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信銀延攬李玉秋 布局拼圖到齊 搶富豪客戶 私人銀行大戰正酣

2013-12-23  TWM
 
 

 

在台灣,專門服務高資產客戶的私人銀行業務,一向是外銀的天下,但近期本土銀行也積極搶攻這塊大餅,只是仍有相當多的挑戰需要克服。

撰文‧張舒婷

十二月以來,儘管中信金控股價平平,卻成為台灣外資圈的熱門話題之一,外資圈資深重量級人物、前美林證券台灣區負責人李玉秋日前傳出已加入中信銀,執掌私人銀行業務。

李玉秋出身於花旗銀行儲備幹部(MA),一九九○年即任職於美林證券,算是資深美林人,二○○三年擢升為美林私人銀行亞太區行銷負責人,○七年七月又升任台灣區執行長兼主席;○九年七月離開美林後,陸續擔任香港野村國際財富管理部門、英國基金公司創利德亞洲團隊等顧問。

不僅資歷漂亮,更重要的是,李玉秋在長達十九年的美林生涯中,幾乎全都投身在私人銀行體系中發展,日前離開創利德後,台灣多家金融業者展開挖角戰,最後花落中信銀,讓業界對中信銀發展私人銀行的企圖心有了不同的想像。

本土銀行積極搶進私銀

「Albert(李玉秋英文名字)是罕見的私人銀行管理人才,中信銀願意做這筆投資,搞不好真的有機會闖出一番新格局!」某位熟稔中信銀業務的資深人士如此表示。

事實上,中信銀去年底即開始規畫推出私人銀行業務,今年第二季則陸續宣布擴大財富管理業務服務範圍,一方面將財管客戶門檻下調至五十萬元,另方面也針對高資產客戶強化服務內容,強調對資產往來總額達三千萬元以上的客戶提供專屬理專、投資建議報告等;如今成功延攬李玉秋,等於完成最重要的一塊布局拼圖,全面開戰的時機已不遠。

不過,儘管中信銀磨刀霍霍,面對的挑戰卻也不少。首先,多家國銀已不約而同瞄準私人銀行市場大餅;今年三月,國泰世華銀行私人銀行事業處正式成立,目標鎖定法規上定義的「專業投資人」客戶,即資產總額達三千萬元以上者,並計畫招募十位以上私人銀行財管顧問;此外,國銀當中在私人銀行領域耕耘較久的台北富邦銀行,自十月以來強力放送電視廣告,強打「量身訂做」訴求。

另方面,一向對私人銀行相對興趣缺缺的公股行庫也有搶進動作;前年合庫銀成立「尊榮理財中心」,鎖定資產在新台幣兩千萬元以上的客戶,去年則已悄悄將客戶的資產門檻從兩千萬元降低至一千五百萬元,以因應競爭,及早搶市。

在面對國銀積極搶攻之下,外商銀行也開始有了動作;就在李玉秋加入中信銀的消息確定後,不到一周,私人銀行龍頭業者瑞士銀行即作出回應。瑞銀台灣區財富管理執行長陳允懋宣布,明年將斥資一千五百萬元瑞郎(約五億元新台幣),將台灣的資訊系統進行升級。不僅如此,瑞銀以往專攻總資產五百萬美元(約一.五億元新台幣)以上的客群,之後將考慮在適當時機,將門檻降低至一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三千萬元)。

陳允懋強調,資產一百萬、五百萬、一億元的客戶,需求是不一樣的。「我們發現,一百萬美元以上的客人也很重要,而且有其需求,但一百萬到五百萬美元之間的客群,區分性還沒有真正做出來,我們想好好做這群客人(的生意)。」瑞銀這些新措施,不論對其他外銀或本土銀行來說,皆是一枚強力震撼彈,銀行圈普遍認為,可預見私人銀行業務競爭,將愈來愈激烈。

台商等高資產客戶回流

台灣的「私人銀行」這塊餅到底有多大?為何引來如此多業者的注目?根據瑞士信貸二○一三年「全球財富報告」指出,台灣一千八百萬名成年人口中,總資產在一百萬美元以上富豪人口比率約一.七%、共三十.六萬戶。這一.七%的台灣成年人,共同擁有超過三○六○億美元(約九‧二兆新台幣)以上資產,相當於去年台灣國民生產總額約六五%財富,而且這可能還是相對保守的估計。

曾負責國銀財管業務的一位金融業界人士分析,台灣有錢人的習慣是「不要『錢都露』」,加上節稅考量,過去習慣將財富分散在台灣以外的其他國家;陳允懋也說,根據他的經驗,星、港的富豪中,非星、港籍的台灣人占比甚高,「台灣人絕對是大宗,最少一定也有兩成。」在銀行業者的解讀中,過去這些「藏富於海外」的資金,如今已有了落葉歸根的機會,「關鍵在於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後續效應!」陳允懋表示,金融業納入自經區後,境外理財、投資業務放寬,也可望享有免稅待遇,「直接效果就是讓台商等高資產客戶回流。」他並表示,其實近年來隨著兩岸關係改善,已經可以感受到,台灣的高資產客戶不再急著把資金外移。

另一位外銀資深主管也表示,示範區的政策方向,擬開放讓外國人可投資外幣計價的金融商品、衍生性金融商品,先前市場討論「華人理財平台」,一定以星、港為主,最近台灣終於被注意到,可望吸引更多的外國人、外國公司、台商客戶來台,成為私人銀行潛在客戶。

陳允懋以瑞士信貸的報告分析未來商機:「若只就這三十萬戶、一戶資產一百萬美元來算,即使只擁有其中一%客戶,也有三千戶,還是可以管理三十億美元的資產。」此外,為分散風險,台灣的高資產客戶往往傾向同時和多家財富管理業者往來,也就是說,同一位富豪客戶,可以同時給多家私人銀行帶來生意,積極耕耘的話,銀行業者不難分到一杯羹。

儘管各家銀行垂涎私人銀行大餅,但事實上,私人銀行業務在台灣長期以來都是外商銀行的天下,部分在財富管理業務具一定實力的本土銀行,也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搶攻資產在五十萬到三百萬元之間的客戶。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國內銀行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只能算是『小打小鬧』,做些土財主的生意。」曾在本土銀行服務近二十年的一位資深主管也同意:「講白了,我們只能搶外銀不要、但稍微有點錢的客人啦。」換言之,國銀若要在這一波私人銀行大戰中勝出,還有很多硬仗要打。

遊戲規則不明確 限制發展首先是在商品服務端;發展私人銀行的重點是提供客戶「量身訂做」服務,包括財富移轉、遺產和稅務規畫,甚至是經營權管理等。業者直陳,「國銀最大瓶頸就是對於這類產品和服務不夠深入、多樣,無法和外銀相提並論。」殷乃平則認為,本土銀行不但在私人銀行這一塊的經驗不足,法規也是一大障礙,別說台灣對私人銀行的規範乏善可陳,就連法規中,類似『私人銀行』的字眼都沒有,遊戲規則不明確,是限制發展的最大問題之一。

整體而言,台灣的利差空間長期低迷,加上商業銀行各項業務的競爭已殺到見骨,如今私人銀行的業務市場出現爆發成長機會,自然成為國銀力圖搶攻的新目標,只是在法規不完善、步調又已落後外商的環境下,國銀能否成功搶市,或許還需持續觀察。

