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曼徹斯特一購物中心發生爆炸 警方已逮捕一名男子

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23日11點半左右,英國曼徹斯特阿戴爾購物中心傳出巨大爆炸聲,現場人員已被疏散,警方已封鎖現場。大約半小時後,阿恩戴爾購物中心正準備重新開放。

人群從阿恩戴爾購物中心疏散(圖片來源:路透社)

當地時間23日,位於英國曼徹斯特的阿恩戴爾購物中心發生爆炸,目擊者稱聽到“巨大的爆炸聲”。人群從購物中心奔跑撤離。英國警方稱,已經在阿恩戴爾購物中心逮捕一名男子,目前看來,這場襲擊案和昨晚的體育場襲擊案沒有聯系。

21年前遭遇過爆炸

阿恩戴爾購物中心於1996年曼徹斯特爆炸案後重建。

當年,愛爾蘭極端獨立組織愛爾蘭共和軍(IRA)在歐洲杯期間制造了一起特大恐襲案。IRA成員將1600公斤的炸彈滿滿裝入卡車中,隨後把車停在曼徹斯特市中心。頗具挑釁意味的是,剛剛設置完炸彈共和軍就電話通知了警方並告知會在一個小時爆炸,警方隨後立即疏散人群。當地時間10:46拆彈小組抵達。11:17分,炸彈引爆。爆炸後產生了300多米高的蘑菇雲並留下了15米寬的大坑,市中心三分之一的零售地段受影響。當時俄羅斯與德國的比賽計劃在第二天離事發地不遠的地方進行。這次事件造成212人受傷,它也是英國在非戰亂時期最大的一宗炸彈爆炸事件。

一天內兩起爆炸

22日晚,曼徹斯特一室內體育場發生爆炸。目前警方已確認這一“嚴重事件”造成22人死亡,約50人受傷,死者中包括兒童,進一步調查正在進行中。英國警方稱曼徹斯特體育場爆炸系自殺式襲擊,襲擊者已經身亡。據新華社報道,英國曼徹斯特警方表示,22日晚發生在曼徹斯特體育館的爆炸為一起自殺式襲擊,襲擊者是一名男性,他在美國女歌手Ariana Grand演唱會即將結束時引爆自己身上的爆炸裝置,尚不清楚襲擊者是否有同夥。目前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升至22人,另有至少59人受傷。

據央視新聞援引BBC報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稱,毫無疑問英國和曼徹斯特人民已成為無情的恐怖襲擊的受害者;英國政府已經知曉恐怖襲擊的幕後黑手是誰。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314

人臉識別“世界杯”競賽結果出爐,獵戶星空拿下有限制類第一名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1/164257.shtml

人臉識別“世界杯”競賽結果出爐,獵戶星空拿下有限制類第一名
黑智 黑智

人臉識別“世界杯”競賽結果出爐,獵戶星空拿下有限制類第一名

發布語音交互系統不久,獵戶星空又獲得了微軟百萬名人識別競賽子命題有限制類第一名。

近日,被業界譽為人臉識別年度“世界杯”的微軟百萬名人識別競賽落下帷幕。百萬名人識別子命題無限制類,Panasonic-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奪得第一,CIGIT和中科院合作隊伍與美國東北大學位列第二第三;成立不到一年的中國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獵戶星空,獲得百萬名人識別子命題有限制類(只使用競賽提供數據)第一名。

MS-Celeb-1M:人臉識別年度”世界杯”

2016 年 6 月,微軟向公眾發布了大規模現實世界面部圖像數據集 MS-Celeb-1M,含有 10 萬個名人的約 1000 萬(10M)張臉部圖片,鼓勵研究人員開發先進的人臉識別技術。

同時宣布的還有 MS-Celeb-1M 百萬人臉識別挑戰賽。參賽者需要根據(但不限於)挑戰賽提供的數據集作為訓練數據,開發圖像識別系統,從臉部圖像中識別 100 萬個名人。

