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浪漫月巴睇90s - 月巴氏 如果香港冇咗信和,你不如一刀捅死我~ 2016年10月14日

1 : GS(14)@2016-10-17 03:51:14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33275
借問聲,如果我第時死咗,骨灰可否撒在信和?
1.如果骨灰真的承載著所謂靈魂,與其永遠屈在那些好悶(而且好貴)的骨灰龕場,不如撒在信和,讓我留守信和直到永遠好了。
2.第一次踏足信和,90年代初。當時我好迷高橋由美子,但不知道哪裡可以找到高橋由美子(的Product),好心同學專誠在某個放學後,帶我去一個我從未去過的商場。
3.WOW,當我一聞到陣除就好肯定咁同自己講:這將會是我餘生都Keep住行的場所。
4.正如食Buffet有既定步驟,我行信和,一樣有。咁多年來,都是先落地庫——90年代的我,習慣先巡視日本Idol的CD和雜誌,當時有三、四間舖頭專售這類產品,我買開的是《Bomb!》(貪佢夠平,又細本,易收藏),但真正鍾意睇的是《Up To Boy》,顧名思義,就是一本內容專為男孩而設、既健康(Idol們都穿上健康水著)又有益(青春期)身心的雜誌。而真真正正最想睇的其實是《Video Boy》,一本網羅大量一手「愛情動作片」資訊的高級成人影視雜誌,可惜,唔夠膽買囉(不過又真係有買過噃)……這時候,為平息充塞著內心的澎湃鹹意,我會去Comic Box睇美國漫畫。90年代,香港突然興起睇美漫,我唔執輸睇埋一份,但主要睇公仔,啲英文太深。
5.然後上三樓(嚴格來說是二樓,因其中一層是閣樓)——我的頭立即擰向右邊——上到三樓第一間舖頭的櫥窗永恆地展示大批寫真集的火辣封面!天真無邪(就奇)的我從來只敢隔住玻璃,望實那性感迷人風景,始終不敢行入去買番本嚟睇……望夠了望到連自己都覺得唔好意思了,就去中間條巷第二間舖頭,一間叫做「漫畫之森」的舖頭;在這間舖頭,你不會搵到《龍珠》和《叮噹》,而只會搵到花輪和一及丸尾末廣——我第一本(也是最後一本)丸尾末廣漫畫,便在這裡入手。我記得店主(抑或是店員?)是一名文質彬彬四眼青年,幾Nice(現址專售日本雜誌,店主同樣咁Nice)。
6.然後落一層去漫畫市場。那是日本翻譯漫畫最興旺的年代,我當時合共追緊十五套漫畫,同時又不停發掘新書,每次入漫畫市場,都必定跌錢……偶然心血來潮,會去賣明星相的舖頭,選購心愛的蘇慧倫靚相。至於一樓(即閣樓),我好少行,記憶中,去親,都是為了Book度假屋。90年代過暑假,梗係(男男女女一齊)去Camp啦。
7.有幾年我少去咗(所謂少去,是一星期才捨得去一次)——翻版碟最盛行那幾年。就算去,三樓有一大忽我都專登唔行過去——成大忽都賣三和四仔。Yes,我鹹,但冇呃你,咁多年來我只在其中一間光顧過一次,而且是陪朋友買(朋友找我壯膽),實在難以置信(到講出嚟都冇人信)。當後來嚴厲打擊翻版,那一大忽舖頭經常落閘,成個Area猶如死城,卻依然殘留著一大陣煙味,散唔去。
8.有人總是說,90年代才是信和最好的時光,如今風光不再;我卻認為,信和根本從來冇所謂風光不風光,而只是一直緊隨潮流,一直是潮流反映和縮影——出面興乜,便自然在信和出現:明星相、翻版碟、格仔舖、Game舖……就連地庫那間專賣日本Idol產品的,現在也因應潮流兼售大量韓星Product。難得是,在被潮流Keep住支配下,場內又總有些比較特立獨行的舖頭能夠繼續開門營業。
9.如果你跟我一樣蒲信和多年,其實已參與了一段發生在香港、但範圍覆蓋日本、台灣、韓國、時間幅度接近三十年的流行文化史。成個香港,唯獨信和,體現了這段歷史。
10.唉!原來已有兩星期冇去信和。信和或許不需要我,但我需要信和,過去的信和煉成了今天的我,這是構成我生命的重要場所。如果香港冇咗信和,你不如一刀捅死我。
(寫這一篇,全因看到一條短片「香港.信和中心と旺角の電気街 1994年 Sino Centre and Mong Kok - Hong Kong 199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jBA22yrkZg&feature=youtu.be,附圖統統cap自呢段片)