近一年鎖定私銀業務出招的主要銀行銀行 客戶總資產門檻 近期動作瑞士銀行 100萬~500萬美元調降高資產客戶的門檻至100萬美元花旗銀行100萬美元 新增富二代財富管理營隊中信銀行 3000萬元新台幣 延攬李玉秋接掌私人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個人3000萬元、法人5000萬元新台幣今年3月成立私人銀行事業處合庫銀 1500萬元新台幣 去年調降高資產客戶的門檻至1500萬元

資料來源:各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094

承認吧 亞洲貨幣戰爭激戰正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51

u=3522548870,1591867558&fm=21&gp=0

貨幣戰爭的第一個征兆:你發現你自己總在討論關於貨幣戰爭的事情。

貨幣戰爭的第二個征兆:只要你認真地找,總是能發現另外的人也在討論貨幣戰爭。

眼下法國巴黎銀行就在討論這事。該行在報告中指出,本月貨幣戰爭打得最激烈的是亞洲: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士·托賓(James Tobin)曾經開玩笑地說過,當每個人都感覺到(貨幣)需要貶值時,全球性的大寬松就來了。他的妙語用來形容最近幾周激化了的“貨幣戰爭”倒也貼切。美國經濟表現超過其它主要經濟體,促使美元升值,打壓大宗商品價格。因為大宗商品價格對於美元價值(變化)的彈性很大,美元升值將會加劇除美國之外國家的“去通脹化”,甚至是通縮,而這些國家的宏觀基本面本來就不樂觀。

全球其它主要央行通過加速印鈔進行反擊(最明顯的莫過於日本銀行,但是歐洲央行也很有可能),結果使得美元和商品價格被進一步扭曲,至少在短期來看是這樣的。除日本外的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由於人民幣匯率有管制地盯住美元,面臨著腹背受敵的窘境。

華爾街見聞網站本月初介紹過,日元對美元“自由落體式”地貶值,而人民幣由於實施有管制地盯住美元的匯率機制,貶值空間十分受限。自2012年末到今年11月初,人民幣對日元已經累積升值近1/3。現在,日元進一步由當時的113貶值至118。

經濟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更預計預計,日元將於明年年底貶值至140。

Screen Shot 2014-11-29 at 上午10.36.32

盡管此前中國當局一再表示,貨幣政策將“保持定力”,不推強刺激,同時推進市場化改革。但是日本“以鄰為壑”的做法仍然給中國帶來實施更加寬松貨幣政策的壓力。

上周五,中國央行意外宣布降息:

亞洲顯然是貨幣戰爭打得最火熱的地方。匯率有管制地盯住美元的結果是,中國的金融(貨幣)環境實際上反而(被)收緊了。日本央行擴大量化質化寬松(QQE),更加劇了這種狀況。人民幣貿易加權匯率已經創下歷史新高,而內需下降的中國需要的是更多出口來刺激經濟增長。

美元走強的影響在三季度中國外儲變化中得到體現,當季中國外儲下降量創記錄,盡管部分地是由儲備資產貶值(例如歐元和非美元貨幣相對於美元的貶值)導致。

實際上,外儲下降在失速的基礎貨幣增長上也可見一斑,10月中國狹義貨幣(M1)同比增速僅3.2%,創25年新低。一旦在貨幣戰爭中敗北,中國的出口和內需都將面臨下行風險。

Screen-Shot-2014-11-28-at-11.57.29

(圖三:外儲下滑榨幹流動性;圖四:該降準了?)

M1增長疲軟是中國通縮風險加劇的根源。上周五的意外降息意味著中國人民銀行意識到,隨著貨幣戰爭加劇和經濟下行風險的增加,不能再坐視不理了。不過,在降息之後,中國央行也下調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中間價,顯示它不願意對(貨幣戰爭)“以牙還牙”,至少現在是如此。

那麽中國央行有哪些手段可以加速M1的增長呢?法巴銀行指出:

一個簡單的計算公式將會告訴,要重新加速M1的供給,中國央行還有哪些選擇:

M1 = (M1/基礎貨幣)*(基礎貨幣/外儲)*外儲

第一個括號描繪了M1供應量與基礎貨幣之間的關系,比如說貨幣乘數,同時它也是關於存款準備金(RRR)的函數(見圖四)。第二個括號代表著央行資產負債表上,國內和國外資產的平衡。第三部分,一目了然,是外儲。

這個公式決定了在實際操作中,央行要刺激流動性和M1供應增長只有三個選擇:降準,通過購買國內資產向銀行系統註入流動性,或者通過幹預(匯率)使外儲資產膨脹。

中國當局顯然更傾向於前面兩個選擇。上周的降息意味著中國央行定向寬松措施的終結,而降準即將來臨。讓人民幣貶值是中國央行的最後選擇,但是如果日元和歐元持續以快於我們預期的速度貶值,中國選擇它的可能性會加大。

中國工商時報副總編、南開大學國經所客座教授劉衫也認為中國不會主動尋求人民幣貶值

這既有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性要求,也有短期履行大國義務的需要。在資本市場沒有完全開放背景下,境外人民幣資產缺乏保值增值工具,若人民幣尋求貶值,很可能影響境外投資者對保有人民幣的信心,進而影響人民幣國際化戰略,中國不會為獲取短期利益而不顧大棋局。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213

全球央行匯率戰正酣 美元牛市還能走多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68

2014年里風光無限的美元在2015年還能走多遠呢?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2014年美國經濟走強,美聯儲削減債券購買規模並開始考慮加息,直接導致美元全面反彈,美元兌日圓和歐元的漲幅接近14%。到了2015年美元延續上漲行情,市場目前普遍認為美元還將進一步走高。

當前美元走勢與全球貨幣政策分化有關,歐元區和日本經濟舉步維艱,中國經濟放緩,美國以外其他地區的央行目前不會收緊政策。日本央行正在實行大規模的量化寬松,歐洲央行料將加入購買主權債的行列。美國經濟前景改善以及加息舉措可能帶動資金流向美國資產,從而進一步提振美元。

根據歷史來看,目前美元的升值幅度還不算高,美聯儲數據顯示,經貿易加權和通脹調整後,2014年下半年美元升值7%左右,相比之下高盛的報告中指出,1978年末至1985年中美元上漲了53%,1995年中至2002年初美元升值34%。

不過單向押註美元升值存在的風險是多頭過於擁擠。就像美銀美林在近日的報告中說的一樣,美元多頭頭寸已達到極限水平,可能導致美元短線上行空間受到限制。如下圖所示,根據美國商品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美元多頭已經達到歷史最高值:

QQ圖片20150122180510

就這點而論,若美國數據走軟,或美聯儲不願加息,則美元很容易受到打擊。但投資者的這一押註擁有強大的後盾:那就是像歐元區和日本這樣艱難應對極低通脹率的大型經濟體需要壓低本幣。這些經濟體的央行官員實際上在指望通過壓低本幣來引進通脹、輸出通縮。有了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作為後盾,投資者就選擇了隨大流的策略。

鑒於美國經濟增長相對穩健,美國成了唯一一個能夠抵禦上述經濟體輸出的通貨緊縮的真正目的地。美元正在起著安全閥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元走強對於全球經濟而言是好事。

但美元升值對美國經濟來說並不是件好事,會直接抑制美國的海外利潤並拖累增長,但相對來說因出口僅占美國GDP的13%,這一比例低於其他任何一個G7成員國,從全球角度考慮,美元走高對美國的影響將小於其他國家。所以在理想的世界中,美元走強還將有助於抵禦其他國家和地區——尤其是歐元區——出現的通縮風險。