據微軟技術與研究院(Microsoft Technology and Research)首席研究員/研究經理張磊博士介紹,首先,MS-Celeb-1M 的目標是識別百萬人臉,是計算機視覺內最大規模的分類問題,並且其中一個人物對應一個 entity,綁定了知識庫,並且知識庫中提供了每個人的職業,性別等等豐富的信息,從而解決了人物重名的問題,可以從識別達到認知。“最開始我們是面向學術界做的這個數據集,”張磊說,“但後來很多工業界的同行也表示我們的數據集對他們的研究工作很有幫助。”

據悉,本次競賽由微軟研究院主辦,借助計算機視覺領域頂級會議 ICCV 2017 的平臺,既包括大規模人臉識別競賽(Hard Set 及 Random Set),也推出全新的、更具挑戰性的小樣本學習(Low-Shot Learning)競賽。這場堪稱級別最高、難度最大的技術賽事,也吸引了全球人臉識別的頂尖團隊參與。

而在近日公布的結果中,百萬名人識別子命題無限制類,Panasonic-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奪得第一,CIGIT和中科院合作隊伍獲得第二名,美國東北大學位列第三;有限制類(只使用競賽提供數據)第一名是北京獵戶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而識別單一訓練樣本的名人子命題無限制類(可以自由使用外部數據),第一名是NUS-Panasonic,有限制類(只使用競賽提供數據)第一名由美國東北大學奪得。

百萬名人識別奪冠有多難?

在一眾科研機構中,獵戶星空作為初創公司,顯得尤為引人註目。而在賽後,獵戶星空也向黑智對競賽項目和公司采用的技術進行了介紹。

據悉,和可以無限制地使用外部數據不同,有限制類別只能在限定的數據集內調用,比拼的是團隊的算法能力。而在本屆競賽中,只有獵戶星空一個團隊,采用hard級受限級(hard級)。

據了解,無限制類不是單純算法的比拼,在某種程度上是在比拼數據,數據越多訓練的模型越好,所以無限制類是算法和數據的綜合比拼;有限制類則是單純算法的比拼,也是從算法層面難度更大的比拼,“因為這個東西只能靠算法,因為數據是一定的。當沒有外部數據的情況下達到最高精度是非常困難的。”因此,組委會也認為獵戶星空的難度極高,單獨列了一項采用受限數據集的子項目。

最終,獵戶星空團隊獲得 0.75/0.606(random set/hard set)的高分,被組委會判定為接近滿分,遠超去年的記錄。

在此之前,獵戶星空還在另一項人臉識別國際賽事 LFW 上,僅用單個 Resnet50 模型就達到了 99.65 的優異成績,用比較小的網絡實現了極高的精度。

獵戶星空成立於2016年9月。而業界對其熟知,來自於今年6月,喜馬拉雅發布的小雅 AI 音箱,其背後的核心便是獵戶星空全鏈路自研的遠場語音交互系統。

小雅音箱_副本

小雅AI音箱

而據獵豹星空表示,其人臉識別技術已經應用到獵豹移動旗下的直播產品 Live.me 中,對直播內容進行監測篩查。這次人臉識別的比賽技術,也將在門禁、機器人等領域逐步得到應用。

黑智簽名檔

人臉識別 獵戶星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59

一名優秀的CTO 需要具備哪些特質?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018/165614.shtml

一名優秀的CTO 需要具備哪些特質?
InfoQ InfoQ

一名優秀的CTO 需要具備哪些特質?

你遲早是會成為 CTO 的,你覺得呢?

來源 |  InfoQ(ID:infoqchina)

作者 | 周明耀

寫在前面

前幾天讀了醫療器械公司 WellVia 的 CTO Peyton Reaves 寫的一篇文章,文中列舉了優秀 CTO 應該具備的幾個品質,包括敏銳的商業頭腦、新趨勢和新技術的持續評估、豐富的技術背景、聚焦企業文化、組織團隊技術建設和擔任導師。他認為具備這幾項品質,對於構建團隊的長期願景和方向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那些懷著遠大理想的初創公司,更應該尋找合適的人出任 CTO。今天我想就他提出的這幾項品質,結合我自己經歷、看見、聽說的故事,和大家分享經驗。