01:只要你在90年代行過信和,一定見過呢張酒井法子海報(不排除你甚至想據為己有)。
02:一到三樓,頭擰向右,嘩! 便是這一個性感迷人的櫥窗。
03:飯島愛,一個代表了90年代的名字。
04:除了信和,當年銅鑼灣中心和彌敦道近弼街的一幢大廈也有漫畫市場。那時候,港漫興盛,日漫輝煌,美漫新興。


90年代,可能是我們最後的快樂時代。
撰文:月巴氏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atmoonba
blog: http://fatmoonba.blogspot.com/
email: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11

【遊英國】倫敦浪漫翹翹板燈海 郁郁下仲有音樂聽

1 : GS(14)@2016-10-18 08:16:01

花園、音樂、翹翹板、LED燈,幾樣元素合起來一個字「浪漫」!位於英國倫敦西區的Leicester Square最近舉辦了一個期間限定活動,名為PAUSE AND PLAY SERIES:IMPULSE。廣場中間的小花園展出了15個大型翹翹板,每個翹翹板設計成大型LED燈柱般,坐上去會隨著搖動調節光暗,令整個花園看起上來閃閃亮亮,同時又會發出不同聲響,全部加起上來互相映襯,形成首首悅耳交響樂。廣場交通都幾方便,位於唐人街附近,不過朝早去就沒什麼特別,還是待晚上前往較浪漫。



IMPULSE@ Leicester Square日期:10月5日至27日(每天開放)費用:全免記者:劉芷晞圖片:網上圖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8/198039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611

唱作50年82歲詩人歌手Leonard Cohen逝世秋生:世界不再浪漫

1 : GS(14)@2016-11-12 05:54:59

【1934-2016】■加拿大傳奇詩人歌手Leonard Cohen於美國時間周一逝世,享年82歲。



加拿大傳奇詩人歌手Leonard Cohen於美國時間周一在洛杉磯家中逝世,享年82歲。Cohen的facebook專頁於香港時間昨日早上公佈了他離世的消息。逾50年的創作生涯中,Cohen的深沉聲線唱盡有關人性的陰暗面,被形容為「最高水平與最具影響力的創作人之一」,世界又失去了一位才華洋溢的巨星。



加拿大詩人歌手Leonard Cohen於周一逝世,昨日才公佈死訊,其親友及合作夥伴於他的fb專頁寫道:「我們很傷心地公佈傳奇詩人、創作歌手Leonard Cohen已離世。我們失去了音樂界其中一位最值得尊重及夢想家。悼念活動遲點會於洛杉磯舉行,其家人現時希望外界給予私隱。」暫時未有透露死因,而昨日不少樂迷去到其家門前獻花。