不過這個世界中理想的事情太少了。如果美國投資者因美元上漲而將資金轉回國內,則新興經濟體可能會遭受打擊。但如果美國國債收益率維持在低位,這些經濟體或許還有一點退路。美國國債是決定新興經濟體海外借貸成本的一個關鍵因素。今年到目前為止,美國國債收益率還沒有開始上漲。

對於歐元區和日本來說,追求貨幣貶值的做法可能帶來危險:匯豐(HSBC)認為,對於歐元區和日本來說,貨幣貶值可能會失去控制。對於日本而言,為提振經濟而采取的進一步非常規措施或導致失控的情況出現。日本央行目前已經在大規模地買入資產。而對於歐元區來說,對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擔憂重燃可能令市場失去對歐元的信心。

上述這兩種情境都可能使各自貨幣兌美元的匯率出現無序下跌,給全球經濟帶來更大的問題。對於美聯儲來說,也不願意看到美元進一步大幅上漲。而日圓大跌尤其會震動亞洲市場,使得中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處在尷尬位置。

當下的事實情況是匯率戰仍在繼續。盡管現在匯率戰的風險已經高得多,但目前只發生在七大工業國內部,所以沒有人公開討論這個問題。

全球超寬松的貨幣政策試驗最後能否善終,抑或預示著新危機的開始,2015年的美元走勢將起到相當大的決定作用。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34

苦行業餐飲O2O BAT從“不屑”到激戰正酣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8314.html

苦行業餐飲O2O BAT從“不屑”到激戰正酣

一財網 關健 2015-08-27 23:42:00

百度是以糯米、外賣為主力軍,輔佐以主動搜索類業務直達號來推進;騰訊則是以投資大眾點評、餓了麽、58同城等垂直類公司的方式,以微信服務號及強入口優勢向線下商戶滲透;阿里巴巴在將淘點點等O2O業務打包劃撥給螞蟻金服後,雙方迅速斥資60億元成立了新口碑,以阿里秉承的平臺化思路進軍線下的餐飲、商超和外賣市場。

近日,上線兩個月的生活服務平臺新口碑對外曬出了首份成績單,餐飲服務的單日交易筆數就已經突破100萬筆,借助支付寶9.0這個入口,新口碑成為最快實現單日交易筆數破百萬的O2O平臺。

而在百度(BIDU.NASDAQ)剛剛公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報告中,首次單獨披露了包括百度外賣、百度糯米、去哪兒(QUNR.NASDAQ)在內的O2O業務的GMV,為405億人民幣。李彥宏對糯米的“三年200億”大手筆承諾也彰顯出百度進軍O2O的決心。騰訊(00700.HK)則以其投資的大眾點評、餓了麽等盟友力量,結合自身微信的強入口優勢,曲線在O2O領域布下重兵。曾經被稱為“BAT不屑去做”的苦行業O2O,現已成為巨頭們爭搶的核心地盤。

BAT的強勢入局,正在給O2O行業帶來一次全新的體驗升級,像支付方式的創新、營銷玩法的豐富、供應鏈融資(訂單貸款)等。而平臺化的思路會逐步將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服務商納入這個O2O生態體系中。

“新生力量”強勢崛起

如果粗略概括BAT在O2O領域的布局思路,可以說百度是以糯米、外賣為主力軍,輔佐以主動搜索類業務直達號來推進;騰訊則是以投資大眾點評、餓了麽、58同城(WUBA.NYSE)等垂直類公司的方式,以微信服務號及強入口優勢向線下商戶滲透;阿里巴巴(BABA.NYSE)在將淘點點等O2O業務打包劃撥給螞蟻金服後,雙方迅速斥資60億元成立了新口碑,以阿里秉承的平臺化思路進軍線下的餐飲、商超和外賣市場。

但如果以O2O行業最高頻之一的餐飲來看,BAT的餐飲O2O“工齡”並不算長,入局更早的大眾點評和美團已經瓜分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當這兩家的地推人員為爭搶生意不惜上演“全武行”時,BAT只能算一股新生力量。況且如果算上美甲、按摩、上門做飯、洗狗等各垂直領域五花八門的O2O服務,BAT顯得鞭長莫及。

但這些後來者背後擁有的生態能力是垂直類公司不具備的優勢。8月27日,口碑公司CEO範馳(花名程咬金)在杭州支付寶大廈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團購做的是生意,口碑做的是生態,因為團購關註交易量和傭金抽成,要靠這個賺錢;口碑並不靠交易賺錢,而是想在更多的線下場景中培養用戶習慣,通過O2O拉進來的用戶可以留存在螞蟻金服的體系里,賺錢的點不在餐飲、外賣、美發等具體交易,可能是在余額寶、理財、小貸等螞蟻金服背後的生態中。

而百度的李彥宏也對O2O擺出了誌在必得的架勢,不久前他在南京向記者表示,百度正在經歷創立以來的第三次轉型,即從連接人與信息到連接人與服務。就像百度在經歷從PC到移動的第二次轉型時的代價(凈利潤率從53%降到29%)一樣,進軍O2O最直觀的影響是華爾街的冷眼和百度股價的下跌,但這並沒有動搖李彥宏的方向。

記者在百度最新發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財報中看到,O2O服務的交易額數字被首次披露,當季GMV(平臺營業額)達到了4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為109%。據財報解釋,此處的O2O服務包括百度糯米、百度外賣,以及百度控股的去哪兒。

405億看似不少,但其中的大頭是去哪兒貢獻的。去哪兒2015年第一季度GMV首次超過300億元,第二季度財報未公布該數字,如果按照預期增長為350億左右計算,那麽除去去哪兒的GMV,則百度糯米+外賣的季度交易額大概只有50億元。

在編軍隊VS線下淘寶

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近期對記者說,O2O現在越做越重,像配送等一些業務對線下人員數量的要求十分驚人,但單純的人海戰術很快會在業務迅速擴張的過程中遭遇天花板。

敬畏並學習線下,這是螞蟻金服集團CEO彭蕾在新口碑成立時說的話。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O2O最大的難點之一是面對線下龐雜的業態和多年沈澱下來的固有習慣,很難用互聯網式的標準化技術去無限複制。在這樣一個複雜的線下環境下,究竟是所有業務都親力親為,用在編軍隊去打,還是開放平臺,借助第三方服務商的力量?

從人數對比上,美團目前有大約1.2萬名員工,其中大部分是地推人員;口碑的員工為1800人左右,大部分在後臺做支持工作,口碑如何實現拓展商戶的工作?即“小前臺+大後臺”、“本地決策+雲端資源”的模式。一個城市只派2、3名人員打前線,後臺依靠集團的技術、數據、營銷資源等提供支持,類似於馬雲推崇的美國小分隊Squad作戰模式。

以西安為例,回民街是一個雲集了600多家餐飲商戶和每天成千上萬名遊客的商業聖地,口碑的城市經理不像傳統地推人員那樣去挨家挨戶地“掃街”,而是選擇和回民街的餐飲管理協會去談入駐,以補貼的方式激勵這些商戶開通支付寶付款,並運營網上店鋪。類似的做法用在甘肅,就是集中打包拿下當地的蘭州拉面商戶。

據口碑CEO範馳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接下來口碑會針對垂直行業開放平臺,將口碑的支付、信用、技術上的接口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和服務商,比如開發者可以設計一個工具,讓用戶在KTV唱歌時可以用手機向屏幕發送彈幕,各地的第三方服務商可以幫助平臺去開拓商戶,幫商戶進行運營。這個模式類似於線上的淘寶TP(Taobao Partner),在O2O的線下再創一個淘寶生態出來。

