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康三步走:如何从10到10000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31/0NMDAwMDE3OTc0Nw.html
“10、100、10000。”这是王振滔自己总结的一套生意公式,按照他的逻辑,“如果做产品赚10块钱,做品牌就可以赚100 块,资本运作就能赚10000块”。而他也试图带领奥康沿着这样的路径成长。从温州市里出发,乘公共汽车北行,跨瓯江,经过 1个多小时的颠簸,就可到达温州永嘉县下面的一个小村庄:千石。这里就是奥康集团所在地。22年前,王振滔从这里起步,凭着 东拼西凑的3万元,带领七八个工人,创立奥康的前身永嘉奥林皮鞋厂。 如今的奥康在国内有约3000家终端店铺,一年的销售额达40亿 -50亿元。不过,“不安分”的王振滔并不满足于此,他还涉足多元化、试水金融投资,以期用更快的方式获取更高的回报。多元 突破:地产、制药、鞋业三马齐驱5月21日一大早,王振滔就出现在温州国际大酒店,在递给记者 的名片上,王振滔“董事长”的头衔下,已经不仅仅是“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康鞋业),还有中瓯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瓯地产),康华生物 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康华生物)。在奥康目前的产业版图上,地产、生物制药与鞋业三大块并驾齐驱。事实上,“在7年前,奥康就 开始进行战略调整”,而传统制鞋业的低利润是王振滔谋求调整的一个原因。至于为何最终选择的是生物制药和房地产,用王振滔的话说,这是 “试”出来的结果。事实上,在生物制药之前,奥康还选择过做其它产业,只是王振滔不愿意细讲其中的经历,最后他们发现,生物制药和商业房产 于奥康而言是可行之路。美国著名企业战略家小阿瑟·A·托马逊在其作品《战略管理》中提出,企业多元化成功与否可以从两方面来衡量,一是新 产业是否与原有产业形成相互匹配的竞争优势;二是新产业是否带来更多的财务利润。依此判断,奥康的多元化组合是否“成功”呢?很 显然,鞋业零售充裕的现金流又可以为资金密集型的房产和生物制药提供资金支持。在这场金融危机下,当奥康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寒冬时,据说奥康的生物疫 苗已经计划批量生产,这也被奥康当做了鞋业之外新的利润增长点。喜欢特立独行的王振滔声称,自己做地产也与众不同,“不是为做地产而做地 产”,而是围绕奥康的皮鞋进行。 2006年元旦,奥康历时两年、斥资2亿元建立的首家商业步行街在湖北黄冈开门纳客。彼时王振滔公开表 示,将在“5年内在全国打造百条商业步行街”。就在5月21日,全椒奥康商业步行街公开在温州招商,这已经是奥康建成的第三个步行街。据 奥康的公开资料,步行街项目是集合商业活动、城市休闲、观光旅游、历史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集合式品牌商业街。商业街建成后,奥康将引进苏宁、KFC 等100多个国内外品牌。而在这些步行街商铺中,奥康将重点推荐旗下各品牌的鞋子,这也是奥康只做商业地产的原因。用王振滔 的话说,从“从效益角度讲,地产已经成为最容易赚钱的业务”。如今,奥康的这三块业务分别由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在经营,而王振滔自己也无 意间从实业家变成了“投资商”的角色。目前,王振滔担任这些子公司的董事长,但他只将约1/3的时间用于处理工作。 奥 康每年底都会做出第二年的预算,然后各子公司围绕各自的战略,呈报预算,并获取批准。“比较大的投资都要上报我这里的,一般在预算之内,在 他们授权之内的,他们说了算,”王说。主业提升:进军“微笑曲线”上游从 2001年起,奥康集团就开始多品牌经营,除了已有的“奥康”品牌,还先后推出了“康龙”、“美丽佳人”和“火红鸟”三大品牌。不过,奥康 集团旗下各子品牌均定位于中低端消费人群,店铺也主要集中于二、三线市场。“往上走”似乎已经成为鞋企的一大趋势。虎年伊 始,主攻大众市场的达芙妮国际收购爱意鞋业,将其在高端市场的品牌从原来2个增加至6个。同样在今年初,红蜻蜓也获得欧洲三大高端鞋履品牌的代理权。奥 康也不例外。就在5月18日,奥康与意大利鞋业第一品牌万利威德(VALLEVERDE)签署协议,收购后者在大中华区的所有权,向中高端 市场进军。王振滔透露,奥康计划未来将投入5-6个亿把万利威德品牌进驻到国内300多家高端商场。这只是一个开始。奥康万 利威德事业部总经理尤贤勇公开表示,奥康未来将不断丰富在高端产品的产品线,向商场渠道进发,并逐渐摆脱只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策略。加大产品研发上的投入也是奥康朝“微笑曲线”上端进发的着力点。前不久,奥康的“高科技数字化研发基地”刚刚揭牌,这标志着奥康的研 发完成从2D到3D的转型设计。所谓3D,即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及相关软件,应用CAD/CAM集成技术来改造传统制鞋业,从最开始 的鞋楦、鞋靴设计到后期的鞋片切割等环节,均采用数字化运作,这样不仅可使工艺标准化,而且可极大地缩短产品从设计到投放市场的周期,减少用人数量,节省 物料耗费,从而间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升竞争力。