■Cohen是60及70年代具有影響力的創作人之一,深沉聲線唱盡有關人性的陰暗面。

■Cohen的兒子Adam(右)為父親監製最後一張大碟《You Want It Darker》。

■Cohen上月推出的告別大碟《You Want It Darker》充滿死亡意味。


新碟暗示死亡


Cohen上月21日才推出新大碟,兒子Adam表示父親在完成了認為是最好的大碟,在洛杉磯家中安詳去世,父親臨終前仍然在以其獨特的幽默去寫作。Cohen這充滿死亡味道的第14張大碟《You Want It Darker》,由Adam監製,歌曲《You Want It Darker》歌詞寫到「Hineni, hineni I'm ready, my lord」,Hineni在希伯來文的意思是「主,我在這裏。」表示他已準備好死亡,主隨時可接走他。Cohen上月接受《The New Yorker》雜誌訪問時,也曾說過:「我已預備好要死亡。希望不會太難受。」
Cohen是於60及70年代具有影響力的創作人之一,與卜戴倫(Bob Dylan)、Paul Simon及Joni Mitchell等看齊,被稱為詩人歌手,卜戴倫曾表示視Cohen為最大勁敵。Cohen的深沉聲線唱盡有關人性的陰暗面,包括愛與憎恨、性愛、宗教、戰爭和平及抑鬱等題材,亦是少數歌手可以持續成功到80年代及現在。他先後獲選入加拿大音樂名人堂、加拿大創作名人堂、美國搖滾名人堂,同時亦被授予加拿大最高平民榮譽「加拿大勳章」,被形容為「最高水平與最具影響力的創作人之一」。



■樂迷在Cohen的蒙特利爾家門前獻花及燃點燭光哀悼。美聯社

黃秋生


加國總理不捨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昨對於Cohen逝世表示:「沒有其他歌手與Leonard Cohen所傳遞的感覺及聲音一樣。他的作品跨代流傳,加拿大與全世界都會想念他。」Cohen的忠實樂迷黃秋生昨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透露三十多年前經監製介紹下開始聽Cohen的歌,最喜歡《I'm Your Man》,他說:「我有時唱都學佢,我要向Leonard Cohen致敬!唉,又走一個詩人,呢個世界不再浪漫,癲佬上場!」資深音樂人黃志淙對於Cohen逝世表示傷感,他表示Cohen很多音樂作品都用於電影,其低沉聲線帶有磁性,是「好永恒嘅一件事」。採訪:泰米、嵐山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表示加拿大與全世界都會想念Cohen。

■同年代的詩人歌手卜戴倫與Cohen惺惺相惜,視對方為勁敵。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2/198310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214

浪漫月巴睇90s - 月巴氏 有得揀,你都唔係你人生的老闆。 2016年11月11日

1 : GS(14)@2016-11-13 22:17:41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37084

