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際鐵礦石價格今年大跌 誰是“主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26

shutterstock_60333907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今年以來,國際鐵礦石價格大跌41%,但主要原因不在中國,而是因為由澳大利亞主導的產量激增導致整個產業陷入嚴重的供應過剩,以致於中國體量龐大的鋼鐵廠都無法吸收如此大規模的產量

摩根大通財富管理自然資源基金證券投資經理James Sutton認為:

鐵礦石需求依然強勁,問題在於供應。

然而,無論中國需求是否處於接近歷史記錄的高水平,都將決定鐵礦石價格是持穩還是進一步下跌。

今年以來,包括力拓在內的國際鐵礦石供應巨頭都擴增了低成本產出,令本就過剩的供應進一步承壓。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亞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力拓的發貨量同比增長了20%,創下該公司歷史最高記錄。因其在澳洲內陸擴張了幾個規模巨大的礦山。

瑞士信貸今日發布研報稱:

供應過多。鐵礦石正處於被擠上了一條主要礦商無情擴產令供應大增從而打壓價格的道路。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其需求增速趕不上國際市場供應增速。中國8月鐵礦石進口量同比增長了9%,略低於今年早些時候的創記錄水平。

AM-BF385_ASIACO_G_20140923090912

另一個衡量中國需求的重磅指標今日公布了:由於全球大型礦山供應增速超過了中國需求增速,澳大利亞政府削減了今明兩年的鐵礦石價格預估,進一步看淡鐵礦石市場前景。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澳大利亞最大的國有預測機構資源能源經濟署(Bureau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Economics)今日發布季度性預測報告,將鐵礦石今年均價從6月的105美元調降至每噸94美元;明年均價從6月時的97美元調降至94美元。

此前,澳大利亞曾表示,鐵礦石在未來五年的均價將為每噸90—95美元。

該報告主要涉及品位為62%的現貨鐵礦石離岸價。據瑞銀數據,澳大利亞運抵中國的鐵礦石運輸成本約為每噸9美元左右。

對於鐵礦石市場來說,接下來的幾個月可能是未來需求的關鍵指引。中國需求通常在進入第四季度時跳漲,因為中國鋼鐵廠多數位於寒冷的北方,他們要趕在冬季結冰前補庫存。

也正因如此,買賣雙方目前僵持不下。因為買家在鐵礦石價格一路下挫之際等待跌幅進一步加深,以便買到更便宜的現貨。而賣家則憧憬對方在冬季來臨前增加的補庫需求超過買便宜貨的耐心,從而避免以低價售出現貨。瑞銀大宗商品分析師Daniel Morgan說:“每一天,鐵礦石價格都在走低,鋼廠似乎很高興看到這種事發生。”

瑞銀預計,下遊廠家庫存已從年初的接近40天降至25天左右,投資者正等待中國鋼廠買興回暖的跡象。

此外,主要來自澳大利亞西北地區新建和擴建礦山的額外的海運鐵礦石供應正在下滑。不過,分析師稱,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過剩的供應。(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72

為何說鐵礦石被卷入“僵屍經濟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76

按照英國《金融時報》Lex專欄的說法,鐵礦石市場被卷入“僵屍經濟學”之中。

僵屍的最大麻煩在於它們的頑固。現實是,大型礦山為打敗高成本礦山而大量增產,才令供應增速超過需求增速,導致礦石價格進一步下跌;從理論上來說,全球礦業巨頭如果限產,頑固的、難以被徹底擊垮的高成本礦山就會增產,還將打壓價格。

源頭正是價格下跌。

今年以來,國際鐵礦石價格累計下挫41%。當前,發運到中國的現貨鐵礦石價格甚至跌至79美元/噸左右,為2009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圖:品位為62%的國際鐵礦石價格走勢

