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純恩:控制事業線

1 : GS(14)@2012-04-03 21:39:44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38065/20120403/74902
世界網球巡迴賽打到美國佛羅里達的邁亞密,那地方陽光燦爛,天氣炎熱。球場上的球賽自然精采,觀眾席上袒胸露臂的女球迷也很好看。波濤洶湧,事業線紛飛,賞心悅目,為球賽加分。
這天有位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出書分析女人打扮,說不惜顯露事業線的女人「控制慾強」,理由是她們用事業線來吸引男人視線,控制人們情緒。專家的話,總有道理,但說到女人用事業線來表達「控制慾」,其實那條事業線,也激發了男人的控制慾──女人用事業線控制男人的視線,男人的慾望,就是控制那條事業線。
許多男女之間的糾結或者戰爭,就是由究竟是控制視線還是控制事業線開始的。
讓我們回到邁亞密的網球場上,西班牙的拿度和日本的錦織圭正打得難分難解。觀眾席上許多女球迷都激動萬分,年青標緻的姑娘們,事業線紛紛騷亂,看得人心旌狂搖,很想好好去「控制」一下。
有時,場上一記出其不意的擊球引起了高潮,一大群女球迷跳起來振臂歡呼,那種盛況,如果形容,我只有向岳飛的《滿江紅》借詞,那就是:「壯懷激烈」。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純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589

李純恩:日本的士

1 : GS(14)@2012-04-16 22:40:08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416/78492
日本的的士司機年紀都很大,可能已在這行做了一輩子,穿着整齊的制服,待人彬彬有禮,一般都不懂英語。
因為不懂英語,你用英語報地址也就特別麻煩。比如說,大阪的「希爾頓酒店」很出名,但如果你用英語說「Hilton Hotel」,十之八九他們不明白。但是,你把發音轉成日本腔,用日本拼音說「希路通豪爹路」,司機立即就明白了。這次在大阪住的酒店是「St. Regis」,一來是新酒店,二來我也不能像「希爾頓」那麼用「日語」說得神似,這下就麻煩了,就車不知到哪裏去了。就算身上帶着酒店地址,還有簡易地圖,結果還是搞不清楚,一錯再錯。
於是你便對這些老司機的能力存疑了。他們年紀真的很大,每個人都準備了一副老花眼鏡,更多的在車上配了放大鏡,以備客人拿出地圖時查看。有的老頭兒還很倔,看完地圖,一點頭一踩油門開了車,你跟他重複幾句地址好像很傷他自尊,結果左兜右兜,兜到你都認得了,他還不知道。看着他老態龍鍾,你也不忍心責備,於是坐上的士,你好像比他心理負擔還大。
在日本,基本上看不見年青的士司機,這個行業夕陽得好像死一個少一個,後繼無人。的士的生意也不好,通街皆是,都等在路邊,等在酒店旁,但遊客一上車又雞同鴨講,每次都像在接濟老人家。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純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784

李純恩:象棋命案

1 : GS(14)@2012-04-18 22:59:02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418/79674
公園裏面兩個老頭兒下象棋,輸的那個想「上訴」,贏的那個不肯,廝打起來,結果打死一個。
在公園裏下象棋,經常有糾紛,下象棋的阿伯常為棋藝執拗,為輸贏爭吵,本來是陶冶性情的娛樂,卻經常晦氣收場。
下棋引起爭執,悔棋是一大原因。阿伯快手快腳走了一步,突然懊悔,就想把走出去的棋拿回來重走,對方當然秉着「落棋無悔」的精神,不予答應。悔棋一方又悔又惱,便吵了起來,打了起來。
除了下棋者,旁觀者也是引起禍端的原因。旁觀者圍在一邊看棋,心裏其實癢得要命,而且多數以為自己棋高一着,於是人家下棋,他就在旁邊插嘴,走一步評一下,還教一步,吵得要命。更有甚者,忍不住還要伸手幫人走棋,走一步不算,還要兩步三步走下去,結果主次調轉,對弈便成了群毆,又怎能不出事?我小時候在上海公園裏看老頭兒們下棋,棋盤上「楚河」「漢界」上會寫上兩句話,上句是:觀棋勿語真君子。下句是:有屁不放大丈夫。
這兩句是觀棋者應該具備的品德,可惜遵守的人不多,圍着看人下棋,誰還顧得上做君子?於是常常打成一團。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純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834

