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德留學生:脫歐蝕底是英國

1 : GS(14)@2016-06-21 07:38:49

每年有超過43萬留學生在英國就讀不同程度課程,歐盟學生繳付的學費,跟英國本土學生相同,大約是國際學生的三分一。有歐洲留學生認為,英國一旦脫歐,會減低他們到英國升學意欲,但損失的不會是歐洲,反是英國自己。
Alexander(左圖)是瑞士出生的德國人,於布里斯托大學修讀公共政策碩士。他認為英國脫歐對他們最大的影響,並不在增加學費,而在於教學質素。「我來英國讀書本身是希望接觸不同地方的人,脫歐將導致歐洲學生和教師減少,師生來源不再多元化、教學水平下降、文化交流減少,我們還有甚麼理由非選英國大學不可?」他坦言,如果不在英國升學,歐洲不乏高水平大學,他們有很多選擇,損失只有英國本身。對於脫歐支持者指東歐人搶走他們的工作,Alexander不敢苟同:「如果有些人,他們的語文能力比我差,但是反而搶走我的工作,我會問自己做錯了甚麼事?」他認為英國的就業錯配,恰恰應該是透過外來人口解決,而非限制他們。談及脫歐支持者常指英國可成為另一個瑞士,即使沒加入歐盟,仍享有極佳經濟成果。Alexander斬釘截鐵指,英國沒可能仿效瑞士,兩國歷史因素完全不同。「瑞士700年來都把中立作為國家的最高價值,瑞士大部份人不認同結盟,但英國沒這樣的共識。」他續稱,歐盟委員會已表明,英國脫歐後與歐盟的談判,一定不會讓英國予取予攜。



教育研究水平料下降

已在英國留學四年的香港人Anthony(右圖)就指,目前英國很多大學課程和研究項目,都靠歐盟資助,而非英國政府,除非脫歐後英國政府大舉投資教育,否則會令研究水平下降。攻讀計量經濟學的Anthony稱在全球化的環境裏,英國不可能開倒車。他認為英國脫歐將給予世界一個訊息:英國不歡迎外來人,那將帶來極負面的影響。■記者林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21/196627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342

留學有錢女偷CHANEL袋試埋鞋施施然離開

1 : GS(14)@2016-09-23 08:09:51

為尋刺激?還是一時糊塗?浙江杭州一名85後的陳姓女子,家境不錯,還是從海外留學歸來,日前卻跑到CHANEL專門店偷走了1個價值27,900元人民幣(港售30,200港元)的黑色clutch bag,全程被店內閉路電視拍下,最後在一酒店房內被捕,當場人贓並獲,目前她已被刑事拘留。杭州市公安局下城公安分局天水派出所於上周五(16日)接到報警稱,某商場的CHANEL專門店遭竊,即到場勘查。經查看閉路電視記錄後,警方初步鎖定了疑犯。畫面顯示,當日下午2時25分許,陳女進店,閒逛幾分鐘後,拿起了「目標物」,並先將它藏在自帶的白色紙袋下,再趁人不注意時塞進紙袋。之後她試了兩對鞋,直到2時40分許,才淡定地離開。陳女於18日在入住的酒店房內落網,警方當場搜出被盜手袋。目前,陳女已被刑事拘留。據了解,陳女家境不差,且是從海外留學歸來,照理應該不缺錢。對於為何行竊,她支支吾吾拒絕說出,警方正現作進一步調查。浙江在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3/197796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691

英留學 周永康:聯繫當地政團

1 : GS(14)@2016-09-28 04:51:35

【本報訊】今天是雨傘運動爆發兩周年,當日走到最前線的前學聯秘書長周永康,早前稱因遲遲未批出簽證,一度擔心赴英攻讀碩士課程受阻;他日前接受BBC中文網專訪,直言最終也獲批簽證感鬆一口氣,又表明日後會把握機會與英國政黨、政團聯繫,向他們講解香港民主運動情況。


