組合中的內在沖突實際給了美元指數一個比較狹窄的空間:一方面,美國經濟形勢仍然較好、特朗普的積極財政預期以及歐元區在未來將面臨一系列政治層面的風險事件都使美元指數的調整幅度有限;另一方面,限制移民、貿易保護等孤立主義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和特朗普弱美元的訴求使美元指數走強的空間不大。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632,上調174點,升幅創三周最大,上日中間價6.8806。
上日官方收盤報6.8674,夜盤收盤報6.8660。
近兩周以來,美元持續反彈,但市場對於人民幣單邊貶值的投機押註已明顯減少。2月20日,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也正式微調,這將使匯率波動更反映市場供求。
第一財經記者從多位中資報價行的負責人處確認: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自2月20日起微調,縮減一籃子貨幣匯率的計算時段,從原來的24小時改為15小時,即從下午4:30開始計算到次日早上7:30。“這相當於剔除美元指數日間波動對次日人民幣中間價定價的影響。”一位中資銀行的外匯專家告訴記者,中間價匯率形成機制並沒有發生改變,只是做了技術性的調整。
至於該調整對匯率走勢的影響,德國商業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師周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微調消息爆出後,離岸人民幣小幅走貶,這可能是因為美元近日走升,但微調本身不能說絕對利好或利空人民幣,只是使得匯率更反映市場供求。”
當前,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采取了“雙錨制”,即中間價取決於市場供求變化以及境外市場的波動,前者通過每日下午4:30的收盤匯率體現,後者通過隔夜一籃子貨幣匯率的變化體現。
截至20日下午4:30收盤,美元/人民幣報6.8774,美元指數報100.82。
人民幣更趨市場化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方外匯專家後發現,各界認為人民幣對美元的雙邊波動將加大,且此次微調將使得人民幣進一步反映市場供求。
周浩分析稱,在當前“雙錨制”參考的兩個因素中,收盤匯率考慮的是當天的市場供需,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主要是為了保持當日人民幣匯率指數較上一日相對穩定,考慮的則是相對宏觀層面的美元變化。
從理論上來說,此前的這一機制存在著一定的技術漏洞。上述外匯交易專家對記者稱,“人民幣的日盤交易時間是從早上9:30到下午4:30,而同時在這一交易時段里,美元指數是在波動的,在交易的時候,實際上交易員是可以根據日盤國際市場的波動,來對第二天中間價的價位進行判斷。換句話說,已經對日間一籃子貨幣的波動做出了反應。”
“如此在參考一籃子貨幣時,實際上就存在重複計算問題。現在微調之後,選下午4:30到第二天早上7:30,實際上就把日間波動的交易時段扣除掉了,只反映夜盤,讓第二天的中間價將更難以預測。”該外匯交易員稱。
調整之後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會有怎樣的變化?“除了精確點,沒有什麽影響。”一位中資報價行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同時,周浩也告訴記者,其實理解該微調的影響只需要理解一個簡單的道理,影響中間價最重要的因素是上一日的收盤價,此次微調其實把這點給強化了,而收盤價則更反映市場對人民幣的供求。”
其實,當前的“雙錨制”仍是一種變相的“盯住匯率制”,從過去的軟盯住美元,變成了盯住一籃子貨幣。“如果條件成熟,中國將在未來2-3年內走向自由浮動匯率制度,然後循序開放資本項目。屆時上一日的收盤價就是第二日的開盤價,中間價的概念也將不存在。”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丁爽此前告訴記者,眼下的“雙錨制”可謂是一種過渡機制,當前中國尚未做好自由浮動的準備。
空頭漸退
自2月開始,美元指數探底99.2後展開反彈,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以縮小美國對外貿易逆差、增加就業為終極目標,這一預期也不斷助推美元。不過,人民幣對美元並沒有過度跟隨調整,上周甚至出現了和美指同漲的“反常”走勢。
盡管2月20日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下調287個基點,但離岸交易員反映,對人民幣單邊貶值的投機押註已明顯減少。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為了擠出離岸空頭勢力,監管層在年初時大幅收緊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引得離岸人民幣拆借利率大幅飆升,離岸人民幣反彈幅度超過在岸即期匯價,導致兩地匯價價差持續倒掛,這使得那些內購外結的投機操作成本快速上升。
“近期開始竟有不少人來詢問——是否可以在離岸做多人民幣。”周浩此前對記者透露。
“不過建議還是少動多看,外部變數仍然很大。”周浩建議。而這一變數主要指美元。
