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黃金集團上月博彩收入佳


2009-06-08  AppleDaily





 

【本 報訊】黃金集團(1031)行政總裁朱李月華接受訪問時表示,今年首5個月酒店及博彩業務營業額同比持平,單計上月份中場收入更為理想,展望下半年會持續 向好。黃金旗下澳門皇家金堡酒店及君悅酒店屬四星級,她指出,金融海嘯實質影響輕微,最差情況時入住率也只輕微下跌,收入則下降10至20%,然而近幾個 月情況已改善,最新入住率介乎70至80%。目前兩間酒店來自內地及東南亞客源分別佔60%及40%,房租既不敢貿然加價,亦未有減價壓力。

伺機投資星韓越賭業

新 濠國際(200)旗下新濠天地剛於本月初開幕,朱李月華指出,隨着大型娛樂場開業,加上配套設施完善,相信可吸引更多旅客到澳門旅遊,惟未聞中央會放寬自 由行政策。她說,除內地客外,歐美、日韓旅客亦是澳門的大客源。截至去年底,集團手持現金約4億元,現有業務毋須重大投入資源;集團過去半年一直在澳門物 色現成物業併購機會,可惜「平貨」欠奉,暫未有合適對象;同時集團正留意新加坡、韓國及越南等發展機會,例如合資參與當地博彩相關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29

球王終於出手-宏通集團(931)


公司原本是從事Intel CPU的分銷商,因公司收款慢,付款快,需要大量貸款以用作週轉,加上產品跌價速度過快,埋下陷入財困的因子,在2005年,造成大量存貨及應收款撇帳,導致公司停牌。


2005年中期業績已顯困境,抵押現金增加、現金減少,應收款增加,機器及設備劇減,看來是售出以作週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926/LTN20050926132_C.pdf


轉型用作解決財困: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1124/LTN20051124022_C.pdf


2005年業績出爐,終暴露困境,作出大幅撇帳,導致大虧。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428/LTN20060428118_C.pdf


被清盤: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922/LTN20060922205_C.pdf


其後公司獲得簡志堅先生重組,以下是公司重組的故事: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3853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3854


其後,簡先生陸續減持股票,並賣出自己的物業予公司:


以下是續上文的減持紀錄,共減持109,860,000股,套現約4,280萬,其後股價開始下跌,亦無減持的行動了。

簡志堅 122(L)
2,000,000(L)
HKD 0.480 10,047,151,398(L)
422.23(L)
25/02/2008
簡龔傳禮 122(L)
2,000,000(L)
HKD 0.480 10,047,151,398(L)
422.23(L)
25/02/2008
簡志堅 122(L)
106,860,000(L)
HKD 0.388 10,049,151,398(L)
422.32(L)
22/02/2008
簡龔傳禮 122(L)
106,860,000(L)
HKD 0.388 10,049,151,398(L)
422.32(L)
22/02/2008
簡志堅 122(L)
1,000,000(L)
HKD 0.388 10,156,011,398(L)
426.81(L)
19/02/2008
簡龔傳禮 122(L)
1,000,000(L)
HKD 0.388 10,156,011,398(L)
426.81(L)
19/02/200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106/LTN20090106325_C.pdf


據董事經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深知、全悉及確信,賣方為一家投資控股公司,於本公佈日期,


(i) 其999,999 股已發行股份由本公司執行董事兼主席簡先生(於本公佈日期持有本公司已發行股本約68.55%)持有;及



(ii) 1 股已發行股份由執行董事簡龔傳禮女士(「簡女士」)持有。因此,根
據上市規則,賣方被視為本公司關連人士。



.....


