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續
成功預測2008年大宗商品價格大跌的Dennis Gartman近日對國際原油價格作出了預測:大幅下跌。
Dennis Gartman周一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國際油價將在未來若幹年從當前價位明顯下挫,石油時代已終結。
在這一點上,他將石油和當年的鯨油做了比較:正是石油的出現終結了鯨油時代。
19世紀初期,在歐美進行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時期,人們普遍使用鯨油作為家庭照明能源。鯨油燃料由此發展成一個龐大的產業,並成為全球重要的商品。然而,19世紀中葉被發現並開采的石油迅速上位,替代了抹香鯨油,現代石油工業由此崛起。而鯨油照明的時代也隨之黯然落幕。
在討論“石油時代”終結時,Dennis Gartman提到了本月初關於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的一則新聞——作為全球最大航天軍工企業的Lockheed Martin取得了技術突破,開發出了一個以核聚變為基礎的能量來源。
Dennis Gartman將上述突破性技術進展視為潛在的能夠敲響石油時代喪鐘的東西。
上述聚合物將在未來150年成為偉大的核能源。最終,人們將越來越少地開車。如今,無論是在全球範圍內,還是從人均消費角度來看,我們消耗的汽油都比以往少多了。所有這些都將對原油市場產生很大的影響。那麽,原油市場將向何處去呢?大幅走低,大幅走低!
他相信,如果聚合物真的成為現實,那麽,
原油的實際價格會跌至每桶10美元……或者更低。
他還談到了另外一些影響油價的重要因素:供應過剩,布倫特原油市場處於期貨升水(Contango)結構,即遠月合約高於近月合約價格,現貨市場處於貼水狀態。而WTI的期貨貼水(backwardation)“已經崩潰了”。
他認為,原油市場發生的事看起來相當可怕。他強調,油價將跌至多少美元“真的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油價絕對會走低。
就在Dennis Gartman接受上述采訪的當天上午,原油市場多頭遭遇了重創:WTI油價跌至每桶79.61美元,創2012年6月以來新低。
原油市場當天遭遇了高盛集團的打擊。高盛下調了2015年第一季度美國WTI原油預期至75美元/桶;下調2015年第一季度布倫特原油預期至85美元/桶。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Dennis Gartman曾在2011年12月表示,連續11年的金價上漲勢頭將會結束,黃金牛市已然結束。
Dennis Gartman自1974年進入金融界,自1987年開始運行投資通訊Gartman Letter,持續向投資者提供大宗商品、美國國債等金融市場投資建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元/美元周四在徳拉吉新聞發布會後跌至兩年新低1.2363。看似老調重彈的內容卻字字珠璣。那麽究竟是哪些潛臺詞讓2012年的“歐元救世主”搖身一變成為“歐元終結者”?