圖片1

在中國鋼鐵廠對鐵礦石的需求已經從歷史記錄高位降低之際,全球礦業巨頭不但沒有削減供應,反而想利用規模化增產壓縮成本,尋求利潤。他們打起了消耗戰。

包括力拓在內的國際鐵礦石供應巨頭都大幅擴產,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亞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力拓的發貨量同比增長了20%,創下該公司歷史最高記錄。據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消息,力拓、必和必拓和Fortescue打算將今年的產量增加1.7億噸,這相當於將去年的全球供應增加7%左右。若剔除中國的產量,那麽上述數據將為全球產量多貢獻11%。Anglo-American和淡水河谷也在尋求加大產出。

Eedgeye風險管理分析師Ben Ryan指出,這些大礦山的邊際生產成本要遠遠低於高成本的小礦山。凱投宏觀高級大宗商品分析師Caroline Bain本月初曾介紹,澳洲西北部Pilbara礦區的鐵礦石成本僅為20—25美元/噸。即使算上運費和礦區土地使用費,最終成本也為每噸50—60美元。對比之下,中國的平均生產成本則為每噸110美元左右。

Pilbara礦區是澳洲主要的鐵礦石產區,礦石品位高且為露天礦,力拓等巨頭均在此地開采礦石。

在礦石價格崩跌之際,消耗戰還是有一定成效的。據Caroline Bain介紹,中國、澳大利亞、伊朗、馬來西亞和墨西哥等地區的很多規模小、成本高的礦山已經被迫關閉。中國鐵礦石供應量占全球供應的45%左右。

然而,《金融時報》Lex專欄文章稱,這里存在一個與現存事實相反的、冷酷無情的邏輯:

若大型礦商表現克制,高成本礦商就會增產,結果還是會造成價格下跌——而必和必拓和力拓卻不能獲得單位成本下降的好處。

還有些市場參與者也在虎視眈眈。在西非,沒有礦山卻有鐵礦石貿易的全球大宗商品嘉能可在與資金吃緊的礦商談判時越來越強硬。這家公司甚至有可能自己接管這些礦山資產以賺取利潤。

然而,如果高成本的鐵礦石持續增加供應,且價格進一步下跌,那麽等待力拓和必和必拓的現金回報會越來越讓人覺得心驚肉跳。

這就是說,從理論角度,一旦大型礦山增產有限,原本奄奄一息的、甚至包括已停止開采的高成本礦山可能趁機增產,最終還是會令價格承壓。

上述停產的高成本礦山並非全部。國際礦業巨頭想憑借大量廉價礦石淘汰高成本對手,但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將令他們感到失望。

盡管部分中國高成本礦山被迫關閉,但仍有一些中國大型礦山正試圖通過擴大規模壓低成本。路透社文章指出,隨著國家支持的大礦商擴產或者進行整合兼並,中國產量正在增加。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前八個月,中國鐵礦石產量同比增加8.5%,至創紀錄的9.86億噸。(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00

傷口撒鹽!澳洲鐵礦石礦業股遭空頭火力猛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21

brockman-four

投資者正通過做空澳大利亞礦業公司股票押註鐵礦石價格將進一步走低。

今年以來,礦業股領跌澳大利亞S&P/ASX 200指數。

Markit集團和彭博社追蹤數據顯示,在澳大利亞基準股指成份股中,被嚴重做空的股票中多達40%都是礦業股。

國際鐵礦石價格因供應激增和中國需求增速放緩而一路下挫,引發Arrium、Pluton Resources等很多礦業企業轉讓股權以增加現金資產,從而支撐資產負債表。投機者也趁機做空礦業股。

100 Doors投資管理公司駐悉尼管理合夥人Peter Esho對彭博新聞社表示:

市場氛圍表明,鐵礦石正遭遇令人吃驚的看空。鐵礦石市場失衡,沒人真正知道價格是否觸底。目前是真正的入市好機會。

瑞士信貸駐悉尼分析師Paul McTaggart預計,采取空頭頭寸策略的投資者們可能相信,或將有更多礦商轉讓股權以維持資產負債表。

9月,澳洲鐵礦石企業Atlas Iron Ltd.股票空頭倉位甚至創下歷史新高。全球第四大鐵礦石供應商FMG集團股票在澳洲S&P/ASX 200指數中也被大規模做空,嚴重程度排名第二。

