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華夏、南方、博時、嘉實基金等在內的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養老目標基金獲批,隨著完成必要程序和準備後,不久之後將進入正式發行階段。
那麽什麽是養老目標基金?為什麽要買養老目標基金……這些問題你應該知道:
1、什麽是養老目標基金?
今年3月證監會正式下發《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養老目標基金是指以追求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為目的,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資產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資組合波動風險的公募基金。
2、目標日期基金和目標風險基金怎麽選?
目前,養老目標基金的投資策略主要分為兩大類:目標日期策略和目標風險策略。
目標日期基金以投資者退休日期為目標,根據不同生命階段風險承受能力調整投資配置,比較適合有養老投資需求但對投資知識又不太了解的小白群體。對於投資者來說,買入目標日期基金後,只需堅持投資和持有就可,市場判斷和投資調整都交由專業的基金管理人去做,養老投資更省心。
而目標風險策略的基金則是是根據特定的風險偏好來設定權益類資產、非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的基金。它假設投資者比較清晰地知道自身對基金組合風險(波動率)的目標需求,主要目的是為了向大眾提供具有不同層次風險目標的投資方案。
兩者主要區別在於目標風險策略基金的風險等級比較清楚,權益類和固收類資產的比例基本恒定,而目標日期策略基金的期限跨度會比較長,權益類資產的比例會隨著約定時間的臨近而逐漸降低,風險也會逐漸降低。相對來說,目標日期基金更適合投資界“小白”,目標風險基金更適合有明確收益目標、有一定經驗的“老手”。
3、封閉期是多久?投資比例是多少?
根據相關指引,養老目標基金應當采用定期開放的運作方式或設置投資人最短持有期限,與基金的投資策略相匹配。養老目標基金定期開放的封閉運作期或投資人最短持有期限不短於1年、3年或5年的,基金投資於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商品基金(含商品期貨基金和黃金 ETF)等品種的比例合計原則上不超過 30%、60%、80%。
4、此次獲批的有哪些基金?
此次,14家獲得批文的基金公司,為工銀瑞信、嘉實、華夏、南方、廣發、中銀、博時、富國、萬家、中歐、易方達、鵬華、銀華、泰達宏利。具體產品如下:
5、為何采用FOF運作?
與現有的公募基金相比,FOF擁有更多的可配置的資產種類,比如在股債均跌的環境下,要比普通公募基金產品更有吸引力。有業內人士指出,FOF的風險一般而言是小於同類型的公募基金,以海外經驗來看,FOF產品包括不同的風險類別,本質上是在追求一定投資回報的前提下,盡量通過資產配置和子基金優選來控制並降低風險。
FOF所追求的長期穩健增值跟養老資金的投資目標頗為契合,因此包括養老資金在內的有資產配置需求的投資者,都會有這方面的需求。
6、個稅遞延優惠和養老目標基金有關系嗎
4月,財政部等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明確指出,一年試點期間,銀保監會、證監會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完善養老賬戶管理制度,制定銀行、公募基金類產品指引等相關規定,指導相關金融機構產品開發。另外,當試點結束後,根據試點情況有序擴大參與的金融機構和產品範圍,將公募基金等產品納入個人商業養老賬戶投資範圍。這意味著公募基金一年試點結束之後,等同於保險產品,也可以做為一個市場主體參與個人稅延養老賬戶。
《通知》規定,對試點地區個人通過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支出,允許在一定標準內稅前扣除;計入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商業養老金時再征收個人所得稅。
7、費率是多少?具體產品怎麽選?
根據《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養老目標基金可以設置優惠的基金費率,並通過差異化費率安排,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
而《指引》要求基金公司向投資人推介養老目標基金,一是應根據投資人年齡、退休日期和收入水平,向投資人推介適合的養老目標基金,引導投資人開展長期養老投資;二是向投資人推介的目標日期基金應與其預計的投資期限相匹配。
8、養老基金安全嗎?