歐洲央行替代個人觀點,徳拉吉繼續掌控ECB
在本次新聞發布會上,徳拉吉表示,歐洲央行預計(expected)資產負債表將邁向2012年初的水平。2012年3月,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為2.96萬億歐元,現在為2.1萬億。這或意味著,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有8600億歐元的擴張空間。
這和此前徳拉吉本人預計資產負債表擴張有著明顯的區別,打消了市場對於徳拉吉是否有能力“言出必行”的懷疑。
此外,在有關於是否擴大刺激的問題上,徳拉吉強調央行管委會一致同意將毫不猶豫的采取措施——如有需要的話。
這個信號說明之前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以及其他反對者的影響已經被“內部消化”,全員支持徳拉吉讓歐洲央行突然調轉貨幣政策方向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2年),寬松將是唯一的主旋律。
大方向確定的情況下,市場做空歐元顯然已經有了保障。
“新武器”已經準備完畢,威懾還是打擊取決於市場
在本次發布會上,徳拉吉另外一個重要信號則是“QE在手,天下我有”。徳拉吉表示,“如有必要,將采取更多措施。觸發進一步的行動有兩種條件。一個是當前的行動還不足夠;另一個是通脹前景惡化。”
所謂的當前行動就是購買ABS和抵押債券以推升資產負債表水平到目標水平,其中TLTRO的市場反饋可能成為重中之重。從10月歐洲央行的購買行動以及第一次TLTRO來看,僅靠現有的措施幾乎不可能完成8000-10000億歐元的放水目標。12月的TLTRO很有可能是近期最重要的風向標。如果銀行(市場)依然對TLTRO不感興趣的話,那就意味著“迫使”歐洲央行行使更為激進的寬松措施。(這很有可能就是市場所希望的)
當然,這里面還有一個前提就是通脹前景(或者說經濟複蘇情況)。但是,是個人都能知道,如果沒有央行的幫助,歐元區經濟自我修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新武器”選擇上,歐洲央行的選擇有兩種。一種是全面化的QE,不過這可能會遇到來自政治層面的壓力,因此這可能是最後一招。第二種則是在購買ABS和抵押債券的範圍上有所放寬,10月市場已經有傳聞ECB可能會在12月的決議上宣布購買企業債。
從這個邏輯來看,本次徳拉吉帶來的態度其實是十分堅決的:歐洲央行一定會擴大資產負債表規模到近3萬億歐元的水平。區別只是在於用何種購買方式以及市場的選擇而已。
既然如此,歐元還有理由不跌麽?
市場準備不足,空頭重新蜂擁而至
最後一個造成歐元/美元在30分鐘內跌去100余點的關鍵因素則在於市場並沒有做好充分準備。
雖然在決議以及新聞發布會之前,多家投行都得出“鴿派,但無新意”的結論。不過市場走勢並非如此。周三尾盤以及周四風險事件之前,市場都在選擇調整頭寸/了結空單;歐元/美元一度回升到1.2530附近。因此當新的壞消息傳來的時候,大量跟風者又一起加入歐元空頭大軍,最終引發了周四的暴跌。
未來會怎樣?可能會有三種情形
1.徳拉吉再一次成功上演“空城計”。盡管8000-10000億歐元的目標未能完成,但德拉吉成功的為歐洲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此前的刺激措施在預期效應的幫助下發揮作用,歐洲經濟實現複蘇。
2.歐洲央行大舉進軍企業債,並擴大ABS及抵押債券的購買範圍。這個結果就是讓私人投資者被擠出市場,其結果就是類似日本央行“承包”本國國債,只不過ECB買的不是國債而已。這很有可能是ECB的首選。
3.如果擴大購債依然無法起到效果的話,歐洲央行最後一招就是全面購買歐元區國家的國債,這就宣布了全面QE的到來。然而歐元區的特殊性意味著徳拉吉勢必會在政策層面遭遇到十分巨大的阻力。這將會是徳拉吉的最後一搏,不成功便成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上周日本央行意外宣布加大超級貨幣寬松力度,年度基礎貨幣目標規模增加10萬億日元,將ETF和REIT的年度購買規模增加兩倍,將日本政府債券的購買規模增加30萬億日元,讓所持日本國債平均期限由七年延長至十年。
前瑞銀首席經濟學家George Magnus預計,日本央行“孤註一擲”大寬松將對整個亞洲、特別是中國和人民幣產生深遠影響,人民幣升值的漫漫征途可能已到盡頭,應為人民幣匯率止漲回跌做準備。日本央行的決策將直接導致日元貶值,可能最終改變人民幣的走勢。
