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星期六不好過

曾被譽為中國內地女鞋企業第一股的星期六(002291.SZ)日前宣布旗下的佛山星期六時尚產業並購投資合夥企業擬以3.94億元的現金方式收購北京時尚鋒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時尚鋒迅”)和北京時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時欣”)控股權。

提及北京時欣和時尚鋒迅這兩個名字,人們也許不太熟悉,但若是說OnlyLady女人誌網和閨蜜網,愛美的時尚人士一定不會陌生,前者即為後者的母公司。星期六方面表示,上市公司將以此為契機,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逐步實現公司經營戰略升級,以實現公司打造時尚IP 生態圈的長遠目標。

然而,一家主營業務為女鞋的企業為何要選擇去收購時尚網絡公司?

縱觀如今國內的鞋服行業,隨著消費升級、品牌老化讓國產女鞋公司陷入集體低迷的困境。延續去年的頹勢,今年幾家上市鞋企的表現依舊不盡如人意。

作為中國鞋業規模最大的公司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1880.HK)(下稱“百麗”)的鞋類業務去年第三季度同店銷售同比下跌13%。回顧2016年,百麗鞋類同店銷售一直呈下滑態勢,第二季度和第一季度分別下跌10%和16%。星期六也同樣表現不佳。這家公司在2016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10.96億元,同比下降9.6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54萬元,同比下降25.97%。星球六方面的解釋稱,受宏觀經濟和消費者購物習慣改變的影響,零售行業線上線下渠道增速持續放緩,對公司目前主營業務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公司的銷售量和利潤出現大幅下滑;租金、人工等成本不斷攀升,使公司盈利空間出現縮水。”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朱慶驊告訴本報記者,導致上述的傳統品牌女鞋公司業績出現下滑還有一個原因,“如今的百貨商場競爭激烈,對女鞋銷售渠道結構造成影響。”

咨詢公司羅蘭貝格在此前發布的一份報告中也指出,受消費需求快速更叠及百貨渠道日漸式微的影響,傳統老牌女鞋企業紛紛面臨重大下滑困境,短期內扭轉困難。以大東為代表的低價革鞋品牌,以及以Zara和H&M為代表的快時尚跨界品牌正快速成長。

傳統鞋企早就意識到了行業的疲軟並在積極推進各種改革,比如各大品牌在零售終端銷售網點推行了新的會員等級制度開設多品牌集合店;加大電商銷售,采用B2B及B2C兩種模式並行等等。但從近期公布的業績上來看,這些都未能對企業的業績有明顯促進。換而言之,這些改善力度不及預期,起效較緩慢。

百麗鞋業集團CEO盛百椒早前甚至表示如果百麗不轉型就會慢慢死去,但他並未言明百麗未來的轉型方向。

相對而言,百麗目前依舊在鞋業市場上處於龍頭老大的地位,而其它的鞋企早前為了取得一席之地,曾經主打與之不同的個性差異化牌,但隨著行業競爭者日漸增多,且更加細分化,這些中等規模的鞋企開始尋找其它的發展途徑。

千百度(C-Banner) (01028.HK)早在2015年就斥資近12億元收購了擁有超250年歷史的英國著名玩具店哈姆雷斯(Hamleys),直到2016年10月,第一家哈姆雷斯落戶於南京。作為一個新進入者,目前哈姆雷斯與反鬥城、迪士尼在名聲傳播以及規模上尚無法相提並論。不少人對此的疑慮是,花巨資收購與主業完全不相關的業務品類,如何運營對於千百度來說將是一大挑戰。

星期六或是已經意識到在女鞋生意上難有起色,這家公司在2016年3月宣布將公司名稱由“佛山星期六鞋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此舉被認為是意在弱化鞋業主業,為日後的多元化鋪路。