敏銳的商業頭腦

1

CTO 是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首席技術官)的簡稱,在很多初創科技公司,CTO 的崗位目標或許更偏重 CO,即 Chief Officer。CTO 是企業的專業技術領域的領導者和戰略規劃師,並不會僅僅將 CTO 定位為“技術大師”,這一點和對於 CFO 的定位是一樣的,不僅僅是一名大號的會計師。一名優秀的 CTO,他需要能夠深入理解企業的業務,從流程到規劃,他都需要能夠非常清楚地理解。CTO 需要能夠利用手中的技術手段,更好地為企業的業務服務,解決實際的問題,推動企業的技術、產品落地。一位我認識的高管曾經這樣說過:“沒有落地,別談技術夢想”。

Amazon 的 CTO Vogels 博士是一位傑出的 CTO,他在最近的一次采訪里介紹了 Amazon 在機器學習領域的技術布局。據他介紹,在過去的 20 年間,已經有多達數千位軟件工程師在 Amazon 參與了機器學習項目。他認為 Amazon 是一家在業務領域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的前沿公司,也正是因為不斷地創新,才會讓業務發展不斷突破瓶頸。

多說一句,光有敏銳的商業眼光還不夠,你還需要了解技術前進所需要的外部環境。技術的前進不僅僅取決於它本身,而是和大環境發展、上下遊用戶也密切相關。比如 AI,60 年代其實就已經提出了相應概念,為什麽直到今年才進入發展元年?因為芯片的計算效率、數據樣本規模沒有達到要求。

想要具有敏銳的商業頭腦,首先 CTO 需要具備產品經理的能力和思維。大多數 CTO 都是由技術工程師成長起來的,否則他可能會缺少技術領導力,這一點我們後面會具體闡述觀點。CTO 只有具備了產品經理的思維方式,才能更多地從業務角度思考技術落腳點和時機,聽著很容易,其實很難做到,一名優秀的產品經理本身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了,需要環境、經歷的歷練,更別說敏銳的商業頭腦,這更是需要大量的積累、思考,也許還需要一些失敗,才能逐漸讓技術人員具有這些能力,進而成為優秀的 CTO。

試想,一名優秀的中場指揮官,沒有開闊的視野和敏銳的反應,怎麽能夠起到整支球隊的戰術指揮官和實踐者職責呢。

對新趨勢和新技術的持續評估

Business-Evaluation-Page-Image

如果你想進步、想要所有的成績,人生中就不斷會面臨各種挑戰,需要持續學習、終身學習。

個人層面需要不斷地輸入,學習新的知識,保持對行業、領域內新技術的更新。看論文可以被認為是架構修煉的一種方式,因為很多論文寫得比較嚴謹,也比較系統化,了解一個系統實現的細節對於架構方面的成長很有用處。

有一天我的一位同事找到我,“周工,我看到你出的書了,能不能告訴我怎麽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我對他說:“你每天 7 點起床,11 點睡覺,中間所有空閑時間都拿來學習、思考、總結技術問題,你就可以提高了”。這不是開玩笑,任何人想要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有效、高效、有針對性地付出時間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

回到我們的主題。首席技術官的一個重要職責是需要能夠預判未來業務的落腳點,並且根據這些預判去尋找合適的技術,幫助業務平穩落地。科技圈每天都在發生著快速的變化,只有持續地對這些變化追蹤、了解,你才能夠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力、高效的運作、向上發展。我們這里說的技術可不僅僅是操作系統、硬件,或者編程語言,也包括軟件開發流程(讓我們更快地生產出更好的軟件)、測試流程(確保產品質量),以及平臺架構等等,所有有助於科技企業成長的技術手段。

Vogels 博士對於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關註,也為 Amazon 帶來了現在的業務。他對於人工智能持務實樂觀的態度,認為人工智能幫助企業擺脫工作中對於人類健康有害的工作,轉而讓機器執行這些任務。他認為人工智能技術使人類獲得了自由,也讓企業找到了新的盈利方向,如果現在哪一家企業放棄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那麽它也在放棄未來的商業機會。正是因為對發展趨勢的明確,協助 Amazon 業務管理層堅定地選擇了人工智能作為下一代技術的發展重心,並取得了成功。