澳大利亞證券與投資委員會數據顯示,追蹤澳洲原材料企業股價的BetaShares S&P/ASX 200資源行業ETF是該國被做空程度最為嚴重的證券品種。

澳洲礦企Fortescue股票三個月看跌期權成本較看漲期權高7.2個點,這是兩者近一年來的最大價差。該看跌期權可在股價跌幅達10%時盈利。

今年以來,中國鐵礦石基準價格大幅下跌41%,本周甚至跌破每噸80美元,觸及2009年以來新低。

然而,與投機者觀點相反的是,大宗商品分析師卻預計,鐵礦石價格將在年底反彈。主要是預期中國需求增速將在四季度因補庫存而增加。

墨爾本IG公司市場策略師Evan Lucas對彭博新聞社表示:

人們不清楚中國經濟將向何方發展,也無法確定這究竟是結構性問題還是經濟周期問題。目前,市場並沒有一致預期。

華爾街見聞曾於本月初援引高盛觀點發文,該投行稱鐵礦石市場恐難複蘇,預計明年鐵礦石價格為80美元/噸,而2015年全球鐵礦石供應過剩量將增至1.63億噸。瑞銀駐悉尼分析師Daniel Morgan認為:

鐵礦石當前正處於調整模式。下行風險主要集中在短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35

“出海買礦”再遭挫折 中信折戟澳洲鐵礦石項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33

“夢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當2006年中信泰富自信滿滿進軍澳洲的時候,誰也沒想到會成為一個無底洞。當時中信斥資4.15億美元買下西澳大利亞兩個分別擁有10億噸磁鐵礦資源開采權的公司Sino-Iron和Balmoral Iron的全部股權。最初收購目的是確保原材料供應,從而保證公司的長期發展。

中信最早的成本預算為33.19億美元,計劃投產時間定於2009年7月。然而直到2013年12月,“中澳SINO鐵礦項目” 生產的首船成品礦才付運,累計耗資已近100億美元。更為糟糕的是,項目現有的產量僅為當初產能設計的一小部分。

該合作的始作俑者澳洲礦業大亨帕爾默同樣對於現狀感到強烈不滿,其控制的資源企業Mineralogy正在尋求終止中信鐵礦項目的采礦權。他之前通過把鐵礦石礦藏出售給中信泰富,由此獲得了一筆可觀的一次性付款。他本可以獲得定期的特許使用費收入,而且數額同樣可觀。然而,中信泰富對與帕爾默達成的協議條款提出了異議,雙方已經在各種法律糾紛中訴諸於索賠和反索賠。

盡管最終的解決方法尚不得而知,但是中信此次“出海戰略”鎩羽而歸顯然難以避免。在全球供求關系明顯不均衡的情況下,鐵礦石價格在2014年一路走跌,跌破90美元/噸之後已經刷新了2009年以來的新低。

中信泰富雖從未向外界披露過中澳項目的噸成本核算,但依照當地同業者與分析師的測算,這一數目不會低於每噸80美元,與澳洲當地生產商每噸30美元到40美元的開發成本相比毫無競爭力,就算是僅對接供應國內,利潤空間也小得可憐。如果鐵礦石價格進一步走低的話,則將造成更多的損失。項目未來或面臨不得不關閉以減少損失的情況。

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如何“出海尋礦”並最終獲益一直是個大難題。從2009年以來,諸多案例均證明“走出去”不是一條平坦之路。