与此同时,奥康还将一部分鞋子生产业务进行外包,在王振滔看来,“相比品牌,生产这一块对 奥康来讲,不是最重要的”。而王振滔在营销上的才能也向来为外界所赞许。在温州企业界,王振滔被人称为“点子大王”、“策划 大师”。2009年,奥康在其全国3000多家专卖店推行“水果营销”策略,即像卖水果一样卖鞋子。按照这个策略,奥康打破原来一年分四季 推出新款的做法,一年将分八季推出新款,每隔一个半月就有新货上柜。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有助于降低门店存货,但这又需要 奥康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配合,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凭借这一策略,奥康在2009年的总体销售额提升了20%。上 市之路:制鞋、制药两副牌奥康成立于1988年,至今已“20出头”。几乎同时期(1987年)成立 的达芙妮,早在1995年就在香港上市,目前市值逾115亿港币。而成立于1981年的百丽,旗下知名品牌云集,2007年登陆港交所,目 前市值超过754亿港币,俨然已经成为国内鞋业的航母。即便是后起之秀,包括拥有千百度品牌的鸿国国际,和星期六鞋业,也先后于2003年 和2009年在新加坡交易所和深交所上市。外人纳闷的是,为何迟迟不见奥康上市?王振滔将此归咎于“对资本市场的不了解”。“我 们原来是做实业的,对资本市场的运作不是很了解,认为只要把产品做好,就能卖一个好价钱”,王振滔现在看来,“这其实是错的”。 2007 年,同行百丽的上市,让王振滔深刻领悟到上市的必要性,他曾公开表示,“鞋业整合的时代已经到来,企业只有借助上市学会资本运作才能做大做强,才能继续在 市场上生存。”转变观念的王振滔在加快奥康的上市步伐,用他自己的话说,奥康“正在往上市的路上赶”,而且是制鞋和生物制药的两家子公司 “都在往上市的路上赶”。事实上,早在2004年,王已经在尝试着玩资本。其时,奥康联合温州的神力集团、法派集团、远洋眼 镜、耀华电器集团等8家民营企业,组成中瑞财团,王振滔担任副董事长兼新闻发言人。而今,中瑞财团做的更多的是地产项目,“温州好多大的楼 盘都是中瑞做的”,而它成立的初衷是“以金融资本为纽带,进军中国的超大型投资项目,比如国家重点工程、金融、基础设施等”。“中瑞财团原 来的想法和战略目标都是很好的,但它生的不是时候”,王振滔说,因为“当时很多的政策没有开放,限制你”。其实,中瑞也尝试过股权投资项 目,“也做了两个”,但王振滔坦承,“曾经想过这事,但这不是我们的专业”,中瑞的团队“是一个地产的团队”。虽然也有很多VC、PE想拉 拢王振滔做LP出资人,但王振滔始终没投资。“现在首先是把公司经营好,然后去上市,这也是在资本运作。”王振滔说。
“美汁源10分V”清爽上市 可口可乐中国加速扩展果汁饮料市场领先优势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608/792121.shtml
2010年6月6日,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知名果汁品牌“美汁源”在上海宣布推出其全新清爽系列果汁饮料 “美汁源10分V”。“美汁源10分V”是由可口可乐公司位于上海的全球创新与技术中心历时一年独立研发,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度身定制的产品,预计将在 全国300多个城市同时展开铺货宣传。“美汁源10分V”的上市,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美汁源”品牌的产品线,更将巩固“美汁源”在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的领先 优势。
全新的“美汁源10分V”是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推出的首款以“清爽营养”为主要特色的果汁饮料。首次上市,“美汁源10分V”共推出奇 异果、柠檬和石榴三种清爽口味,同时,还在产品中添加了维生素D、维生素E、钙等10种营养元素,带给消费者“10分清爽10分营养”的奇妙清爽果汁感 受。
作为一家全方位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在保持并巩固含气饮料全球市场领先优势的同时,近年来不断加大在不含气饮料市场的投入。2004年, “美汁源果粒橙”首度在中国市场推出,创新性地在果汁中加入了果肉成份,其丰富果粒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口感体验。自推出以来,产品销量每年实现双位数的增 长,最近三年,每年平均增长超过40%。从2008年开始,“美汁源果粒橙”成为中国果汁饮料领域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品牌。目前,中国市场成为“美汁源” 果汁饮料全球第二大市场,销量仅次于美国。在稳居中国果汁饮料市场头把交椅的基础上,可口可乐“美汁源”家族乘胜追击,发布全新果汁饮料系列“10分 V”,通过富含“丰富阳光果肉”的“美汁源”“果粒”系列和“10分清爽10分营养”的“美汁源10分V”系列的产品战略组合,完成其全方位果汁饮料布 局。