Magnus認為,此輪日元大貶值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不同,不會那樣觸發亞洲貨幣對美元的匯率競相貶值。去年年初以來,日元貶值50%,此後又回調15%,至少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亞洲主要貨幣的貿易加權匯率還很穩定。
只要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這類國家地區並未追隨日本腳步壓低各自本幣匯率,中國內地幾乎毫無理由采取讓人民幣貶值的行動。但如果日元持續貶值,其他亞洲地區可能無法等閑視之,至少他們很可能壓低本幣對美元的匯率。
而且,從中國自身角度看,由於國內房產投資下滑、GDP增速逐步走低,允許人民幣適當貶值不失為一種貨幣寬松的方式。雖然中國央行不希望全面放開貨幣寬松,以免助長信貸泡沫,但近幾個月中國央行也在設法定向寬松,現在已經放開了多個城市的限購政策,並鼓勵商業銀行提供低成本貸款。
Magnus指出,問題是,中國不希望全面降息,因為那樣會發出讓人誤解的再度貨幣寬松信號,中國只希望將願意投往房地產開發商、國有大企業的貸款引向中小企業。但這需要更複雜的政策行動,比如要改革銀行的信貸審批和擔保流程、允許中小企業從正式的銀行渠道獲得融資,不必求助影子銀行。
可金融改革眼下還是艱巨任務。Magnus認為,金融改革可能要付出巨大的經濟成本、面臨極大風險,那是政府可能不願現在承擔的。因此,中國可能采取更傳統的方式——降息及引導人民幣貶值。不過這類方式的效力比金融改革低得多。
Magnus預計,無論如何,伴隨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人民幣可能會走上貶值的道路,回歸“公允價值”。日本央行點燃了明年亞洲及其他地區新一輪貨幣戰爭的導火索。和1997年金融危機時期不同,當時中國還置身事外,這次可能會成為貨幣戰爭的風暴中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以目前的市場行情分析,多數新型垂直電商網站都是由風險投資來支撐,盈利目標在短期內恐難實現,上市雖然不是唯一出路,但上市不但可以將風險降低,並且能夠增強現金流。作為互聯網公司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三家導購電商的轉型代表,啟動上市前將會面臨三大挑戰:
快速發展的背後,穩定高效的內部是上市的基石
遙想當年優酷與土豆的上市之爭,在土豆網登陸納斯達克的前夜,王微由於內部問題加上後院起火,導致當時的上市計劃流產,IPO被迫推遲了幾個月,最終錯過了最佳的上市時間,讓老對手優酷捷足先登,成為第一個上市的獨立視頻平臺,由此逐步超越土豆成為國內第一大視頻平臺。而土豆上市期間,內部管理更加混亂,高層更叠頻繁,短短不到兩年,僅CTO就換了3,4位,導致投資人對王微和土豆失去信心。最終難逃被老二收購的命運。所以,對一個想要上市的公司來說,內部管理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美麗說和蘑菇街作為行業的巨頭,成長的速度讓人吃驚,而近期明星衣櫥的發展也讓人側目。但快速發展的背後,必然也會產生一系列的內部隱患。公司在創業初期,人員較少,溝通管理起來簡單直接。但隨著不斷地發展擴張,如果不能隨之提高管理水平和運行機制,各部門之間配合將會很難保持原有的流暢度,這極其容在內部埋下一些潛在隱患。在之前,美麗說就曾傳出內部管理混亂的消息和一些醜聞,現在用搜索引擎查找關鍵詞依舊能夠看到很多讓人吃驚的爆料。其中有員工在網上吐槽,認為美麗說在高速發展過程當中,內部的管理水平並沒有隨之水漲船高,而其創始人徐易容管理公司方式讓也很多內部員工頗有微詞。這些消息雖然真假難辨,但卻也從側面反映出在後導購電商時代,幾家電商公司內部可能會出現的一些管理問題。
作為中國電商導購行業領先者,在經過轉型陣痛後,競爭已經日趨白熱化,如何處理好在公司在發展變革期帶來的一些潛在隱患,強化團隊的穩定行和工作效率,對即將啟動IPO計劃的三家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而一個內部存在的管理問題的企業,其所打造的品牌形象也將很難給人信任感。在處理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誰不及格,誰將提前出局。
行業紅海之中,講好故事對品牌價值至關重要