物 業由賣方與特許權持有人匯多利(607,即簡先生正重組的第2家公司)分佔,並根據匯多利與賣方於二零零八年六月訂立之特許權協議(「特許權協議」)作辦 公室用途。根據特許權協議,匯多利須每月向賣方支付特許權費10,000 港元,而授出之特許權將於二零零九年五月十八日屆滿,匯多利有權按賣方所定之經修訂特許權費將特許權協議重續一年。

根據賣方表示,賣方於二零零五年五月以5,900,000 港元之代價購入物業。物業於賣方賬冊內列作「土地及樓宇」。



關於匯多利的資料,我也寫過一些,可看: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080

亦參與過電訊盈科私有化: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6/LTN20081216345_C.pdf


於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十二日,本公司全資附屬公司銘華集團有限公司於公開市場收購電訊盈科股份,總代價約為9,880,000 港元(不包括印花稅及相關開支)。


所收購之資產:2 ,700,000 股電訊盈科股份,於本公佈日期約佔電訊盈科全部已發行股本0.04%


購買價 : 每股電訊盈科股份 3.6607 港元


林奇兄也曾抨擊此公司: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699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720


之後,股價開始大舉上升,最近聲稱無Blog的那位C字頭財經雜誌作者賺了幾倍。大股東亦開始有減持及轉倉、亦有行使可換股債。


至此,大股東在這1年多間約套現2.38億元,已取回1億成本有餘,更有約1億利潤,尚未計算物業套現之款項及獲得營運資金。

股東名稱 作出披露的原因 買入/賣出或涉及的股份數目 每股的平均價 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目(請參閱上述*註解) 佔巳發行股本之百分比(%) 有關事件的日期 (日/月/年)
簡志堅 122(L)
200,000,000(L)
HKD 0.510 9,707,151,397(L)
315.27(L)
04/06/2009
簡志堅 124(L)
440,414,507(L)
  9,907,151,397(L)
321.76(L)
04/06/2009
簡龔傳禮 122(L)
200,000,000(L)
HKD 0.510 9,707,151,397(L)
315.27(L)
04/06/2009
簡龔傳禮 124(L)
440,414,507(L)
  9,907,151,397(L)
321.76(L)
04/06/2009
簡志堅 122(L)
120,000,000(L)
HKD 0.450 9,907,151,397(L)
375.47(L)
03/06/2009
簡龔傳禮 122(L)
120,000,000(L)
HKD 0.450 9,907,151,397(L)
375.47(L)
03/06/2009
簡志堅 122(L)
20,000,000(L)
HKD 0.450 10,027,151,397(L)
380.02(L)
02/06/2009
簡龔傳禮 122(L)
20,000,000(L)
HKD 0.450 10,027,151,397(L)
380.02(L)
02/06/200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16/LTN20090616360_C.pdf


近日,公司停牌,並宣佈向兩位賣方購入與山西蘭花煤炭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目標公司28.01%股權。


山西蘭花煤炭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簡介如下:


(i)主要從事採煤、製造及銷售化肥、精細化工、藥品及機械、房地產開發以及旅遊業務;


(ii)目標公司現持有山西蘭花科技創業股份有限公司之控股權益,該公司之股份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為中國十大藍籌煤炭企業之一;

公司資料如下:


http://www.chinalanhua.com/gsgk/gsjjcon.asp


(iii)目標公司於成立日期至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期間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年平均約為118.47%;及


(iv) 截至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錄得銷售收入約人民幣5,873,000,000元、上繳稅金約人民幣1,067,000,000元及稅後淨利潤約 人民幣1,955,000,000 元,而目標公司於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資產淨值約為人民幣6,000,000,000元。


由此可見,簡先生的人脈簡直是非常廣,亦是國家企業,規模亦不算少,又是根正苗紅的煤企,可見其氣魄是懾人過人的。現時市值已經70億,看來100億市值有望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72

上海电气集团或入股高斯国际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618/20090618023745211.html
每经记者  曹晟源  发自上海

        作为中国最大的机械装备制造集团之一的上海电气  (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集团),近日有意入股美国高斯国际公司(以下简称高斯国际),如果最终成行,上海电气集团将成为高斯国际第二大股东。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上海电气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上海电气(601727,SH),上市公司方面表示并不知情。