更名後的星期六在探索構建時尚IP 生態圈的路上不斷探索,2016年7月,公司聯合廣州琢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新余創嘉投資管理合夥企業共同成立北京奧利凡星產業並購基金,總規模5 億元,用於投資IP 孵化運營和網紅經濟領域。

最新收購的兩家互聯網公司早前以女性垂直網站業務起家,收購所需的近4億元資金對於星期六而言並不是一個小數目,2016 年上半年,這家公司的營收也才7.09 億元。交易完成後,星期六將擁有時尚鋒迅 83%股權和北京時欣 80%股權,而這兩家公司的業績也將納入上市公司合並報表範圍。

對於星期六來說,能否玩轉網紅、達人、直播等當下最熱的產業還是一個問題。不過公司也同樣持謹慎態度,稱新的發展戰略需要一定時間推進落實,難以在短期內對經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252

A股遇“黑色星期一” 機構賣出多只未開板新股

1月16日,A股遭遇“黑色星期一”。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03.43點,下跌0.3%,成交額2,628億元;深證成指收報9,712.8點,下跌2.95%,成交額2,591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830.85點,下跌3.64%,成交額726億元。

16日龍虎榜數據顯示,機構賣出多只未開板新股。新宏澤被一家機構賣出140萬元,其今日成交1979萬元,上市以來累計收出12個漲停。

美聯新材被四家機構賣出逾11萬元,其上市以來累計收出9個漲停;貝斯特也被一家機構賣出1萬元,今日為其上市以來的第四個漲停。

另外,近期市場走弱,部分新股首次開板前收獲的連續一字漲停板個數減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565

宏觀環境生變 商品遭遇黑色星期三

3月8日,商品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三,國內三家商品交易所的主力合約幾乎全軍覆沒,僅大豆一號A1705微漲報收,玻璃FG1705遭遇跌停,橡膠刷新年內新低。商品的集體崩盤或與宏觀利空不斷有關。

在供給側改革的春風下,自去年以來商品價格一直穩健地上行。期間也出現過幾次極端的跳水,如去年“雙十一”的瞬間價格踩踏,又或者去年4~5月黑色持續回落,多品種跌停也屢見不鮮,市場似乎已經習慣了一言不合就漲停、跌停,然而這一次的集體性跳水,雖然僅有玻璃封死跌停板,但是商品的宏觀環境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變化。

東海期貨研究所副所長賈利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近期國內商品市場整體回調,前期強勢品種也低下了高昂的頭。從時點來看,由於當前商品價格處於高位,資金對市場階段性拐點的預期提前,資金的大幅流出帶來了市場的整體回調。”

技術面看,不少品種已經有了破位跡象,如橡膠均線系統已經出現空頭排列,而國際上的主要商品原油、銅也均已跌破60日均線這一多空分水嶺。

從一般邏輯來看,整體商品出現調整說明調整誘因在宏觀,而不是個別品種的供需。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近日發表觀點稱:“中國的再通脹交易早已在去年夏天達到頂峰。與此同時,中國上遊商品庫存周期的高峰也已過去。據此,當市場共識仍在爭論其結束的時點之時,中國的再通脹交易早已落幕了。”

通脹預期,是去年以來支撐商品價格走牛的重要因素之一,洪灝的觀點無疑直接質疑了商品牛市的根基,與此同時有數據顯示,2月CPI預期被經濟學家普遍調低,這也使得質疑商品牛市拐點來臨的人越來越多。不過國泰君安期貨首席分析師陶金峰告訴記者:“我們不能光看一個月的數據調整就判斷拐點來了,美國通脹數據仍在往上走,回調應該只是暫時的,PPI數據市場預期還比1月高。”

賈利軍也認為:“從政策面來看,供給側改革和通脹預期仍然是支撐商品牛市最大的利好因素。當前工業品,尤其是黑色系商品高漲的價格似乎和政策導向存在較大的分歧。另一方面,部分品種庫存高企,下遊需求尚未啟動,亦對市場造成較大的壓力,回調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國內通脹預期以外,美元因素也壓制著近期的商品市場。近期由於美國經濟數據逐漸走好,美聯儲一系列重要官員講話持續釋放出加息正在臨近的傾向,導致市場預期3月加息的概率大幅飆升。加息預期升溫刺激美元再度走強,而這也對於整體商品形成了巨大壓力。