電商商場在當前看來已經是一片紅海,在高度資本化的大環境下,講一個好故事成為高溢價的驅動力之一。不論是穩坐前二的美麗說蘑菇街還是新興的明星衣櫥,誰搶先上市,都將會成為導購電商第一股。這個意義對於品牌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好故事。如同優酷之於土豆,優酷上市之時,其作為第一個獨立上市的視頻平臺,迅速在行業老大的爭奪中獲得主動權,這個故事給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品牌形象的提升,對於行業的地位都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而在上市之前,如何打造一個有故事的品牌,也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品牌形象,才能為上市鋪開道路。
美麗說相較於蘑菇街明星衣櫥,對於品牌的營銷能力較為突出,在每年的投入在三家中屬於最大的,但隨著三家將要啟動上市的計劃,一場品牌大戰在所難免,美麗說能否在新一輪的品牌大戰中獲得先機,值得期待。品牌故事的打造雖然離不開營銷,但是產品本身的基因屬性,則將會直接決定一個品牌的存在價值。
作為導購起家的品牌,美麗說轉型後定位為女性逛街必備的垂直電商平臺,大力發展商家入住,目前入住商家據稱已經過萬,但隨著商家的大量入駐,美麗說給人的感覺卻越來越像“小淘寶”。那麽問題來了,世界上已經有一個淘寶了,還需要第二個嗎?這個故事不太好。甚至平庸的很。而美麗說似乎也意識到這些問題,開始上線自有品牌MUA,試圖改善美麗說這個品牌日趨平庸化的趨勢。但啟動上市之前,品牌的平庸化問題能否解決,有待觀察。
蘑菇街轉型後似乎開始與美麗說的定位微有不同,雖然也是邀請店家入住,但他們給自己的品牌定位為時尚女性的買手街,試圖打造門檻稍高的時尚潮流店鋪,讓每一個用戶在這里買到時尚的潮流單品,但這種策略也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不論是美麗說還是蘑菇街,所有的店鋪基本都是從淘寶店鋪邀請而來,作為店主,是以盈利為目的還是以逼格為目標?答案一目了然:一切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開店行為都是慈善家。那麽,如何控制和改變淘寶店主售賣的產品符合蘑菇街的調性,將是重中之重。否則,蘑菇街的要打造的“我買手街”這一品牌故事,只會讓人覺得僅僅是一個概念。
而明星衣櫥與這兩家行業領頭羊截然不同,所講的品牌故事拋開我是什麽的定義,直接從我能為用戶做什麽切入,主打教女生搭配,走內容引導+購物的路線,打造大眾時尚購物平臺,試圖給品牌故事貼上“所有女性都需要我”的標簽。作為同樣是導購起家的明星衣櫥,轉型後並未走邀請商家開店的模式,而是主打品牌自銷,建立B2C自有商城的路線。雖然不像美麗說和蘑菇街被貼上了“小淘寶”的標簽,但卻模糊中有點類似早期的京東。明星衣櫥的自身品牌對於美麗說蘑菇街來說,相對弱勢,品牌塑造更是起步較晚,近一年才開始發力。如何迅速形成有力的品牌故事,在三家上市之爭種獲得優勢,將面臨極大的考驗。
賺錢比燒錢更重要,流量變現能力考驗其商業模式
一個互聯網企業能否上市,其商業模式中的流量變現能力將是關鍵中的關鍵。強如微博這種流量巨大的平臺,因其變現能力的薄弱,導致一直在商業模式的探索中停滯不前,幾經挫折,雖然最終上市是成功,但並沒有挽救其發展變緩的趨勢。而電商企業,流量變現的能力更是其命門。
美麗說自去年轉型後,經過不斷擴大賣家數量,已有過萬商家入駐。同時根據近期動作來看,其並不打算一直向著淘寶的商業模式發展。目前美麗說已經開始著手自建產品供應鏈,更放出打造線上ZARA的豪言壯語。這種C2C+B2C商業模式,盈利方式雖然比較成熟,但這完全就是京東+淘寶的複制品,如果按照這種業務模式,勢必將會直接面臨京東淘寶這種巨頭的正面競爭,燒錢更加厲害的同時,賺錢也將困難重重。
蘑菇街嚴格來說與美麗說在商業模式上依舊有一些相同之處。不過他們在商家入駐上面稍微提高了入駐門檻,所以目前的入駐商家遠沒有美麗說數據龐大,僅有3000多家。而如今也開始與美麗說看起來有了一些差異化,漸漸形成自己特有的買手模式。其最近砍掉社區的行為,則更是說明將精耕現有市場,徹底放棄社交電商的核心模式,一心走垂直電商的路子。因此相對於美麗說,蘑菇街在商業模式上,流量的變現能力更強一些,但是代價卻是放棄了更大的流量潛力,成長前景不再那麽可期。很難想象,沒有野心的蘑菇街,其商業模式的日趨保守能否為啟動上市帶來曙光?