李純恩:杯麪頌

1 : GS(14)@2012-04-19 22:10:25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419/80285
朋友到了日本,走進便利店就會看看有甚麼新產品的杯麪。日本杯麪品種極多,不斷有新產品推出,名堂稀奇古怪:橄欖油烤雞杯麪、牛奶杯麪、辣番茄杯麪──令人好奇,便買了。
我對杯麪也很鍾情,因為它是緊急情況下的救命之物。半夜三更,人在荒山野嶺,或者窮鄉僻壤,一杯熱騰騰的杯麪,不但救燃眉之急,更有活命的恩情。
即使在家裏,或是半夜煲碟,或是早起應急,杯麪也是好幫手。在家吃杯麪,時間和條件總是充裕些,還可以有些創意,比如加個雞蛋,落些剩菜,我喜歡買杯碗大一點的杯麪,比如「出前一丁」的雞蓉麪,泡一大碗,熱騰騰可以再加兩匙米飯進去,就像在日本吃早飯用麪豉湯泡飯一樣,杯麪泡飯,另有一功。
看到這裏,你大概會很不屑了,嫌我品味簡陋,貪戀味精湯。但是,你沒吃過杯麪嗎?吃的時候,不覺得好味嗎?這就對了。世間食物,不在貴賤,好味則靈。味精湯一定好味,吃多了口渴,又會大量飲水,清熱排毒,既能滿足口腹,又有益健康,救急救難之物,有這等優點,還想如何!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純恩
2 : 亞力士(1473)@2012-04-19 23:27:14

真係接受唔到 3、四十蚊個杯面
3 : 肥B(18468)@2012-04-20 12:12:34

最後一句有D夾硬喎, 套用同一概念, 可以咁樣理:

「打真軍一定好爽,叫雞多了又怕,又會時時驗身,知己知彼,既能滿足性慾,又有益健康,恤性自然之舉,有這等優點,還想如何!」
4 : GS(14)@2012-04-20 21:20:16

3樓提及
最後一句有D夾硬喎, 套用同一概念, 可以咁樣理:

「打真軍一定好爽,叫雞多了又怕,又會時時驗身,知己知彼,既能滿足性慾,又有益健康,恤性自然之舉,有這等優點,還想如何!」


他自己有理論講話想食呢樣野就即是身體要需要呢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846

李純恩:老菜

1 : GS(14)@2012-04-20 22:13:15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420/80830
南京搞了一個「民國大菜」的活動,從舊菜譜中發掘了二十道民國時期的名菜,重新推出市場。
其實,民國離現在不遠,當年的廚藝不可能消失,民國有甚麼名菜今天會吃不到?說出來,便煞有介事,都是今天的商業推廣。
上海的一些張愛玲迷,曾經從她的文章中寫過的一些菜抽出來,弄了一份「張愛玲菜單」,拿去飯館照辦煮碗。那一次有朋友很興奮告訴我,問我可有興趣一試。我就跟他說,張愛玲一輩子沒過過好日子,生活沒有享受,對飲食未必精細,她的「菜單」,未必好吃。朋友不信,我就叫他去弄張菜單看看,結果不出所料,菜式粗陋,不過是豬肉了再豬肉,跟今日精緻的上海菜相比,有天淵之差。
前年到重慶拍節目,在「湖廣會館」裏吃了一頓古川菜。廚師搜集了漢朝時的川菜菜譜,盡量用那時採用的配料來做。那時候中國還沒有辣椒,做菜想有辣味,只有用薑,用苦蕎。所以那時的菜譜中,連「辣」字都不見,只有「辛」。因此川菜也不辣,微辛而已。
跟南京的「民國菜」相比,照漢朝食譜做出來的「古川菜」,才是真正的老菜。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純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873