截至目前,基金管理公司受托管理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社保基金等各類養老金1.5萬億元,在養老金境內投資管理人的市場份額占比超過50%,總體上實現良好收益。社保基金自2001年以來的年平均收益率達到8.4%,企業年金自2007年以來的年平均收益率達到7.6%。
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公募基金是境外各國第三支柱的重要投資產品。美國第三支柱的規模全球最大,達7.9萬億美元,約47%的資金投向了公募基金。德國作為投資文化最保守的國家,公募基金在第三支柱的占比也高達20%。
又一起強奸殺人案敲響了順風車安全問題的警鐘。
8月24日,一名20歲的溫州樂清姑娘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而這距離今年5月發生的21歲空姐順風車遇害案剛過去3個月。
浙江省樂清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樂清公安”今天發布案情通報稱,8月24日17時35分,樂清警方接群眾報警稱其女兒趙某(20歲、樂清人)於當日13時,在虹橋鎮乘坐滴滴順風車前往永嘉。14時許,趙某向朋友發送“救命”訊息後失聯。
樂清警方稱在25日淩晨4時許,在柳市鎮抓獲犯罪嫌疑人鐘某(男、27歲、四川人)。經初步偵查,該滴滴司機鐘某交代了對趙某實施強奸,並將其殺害的犯罪事實。目前,受害人屍體已找到,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滴滴方面表示,鐘某此前背景審查未發現犯罪記錄,是用其真實的身份證、駕駛證和行駛證信息(含車牌號)在順風車平臺註冊並通過審核,在接單前通過了平臺的人臉識別,但案發車牌系鐘某線下臨時偽造。
值得一提的是,該嫌犯此前曾有圖謀不軌行為被用戶投訴。
據溫州都市報報道,樂清林女士前天下午曾坐過犯罪嫌疑人的車,從樂清虹橋到翁垟,司機將其帶至偏僻處圖謀不軌,林女子事後曾將此事投訴至滴滴平臺,目前林女士還在配合警方調查。
滴滴方面也證實了在該車主作案的前一天,的確有另一名順風車乘客投訴其“多次要求乘客坐到前排,開到偏僻的地方,下車後司機繼續跟隨了一段距離。“我們的客服承諾兩小時回複但並未做到,也沒有及時針對這一投訴進行調查處置,無論什麽原因,我們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兩起順風車強奸殺人案之後,來自公眾的質疑聲已經瀕臨到一個爆點。如果當前的技術手段不能保證乘客乘坐順風車的安全,那為了方便公眾出行而出現的順風車還該不該繼續?
出行平臺中的“不定時炸彈”
從業務本質上來講,雖然同為滴滴旗下業務,但是順風車和快車、專車有著本質的不同。
順風車從業務上定位是公益性質,滴滴只是司機乘客的信息撮合方,並不抽取傭金,只是收取很小比例的服務信息費用。而快車和專車一樣,滴滴作為運營監管平臺抽取20%左右的傭金。
要知道,今年5月份的空姐順風車遇害案發生之前,滴滴對順風車和網約車在安全要求上並不一樣。
事實上,由於風控和管理上的難度,順風車業務有點像出行平臺中的“不定時炸彈”。
在此之前,在滴滴司機註冊平臺中,對快車、專車司機的招募和順風車車主的申請條件並不不一樣。
滴滴方面公示的信息顯示,在北京地區滴滴快車司機註冊需要實行實名制,需提供身份證、駕駛證和行駛證,同時需無犯罪、吸毒記錄,無酒駕、毒駕等嚴重交通違法事故,此外,駕齡3年以上,準駕車型C2及以上。一般審核期限為3~5天。
而順風車車主的申請條件則相對寬松,根據滴滴APP招募順風車司機的信息,需身份證、行駛證、駕駛證均真實有效,且駕齡需在1年以上。車主審核時效最快為48小時,新車或新駕照則需要7~14天。
有報道稱,滴滴順風車在註冊審核環節上存在明顯漏洞。女性司機在上傳了男性司機的系列證件後也能正常過審。
除此之外,各地發布的指導意見中均對合乘車輛每日的派單數量作出規定,北京、上海等地要求上限為2次。但滴滴順風車每日最高可接單數為15單,明顯高於各地政府的規定。
這意味著,順風車中存在一定數量的“專職車主”,他們並非在上下班或有計劃的出行中順便捎人,而是帶著營利目的專職運營。
安全盲區
5月份的空姐順風車遇害案發生之後,滴滴曾宣布順風車業務全國下線,停業整改一周。
考慮到空姐遇害案發生在夜間,7天整改結束之後,滴滴宣布為了提高夜間乘車的安全性,暫停晚上22點至次日6點期間出發的訂單,車主接單在22點之前,但預估到達時間超過22點的訂單,在出發前對雙方進行安全提示。