這一個品質實際上是與“敏銳的商業頭腦”相輔相成的,僅有商業頭腦,而沒有前沿領域的科技手段學習、認知、使用能力,我們很難為商業模式構建技術城墻,會很容易讓自身的卓越的商業模式被競爭對手複制。人工智能之所以被稱為下一代技術革命,也正是因為它的門檻比較高,一般公司無法快速複制,或者說根本沒有機會進入該領域發展。大家可以參照德國提出的工業 4.0 計劃,其特征也是智能化,設備和被加工的零件都有感知功能,能實時監測,實時對工藝、設備和產品進行調整,保證加工質量。

總的來說,作為一名優秀的 CTO,我們需要一邊要督促自己不斷學習新技術,自己能夠上手使用,也要結合實際團隊情況,規劃新技術的預研、落地步驟,讓團隊成員既能享受到穩定技術的紅利,也能不斷地嘗試新事物,讓大家能夠看到未來,不擔心自己逐漸落後於行業的發展,更能提升對於公司的歸屬感。

豐富的技術背景

從很多信息匯總來看,科技圈普遍認為 CTO 最好能夠具有領導不同的軟件技術團隊的背景經驗,具備在軟件開發流程、架構、產品上能夠有較為綜合的領導能力。如果你沒有圍繞產品開發周期的各個角色的輪轉實際工作經驗,擔任 CTO 之後,很多時候確實容易犯錯誤,而且錯誤幾乎不可避免,畢竟人的經驗很多時候都是摸翻滾打積累出來的。

對於這一層的理解,我認為其實可以分為兩部分,即技術尊重和工作經驗。

第一部分是下屬對你的技術尊重。要帶領工程師,你首先需要深入理解他們使用的工具、流程,以及程序設計的藝術。你理解得越深入,在和下屬工程師進行技術對話時,參與能力就越強,越容易獲得他們的尊重。微軟的一位工程師這樣評價比爾. 蓋茨:“蓋茨最喜歡和他的工程師一起將程序分析到比特、字節層面。在技術戰鬥中他可以非常輕易地守住自己的陣地,他之所以可以獲得工程師的尊重,因為他可以輕易地戰勝他們”。

成功地管理工程師最重要、最關鍵的因素,是得到你管理的下屬的技術尊重。如果沒有技術尊重,那麽你的每一個具體想法,都可能會遇到主動或者被動的阻礙。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那些在職業生涯的某個時期沒有做過工程師的團隊管理者,才會覺得有效地管理工程師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要得到技術尊重,關鍵因素包括:

理解計算機程序設計的藝術;

擁有良好的過往履歷;

做出技術貢獻;

追逐技術潮流的最前沿;

成為一個技術或者職業組織的活躍成員;

展現出強大的個人價值。

技術尊重的這些不可分割的組成元素,解釋了為什麽從公司外部招聘過來的 CTO 很難真正落地(短時間內開展有效的管理工作)。你所選擇的這位“空降”的 CTO,你需要充分考慮他是否有良好、可以被證明的履歷,這樣才能讓團隊對他產生尊重感,所以說,一般情況下技術團隊是不會空降高管的。

第二部分是豐富的工作經驗。我認為一名合格的 CTO,他應該具備對於技術團隊的傑出的管理能力,包括豐富的團隊建設經驗、豐富的人員管理經驗、完整的產品開發過程管理經驗、豐富的技術調研 / 預研經驗、豐富的系統架構經驗、較好的英語能力(因為很多文檔、演講都是全英文的)等等,這些能力的積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學習、工作,想要真正做到“豐富的技術背景”這一條品質要求,其實不那麽容易,不是靠時間堆積就行的。