可口可乐大中华区高级市场总监嘉景荣(AndresKiger)表示,““美汁源10分V”的上市,不仅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于果汁饮料日 益增长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强了“美汁源”品牌在果汁饮料市场的领先地位。回顾“美汁源”家族成员的创举,“美汁源果粒橙”创新性地在果汁中添加果肉,“美 汁源果粒奶优”创新搭配优质乳品、椰果粒和果汁;“美汁源10分V”创新添加10种营养元素打造清爽果汁,创新精神是“美汁源”品牌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 泉。“美汁源”已经连续三年平均增长超过40%。今年发起的“趣‘喝’“美汁源”,一笑赢千金”提供的互动网络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与庞大的消费群沟通,让 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和分享丰富果粒带来的乐趣。”
据了解,今年,可口可乐在广东三水新建的不含气饮料生产基地将在年底正式投产,生产包括新的水 果牛奶饮料“果粒奶优”在内的“美汁源”、“雀巢冰爽茶”,以及“原叶”茶等不含气饮料产品。三水生产基地第一期全部建成并顺利投产后年产能将达40万 吨,在今后的六年内,将共投放7条饮料无菌罐装线,成为可口可乐在国内最大的不含气饮料生产基地。此前,可口可乐中国已投资6亿元人民币在武汉启动其迄今 在中国投资额最高、生产设备全球最先进的不含气饮料生产基地。通过加速投资计划,扩充不含气饮料产品的种类和产能,可口可乐中国不含气饮料市场发展将进入 新的阶段。
目前,中国市场已成为可口可乐全球第三大市场,2009年更因出色的表现捧得公司全球最高荣誉——伍德鲁夫杯,成为可口可乐全球系 统表现最优异的运营市场。
稱霸七大賽 最年輕大滿貫棋士的勝負哲學 張栩:勝利是從 10%開始累積
|
|
台灣旅日棋士張栩才剛過30歲, 就已經拿下七大棋賽大滿貫,但是他風光稱王的背後,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在成敗論英雄的世界,他始終相信自己,懷抱著熱情迎戰。 撰 文‧孫蓉萍 北縣三峽復興路上有一間兒童綜合才藝教室,名字叫「遊戲間」,顧名思義,應該就是讓小朋友邊玩邊學的地方。 邊玩邊 學真能搞出什麼名堂?這當然和每個孩子的資質個性及後天努力有關。但最起碼,經營這「遊戲間」的老闆張遠錫,已經有了一個最經典的成功案例:他的兒子,是 台灣知名的旅日棋士張栩。 屢創紀錄的不凡年輕棋士 就算不懂圍棋,但只要聽到張栩旅日生涯所拿下的頭銜與紀錄, 應該還是可以感覺到這位年輕棋士的不凡。 張栩是史上第二位拿下七大棋賽(棋聖、名人、本因坊、十段、天元、王座、碁聖)大滿貫的棋手,而且 未滿三十歲就達成(二十九歲十個月),比第一人趙治勳還年輕。除此之外,在累積七大棋賽大滿貫的過程中,張栩還創下了史上最快(十五年八個月)、最高勝率 (七三%)等紀錄。過去三年,張栩在日本獎金榜中都是名列第一。 五月中,張栩獲得徵召,將出戰今年十月舉行、首度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廣州亞 運圍棋賽,想當然耳,張栩已被列為國家隊的奪金保證之一。對於這樣的壓力,張栩日前來台面對媒體時只是淡淡的說:「難度不低,必須做好準備,會全力以赴爭 取勝利。」這番回應聽來像是一種「制式標準答案」,但若對張栩有些了解,就會知道他的回答不是隨便說說;在圍棋的世界,張栩是用「賭上自己人生」的嚴肅態 度在耕耘著。 「變強,是因為我不喜歡輸。」說到圍棋人生,張栩的第一句回答很簡單,像是棋盤上的第一著棋,看似隨興,但接著才發現,他這第 一著棋果然是個聰明布局,「而不喜歡輸,又可以分成三個層次:比賽時全力以赴、比賽之外必須做好努力和準備,然後,在心態上,是要賭上自己的人生。」張栩 的回答邏輯有致,宛若行棋。 牌戲訓練出毅力、記憶力、專注力賭上人生,張栩走入勝負決定一切的圍棋世界,不過對小時候的他來說,圍棋和撲克 牌一樣,不過是一種遊戲。 有些父母不准小孩碰撲克牌,張栩父親張遠錫,則是和小孩一起玩牌;張栩四歲就在玩比記憶翻牌湊對的遊戲時,很快記 住十五張撲克牌。和家人一起玩撿紅點、接龍等牌戲時,張栩求勝的意志力很強,從這些地方已經可以看出他具備圍棋尤其需要的記憶力、專注力,和不認輸的毅 力。 六歲半,張栩首次接觸圍棋,一年後達到業餘初段,「天才」的壓力開始加在這名孩子身上。頂住壓力,就在剛滿十歲的年紀,張栩赴日追隨國 手林海峰,從此也有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遠離父母親和姊姊,張栩獨自一人住在日本,剛去時年紀小、語言又不通,再怎麼熱愛圍棋,還是忍不住 想家。而偷偷哭著想兒子的張媽媽也一度不捨地對他說:「要回來、要放棄也沒關係。」但賭上人生的張栩,終究決定要繼續努力走下去。 既然不服 輸的程度到了要「賭上這一輩子」,事前準備絕對少不了。