2009年6月,潛在中國海外最大並購案的中鋁集團與力拓的收購交易終止。

2010年6月,紫金礦業終止了對澳大利亞IndophilResourcesNL的股權收購。

2011年4月,五礦資源有限公司擬收購的澳洲銅礦商EquinoxMinerals被全球最大的金礦商巴里克奪走。

2012年9月,由於難以獲得蒙古國相關監管方的批準,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徹底終止了對南戈壁資源有限公司的要約收購。

2013年1月,全球最大的金礦商巴里克終止了中國黃金集團對其旗下非洲公司部分股權的收購交易。

2013年4月,漢龍集團與澳洲鐵礦企業Sundance高達14億澳元的收購案終止。(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46

行業大佬:鐵礦石價格將持續下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17

鐵礦石價格走勢
青島港到岸鐵礦石價格

鐵礦石價格已經跌至五年低位,力拓集團前首席執行官Tom Albanese表示,鐵礦石價格將持續疲軟,因供給大大超過需求。

現任韋丹塔資源公司(Vedanta Resources PLC)首席執行官的Albanese本周一表示,在80美元/噸以下的價格,成本較高的鐵礦石生產商將面臨虧損。不過低成本生產商還是能夠賺錢的,過一段時間後將會看到高成本礦商關門大吉。

盡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是力拓、必和必拓等生產商依然擴大低成本產 出,造成全球市場出現供過於求,鐵礦石價格2014年以來下跌41%,至五年低點。

澳大利亞資源與能源經濟局在最新的報告中表示,鐵礦石價格價格下跌,今年的均價將達到每噸約94美元,低於6月份所作的預估105美元。該機構表示,2015年價格可能為每噸94美元,6月份的預估為97美元。同時還將2014-15財年出口預估從7.207億噸上調至7.353億噸。

彭博數據顯示,62%品位的鐵礦石至青島港交付價在上周五(9月26日)創下5年多來低位至78.68美元/噸,有望連續錄得三個季度的下跌。

“80美元價位確實是個能造成威脅的價格”瑞銀集團(UBS AG)分析師Daniel Morgan表示,“Tom Albanese曾是世界第二大鐵礦石企業的CEO,鐵礦石是他們生意里非常大的一部分,我認為他的說法很可靠。”

據高盛預測,全球鐵礦石供應盈余將由今年的5200萬噸升至2015年的1.63億噸,屆時的平均價格也將跌至80美元/噸。今年以來的平均價格為104.66美元。

根據瑞銀的估算,力拓的盈虧平衡價為45美元/噸,必和必拓為49美元/噸,淡水河谷為67美元/噸。另有機構稱,而中國國內生產鐵礦石的成本會更高,多數礦企為虧損狀態。

因中國經濟明顯放緩,房地產行業低迷,鐵礦石需求在逐漸萎縮,而礦業巨頭卻在不斷擴大產能,Albanese指出,“中國增速將繼續放緩,但我們預計長期GDP增速只會降至6~7%左右,到那時商品和金屬市場將會企穩。”

大型礦商逆市大打低價牌,試圖擠出其它小型礦企。力拓的首席執行官Sam Walsh本月9日曾表示,預期2014年會有1.25億噸鐵礦石產能退出市場,其中已削減的約有8500萬噸。關停產能集中在伊朗、南非和印尼等國的次要生產商,及澳洲一些較小型運營商。

所以一些分析師會預計,隨著高成本供應商退出市場,價格在今年年底或2015年年初回到每噸90美元上方的水平。(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12

弱肉強食:鐵礦石價格暴跌40% 三大巨頭依然誓言增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039

下載

雖然鐵礦石價格從年初至今已經猛跌了41%,但世界三大鐵礦石開采商依然計劃增產,這將令鐵礦石價格進一步承壓,也令高成本的小礦商日子更難過。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必和必拓計劃在不開發新項目的情況下,將該公司的鐵礦石產能提高30%,取代競爭對手力拓成為全球利潤率最高的鐵礦石開采商。