說到這里,我推薦大家看看章文嵩博士的成長過程。章博士是技術專家,也是 LVS(Linux Virtual Server,Linux 虛擬服務器) 開源軟件創始人,曾經是 TelTel 公司的首席科學家,ChinaCluster 的共同創辦人。2009 年加入淘寶,任核心系統負責人,沈澱了 CDN、TFS、Tair、Tengine、MySQL、JVM、Linux 內核、圖像搜索等技術和產品。他在淘寶網的時候,通過低碳技術減少能耗,成功地將能耗降低為原有的 1/4。2013 年投身雲計算事業,歷任阿里雲飛天二部負責人、阿里雲 CTO、阿里雲首席科學家,負責 ECS、RDS、OSS、CDN、SLB 等雲產品。2016 年 5 月,滴滴出行發內部郵件對 CTO 線進行了調整,任命章文嵩為高級副總裁,負責 CTO 線基礎平臺部兼工程技術委員會主席。大家可以看到,章博士的發展過程一直是沿著技術主線布局前進的,經過了雲計算的歷練,現在可以走到一個新的 CTO 平臺。

聚焦企業文化

hiring-e1455083657449

很多技術出身的 CTO 或者技術團隊管理者,容易出現認知上的錯誤,認為團隊的氛圍建設,或者企業文化的落實等,這些都和自己沒有關系,自己只是過來做和技術有關的工作的。這一點認知是完全錯誤的。作為一名優秀的 CTO,你應該理解,其實很多工程師將你作為他們的目標、導師,如果你處理團隊事務的能力很差,導致團隊內部出現各種各樣的奇葩問題,那麽無論你的技術能力多強,最終也會帶領團隊走向沒落。記得小時候看上海申花隊的報道,說請來了原巴西國家隊的一位主教練,結果戰績反而越來越差,最後了解才知道這位主教練每次訓練完就立即會酒店,從來不和球員在場外溝通,更談不上文化建設了。把工作當成賺錢的手段,不和任何人溝通,不輸球才怪。

一家有自身固定文化的企業,員工更容易跟隨企業的發展策略前進並獲得持續成功,這是企業文化所帶動的員工歸屬感,也會進一步吸引合適的人才加入隊伍。

CTO 即使技術人員看待自己未來發展的一面鏡子,也是公司對下沈澱自身文化的一個渠道。很多工程師都渴望自己被關註,也渴望能夠融入公司的整體發展規劃里,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願景(職位、金錢、技術理想),不被重視的感覺沒人喜歡。CTO 唯有認真看待團隊建設、企業文化建設,你才能夠真正收獲人心,聚集大家一起朝著同樣的目標前進。

組織團隊技術建設和擔任導師

作為一名 CTO,你應該會有很多機會向團隊成員展示對於業務和技術上的經驗和知識。輔導員工、培訓員工,構建一支強有力的團隊。

在美國,每個科技公司的技術副總裁、CTO 和高級架構師都很註意影響力,我們經常看到當公司內部有技術分享的時候,很多人主動去講,盡可能展現自己在技術或者管理方面的長項。

如果一個工程師、技術主管、CTO 或者架構師,有了這種技術領導力,當他跟同事一起討論問題或者一起協調問題的時候,大家往往會有一種傾向的感覺,他說的事情一定不會假,往往有這種效果。美國各大公司的 CTO 經常參加業界的分享,做各種技術委員會的委員,包括出書、參加各種活動都非常活躍。除了對公司有利以外,其實這也是給自己的職業發展鋪一條路,所以影響力不僅僅為了企業,也是在規劃個人職業發展。

國內的技術博客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一些大牛紛紛開始轉戰技術平臺(比如 InfoQ), 也有一些開始通過開設個人微信公眾號形式繼續傳播影響力,最主要還是由於國內讀者的閱讀習慣更傾向於手機客戶端,而且技術博主的收入幾乎為 0。歐美人還是有很多喜歡訪問網站,而對於寫技術文章這個工作來說,由於 CTO 常年耕耘於技術前沿,所以很多公司的 CTO 義無反顧地承擔了公司 Blog 的重責,是博客文章的重要貢獻者。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美國 Amazon 公司的 CTO Werner Vogels 博士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 CTO,他有自己的技術博客,我對他最近的帖子進行了截圖:

微信圖片_20171018143538

大家可以看到,博士除了寫一些和所在公司相關的深入技術和方案介紹、產品設計分享以外,他也會針對一些基礎知識進行分享,就有了“Back-to-Basics”系列,我上個月決定開始在 Info 開設自己的技術雜談系列、開辦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也是源於博士的啟發。

總結

敏銳的商業頭腦、新趨勢和新技術的持續評估、豐富的技術背景、聚焦企業文化、組織團隊技術建設和擔任導師,這些品質歸根到底可以總結為對於技術的狂熱追求,對於技術用於產品的狂熱熱情,以及從工程師做起的紮實基礎,這三點是一名優秀 CTO 的成長基礎,缺一不可。而對於自身的要求,我覺得 CTO 需要追求卓越。為什麽需要追求卓越?因為這個世界是發展的,科技發展更是非常得快速,你可以看看,所有的成功的科技公司都是因為跑在了別人前面,而不是慢悠悠的工作態度,這就是科技界的殘酷,也正是為什麽 FaceBook 辦公室里貼著:“要麽做到最好,要麽死亡”。諸位有成為 CTO 夢想的同學們,加油!

CTO 品質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288

稅務總局:確保減稅“大禮包”及時足額送到每一名納稅人手中

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司長鄧勇3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全國稅務系統將迅速落實各項減稅政策,確保國家減稅“大禮包”及時足額、實實在在送到每一名納稅人手中。

3月2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進一步深化增值稅改革,決定5月1日起將17%和11%兩檔增值稅稅率分別下調1個百分點、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等三項深化增值稅改革措施。

鄧勇說,截至5月2日24時,全國開票份數達1132萬份,開票金額1469億元。其中,增值稅專用發票131萬份,增值稅普通發票391萬份,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592萬份,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18萬份,改革整體運行平穩。

為進一步降低創業創新成本、增強小微企業發展動力、促進擴大就業,4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推出七項減稅措施,支持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

“這七項減稅措施內容多、優惠足。”鄧勇說,稅務總局正積極配合財政部制發財稅文件,起草稅務總局公告、政策解讀稿等文件、材料,明確政策內容、征管要求、辦理流程等納稅人關註關心的熱點問題,暢通政策落實“第一公里”。

鄧勇表示,稅務總局將於近期召開七項減稅政策“一竿子插到底”專題全國輔導視頻會,實現各級稅務機關人員包括窗口一線人員和納稅人的同步培訓。同時積極指導各級稅務機關充分利用稅務網站、微信、移動客戶端、12366納稅服務平臺、二維碼等渠道,開展全覆蓋的減稅政策大宣傳、大輔導,實現納稅人對減稅政策理解到位、應知盡知。各省級稅務機關也同步組織調整納稅人端申報軟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436

香港會計師公會對一名會計師作出紀律懲處

1 : GS(14)@2010-06-08 22:20:47

http://www.casource.net/file/med ... ciplinary/lam-c.pdf

香港會計師公會對一名會計師作出紀律懲處
(香港,二零一零年六月七日) ─ 香港會計師公會轄下一紀律委員會於二零一
零年四月二十七日就林星強先生(會員編號:A02490) 因在香港被裁定犯有一項
涉及不誠實行為的罪行,命令將林星強的名字由二零一零年六月十二日起從會計
師註冊紀錄冊中永久刪除。
此外,林先生須支付紀律程序之費用共四萬二千一百零二元。
林先生當時為一間香港上市公司之財務總監,他與另一名人士串謀欺詐該公司,
並於二零零八年六月被裁定觸犯刑事罪行條例(第200章)第159C(6)條之串謀欺
詐罪。林先生被判監禁十八個月。
公會經考慮所得資料,根據《專業會計師條例》第34(1A)條對林先生作出投訴。
紀律委員會裁定公會對林先生的投訴屬實。經考慮是項投訴的有關情況,紀律委
員會對林先生作出上述的命令。
紀律委員會的命令刊載於公會網頁www.hkicpa.org.hk 內”Compliance”一欄中。
公會的紀律程序是由以五位成員組成的紀律委員會根據《專業會計師條例》第V
部執行。每個紀律委員會的大多數成員,即包括了主席的三名成員,是由香港特
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從業外人士組成的紀律小組中選派委任,另外兩名成員由專業
會計師出任。
除因負責的紀律委員會因公平理由認為不恰當,紀律聆訊一般以公開形式進行。
紀律聆訊的時間表可於公會網頁查閱。如當事人不服紀律委員會的裁判,可向上
訴法院提出上訴,上訴法院可確定、修改或推翻紀律委員會的裁判。
紀律委員會有權向公會會員、執業會計師事務所會員及註冊學生作出懲處,紀律
懲處範圍可包括永久或有限期地將違規者從會計師註冊紀錄冊中除名或吊銷其
執業證書、對其作出譴責、命令罰款不多於五十萬港元,及支付紀律程序的費用。
2 : GS(14)@2010-07-03 13:38:30

