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消息,據彭博報道,知情人士稱在最初交易談判中,尋求資金來收購AC米蘭足球俱樂部的中資財團提供了虛假的銀行文件。知情人士透露,為了在交易談判過程中向對方證明其財力,中資財團提供了江蘇銀行出具的文件,該文件顯示了財團成員企業賬號的交易詳情。
其中一份所謂的銀行文件顯示的打印日期是8月25日下午4:14,文件還列出了近期的賬戶活動,顯示當天有約8.5億元(約合1.28億歐元)的余額。文件還印有橢圓形印章,印章上有江蘇銀行的名稱。
江蘇銀行周二在郵件中回複彭博稱,其並沒有出具過這樣的一份文件。對此,以商人李勇鴻為首中資財團在郵件中回應稱,無法證實其曾提供過這樣的文件,但拒絕提供更詳細的信息。
今年8月5日,AC米蘭和中國財團簽署了轉讓協議,中歐體育將出資7.4億歐元收購AC米蘭99.93%的股權。當時AC米蘭收到了1500萬歐元的定金,隨後在9月7日8500萬歐元也已經支付完畢,至此中國財團1億歐元定金已經繳納完畢,米蘭的股權轉讓將進入收尾階段。雙方預期今年年底交易將會全部完成。
據彭博9月15日報道,有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自同意與前意大利總理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麾下公司Fininvest SpA達成一項協議以來,正試圖收購AC米蘭足球俱樂部的中資財團一直都在尋找更多投資者。
以李勇鴻為首的這個財團還正在考慮建設一座新的體育場,這是其擴張計劃的一部分內容。消息人士稱,該財團一直都在向潛在的合作夥伴表示,如果AC米蘭最終能在中國的一個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那麽他們就將賺到龐大的投資回報。與西方市場相比,中國上市企業的股票現在擁有一定的溢價。
9月24日中歐體育通過其官方微信號對造假事件發布聲明,表示其在與菲寧維斯特關於本次AC米蘭股權收購所涉及相關協議及文件中,不存在任何虛假文件,並且雙方的交易及股權交割已進入最後的階段。該份申明中也附有意大利時間9月23日,AC米蘭足球俱樂部母公司菲寧維斯特發表公開聲明原文。
中歐體育聲明中稱,鑒於第三方不斷通過斷章取義和歪曲事實等行為嘗試幹擾本次交易完成,不僅給AC米蘭和關心AC米蘭的支持者們造成了困擾,同時是對懷揣足球夢想和情懷的中國企業的惡意攻擊和刻意抹黑,對此,中歐體育將采取一切必需的法律手段維護公司名譽及本次AC米蘭收購中所有中國企業的榮譽。同時,中歐體育將與菲寧維斯特一起攜手完成本次並購,與關心和支持AC米蘭的所有人共享這份激情與榮譽。
菲寧維斯特的官方回應稱,鑒於一系列的謠言,公司被迫重申,對於買家財務穩健性的調查是基於中國和國際的金融機構和專業人員進行評估。同時,根據8月份簽訂的合同,中歐體育已經如期支付了一億歐元的定金,他們也兌現了所有的承諾。菲寧維斯特和中歐體育正共同努力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交易。
以下為聲明原文:
針對近日不斷出現的關於AC米蘭的中國買方在收購過程中曾出具虛構的銀行文件等媒體報道及傳言,包括財新網發表的《中資財團收購AC米蘭連曝假銀行文件》一文報道的內容,中歐體育和AC米蘭現控股公司菲寧維斯特現針對相關事宜發表如下嚴正聲明。
在中歐體育與菲寧維斯特關於本次AC米蘭股權收購所涉及相關協議及文件中,不存在任何虛假文件,並且雙方的交易及股權交割已進入最後的階段。
菲寧維斯特發表公開聲明稱,中歐體育已經按照雙方的協議規定按時履行義務,雙方正在積極致力於完成最終的交易,菲寧維斯特不會再對這些無中生有的信息予以置評,現市場上出現的不實言論不會影響本次交易的正常進行。
鑒於第三方不斷通過斷章取義和歪曲事實等行為嘗試幹擾本次交易完成,不僅給AC米蘭和關心AC米蘭的支持者們造成了困擾,同時是對懷揣足球夢想和情懷的中國企業的惡意攻擊和刻意抹黑,對此,中歐體育將采取一切必需的法律手段維護公司名譽及本次AC米蘭收購中所有中國企業的榮譽。同時,中歐體育將與菲寧維斯特一起攜手完成本次並購,與關心和支持AC米蘭的所有人共享這份激情與榮譽。
中歐體育投資管理長興有限公司
2016年9月24日
9月30日,蘇州市物價局發文,要求進一步加強商品住房價格監管。
全文如下:
為進一步加強新建商品住房價格監管,規範房地產價格行為,根據《市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蘇州市區房地產市場管理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蘇府〔2016〕119號)要求,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對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提醒、約談、告誡,必要時暫停其價格申報,並建議由住建部門暫緩核發預售許可證:
1.申報價格明顯高於開發建設成本及行業合理利潤或周邊同類型樓盤價格;
2.完成價格申報後超過規定期限未向住建部門申請錄入商品房銷售網上管理系統;
3.出現社會集中反映的價格問題的;
4.價格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以行政處罰的;
5.價格主管部門認為有必要提醒告誡的其他情形。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價格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必要時予以公開曝光,並建議由國土部門強化對其參與土拍資格審查,提高其參與土地競買條件:
1.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偽造鼓吹交易數據制造“恐慌”氛圍,以及捂盤惜售、變相囤積房源、“饑餓營銷”等惡意炒作、哄擡房價、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行為;
2.不符合商品房銷售條件,以認購、預訂、排號、發放VIP卡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取或變相收取定金、預訂款等性質的費用,借機擡高價格;
3.以土地拍賣、政策調整等為借口哄擡價格;
4.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5.采取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等手段,或使用欺騙性、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方式誘導他人與其交易進行價格欺詐;
6. 不按照規定的內容和方式明碼標價,未在銷售場所顯著位置公示“一房一價”信息、影響價格的相關因素、房屋銷售過程中涉及的相關費用、已售出的房源及成交價格等內容;
7.違反商品房銷售“一價清”和明碼標價制度,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房屋或者收取未標明的費用;
8.以捆綁搭售或者附加條件等限定方式,迫使購房人接受商品或者服務價格;
9.其他價格違法行為。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將其行為納入不良信用記錄,並建議由住建、國土部門依法暫停其網上銷售,降低直至取消其開發資質,情節嚴重的取消其參與土地公開出讓市場競買和參與蘇州房地產開發建設的資格:
1.不按規定執行價格申報制度且拒不糾正;
2.虛構成本及提供其他虛假價格申報材料;
3.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超過申報價格銷售房屋;
4.被列入蘇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黑名單”;
5.存在嚴重價格違法行為並受到較重行政處罰;
6.其他嚴重失信行為。
10月4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網易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秘密提交了網易傳媒的IPO(首次公開招股)上市申請書草案。
路透社稱,文件顯示,網易計劃在這項IPO交易中提供和出售的股票數量以及籌資目標均尚未決定。
網易表示,預計這項提議的IPO交易將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完成其審查程序以後開始進行,並需視市場其他情況而定。
9月13日晚,彭博社曾報道稱,知情人士透露,網易在尋求通過分拆新聞業務來融資約3億美元,之後將專註於核心的網遊業務。融資形式可能通過在美國IPO進行,但也可能直接出售新聞業務。當時這一分拆還處於計劃階段,曾尋求與潛在買家談判。不過9月14日晚,網易對此消息進行了辟謠。
自2000年網易上市後,新聞門戶和遊戲是網易發展兩個核心,不過兩相對比之下,門戶相較於遊戲,只給網易帶來微小貢獻。
網易於8月18日公布了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報告顯示,網易2016年第二季度總營收達人民幣89.53億元,同比增長96%;第二季度凈利潤為人民幣27.21億元,同比增長為91%。從具體業務來看,在線遊戲服務凈收入為64.38億元人民幣(9.69億美元),在線遊戲服務和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的收入達到了94.1%,但網易傳媒業務帶來的廣告服務凈收入為5.31億元,僅占總收入的5.9%,雖然同比增長了24%,依然是網易收入占比最低的一項業務。