該公司稱,盡管鐵礦石價格大跌使得一些較小的競爭對手陷入困境,但仍將繼續增加鐵礦石產量。上周一其還曾宣布,準備按照比力拓更低的成本向中國出口鐵礦石。

按照必和必拓的估算,該公司生產一噸鐵礦石的生產成本(除去運費和向政府繳納的特許使用金)將會降至不到20美元,這比最近一年(截至今年6月)的平均成本還要低25%以上。力拓的成本價則在20.4美元。

產能的提高預計將令必和必拓在2017年中期的產量從上一財年的2.25億噸提高到2.9億噸。

除了必和必拓,現在的世界第一大鐵礦石開采公司淡水河谷計劃到2018年將產量從去年的3.06億噸提高到4.5億噸。力拓則計劃到2016年將產量從去年的2.66億噸提高到3.6億噸。

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一路下滑,累計跌幅已經超過了40%,至每噸80美元以下,為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

價格下跌雖然有中國經濟放緩導致需求不足的影響,但主因不在中國,而是因為由澳大利亞主導的產量激增導致整個產業陷入嚴重的供應過剩,以致於中國體量龐大的鋼鐵廠都無法吸收如此大規模的產量。

有業內人士提出:

鐵礦石需求依然強勁,問題在於供應。鐵礦石正處於被擠上了一條主要礦商無情擴產令供應大增從而打壓價格的道路。

今年上半年,力拓的發貨量同比增長了20%,創下該公司歷史最高記錄。

在價格低迷的情況下,這些巨頭依然坐擁暴利,而鐵礦石價格的下滑或將令高成本的鐵礦石生產商(例如中國的小礦企)被迫關門。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提到,大型礦商逆市大打低價牌,正是試圖擠出其它小型礦企。力拓的首席執行官Sam Walsh本月9日曾表示,預期2014年會有1.25億噸鐵礦石產能退出市場,其中已削減的約有8500萬噸。關停產能集中在伊朗、南非和印尼等國的次要生產商,及澳洲一些較小型運營商。

所以一些分析師會預計,隨著高成本供應商退出市場,價格在今年年底或2015年年初回到每噸90美元上方的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034

力拓為逆勢增產鐵礦石辯解:我們不做 其他公司也會這麽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80

art-Rio-Tinto-620x349

在鐵礦石價格跌跌不休的情況下,三大礦業巨頭仍然不斷擴張產能,試圖擠出成本較高的小型礦企,這樣的做法備受爭議。但力拓集團(Rio Tinto)周四為自己的策略做出辯解。

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別人也會,”力拓集團鐵礦石部門主管Andrew Harding稱,“這就是國際市場競爭的殘酷現實。

力拓是世界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目前已經達到2.9億噸/年的產能規模,並且該公司還在不斷增加投入,希望在此基礎上,達到3.6億噸,即每天100萬噸的生產目標。

力拓的競爭對手們包括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淡水河谷(Vale)等巨頭都在瘋狂增加產能,前者表示要將2017年中期的產量從上一財年的2.25億噸提高到2.9億噸。

自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一路下跌,截至9月底,礦價跌破80美元/噸,相較年初的價格水平,跌幅已超過40%,為2009年來最低水平。

鐵礦石價格下跌雖然有中國經濟放緩導致需求不足的影響,但主因是因為由澳大利亞主導的產量激增導致整個產業陷入嚴重的供應過剩,以致於中國體量龐大的鋼鐵廠都無法吸收如此大規模的產量。

大型礦商逆市大打低價牌,正是試圖擠出其它小型礦企。力拓的首席執行官Sam Walsh本月9日曾表示,預期2014年會有1.25億噸鐵礦石產能退出市場,其中已削減的約有8500萬噸。關停產能集中在伊朗、南非和印尼等國的次要生產商,及澳洲一些較小型運營商。(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312