http://financenews.sina.com/sina ... -23/1746852207.html

2008-06-23 17:46:54


  每經記者 李凌霞

  記者昨日從香港廉政公署獲悉,電訊盈科(00008,HK)前財務總監林星強涉嫌串謀詐騙公司會計服務費43.2萬港元一案,上周六在香港區域法院進行了宣判。經過審理,香港法院判處林星強入獄18個月。

  資料顯示,林星強現年48歲,曾經擔任電訊盈科有限公司前集團財務總監。在2005年1月1日至1月17日間,林星強為了幫助其台灣女友申請工作簽証而獲得香港居住權,伙同其女友任職的正風會計師事務所前高級合伙人Radcliffe,對電訊盈科進行詐騙,涉案金額達43.2萬港元。

  據悉,林星強伙同Radcliffe在一張借項單據上作假,稱正風會計師事務所曾于2004年在內地向多個電訊盈科旗下公司提供會計服務,為此電訊盈科需向正風會計事務所提供總計43.2萬港元的服務費。

  此外,在2006年9月21日至9月28日期間,林星強還在廉政公署對其有關涉嫌詐騙行為進行的調查中要求有關人士進行虛假陳述,從而涉嫌妨礙司法公正。

  案件經審訊後,林星強于今年6月14日被判定串謀詐騙電訊盈科罪名成立,而其妨礙司法公正罪名則得以脫罪。

  上周六,受理此案件的法官林偉權在判刑時表示,考慮林星強已歸還全部款項,且電訊盈科沒有受到實際損失,同時認為被告重犯的機會不大,所以酌量減刑,最終判處林星強入獄18個月。

  而另外兩名涉案人員林星強的女友謝雪及正風會計師事務所前高級合伙人Radcliffe則被判定相關罪名不成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900

遠東國際控股(36)一名董事及兩名僱員被香港警務處商業罪案控告

1 : GS(14)@2010-09-11 16:00:3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906971_C.pdf

Section 157H(2)(a) prohibits loans to company directors, subject to exceptions.    
《公司法》第157H(2)(a),任何公司如非例外,不得直接或間接向該公司或其控股公司的董事作出貸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700

香港會計師公會對一名執業會計師袁偉堅譴責及罰款

1 : GS(14)@2010-09-11 16:05:17

http://www.hkicpa.org.hk/file/me ... 0/sep/wk-yuen-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703

香港會計師公會對一名執業會計師蔡智林譴責及罰款

1 : GS(14)@2010-09-11 16:05:45

http://www.hkicpa.org.hk/file/me ... /choi-chi-lam-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704