再以外賣為例,美團外賣、餓了麽、百度外賣、口碑外賣是目前市場上最主要的參與者,其中美團的配送隊伍以自營為主,百度外賣在一、二線城市用公司自己的物流團隊,在三、四線城市招募物流代理商,而口碑外賣的思路是與第三方合作。口碑外賣負責人魯軍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目前正在和一些社會化物流公司談投資的事。

在外婆家吃完飯,順手將該店的外賣訂單順路送到用戶手中,這種人人快送的餐飲配送方式正在醞釀中。但就和自營與第三方的優劣勢對此一樣,這種“全民”配送方式中隱藏著服務和道德風險,這就需要接入信用大數據,後臺對想參與配送的個人進行信用把關。

BAT的強勢入局,在帶來流量、技術、模式創新之外,也在給O2O行業帶來一次打法升級,像門店碼支付方式、在口令紅包中輸入商戶名稱領優惠紅包、打通商家產品庫讓品牌商與用戶直接營銷對接、電子儲值卡、供應鏈融資(訂單貸款)等。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55

互聯網音頻“互撕”正酣 喜馬拉雅FM回應數據造假:真相只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3025

(東方IC/圖)

“我們希望在最短時間內重歸平靜,但如果蜻蜓FM不盡快移除造假代碼,我們不排除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11月12日下午,移動音頻公司喜馬拉雅FM在上海召開媒體溝通會,聯合創始人兼聯席CEO余建軍、陳小雨就熱炒的行業數據造假問題進行說明,掀起“蜻蜓FM造假門”的又一波高潮。

“有人說喜馬拉雅資金鏈斷裂,我就打開賬戶讓大家看下。”溝通會上,余建軍當場登錄公司網銀賬戶,向與會媒體展示喜馬拉雅的財務狀況。

實時賬戶顯示,截至2015年11月11日,喜馬拉雅FM的現金余額約3600萬,理財賬戶約1.4億元。“這只是公司的一個賬號,我們的錢比這多”。余建發送軍笑言。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喜馬拉雅資金鏈瀕臨斷裂,B輪5000萬美元已基本燒光,面臨“無米之炊”的局面。

余建軍表示,該說法純屬無中生有,“我們的風格就是這樣,實名揭黑,實名展示。”

曾有業內人士分析,“蜻蜓FM造假門”是喜馬拉雅在自身融資失敗後的瘋狂反咬,余建軍對此亦否認,“C輪融資壓根就沒開始”。他解釋,8月至今,喜馬拉雅FM一直在做的是VIE結構拆除工作,A、B輪投資人的美元基金不願退出,希望募集人民幣基金接手投資。募資時部分資料外泄,致使競爭對手誤以為喜馬拉雅在進行C輪融資。

“雙11”期間,互聯網音頻領域的“互撕大戰”搶了本該屬於電商平臺的頭條。

11月9日,蜻蜓FM被曝采用技術手段對日活躍用戶數、廣告點擊量和廣告展示量等數據造假,以欺瞞第三方數據監測公司、投資人及廣告主。據稱,曝光這一信息的正是最大競爭對手喜馬拉雅。

事件隨後演變為蜻蜓與喜馬拉雅之間的“互掐”。蜻蜓稱,造假指控為“友商”雇傭水軍的惡意中傷,喜馬拉雅則要求蜻蜓對造假事件進行徹底解釋。

11月11日前後,喜馬拉雅“後院起火”,網絡上出現了數百篇從各種角度“抹黑”喜馬拉雅的文章。11日下午,喜馬拉雅被指後臺存在瘋狂刷廣告的操作行為。

在給南方周末的郵件中,蜻蜓FM公關吳耀謙表示,“優酷及微博傳播開的具體視頻證明,從應用市場下載喜馬拉雅FM的App開始,通過網絡抓包的方式,喜馬拉雅在完全沒有廣告展示的情況下,依然在向第三方檢測廠商發送廣告統計請求,也就是俗稱的刷量。該行為在頁面切換、前後臺切換和鎖屏開屏時都會觸發。”

媒體溝通會上,針對造假指控,陳小雨回應:歡迎互聯網技術大牛下載客戶端進行代碼反編譯,並堅信“真相只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繼今年初以來,國內音頻行業不斷陷入各種糾紛與口水戰。不過,正如喜馬拉雅所說的那樣,“我們唯願移動音頻行業能盡快步入公平競爭的正軌,讓一切假惡醜從此在陽光下徹底消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746

寶能萬科進攻防守大戰正酣,有個公司可以分分鐘扭轉戰局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2-19/971607.html

截至12月18日,寶能系持有萬科股份22.45%,華潤集團持股15.29%,安邦持股約5%。安邦的立場是在寶能系,或是華潤集團呢?

導語:截至12月18日,寶能系持有萬科股份22.45%,華潤集團持股15.29%,安邦持股約5%。寶能只需要多持有7%股權,或獲得持股比例達到7%的盟友支持,便可以將萬科的董事局變天。但萬科也不會坐以待斃,一方面四處救援,一方面籌劃定向增發以稀釋寶能系的持股。在此形勢下,安邦的立場就顯得尤為關鍵,它的站隊問題可以說攸關對整個寶萬戰局結果走向。

據新浪財經報道,隨著萬科主席王石已明言不歡迎寶能系,可視為萬科管理層反擊的第一步;昨日中午萬科停牌指出計劃透過發行新股以進行資產重組及收購資產,可以視為第二步。問題誰可以助王石等萬科管理層一臂之力?

現時寶能系與華潤集團持股比例相差7個百分點,而雙方的盟友是誰,目前外界仍未有清晰的理解。據數據顯示,安邦人壽持有約5%股,已經是公司第三大股東。安邦的立場是在寶能系,或是華潤集團呢?按照規定,只要持有30%股權或以上,便可以改造董事會,所以寶能只需要多持有7%股權,或獲得持股比例達到7%的盟友支持,寶能系便可以將萬科的董事局變天。

12月1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號“俠客島”撰文指出,在此次萬科股權之爭中,又看到安邦身影。這個資本大鱷已經以一種非常暴力的金融集團的玩法,不留余地地收購了平安、民生銀行的股權。安邦此次與寶能的聯手,可以肯定的是,其間的水會非常深。

以萬科A股停牌前報24.43元人民幣計算,即寶能系要額外斥資逾171億元人民幣。由於寶能已先後動用了近400億元人民幣掃入萬科股份,因此寶能最少合共以571億元人民幣以奪得萬科的董事局控制權。不過寶能是動用了7只基金入市,動用的自有資金約為32億元人民幣。

但是王石等萬科管理層並無坐以待斃,昨日便有傳聞指出,萬科有高層幾人已前來香港,與中信及華潤等具央企背景的大富豪求救。早在1994年,王石亦曾遭國泰君安證券狙擊時,亦是派出郁亮出征求救,相信此次亦是這樣安排

對於王石等人是否曾向華潤集團求救,華潤集團的發言人表示不作評論。但是昨日亦有內地報章指出,華潤集團因自己本身問題,無法出手相助。惟萬科停牌宣布發行新股買資產的消息發出後,外界正關註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置地(01109-HK)會否向萬科出售資產,而萬科則以發行新股作支付收購,若如此即可以產生攤薄寶能系,以及華潤集團增持的效果。

問題是,發行新股的規模多大。若果要達上述效果,即萬科最少發行10億股新股,假設萬科不折讓發行新股,以昨日停牌前報24.43元人民幣,10億股,即涉及金額約244.3億元人民幣。這一宗交易,基本上是一宗關連交易,股東會支持嗎?(編輯 柴剛 審核 趙慶 終審 塗勁軍)