再次瞄准海外印刷机业务

        高斯国际在近日对外表示,上海电气集团与高斯国际的主要股东,包括大股东——美国专业投资公司已达成了收购协议。由于交易还要等待有关政府部门的批准,该交易的相关条款暂时不能对外披露。

        其 实,这并不是上海电气第一次在印刷机制造业务上的首次海外开拓。2002年1月上海电气集团和美国晨兴集团联手收购了当时已经破产的日本秋山印刷机械株式 会社的全部资产,此后新公司更名为秋山国际株式会社。这在当时也开创了国有资产的印刷机械行业成功参与收购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先河。

        早在上海电气去年年底回归A股之际,上海电气集团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就作为公司一部分一起上市,当时业内直呼这将为上海电气集团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而 上海电气集团的这次投资意向,将会给上市公司旗下的印刷包装业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上海电气董秘办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就总公司此次收购 美国高斯国际公司的相关情况,公司并不知悉。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募集资金,也将主要投向新能源领域。”

印刷机械并非朝阳行业

        实际上国内的印刷机械行业现在和国外尚有一定的差距,曾有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的印刷机械行业企业,如果仅凭自身的力量是很难赶上的。如果趁现在这个机会进行收购,情况将会不同的。

        并且国家在前段时间将高档印刷机械列入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相关印机生产企业将会享受贴息贷款的优惠,或许上海电气集团正是看上了这个机会。

        不 过有业内人士对今后印刷机械行业却并不看好。“现在看来印刷机械行业并不是一个朝阳行业。”中信建投机械行业分析师高晓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虽然说印刷行业现在发展较为平稳,报纸、账簿、纸币等等都需要进行印刷。但是这个行业发展潜力不大,毕竟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无纸化的时代。”

【 作者: 每经记者 曹晟源 发自上海 】  (责任编辑:祝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08

派派派-南華集團(265)、南華中國(413)、南華置地(8155)


緣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1024/LTN2006102407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131/LTN2007013118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502/LTN20070502060_C.PDF


派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22/LTN2009052227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05/LTN20090705007_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15

华润集团入驻民润 4亿元欠款尚待重组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15/HTML_NPNU239B20UR.html


【核心提示:尽管农产品半年前即公告称,该公司正在与中国华润集团洽谈转让其旗下民润连锁商业有限公司股权。然而双方至今依然没有签订收购协议。关键是民润超市对外拖欠供应商货款高达3亿-4亿元。】

“我们公司今年以来还没有结过账,总额已经超过200万了,听说要把这些欠债打折处理。”7月13日,顺德某食品公司老板卢坤抱怨。

卢坤的食品公司主要向超市和大卖场供应速冻食品,与各大商家皆有合作,包括华润万家和民润商超。其中,商业巨头华润万家是卢坤的大客户。

因此,此次民润拖欠的货款让卢坤犯难,“民润超市现在由华润万家管理,以后可能会统一采购,要是为了这200多万元连同华润万家一起得罪,就得不偿失”。

据另一民润超市供应商向记者介绍,民润超市对外拖欠供应商货款高达3亿-4亿元,华润万家管理层入驻后,一直在协调处理这笔债务,华润集团也因此迟迟未能与农产品最后签署收购协议。

民润惊人欠款

去年12月,农产品(000061.SZ)公告称,该公司正在与中国华润集团洽谈转让其旗下民润连锁商业有限公司股权。然而,半年过去了,双方依然没有签订收购协议。

今年4月,农产品公告称,民润公司股东举行了临时会议。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由华润集团指定的华润万家华南区标超营运总监谢刚为负责人的工作团队接替原民润公司管理团队负责民润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而华润集团直接提出了对民润的运营状况进行摸底。

“事实上,从今年年初以来,谢总他们就开始参与民润的经营管理了。我们只是派出代表托管民润,还没有正式收购。”华润万家公关部姜艳表示。

华润万家内部人士表示,民润这几年管理不理想,负债很高,华润集团目前针对收购事宜尚有顾虑。据另一民润超市供应商介绍,截至目前,民润超市拖欠供应商的货款大约有3亿-4亿元,而民润的多数超市仍然在亏损之中。