盡管當前外部沖擊未散且無法避免,但人民幣的第一優先是強化“內錨”,才能更好地應對外部沖擊——最新出爐的2016年四季度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貨幣政策目標從“控通脹”轉向“抑泡沫”,而約束金融泡沫和資產泡沫的過程就是一個找“錨”的過程,也就是重建人民幣貨幣定價基石的過程。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貨幣政策基調變為“穩健中性”,與去年12月中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提法保持一致。“把‘抑泡沫’提到貨幣政策目標的高度,延續金融去杠桿的思路,並專欄討論防止房地產的資產價格泡沫。” 他表示,對近期信貸擴張沖動、以及債市調整,央行認為需要“保持審慎和穩健”,控物價仍不是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之一。
當然,央行也在此次報告中重申了“將對人民幣跨境流動管理更為嚴格”,這“有助於減少人民幣的資本外流規模。同時,央行繼續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有助於改善外匯市場的供給面。”謝亞軒稱。
數據顯示,1月央行外匯占款降幅縮小至2088億元(前值:-3178億元),顯示1月央行直接動用外匯儲備以穩定市場較上月有所減少。但由於個人購匯需求、機構資本外流等因素,1月仍錄得了較大規模的外匯凈流出。這與1月中國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美元的情況基本吻合。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教授劉煜輝此前對記者表示,如果中國能夠堅定不移地堅持去年7月以來形成的抑制資產泡沫、控制金融風險的政策導向,現行的“雙錨制”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才有望常態化,並且逐步穩定人民幣的匯率預期。
“美國優先”引美元反彈
“內錨”的修煉需要韜光養晦,但人民幣潛在的外部沖擊也需要警惕。
首先,美聯儲近期的鷹派表態助長了加息預期。美聯儲主席耶倫於2月14-15日在國會作證詞期間表示,推遲加息是不明智的,並對美國經濟表示有信心,認為目前已非常接近美聯儲的就業目標,且每次會議都有加息可能。此外,近期美國通脹數據創下新高,核心PCE正接近2%的目標。
主流觀點預計美聯儲今年加息2-3次。聯邦利率期貨市場顯示,交易員定價的3月加息概率因耶倫講話和強勁的數據而急升至44%,接近50%水平;5月加息概率已經由53%上升至61.4%;6月份加息概率已經高達78%。
“不過美元在利好兌現後出現獲利了結,盡管仍企穩於101關口上下,但此前經歷多日連升之後,美元多頭動能開始減弱,由於3月加息的概率依然存疑,加上特朗普政策前景的不確定性,美元上漲動能並不是很強。” FXTM富拓中國市場分析師鐘越告訴記者。
除了美聯儲,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可能會加大美元升值的可能性,並刺激美聯儲加速加息。
野村證券分析稱,特朗普推行的“美國優先”政策等於 “新興市場靠邊”政策,在基線情景下,2017年美元仍將在波動中走升,新興市場貨幣仍然承壓。
“在美國經濟逐漸接近充分就業的時候,移民政策收緊(薪資上漲)、貿易保護主義(進口價格提高)和擴張性財政政策會有引發美國通貨膨脹的風險。這或將加快美聯儲升息步伐,引發美元進一步升值,對新興市場造成的沖擊將更加嚴重。” 野村亞洲(除日本外)首席經濟學家蘇博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需要註意的是,由於特朗普團隊也幾度“口頭打壓”美元,認為美元過強不利於美國經濟,這潛在助長了美元的不確定性。
主流觀點認為,2017年美元走勢會依然比較強,但不會太強,很難超過105甚至110。渣打銀行也預計,一旦美元指數漲破105,中國央行可能不會刻意“守7”。
2月20日,有外媒報道稱,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今日起微調,縮減一籃子貨幣匯率的計算時段,從原來的24小時改為15小時,即從下午4:30開始計算到早上7:30。
第一財經記者從多位中資報價行的負責人處確認了該消息。
“縮短日盤交易,就相當於剔除美元指數日間波動對次日人民幣中間價定價的影響。”一位中資銀行的外匯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人民幣中間價匯率形成機制並沒有發生改變,只是做了技術性的調整。
調整之後對於人民幣中間價會有怎樣的變化?“除了精確點,沒有什麽影響。”一位中資報價行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自2015年8月11日起,央行宣布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改革,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
前述外匯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人民幣的日盤交易時間是從早晨9:30到下午4:30,而同時在這一交易時段里面,美元指數是在波動的,在交易的時候,實際上交易員是可以根據日盤國際市場的波動,來對第二天中間價的價位進行判斷。換句話說,每日的日盤收盤價已經對日間一籃子貨幣的波動做出了反映。