【推薦閱讀】

王石微博轉載黃生文章 暗示周一將有大招

王石:寶能杠桿收購很瘋狂 寶能:“呵呵”

  • 每經網綜合
  • 柴剛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24

智能電視成彩電新戰場 客廳經濟爭奪戰大戰正酣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3-11/990573.html

彩電巨頭口中的"難"源於存量市場下國內彩電的價格戰,也源於互聯網品牌及OTT盒子的"殺入"。

每經記者 陳鵬麗

如今的彩電市場已經使得巨頭都在喊"難"。

《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到,彩電巨頭口中的"難"源於存量市場下國內彩電的價格戰,也源於互聯網品牌及OTT盒子的"殺入"。

去年互聯網電視大放異彩使得傳統彩電企業意識到,智能電視是未來趨勢。今年的AWE大會上,除了曲面,智能電視也成為展覽主角。

"接下來的十年肯定是物聯網的十年,這個風口這樣的機會已經不允許我們再錯過,再錯過可能就不會再有長虹這個企業。"長虹多媒體產業公司總經理蘇子歡在今日(3月11日)AWE上舉行的中國彩電發展趨勢論壇上坦言。他也強調,物聯網是四川長虹未來的堅定方向。

奧維雲網(AVC)智能顯示與數字娛樂事業群總經理董敏也指出,未來是智能電視的時代,唯有具備硬件運營以及生態構建力的全能廠商才能活到最後。

智能電視是下一個風口

"2015年是跌宕起伏,也是局面非常混亂的一年,我們傳統的商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特別是經營上的困難遠遠大於我們的想象。"盡管創維去年銷售量獲得5%同比增長,盈利也有大幅增長,創維集團彩電事業本部副總裁、中國區營銷總部總經理彭勁還是這樣總結。

據奧維雲網(AVC)統計,去年彩電市場總量幾無增長,但互聯網品牌異軍突起,去年互聯網品牌電視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長5%至10%。同時,在2015年底,中國智能電視的保有量已經突破了一個億,預計2016年中國智能電視的滲透率會從73%上升到84%。

樂視、小米的逆勢表現使得傳統彩電企業們意識到,智能電視是彩電行業下一個突破口。在今年AWE大會上,彩電企業除了主打曲面顯示技術外,另一主題就是智能電視。

創維今年打出了"做高端智能電視的領導者"的口號。"行業的分化會進一步加劇,我們要怎麽做創維?我們會堅持智能電視。"彭勁這樣表示。

"實際上過去的大環境並不好,對長虹而言更麻煩的在於,上面有傳統列強的擠壓,下面有互聯網電視的新兵在追,"蘇子歡表示。

在離開彩電行業兩年後,蘇子歡去年重新回到長虹,他非常決斷地砍掉了網絡電視、藍光電視等產品,回歸智能電視。蘇子歡強調,物聯網電視將是長虹接下來堅決要走的方向。

客廳經濟大戰

如今,彩電市場的競爭已經在智能電視上打響,傳統彩電企業及互聯網企業的客廳經濟爭奪戰越戰越猛。

互聯網大佬們開始大肆搜羅IP,投拍電視劇,再轉賣給電視臺。

互聯網企業也正在爭先欲以內容取勝,傳統彩電企業也正在陸續推出了包括影視業務、遊戲業務、在線教育和電視電商的新型業務模式,豐富終端內容。

康佳集團KKTV公司總經理楊俊鋼今日也宣布,KKTV要做內容整合商,構建'超市"型生態圈。

"互聯網企業的進入使得我們彩電市場的遊戲規則發生變化,過去彩電行業是一個平面的競爭,是資源的競爭,是渠道的競爭,或者是供應鏈對供應鏈的競爭。到如今,我們彩電行業已經是一個全方位的立體化的跨維度的競爭。"董敏分析道。

他認為,未來互聯網品牌和傳統品牌的界限會逐漸消失,接下來會發現格局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最終能夠留下來一定是全能型的廠商,他們一定要手握兩項能力,一項是傳統的硬件運營力,另外一項就是互聯網的生態構建能力。

  • 每日經濟新聞
  • 柴剛
  • 每經記者 陳鵬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799

兒童玩具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外資與本土狼布局正酣

二胎政策放開與科技消費習慣的養成,正在讓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擠進中國,與“本土狼”初創企業一起分食智能玩具這個前景廣闊的市場。

上周末,葡萄科技向市場推出了一款兒童機器人電腦PaiBot,它在語音交互、笑臉識別拍攝等功能上的突破,將傳統電子玩具概念升級到人工智能階段。聯合創始人、CEO朱偉松在臺上感慨,這是一年多前創建公司第一天就夢想推出的產品,“為孩子做一臺專屬的機器人電腦”。此前,這家上海初創企業的產品思路大多是在圍繞iPad進行一些科技玩具的研發,這次相當於從iPad硬件中解放出來,轉向機器人電腦方向。

另一邊,風靡西方市場的智能玩具品牌WowWee本月中旬高調進入中國,這家上世紀80年代以生產電子狗出名的玩具品牌商這次選擇了中國70後、80後父母作為目標消費群,並一上來就將天貓、京東等電商網站作為主要渠道進行鋪設。而美國兒童平板電腦品牌NABI早在3年前就已經進入中國,但目前並未在實際銷售中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品牌。

除了葡萄科技、小魚在家等兒童智能玩具初創公司,像騰訊、360等大公司也在試水布局這個領域。

而在資本層面上,李開複的創新工場至少在一年前就在篩選智能教育與兒童娛樂領域的投資標的,並在今年8月份領投了位於美國矽谷的一家K12編程玩具機器人初創企業Wonder Workshop,助其落地中國。該公司推出的Dash & Dot機器人是一款以互動遊戲方式指導5-12歲小朋友學習邏輯和編程知識的玩具,美國的STEM(即科學、技術、工程以及數學)教育理念正在慢慢得到中國市場的認可。

但無論資方背景如何,眼下進入中國兒童智能玩具市場的廠商正在呈現出同質化競爭的趨勢。拿目標用戶來說,各家瞄準的基本上都是中產家庭,像葡萄科技、WowWee各自的旗艦產品售價均在大概在兩、三千元,已經超出傳統玩具的價格區間。各家普遍采用的智能芯片、操作系統、語音語義分析、人臉識別、VR、Wi-Fi模塊等技術和硬件產品使得這類智能玩具的成本不可能太低。畢竟靠規模化的硬件去賺錢目前仍是各家可以想象的可行盈利手段。

渠道上也表現出趨同性。像WowWee除了天貓和京東旗艦店外,也在鋪設線下體驗店、Shopping mall、玩具連鎖店等,甚至包括電視購物。這個全渠道的布局策略看起來更像是這位“外來和尚”在對國內渠道進行測試。而葡萄科技也是全渠道鋪設,線上的天貓、京東以及官網,與線下的主題樂園、品牌店、代理商等,線上線下渠道比例在4:6左右。

同質化競爭下,硬件產品背後所聚集的“打包配套”資源將成為廠商競爭突圍的核心因素之一。

“葡萄科技未來走的將是一條生態路線。”葡萄科技COO(首席運營官)林泰君向第一財經記者確認了這個方向。在葡萄科技的業務矩陣布局中,除了硬件產品,還包括圍繞自有IP生產的動畫節目、電影、微信表情包等內容產品、甚至周邊衍生品,以及線上分發商店,線下用於科技展示和教育的門店(下個月將在上海大悅城開第一家店,明年下半年計劃開設20家)、K12教育培訓等。