明星衣櫥在一年前還僅僅只是一個導購型的垂直電商公司,經過近一年的頻頻發力,逐漸在行業內尋找到了更多話語權。這似乎給其他導購電商們帶來的一些希望,造成導購電商依舊很有生命力的假象。然而隨著明星衣櫥宣布轉型自建B2C商城,並將在近期推出自有品牌,使得整個電商導購行業幾乎沒有了代表性企業,正式步入寒冬。明星衣櫥之所以轉型,究其根本原因也是對新的商業模式的探索,為啟動上市做準備。相對於美麗說的流量潛力和蘑菇街的精耕市場,明星衣櫥在商業模式的探索上近期極為主動。但由於起步稍慢,其流量變現能力還需市場的考驗。
不論三家誰先啟動IPO,並搶先上市,都將代表著電商導購時代已經徹底成為過去式。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更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在當前的後電商導購時代里,誰能夠突破層層考驗,終結這個時代,對於自身來說,也將是一次質的飛躍,稱之為鳳凰涅槃毫不為過。而想要成為電商導購時代的終結者,將要面臨的不僅僅局限於這三種問題,在方方面面他們都將經受困難的考驗。我很期待,作為電商行業新興起的一股勢力,將會給行業帶來怎樣的驚喜?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討論:http://ask.iheima.com/?/people/waidaodao
=============================================
讀書劄記141208
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
執筆人:蟬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1992) Francis Fukuyama
此書為美籍日裔政治學者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的成名作,在剛滿40歲時出版,奠定了他在美國政治學界的地位。 近期推出學術生涯顛峰之作《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及《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Democracy》,在歐美學術界再次引起關註。
此書的立論在推出時引起極大迴響,招來猛烈的批評。 雖然結論甚具爭議性,但福山深厚的歷史和政治學功底在書中表露無遺。 儘管難以擺脫英美學界過度吹捧民主政制的習性,但富創意及大膽的理論風格對於了解民主為何成為正義的 “代言人”甚有裨益。
書中某些論點在福山1995年的著作《Trust: Social Virtues and Creation of Prosperity》中已有所改變,承認文化在歷史和政制的過程中有著不可忽略的地位,故此本文內容並不反映福山現時之觀點。***
在本書中福山認為自由民主可能形成了人類統治的「最終型態」,並構成「歷史的終結」。*****
相對過往的政制如 世襲君主制、法西斯主義與共產主義等敵對意識形態,民主政制沒有導致這些統治形態最終崩潰的重大缺陷和非理性的內在矛盾。 雖然自由民主制也有自己的問題,但其問題來源於民主與自由的「雙胞胎原理」,而非民主政制本身。即便如此,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有所改良。***
本書的核心理念可以透過書名去理解:即所謂「歷史與其終結」,和「最後一人」。
〈歷史的終結〉
