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是時候檢討金融監管」

1 : GS(14)@2017-04-09 10:00:21

【明報專訊】除了表達對縮減資產負債表的看法,紐約聯儲銀行長杜德利(William Dudley)亦表示,是時候檢討金融監管的法規,包括研究修改沃爾克法則(Volcker Rule),減輕部分較小型銀行的壓力測試要求。

小銀行壓力測試要求應放寬

主管金融業監管的美聯儲理事Daniel Tarullo在上周正式離任,他在任時嚴格執行銀行的壓力測試。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銳意放寬金融監管,改革前總統奧巴馬推出的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 Frank Act)。杜德利在這背景下表達出應該檢討監管法規的意見。

杜德利認為,雖然未有證據顯示這些監管措施在經濟下滑時如何經受考驗,但由於它們已推行了一段時間,可以開始審視及評估這些監管措施的效力。多德-弗蘭克法案下的沃爾克法則,限制了銀行的自營交易,並使壓力測試的標準更加嚴格。

美國國會正考慮上調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SIFI)的門檻,由現時500億美元大幅上調。

杜德利表示,對此持公開態度,認同較小型的社區銀行,應當豁免於沃爾克規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92&issue=201704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736

保良局停辦地獄營 檢討3個月

1 : GS(14)@2017-04-15 23:25:07

■保良局訓練營上月爆出醜聞,導師被指涉嫌虐待及體罰學生。



【本報訊】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營屢爆醜聞,導師分別涉嫌非禮、虐待及體罰學生,保良局「潛水」近一個月,至前晚終於低調發表聲明,宣佈跟承辦訓練營的「導航訓練中心」提前解約。保良局強調,目前已停辦領袖紀律訓練營活動,現正進行3個月的全面檢視,指日後舉辦同類活動應「與時並進」。


與承辦商提前解約


本報上月初連日接獲多宗保良局訓練營相關投訴,但保良局一直拒作公開交代,只於3月20日表示、已製訂全新導師及職員《行為守則》,以加強規管。本報一直追問保良局《守則》詳情、以往曾否接獲訓練營投訴及會否追究「導航訓練中心」責任等,保良局一律未作回應,至前晚(13日)才在官方網頁低調上載聲明。聲明指出,訓練營目的是以不同活動,讓學員提升學術以外領域的領袖才能,該局的訓練營專責顧問委員會目前正進行3個月全面檢視,並已跟「導航訓練中心」達成協議、解除合約。導航訓練中心負責人盧錦昌上月中曾接受《蘋果》訪問,指導航訓練中心跟保良局每3年續約,現時合約原定明年才屆滿。據悉專責顧問委員會初步認為,日後舉辦同類活動須與時並進,不應再側重於紀律訓練,以照顧不同學校與學生個別差異。聲明又指,具體活動內容須作何調整,仍有待委員會完成最終報告,提交董事會討論後才能敲定。■記者周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15/199908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596