賈利軍表示,不排除美元再度走強壓制商品市場的局面,工業品的階段性拐點在遲疑中似乎已經到來。

從投機的角度來看,獲利回吐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前期市場炒作地方兩會的基建投資熱潮和環保限產潮似乎接近尾聲,加上資金對全國“兩會”期間政策主題中的一路一帶、供給側改革所帶來的大宗商品利好已有充分預期,市場大部分人都預期兩會後出現拐點。但近期的的盤面來看,資金運作似乎提前。

從更宏觀一點的視野來看,賈利軍認為,雖然供給側改革帶來供應收縮對市場仍有支撐,但需求端遲遲未能有效啟動,市場對於宏觀經濟向好帶來的大宗商品需求增加仍需要進一步證偽,通脹是否呈現拐點仍需進一步觀望。

操作上,期貨市場是雙向的市場,在期貨市場機會永遠存在,洪灝回歸防禦的觀點,陶金峰並不完全認同。陶金峰表示:“期貨市場是可以做空的,和證券市場不一樣。在宏觀下行的大背景下,各個行業又有自己的供需基本面,因此強弱走勢會出現分化,譬如一些農產品如玉米豆粕表現出相對抗跌,可以關註。”

橡谷智庫總經理王海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支持去年以來這波行情被稱為牛市,這只是牛市里的反彈。他預計2011年以來的熊市應該能持續10年左右,2017年長期和中期看跌。據他統計,3月份在小周期里面往往會表現出偏弱的格局。“我猜測3月份重卡數據會非常好,然而橡膠今天受宏觀壓力影響出現大跌,短期還是以繼續持有空單為主。”王海濱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702

全球頭條丨法國大選靴子落地 全球股市迎來瘋狂星期一

——CNBC——

【馬克龍領跑法國大選 全球股市全線走高】隨著上周末法國大選首輪結果出爐,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以領先姿態入圍次輪讓全球市場陷入瘋狂。歐元/美元早盤一度大漲2%並站上1.09關口,創五個半月新高,隱含波動率大跌1/3。亞太市場方面,日經225指數上漲1.4%,澳大利亞ASX200指數和香港恒生指數均以紅盤報收,僅中國A股因投資者擔心監管升級下跌。歐洲市場方面,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2.1%報7264.68,德國DAX指數上漲3.37%報12454.98,創收盤歷史新高,法國CAC40指數上漲4.14%報5268.85,創九年新高及2015年8月來最大單日漲幅。美股創下3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道指上漲1.05%報20763.69,納指上漲1.24%報5983.82,創歷史新高,標普500上漲1.08%報2374.15,金融板塊以2.2%的漲幅領漲。避險資產風光不再,COMEX黃金主力合約周一收盤下跌近1%,報1277.50美元/盎司。

——金融時報——

【恐慌衰退 歐洲銀行股上演瘋狂星期一】周一斯托克600銀行指數上漲4.8%報183.76,創2015年12月來新高,46支成分股全線上漲。法國銀行股表現不俗,法興銀行大漲9.9%,法國農業信貸銀行上漲10.9%,法巴銀行上漲7.5%。其他銀行方面,意大利裕信銀行大漲13.2%,德意誌銀行上漲9.5%,西班牙桑坦德銀行上漲5.8%,巴克萊上漲5.4%,渣打上漲4.8%。分析指出,市場看好馬克龍將在法國大選次輪輕松擊敗勒龐,投資者不必為潛在的法國脫歐及資金流出歐洲銀行系統而擔心,至少在明年意大利大選前是這樣。