林泰君的前東家是盛大集團,葡萄科技的這個生態型布局思路依稀能看到當年陳天橋“娛樂帝國”構想的身影;而圍繞IP做內容開發、再“反哺”硬件的做法也和騰訊以互動娛樂IP來驅動智能玩具的思路有些類似。

但一家初創企業一上來就將業務觸角幾乎伸向全領域,這本身在業界就比較罕見,而且自2014年11月成立至今,葡萄科技尚未進行過融資,以創始合夥人的自有資金啟動並維持到今天,三位合夥人的職業背景分別是遊族網絡、英特爾和盛大。但如果想要支撐起一個如此龐大的線上線下兒童娛樂與教育平臺,後期對資金的依賴將會更明顯的顯現出來。據林泰君透露,他們計劃在上市(最早2019年IPO)前只進行1-2輪融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765

模式之爭與路徑之爭並存,中國(出)租車市場混戰正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1018/159278.shtml

模式之爭與路徑之爭並存,中國(出)租車市場混戰正酣
道哥 道哥

模式之爭與路徑之爭並存,中國(出)租車市場混戰正酣

看看中國的(出)租車市場的發展狀況全貌,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即將發生在這個大市場中的可能變革,立足當下,面向未來。

最近一段時間,圍繞泛租車領域的新聞事件不斷,從滴滴出行與Uber中國的合並,到滴滴出行提價風波,到滴滴出行開始涉足租車市場,到圍繞易到用車的各種生態模式創新討論,到神州租車開放U+平臺承諾永遠不向司機抽成殺入C2C租車市場,從嚴肅的公司戰略合並與融資和收購,到八卦的柳傳誌家族的秘聞,圍繞泛租車領域的新聞爆料不斷襲來。

更不要說網約車管理規定細則出臺帶來的各種討論,今天我們不去評論新政如何,我們從更為宏觀的市場層面,看看中國的(出)租車市場的發展狀況全貌,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即將發生在這個大市場中的可能變革,立足當下,面向未來。 

一、越來越模糊的邊界

為什麽用泛租車來定義當下,這個包括網約車平臺和加入互聯網元素的傳統租車公司的新詞兒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曾經擁有清晰的界限的兩個出行領域的不同品類屬性的服務,如今因為幾個巨頭的戰略擴展和布局,曾經的業務品類界限已經被打破,不再擁有簡單意義上的單品類的出行服務業務,中國(出)租車市場進入了混戰階段,而且是跨界的混戰階段。

而在這一系列的變化過程中,滴滴出行與神州租車兩家各自領域的行業巨頭的舉動吸引到了十足的關註。

滴滴出行,目前已經幾乎擁有了網約車平臺的第一流量平臺的地位,在C2C網約車平臺競爭的比拼中無疑是勝利者,而後來的追兵,諸如易到用車也只是在被定義為滴滴出行出錯時候的很好替補選手,卻已經失去了直接競爭的資格。

也正是因為如此的江湖地位,滴滴出行當下的戰略中心或者已經不是競爭模式,而是變現模式的確立,在提價風波之後,開辟租車市場也是殺手鐧的方法,這種被認為是一種跨界,也是一種變現模式探索中的無奈舉措,在道哥看來更多時候是一種必然。

滴滴出行選擇從輕平臺向重資產的租車業務擴展,一方面在形式上填補“車+人”之外的單車出租模式的市場空白,所謂的從出租“車+人”的服務模式到出租“車”本身的租賃模式,從做服務到做業務才是其重點。

作為第三方的服務平臺,其能夠實現的盈利模式即是中介服務收費,而平臺的巨大交易流水只是流水,而非收入本身,而拓展自營實體的租車業務,通過平臺實現的每筆收入都是滴滴出行平臺自己的收入,拋開利潤多少不談,在業務營收數據上,這都是一種正向的訊號。

而另外一個層面說,網約車平臺,無論采取多大程度的補貼,擴大多大的用戶量和交易流水,其核心目的並不在用戶規模本身,特別是互聯網技術平臺的使用,其核心本質是追求高效方式實現整個出行市場的互聯網化,包括數字化和數據化,如此基礎之上拓展延伸的出行服務後市場的巨大市場空間。

這一切都是以對於整個產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或者說壟斷權力為前提,包括入口壟斷,流量壟斷,服務壟斷,主導權壟斷,模式創新示範等等,而在實現如此過程之中,自營模式,或者說類似自營的租車業務的拓展,是增加對於整個產業話語權掌握的輔助工具,否則對於C2C平臺,完全開放的自由組織的市場,其能夠實現的影響力是有限的,這或許也是中國特色的商業。

神州租車可以說是在深諳這樣的商業之道基礎上,運用出奇制勝的品牌策略迅速崛起的互聯網租車巨頭。在起步落後的情況下,神州租車審時度勢,抓住時間窗口,押註分眾電梯媒體飽和攻擊,直達白領,精英,商務人群。2010年8月-2011年3月廣告投放期間,神州租車銷量每月環比增長超100%,車輛出租量超80%,車輛規模增長18倍,半年後成功反超對手,一舉成為品類代言人。

2014年神州租車上市時,車輛數量是行業第二名至第十名租車公司總和的1.5倍;2015年神州租車營收44億元,是第二大租車公司的3倍;2016年,神州租車市值達170億元,是第二大租車公司的3.6倍,成為中國汽車租賃第一股。連續7年的持續投放,使得神州租車確立了互聯網租車領導品牌的市場地位。

近期,神州租車又推出U+平臺,從更嚴格的層次上說是要實現實體業務健康發展基礎上的流量入口拓展和資源吸聚的效應,表象上是一種競爭手段和策略,是一種由重向輕模式的“升級”,但是核心本質還是整個神州租車業務體系互聯網化過程的延續,進行流量集中和需求匯總的一次過程。

表象的從單一的租“車”到提供出行服務的“人+車”模式,從做業務到做服務,更多時候是為更大戰略意圖進行資源匯聚和能量儲備,這種戰略意圖就是出行服務市場的後市場爭奪。

神州優車董事長兼CEO陸正耀表示,神州優車下一步的業務重點還包括神州買賣車和神州閃貸。神州買賣車是神州優車傾力打造的先進O2O汽車電商平臺,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銷售新車和準新車,首創“先享後買”模式,目前已開通88個城市。神州閃貸作為一站式汽車金融服務商,網店覆蓋全國,為客戶提供包括汽車抵押貸款和汽車金融等在內的專業、快捷的汽車消費信貸服務。

綜上,滴滴出行的從輕到重,表象上是變現模式探索的必經階段,但實質上是對於需要更加深度開發的出行服務後市場開發做的戰略性儲備,長短線兼有之;而神州租車的從重到輕,表象上是一種與滴滴出行等平臺的競爭策略,但實質上是對於出行服務後市場戰略布局的必須,尋找流量入口和用戶群體需求集中點的必然選擇。

泛租車市場的混戰才剛剛開始,曾經的網約車平臺之間的競爭和合並整合大戲,也只是這一混戰的前戲而已,圍繞中國汽車出行大市場的跨界競爭的開始,才是啟動中國泛租車市場,乃至更為宏大的出行服務市場(包括前後兩個市場,前市場是直接服務價值創造的市場,後市場圍繞整個市場延伸出的綜合服務市場價值)的原點。

二、中國出行市場的“中國特色”