供应商在民润管理团队有所变化后,加紧追讨拖欠的货款。卢坤就是其中的一员。“我们担心的是新进的管理方到时候不承认原来的旧账,或者消极处理老账。”卢坤说。

事实上,卢坤听到其它货款数额较大的供应商透露,新进管理层在帮助民润进行债务重组,给供应商开出的条件是将欠款打六折后再偿还。

“如果以六折的方式重组债务,我们能收回来的钱不到150万,跟超市做200万元的生意,大多数时候我能赚到5万块的利润就不错了。”卢坤说。

据华润集团内部人士透露,民润的巨额债务确实让华润集团感到棘手,此次华润集团重组农产品资产是基于华润集团与深圳市达成战略合作的项目之一,“收购是迟早的事,但是华润集团可能期望首先要解决该资产的历史遗留问题,其次是解决控股权的问题。”该人士说。

民 润公司多年来一直亏损。2008年亏损额约7000万,2005年以来累计亏损超过4亿元。与此同时,记者从农产品2008年公告发现,除了拖欠巨额供货 商货款,2008年9月份,农产品尚为民润负有两笔贷款担保,共计1.3亿元。截至2008年年底,农产品向民润农产品配送连锁商业有限公司提供资金达 1.59亿元。

农产品如何解决与民润的关联资金往来和关联担保问题,与重组民润债务一样需要列入与收购方的商讨范围。

华润缩减投资

与此同时,收购方华润集团正收紧自己的钱袋。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华润创业(00291.HK)曾因收购万佳百货,在尚未完成整合期间拖累上市公司业绩,致使华润创业出现亏损,之后集团对直接收购企业注资上市公司的举动相当谨慎。因此,先通过托管解决民润一些历史问题或经营上的顽疾,扭转经营局面是有必要的。

5 月底,华润创业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时,今年新任总经理陈朗称,由于一线城市销售不太理想,以及寻找店铺难度增加,该公司将缩减今年在中国及香港超级市场的 扩展规模,由原来的计划新增300家降至200家,预期扩张所带来的资本开支将下调最少20%。今年年初,该公司零售业务企业华润万家曾宣布今年将新增 30亿元进行扩张。

今年第一季度,华润创业超级市场及物流业务净利润与去年同比减少1.1%。截至今年3月底,华润创业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共经营逾2600间超市店铺,同店销售同比下降3.6%。且根据陈朗透露,4月及5月的同店销售较首季将再下跌1-2个百分点。

“愈发达的城市(销售)下跌愈多,一线城市下跌程度最大。”陈朗在记者会上说。而民润的主要经营范围于深圳、广州、珠海和中山,其中广州、珠海和中山只有少量店面。去年,该公司门店数由原来的148家减至125家,据姜艳介绍,目前民润总店面数只有90多家。

目前,农产品持有民润47.76%的股权,另外52.24%的股权尚在汇科系统(香港)有限公司手里,华润集团若收购农产品手中所有股权后,尚需要从汇科手中再次收回其余股权,以完全控制民润。

而上述供应商则表示,也不排除由农产品先从汇科手中回购所有民润股权,然后一起出售给华润集团,这样便于整体解决民润的负债和关联交易、关联担保等问题。

“华润万家为此次托管民润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谢刚是华润万家华南区标超营运总监,在零售界已有10多年的从业经验,此次确定由营运工作经验丰富的谢刚率队前往民润,可见华润集团还是希望先解决民润的经营问题。”上述供应商说。

此前的5月27日,本报记者从华润集团获悉,该公司旗下华润万家已于日常业务中与民润签订供应协议,未来3年内将会供应不超过8.36亿元的商品给民润公司。这是谢刚进入民润后,首次从营运方面推动华润万家与民润之间的业务整合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90

十號分店-海王集團(70)、漢基控股(412)