傾向支持港人自決


周永康在訪問中提到,英國曾經管治香港,有份制訂中英聯合聲明,所以英國政府有責任繼續監督、促使聲明真的在港實踐。周直言不怕被指勾結外國勢力,反指有關說法只是北京營造的圈套,「如果我們因為這種恐懼卻步,其實中了北京策略上的計謀,因此我們更需要與國際社會有廣泛的連結」。被問到香港是否可參考蘇格蘭公投方式,決定香港是否獨立,周認為獨立未必能完全解決香港問題,但社會應容許討論港獨,而香港目前面對更逼切的問題,就是社會制度向北京既得利益者或香港財閥傾斜,加劇貧富懸殊,「我覺得獨立是在這個情況下被逼出來……對我來說,(獨立)這是否解決問題的治根方法?我是懷疑」。他表明個人傾向支持自決,由香港人自行決定獨立或是在繼續依從一國兩制框架,但前提要達到民間自強、民間自救。傘運兩年,他認為運動令更多人參與政治,希望泛民政黨日後更團結,才有望與北京角力。■記者陳雪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28/197842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351

中國留學生睇大選辯論直播親身體驗民主心情激動

1 : GS(14)@2016-09-29 08:05:33

美國總統大選舉行首場電視辯論,吸引超過8,000萬名觀眾收看,打破歷屆紀錄。《蘋果》記者在辯論現場、紐約霍夫斯特拉大學(Hofstra University)直擊,守衛深嚴的校園內,不失熾熱拉票氣氛。有登記成為義工的中國留學生坦言,能親身感受到「真實的政治、真實的世界」,心情相當激動。駐紐約記者:鄭柏齡位於紐約長島的霍夫斯特拉大學,繼2008年及2012年後,再次成為世界焦點;現場保安嚴密,警方在大學外設置多重路障,只有合資格人士才可進入,直升機則不斷在上空盤旋。辯論在晚上9時才開始,但過千名來自世界各地記者,被要求在傍晚6時前到達會場,以便讓警員查證身份及管理。作為首間舉辦三次大選辯論的大學,霍夫斯特拉校內氣氛熾熱,辯論禮堂只有受邀請人士才可進入,但校方特意劃出多個大型戶外直播區,讓學生支持者各自打氣及觀看電視直播。不少人穿上打氣T-shirt,並舉著標語牌支持心儀候選人。校園外,兩名被拒參加的「邊綠」候選人、自由黨代表加利莊臣(Gary Johnson)及綠黨代表斯坦(Jill Stein),則舉辦小型抗議活動。記者在現場找到義工之一、來自江西南昌的留學生熊倩,正修讀研究生課程的她,負責把校園動向上載到社交媒體,包括中國網民常用的微博內。熊倩表示,大部份本地學生對總統大選相當關心,海外學生則抱觀望態度;她認為中美政治環境大不同,能「親身感受到真實的政治,這是真實的世界,心情相當興奮及激動」。與其他留學生一樣,熊倩沒有投票權,但她表示,由於父親從商,她的意向跟父親一樣,更希望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當選,「商人不會做蠢事,懂得權衡兩國貿易的利弊,對中國也會有利」。兩名分別來自河南及浙江的女留學生,結伴觀看戶外直播。修讀學士課程的馬小姐坦言,一系列辯論相關活動令她大開眼界,她以特朗普由商界走入政界?例,「(中國)不可能發生,看到美國是很自由的地方,很不一樣」。她補充,中美政治體制各有利弊,「中國一黨執政,習主席一開始已受到培養(成為領導人),很懂中國國情」,美國則會出現如特朗普般「不靠譜」的候選人。馬小姐及同伴駱小姐皆表示,希望希拉莉當選美國總統,「她是堅強的女性,是我們學習榜樣,出台政策更加有利留學生」。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9/197855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568

【動畫】俄美女為出國留學開底價132萬拍賣初夜

1 : GS(14)@2016-09-30 08:08:57

俄羅斯一名少女為了籌措留學海外的開支,不惜在伴遊網站拍賣自己的初夜,底價由13.05萬鎊起(約132萬港元)。20歲的亞莉安娜(Ariana)希望到海外學醫,深知彼邦學費及租金高昂,考慮到海外生活艱苦,於是想先擺脫財政困擾,才能專注學醫。亞莉安娜說:「很多學生都面對多個問題,你要工作才能負擔學費。」小妮子雖然想過用其他方法籌錢,但認為出售處子之身才是搵快錢的最容易方法。亞莉安娜說父母對自己的大計全不知情,又說他們即使有日揭發,她也說得過去。亞莉安娜的好朋友以同樣底價將初夜拍賣,不過亞莉安娜形容自己是位「獨立女性」,拍賣初夜不過是自己的選擇,又說想失身多時,只是苦無對象。亞莉安娜表示:「為何我要再等?為何我要失身給一個之後可能會傷我心的人?」亞莉安娜希望拍賣成功後,買家會以尊重及關愛的態度來對待自己。英國《都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30/197867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712

留學生新移民必讀:美國銀行開戶實測!