張遠錫透露,張栩從來不認為實力的進步只能來自於「找到好對手」,「他覺得,必須腦子裡先有新的想 法,再從與對手的實戰當中琢磨印證,才能真正進步。」所以,張栩不只練習下棋,也會花相當的時間鑽研圍棋書。 「他從小就這樣做,做得心甘情 願。為了訓練計算力,從青少年開始,他就會利用走路、乘車、搭飛機的時間,不斷地構思測試題,總之,就是全力以赴。」張遠錫說。 一心求勝 輸了先檢討失敗原因即使到現在,張栩已經攀上棋界頂峰,但理論與實戰兼修的習慣仍然沒有改變。張栩常常到各地去比賽,就算已經疲累不堪,他回到家還是會打 開常上的幾個專業網站,看看業界有沒有什麼新聞,同時看看有沒有新的棋譜或解說,或者同好網友發表的測驗題。即使多數題目對張栩來說是易如反掌,但他還是 不放過任何一個思考機會。 透過網路,張栩也會和陌生的棋友對弈來練習。有一次張栩和一位棋友殺得難分難解,戰局火熱之際,張栩愈發感到對手 的棋路竟有幾分熟悉,「高手行棋是有風格的,當時,我猜想對手很可能是我的老丈人。」趕緊默默退出,免得傷了和氣。 說到他的丈人,是日本圍 棋界大名鼎鼎的小林光一(九段),妻子小林泉美也是女流本因坊,一家都是圍棋高手。 不喜歡輸,但若輸了,張栩也不會陷入負面情緒,「這時候 我會趕緊回家,趁記憶還在拿出棋盤,重新走一回剛剛的棋局,反覆思考,當天就檢討失敗的原因,避免以後再犯。」不惜在自己的傷口上撒鹽巴,可以看出張栩的 嚴以律己和求勝的決心。 就像從張栩小時候玩牌看到的專注力,他認為「真的想贏的人,會冷靜到忘了想贏這件事」,也就是完全忘記勝負之外的所 有欲望,只是專心下棋。 和任何一種比賽一樣,下圍棋最後當然為了當贏家;但贏的哲學人人不同,張栩今年二月底的著作《勝利從一○%開始累 積》(朝日新聞出版),替他的勝負哲學、也可以說是為他的個性,做了最好的註解。 從一○%開始累積,表示不論勝算再大,在比賽開始前最多只 能告訴自己「只有一成的把握會贏」。張栩解釋,行棋過程隨時可能發生無法控制的致命失誤,為避免這種情形發生,必須採取「會轉換成正面的負面思考」,提醒 自己贏棋沒那麼容易。 但換一個角度,不論勝算再小、別人再怎麼不看好自己,也不要絕望,因為對手隨時可能發生失誤;掌握對手一次小失誤,從 二%、三%的勝算開始一點一點提高贏的機率,就有逆轉機會。從這裡可以看出,謹慎卻不悲觀,是張栩的一大特色。 罹病、生女、失敗 五味雜陳的一年張栩今年拿下大滿貫,但就在事隔不久之前的○九年,對張栩來說,卻是相當微妙的一年。這一年四月,他拿下十段頭銜,成為日本圍棋界首見的五 冠王。張栩指出:「或許因為多年來的夢想實現了,突然鬆了一口氣,之前累積的疲勞一下子全都爆發出來,因此得了帶狀疱疹。」張栩長疱疹的部位發自手掌和腳 底,確定病因所花的時間比一般人久,未能及早治療,使得復元的時間也延長。然而因為一些比賽無法延後,因此休息一個多月後,張栩就忍著病痛,繼續南征北 討。 但下半年張栩卻在十月敗給挑戰者井山裕太,失去名人頭銜;十一月次女誕生;十二月再敗,失去天元頭銜,只剩下三冠王。這一年,讓他五味 雜陳。 或許就是經過這樣的波折,張栩對於勝負的看法也更成熟。張遠錫說:「很意外的,這個從小就不想輸的孩子,變得比較輸得起。有時候雖然 贏棋,他卻很沒勁地跟我說,棋的內容不是很好。有時候輸棋,他反而很興奮地說:這場棋很有收穫。」已拿下七冠王,接下來的目標是什麼?張栩的答案很簡單, 就是「下好每一場棋」。除了亞運圍棋賽之外,七大賽當中的碁聖、王座,也都要在今年接受挑戰。高手的宿命大概就是這樣,拿到頭銜之後,就要不斷迎擊挑戰者 以保衛自己的王位。 不過,學會「輸得起」、懂得享受過程甚於結果的張栩,或許會開始用更悠然的心態面對棋手宿命。雖說棋如人生、人生如棋, 但已站上棋界頂峰的他,對於人生,大概將慢慢走出「賭上一輩子」的嚴肅命題,逐漸品味新的滋味,看見新的風景。 張 栩 Profile 出 生:1980年 現職:職業棋士(九段),隸屬日本棋院成績:1990年 赴日,拜於林海峰門下1994年 入段、二段2001年 七段,挑戰本因坊,不敵王銘琬2003年 八段、九段,首次獲本因坊、王座頭銜2004年 首次獲名人頭銜2006年 首次獲碁聖頭銜2008年 首次獲天元頭銜2009年 首次獲十段頭銜2010年 首次獲棋聖頭銜 |
|
东方电气10亿布局光伏业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22/yOMDAwMDE4MzAyOQ.html
旗下拥有“水电、火电、核电、风电、气电”等5项业务的东方电气集团,已经有了新目标——光伏产业。6月20 日,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在宜兴与宜兴迈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将重组迈吉太阳能科技公司。宜兴迈吉太阳能公司,注册资本 为1.6亿元,是一家由中德合资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截至目前,该公司产能为180兆瓦。按照协议,东方电气集团重组宜兴迈吉太阳能之 后,将占51%股权,该公司注册资本亦增至2.4亿元。记者了解到,东方电气集团在重组完成后将向迈吉太阳能公司新增投资8亿元,建设 300兆瓦新一代高效选择性电极单晶电池生产线和研发中心。预计2010年年底,公司达到500兆瓦的产能。最终实现“三年内产能规模实现1000兆 瓦”。东方电气集团宣传部负责人坦言,早在今年3月底,集团公司就与宜兴迈吉签署了战略重组协议。“集团公司一直在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条。” 