海王集團原名德智發展(70)。公司早在三十年前上市,其後變成殼股。


在1980年代左右,金勞詹看中德智發展,是因為公司在淺水灣的豪宅,結果他買了公司後,用不正當手法低價購入這個豪宅,並因此入獄,停牌十餘年後,在2000年復牌。


東尼亦有購入這隻股呢。

後來金勞詹賣給楊先生,楊先生被人斬倉後,就Edison爸爸購入大部分餘股,易名駿雷國際,後尾Edison爸爸唔掂,金勞又接手,後又賣給就是黃光裕案中的連先生,並注入賭船及疊碼仔業務。

資料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568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6990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5220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949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16/LTN20090716650_C.pdf


今日,漢基以1億元,換股價每股96仙的可換股票據換海王1億元,換股價每股13仙的可換股票據,換股完成後,對方將成為公司大股東。

至此,老千系現時有十隻股票,70、136、273、279、412、885、901、913、928(重組中),尚有235,大家小心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03

对话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裁王建宙:“我们没时间等待TD自然成熟,因为它是竞争市场!”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17/HTML_CNTBN9QVC5D7.html


【核心提示:尽管王建宙坦承已经对新增市场份额减少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中移动“TD三期组网进程不会推迟,(在今年年末)全国将有70%的城市覆盖TD网络”。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去等它自然成熟,市场不会等你,我们只能更主动。”】

大象能否快跑?

作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商,面对着金融危机、电信重组、3G发牌、手机用户普及率接近饱和、新竞争对手加入等诸多不利因素,过去一年来,外界不断如此追问中移动。

“我们会保持冷静,用业绩来说话。故事是否动听没关系,最终效益才是最关键的衡量指标。”7月15日上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下简称“中移动”)总裁王建宙在北京接受包括本报记者在内媒体采访时透露。这是今年“两会”之后,王建宙首次面对媒体的专访。

在这段缄默期内,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先后展开3G试商用,并已发动全面的市场营销攻势,中移动也在完成TD二期网络建设之后,于7月13日结束了TD三期的招标工作。

“我可以确认,TD三期组网进程不会推迟,(在今年年末)全国将有70%的城市覆盖TD网络。”王说。

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王建宙不仅在思考,更在行动。他推动TD开疆辟野,不仅在国内,更把目标放到了国际市场。

“我们已经对新增市场份额减少做好了心理准备。”他坦承,与其他国内3G标准相比,TD需要一个完善成熟的过程,“但我们没有时间去等它自然成熟,市场不会等你,我们只能更主动。”

主动的一个表现,便是为了解决终端薄弱的问题,作为行业老大的中移动首次与产业链上下游厂商联合研发TD。

而王建宙更有一个宏大的计划,将中国自主创新的TD标准尽快实现国际化——这家已经在全球资本市场出尽风头的公司,正雄心勃勃地打算在产业环境建设和技术研发上树立起领先者的标杆。

他表示,从自己上半年在日韩等市场的观察,“TD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在提升,既有设备商也有运营商(在考虑应用),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目前终端是TD最薄弱环节

《21世纪》:从去年4月1日中移动开始3G试商用到现在有1年多。当时,我们看到TD的网络还很不完善,现在这个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

王 建宙:网络的质量是推出服务最基本的要求。在我看来,从实验室到组大网,是一个很大的转折,而从组实验网到组商用网,从你自己做测试到别人花钱来买服务, 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现在,中移动已经完成了这两个重要的转折。之所以说完成,是因为TD已经按照商用网络的要求完成了优化。

目前,TD网络质量已经有全面的提升。就在两个月前,我和同事到乌鲁木齐,从下飞机就打开了两个手机的视频通话,到宾馆一共走了30公里,电话一直都没有中断。

《21世纪》:按计划今年底要完成三期TD网络建设,但直到本月,三期TD网络招标还在进行,建网时间会否因此推迟?