檢討H-1B工作簽證會流失人才?經濟學家:只留精英反而有利

1 : GS(14)@2017-04-22 10:41:52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簽署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機構檢討以高技術外勞為對象的H-1B工作簽證計劃,以履行他競選時提出的「Buy American,Hire American」(買美國貨、聘用美國人)的美國優先計劃。由於矽谷不少高科技公司均依賴H-1B簽證計劃輸入專業人才,外界擔心此政策會令高科技公司難以用H-1B招人才,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經濟學家俞偉雄(William Yu)表示,改革H-1B簽證計劃是要杜絕濫用情況,若奏效反會為美國經濟帶來正面影響。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俞教授指,過去不少印度的外判公司有濫用H-1B簽計劃的情況,因為他們申請的名額過多,令到總申請者超過8.5萬人,當初為了公平起見是以抽籤形式來決定誰能獲簽,就算科技龍頭公司如微軟、Google、Facebook等想聘請海外的優秀人才、或是美國大學研究所的畢業生,都要與外判公司一齊爭名額。而外判公司通常以「漁翁撒網」式的手法大量申請印度藉的廉價員工,以H1B最低工資約年薪6萬美元(約46.8萬港元),去取代美國公司薪水較高的本地人,手法引起爭議。俞教授認為,特朗普的新政策正正針對濫用H-1B情況,令外判公司減少申請印度藉的廉價員工,騰出名額讓高科技公司申請真正的「專才」。他又指現時有個畸形現象,當外判公司聘請印度藉的廉價員工取代現有本土員工時,往往要求本土員工為新員工作培訓,否則會拿不到遣散費。「這是一個非常情何以堪的情況,你被老闆炒了,還要多留3個月、6個月去培訓取代你位置的人,如果你不願意教他,可能就會失去離職的補助,這個過程非常不人道。」他認為,由於H-1B的名額有限,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或者要改遊戲規則,由抽籤形式改為價高者得,由最高薪水的開始發簽證,「因為有一個假設就是,如果高科技公司願意付這麼高的薪水,就證明這個人才很優秀,所以可獲優先簽發。」俞教授指這個方法絕對可以為美國增加專才人數(talent pool)以及生產力,對美國經濟帶來正面影響。雖然周二特朗普簽署的行政命令非常籠統,但已經對於H-1B的濫用情況起了警告作用,俞教授指去年H-1B的申請者人數達23萬人,而今年已經減少至不到20萬人,反映不少外判公司已經預期會收緊申請,以投機取巧的方式或難以通過,所以直接連申請費都「慳返」,令到申請人數減少,但申請名額仍然是8.5萬人。俞教授指,如果可以增加名額,就可以為美國引入更多專才,長遠利好經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1/199970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167

使用率低 傳阿里檢討自家系統

1 : GS(14)@2017-06-08 08:00:55

【明報專訊】由阿里巴巴開發的手機作業系統YunOS,昔日曾被標榜為對付騰訊微信的殺手鐧,並以馬雲名字命名面世。不過,YunOS表現至今一直未如理想,據外電引述消息報道,阿里正在檢討YunOS。

曾揚言內地市佔超越蘋果iOS

阿里巴巴集團於2011年發布了YunOS作業系統,該系統支援搜索、購物和網頁瀏覽功能。阿里巴巴管理層在去年表示,YunOS可望在2016年底前搶佔最高達25%的內地市場佔有率,並超越蘋果公司iOS的佔有率。據研究機構Canalys和Counterpoint估計,YunOS推出的6年期間,僅佔中國軟件安裝比率的2.2%,2016年的發貨佔有率為10%。阿里巴巴對這些數據提出質疑。

據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管理層對YunOS低迷的表現愈來愈不滿意,公司內部已經開始討論起該軟件的未來,但目前尚未得出結論。不過,這反映了被阿里巴巴管理層抱以厚望的YunOS,難以動搖騰訊在移動領域的霸主地位,因為騰訊旗下的微信集了發送消息、支付、媒體、購物以及按需服務等功能於一身。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468&issue=201706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461

香港交易所就建議設立創新板及檢討創業板徵求市場意見

1 : GS(14)@2017-06-17 11:56:44

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17/170616news_c.htm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及其附屬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今天(星期五)刊發以下兩份文件,就一系列拓寬香港資本市場上市渠道及完善香港上市機制的建議方案展開諮詢徵求公眾意見:
1.  創新板框架諮詢文件;及
2.  檢討創業板及修訂《創業板規則》及《主板規則》的諮詢文件
兩份文件的建議是經過全面檢視香港上市架構後提出的方案,目標是拓寬香港資本市場上市渠道,讓更多類型的發行人能夠來港上市,提升聯交所旗下市場的質素和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創新板框架諮詢文件
儘管香港在過去八年中有五年均名列全球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榜首,但香港市場仍存在不足,使得好些內地新經濟行業及其他高增長型公司選擇到其他市場上市。
創新板框架諮詢文件提出的建議方案,旨在提高香港市場的競爭力,吸引有以下一項或多項特點的新經濟公司。香港目前的市場機制並不接受這些公司上市:
(a)  尚未有盈利的公司;