东方电气集团内部人士告诉本报,“集团公司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在做”,东方电气集团的目标是要将迈吉太阳能打造成为百亿级新能源企业。记者了 解到,此前,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已经在江苏宜兴地区展开了一系列的布局。2009年10月,东方电气集团与江苏华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三家股东 签署了《江苏华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及出资转让协议》。公开资料显示,江苏华创光电公司是一家集光电显示、太阳能光伏以及半导体照明融合 在一起的综合科研机构。
會地私有化靠股東睇化 吳光正鬥長命圓10年夢 李華華
|
|
李超人講過,響 香港地要搞私有化成功,先決條件係無得罪人又無俾人搞,但計華華話,佢老人家應該數漏咗一點,就係班小股東要睇得化! 舊年電訊盈科 (008)、華潤微電子(597)、鱷魚恤(122)同JOYCE(647)私有化單單撻Q,大家都諗住會德豐地產(049)今次衰硬,點知噚日佢哋個法 院會議同股東特別大會,投票過程竟然出奇咁順利同詳和,兩個會夾埋唔使兩粒鐘就通過咗私有化。第一場法院會議,贊成私有化嘅小股東票有98.76%;第二 場股東特別大會仲誇,有99.92%贊成。 其實,會地大股東吳光正10年前已經想圓呢個私有化美夢o架嘞。當年會地仲叫做新亞置業,00年 9月會德豐想私有佢,但最後失敗咗。估唔到吳生同股東鬥長命,今次終於成功圓夢。 雖然過程話就話祥和,但點都有啲聲音嘅!好似曾經反對電盈 同鱷魚恤私有化嘅「私有化剋星」梁國強就投反對票,佢嫌作價低過資產淨值好唔合理;另一位激動伯伯雖然狂呻,但覺得小股東幾時都唔夠大股東鬥,所以覺得唔 合理,但亦惟有無奈贊成,畀番啲股票大股東。如無意外,會地喺下個月22號就會除牌。 不過,你又唔使戥小股東慘喎,事關有人歡喜有人愁唧! 有個婆婆笑到四萬咁口同華華講,佢相當滿意私有化作價,皆因佢揸咗會地N咁多年,成本好平咁話。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
青嶼幹線小全張──絕對值與潛在值的矛盾(2010/07/10) 脫苦海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14438
就在信和帝峰.皇殿以一萬水平定價而仍能去貨之際,市場預期新地旗下的形品. 星寓亦會以相近水平開盤,結果第一份價單,首批平均呎價7,831元,最低呎價6,880元,與意向呎價過萬相比固之然不及,予人雷聲大雨點小之感。筆者以前曾以海濱南岸為例,探討發展商新盤定價的策略,需要考慮諸如與鐵路站 的距離,是否臨海之類。當然有更多的因素需要考慮,單以此兩盤為例,帝峰.皇殿既有四房大單位,亦有一房細單位,但形品.星寓則以小型單位為主,開則上雖 然一房的所謂「精品房」或Studio Flat能索價比傳統小家庭的二房單位為高,但始終不及大至過千呎的四房單位。究其原因,樓價最終由相匹配的目標買家決定,能夠買四房過千呎單位的人,實力 當然遠超只能買二房單位的人,此現象即在二手市場也俯拾即是,比如最近昇悅居一個947呎單位,以750萬元易手,呎價達7,920元,而據中原城市指數的昇悅居調整呎價,現在只是5,901元。大家可以想見:開則或景觀欠佳的單位,呎價便會遠低於5,901元,以拉勻平均數。所以市場主流簡單地以同區不同物業比劃,作為新盤開價高低的指標,實乃過於簡 化。帝峰.皇殿之高於形品.星寓,只能算是樓價絕對值反映了兩者基本因素之不同,並不能視之為誰勝誰負,在目前的市況之下,細細粒容易食的一房單位,自會 吸引某些首期較少而由急於上車的人,形勢比人強之下,亦只有接受更高的呎價。目前的市況,看好的人比看淡的多,每次賣豪宅地均為市況增添更多燃料,筆者預 期的一次調整已悄然離去,以中原城市領先指數計,前高位80.68,低位79.12,連2%跌幅都沒有!既然樓市氣吞牛斗,又是否入市的時機呢?筆者認為投機與投資最根本的分別,前者著重點是方向,比如市盈率19倍入市也不要緊,只要有辦法在23倍時出貨,已有兩成升幅;後者則著重購入點估值的高低,比如12倍時入貨,即使後來跌到10倍甚至更低,最終仍可獲利。樓市此時估值高(從租價比率或租金回報衡量)但方向上的處境,是典型 的「投機市」而非「投資市」。反而股市是估值合理而後向未明,是適宜逢低建倉等收割。無論新盤定價又好,二手市場的叫價亦好,越是高價,越把後市潛在升幅透支,甚 至將會有一天超出基本因素所能反映。九七時兩個最典型的例子是六千元的天水圍及八千元的深井,直到今時今日,亦是遠離家鄉。歸根結底無論樓股市場,或小如炒賣郵品甚至比如世界盃紀念品之類,有些價位只 存在於某時某地所營造出來的市場氛圍,當此種氛圍不復存在,此等價格亦將永遠消失。用樓股為例或太沉重,就拿郵票為例,1997年青嶼幹線通車紀念小全張票面值5元,筆者在網上找到一拍賣網,有以下描述:「由於圖案非常精美,該小型張在97年曾火了一把,最高曾炒到近百元的價位,近年郵市不振使該小型張的價格跌到了一個難以想像的低 位,投資價值現在已經完全凸現,一旦郵市回暖升值空間非常廣闊!」

筆者手上也有一疊,買入價不是伍圓,也不是佰圓,而是$1.5,大概是五十張吧!數也懶得數。大家想想與樓市的關係吧!