隨後的6月13日晚,滴滴發布“安全升級工作進展更新”顯示,滴滴將於6月15日局部恢複部分夜間時段的訂單(具體開放時間段為,22:00-24:00和05:00-06:00)。出於安全的考慮,目前以上兩個夜間時段的順風車訂單,將只允許車主與乘客為同一性別方可合乘出行,即男車主接男乘客,女車主接女乘客。
由於順風車平臺上女車主一直偏少,夜間時段只允許車主與乘客為同一性別方可合乘出行的政策出臺之後,一度出現女性用戶打不到車,順風車10點後對於女用戶等於形同虛設的尷尬。
6月22日後,滴滴順風車還小範圍上線測試護航模式和安全共建卡功能。開啟護航模式,乘客可自動分享軌跡給緊急聯系人,平臺實時關註行程軌跡並在異常時介入。安全共建卡功能則可展示車主和乘客上傳的真實照片和車輛等信息,可供雙方在行程開始前相互查看並核實,為用戶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除了時間段上的限制,滴滴要還要順風車車主每次接單前需進行人臉識別,甚至部分城市還有全程音功能。
另一方面,滴滴此前在順風車業務上加入的類似社交功能標簽評價,在滴滴順風車的行程結束後,車主和乘客可以在APP端的評價頁面中選擇滴滴預先設定好的“這個美女不一般”、“直男”等“印象標簽”來評價對方。如今這一功能由於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車主和乘客的信息而招致批評聲不斷,後來也被滴滴方面關閉。
但是上述諸多措施整改之後,空姐遇害案的悲劇還是再一次發生了。
滴滴方面表示,這次樂清順風車遇害案的嫌疑人鐘某此前背景審查未發現犯罪記錄,是用其真實的身份證、駕駛證和行駛證信息(含車牌號)在順風車平臺註冊並通過審核,在接單前通過了平臺的人臉識別,但案發車牌系鐘某線下臨時偽造。
也就是說,即使人臉識別等各種技術上線,順風車業務當下依舊有安全漏洞存在。
平臺越大責任越大
滴滴承認在該車主作案的前一天,的確另一名順風車乘客投訴其“多次要求乘客坐到前排,開到偏僻的地方,下車後司機繼續跟隨了一段距離”,但滴滴的客服承諾兩小時回複但並未做到,也沒有及時針對這一投訴進行調查處置。
對於 “為什麽沒有第一時間將車主信息提供給家屬”的問題,滴滴方面給出的解釋是,由於平臺每天會接到大量他人詢問乘客或車主的個人信息的客服電話,而滴滴無法短時間內核實來電人身份的真實性,也無法確認用戶本人是否願意平臺將相關信息給到他人,所以滴滴無法將乘客和車主任何一方的個人信息給到警方之外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運輸部官微此前發布了一篇題為《檢驗網約車發展的標準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的文章。文中指出:網約車企業是運輸服務的提供者,必須要承擔承運人責任和相應的社會責任。檢驗網約車發展的標準不是“流量”或“估值”,而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乘客和司機是網約車企業的“衣食父母”,是其走遠做強的“資本”,正是他們的選擇撐起了企業的“流量估值”和持續發展。如果沒有乘客和司機的選擇,再大的網約車平臺終將會轟然倒塌。
這篇文章在業內一度被解讀為是在喊話滴滴。
現實的狀況是,一旦出問題,不管是否存在法律上的責任,滴滴都不能甩鍋。
但是順風車並不是滴滴一家獨有的業務。目前市面上,除了滴滴,還有做順風車起家的嘀嗒,以及剛加入順風車不久的高德。而這場面對順風車的調整將影響著三家的業務走向。
因為即使網約車已經可以通過互聯網實時監控機動車的行蹤,甚至可以用技術手段實現可視化監控,即使網約車外在安全性上實際已經比傳統出租車更為可靠,但滴滴們至今依然沒有辦法百分百保證乘客的安全。
今年3月發布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顯示,滴滴估值560億美元,位列第二名。滴滴出行CEO程維日前公布的數據是,2017年,滴滴服務了74億次用戶的出行,滴滴每天服務的用戶訂單超過3000萬筆、4000萬人次。
平臺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很多時候,滴滴不僅要承擔法律責任,還要承擔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