「普遍史universal history」是指把整個人類社會在不同時代和不同地域的過程和經驗視為一個整體的歷史。*** 與世界通史不同,普遍史並不是人類萬事萬物的百科全書, 而是嘗試在人類社會整體發展中尋找有意義的規律和類型。***
基督教很早就嘗試撰寫普遍史,雖然只聚焦在人類的救贖和神意的體現上面,但對於歷史有明確的跨度,即由神創造人類開始,直到最後救贖為止。 地上的歷史應終於天國之門打開之日,而那日即是 “歷史的終結”。普遍史把人類史比喻為一個人的一生,故一定會包含 “歷史的終結”。***
福山指出德國觀念論的傳統曾認真地嘗試書寫普通史。 康德在1784年撰寫了不足16頁的論文《世界公民觀點的普遍史理念》,他認為在混沌無比的人類史中存在著規律性的運動,顯示長期緩慢的進化。 由於知識的累積,人類得以將潛能發揮。 康德認為 “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類潛能的終極指向是 “自由的實現”,也是歷史進程的最終目標。既有目標,遂有終點,所以歷史亦是定向性的。***
近代科技除了提供決定性的軍事優勢,也對經濟生產和社會生活帶來廣濶而劃一的可行性。 這歷史進程令人類社會逐漸趨向均質化***, 所有謀求經濟現代化的國家都變得越來越相似。 這些國家都以中央集權體制為基礎,謀求國民的整合,推動城巿化,將部落、教派、家族這類傳統的社會組織轉換為有效率的功能性經濟制度。
然而這不足以闡釋民主現象。雖然世界最先進的國家同時也是最成功的民主國家,但近代科技並不必然把人送到「應許之地Promised Land」;而高度工業化也不是產生政治自由的必然理由。 不論過去或現在,都可看到市場資本主義和政治威權主義並存的情況, 威權主義國家有能力完成民主社會沒法達成的經濟成長。
作者以此建構出一種對歷史的經濟詮釋,是一種唯物史觀。 但它並不像馬克思所預言那樣走向社會主義,反而是導向資本主義。 要掌握人的整體圖像,需要回到人的基本“需要”上面。
〈承認鬥爭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自由主義建立在 “人是欲望和理性的存在” 這一假設上面***。但福山指出人若如此單純,理應甘願活在威權主義的統治之下,但事實卻非如此。
黑格爾認為人除了慾望和理性,還需要 “他人的承認”,尤其希望被承認為「一個人」,一個有價值或尊嚴的存在。**** 此價值觀令人樂於為聲名鬥爭而冒生命危險, 而只有人這種動物才能克服最基本的自我保存本能,追求更高貴抽象的理想和目標。
這種見解首先出現在柏拉圖的《理想國》,柏氏指出人的靈魂有 欲望、理性和「氣魄thymos」。 欲望讓人追求,理性導出手段,「氣魄」是希望他人承認自己的價值。 如果沒被承認便會「生氣」; 不能按照自己的價值觀生活,便會感到「羞恥」;能以符合自己價值的方式看待自己,便會感到「驕傲」。***
黑格爾認為歷史的進步不是來自理性的穩定發展,而是源於情感盲目的相互作用,情感把人導向對立、革命與戰爭。 這就是黑格爾著名的「理性的狡智Cunning of reason」。
黑格爾認為追求認同的欲望, 驅使歷史起點上的人類奔向追逐聲名的血腥之戰,使人類社會分化為願冒生命危險的主人階級和屈服於死亡本能恐懼的奴隸階級。奴隸不被認為是 “人”,而主人也不會因得到 “不是人的奴隸”的認同而高興。
透過法國大革命和美國革命,奴隸變成自己的主人,民主革命確立人民主權和法治原理,掃除了主從的區別。 主僕本質上不平等的認知狀態被普遍的互相認知取代,每個巿民都承認其他巿民的尊嚴和人性,而個人尊嚴也透過「權利」的讓渡而為國家所承認。
黑格爾因此主張,歷史因美國獨立和法國大革命走向終結,因為驅動 “承認鬥爭”的願望,在以普遍而交互的承認為特徵的社會中已然獲得了滿足。 沒有其他人類社會制度更能夠滿足這種願望,所以今後根本不可能再發生歷史變化。*****
既然歷史走向終點,那歷史的始作蛹者—人類又走向哪裡?