“福建首富”陈发树10亿买一个“资本帝国”梦?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9/5OMDAwMDE4NTk5OQ.html
新 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左)与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右) 编者按2008年 4月15日,“微软终身荣誉总裁”、原盛大网络总裁荣誉等身的唐骏,以中国第一经理人的身份,踌躇满志地投奔刚刚从紫金矿业里大发其财的福建新晋首富陈发 树旗下,唐骏当时的豪言壮语是:“未来3-5年内将推动旗下5家公司上市,以圆老板陈发树进富豪榜前三名之梦”,其后,又表示“已经为新华都做了5年规 划,要从16亿元发展到100亿元”。两年多时间过去了。陈发树除了因为号称捐赠83亿,受到广泛质疑,被放在公众舆论的 火山口烤了一把之外,新华都集团旗下并无新增上市企业,唐骏承诺的100亿帝国现在看起来还是一个遥远的梦。唐骏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微博上有人说“你的成功很难复制,但是,你的学历可以复制。”如今,唐骏“博士门”丑闻曝光,当时豪掷10亿请来“中国第一经理人”的陈发树依然躲在幕后,不肯透露只言片语,只有唐骏的秘书 对外宣称,唐骏不会从新华都集团辞职。“福建首富”和“中国第一经理人”之间戏剧化的结合,如今看上去像不像一个“土财主”和一个“老军医”之间的离奇故 事呢?同题报道:唐骏又一谎言: “联游三个月登陆纳市”专题策划:真假唐骏一向擅长娱乐的“打工皇 帝”唐骏,正在品尝被娱乐的滋味。连日来,“打假斗士”方舟子一路穷追猛打,旁征博引直指唐骏学位造假、创业经历不实等“皇帝新装”,一石 激起了千层浪。饶有意味的是,唐骏举证从PacificWestern(太平洋西部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方舟子却也有证据表明这是一所没 有获得认证的、卖文凭的野鸡大学。“为什么在美国大学博士论文数据库中找不到他的论文?”方舟子指出。但唐骏对方舟子的进一 步发难已不再理会,并且明确表示:第一,今后我的名片上会加印一个博士在名字后。第二,法律会让现在和今后那些捏造事实污陷他人者付出代价。而 此番唐骏被推上风口浪尖,亦牵涉了其此前任职的盛大网络(SNDA)和目前服务的新华都集团。上市公司牵涉其中此 次大肆吸引眼球并引发热议的方舟子质疑唐骏事件,已呈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之势。据方舟子举证,盛大网络200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公 布的招股书中,称唐骏是太平洋西部大学电子工程和日本名古屋大学电子学的双料博士。而唐骏近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却声称,由于没有在日本获得 博士学位,感到很遗憾,所以要在美国读一个博士学位。在其自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中,唐骏也提到他放弃了将到手的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学位去了美国。“如 果招股书提供了虚假信息,问题严重了。”方舟子认为,“如果唐骏并没有名古屋大学的博士学位,却在招股书中声称是名古屋大学的博士,那么是向美国证监会 SEC提供了虚假信息,依据美国法律,将会被追究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对此,有分析认为,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文件造假被认为是严重的过错, 即使是非故意的瑕疵,也容易引起股东集体讼诉。但也有律师表示,总裁学历介绍存在纰漏,毕竟和业绩关系不大,不同于专利或者商标,不足以引发公司的法律责 任,要处罚也是针对提供虚假信息的本人。资料显示,唐骏离开微软后,于2004年2月加入盛大网络任总裁,当年5月13日,盛大网络在纳斯 达克正式挂牌交易。而盛大网络给予唐骏的薪酬是,约250万股的期权,分4年执行。一个被媒体广泛报道的版本是,在盛大网络4年,唐骏三次 赴华尔街路演,每次都演绎出一段股价翻倍的故事,他自豪地称其路演为“唐骏模式”。不过,方舟子质疑盛大网络招股书关于唐骏的信息披露问题 已有两天,截至发稿,盛大网络及美国监管部门尚未对此作出回应。事实上,新华都集团实际控制人陈发树为第三大股东的青岛啤酒 (600600.SH,00168.HK),唐骏亦代表其出任董事一职,但该公司在2009年9月15日公布的董监事候选人简历中,对唐骏只是简单提到 “分别在中国、日本和美国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受聘为北京大学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等多所大学的特聘教授”的模糊介绍,与另一董事候选人山崎史雄和监 事候选人小路明善均公布毕业院校及专业的简历,存在明显差异。但影响更大的无疑是唐骏担任总裁兼CEO的新华都集团,而唐骏秘书已明确对外 宣称,唐骏不会因此从新华都集团辞职。“新华都集团旗下已有企业正在运作上市,唐骏事件或多或少都会给其上市进程带来负面影响。”福建一位投资界人士认为。5 月29日,唐骏在参加2010年中国互联网站长大会时透露,上海联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于3个月内在纳斯达克主板上市。联游网络官网资料显 示,唐骏为董事长,曾任盛大网络旗下浩方在线CEO的梁永伦为该公司CEO。唐骏还是港澳资讯董事长,此前,唐骏亦公开表示,未来3年让港 澳资讯成为国内上市公司,已经在与券商进行接触,希望能尽快上市。此外,唐骏6月10日在长沙说,在3到5年的时间内,将新华都集团的房地产业务运作上 市。