1 : GS(14)@2016-10-13 08:09:31

股神巴菲特愛股富國銀行(Wells Fargo)最近因亂開存款和信用卡賬戶,被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判罰1.85億美元(約14.43億港元)。而到底在美國開銀行戶口是不是這般兒戲呢?《蘋果》記者於加州洛杉磯走訪美國四家大銀行,實測銀行開戶程序,並提供小貼士報你知。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今次到訪的包括富國銀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花旗銀行(Citi)以及大通銀行(Chase Bank)。實測發現,記者以非本地居民身份去辦理,富國、花旗以及美銀對於非本地居民較友善,只要提供護照、地址及電話就可以開設儲蓄及支票戶口。大通規定則比較奇怪,除了護照以外還要提供住址證明,例如銀行月結單,所以對於初來報到的新移民或留學生都很不方便。連銀行職員也攤攤手說,這是一個「有雞先還是有雞蛋先」的問題,畢竟有賬戶才會有月結單,直接勸記者「過主」,先去其他銀行開戶。除了銀行賬戶外,要在美國生存,信用卡亦是不可或缺的。想辦信用卡,新移民就先要申請一個社會安全號碼(SSN)才能提高辦成機會。SSN是什麼呢?它是美國政府發給當地居民及臨時工作居民的一組9位數字號碼,等同於身份證字號,載有大量個人資料及信貸紀錄,銀行會根據SSN的資料審批信用卡。沒有SSN可以怎麼辦卡呢?沒關係,有secured credit card(擔保信用卡,又稱押金信用卡)可辦。先存入一定的銀碼後,就可以當簽帳卡使用,直接在帳戶扣錢。跟一般簽帳卡不同,擔保信用卡可以建立在美國的信貸記錄,對於將來若要申請房貸非常有用(溫馨提醒:大前提是要準時找數)。另外要留意的是,美國的銀行普通也有行政費跟年費,這四家銀行都要求支票戶口內要存有不少於1500美元(約1.7萬港元),或者每月要有一筆直接過戶的錢,才可以豁免手續費;而儲蓄戶口亦要求有不少於300美元(約2,340港元)的存款,或轉賬至支票戶口就可以豁免;否則每月會收取5至15美金(約39港元至117港元)不等。記者走訪四間銀行後,覺得美銀在開戶上較為彈性,辦理手續的時間最快;至於出名亂開戶口的富國銀行就較為「Hard Sell」,職員非常熱心、二話不說先拿記者的個人資料登記開戶,最後才解釋開什麼類型的戶口及條款;花旗銀行的輪候時間則較長,入到銀行內要「自動波」走到等候區寫名登記,單單是等銀行職員接待就花了15分鐘;至於大通銀行,如果沒有銀行月結單或水電煤單作住址證明的話,還是省一點腳骨力吧!緊貼選情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3/197996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838

向招生官提供機票報酬 滬留學機構涉賄美院校

1 : GS(14)@2016-10-17 08:09:15

中國有留學機構被外媒踢爆,涉對美國知名高等院校的收生官行賄,以令自己的學生能順利升學;而該機構的多名前員工爆料,指他們會為學生寫論文及修改推薦信。該機構於前日發聲明否認事件,指報道「譁眾取寵、抹黑中國基礎教育」。