美國被公認為是車輪上的國度,多年的汽車文化發展到當下,無論在汽車制造還是汽車使用,乃至汽車文化領域都已經擁有成熟的模式和穩定的市場,然而在汽車從一種商品銷售到一種服務提供的升級過度過程中,也衍生出了出行市場的多種服務模式並行的市場。

汽車租賃市場與汽車銷售市場同樣並行發展,也成就了最大的租車市場的規模,從本質上說是我們能夠可見的,代表中國出行(租車市場)未來發展走向的趨勢。

然而,回頭看看當下中國租車市場的火熱狀態,在當下時間節點上出現泛租車市場的迅速升溫,除了單一的互聯網技術因素的加入競爭之外,更為重要的力量來自於中國汽車市場存量增長空間的發展瓶頸即將到來。

雖然當下的中國汽車銷售市場依然保持增長,但是由於中國人口格局和城鄉格局的現實特點,決定了中國有限空間能夠容納的車輛數量是有限的,完全無法用人口與汽車數量的匹配的美國標準衡量中國的汽車市場,因此,即將面臨有限空間有限承載汽車數量的極限的當下,也誕生了各種類型的限行、限牌等措施,雖然沒有一次性關閉增長空間,但是已經為汽車作為商品銷售亮起了紅牌。

正是因為如此現實環境,中國汽車市場消化和解決這些無法被釋放的汽車消費需求,最終只能通過將購買需求滿足轉化為服務需求滿足,從銷售汽車到提供服務的模式,而在另外一個層面上,又必須啟動共享模式,用有限的資源滿足無限增長的出行服務需求,而不是通過簡單的提供硬件商品的滿足,未來中國用車市場或者說泛租車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全部來自於於此。

其一,將汽車作為商品滿足消費者購買需求轉化為出行服務需求的滿足;

其二,用運營思維提供存量資源的運營效率,解決有限資源滿足無限服務需求的核心問題;

其三,共享模式作為提供運營效率的重要手段將被最大限度的發揮和使用。

這或許是中國國情的泛租車市場之所以被更多關註,被認為是蘊含無限想象空間的本質原因,也是當下諸多方式方法被使用,普及速度以及轉化效果幾乎要超出在美國市場的效率的本質原因。

中國泛租車市場擁有無限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而這種空間的存在,一方面源自中國城鄉結構以及人口結構的先天屬性,有限空間容納汽車實體總量的限制,所謂的技術性的天花板的存在;

另一方面,相比較其它市場,中國汽車市場從銷售主導型的商品售賣型市場向服務提供型市場過度的中間時間窗口幾乎不存在,有直接從商品銷售型市場並行出現服務提供型市場,並迅速過度主體的趨勢;也是同時,圍繞汽車服務2.0的出行服務提供的,以綜合運營服務為標誌的出行服務市場繁榮迅速到來。

三、中國出行市場(泛租車市場)的市場機會

基於中國市場的特色,圍繞汽車這個中心載體,出行這個核心需求,服務這種主要模式和手段,中國出行市場(泛租車市場)在四個層面的市場機會是十分顯見的。

其一,汽車銷售市場的延續性機會,以及車作為商品,作為工具載體自身的技術升級帶來的機會,具體表現在二手車市場,圍繞提高存量市場運營效率的機會,諸如人人車、瓜子二手車等平臺出現便是一個細分的領域;而另外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空間便是新能源車,新型能源應用到汽車商品之上,以及互聯網汽車的普及應用機會。

其二,出行服務提供的專業化和細分化,以工作日出行的網約車平臺以及短租市場,以及節假日的休閑租車服務市場等的細分服務提供商會更加專業化和細分,而同時,汽車後市場本身的服務,諸如保險,維修保養中的車本身的保養,停車等等服務將出現更加集中化的趨勢,更多的提供專業化服務的社會個體組織和個人將成為整個社會協同網的一份子,進行業務上的連接和協同。

其三,圍繞高效運營而衍生的諸多需求的機會,包括共享模式的使用,社會協同分工的需求,以及互聯網技術平臺進行撮合以及輔助駕駛和輔助服務提供的模式,都將在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擁有模式創新,能夠直接導致運營效率提升的互聯網技術平臺,商業模式和業務邏輯依然有機會直接空降進入這個市場。

其四,圍繞高效運營模式的終極手段正在改變著用戶本身的習慣,以嘟嘟巴士這類公交出行服務提供為例,站在社會角度是一種更為高效的服務提供方式和車輛運營模式,所謂的集約化的進行同類需求的集中匯總,能更有效的降低社會成本,而且對於用車從汽柴油車向新能源電動車的更新使用,又在另外一個層次提升了社會效率,這種集約化的出行需求的滿足形成的消費習慣的改變,又在某種程度可能影響到整個城市規劃布局,從更為深層次的角度去影響我們的生活,當然也帶來更為廣泛領域的變革引發的市場機會。

圖片3

四、出行服務運營商的爭奪之戰

滴滴出行和神州租車兩大主流的泛租車領域的服務品牌,無論以何種模式起家又向何種模式升級過度,核心追逐的聚焦點幾乎都可以歸納為如下四點:入口流量、業務收入、話語權與掌控力、出行服務運營商地位。

入口流量(用戶量)

未來的出行市場,幾乎都是通過集中化平臺進行流量導入,這是基本的趨勢和方向,因此流量入口的爭奪是必須的,無論是滴滴出行當年的補貼大戰還是神州U+平臺的永遠不收傭金的類補貼模式,爭奪的本質都是入口流量,因為入口流量直接決定了用戶數量的多少,也直接影響平臺的活躍度。這其中實際還涉及一個主流人群的爭奪問題,因為主流人群表征和引領著大眾的消費習慣及趨勢,起著流量風向標的作用。

在這方面,滴滴和神州都曾在品牌初期通過分眾電梯媒體進行都市主流人群的引爆,奠定了紮實的市場基礎,為後期的流量拓展做了充分鋪墊。

業務收入

無論商業模式設計多麽偉大,都要實現階段性的可驗證,無論從服務模式入手還是自營業務模式入手,滴滴出行通過中介服務費打底再進行自營租車業務的拓展,還是神州租車落地實體業務,做大業務收入,保持後院兒穩定再來+互聯網玩兒法,爭奪流量入口,長久發展之計的當下業務收入模式都必須在當下階段得到驗證。

話語權與掌控力

要實現更大市場空間,特別是對於後市場開發主導權的掌握,必須擁有極強的話語權和掌控力,其中可以使用的方式方法手段,包括補貼C端,向B端提供服務技術平臺,為平臺用戶提供配套便捷的服務,包括用車服務等等,還包括對於主導權變現過程中的綜合杠桿使用,所謂的平臺企業自營業務的鯰魚效應,否則要進入後市場的難度是十分巨大的。

出行服務運營商地位

滴滴和神州最終爭奪的或許是人的出行領域,或者說解決人不同物理空間之間不對稱打破,實現自由流動服務提供這樣一個通道和服務體系中的綜合服務運營商的概念,本質上,其爭奪的是圍繞人的一個具象的需求服務滿足整個產業鏈條中的服務提供問題。

就如阿里和京東等解決所謂的電商平臺,解決的是人與商品實現互動互聯的電商通道體系的綜合服務提供,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移動通信運營商所提供的,所謂通信服務,本質上是解決信息交換(包括語音和流量等)一個獨立通道體系中的綜合服務提供問題,而滴滴和神州只是選擇的賽道不同,而提供的服務模式和邏輯幾乎完全一樣。