〈最後一人〉
霍布斯提出的 “自然狀態”:人活在無盡的危險與暴力當中,過著毫無保障的生活,需要不擇手段去保衛性命財產。 活在這種虛構的自然狀態中的人被稱為「第一人」。
尼采認為近代民主主義不是以前的奴隸變成自身的主人,反倒是指奴隸和一種奴隸道德獲得全面性的勝利。 自由民主制度中的典型巿民是「最後一人」, 這個人由近代自由主義調教出來,為保存舒適的自我,甘願放棄值得驕傲的價值信念。
自由民主創造出「沒有胸膛的人men without chests」,由欲望和理性組成,但缺乏「氣魄」。 這種人經過長期私利的精打細算,聰明地找到某些方法去滿足細小的需求。 這個「最後的人」毫無獲取 “他人承認”的慾望,沒有欲望,人就不可能有任何優越性和成就。 這種人只滿足於 “幸福”,對自己不能超越細小的欲望一點也不感到羞恥。
總而言之,「最後一人」放棄做為一個人。****
實際上,開始進行搶購期貨的手機品牌是小米,並且獲益頗多,現在小米除了小米4意外,其它都已經現貨供應了,但其它品牌倒是學的津津有味,今天京東來個發售,明天官網來個搶購,本來正常定價的產品,買到就好比得到恩賜一樣,真的感覺有點異樣。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沒貨,但套餐有貨,加價200元,愛買不買,不買就等到海枯石爛吧,太摳的網友不值得同情。現在發展的越來越誇張,已經到了一個品牌兩款新品都沒貨的境地,第一款沒有貨可以理解,很多人搶購,那麽何必著急發第二款呢,可以把第二款生產多一點再發售嘛。而且,接下去,難道第三款發售也要沒貨發售,然後是第四款……
有網友問,請問,我是買小米4好呢,還是魅族MX4好呢,還是榮耀6好呢,我看了下各家官網和電商平臺,心理叫苦,我推薦你有什麽用呢,你能原價買到嗎,你能搶到嗎?
低價又見低價,國產高端機的尷尬未來
記得以前小米一發布時候是1999,然後現在魅族MX4 1799,榮耀6剛剛降到了1699,還有1499配置也不錯的品牌,還有1000元的驍龍610手機。這些還不算完,紅米4G降至了599,然後大神4G手機也降到了599,還有聯想、中興等品牌也來湊熱鬧。
然而這還不算完,大家還有399元手機的意思,要說國人這幾年收入都增長的不少,至少應該推出更好用更有誘惑力的手機吧,為啥都把目光投入到了這低端手機上,這手機能讓消費者記住你們的名字嗎,還是能記住一堆預裝軟件呢?
這方面華為、OPPO、VIVO還是不錯的,畢竟堅持推出了一些高端手機,也做出了一些自己的特色,否則國產手機真要改名叫國產低價手機了。
單口相聲發布會,嘴仗背後的不間斷炒作
首先大家都開了喬布斯式的發布會,還有同樣風格的PPT,然後利用微博、微信粉絲炒作,我們也不清楚哪來的那麽多粉絲,真實性存疑。
然後天天打嘴仗,話里夾槍帶棒的,冷嘲熱諷的,借機吆喝的,還有耍寶賣萌的,不一而足,而我最討厭的就是得便宜之後還賣乖的,這便宜都讓他占了啊。
而後屁大點事都要預告一下,然後再弄幾個逼格高的詞,顯得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還有開單口超長發布會的,還分好幾集。我想說,這還有時間去考慮產品和生產了嗎。開了發布會後還要錄像供大家反複欣賞,哎,直接拍賀歲片去多好。
最近還有玩耍微信朋友圈的,讓大家支持免費買個手機,有人支持了加錢,然後別人支持了還減錢,最後系統設個參數玩死你也湊不夠600元。最後自然是報告老板邀功說就用不點錢就達到多少十萬曝光量是不是,別忘了雖然大家被玩了,但沒關系,大家也不會喜歡這個品牌。
顛倒黑白的抄襲,我是東半球的最強王者
一般最沒節操的,就是把一個事情顛倒黑白,明顯公認不對的,非說對,就是煮熟的鴨子嘴硬,反正我就這麽嘴硬,你能奈我何,這種架勢,基本也是讓人無奈了。
然後就是吹牛,什麽東半球最好,世界第二好,不銹鋼之旅,藝術,顛覆什麽的,中國什麽詞都用上了,華華麗麗的賽過楚辭。
還有一種沒節操就是抄襲,主要就是抄襲蘋果,然後說我沒抄啊,我借鑒了,借鑒不叫抄。然後說,蘋果都辣麽賺錢了,你們還護著蘋果,我就是要打破這種壟斷!!