——BBC——

【法國總統奧朗德呼籲民眾支持馬克龍】法國總統奧朗德周一呼籲選民投票支持馬克龍,反對極右翼候選人勒龐。在上周末舉行的法國大選首輪角逐中,兩人順利晉級5月7日的最終對決。奧朗德在電視講話中表示,極右翼當選將危機國家,對法國而言,最重要的是團結,歐盟成員國身份及在世界上的地位。此前落敗的菲永和哈蒙已經呼籲支持者轉而支持馬克龍,而極左翼候選人梅朗雄目前態度並不明確。馬克龍與勒龐預計將在5月3日進行電視辯論。

——華爾街日報——

【246億歐元報價阿克蘇諾貝爾 PPG:這是最後機會】由於遲遲得不到回應,美國染料巨頭PPG周一第二次上調了對荷蘭阿克蘇諾貝爾的報價,這也是兩個半月來第三次報價,比前一次高8%至246億歐元,即每股收購價96.75歐元,包括61.50歐元現金和0.357股PPG股票,並準備承諾“巨額”反向分手費。此前阿克蘇諾貝爾兩次回絕了PPG的報價,認為價格缺乏誠意。由於大股東屢次逼宮董事會,阿克蘇諾貝爾4月19日宣布剝離專用化工品業務及擴大分紅來回饋股東。PPG主席兼總裁麥加利表示,我們不會放棄,但這是最後的報價了,與我們合作將為雙方創造額外價值,並對阿克蘇諾貝爾所有股東有利。阿克蘇諾貝爾股價今年迄今上漲37.6%,同期PPG上漲11.8%.

——Reuters——

【法國大選決戰未上演 勒龐率先向馬克龍發難】上周末的法國大選第一輪結果讓市場松了空氣,最新民調顯示,馬克龍有望在第二輪終極對決中至少以60%-40%的結果戰勝勒龐,勒龐所提出的廢除歐元恢複法郎、脫歐等瘋狂想法極可能胎死腹中。不過勒龐不願善罷甘休,周一她在加萊海峽省的埃南博蒙競選總部表示,馬克龍在打擊伊斯蘭恐怖主義問題上態度軟弱缺乏經驗,過去兩年法國遭遇多起恐襲,已經造成超過230人遇難。勒龐隨後在接受法國電視2臺采訪時宣布“出於超越黨派的考慮”,將卸任國民陣線領袖職位。

——Bloomberg——

【特朗普稅改計劃將把企業稅降至15%】據白宮官員透露,為履行競選承諾,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新稅改計劃將專註於中產階級減稅,稅收簡化及讓美國商業恢複競爭力(將企業稅降至15%)。周三特朗普將公布稅改綱領,在此之前,其高級經濟顧問科恩、財長努欽將向眾院議長瑞恩、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內爾以及國會稅收政策委員會作稅改計劃簡報。努欽表示,特朗普“很確信”美國能實現3%的經濟可持續增長,這也將彌補稅改造成的財政收入缺口,實現“自我支付(pay for itself)”。

——印度經濟時報——

【印度財長:印度經濟增速7-8%“再正常不過”】印度財長Arun Jaitley周一表示,在目前的國際背景下,印度經濟以7-8%的增速發展“再正常不過”。莫迪政府所有的決策都是為了這一點,地方選舉結果已經說明了政府獲得了廣泛支持。最重要的決策是聽取各方意見後作出的,也因此獲得了更大的響應。目前印度在財政赤字、通脹控制等方面表現可圈可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890

美股迎“超級星期四” 科技公司財報亮眼

美國政府當地時間周三宣布了史上最大幅度的減稅政策,將對企業和個人稅收進行下調。不過由於該政策缺乏具體細節,仍存在大範圍調整的可能性,華爾街反應平淡,昨天美股收盤出現小幅回落。