(b)   採用非傳統管治架構的公司;及

(c)   擬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國內地公司。
據建議方案,創新板分為創新主板及創新初板,根據每個板塊的不同風險水平將設定相應的股東保障標準。
創新主板將對散戶開放,因此會採取與主板相似的監管方針。創新初板將只對專業投資者開放,因此上市要求會「比較寬鬆」。為了確保市場質素,創新板兩個板塊均設快速除牌機制。
檢討創業板及修訂《創業板規則》及《主板規則》
聯交所建議修改《創業板規則》,以回應近期市場及監管機構對創業板申請人及上市發行人的質素及表現的關注,其中包括:創業板公司上市後股價大幅波動、上市後是否有公開市場,以及上市申請人可能利用創業板轉主板上市來規避直接申請主板上市所需的盡職審查要求等。《主板規則》修訂建議也旨在明確區分主板與創業板的定位。
根據相關監管授權,聯交所上市委員會已批准檢討創業板及修訂《創業板規則》及《主板規則》的諮詢文件,文件主要包括四個方面:(1) 創業板作為主板「踏腳石」的定位;(2) 創業板上市規定及除牌機制;(3) 創業板公司的公開市場規定;及 (4) 主板上市規定。
聯交所徵詢公眾對以下主要建議內容的意見:
(a)  取消創業板轉往主板的簡化轉板程序;

(b)   為現有創業板上市公司及已提交創業板上市申請(及其後獲批上市)的公司提供3年的過渡安排,以降低取消簡化轉板程序對他們的影響;

(c)   創業板申請人預期最低市值要求由1億元增至1.5億元,創業板公司的最低公眾持股市值要求也相應由3,000萬元增至4,500萬元;

(d)  主板申請人預期最低市值要求由2億元增至5億元,主板公司的最低公眾持股市值也相應由5,000萬元增至1.25億元(5億元的25%);

(e)  創業板申請人現金流規定由最少2,000萬元提高至最少3,000萬元;

(f)  強制規定所有創業板首次公開招股須包括公開發售,佔比不少於總發行量的10%;及

(g)  創業板控股股東的上市後禁售期由一年延長至兩年;如適合,主板亦作同樣修訂。
聯交所誠邀市場各界人士就兩份文件的建議方案發表意見。兩份文件的公眾諮詢期均為兩個月,截止提交回應日期為2017年8月18日。
雖然有關建議分別刊登在兩份文件中,但兩份文件密切相關,市場檢視時應綜合考量。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在過去十年,香港的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但全球經濟環境瞬息萬變,我們不能驕傲自滿,更不能對成功想當然。我們必須保持競爭力,必須與時俱進,必須繼續提升市場質素,我們今天的諮詢正是為了這些目標而努力。我們歡迎各界人士在公眾諮詢期内就建議文件發表意見,為香港的明天貢獻智慧。」
香港交易所集團監管事務總監兼上市主管戴林瀚說:「我們建議修訂主板和創業板規則,確保反映市場接納的標準,同時回應近期市場對創業板申請人及上市發行人的質素及表現的關注。我們相信,創業板作為中小企業融資平台,將繼續在我們市場發揮重要作用。」
兩份文件及相關的常問問題詳見香港交易所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638

香港交易所就建議設立創新板及檢討創業板徵求市場意見

1 : GS(14)@2017-06-17 11:56:44

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17/170616news_c.htm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及其附屬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今天(星期五)刊發以下兩份文件,就一系列拓寬香港資本市場上市渠道及完善香港上市機制的建議方案展開諮詢徵求公眾意見:
1.  創新板框架諮詢文件;及
2.  檢討創業板及修訂《創業板規則》及《主板規則》的諮詢文件
兩份文件的建議是經過全面檢視香港上市架構後提出的方案,目標是拓寬香港資本市場上市渠道,讓更多類型的發行人能夠來港上市,提升聯交所旗下市場的質素和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創新板框架諮詢文件
儘管香港在過去八年中有五年均名列全球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榜首,但香港市場仍存在不足,使得好些內地新經濟行業及其他高增長型公司選擇到其他市場上市。
創新板框架諮詢文件提出的建議方案,旨在提高香港市場的競爭力,吸引有以下一項或多項特點的新經濟公司。香港目前的市場機制並不接受這些公司上市:
(a)  尚未有盈利的公司;