“既然在白天人民幣的主要交易時段已經對美元的日盤波動有所反映了,那麽再參考一籃子貨幣,實際上就存在重複計算問題。現在微調之後,選下午4:30到第二天早晨的7:30,實際上就把日間波動的交易時段扣除掉了,只反映夜盤,讓第二天的中間價將更難以預測。”該外匯交易員表示。
2月2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743,上周五中間價6.8456,下調幅度創1月9日來最大。
今年1月份以來,新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向外釋放不願美元過強的信號,美聯儲議息會議也未透露更多有關加息前景的信息,只是近日美聯儲主席耶倫相對“鷹派”表態有所助長加息預期,加上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美元指數出現一定回調,1月當月則下跌2.7%。與此同時,盡管春節假期出國旅遊購匯需求仍較為旺盛,但個人購匯總體較為平穩,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浮動彈性的增強,人民幣貶值預期也有所收斂。
1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小幅升值。央行數據顯示,1月26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較去年12月末升值1.14%;人民幣對美元市場匯率收於6.8780元,較去年12月末升值1.04%。
1月26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22,較去年12月末下跌0.64%;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為95.56和95.35,分別較去年12月末下跌0.71%和0.16%。
中國貨幣網特約評論員文章指出,未來,特朗普政府各項經濟外交政策和美聯儲加息節奏仍有較大不確定性,也不排除國際政治經濟領域再現“黑天鵝”事件。不過從國內看,隨著經濟運行亮點進一步增多,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持續推進以及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基本面因素仍將支撐人民幣作為穩定的強勢貨幣,人民幣匯率將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並呈現雙向浮動、有升有貶的運行態勢。
周一,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下調287點,報6.8743,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8456,16:30收盤報6.8709,夜盤收盤報6.8689。
2月17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4.21,按周上漲0.18。
上周,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呈現出震蕩上漲的走勢,兩地人民幣在2月13日短暫的結束“倒掛”後,又開始了“倒掛”走勢,在岸人民幣一度逼近6.89關口,後不斷回升。截至目前,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6.8445;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現報6.8653。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四連漲,原因並不相同。上周五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大漲,是因為隔夜美元指數大幅回落。盡管美國經濟數據表現不錯,但並不支持美元進一步走強。而上周三和周四中間價上漲,來源於市場供求的力量。雖然上周三和周四美元指數有所回升,但是春節季節性購匯需求消退,外匯供需相對平穩,人民幣匯率受到基本面支撐。
對此,專家指出,從今年以來總體走勢來看,人民幣匯率穩定性顯然在增強,匯率有升有降的雙向浮動逐漸成為一種常態,市場上一些人鼓吹人民幣要大幅貶值存在明顯的偏向與誤導。應該看到,中國經濟企穩向好、經常項目保持順差等良好的基本面都是事實且具有可持續性,這些足以支撐人民幣的穩定大局,市場在這方面應保持理性。
亞太早盤,美元指數報100.88。上周三,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國會證詞中,重申美聯儲仍然預計今年將加息三次,但這樣較鷹派的言論也未能提振美元走強,且第二天,即上周四還跌逾0.5%,創逾兩周來最大單日跌幅。
鑒於美元指數面臨美聯儲的加息言論都還如此疲軟,外匯策略師Boris Schlossberg預計美元將進一步下跌。
他表示,特朗普新政府在政治方面的極大不確定性,令美元承壓,且也令固定收益市場承壓。市場對經濟的這種潛在增長的連續性持懷疑態度,因此也會認為目前做多美元是非常非常危險的。
上周五,美銀美林發表報告預計稱,美元將橫盤整理,直到特朗普公布財政計劃細節,但維持對美元的看漲觀點。該行還稱,目前市場被一種悲觀情緒籠罩,即擔憂特朗普政府會令美國經濟出現滯脹,或者說是高通脹、高失業率和慢增長。
周二,人民幣中間價報6.8790,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8743,16:30收盤報6.8782,夜盤收盤報6.7850。