自特朗普就任以來,美國三大股指一路狂飆,納斯達克指數本周已經連續兩日收盤站上6000點高位。美銀美林分析師Mark Cabana表示:“即使特朗普的減稅政策讓人失望,美股也將不受影響,仍然保持上漲勢頭。因為減稅計劃是一項長期的計劃,還有很多期待。”

眼下正值美股財報季,作為特朗普“百日新政”中最受益的科技股,亞馬遜、蘋果、Facebook、谷歌、特斯拉等股價更是輪番創新高,亞馬遜今年以來股價更是上漲超過20%。標普信息科技板塊今年以來的平均漲幅也都超過了14%,好於金融、醫藥和能源等板塊。此外,根據renaissance Capital的統計數據,今年以來的IPO創下了七個季度以來最活躍的水平。

當地時間周四,美股又將迎來“超級科技日”,一大批高科技巨頭都將公布財報,包括微軟、英特爾、施貴寶(Bristol-MyersSquibb,BMS)、福特、康卡斯特、陶氏等。

截至周四,已經發布財報的標普500公司一半企業的平均盈利超過了14%。根據路透社統計,今年全部企業平均盈利同比去年第一季度預計將上升12%。

當地時間周三,美國聯合技術公司公布財報顯示,當季凈利潤為14億美元,同比增長18%。調整後每股收益為1.48美元,預期1.39美元,同比上漲1%。財報還顯示,聯合技術公司一季度凈銷售額138億美元,高於預期135億美元。

聯合技術重申其2017年展望,將每股收益從6.30美元上調至6.60美元;將總銷售額從575億上調至590億美元。聯合技術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格雷戈里-海斯(Gregory Hayes)表示,對2017年的預期和2020年的目標仍然充滿信心。

聯合技術公司科學與技術事務高級副總裁麥克-麥奎德(Michael McQuade)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聯合技術正在使用分析學、影像學以及人機互動等新技術優化航空、機械、建築領域的產品。這些新技術將為公司帶來更多盈利。”

對於特朗普“將制造帶回美國”以及“創造美國就業”等政策,麥奎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聯合技術60%的生產制造都位於美國以外,公司不僅要考慮‘美國制造’,更要考慮‘全球制造’。”

不過,麥奎德拒絕針對特朗普的減稅政策發表更多評論。但他不否認這將為企業保留更多利潤用於創新。

周三公布財報的還有支付服務提供商PayPal。財報顯示,PayPal第一季度凈營收為29.75億美元,同比增長17%;凈利潤為3.84億美元,同比增長5%。PayPal的營收和盈利均超出華爾街預期。PayPal還上調了2017財年全年的業績展望,其盤後股價大幅上漲超過6%。

從用戶數量來看,PayPal第一季度新增活躍用戶賬戶為600萬個,截至一季度末,活躍用戶賬戶總數超過2億個,其中包括1600萬個商家賬戶。在第一季度中,PayPal處理的交易量達到了17億次,同比增長23%。在過去的一年里,PayPal平均每個活躍賬戶交易處理量為32次,同比增長12%。

PayPal預計,2017財年第二季度該公司凈營收將在30.5億美元到31億美元之間,同比增長15%至17%;每股收益預計在0.30美元至0.32美元。公司2017財年全年的凈營收預計預計在125.2億美元至127.2億美元,同比增長15%至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38

今個星期賤價配股和高價買入吹氣資產名單

由於接到某些公司發出律師信,對於我們把威華達(622)列為老千股的回應,未生就此致歉,並刪除文章。但在此勸告各位,這隻股筆者是不會購入,也不希望大家購入,謝謝。但未生對於這堆股票的對抗之心沒有停止,希望證監會一直正視以下的問題。

因為這個星期,有部分上市公司和一些證券行為測試港交所及證監會的底線,不斷瘋狂推出不少異樣的配股和收購,筆者沒有辦法一一投訴,但整理名單如下,這篇文章筆者稍後會一併寄往證監會、港交所及港交所上市科所有組群,希望他們以快速回應的態度,對付這一批垃圾上市公司。筆者在此奉勸多位,不要嘗試在證監會嚴厲打擊前,購買以上的股票,謝謝。

(1) 賤價配股及濫發新股
1. 中國海景(110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509/LTN2017050957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509/LTN2017050957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529/LTN20170529766_C.pdf
公司剛剛於上月賣出約3.6億的股份,隨便說用於營運資金,竟然無端發行新股集資1.6億,其中1.1億又用於業務上,究竟之前套現的營運資金是否亂編理由,有否誇大融資需要?