廉署起訴兩名電視廣播有限公高層及一名公司董事涉嫌貪污及詐騙

1 : GS(14)@2010-09-18 10:00:34

http://www.icac.hk/tc/news_and_events/pr2/index_uid_1058.html

廉政公署今日(星期四)落案起訴三名人士,包括一名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铫電視」)總經理,懷疑他們就有關電視台的業務涉嫌觸犯貪污及串謀詐騙罪行。
三名被告為陳志雲,五十一歲,「無铫電視」總經理;叢培崑,二十八歲,思潮廣告制作有限公司(「思潮廣告」)及思潮出版社有限公司(「思潮出版社」)董事;及陳永孫,六十三歲,「無铫電視」市場及營業部業務拓展主管。
被告將於下星期二(九月二十一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
陳志雲及叢培崑被控兩項串謀使代理人收受利益罪名,涉嫌違反《防止賄賂條例》第9(1)(a)條及《刑事罪行條例》第159A條。
陳志雲及叢培崑另各被控兩項交替罪名,分別是代理人收受利益及代理人提供利益,涉嫌違反《防止賄賂條例》第9(1)(a)條及第9(2)(a)條。
兩項貪污控罪指,陳志雲及叢培崑於去年七月至今年一月期間,一同串謀致使陳志雲收受由「思潮廣告」提供共約十二萬七千元,作為陳志雲在兩項與「無铫電視」業務有關的活動及表演中參與或表演的報酬。
另一項控罪指陳志雲及叢培崑於今年一月至二月期間,一同串謀詐騙「無铫電視」及其藝員。他們涉嫌訛稱有關藝員出席一項活動,是向陳志雲出版的一本書表示支持。但兩人涉嫌隱瞞或不透露上述活動是由「思潮出版社」在一間商業機構贊助下安排,「思潮出版社」承諾邀請上述其中的一些藝員出席。
餘下一項控罪指叢培崑及陳永孫涉嫌於去年九月至十二月期間,串謀詐騙「無铫電視」。控罪指一間商業機構根據一項商業合約須向「無铫電視」支付五百二十萬元,而兩人涉嫌不誠實地挪用其中五十五萬元,手法是涉嫌虛假製造「無铫電視」與「思潮廣告」之間有一項服務合約,而根據有關合約,「無铫電視」須向「思潮廣告」支付五十五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782

廉署起訴兩名警員及十一名當舖僱員涉嫌貪污

1 : GS(14)@2010-11-19 21:33:15

http://www.icac.org.hk/tc/news_and_events/pr2/index_uid_1106.html

兩名高級警員及十一名當舖僱員,涉嫌在農曆新年時分別收受和提供「利是」作為節日禮物,被廉政公署起訴。各被告分案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

在首宗案件,被告謝劍雄,四十七歲,及盧家偉,五十四歲,同為高級警員,各被控十項訂明人員接受利益罪名,涉嫌違反《防止賄賂條例》第3條。

裁判官郭啟安今日(星期三)批准兩人提堂時毋須答辯,並將案件押後至本月三十日答辯。

在另外四宗案件,被告潘國強,七十一歲;勞汝錦,六十六歲;馬勇強,六十九歲;區志江,四十九歲,分別為四間當舖的僱員,各被控兩項向訂明人員提供利益罪名,涉嫌違反《防止賄賂條例》第8(1)條。

另外七間當舖的七名僱員亦被廉署起訴。他們各被控兩項相類罪名,涉嫌違反《防止賄賂條例》第8(1)條,並於昨日(星期二)在同一法庭分七宗案件提堂。

被告為潘耀駒,七十七歲;羅國彬,四十歲;張泉英,五十三歲;凌允鐘,五十八歲;謝景窩,五十八歲;何程樂,三十三歲;及李家標,六十二歲。

裁判官將上述十一宗涉及當舖僱員的案件押後至明年一月十一日進行預審。

兩名高級警員於案發時隸屬九龍城區區情報組(當舖組),負責每日聯繫區內的當舖。

二人涉嫌於本年二月十八日,未經行政長官一般或特別許可,從該等當舖僱員收受「利是」。

該等當舖僱員則涉嫌在與警方進行事務往來時,於同日向該兩名高級警員提供「利是」,每次由二十元至五百元不等。

有關當舖僱員涉嫌提供而由兩名高級警員收受的「利是」,總計逾三千元。

兩名警員各獲准以現金五千元保釋,但被命令不得騷擾控方證人。其餘十一名當舖僱員各獲准以現金三千元保釋。

警方在廉署調查案件期間提供全面協助。

廉署發言人提醒市民,節日將至,私營或公營機構的僱員在提供及收受禮物和「利是」時要特別留心,避免獨犯《防止賄賂條例》。

上述案件的控方由廉署人員許翔宇代表出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6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