李純恩:北京人

1 : GS(14)@2012-04-26 22:36:44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426/83303
一桌人吃飯,有香港人,北京人。香港人的話題不外乎桌上小菜做得如何,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去了哪裏旅行。北京人的話題卻是薄熙來、薄熙來。
我跟北京人說,人在香港,可不可以把國家大事放一放,專心享受一下生活。他們笑了,改了話題,說些生活上的事情,但是不到五分鐘,又薄熙來、薄熙來了。
由此可見,北京人的生活裏,少了政治,就不成生活了。這一點,你到了北京就會明白,北京人自家父母有幾天沒見可能不介意,但中央政治局幾個常委誰誰誰有多少天沒在電視新聞中亮相,如數家珍。這種事情,不但年青人、壯年人關心,就算退休在家,貌似懞懂的老頭兒老太太,也都天天守在電視機前,只要中央台《新聞聯播》一開始,就一個一個數領導人,數夠了,才安心,少了一個,馬上警惕起來,若一個領導人超過一星期沒露面,老頭兒老太太就會很機敏地告訴你:出事了!
這就是北京人。中國其他地方的人雖然也關心政治,但都不如北京人這般專注,北京人的生活話題裏,是不可以沒有國家大事和世界大事的。拌一碗炸醬麪,切一碟黃瓜絲,吃進嘴裏的是炸醬麪和黃瓜絲,吐出來的就是薄熙來、胡錦濤、溫家寶,有時候還來點洋味,掉個奧巴馬、薩爾科齊出來。香港的中環精英到了北京,走進四合院若只會說紅酒說樓價,北京老頭兒老太太都會嫌你膚淺,嫌你太俗。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純恩
2 : xuanlin(27013)@2012-04-27 13:31:12

哈哈! 這是典型的地域性差別!
3 : GS(14)@2012-04-27 21:07:47

2樓提及
哈哈! 這是典型的地域性差別!


有咁的氣候就有咁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977

尋找 icon 李純恩

1 : GS(14)@2012-05-01 00:42:4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89&art_id=16292846
朋友在做一個宣傳項目,要找一些香港的代表人物,不多,十個就夠了。
他跟我說這件事,我就幫着給他出出主意。開始我們都覺得這不是什麼難事,很快就從不同的行業和領域裏找出了一些代表人物,還不止十個。然後又覺得不能太集中在一個年代的人,應該在不同的年代去找出些代表來。這當然也不難。直至最後,想在三十多歲的人裏找時代的 icon,卻把人難住了。
今天三十多歲,也就是七○後。七○後的香港年青人,有哪一個是一說出來,大多數香港人都認同是某一個領域中的代表人物呢?
我們數了一些,有些知名度,但跟他們前輩一比,則遜色得多,就不覺得他們有何作為代表人物的成就。我們怕自己記性不可靠,翻了報紙,看了電視,由此也發現了一個斷層。
這也不能說年青人年紀還輕,還不到做 icon的時候,因為今天說得出來可以代表香港的人物,三十多歲的年紀,都已經在各自的領域中大放異彩了。最典型的例子,拿娛樂界來說,至今在中國大陸認定的港星代表,全部坐四過五,紅了二三十年,拍戲拍廣告,天下還是他們的,年青後輩,真是難與爭鋒。

今日香港,老當益壯大有人在,四十歲也是年青人,那三十歲的,怎麼辦?

  (李純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062

李純恩:口技

1 : GS(14)@2012-05-03 00:10:30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502/84970

在香港跟人一說「口技」兩個字,人家說不定會往歪處想,想出個男女翻雲覆雨的畫面。
其實「口技」是中國一項國技,中國專門有「口技演員」,在舞台上表演口技。口技演員在嘴裏含兩片薄片(從前是兩塊生蒜片,後來改成塑料薄片),可模仿出千奇百怪的聲音。從百鳥歸巢到火車隆隆,千軍萬馬到夜深蟲鳴,無不栩栩如生。
在清朝有關口技表演的記載說:觀眾進了一間屋子,屋子裏有一張床,觀眾進屋坐好,口技藝人進場,上床,拉起床邊蚊帳,熄燈,屋子裏頓時一片漆黑。然後觀眾在黑暗中,聽見床上有人睡覺的呼吸聲,嬰兒半夜醒來的啼哭,母親解衣餵奶,孩子吃飽漸漸安靜。突然人聲嘈雜,原來鄰家着火,火勢越來越大,人群奔走,大呼小喊,鄰居忙着取水救火,傳水聲、撲火聲響徹全場。最後火勢弱了,終於熄滅,鄰居各自歸家安寢,環境漸漸靜下,蟲鳴又起。表演至此,戛然而止,驚堂木啪地一響,重新掌燈,蚊帳打開,藝人從床上下來,鞠躬謝幕。
這便是中國「口技」。今天為甚麼突然說起?因剛看到一條大陸新聞,河南有個學口技年青人,上巴士時將錢包假裝「嘟」卡,但那一聲「嘟」用的卻是口技,只因學技不精被巴士司機發現,報警抓了起來。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純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072