2.寶威控股(24)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531/LTN20170531629_C.pdf
公司用盡授權最低位折讓價20%配股。

3. 陽光油砂(201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531/LTN20170531726_C.pdf
公司用盡授權最低位折讓價接近20%配股。

4. 雷士照明(222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04/LTN20170604022_C.pdf
公司資產值約1元,大股東連控股權都放棄,都以0.8元發行新股,攤薄小股東。

5. 眾安房產(67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04/LTN20170604008_C.pdf
公司用盡授權最低位折讓價20%配股,較資產值大折讓。

(2) 買垃圾業務
1. 萬泰企業股份(810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7/0530/GLN20170530002_C.pdf
公司以4,600萬購入一間負資產的公司,盈利似乎並不穩定。

2. 中國農林低碳(106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531/LTN201705311071_C.pdf
公司以1.7億購入估值1.51億的樹木。該公司資產值只是約100萬。

3. 勝利管道(108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02/LTN201706021596_C.pdf
買虧本物業。

4. KSL (817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7/0531/GLN20170531130_C.pdf
1,790萬買入虧本業務。

5. 香港生命科學技術(808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7/0531/GLN20170531126_C.pdf
4,390萬買入大嶼山不知哪兒村屋,業務虧損。

6. City E-solution(55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530/LTN20170530012_C.pdf
以1.7億估值買入韓國美容權利51%權益,但無往績。

(3) 不合理發行新股
1. 米格國際(124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02/LTN201706021666_C.pdf
公司有逾2億現金,僅4,900萬負債,淨現金1.52億,每股資產值約0.95億。竟然以較資產值價格0.95折讓75%的0.24元換股價,發行4,900萬可換股債券,按資產值價格計逾2億,估值師只是估值5,088萬。對股東權益有損害。

證監會、港交所如果再次對這些上市公司的不知所謂視若無睹的話,筆者或會聯同其他投資者公開向特首及立法會議員聯絡,要求他們檢討現時的法例,並要求對上市公司的不法行為加強刑事責任,以阻嚇大股東對小股東的不當行為,從而提高他們犯事的成本,減少他們出老千欺騙股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271

今個星期賤價配股、高價買入吹氣資產及購入證券行名單

上星期文章提及,有部分上市公司和一些證券行為測試港交所及證監會的底線,不斷瘋狂推出不少異樣的配股和收購,筆者沒有辦法一一投訴,但整理名單如下,這篇文章筆者稍後會一併寄往證監會、港交所及港交所上市科所有組群,希望他們以快速回應的態度,對付這一批垃圾上市公司。筆者在此奉勸多位,不要嘗試在證監會嚴厲打擊前,購買以上的股票,謝謝。
賤價配股:
(1) 陽光油砂(200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05/LTN201706051423_C.pdf
以大折讓於資產值價格—配股。

(2) 中國公共採購(1094)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06/LTN20170606344_C.pdf
用盡一般授權限額最低值配股。

(3)民眾金融科技(27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06/LTN201706061301_C.pdf
以一般授權限額最低值,配售1億可換股債券予華融(2799),一般來說,換股價應較市價高。

(4) 中國核能建設(61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09/LTN2017060986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315/LTN20170315012_C.pdf
用盡一般授權限額最低值配股,其稱「籌集所需資金以供日後使用之良機,令本集團毋須向金融機構借貸,避免承擔財務成本。」,但按其以擴大後股本16.67%、集資1.8億及盈利約7,300萬,以及利息1.4%至4.99%計算,節省之利息不足以抵償攤薄盈利。