(b)   採用非傳統管治架構的公司;及

(c)   擬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國內地公司。
據建議方案,創新板分為創新主板及創新初板,根據每個板塊的不同風險水平將設定相應的股東保障標準。
創新主板將對散戶開放,因此會採取與主板相似的監管方針。創新初板將只對專業投資者開放,因此上市要求會「比較寬鬆」。為了確保市場質素,創新板兩個板塊均設快速除牌機制。
檢討創業板及修訂《創業板規則》及《主板規則》
聯交所建議修改《創業板規則》,以回應近期市場及監管機構對創業板申請人及上市發行人的質素及表現的關注,其中包括:創業板公司上市後股價大幅波動、上市後是否有公開市場,以及上市申請人可能利用創業板轉主板上市來規避直接申請主板上市所需的盡職審查要求等。《主板規則》修訂建議也旨在明確區分主板與創業板的定位。
根據相關監管授權,聯交所上市委員會已批准檢討創業板及修訂《創業板規則》及《主板規則》的諮詢文件,文件主要包括四個方面:(1) 創業板作為主板「踏腳石」的定位;(2) 創業板上市規定及除牌機制;(3) 創業板公司的公開市場規定;及 (4) 主板上市規定。
聯交所徵詢公眾對以下主要建議內容的意見:
(a)  取消創業板轉往主板的簡化轉板程序;

(b)   為現有創業板上市公司及已提交創業板上市申請(及其後獲批上市)的公司提供3年的過渡安排,以降低取消簡化轉板程序對他們的影響;

(c)   創業板申請人預期最低市值要求由1億元增至1.5億元,創業板公司的最低公眾持股市值要求也相應由3,000萬元增至4,500萬元;

(d)  主板申請人預期最低市值要求由2億元增至5億元,主板公司的最低公眾持股市值也相應由5,000萬元增至1.25億元(5億元的25%);

(e)  創業板申請人現金流規定由最少2,000萬元提高至最少3,000萬元;

(f)  強制規定所有創業板首次公開招股須包括公開發售,佔比不少於總發行量的10%;及

(g)  創業板控股股東的上市後禁售期由一年延長至兩年;如適合,主板亦作同樣修訂。
聯交所誠邀市場各界人士就兩份文件的建議方案發表意見。兩份文件的公眾諮詢期均為兩個月,截止提交回應日期為2017年8月18日。
雖然有關建議分別刊登在兩份文件中,但兩份文件密切相關,市場檢視時應綜合考量。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在過去十年,香港的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但全球經濟環境瞬息萬變,我們不能驕傲自滿,更不能對成功想當然。我們必須保持競爭力,必須與時俱進,必須繼續提升市場質素,我們今天的諮詢正是為了這些目標而努力。我們歡迎各界人士在公眾諮詢期内就建議文件發表意見,為香港的明天貢獻智慧。」
香港交易所集團監管事務總監兼上市主管戴林瀚說:「我們建議修訂主板和創業板規則,確保反映市場接納的標準,同時回應近期市場對創業板申請人及上市發行人的質素及表現的關注。我們相信,創業板作為中小企業融資平台,將繼續在我們市場發揮重要作用。」
兩份文件及相關的常問問題詳見香港交易所網站。


2 : GS(14)@2017-06-17 11:57:05

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tconsultation_c.htm
doc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639

惠理大幅調高科技股比重 3年前檢討為何價值投資跑輸

1 : GS(14)@2017-06-28 05:45:57

【明報專訊】近期最矚目股份之一的騰訊(0700),昨日更創出上市新高。李以立表示,惠理旗下中國基金組合中最大變化是大幅調高科技股比重,過去組合持有科技股比重一向高,但自3年前檢討價值型投資為何未能大幅跑贏大市,是因為價值型是針對傳統行業及數據,如市盈率及市帳率等,但一將該等篩選準則放在科技股上,很多指標不合格。為解決此問題,在近一兩年間引入大數據系統,基金組合可以加重科技股投資,基金表現開始轉佳。

此外,中國A股剛獲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對憧憬內地A股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大喜訊,雖然公布後A股升勢不大,惠理高級基金經理李以立相信「入摩」長遠對中國金融改革有利。