瑞銀:鐵礦石年底反彈至100美元 但明後年繼續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506

鐵礦石價格
鐵礦石價格走勢

因全球鐵礦石供應擴張勢必引發爭奪市場份額的“價格戰”,瑞銀(UBS)下調2015年和2016年鐵礦石價格預期,並維持本季度鐵礦石價格反彈終結的看法。

瑞銀分析師Daniel Morgan在昨日發布的報告中稱,預計2015年和2016年鐵礦石價格分別為85美元/噸和82美元/噸。此前,該行對未來兩年鐵礦石價格的預估都是103美元/噸。該行還預計,因鋼廠重建庫存,本季度鐵礦石價格將反彈至100美元/噸。

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下跌了39%,因力拓、必和必拓以及淡水河谷在澳大利亞和巴西的低成本礦山擴張,導致全球供應過剩。麥格理銀行(Macquarie)稱,全球鐵礦石供應激增,以及一些高成本礦山的市場份額被取代,使得鐵礦石市場正處於大宗商品市場史無前例的轉變中。

瑞銀稱,鐵礦石市場遊戲規則從增長機遇轉變成了爭奪市場份額的戰爭。海運鐵礦石生產商將試圖取代中國國內高成本礦的市場份額,獲勝的關鍵將仍然是價格競爭力。各大鐵礦石生產商將繼續推動積極擴張的計劃。

青島港品位62%進口鐵礦石到岸價目前報82.55美元/噸,9月29日一度跌至5年低點77.97美元/噸。

瑞銀稱,在鐵礦石價格走熊的環境下,贏家當屬那些有高品位礦山、能夠將礦石以低成本的方式出口到中國的巨頭們,力拓和必和必拓將是最佳的取代者。

瑞銀稱,全球海運鐵礦石產量今年將超過需求2600萬噸,2015年過剩量將達到4100萬噸,2016年過剩量將猛增至1.05億噸,2018年過剩量將翻倍至2.23億噸。

全球第四大鐵礦石出口商FMG昨日表示,由於該公司在澳大利亞西部礦山產量增長,第三季度鐵礦石裝船量大幅增長66%。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出口量達到1.6億噸。該公司首席執行官Nev Power表示,中國鐵礦石庫存正在下降,顯示中國需求量超過供給量,許多高成本鐵礦石正在被擠出市場,且這種情況將持續。

FMG的鐵礦石貿易價格較基準價格貼水。不過,該公司在這一時期的鐵礦石成本平均為71美元/噸。Power表示,該公司關註的焦點是繼續降低鐵礦石成本。

全球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力拓周三稱,該公司今年鐵礦石裝船量預計為3億噸,整個行業基本面仍然強勁。

作為全球鐵礦石最大的供應國,澳大利亞和巴西去年在全球鐵礦石市場份額占73%。麥格理本周二預計,到2020年它們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將上升到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379

國內鋼市現久違反彈 鐵礦石供過於求格局未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588

鐵礦石,大宗商品,鋼,中國

國內現貨鋼價出現一波久違的“翻紅”行情,鐵礦石價格因鋼廠節後一時的補庫也有所反彈,但供過於求的基本格局未變,業內人士評價,此番上漲是因為之前跌得太猛,屬於超跌反彈。

國內知名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最新發布市場報告顯示,最近一周,國內現貨鋼價綜合指數報收於111.2點,一周上漲1.72%。在鋼材期貨和鋼坯價格連續大漲的帶動下,現貨鋼市信心趨強,各主要品種的價格全線上漲,市場成交也有明顯的放量。但隨著期貨和鋼坯價格上漲動力的逐漸減弱,市場又逐漸“平靜”不少。

不僅如此,中國鋼廠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鐵礦石也出現反常行情。其中,鐵礦石價格(普氏指數)在10月13日同比前日大漲4%,而上次單日漲幅超過5%還要追溯到2012年10月份。從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鐵礦石進口量為69907萬噸,比上年增長16.5%;其中9月份進口量為8469萬噸,比1-9月平均進口規模高出9%。