垃圾收購:
(1) 永耀集團控股(8022)
用承兌票據購入土耳其建築及承包工程業務30%股權,作價655萬美元,購入前一年靠重估土地價值,使利潤達到不尋常高水平,資產值接近估值,非常可疑。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7/0606/GLN20170606114_C.pdf

(2)中國環境資源(1130)
用6,000萬元承兌票據購入高於資產值4.8倍之土地。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07/LTN20170607004_C.pdf

(3)DX.com 控股(808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7/0606/GLN20170606002_C.pdf
屬於Webb「神祕網絡」(亦稱康健系)一員,以8,000萬購入一項仍虧損資產,資產值高估5倍。

購入證券行:
(1) 東吳水泥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05/LTN201706051085_C.pdf
不務正業,以1,600萬購入證券行股權。


其他:
(1)大健康國際(221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08/LTN20170608779_C.pdf
以嚴重低於資產價格發行新股,收購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縣四棚鄉三人班村林地。

證監會、港交所如果再次對這些上市公司的不知所謂視若無睹的話,筆者或會聯同其他投資者公開向特首及立法會議員聯絡,要求他們檢討現時的法例,並要求對上市公司的不法行為加強刑事責任,以阻嚇大股東對小股東的不當行為,從而提高他們犯事的成本,減少他們出老千欺騙股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760

過去兩星期賤價配股、高價買入吹氣資產及購入證券行名單

如兩星期前文章提及,有部分上市公司和一些證券行為測試港交所及證監會的底線,不斷瘋狂推出不少異樣的配股和收購,筆者沒有辦法一一投訴,但整理名單如下,這篇文章筆者稍後會一併寄往證監會、港交所及港交所上市科所有組群,希望他們以快速回應的態度,對付這一批垃圾上市公司。筆者在此奉勸多位,不要嘗試在證監會嚴厲打擊前,購買以上的股票,謝謝。

賤價配股:
1. 高雅國際(90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20/LTN20170620680_C.pdf
以接近折讓20%下限配售最大比例新股。

2. 萬德金融(816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7/0619/GLN20170619072_C.pdf
以接近折讓20%下限配售最大比例新股。

垃圾收購:
1. 鼎億集團(50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21/LTN20170621647_C.pdf
以較現價折讓40%的價格發行10億港元新股,收購大股東湛江物業,尚有一部分未有開發,價格僅折讓約20%,造成對原有股東的大額攤薄,更未計算估值師對價格之高估。

2. 百德國際(266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21/LTN20170621590_C.pdf
以9,830萬購買位於雲浮市商鋪,完全沒有公允的估值。

3. 華章科技(167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19/LTN20170619711_C.pdf
公司以較收市價折讓30.9%發行新股收購業務,為何不以現金代價支付,然後高價配售新股?

4. 米格國際(124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22/LTN20170622803_C.pdf
為何不考慮減少收購比例,而一定要全部收購,並賤價發行可換股債券?

5. 工蓋(142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16/LTN20170616967_C.pdf
以3,000萬購買台灣物業。

買證券行:
1. 普匯中金(99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12/LTN20170612990_C.pdf
購入一家證券及金融服務公司51%股權,整體估值5,000萬美元。


其他:
1. 譽滿國際(821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7/0623/GLN20170623062_C.pdf
該公司以3,420萬購入一個地址不詳的北京物業,希望該公司能披露物業名稱。


證監會、港交所如果再次對這些上市公司的不知所謂視若無睹的話,筆者已有計劃在未來半年內,聯同其他投資者公開向特首及立法會議員聯絡,要求他們檢討現時的法例,並要求對上市公司的不法行為加強刑事責任,以阻嚇大股東對小股東的不當行為,從而提高他們犯事的成本,減少他們出老千欺騙股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957