每經記者 趙娜
網易今日(10月4日)宣布,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秘密提交了網易傳媒的IPO(首次公開招股)申請草案。網易表示,目前網易計劃在這項IPO交易中提供和出售的股票數量以及籌資目標均尚未決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PC時代,“有態度”是網易作為門戶網站打出的、令人記憶猶新的標語,外界對網易的標簽也一度是門戶+遊戲。如今,門戶的標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逐漸變淡,遊戲幾乎就成了網易的標簽,這部分業務正為網易貢獻著七成以上的凈收入。
按收入計算早已是一家遊戲公司
相較於一份標準公開的IPO申請文件,秘密提交方式的依據是美國2012年頒布的《創業企業融資法案》(JOBS Act)。該法案規定,年營收不到10億美元的企業可以秘密啟動IPO申請流程。秘密提交IPO申請的企業能夠以完全保密的形式與SEC在IPO文件措辭上反複協商。正式上市時其申請文件才會首次面向公眾開放。
網易眼下的主營業務包括遊戲、廣告,以及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三類。按收入規模,遊戲是當之無愧的支柱業務。按增幅,亮點是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在過去數個季度大幅增長。
據藍鯨TMT報道,9月13日晚,外媒曾報道稱,網易將通過分拆新聞業務融資3億美元,融資形式可能通過在美國IPO進行,但也可能直接出售新聞業務,對此,網易進行了辟謠。
而北京時間今日,網易宣布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秘密提交了網易傳媒的IPO(首次公開招股)申請草案,並稱,目前其計劃在這項IPO交易中提供和出售的股票數量以及籌資目標均尚未決定。
公告同時顯示,預計這項提議的IPO交易將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完成其審查程序以後開始進行,並需視市場和其他情況而定。
就網易傳媒秘密提交IPO文件一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日聯系了網易傳媒方面求證並了解情況,得到的回應是,“這個事情,以網易公司公告為準,網易傳媒暫不做回應”。
記者隨後在網易發出的上述英文公告中留意到,網易對自己的概括是:one of China's leading internet and online game services providers,也就是“中國領先的互聯網和在線遊戲服務提供商之一”,從官方表述也能看出其現在的業務重心。
值得註意的是,從營收結構看,今年二季度,網易的遊戲業務占比71.9%(去年同期80.1%);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的營收占比22.1%(去年同期10.6%),網易考拉海購是拉動該業務保持較高增幅的主要動力;廣告服務占比6%(去年同期9.4%)。
分業務來看,該季度,網易的廣告服務凈收入5.31億元人民幣(7,992萬美元),同比增長24.2%;在線遊戲服務凈收入64.38億元人民幣(9.69億美元),同比增長76.0%;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二季度凈收入19.83億元人民幣(2.98億美元),同比增長達310.6%。
面對這份“成績單”,網易在財報中稱,網易新聞客戶端、網易雲音樂等網易移動端產品,在二季度取得商業化突破,也帶動了網易在廣告服務方面營收的增長。
昔日四大門戶現差異
國內四大門戶網站指的是新浪、網易、搜狐和騰訊四家。如果按成立時間先後計,網易創立於1997年6月,搜狐1998年2月成立,騰訊1998年11月成立,新浪1998年12月成立。眼下,這四家互聯網公司的發展各異。
業內認為認為,網易和騰訊的遊戲業務已成為各自的“現金牛”。相較而言,搜狐的主營業務包括廣告、搜索和遊戲,遊戲業務即暢遊目前表現欠佳,而其視頻業務在BAT視頻網站陣營的夾擊下,表現也不甚理想。新浪目前的主要業務是微博與門戶兩大塊,業務模式也相對單一,但近期微博似有回春。
四家里,只有騰訊不是從門戶業務起家,如今則依靠著其根基濃厚的社交基因,憑借微信朋友圈等渠道,通過效果廣告在廣告業務上打開了一定的想象空間。
盡管依靠廣告就能舒坦過日子的光景已一去不複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是對比了四家的最新廣告收入,昔日四大門戶在今年二季度的表現如下:
網易廣告業務收入7,992萬美元,同比增長24.2%;
新浪廣告業務收入2.05億美元,同比增長16%;
搜狐在線廣告業務總收入2.73億美元,同比下降5%;