「Choose Trump. Choose Hillary. Choose a president——Sorry,呢啲唔輪到你去Choose。」

1.當我們唔知點解地被掟落呢個塵世,就面對一個情況:有啲嘢死都冇得揀/有啲嘢死都要你揀。
2.死都冇得揀的包括:你父母、你的國籍、你家族是顯赫定貧窮還是普普通通——以上,先驗地決定了你的身份。你的身份主宰了你很多,但又(似乎)主宰唔晒。
3.死都要你揀的就大把:生活,工作,事業,家庭,電視機,洗衣機,車,CD,電動開罐器,健康,低膽固醇,牙醫保險,定息貸款,屋,朋友,衫,行李箱,各種布料的西裝……以上,是《Trainspotting》一開波就由男主角Mark所提及到的。
4.選擇,令我們(誤)以為擁有了自由,而快樂地投入地去揀;但Mark不同,這個(天生便注定是蘇格蘭人的)青年,面對大量選項,索性統統唔選,又或懶得去選。
5.「I chose not to choose life. I chose something else. And the reasons? There are no reasons. Who needs reasons when you’ve got heroin?」——我選擇不去選擇人生。我選其他。原因?冇原因。有了海洛英還需要甚麼原因?Mark如是說。1996年,當坐在戲院、將面對畢業後揀乜工(嚴格來說是揀寄求職信去邊度等人哋揀)的我,看著電影那超級精彩的開場,我茫然,茫然在讀咗咁多年書,竟然從來冇一本教課書、冇一個搣時或阿Sir,能夠如此準確指出真正關乎我整個人生的事。
6.當然我不是說海洛英及各類軟性毒品才是人生必需品——真正重要是,原來我絕對有權唔去揀,乜都唔揀。當然,我冇咁做,1997年5月交埋最後一份Paper,我就快手寄出5封應徵信,等人哋揀我去In……但很多同學比我更快手,早在一年前已經摸熟就業市場,選定未來事業方向,然後寄信,In定先。
7.1996年香港,還沒有「廢青」這稱呼,但我心知肚明如果畢業後不立即搵到一份穩定工作,就同廢人無異。回看《Trainspotting》裡的Mark,何只廢,仲吸埋毒,毒品令佢誤以為全蘇格蘭最污糟廁所內屎塔的屎水,是一個寧靜澄藍的海洋,可以暢游其中。他多次試圖戒毒,但戒極戒唔到,他總能想出一個完美原因說服自己食番;直至有一天,把毒針打進血管後,昏迷,入廠(這時候配樂竟然是Lou Reed的《Perfect Day》);出院後,對他不離不棄的老竇老母決定鎖佢喺房,用最原始方法令佢遠離毒品——他成功搣甩毒癮。然後,健康的Mark恍如新造的人,到了光鮮整潔的倫敦做地產經紀,過著世人眼中健康進取的資本主義式生活,直至佢班豬朋狗友搵佢參與一宗賺硬的毒品買賣……
8.二十年前,是甚麼原因驅使我睇《Trainspotting》?是被雜誌介紹吸引:A.Danny Boyle拍攝技巧極度有型;B.片中穿插大量英國經典搖滾金曲(當時正值我學聽歌):C.男主角Ewan McGregor型到痺(還有我自行發現的D.——首次拍戲的Kelly Macdonald靚到爆)。只是點估都估唔到,齣戲給我的竟是如此深邃的人生反思。
9.二十年後,我看到朋友Share的《Trainspotting 2》Trailer,看見那個在二十年前給我演繹了一次生命選擇的Mark,以及佢班別來無恙的豬朋狗友,還有步入中年依然美豔動人的Kelly Macdonald……我感動到想即刻喊出嚟,同時諗緊好唔好撳個Share掣——最後,冇。我專登揀唔撳,在愈來愈多嘢唔到我揀的景況下,我要確保自己還擁有這麼一個微小而卑微的選擇(前設當然是:我選擇了成為Facebook用戶)。
10.有得揀嗎?有,大前提是在一生不可自決下,選擇做一個努力返工以便買樓結婚得閒去旅行散心的人——買邊度娶(或嫁)邊個以及去邊度旅行?全部由你話事。


90年代,可能是我們最後的快樂時代。
撰文:月巴氏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atmoonba
blog: http://fatmoonba.blogspot.com/
email: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390

收市閒情:樓市需要一份浪漫

1 : GS(14)@2016-11-23 07:50:30

驚天動地嘅樓盤名往往令人讚嘆不絕,「咁你都改得出」。行業龍頭長實(1113)當然走在時代尖端,荃灣西新盤「海之戀」,一對小情侶行入去,「BB,我送『海之戀』畀你」。好多人話,要對住的士大佬講「海之戀」呢個名講唔出,我唔信你咁多年來,未試過喺壽司舖落order時講「我想要花之戀」。何況當你已被訓練到連「司機,我想去凱旋門」「我想去帝峰.皇殿」都講得出,「海之戀」?濕濕碎啦。地產商改名,講都尾都係標題黨,嗰期興咩咪改咩名。70、80年代經濟起飛,人人有個發達夢,銀禧花園、得寶花園,直截了當。到90年代至2000年,大家開始知咩係品味,聽濤雅苑、翰林軒呢類咁有文化氣息嘅盤名都係長實出品!到底香港樓盤名幾時開始走火入魔?個人認為,長實首個土豪feel樓盤,應該要數大坑名門,05年改嘅;新地(016)凱旋門同樣震驚全港,都係05年開始預售樓花。2005年,正正係中國滙改開始,人民幣升值,之後樓價嘅飆升;亦係呢年開始,樓盤就越來越土豪、浮誇。邪嘅係長實樓盤名改得越霸氣,出事機會越大。名門?豪宅?最新錄二手成交,1,752方呎單位4,080萬元易手,業主唔單止勁蝕700幾萬,成交價仲平過一手價。08年開售,明明唔喺何文田,但就扮係何文田地段嘅半山壹號,更加係九龍區首屈一指長蝕蟹貨豪宅!2010年開賣,聲稱「一脈相連九龍塘」,位於大圍但完全唔近港鐵站嘅名城,更堪稱新晉蝕讓王。不過對長實嚟講,只要一手開賣嘅時候滿足到市場「土豪」嘅需要,就OK啦。今次長實一改風格,「海之戀」唔土豪兼冇霸氣,唔似target內地客,仲好浪漫。樓盤名係時代嘅產物,浪漫,可能係市場需要。就好似東晉時政治腐敗,民間逃避現實,就寄情山水,發展出追求浪漫嘅時代一樣,都係市場需要。千頌C
http://www.fb.com/winbigwo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3/198424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626