李純恩:見面再說吧

1 : GS(14)@2012-05-03 23:24:10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503/85497
最新一期的廣州《新周刊》,封面上畫了一群在講手提電話的人,題目是《喧囂的孤獨》。
這個封面,明顯是要現代人反思,也令人看了,去聯想自己的「現代生活」。
中國人使用手機時的「喧囂」是真的,許多人在公眾場所講電話,其實跟廣播差不多,那種近乎自說自話的喧囂,你說他孤獨吧,也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那已是一種病,如果不喧囂的話,就活不下去了。
在日本的電車裏,沒有人講電話,但每個人依然使勁地用着手機,用手機發短信,用手機查資料,用手機玩遊戲,用手機看報紙。
日本的電車裏很安靜,但每個人都很忙,忙於用手機。你冷眼旁觀,看到的是一種無聲的喧囂,透出的,則是無盡的孤獨。那種場面,可以把《新周刊》的題目調轉一下,是「孤獨的喧囂」。也更附合封面上的一條副題:「為甚麼我們更依賴科技而不是彼此」。
可見,在智能手機出現之後,這種「喧囂的孤獨」也就成了普世現象,現在許多人低頭看手機的時間,就快多於抬頭看人。
總有一天,可以跟人吃頓飯而不受手機干擾,會變成一種「榮幸」。
那時候,人會更孤獨。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純恩
2 : Ar Yan(11362)@2012-05-03 23:31:19

講電話唔緊要,好憎佢地係獅吼式講野
3 : abbychau(1)@2012-05-04 02:54:00

榮幸甚麼, 不帶電話就可, 我經常無視部電話
4 : GS(14)@2012-05-04 21:58:41

3樓提及
榮幸甚麼, 不帶電話就可, 我經常無視部電話


我有時出街無電咪唔帶囉
5 : idsdown(1658)@2012-05-04 22:54:30

總有一天,可以跟人吃頓飯而不受手機干擾,會變成一種「榮幸」。 <<===依家已經係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103

李純恩:發達好容易

1 : GS(14)@2012-05-04 23:39:32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504/86024
坐上的士司機問我:最近沒有出去旅行?我說過兩天就走,去西安。司機說,你就好啦!
我以為他說我經常旅行好。就說,有時旅行是為了工作,也很累的。
司機笑笑:我不是說你旅行好,我是說像你們主持飲食節目,每頓飯都有靚女陪,發達咯!
香港人雖表面仇富,骨子裏都想發達,但拍電視節目有靚女一起吃飯也叫「發達」,可見「發達」在香港的多元化。我笑着問司機:你真的覺得在電視節目中跟靚女食餐飯好發達?
他正色回答:當然啦,又有得食又有靚女陪,仲唔發達!
我便懶得再跟他解釋,其實有些靚女我是不想跟她們吃飯的,有些靚女是電視台安排的,坐在邊上,我怎麼都想不起她們名字,悄悄問過工作人員,轉頭又忘了。於是只有o依o依哦哦,言不及義。
我是個很實惠的人,甚麼叫「實惠」?就是跟靚女吃飯,吃出點事來──你不要心邪,吃出來的,未必是壞事,我說的當然是好事──起碼,吃完飯還有興趣交朋友,不談情說,也再可相約吃飯喝酒。如果做節目做成這樣才有少少「發達」。不然的話,跟的士司機一樣,目的地到了,人也散了,不指望再碰頭了。
話說到這裏,說明白了。下次再坐的士,司機就不會再說我「發達」,但會改問:你跟哪個靚女食飯食出過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純恩
2 : Ar Yan(11362)@2012-05-05 09:04:30