王建宙:不会推迟。就在本周一,我们已完成招标,进入网络建设阶段,共有中兴、华为、大唐、诺基亚西门子、烽火、普天、新邮通、爱立信8家厂商中标。完成三期200个城市建设后,TD网络将覆盖我国70%的城市。

《21世纪》:除了网络质量,终端也一直是TD的短板,这方面目前有无改善?

王建宙:终端目前仍是TD产业链最薄弱的环节,不过终端研发和制造已经有很大突破。

我们一直希望有大批质量好价格合理的TD终端。很多人问我,你们希望有多少用户,我说只要有好的终端,用户就能大规模提升,所以我觉得只要终端做到,用户数字就会非常乐观。

新的终端会不断面市。中移动与终端厂商的联合研发也在进行中,从今年底开始就会有定位高端的旗舰互联网手机和千元低价手机产品出来。

联合研发是中移动为TD首次进行的举措,因为经济危机,很多厂商都削减了投资,所以我们通过联合研发基金支持他们发展TD,一期已向12家手机和芯片厂商提供6亿元基金。原来我们担心这个规模够不够大,但实际对新产品研发的带动效果很明显,而且大的国际品牌,包括诺基亚等都对此表现积极。

没有时间等待TD自然成熟

《21世纪》:虽然网络质量和终端研发都有进展,但与其他标准相比,TD的成熟度仍有一定差距,你们将如何追赶?

王建宙:的确,与其他3G标准相比,TD最大的困难在于成熟度。欧洲、日本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经建立了3G网络,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解决任何网络早期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TD同样需要这样一个完善成熟的过程,但我们没有时间去等它自然成熟,因为我们是一个竞争的市场,市场不会等你,我们只能主动加快它的成熟。

在这方面,政府给予了很大支持,比如我们已经与大部分省份签订合作协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对TD的支持,同时中移动也投入大量资源全力发展TD,而TD的下一代演进也在工信部的组织下有条不紊地展开。

《21世纪》:你谈到下一代演进,这是否意味着3G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淘汰?

王建宙:不会,下一代演进的应用初期,作用都会是无线数据传送,而不是打电话,未来2G、3G的网络和终端会长时间存在和使用。

而且,通过对下一代技术的研发,中国有望在国际的新一代通讯技术中处于领先而不是跟随的地位,从而带动本土产业链的企业。目前,相关研发进展顺利,明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我们就会建立一个演示网络。

《21世纪》:但是,如果要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我们的标准必须要得到国际厂商的大规模认可才有意义,但现在TD的网络仍基本局限在国内吧?

王建宙:TD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在提升。不久前,日本厂商邀请我参加当地的一个研讨会,介绍中移动发展TD的经验,在会上我发现SOFTBANK等日本运营商和其他厂商的CEO都对TD及其演进很感兴趣。在韩国我也看到类似情况。

他们都在关注TD什么呢?据我的交流和观察,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当地的厂商希望推出TD产品,但这些产品需要拿到中国测试,所以计划在当地建立小规模的试验网,这样就只需要在当地进行测试。这样的情况,日本在GSM时代就有同样的先例。

另一种是运营小灵通网络的运营商,现在需要找一个网络的演进方向,这些厂商正积极探讨将PHS网络转为TD及其演进技术的可能性。目前,日本最大的小灵通运营商WELCOMA,就正在与我讨论有没有可能将它的小灵通网络过渡到TD上来。

这意味着,TD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而且既有设备商也有运营商,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今年用户补贴预算再提高40亿

《21世纪》:今年以来,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中移动在市场策略上还比较保守,这是为什么?

王建宙:这是我们对新的市场格局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以前,移动通信市场只有两家,现在增加到三家,竞争更加激烈,所以中移动已经对新增市场份额减少做好了心理准备,同时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不应该做的就不会去做。而且我们市场范围还很大,还有很大的潜力,蓝海依旧存在。所以中移动还是坚持从蓝海去获取新的用户和应用。

比如上网本。普通用户不关心标准和技术,只关心有什么应用。说到应用,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就是移动互联网加速了3G的进程,3G终端也正在实现PC和手机的功能融合。上网本就是融合的新产品,也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关键结合点,为用户带来很好的应用体验,我们希望通过它把3G的应用推动起来。

《21世纪》:但从此前的销售情况来看,上网本的销售规模并不大,过去3个月中只销售了10多万台?