浪漫月巴睇90s - 月巴氏 夢遺大師,不麻木的夢。 2016年11月25日

1 : GS(14)@2016-11-28 00:01:28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39150

在劉以達Facebook專頁,看見他和明哥的一張合照:二人身後的馬路沒有天使,只見多條行車線,都塞滿了目的地不同的迷惘夜車。
1.2016年,達明出道30周年。
2.回到二十年前的1996年。「達明」拆夥後,黃耀明已推出了他個人音樂代表作《愈夜愈美麗》,劉以達也大膽呈獻了他演藝事業堪稱最重要的一句對白——「大~夫~」
3.那是農曆新年。記得我在沙田娛樂城唔知邊間戲院裡聽到這句「大~夫~」(配合埋那個擘開雙髀的動作)時,真的,笑到嘔電(我專登用番一個比較90年代的形容)。
4.講真,即使沒有了劉以達的情報人員角色,依然無損《大內密探零零發》的好笑(我一直認為這是完成度最高的周星馳電影),但有咗,又的確Add了Value——這肯定是90年代香港電影名場面之一,也構成了很多人記憶中的「劉以達」形象。
5.是的,一位在80年代中寫下那麼多動聽有型(兼且而家聽番依然不過時)歌曲的音樂人,在很多人記憶中,就只剩低一句「大~夫~」(以及那個擘開雙髀的動作)。
6.你可能會立即補充:Hey,仲有一代高僧「夢遺大師」喎。千萬不要數漏,因為方丈好小器……Yes,同年年尾,又是沙田娛樂城,又是唔知邊間戲院,當我睇見呢位夢遺大師怎樣令食神度一切苦厄,頓悟,終於煮出一碗集合一切塵世悲苦的黯然銷魂飯時,我再一次,笑到嘔電……而「夢遺大師」,也成為了香港電影史上其中一位最重要角色。從此得出了一條算式——(大~夫~+擘大對髀)x「夢遺大師」=劉以達。劉以達的音樂人身份,彷彿消散了。可悲嗎?外人如我看在眼裡,是戥佢可悲的。
7.同一年,在《大內密探零零發》和《食神》之間,在哀怨地叫「大~夫~」和變身成「夢遺大師」之間,劉以達推出了一張極.重.要專輯,《麻木》。
8.《麻木》不是劉以達在「達明」拆夥後第一張音樂作品。1993年,他就以「劉以達與夢」名義推出了一張《末世極樂》,此外又為《誘僧》配樂,並獲頒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以及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90年代初,香港電影曾經頗重視電影配樂,重視到會專誠推出收錄配樂的Soundtrack)。音樂上,《末世極樂》是劉以達多元音樂範疇的一次延續,而且,有極明確主題——不是談情說愛,而是(竟然)在回應97來臨,甚至把將這個將來臨的時刻,與末世連上。無奈,那位單字一個「夢」的女聲,實在承載不了這主題,跟劉以達式音樂也夾不來,好似你有你彈佢有佢唱咁。
9.《麻木》不再由一個人唱晒。歌者包括:關淑怡、王菲、胡蓓蔚及黃秋生等——以及劉以達本人。音樂上,以東方樂器x西方搖滾結合成不能被輕易分類卻又好聽而絕不媚俗的歌曲(王菲《流星》和關淑怡《繾綣28800 BPS》好聽到核爆);而主題,則由《末世極樂》的香港處境,擴展到生活世界與人的關係:(當年冇歌手會唱的)環保議題、人類永恆(滿足不了)的慾望、人的自處等等;有些主題處理,事隔廿年後聽,是有點稚嫩(例如對環保問題的切入,不過歌詞唔係由劉以達填),但置放於1996年香港,超前,廿倍。
10.誰不想Keep住有型?回看《麻木》裡、黃秋生主唱的《變身》,劉以達的歌詞這樣寫道:「變換無定世事難料/轉換形象最後睇你」——當你明明很嚴肅,但世人似乎懶理你的嚴肅,何妨轉換一個搞笑形象,畢竟嚴肅還是搞笑,都可以是認真的表現。外人點睇,理唔到;最重要是,由始至終,自己沒有變得麻木。(至於日後劉以達信了教,推出福音音樂,則是另一種回應世界的方式。)