騰訊網絡廣告業務收入65.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0%,其中約56%由效果廣告貢獻。
據不完全統計,平臺上約有 80% 的網約車司機不符合規定中的要求。
8 日,一則重磅新聞在國慶假期回歸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被爆出,那就北上深等多個一線城市發布了關於網約車的細則草案。這真是給出行領域增添陣陣寒意啊!要對網約車進行數量監控,不僅需要司機考取證書更是對戶籍進行了限制;令大家關註的還有車型的把控,必須比傳統出租車汽車要好。如果按此規定實施,不知網約車是否還能生機勃勃?今天 FellowData 就為你獨家解讀下網約車新規細則以及它可能將會帶來的市場變動。
用數據來為網約車司機師傅畫像
首先,FellowData 借助今年 5 月人民網輿情檢測室出品的《網約車平臺就業數據報告》描繪了當下網約車司機群體的整體畫像。其中選取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等 9 座城市的 1.5 萬名網約車司機進行了調查。
從以上數據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參與調查的 9 座城市中,網約車平均年齡為 35.97 歲,其中主力軍是處於 25-34 的青壯年司機,占比高達 80% ,遠高於全國就業人口對應占比,全職投入到網約車司機的比重也相當大。
而對細則當中包括北京、上海等地都要求司機持有本地戶籍才能上崗這一條規定的討論最為激烈,在上圖當中了解到在調查的 1.5 萬司機中只有 44.77% 擁有當地戶籍。
據不完全統計,平臺上大概有 80% 的網約車司機不符合規定中的要求....
以上海為例,據滴滴平臺統計:上海已激活的 41 萬余司機中,具有上海本地戶籍僅有不到 1 萬名司機。此外,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對車輛、司機門檻的規定,也會讓司機群體收入減少 70% 以上。這可能成為各平臺上現有司機失業的終極元兇。
細則為網約車行業制定門檻,但卻忽視出行觀念已悄然改變
在社會各界紛紛對新政表示不同看法的時候,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官方微博發布了《北京市出租汽車行業深化改革有關政策文件解讀》解釋為何規定網約車司機和網約車為北京戶籍、北京市車輛。一句話總結:這麽做,全是為了治理交通擁堵啊。其實「治堵」這件事情一直是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政府甚至是全國大部分政府的頭疼之事。
FellowData 小編也曾在打車時聽司機講起,可能由於一些司機自身問題,在重要的交通路段隨意等客停車,造成某些路段嚴重擁堵。但如此規定真的能改善「堵城」的交通狀況嗎?
但通過 2009-2015 年我國私家車保有量數據可以看出,近年來保有量增速是有放緩的趨勢。中國出行用戶必須擁有私家車的固有觀念已逐漸過渡到使用車輛的新觀念。專車的出現的確從某些層面上滿足了用戶出行的個性化需求,一定程度上成為私家車的替代品。拼車形式的出現,在節約社會總體成本的同時,也將出行變得更便利、省去停車費以及加油費用。這也就是共享經濟在出行領域的重要布局。
在全國看來,小汽車的使用效率普遍偏低,每天平均使用時間少於 1 小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限制車輛作為專車更高效的使用,在某種程度上也使汽車使用率大打折扣。因此,對於解決交通擁堵這件事也是要科學分析。
若新規出臺實施,司機、乘客以及平臺都將如何生存
80% 網約車司機都不符合要求
畢竟在北京、上海這類超一線城市,雖然人口眾多,但擁有本地戶口的人還是占少數。所開車輛符合軸距和排量要求的更是少之又少。就目前來看,依照細則條例以及平臺的高獎勵門檻,將來可能會退出一大部分兼職司機及車輛。對於一部分自由職業者來說,合法後的網約車也算是一份正式工作,他們將來可能又要回歸原來的生活。
乘客等車時長以及車費均將提高
從網約車出現以來到合法化再到現如今的新規細則的修訂,乘客關心的問題始終都是會不會漲價,還會不會有優惠……
因為網約車之所以定價相對實惠是因為共享車輛本身的平民性,但細則當中規定的 2.0L 或者 1.8T 以上的車型,無形當中就增加了車輛運營成本,所以車費增長是「指日可待」。並且由於網約車數量的減少,出行時間成本也將會有所提升,就滴滴平臺粗略計算,等車時間將由現在的平均 5 分鐘延長到 15 分鐘以上。
網約車平臺靈活管理司機及車輛才是正解
網約車並不是第一次遇到政策打壓,在起步階段,為了提升用戶體驗,提高打車成功率,當時的滴滴和快的就在自己的 App 客戶端中設置了「加價」選項。顯然,不論從國家規範層面,還是各地管理層面,「加價」或「議價」都是明令禁止的。從最開始各地嚴格監控網約車並攔截司機,到今年 7 月網約車正式納入合法軌道。由此可見,網約車平臺與政府的積極溝通起到作用。