周一,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出現明顯走弱。具體市況方面,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未受中間價走弱影響,早盤仍小幅高開49個基點報6.8660,隨後轉入橫向震蕩。不過午後14時之後,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出現快速走跌。截至收盤,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報6.8782,較前一交易日下跌73個基點。不過整體來看,目前人民幣即期匯價仍延續了1月下旬以來大致圍繞6.83至6.89區間持續震蕩的運行格局。
離岸方面,周一香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CNH匯價在亞洲交易時段也表現相對弱勢,全天整體呈現出小幅震蕩下跌的運行格局。截至2月20日16時30分,人民幣對美元CNH匯價報6.8575,較前一交易日下跌89個基點或0.13%。其與境內即期匯價之間的價差報在207個基點,與前一交易日變化不大。
截至目前,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6.8659;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現報6.9011。
周一(2月2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定價機制即日起微調,縮短了“一籃子貨幣”的匯率計算時段,令中間價受其他貨幣漲跌動能的影響降低,理論上屬於技術性調整。
據路透社分析報道,專家們指出,在美元強勢的背景下,疊加影響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時間段被剔除,客觀上有助於人民幣中間價更為平衡,從而更準確地反映市場。
外匯交易商易信周一發表觀點稱,過去多個交易日美元指數波動幅度實際仍相對不大,因此參考意義也較有限。從中期而言,多空雙方除非能夠打破103點和96點的區間上沿和區間下沿水平,否則階段性震蕩趨勢將難以發生改變。
從國內看,綜合考慮到央行調整貨幣政策立場趨於穩健中性的信號進一步凸顯,年初基建投資的發力也有助於宏觀經濟的平穩擴張,國內相關基本面因素也會對人民幣匯率帶來明顯支撐。整體而言,盡管上周五至本周一人民幣即期匯價錄得連續兩日下跌,但短期內仍將大概率延續區間震蕩格局。
亞太早盤,美元指數報101.14,突破101大關。美國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Loretta J. Mester)周一在演講中表示,美國經濟目前情況良好。“油價下挫確實造成了暫時性沖擊,抑制了通脹,美元升值也抑制了通脹,但這些影響已經過去,通脹趨勢已經擡頭向上了。所以我樂見通脹接近目標並仍在向目標靠近。
如果經濟保持當前的態勢,我將欣然接受(聯邦)基金利率在這個時候上升。”
2月27日周一,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814,較上周五中間價的6.8655下調159點。上周五官方收盤報6.8718,夜盤收盤報6.8700。
美元指數周一亞市早盤小幅走高,兌日圓脫離兩周低點,但走勢仍然遲滯。投資者等待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發表講話,以從中獲得稅改的線索。特朗普周二將在國會發表首次重要的政策講話,預計會包括關於基礎設施支出與稅改計劃的一些細節。有些市場參與者擔心,如果缺乏細節,可能讓投資者感到失望並損及美元。
另據彭博報道,中國央行與商業銀行進行的外匯遠期交易將迎來到期高峰,未來3個月內料有近400億美元空頭頭寸到期,或影響外匯儲備和離岸人民幣流動性。
周二,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750,較上日的6.8814漲64點。上日官方收盤報6.8714,夜盤收盤報6.8700。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昨日發文稱,今年將加強外匯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外匯違法和違規行為,以維護中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增強政策透明度,推動金融市場繼續對外開放。有交易員指出,國際外匯市場均大體穩定,而中國監管層嚴格審查真實性購匯需求,令投機需求無從下手;另外市場對人民幣再度走貶的時機看法分歧,有利於人民幣維持區間波動。昨日午後大行結匯偏多,推升匯價。
周二亞市早盤美元走勢穩定,市場關註周二晚間美國總統特朗普新聞會是否會傳遞出其經濟政策的更多細節。美國財長努欽(Steven Mnuchin)在福克斯新聞頻道上周日播出的采訪中表示,特朗普周二晚間將在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重要政策演講,對他涵蓋削減中產階級稅負、簡化稅收體系和提高美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等的全面計劃做一些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