90年代,可能是我們最後的快樂時代。
撰文:月巴氏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atmoonba
blog: http://fatmoonba.blogspot.com/
email: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258

浪漫月巴睇90s - 月巴氏 明哥,原諒我們快樂不知時日過! 2016年12月02日

1 : GS(14)@2016-12-04 23:36:52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39856

寫一篇時,我正在聽《四季歌》,一首我不知道已經聽咗幾多次的歌。

1.《四季歌》,收錄在1993年《借借你的愛》,黃耀明第二張個人專輯。
2.呢隻碟,好聽到Crazy。講堅,收錄的每一首歌都是極品,如果你要我推薦,我會諗都唔諗地推薦晒全隻碟;如果你話只能推薦五首,那麼,我會答你冇可能囉,因為至少都要推薦六首囉:不計《四季歌》,還有《每天你愛多一些》、《不夜情》、《邊走邊唱》、《愛比死更冷》、《忽爾今夏》。
3.不像對上一年的專輯《信望愛》,歌曲涉及較多主題,《借借你的愛》表面上,就是一張情歌專輯。上世紀90年代初,這取向很正路,畢竟人人都在唱情歌,每個歌手都在(懶係)深情地演繹由別人寫下的怨憎會愛別離——四大天王任重而道遠,自然要唱;二三線歌手,也要唱;男唱時,女亦有需要唱……總之,成個樂壇各式人等都在製造情歌唱情歌。聽歌的人,就在那一大堆情歌中找到(似是而非的)共鳴。
4.實際這歌怎可替你感覺?取向這麼單一的樂壇又有冇問題?——Sorry,根本冇人得閒理,因為市道好景。在一片好景中,人通常變得麻木,不會反思。


5.黃耀明卻有反思。不是等到事過境遷才反思,而是當整件事正以現在進行式發生時已經反思,《借借你的愛》就是他對當年那片情歌氾濫景象的一次反思。專輯名字,改自劉華名曲《謝謝你的愛》,一個「借」字,明指借用了別人的歌,暗指樂迷集體借用別人的歌去表達自己。《借借你的愛》也是一首歌,歌詞跟《每天你愛多一些》相同(只是編曲不同),《每天你愛多一些》,一望就知是改自學友名曲《每天愛你多一些》;周耀輝填的詞,也擺明借用了某些天王情歌:「是不是這夜晚/今夜你來不來」,就是呼應黎天王《今夜你會不會來》;「一生不變幻的真心/學友多麼讚頌愛」,就擺明唱緊學友《一顆不變心》……配合埋黃耀明刻意甜美的唱腔,成件事,已不是單純的低層次抽水,而是曲線地叫大家反思:反思音樂人持續而密集地輸出情歌&聽眾持續與來者不拒地接收情歌,究竟是甚麼一回事。睇埋個MV,黃耀明更穿上當時天王最愛著的那些鮮色西裝,加上甜到漏水的笑容……事隔多年後睇番轉頭,當年那個所謂音樂盛世,原來好滑稽好荒謬。
6.無奈是,當世人都掛住沉溺在那片一望無際的情歌汪洋,唔係咁多人留意到黃耀明的反思,他在音樂工廠時期的歌也成為了滄海遺珠(去iTunes都搵唔到);直到1995年《春光乍洩》這一首(其實暗寫情慾的)情歌,才吸引到大眾去聽黃耀明的聲音。(之前已寫過《愈夜愈美麗》這專輯,如有興趣,可睇番「浪漫月巴睇90s」第十篇《當世界無玫瑰,下世紀再嬉戲……》)