李以立在管理基金經驗一向以由下而上,看公司市盈率或市帳率為大準則,過去希望選擇一些股份市盈率是可以在20至40倍以內,但當應用在科技股身上,完全不可行。

現時用大數據資料,可以看到科技股中用戶及服務對象情况如何,故可以大膽添加有潛質科技股。

騰訊已成「巨無霸」 難有大驚喜

他以新浪公司(SINA)旗下微博(WB)曾在4月是組合之十大,但現時已跌出十大,因為持有兩年時間,已升了很多,鍾情該股的原因是其成功建立一個平台,用戶習慣上其平台發布個人資訊及瀏覽朋友圈生活動向,也有網紅。而有趣的是在兩年前很少評論員留意該股,反而基金在大數據幫助下,比較多方面數據,認為該股實屬吸引。

反而,他則未必鍾情很多人持有的公司,例如騰訊是基金十大持股,但會短線買賣為主,因為騰訊已屬「巨無霸」,業務發展穩定,難有大驚喜。

李以立表示,分析科技股前景時,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是「自由現金流」(free cashflow),因為淨現金可以用作派息及再投資。事實上,很多科技公司手上有很多發展的項目,但未必很快會有盈利,若只計盈利就會抹殺很多有潛力的公司,但一定有客戶基礎。

如果有科技公司發展出一個產品,可能怕現今科技太快,他寧願選擇一個平台多於一個產品受歡迎的公司。

以「入股」心態選股 取第一手資料

惠理基金在傳統行業的投資理念是,雖然市場短期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差異,但長遠價格最終會反映基本價值。李以立表示:「我們密集地進行自下而上基礎研究,以挑選出估值偏低的股票,預期這些證券在經歷市場短期波動後會通過市場機制逐漸向上修正價格,並反映其長期內在價值。」

李以立又指出,惠理分析師把每次投資都視為入股一間企業,而非購買一隻股票,這種方式需要團隊透過實地考察,與管理層、銀行家、客戶、供應商和其他持份者面對面開會來獲得第一手資料,同時深入了解各公司,「我們的研究結果可以與公司專屬財務模型中使用的關鍵假設作對比,並作為我們的決策基礎。我們亦會分析和比較盈利能力、經營效率、資本使用效率、金融流動性、增長趨勢和市場估值等各個關鍵財務比率」。

太依賴國家支持 避開「政策股」

中資股的行業前景深受國家政策左右,如果公司增長主要靠政策支持,李以立便未必會選擇這類公司,因為一旦失去國家政策支持,屆時公司的盈利將無以為繼,這類公司不能長期持有,基金未必會考慮將其納入投資範圍之內。若公司有自己的一套生存之道,毋須依賴國家政策,也可以有增長,代表它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他會對該類公司較為看重。

龍彩霞 明報記者

[龍彩霞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732&issue=201706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85

專家促檢討制裁逼棄核策略

1 : GS(14)@2017-07-07 01:32:45

【施壓失敗】隨着北韓在研發洲際彈道導彈及核武上取得重大突破,專家認為國際社會須接受北韓擁有核攻擊能力的事實,必須重新檢討過去透過談判及制裁迫使北韓棄核的策略。


核威脅已成事實

北亞核不擴散計劃總監路易斯稱:「用談判達成無核化的窗口已關閉,我們須接受北韓擁有裝備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美國進步中心核與國防政策研究員芒特亦稱北韓已過洲際導彈門檻,「透過施壓防止北韓犯禁已無邏輯可言」,美國推動北韓無核化政策已失敗,「只能期望在長期而言,可持續地阻嚇、遏制、約束及改革這國家」。南韓慶南大學遠東研究學院教授林乙川認為北韓的核威脅既成事實,國際社會不能依賴制裁解決,是時候與北韓談判,但「北韓自願棄核的機會微乎其微,很難再以要求停止核計劃為恢復談判前提」,他相信平壤可能首先提出談判,「因為核武並不會帶來實際利潤」。英國《獨立報》指美國總統特朗普曾提出邀請金正恩會面,如今他的「漢堡包外交」或成為避免北韓導彈攻擊美國的可行方法。法新社/韓聯社/英國《獨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6/200805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155