表演時間?還是安靜做好產品和內容吧
不用說,國產廠商的手機越來越沒意思了,我可以買,但我實在不願意看你們表演了,我買不等同於我願意一遍一遍的看你們表演,有這時間我看看電影,看看國產神劇多好。
最近喜歡上了看電影,尤其是在《星際穿越》、《狂怒》、《匆匆那年》、《推拿》幾部年底的片看過之後。為何,因為本身人家電影背後的原作就不錯,是有一定思想和背景的,再加上拍攝有方,就會很受用。而這個時間點已經越發顯現出,內容確實比一些單調的產品更有意思。
而有趣的是,當初第一個搞搶購、發燒手機的小米,此時已經飄然跳出圈外,開始去抓內容了,而其它國產品牌,啥時候也去關註下內容唄,別只顧著小米創造的那些技巧了。
新華網報道,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23日審議了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我國將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城鎮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
報告稱,按照中央部署,有關部門經過廣泛調查研究和反複論證,已經擬訂了改革方案,並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個統一、五個同步。“一個統一”,即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改革退休費計發辦法,從制度和機制上化解“雙軌制”矛盾。
“五個同步”,即機關與事業單位同步改革,職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步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待遇調整機制與計發辦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國範圍同步實施。
報告稱,由於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起步晚,待遇水平仍不高;由於各地財政承受能力和基金結余分布不均,且統籌層次仍偏低,社會保障互濟功能發揮不夠,導致地區之間待遇差別較大;由於機關事業單位仍實行單位退休養老制度,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雙軌”運行,待遇差距矛盾突出,社會反響強烈。
由於我國社保體系建設采取先城鎮後農村、分人群漸次推進的方式,再加上農村社保制度實施時間不長,而且實行自願參保政策,目前全國還有1億多人沒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主要是部分非公經濟組織員工、城鎮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以及部分農村居民等。
報告雖然沒有透露具體的改革方案的內容,但這仍舊意味著,在我國實行近20年的養老保險“雙軌制”終將被破除,走向統一。
此外,國務院報告還稱,2020年我國人口預計達到14.3億人,為實現“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目標,國務院有關部門已經制定並開始實施以養老、醫療保險為重點的全民參保登記計劃。
雙軌制的終結的探討由來已久。從2014年5月起,全國人大財經委調查組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社會救助制度為重點,進行了專題調研。據調研組在中國人大網的問卷調查,49%的被調查者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金與企業職工養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滿。
調研報告稱,各地反映雙軌制是當前社保制度不公平方面的突出問題。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企業養老保險改革,機關事業單位並未參加,雖然後來一些地方開展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試點,但多數僅是在形式上繳納社保費,體制機制沒有根本改變。
註:"雙軌制”問題始於1995年,國家率先對企業養老制度進行社會保障改革,實行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為內核的“統賬結合”模式。機關和事業單位未列入改革範圍,依舊由國家財政完全撥付。這就形成了在養老制度上,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兩種截然不同的“雙軌”模式。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