一位鐵礦石貿易商向《第一財經日報》反映,目前市場看漲氣氛在加重,貿易商們的報價很堅挺。而最近機構調研顯示,這並不意味著低迷已久的鋼鐵行業有了實質性好轉,鐵礦石供需的基本面同樣不容樂觀。

國泰君安期貨公司最新調研結果顯示,目前鋼廠以保本經營和微利經營居多,螺紋鋼大多保持盈虧持平或每噸有幾十元的微利,而卷板類企業毛利還在100-200元/噸。

西本新幹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預計,鐵礦石價格後期還會下降。他說:

“鐵礦石價格這兩天出現上漲也是超跌反彈,因為之前跌得太厲害了。”

蘭格鋼鐵網鐵礦分析師張琳表示,貿易商報價堅挺,但各個鋼廠對當前的價格表現淡漠,再就是節後鋼廠補庫對價格雖有短暫支撐,但持續性不強。

今年年初以來,國際鐵礦石價格累計下跌約39%,因力拓、必和必拓以及淡水河谷在澳大利亞和巴西的低成本礦山擴張,導致全球供應過剩。

蘭格鋼鐵網監測數據顯示,雖然3月和6月曾有過小波段擡升,但鐵礦石總體價格從年前的140美元/噸一路下滑,最終跌破80美元/噸。上周青島港品位62%進口鐵礦石到岸價目前報82.55美元/噸,9月29日一度跌至5年低點77.97美元/噸。

目前各大國際礦山都在開足馬力擴產,導致全球鐵礦石新增產能比鋼鐵新增產能更快,來自鐵礦石供應端的壓力依然很大。澳大利亞第三大礦山FMG財報顯示,三季度鐵礦石產量為4290萬噸,同比增長23%,發貨量大幅增長60%至4150萬噸,創歷史新高。

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提到,上周瑞銀大幅下調明後兩年鐵礦石預期價格,由此前的103美元/噸分別調降至85美元/噸和82美元/噸。不過,瑞銀認為,因鋼廠重建庫存,本季度鐵礦石價格將反彈至100美元/噸。

瑞銀還預計,今年全球海運鐵礦石產量將超過需求2600萬噸,2015年過剩量將達到4100萬噸,2016年過剩量將猛增至1.05億噸,2018年過剩量將翻倍至2.23億噸。

瑞銀指出,在鐵礦石價格走熊的環境下,贏家當屬那些高品位礦山、能將以低成本向中國出口礦石的巨頭,為首的就是力拓和必和必拓。(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783

高盛:中國鐵礦石產量或已同比下降20%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21

高盛集團近期表示,由於鐵礦石價格不斷走低,中國鐵礦石產能在過去6個月持續萎縮。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所帶來的需求疲軟或導致中國更多的相關公司倒閉。

高盛分析師Christian Lelong和Amber Cai在一份電郵報告中稱,該行經濟學家預測中國今年平均每月的鐵礦石產量和去年相比下降約20%,盡管真實數字可能略低於該水平。

Lelong和Cai表示,“低價鐵礦石所引發的產能調整還將延續。低於80美元/噸的成本壓力對於中國相關公司來說更為明顯,我們預計中國的產量還將持續削減。2015年市場需要面對大約1.1億噸的供求過剩,比2014年0.6億噸相比翻了一倍。”

一些高品質的鐵礦石產出國也在削減產量。高盛表示印尼、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和瑞典自今年1月以來大約共計減產320萬噸。

雖然主要消費國中國的經濟呈現放緩跡象,但是包括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在內的主要公司卻對低成本鐵礦石逆勢增產。由此所帶來的供大於求異常明顯。

匯豐控股的報告顯示,中國2014年鐵礦石產量可能同比下降15%至3.39噸,2015年則將進一步跌至2.36億噸。

鐵礦石價格在2014年已經重挫40%。鐵礦石價格在9月29日一度跌至77.97美元/噸,為2009年9月以來最低值。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3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