1樓提及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504/86024
坐上的士司機問我:最近沒有出去旅行?我說過兩天就走,去西安。司機說,你就好啦!
我以為他說我經常旅行好。就說,有時旅行是為了工作,也很累的。
司機笑笑:我不是說你旅行好,我是說像你們主持飲食節目,每頓飯都有靚女陪,發達咯!
香港人雖表面仇富,骨子裏都想發達,但拍電視節目有靚女一起吃飯也叫「發達」,可見「發達」在香港的多元化。我笑着問司機:你真的覺得在電視節目中跟靚女食餐飯好發達?
他正色回答:當然啦,又有得食又有靚女陪,仲唔發達!
我便懶得再跟他解釋,其實有些靚女我是不想跟她們吃飯的,有些靚女是電視台安排的,坐在邊上,我怎麼都想不起她們名字,悄悄問過工作人員,轉頭又忘了。於是只有o依o依哦哦,言不及義。
我是個很實惠的人,甚麼叫「實惠」?就是跟靚女吃飯,吃出點事來──你不要心邪,吃出來的,未必是壞事,我說的當然是好事──起碼,吃完飯還有興趣交朋友,不談情說,也再可相約吃飯喝酒。如果做節目做成這樣才有少少「發達」。不然的話,跟的士司機一樣,目的地到了,人也散了,不指望再碰頭了。
話說到這裏,說明白了。下次再坐的士,司機就不會再說我「發達」,但會改問:你跟哪個靚女食飯食出過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純恩


咁同的口味唔同架女去食,真係幾無意思

你去內地食河鮮,就係想食新鮮魚架味,佢就同你講,佢最鍾意食fish and chips

你心裡面只會響起「你收檔啦」
3 : GS(14)@2012-05-05 12:39:20

2樓提及
1樓提及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504/86024
坐上的士司機問我:最近沒有出去旅行?我說過兩天就走,去西安。司機說,你就好啦!
我以為他說我經常旅行好。就說,有時旅行是為了工作,也很累的。
司機笑笑:我不是說你旅行好,我是說像你們主持飲食節目,每頓飯都有靚女陪,發達咯!
香港人雖表面仇富,骨子裏都想發達,但拍電視節目有靚女一起吃飯也叫「發達」,可見「發達」在香港的多元化。我笑着問司機:你真的覺得在電視節目中跟靚女食餐飯好發達?
他正色回答:當然啦,又有得食又有靚女陪,仲唔發達!
我便懶得再跟他解釋,其實有些靚女我是不想跟她們吃飯的,有些靚女是電視台安排的,坐在邊上,我怎麼都想不起她們名字,悄悄問過工作人員,轉頭又忘了。於是只有o依o依哦哦,言不及義。
我是個很實惠的人,甚麼叫「實惠」?就是跟靚女吃飯,吃出點事來──你不要心邪,吃出來的,未必是壞事,我說的當然是好事──起碼,吃完飯還有興趣交朋友,不談情說,也再可相約吃飯喝酒。如果做節目做成這樣才有少少「發達」。不然的話,跟的士司機一樣,目的地到了,人也散了,不指望再碰頭了。
話說到這裏,說明白了。下次再坐的士,司機就不會再說我「發達」,但會改問:你跟哪個靚女食飯食出過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純恩


咁同的口味唔同架女去食,真係幾無意思

你去內地食河鮮,就係想食新鮮魚架味,佢就同你講,佢最鍾意食fish and chips

你心裡面只會響起「你收檔啦」


同班識貨去食囉
4 : gundamlotte(13580)@2012-05-05 12:42:45

李生年紀都唔細,應該對班後生女都無乜興趣。
5 : Ar Yan(11362)@2012-05-05 12:45:57

4樓提及
李生年紀都唔細,應該對班後生女都無乜興趣。


我諗唔關事,老蔡都過頭近,咪又係咁

我諗佢真係鍾意搵伴食野,唔係,點會期望,拍完食完,做朋友
6 : GS(14)@2012-05-05 12:47:47

5樓提及
4樓提及
李生年紀都唔細,應該對班後生女都無乜興趣。


我諗唔關事,老蔡都過頭近,咪又係咁

我諗佢真係鍾意搵伴食野,唔係,點會期望,拍完食完,做朋友


蔡生家底幾唔錯,後來做製片,做唔掂,又給他做了食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1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