另一方面,從滴滴的布局來看,其不僅在打車出行領域占據絕對主導地位,還投資了公共交通以及共享單車。其次它也將觸角伸到醫療、地產等領域。隨後將產業延伸至【醫食住行】等生活領域,進而構建整個的生態體系。即使這次政策出臺,經歷了大風大浪的滴滴也不會因此喪命。
在未來,網約車在不違背規定的前提下,對車輛、司機管理等方面更為靈活,讓大眾享受到更多紅利才是要考慮的應對措施。
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菲律賓共和國總統杜特爾特於10月18日至21日來華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
10月20日,據央視新聞消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今天在媒體吹風會上表示,杜特爾特此訪成果豐碩,兩國簽署13項雙邊合作文件,兩國友好關系全面恢複。
分管亞洲事務的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表示,杜特爾特總統這次訪問,以及中菲兩國元首的會談,具有重要意義。有四層意義:
第一,標誌著兩國友好全面恢複。恢複到了正常的軌道。
第二,標誌著中菲務實合作將進入新階段。
第三,標誌著中菲妥善處理南海問題將掀開新的一頁,回到雙邊對話協商軌道。
第四,標誌著中菲傳統友好全面恢複。
劉振民透露,接下去中菲兩國將恢複外交磋商、防務安全磋商、政黨議會交往等多領域合作機制。中菲還簽署了13項雙邊合文件。涉及經貿、基礎設施建設、毒品打擊、海上合作以及民間交流。
劉振民還表示,中方將取消幾年前中方發出的針對菲律賓的旅遊提醒,這將極大地鼓勵跟刺激大批遊客前往菲律賓旅遊。這次也宣布,將恢複27家菲律賓企業對華熱帶水果的出口。
杜特爾特18日晚抵達北京,外交部長王毅到機場迎接
據悉,農業國家菲律賓基礎設施落後,超過一億人口中,接近四分之一都是貧困人口。改善民生是當前菲律賓最迫切的任務。此次中菲簽署的一系列合作文件,將擴大兩國經貿合作規模。中方還將支持菲律賓參與海上絲綢之路計劃,有助於菲律賓搭上區域合作的經濟列車。
10月27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傳統基礎設施領域 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工作導則》(下稱“PPP工作導則”),對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的操作細則進一步規範。
部分PPP市場人士發現,發改委的PPP工作導則和近期財政部出臺的公共服務領域PPP項目操作細則有些沖突、“打架”現象,引起了一些擔憂。
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劉飛參與了PPP工作導則部分起草和討論工作,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發改委PPP工作導則和財政部相關文件並不存在直接沖突。
市場人士認為,發改委PPP工作導則沒有提到PPP項目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可承受能力評價(下稱“兩個評價”),而這是財政部近期文件里著重強調的內容,因此發改委在弱化財政部力推的兩個評價。
劉飛解釋,雖然發改委PPP工作導則沒有提到上述兩個評價,但其他部委(如財政部)有相關規定還要適用其規定,不存在弱化兩個評價的含義。
PPP工作導則提出,為提高工作效率,對於一般性政府投資項目,各地可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包括PPP項目實施專章,內容可以適當簡化,不再單獨編寫PPP項目實施方案。
對此,部分市場人士認為,財政部強調的PPP項目實施方案被並入了可行性研究報告。
劉飛認為,發改委文件里提到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可以包含PPP實施方案,但只是針對“一般基礎設施項目”,而且是“可以”而非“必須”,因此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自行選擇是否將PPP實施專章並入可行性研究報告。
另外,有專家認為,發改委PPP工作導則規定只有通過招投標方式選定的社會資本,在實施過程中采購工程和設備時不需要再招標。這與財政部近期文件沖突,財政部規定通過其他方式選定的社會資本在采購工程和設備時不需要再招標。