騷亂檢討 警副處長:設重大事故科

1 : GS(14)@2017-07-09 03:48:02

■周國良將於明日開始離任前休假。



【本報訊】去年旺角騷亂後,由警務處副處長(管理)周國良帶領的旺角騷亂檢討委員會決定增設重大事故科,由一名高級警司帶領30名成員,負責統籌警隊處理重大事故的訓練及策略,提升警隊應變能力。將於明日進行離任前休假的周國良早前與傳媒茶敍時透露,由其主持的旺角騷亂檢討委員會大致完成檢討,除增加衝鋒隊及「O記」人手外,並會在警方行動部增設重大事故科,由一名高級警司帶領30名成員,負責統籌警隊處理重大事故的訓練及策略,提升警隊應變能力,「旺角騷亂反映警隊喺處理重大事故嘅應變能力不足,加上外國恐襲嚴重,警方有需要提升應變能力」,該科料最快數月內成立。近年警隊被指對示威者行使武力不斷升級及濫暴,周國良指,公眾集會在過去20年激增超過10倍,部份示威者武力升級,警方只有提升武力應付,保障市民安全及社會秩序。對於警方不斷提升對付示威者的武器,周稱:「我哋都係參考外國執法部門相關經驗,相對傳統武器例如手槍,使用非致命武器可減低傷亡風險」。但他承認,本港政治環境日趨複雜,社會撕裂,不少人視警方為政府代表,對警方有偏見,令警隊成為磨心,影響執法,「坦白講,警方嘅主要工作應該係打擊罪案,而唔係花時間處理公眾集會,我相信冇警察會喜歡處理公眾集會」。


冀林鄭上場減社會撕裂


近年警民關係破裂,部份人仇恨警隊,以「黑警」形容警方,他認為是市民對警方的工作及角色有誤解,「反映警方需要加強與市民溝通,我相信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隨着特首林鄭月娥新班子上場,他希望社會撕裂減少,減輕警方執法壓力。今年4個警隊職方協會被質疑舉行3.3萬人非法集會「撐七警」,周不認同有關指控,「協會只係喺私人地方舉行內務會議,冇預畀傳媒報道,警隊管理層明白前線執法成磨心,大家都係人,畀機會佢哋宣洩情緒」。■記者謝明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7/200817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540

教資會檢討副學士質素首輪核證中大浸大

1 : GS(14)@2017-08-02 06:10:19

【本報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首次就8間資助大學的副學士、高級文憑課程進行質素核證,檢視8大副學位課程的教學質素,料2019年內完成;中大、浸大為首輪質素核證院校,預計2018年中有結果。教資會接受查詢時稱,旗下質素保證局已就8大副學士、高級文憑等副學位課程展開質素核證;首個核證訪問將於本年底進行,最後一個核證訪問料2019年內完成。中大、浸大將進行首輪質素核證;中大稱已經於7月初向質保局交院校報告書,9月中與評審小組進行首次會議,11月舉行首次核證訪問,料2018年中發表其核證報告;根據資料,中大旗下有22個高級文憑課程,合共1,052個學額。浸大持續教育學院及國際學院則稱,正向質保局提交相關資料及文件,該院校現提供30個副學士及4個高級文憑課程。港大專業進修學院則會於本年11月,向質保局遞交首份報告;嶺大則於2019年進行質素核證。


不影響大學撥款

教資會強調,今次質素核證與教育局檢討副學士等高等教育政策無關,亦不會影響大學撥款。教資會將以「切合所需」為原則,評估大學有否制訂程序以確保學習質素、學術標準等。核證工作將由在高等教育界或有關專業界別擔任要職的人士組成,包括本地、海外學者或非學術界的本地人士。小組將會訪問大學校長、師生、校友及僱主等。自資高等教育聯盟主席、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院長阮博文指,質素核證有助院校檢討課程質素,「主要都會睇課程資源、設計、教師資歷、學生反應,亦會去訪問教師同學生,睇整個運作有冇問題」。■記者葉偉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01/201082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3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