“按唐骏的说法,新华都集团将要上市的企业至少已有3家,联游网络的目标是登陆纳斯达克主板,这种做法显然就是唐骏在复制当年盛大网络 的经验。”上述投资界人士表示。该人士认为,方舟子质疑唐骏事件是否对新华都集团构成影响,在不到两个月后即可见分晓,因为按唐骏说法推 算,联游网络在8月底之前就可在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其成功与否就是一块检验结果的试金石。“偶像”的坍塌“唐 骏更像娱乐明星,而非他的职业经理人角色。”一位多次与唐骏接触的媒体人士认为,“他比一般娱乐界明星做得好是,只要采访过他,基本都会记得你,只要有开 新闻发布会,就会往你的邮箱发邀请函,甚至一家媒体重复邀请好几个记者,有些重大节日还会寄送小礼品。”唐骏更是在其著作《我的成功可以复 制》中表示,2008年4月15日,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发出邀请的每份邮件、每条短信、每个电话都出于我自己之手,应 邀前来的媒体记者,我能叫出绝大多数人的名字。但与对待媒体记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据新华都集团人士透露,唐骏极少与公司其他高层沟通,也 几乎不到各部门走动,即使是高层聚餐,他大都一言不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10亿元天价“转会”新华都集团后,据唐骏自称,2009年, 合计青岛啤酒和云南白药(000538.SZ)两笔投资,新华都集团的股权投资回报30亿元,投资收益高达84%。公开资料表明,2009 年5月7日,A-B Jade向陈发树出售其所持青岛啤酒约7.01%的H股股份,每股作价19.83港元,总价2.35亿美元,该交易于当年6月24日完成过户手续。 2009 年9月10日,云南白药第二大股东云南红塔集团将其持有的占12.32%的65813912股国有股,转让给陈发树,每股价格33.543元,转让总价款 为2207596050.22元。至7月8日收盘,青岛啤酒H股和云南白药股价分别是36.85元与64.83元,陈发树的投资账面收益已 接近翻倍,这表明当初陈发树减持紫金矿业转手这两家公司堪称明智。不过,据云南白药一季报披露,陈发树受让的股权尚未得到国资委批复,且股 份转让协议约定这笔股权过户至陈发树名下之日起20个月内,不通过任何方式转让或委托他人持有、管理所持有。“从时间上看,青岛啤酒和云南 白药的投资应与唐骏有关,但港澳资讯就与其宣称的有出入,一些新闻报道皆称是唐骏主导。”前述投资界人士表示。2008年4月21日公布的 新华都(002264.SZ)招股书申报稿表明,新华都集团持有港澳资讯1706万股,占比51.7%,法定代表人是陈发树。以此推算,早在陈发树聘用唐 骏之前,新华都集团就控制了港澳资讯。而在2008年6月30日举行的收购港澳资讯新闻发布会上,唐骏放言,将用3年时间,将港澳资讯成功 打造上市,“上市地点应在国内,创业板或A股”。实际上,唐骏加盟新华都集团之初,曾承诺“未来3-5年内将推动旗下5家公司上市,以圆老 板陈发树进富豪榜前三名之梦”,其后,又表示“已经为新华都做了5年规划,要从16亿元发展到100亿元”。但时至今日已经两年多时间,新 华都集团旗下并无新增上市企业。不仅如此,虽然投资收益明显,但新华都集团的实业经营却不尽如人意。2008年7月31日挂 牌交易的新华都,首日开盘暴涨136.1%,成为当月开盘涨幅最大的上市新股,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其2007年至2009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91 元、0.71元、0.64元,呈现逐年递减之势。“业界对唐骏的质疑还很多,比如新华都慈善基金在福建注册成立,属于地方性的基金会,约束 不小,但其第一项捐助基金是建立100所希望小学,却没明确建在哪里,而据媒体报道,不少地方却因农村人口减少导致小学校弃用。”上述投资界人士表示。该人士表示,虽然投资青岛啤酒和云南白药的账面收益看得见,但唐骏前后矛盾或摇摆的地方也不少,比如声称要将新华都集团打造成 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企之一,可是其之前所说的战略是多元化投资,后来又改为多元化实业经营。或许对于唐骏来说,正如其所说的“我经营我自 己,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打工,而不是为这个企业在打工”。一份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唐骏演讲片段可以互为映衬:唐骏要离开微软时,比尔·盖茨打 电话给其——你真的不可以留下吗?我可以给你任何位置,随便你选。而唐骏回答,我离开中国太久了,我得回去参加祖国的建设。随后盖茨立即召开董事会会议, 一致同意授予唐骏微软终身荣誉总裁称号。“这是历史上唯一的微软终身荣誉总裁称号,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就因为 我曾经给盖茨讲了一个八卦的故事……授予我终身荣誉总裁,盖茨就可以一辈子把我留在微软了。” 而唐骏,很大程度上依靠那本被指称前后版本 博士学位表述不一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成为青年导师。“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我的管理可以复制,我把微软的经验,复制到了盛大,复制到了 新华都。”唐骏说,“我相信我的这些经验,完全可以复制到中国的任何一个企业,在中国、全世界任何一家企业,我都可以去做管理。”而唐骏和 陈发树的目标能否实现,还有待时间验证,但他们之间戏剧化的开始,如今又有了戏剧化的插曲,是否也会有戏剧化的结局呢?陈发树真的掏了10个亿吗?又或者 只是又一场瞒天过海的炒作而已?