王建宙:这有几个原因,一是厂家供应还不够,二是上网本的市场规模有限,无法实现几百上千万的数量级,3G未来的市场主要还是要靠手机。数据卡、上网本的推广是为了让用户了解3G,更重要的是了解应用后,推动3G手机的销售。

《21世纪》:从7月底开始,各地将结束TD社会化测试,将测试用户的手机话费余额清零。测试用户是否会因此而大规模退网?

王建宙:结束社会化测试对TD不会有大的影响。

首先,测试及试商用用户的规模并不大,即使退网也不会影响TD的后续发展。而且,我们也希望这些用户能转为TD的正式用户,所以各省都向TD用户提供补贴等优惠。以前我们每年的补贴预算是80亿,今年提高到了120亿,其中有近一半都会用到TD促销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22

建福集團(464)及中亞能源(850)業績分析


下星期較忙,這些東西可能要下星期六才能出文。


464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17/LTN20090717169_C.pdf


850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13/LTN20090713113_C.pdf


若這個post有超過60個留言,會考慮先出建福(464),在星期日才出中亞能源(850),不過中亞能源我對其認識不多,故希望大家多多提點。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17/LTN20090717483_C.pdf


剛剛,中亞能源授出認股權,不過行使價和現價相近,股價可能有新消息,有上升的機會,不過我仍是對公司模式有質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03

味精龙头阜丰集团欲洗牌黄原胶市场 上半年利润已超去年全年


每经记者  刘丹  发自呼和浩特

        在环保监管愈发严格的环境下,国内调味品行业无疑将面临新一轮的“大洗牌”。近日,国内味精行业龙头之一阜丰集团(00546,HK)发布预告称,上半年纯利已超过2008年全年纯利,人们在惊讶之余开始关注国内味精行业的发展情况。

        日前,阜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学纯接受了  《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

“破烂王”的第一桶金

        “刚在香港上市的时候,很多媒体和投资者都询问我们这样一家企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我跟他们说,是捡破烂起家的。”李学纯笑着说。

        从1999年40多名股东凑了195万购买了当时山东莒南县一家濒临破产的国企味精厂,组建了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阜丰前身),到现在成为每年营业额几十亿的集团,阜丰集团的路充满传奇色彩。

        刚接手时,李学纯用几十万低廉的价格把其他生产商停产闲置价值千万的机器设备买过来,然后恢复生产,把产品卖出,累积了第一桶金,然后再买更多设备。就这样,阜丰的生产力滚雪球般增加。

        味 精生产需要玉米和煤炭,山东是煤炭大省,企业控制了生产成本,有较强的价格优势。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李学纯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发现陕西的玉米和煤炭优 势,2004年在陕西宝鸡设立一个6万吨产能的谷氨酸(味精的一种)工厂。该工厂8个月之后投产,当月便见效益。

        目前,阜丰集团已经成为全球较大的味精、谷氨酸与黄原胶制造商之一。2007年利用内蒙古煤炭和玉米的成本优势,发起价格战。

        “ 味精属于传统产品,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需要开发新的产品,黄原胶未来具有很高的增长潜力。”李学纯毫不掩饰地指出,目前味精行业的发展瓶颈以及对黄原胶前 景的信心。毕竟,味精属于高污染行业,不久前,国内较大的味精生产企业之一——梅花集团被媒体曝光私排乱放工业废水废料、污染农田事件引起高度关注。味精 治理污染费用庞大,阜丰集团10年间用于治理污水的设备和研发费用高达2亿~3亿元。业内人士介绍,经过洗牌目前国内味精企业大概在20家左右。