路透社於上周五(14日)以〈一家中國企業如何賄賂美國頂尖大學招生官〉為題,指上海狄邦教育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狄邦)每年暑假都會在上海舉辦升學講座,邀請美知名高等院校的招生官當顧問,並提供酬勞,一是為招生官支付商務客位的機票,另一個選擇則是經濟客位機票及4,500美元(下同.約3.5萬港元)的酬金。當中亦不乏知名院校,包括去年全美大學排名第30的卡爾頓學院、紐約州第三古老的哈密爾頓學院。報道訪問塔夫斯大學的前招生官Daniel Grayson,他指前年狄邦亦有邀請他到中國任顧問,並指除了會負擔他的機票及住宿費用,更會給6,000美元(約4.7萬港元)的報酬,Grayson稱擔心這做法會有違道德故婉拒。波士頓學院國際高等教育中心的總監直指事件可恥,他指收生官不論以何種方式收取報酬,都存在利益衝突,因為狄邦明顯是一個招生代理機構。有涉事的院校回應,稱招生人員並不會因對方是狄邦學生而作出特別考慮。去年狄邦舉辦講座的廣告就寫上,「一年僅一次,在職招生官成為你的獨家顧問」,而狄邦亦以成功案例作招徠,一名衞斯理學院的學生指,狄邦的講座為她順利赴美升學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衞斯理學院職員承認,有招生人員接受商務機票,但沒有收錢。



■紐約州哈密爾頓學院

狄邦斥報道扭曲


狄邦不單捲入涉賄醜聞,有前員工更指,狄邦會為學生寫申請升學的論文、修改老師的推薦信及在成績表上刪走不好評級。狄邦的首席執行官在報道面世前回應稱,個別員工的行為並不代表全公司。而在路透社刊登報道後,狄邦再發聲明,指報道將中美間正常互訪扭曲成不正當交易,「企圖將莫須有的『腐敗』與中國公立教育界系統和美國知名大學關聯。」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的《開放門戶報告》,2014至2015年度美國共有88.8萬國際留學生,其中多於3成、有30.4萬來自中國。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7/198033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402

美32萬中國留學生年花886億

1 : GS(14)@2016-11-17 11:30:30

中國學生留學美國熱潮高漲!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IE)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超過32萬名中國學生(圖)在美國大專院校就讀,按年增長8.1%,成為美留學生輸入第一大國,更為該國貢獻114.3億美元(下同.約886億港元)。報告又指,赴華留學的美國學生呈減少趨勢,下降約7.1個百分點。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當地時間周二發佈《2016年美國門戶開放報告》顯示,2015至2016年共32.8萬名中國學生在美國高校就讀,按年增長8.1%,佔在美國際學生總數31.5%。報告披露,在美接受高等教育的國際學生首次超過100萬人,按年增長7.1%,幾乎比10年前多一倍,留學生主要來自中國、印度、沙地阿拉伯、南韓和加拿大。報告還指,去年國際留學生共為美國經濟貢獻358億元(約2,776億港元),中國人佔了114.3億元。然而,赴華留學的美國學生出現減少的趨勢,美學生赴華留學的人數,從前年1.37萬人下降至1.27萬人。特朗普當選後,美國部份大專院校出現種族歧視和排外行為,當地教育界人士擔憂將影響外國學生赴美意願。美國駐華大使館文化參贊Lisa Heller指,目前沒看出現赴美留學生減少趨勢。美國《僑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7/198364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919

【馮仁昭四圍超】劉若英留學訓練獨立

1 : GS(14)@2016-11-22 00:24:55

劉若英噚日喺倫敦舉行巡迴演唱會,日前佢喺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搞咗個「我來看看你」座談會,同近300位留學生分享求學、人生經驗。當年去美國留學嘅劉若英話:「第一個月,每天都哭到頭痛、哭到吐,但祖父對我說沒念完不准回來,連最愛我的祖父都這樣說,我只能咬着牙撐下去。」留學最大收穫係學識獨立,佢話:「我發現把我丟到哪裏,我都能活下去。」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21/198403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561

雷林靜怡送仔留學爆喊

1 : GS(14)@2016-12-03 04:42:52

九巴後人雷兆光(James)與太太林靜怡(Jane)前晚帶同兩個女兒出席於中環舉行的「The Fayre of St. John's慈善聖誕頌歌匯演」。早前兩人送15歲大仔到美國留學,Jane說:「喊到死咗,送完佢去學校,我哋去咗餐廳,食食吓喺度喊,喊咗個幾鐘。」現時Jane每日跟兒子通話:「學校就教學術嘅嘢,品德要由屋企人教,想佢中國式啲有禮貌。」至於聖誕節將會到美國度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03/198533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9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