7.到了1997。講堅,我已經唔記得那一年邊首歌Hit、邊個同邊個攞最受歡迎男女歌手,但點都記得,黃耀明專登揀了不同年代的著名廣東歌翻唱(其實在《愈夜愈美麗》他已Cover《風雨同路》),不是單純改了編曲換了唱腔,而是在那一個特別的年份,他為那批歌唱出了另一重意義,一種指涉著港人共同命運的時代意義。
8.《輪流轉》是人在世事紛陳兜兜轉轉局面下的無奈;《最後一夜》由浮世男女共度最後一夜,變成港人共度殖民地統治最後一夜;《血染的風采》以咆吼式唱腔渲染一個大時代的癲狂;《友情歲月》把視野狹獈的江湖情擴大成無所不包的香港情,唱出了一種鄭伊健永世也唱不出的深邃層次。
9.流行曲,在其他人手上可能只為賣錢,在明哥眼中,卻可以用作反思——既反思同時代社會現象,也可以把一首舊的歌置放進新的場域,賦予另一重意義,審視、反思歷史。會這麼做的,成個樂壇,得明哥一個。
10.而其他人就快樂不知時日過,又或失驚無神公開作出不可背祖忘宗的醒覺。


撰文:月巴氏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atmoonba
blog: http://fatmoonba.blogspot.com/
email: [email protected]
90年代,可能是我們最後的快樂時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258

【洛杉磯直擊】聖誕怪傑突襲!環球影城最浪漫聖誕

1 : GS(14)@2016-12-07 08:00:59

「We wish you a merry Grinchmas!」踏入12月,美國各地的溫度都開始下跌,東岸更跌破零度,帶來冬日氣氛,亦提醒大家聖誕節快要來臨了!雖然加州沒有東岸這麼凍,但在荷里活環球影城(Universal Studio)內,專偷聖誕節的聖誕怪傑(Grinch)已經出動了,在樂園內「大搗亂」,誓要搶走其他園區的風頭!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環球影城報導每逢12月,有隻綠色毛茸革的怪物,身穿紅白色衣服,在哈利波特主題園區附近建起自己的聖誕冬季王國(Grinchmas Winter Wonderland),就是專偷聖誕節的聖誕怪傑以及他的小狗Max「騎劫」了整個環球影城,為大家帶來自家特色的「Grinchmas!」冬季王國內,聖誕怪傑與他踏着高蹺的好朋友到處與大家拍照,大人小孩都乖乖地排隊與聖誕怪傑拍照留念。在排隊的同時,亦可以向職員索取一個願望卡,在上面畫畫或寫下願望,掛到園內的聖誕樹上。小朋友亦寫下做了三件好事,再寄給聖誕怪傑,這隻綠色怪物就會幫你送一本書給有需要的孩童。另外,最吸睛的當然是場內一棵60英呎(約18.2米)高的聖誕樹,聖誕怪傑的情人瑪莎(Martha May Whovier)會在樹下載歌載舞,以及可愛的辛迪(Cindy Lou Who)亦會在園內講故事。夜幕低垂,在5點半後每半小時都會有亮燈儀式,看著彎彎曲曲的聖誕燈飾亮起,王國到處亦點起霓虹燈裝飾,聖誕節的氣氛更熱絡。除了冬季王國外,就算走到其他園區亦會有聖誕怪傑的影蹤。在環球影城內最著名的「Studio Tour」,在探索電影工作室幕後的秘密及拍攝場地外,途中亦有聖誕怪傑與Whoville的村民出現載歌載舞。如果想來環球影城感受一下節日氣氛,就要留意聖誕冬季王國只在今個周末以及12月16日至明年1月1日期間限定開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7/198578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614