10厘股 味皇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4904
最近少出文,一黎唔得閒,買樓一事唔係咁順利,二黎蒸熟左,蛋白質在高溫下會變硬令行動力下降今次講下10厘股,上年大把10厘股,早幾個月亦剩低不少,隨著7-8月細價股的業績期到來,10厘股的存在日子恐怕只剩一兩個月了點搵10股之前不如先講下點先為之高息股高息股按市場的說法是缺乏成長的公司,因為沒有好的資金用途先派高息,貪少少息股價波動足以蝕突,有咁高息皆因係股價會再跌,派息是歷史數字,冇咁 大隻蛤毑云云事實那是以概偏全的說法,如果人人只收息唔炒買,經紀就要食谷種高息股想到的大概分成幾種:1.沒有好的資金用途先派高息2.盈利上升,派息增加3.股價下跌,孽息率上升4.特殊原因增加分派比如快圖美1123是第1類例子,錢留著冇用先派息,現價計上年息率9厘,差唔多10厘波士登3998是第2類,盈利上升,現價計上年息率6厘幾,升多幾年就有10厘思捷330是第3類,向來息率都是3-4厘的,股價跌一半先變6厘,再跌就有10厘合和737第4類,因為大股東缺水要掏空公司,電盈也是這類,原因各式各樣,合和上年派21厘看來除了第2類外,其他都引不起人興趣,因此人人都愛買增長股,,不管現時派息有多低,股價有多高,長揸的話總會增加到10厘以上,股價也會上升n 倍前提是無錯的,但是長揸的話,是多久?如果10年先10厘,圍起黎回報率有幾高?如果立即就10厘,至少回報率不會太低,再者,增長股跌起黎,揸住 係手唔知要得幾多年先返家鄉,升果時賣就賺到,但跌時就束手無策,而有10厘時,就算跌到零同停牌,10年就可以回本,可以一直揸住,升果時有套現同收息 兩個選擇,即是說揸高息股進退有策另外賣出的收入是一次性的,而派息收入是無限的,只要你足夠長命我想沒有經紀告訴你1,2,3,4不是互斥的,沒有好的資金用途先派高息的公司不代表冇增長,股價下跌的股一樣可以增加分派,派完特別息的公司仲可 以再派咁有些公司比如麥當奴,7仔咁,佢增加分店是不用自己出錢的,加盟方會出錢,於是又可以不留現金又有增長又比如和黃如果清算左唔賺錢的3,向股東派完特別息後,因為資產少左折舊攤銷下降,盈利反而上升,派息可能增加又比如首創在股災的售價低至2折,孽息率升5倍,來年盈利一樣續創新高又比如德昌有年蝕錢,但明知下年會恢復,恢復後的派息相對股價會很高又比如文軒係金庫一個,派息已經夠高,未來加息銀行利息仲會增加又比如越秀的收入穩定,但因為收人民幣,兌返港紙會多左等等而這些公司可不是市場說的那些冇前途的公司呀(舉例而已,曾經高息,不是指現在都高息)找10厘股就是依這個原則去找這裡不構成投資要約,始終親手摘的果實較甜,讀者自己去搵
恒大逆市上调全年销售目标10个百分点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713/1094592.shtml
每经记者 朱玲 发自香港
在地产同行几乎都未能完成今年上半年销售目标的情况下,上半年唯一“及格”的恒大地产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上调全 年销售目标10个百分点。
自4月中旬地产新政以来,不少开发商遭遇销售滑铁卢,5月恒大地产率先祭出降价大旗。昨日 (7月12日),在恒大地产半年业绩会上,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夏海钧表示,随着产品市场的定位,公司有信心将今年初确定 “全年增长20%”的目标调整到30%,冲至400亿元以上。
夏海钧表示,今年年初,公司确定全年销售目标是在去年的基础上调20%,当时制 订的目标是360亿元,“现在上调至400亿元以上,并不作为最后的结果,具体还是要看下半年市场的情况。”
据悉,今年前6个月恒大地产累计 实现合约销售额209.8亿元,累计合约销售面积33.9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6282元/平方米。合约销售额较2009年同期增长104.9%,销售 面积同比增长54.7%,销售均价同比增长32.5%。
其中,6月实现合约销售额48亿元,环比增长18.5%,创下2010年以来单月最高 记录。合约销售面积80.6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5952元/平方米,销售均价环比降低5.9%。恒大地产执行董事赖立新认为,均价变化主要受到高价盘 本月可售货量减少及销量降低的影响,如剔除此因素,集团总体成交均价环比上月基本持平。
夏海均表示,“中央如不出台更严厉的政策,房地产将维 持现有的局面;如果房价的下调局面暂时出现不了,不排除国家有进一步出台政策的可能。当然在政策波动期保持稳定的开发商,必须实现二、三线的布局。”他认 为,未来全国性的开发商都会将二三线城市作为主要战场。
“(我们)每年的净利润要增长20%~30%,对投资者也达到每年20%~30%的回 报。”夏海钧还补充说,当下地价降幅加大,是吸收土地储备的良好时机。
新华都高管曝料:唐骏10亿转会费尚未到手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16/4MMDAwMDE4NzI4Mw.html
一位新华都内部核心高管7月16日向媒体透露称,曾经让唐骏有打工皇帝之称的,新华都转会费——10亿原始股,唐骏至今还未拿到手。唐 骏曾于2008年跳槽新华都,其转会费为价值10亿元的原始股,一度被美誉为“打工皇帝”。不过与上述高管说法相反的是,唐骏在2009年 9月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却表示10亿元的原始股随时可以兑现。他说,“(股权)现在已经在我的名下了,是可以兑现的,但我没有去兑现,其中 的一部分已经上市了,而且在时间上也没有什么期限。”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唐骏“造假门”事件爆发后,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曾“已经生气 得摔茶杯”,之后又一度传出唐骏即将离职的消息。7月14日,新华都员工在贴吧爆料:“新华都独立董事袁新文透露,唐骏因身体原因即将离 职,将于近期对外宣布,唐骏的工作将由陈志勇接管。而唐骏离职后的去处,据知情人称,很可能是近期业绩大幅下滑的金山软件。”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