黄原胶价格呈跌势

        黄原胶主要功能是增稠,用于食品行业和石油开采。此前,阜丰集团的黄原胶主要是出口国外,企业目前有意扩大国内份额。

        据 介绍,目前生产黄原胶的企业全球只有几家,中国对于黄原胶的利用和认识还远未普及。黄原胶生产技术难度较高,但利润较大。阜丰集团从2003年开始在山东 公司开始黄原胶项目,研发用了4年。2004年进入黄原胶产业,其山东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可达8000吨。从2007年开始,阜丰先后分三期,在内蒙古建 立生产线,第三期将在年底完成,其产能将达到4.4万吨,占全球总需求的约50%。

        目前占公司营收近12%的黄原胶中,食品用黄原胶虽然基本未受冲击,但石油用黄原胶因为石油开采下降受到较大冲击。”我们不担心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阜丰集团财务总监龚卿礼表示。但是,金融危机下,黄原胶价格已呈跌势,再起价格战的想法受到挑战。

寻求内地资本市场机遇

        “市场整合及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按相对稳定的价格水平销售,导致我们销量增长及毛利率上升。”对于目前业绩增长原因,李学纯总结道。

        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背景之下,阜丰集团却在逆周期增长。

        “ 我们刚接待了一批香港的投资者,他们主要来考察企业目前的经营情况。”李学纯告诉记者,目前占据公司营收88%份额的谷氨酸味精板块属于食品行业,几乎没 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悉,公司2008年纯利约2.95亿元人民币。新利润主要由于市场整合及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令集团得以按相对稳定的销售价格水平 实现销量增长及毛利率上升。

        面对国内巨大的消费能力和市场前景,龚卿礼表示企业不排除在内地资本市场寻求机遇的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35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澄清“停职学习”传言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7-22/110202031.html


  【《财经网》北京专稿/记者 李微敖 王姗姗】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周三(7月22日)现身辟谣,称有关他“已接上级调令‘外出学习’,不参与集团事务”的传闻纯属谣传。他同时表示,中粮收购蒙牛一事“进展很好”。

 7月22日下午5时许,《财经》记者在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粮集团)总部北京福临门大厦21层办公室见到了宁高宁本人。

  宁高宁表示,他从未接到过上级要他“外出学习”的调令,目前他的工作一切正常,所谓停职传闻“百分之百纯属造谣”。

  对于为何出现这一谣言,宁高宁表示不解。他称,从昨天下午起,就陆续接到询问此事的电话。他亦不清楚此事是否竞争对手所为。

  中粮集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柳丁也向《财经》记者证实,中粮集团从未接到有关宁高宁“外出学习”的调令。中粮集团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进一步诉诸其他法律措施。

  7月22日下午4时许,网易援引未具名的“中粮集团内部消息”称,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已接上级调令“外出学习”,集团职务和待遇目前不变,但不参与集团事务,正式文件近日将下发。

  网易报道同时称,宁高宁“停职学习”一事或与收购蒙牛交易相关。

  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宁高宁表示,收购蒙牛一事目前“进展很好”。

  中粮集团官方网站显示,7月21日,宁高宁在福临门大厦参加了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视频会议”。7月22日,宁高宁在同一地点召集了集团高层开会讨论业务发展事宜。

  7月6日,中粮集团宣布联合私募股权基金厚朴投资公司,出资61亿港元收购中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蒙牛乳业(香港交易所代码:02319)20.03%的股权,从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中粮集团下辖多家上市公司。7月22日,中粮控股(香港交易所代码:00606)收于5.48港元,下跌2.49%;中国食品(香港交易所代 码:00506)收于4.95港元,下跌2.94%;中粮地产(深圳交易所代码:000031)收于15.06元,上涨2.94%;中粮屯河(上海交易所 代码:600737)收于13.14元,上涨4.87%。中粮集团刚刚入股的蒙牛乳业(香港交易所代码:02319)则收于18.62港元,微涨 0.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