財爺落區嚐「男人的浪漫」 林鄭行山「super popular」 兩司長料今同步獲批辭職

1 : GS(14)@2017-01-17 01:48:55

■曾俊華昨在fb上載品嚐豆腐火腩飯的照片,繼續大打民意牌。



【特首跑馬仔】【本報訊】中央料今天同步批准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及財政司長曾俊華辭職,林鄭更獲左派提早造勢;林鄭昨亦在行會成員陳智思陪同下到大潭郊野公園行山。辭職逾月始獲批的曾俊華未減戰意,昨在facebook上載到訪黃大仙相片,並品嚐有「男人的浪漫」之稱的豆腐火腩飯。記者:許偉賢 姚國雄



上周四宣佈辭職以便備戰選特首的林鄭,消息指她會在今天、即辭職後4天獲中央開綠燈;而上月12日辭職、至今逾一個月的曾俊華,亦預料同步獲中央批准辭職。消息稱,中央會一併公佈由署理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及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分別接任政務司司長及財政司司長。獲左派力撐的林鄭昨在盛傳是其競選辦主任的行會成員陳智思陪同下到大潭郊野公園行山,陳在其fb上載數張林鄭與市民合照,形容對方「super popular」(超級受歡迎),又引述很多人對她說「加油,支持你」。


建制陣營猜測中央「啟示」


曾俊華則在個人fb上載到訪黃大仙上、下邨相片,指香港公共屋邨洋溢濃厚人情味,其間除了和晨運街坊接觸、與商店老闆交流,一向受網民追捧的他更引用潮文,稱中午在冬菇亭一嚐有「男人的浪漫」之稱的豆腐火腩飯,指50元一碟飯確不便宜,藉此指食物價格與租金及工資水平掛鈎,「要處理好老百姓一頓飯,背後的經濟問題千絲萬縷,政府必須從宏觀角度入手,紓緩企業的經營壓力,才有把握讓大家享受一頓安樂茶飯」。由於林鄭獲批辭職的日子較曾俊華短近一個月,建制陣營視為中央取態關鍵,亦開始押注,其中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昨接受無綫節目《講清講楚》訪問時表示,中央有可能藉批准兩位司長辭職的時間長短,發出訊息及表達心意,他認為是正常政治操作,不影響選舉公平。雖在選委會手握約60票的工聯會未決定支持哪一位參選人,但黃國健明言,根據過往工作表現,林鄭工作能力強、有承擔及責任心重,相信是較合適特首人選;至於曾俊華,黃坦言對其工作「冇乜印象」,更批評曾作為財政司司長,未有就土地發展等問題表態。在選委會有近百票的民建聯會務顧問葉國謙昨亦指,中央審批兩司長辭職時間長短有明顯啟示,反映中央對某人看法及支持度,搶閘為林鄭造勢;該黨上屆支持梁振英的立法會議員梁志祥亦明言支持林鄭任特首,讚林鄭勞福政策清晰,施政作風較靈活及願聆聽市民意見,批評曾俊華過去的財政開支較審慎。盛傳挺曾俊華的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則指,藉審批辭職時間長短猜測中央屬意之選「冇道理」,指中央要審慎考慮每位官員的辭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6/198985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719

薯片的浪漫夠貼地食火腩飯暗藏「倒奶媽」天機?

1 : GS(14)@2017-01-18 07:57:16

表明「積極考慮」參選特首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請辭逾月,終與梁特棄連任後才轉軚考慮參選、日前請辭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同日獲國務院批准辭職。相比捲入西九故宮醜聞、豪言「上帝叫我參選」的林鄭,薯片叔叔的民望明顯較高。網媒《港語日報》自行解讀薯片叔叔去屋邨食「豆腐火腩飯」的公關騷,暗指曾俊華表面上落區親民,實為呼籲選委勿票投林鄭。《港語日報》在facebook專頁以「Uncle Pringle」(薯片叔叔)自居出帖,笑言「I eat ge ng hai"Men's romance"; I eat ge simply hai#Dontvoteforlamrice」,將「豆腐火腩飯」以港式音譯為「Don't Vote for Lam Rice」(勿票投林鄭飯)。帖文短短不足1天,已獲逾千網民讚好、給予哈哈或心心,足見曾俊華的民望不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7/198998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8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