而要實現出行服務運營商的地位,未來承接更為廣泛領域的綜合運營服務,滴滴和神州都在試圖通過流量入口壟斷,服務場景提供,消費習慣的確立,不斷固化其對於這一虛擬通道的打造,進而形成自成一派的服務體系和生態,以確立其核心的發展地位。

五、後市場服務空間

神州遍及全國各地的實體服務店拓展曾經飽受爭議,如今,隨著神州推出神州買賣車,神州閃貸的後市場服務業務,一個圍繞車輛銷售,包括一手二手,一個圍繞消費金融支持的兩項新業務,其遍及各地,特別是在二三線市場的落地點,一方面承接著租車服務的落地服務提供,另一方面也是整個神州體系內部完成後市場服務的具體落腳點。

以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的二手車市場為例,由於當地牌照限制措施的存在,一線城市的二手車實體多數是通過集中收購,最終轉向到二三線,甚至是四線城市來實現城鄉差異的彌補,這也是中國現實國情所決定的特殊模式,當下的二手車市場與當下的二手手機市場的基本邏輯是完全一致的。

在一線城市匯總的設備,在二三線城市甚至是四線城市銷售變現,實現空間上的大挪移,以實現資源價值的二次利用,而在一個缺少基本的二手消費文化,和客觀條件支撐的二手車市場里,實現當地產生當地消化是不大現實的,這或許也是神州對於中國市場特殊性洞察的結果。

六、出行服務的未來

當下,摩拜單車成為出行市場的明星,關於最後一公里的出行服務的討論,以及其市場價值和商業模式的質疑聲音不斷,但是隨著出行服務市場的不斷發展進化,在未來,進一步升級當下滴滴和神州所提供出行服務綜合運營商的核心業務,或許已經不是簡單的提供車和人的服務,而是在一個更大的共享體系內,讓當下的車輛資源,服務提供者資源,服務消費者資源自由流動組合,而專業的服務運營商作為支撐平臺,保障整個體系的運作。

所謂歐洲汽車品牌商提出的“Car to Go”計劃,從本質上定義了未來出行市場的基本格局,出行服務解決的載體應該是自由的,只為解決最為核心的需求而存在,在此過程中需要解決的諸如維護服務、保險服務、停車服務、信息交互服務、日常管理服務等,全部交由運營商來完成。

在這一天真正到來的時候,對運營商的服務能力的要求將是空前的高,而當下已經在朝著出行服務綜合運營商不斷進化的滴滴和神州或許才擁有進入這樣服務支撐體系爭奪的資格,這或許是未來兩家企業真正的價值。

面向未來,汽車之於人的生活的價值將被重新改寫,而服務提供的模式也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引領這樣變化趨勢的或許是科技進步本身,而真正將這種服務落地執行的,普及實施的,或許還是滴滴和神州這樣的出行服務綜合運營商。

中國(出)租車市場當下的混戰,正是中國出行市場全新市場格局開始形成的開始。

出租車 租車市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314

“圖像時代”激戰正酣 華為如何占領

任正非的誓師大會,再次表達了華為占領“圖像時代”的雄心。

近日,他在一場2000人的大會上公開表示:“我們錯過了語音時代、數據時代,世界的戰略高地我們沒有占據,我們再不能錯過圖像時代。”

上個月,華為與徠卡共同設立麥克斯·別雷克創新實驗室,開發高質量圖像和視頻的技術能力。任正非親自前往簽署協議。他表示,未來的信息社會將有90%以上的流量來自圖像和視頻。

事實上,該實驗室將不僅涉及手機攝像頭的開發,而且將在新光學系統、計算成像、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領域開展聯合研發。任正非在一封給全體員工的郵件中曾指出:“我們是有可能在圖像技術上領先世界,當然我們不是要去做電視機等圖像產品,我們做的平臺是要能支撐傳送未來的圖像,我們要解決視頻類的算法問題。”

圖像作為人類感知世界的視覺基礎,是人類獲取信息、表達信息和傳遞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正在逐漸興起的技術,可以幫助人們更客觀、準確地認識世界。

Gartner半導體行業分析師盛陵海指出:“圖像處理能力賦予了機器看世界的能力,這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輸入。”事實上,過去,圖像處理技術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在工業相機、攝像機、掃描儀等設備中。未來,無論是新一代汽車、安防監控、機器人、移動與消費電子、智能建築還是工業電子與零售,智能圖像處理的需求將會進一步爆發。

不過華為要征服該領域,面臨更多的是來自行業競爭對手的挑戰。因為芯片巨頭和影像公司早已摩拳擦掌,大舉進行全球範圍的收購。

上個月,英特爾收購了視覺處理芯片初創公司Movidius。Movidius一直耕耘在視覺處理芯片領域,目標是在移動設備上實現PC級的圖像處理能力。谷歌的ProjectTango手機就曾經搭載Movidius家第一代視覺處理芯片,和NASA的SPHERES機器人一起送入太空中監測國際空間站,Tango手機用於處理各種傳感器反饋的數據並繪制圖片。收購Movidius,英特爾不僅可以增加自家RealSense3D深度攝像頭技術,還可以借此進入VR設備、無人駕駛等新興人工智能市場。

定制化的視覺處理芯片以相對較低的功耗帶來優秀的圖像處理能力,大疆、谷歌和聯想以及華為等廠商都在努力開拓這一領域,希望憑借專用的視覺處理芯片更快地開發新產品,進入消費市場攻城略地。

今年8月,索尼首席財務官吉田健一郎(KenichiroYoshida)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潛在的並購目標包括擁有執行圖像處理的計算機算法技術的創業公司。圖像傳感器是索尼占據統治地位的少數領域之一。該公司在全球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中的占有率約為40%,該類元件為蘋果iPhone6和三星GalaxyS6所采用。圖像傳感器業務在索尼第一財季運營利潤中的占比接近三分之一。隨著越來越多的家居和汽車接入互聯網,索尼希望市場對高質量圖像傳感器的需求將進一步上揚。

今年7月,諾基亞也完成了對瑞典圖像軟件公司Scalado的技術和知識產權的收購。諾基亞表示,收購Scalado所獲的技術和專利將有助於幫助公司在Lumia系列智能手機上“打造獨特的圖像體驗”。此外,Scalado總部瑞典Lund將成為智能手機圖形軟件的主要陣地。此前,諾基亞圖像團隊主要分布在芬蘭Espoo和Tampere城市。根據收購協議,大約50名圖像專家將轉到諾基亞門下。

Scalado圖像技術的主要優勢在於利用最低的耗電和功耗實現移動圖形捕獲、預覽和高清靜態圖像編輯。公司圖形解決方案授權公司不僅包括RIM公司,還包括全球五大智能手機制造商、全球十大互聯網提供商以及最先進的系統供應商等。Scalado在其網站稱,公司擁有50多項圖像專利以及正在申請專利的圖像技術,現在均已歸入諾基亞公司囊中。目前,Scalado圖形技術已經應用於超過10億臺移動設備。

今年5月,芯片巨頭ARM以3.5億美元收購總部位於英國拉夫伯勒(Loughborough)的圖像處理IP授權公司Apical,以加強圖像處理技術能力。成立於2002年的Apical以影像處理與嵌入式機器視覺技術而聞名,利用Apical技術的新設備可以“看懂”其周圍環境,並根據環境不同做出相應的行為。Apical是英國成長最快的科技公司之一,目前全球有15億部以上的手機和大約3億個消費、工業電子設備(網絡攝像頭、數碼相機與平板電腦等)用到了Apical的技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