過去一星期賤價配股、高價買入吹氣資產及購入證券行名單

如上星期前文章提及,有部分上市公司和一些證券行為測試港交所及證監會的底線,不斷瘋狂推出不少異樣的配股和收購,筆者沒有辦法一一投訴,但整理名單如下,這篇文章筆者稍後會一併寄往證監會、港交所及港交所上市科所有組群,希望他們以快速回應的態度,對付這一批垃圾上市公司。筆者在此奉勸多位,不要嘗試在證監會嚴厲打擊前,購買以上的股票,謝謝。

賤價或用途有合理懷疑配股:
1. 毅高國際(821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7/0627/GLN20170627120_C.pdf
以一般授權可授予之折讓條件配股,配售用途有一部份購入股份,在公司有問題時仍然亂投資,集資用途成疑,筆者會另外作出深入投訴。

垃圾收購/賤價出售:
1. 仁智國際(808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7/0627/GLN20170627112_C.pdf
以低價售出永恆晶石予賣方前銷售及市場總監。

2. 東岳集團(18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28/LTN201706281063_C.pdf
買入淄博市物業,但這些二線城市銷售情況不好,可能買錯貨。

3. 伯明翰體育(230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702/LTN20170702048_C.pdf
以發行新股方式,高價購入柬埔寨物業。

4. 御藥堂(93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30/LTN201706301477_C.pdf
以泡沫價2.7億購入微信支付境外解決方案。

其他:
1. 興科蓉醫藥(6833):
以低於招股價0.8元,且較市價溢價低發行大額可換股債券予投資者,投資者名稱含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625/LTN20170625068_C.pdf

證監會、港交所如果再次對這些上市公司的不知所謂視若無睹的話,筆者已有計劃短期內,聯同其他投資者公開向特首聯絡,發出公開信,要求他們檢討現時的法例,並要求對上市公司的不法行為加強刑事責任,以阻嚇大股東對小股東的不當行為,從而提高他們犯事的成本,減少他們出老千欺騙股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516

過去一星期賤價配股、高價買入吹氣資產及購入證券行名單

如上星期前文章提及,有部分上市公司和一些證券行為測試港交所及證監會的底線,不斷瘋狂推出不少異樣的配股和收購,筆者沒有辦法一一投訴,但整理名單如下,這篇文章筆者稍後會一併寄往證監會、港交所及港交所上市科所有組群,希望他們以快速回應的態度,對付這一批垃圾上市公司。筆者在此奉勸多位,不要嘗試在證監會嚴厲打擊前,購買以上的股票,謝謝。

賤價或用途有合理懷疑配股:
1. 眾安房產(67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704/LTN20170704020_C.pdf
以低於資產值近半發行1億股新股。

2.中國新城市(132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7/0627/GLN20170627120_C.pdf
同母公司眾安房產(672)一樣,以低於資產值甚多價格發行新股。

3. 高山企業(61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703/LTN201707032047_C.pdf
以嚴重低於資產值發行新股。

垃圾收購/賤價出售:
1. 環能國際(110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704/LTN201707041742_C.pdf
以5,400萬購入垃圾礦。

2. 美麗家園(123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707/LTN20170707803_C.pdf
以帳面值非以現值出售現有地皮,估值師價格可能不公允。

3. 銀仕來控股(161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705/LTN201707051352_C.pdf
以1.452億出售原上市資產。

4. 譽滿國際(821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7/0707/GLN20170707052_C.pdf
以2,000萬買入垃圾資產。

證監會、港交所如果再次對這些上市公司的不知所謂視若無睹的話,筆者已有計劃短期內,聯同其他投資者公開向特首聯絡,發出公開信,要求他們檢討現時的法例,並要求對上市公司的不法行為加強刑事責任,以阻嚇大股東對小股東的不當行為,從而提高他們犯事的成本,減少他們出老千欺騙股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1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