劉飛表示,發改委只是重申了招投標法的現行規定,而財政部近期公布的《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深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對於涉及工程建設、設備采購或服務外包的PPP項目,已經依據政府采購法選定社會資本合作方的,合作方依法能夠自行建設、生產或者提供服務的,按照《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合作方可以不再進行招標。所以,兩者並不存在沖突。
在PPP推進中,財政部和發改委非常重視統籌協調合作。今年財政部和發改委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共同做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進一步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形成政策合力,積極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順利實施。
有分析人士認為,近期財政部出臺的PPP項目財政管理辦法和之前征求意見稿相比做了很大改動,特別是減少了涉及其他部門職責的內容。同樣,發改委PPP工作導則對財政部職權範圍的事情都沒有提到,這說明兩個部門比較克制,沒有正面沖突。在PPP項目執行階段,兩部門的很多觀點趨向一致。
11月6日,據韓聯社消息,韓國“總統親信幹政案”兩名核心人物——前青瓦臺總管經濟事務的首席秘書安鐘範和前青瓦臺附屬秘書鄭虎成6日淩晨被批捕。
檢方當天以涉嫌濫用職權、強迫交易批捕安鐘範,以涉嫌泄露機密文件批捕鄭虎成。首爾中央地方法院認為兩人的犯罪事實明確,逮捕理由和必要性充分,因此簽發檢方針對安鐘範提請的逮捕令。
據報道,安鐘範還被指控深入介入K體育財團要求樂天、SK、POSCO等企業集團再次出資,甚至直接給POSCO會長打電話要求為K體育財團捐款,為崔順實經營的公司“THE BLUE K”的盈利項目添力。另外,他還涉嫌介入“總統親信幹政案”的另一名涉案人員——韓國著名廣告導演車恩澤逼迫某家廣告公司轉讓收購對象公司股權一事。
安鐘範還被指控任青瓦臺經濟首席秘書時聯手樸槿惠親信崔順實,逼迫53家大企業為成立兩大基金會捐款,金額達77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6億元)。兩大基金會分別是Mir財團和K體育財團,實際上由崔順實主導成立並掌控。
韓前青瓦臺經濟首席秘書安鐘範(資料圖:韓聯社)
鄭虎成則涉嫌向崔順實轉達包含總統演講稿、外交安全機密等政府文件。Mir財團前秘書長李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鄭虎成幾乎每天把厚達30厘米的總統報告資料轉達給崔順實,崔順實則審閱這些資料。疑似為崔順實使用過的平板電腦里被發現儲存著200余份政府文件檔案,而包含這些檔案的文件夾用戶名“narelo”是鄭虎成平時使用的用戶名。
前青瓦臺附屬秘書鄭虎成(資料圖:韓聯社)
此前,“總統親信幹政門”主角崔順實4日因涉嫌濫用職權妨害行使權利、詐騙未遂被批捕。
在美國大選投票當天,當看著大屏幕上的數字局勢逐漸明朗、特朗普即將勝選時,一位在華多年經商的美商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搖搖頭表示,看來是要和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說再見了。
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所希望的不同,美國參議院領袖麥康奈爾在9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確定不會在2016年年內議會上提交TPP法案,要把TPP留給特朗普來裁決。
中國美國商會副主席費引迪則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令TPP在美國國會獲得批準變得更加不可能,如果說此前還有一絲希望的話,面對共和黨與民主黨換屆的情勢,國會的風向將會發生改變,TPP將變得更加艱難。
“公平地說,TPP現在就在歷史的垃圾堆里了。”支持自由貿易的美國智庫彼得森研究所(PIIE)資深研究員胡鮑爾(Gary Hufbauer)表示,“我看不到美國加入TPP的道路。”
與此同時,特朗普的勝選令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亞等TPP成員國陷入了困難境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下周奔赴在紐約會晤特朗普親自“問個明白”,而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則透露他已與特朗普通了電話。當被追問特朗普的反應時,特恩布爾稱,特朗普在TPP上的立場恐怕盡人皆知吧。
根據外媒曝光的一份多達21頁的特朗普過渡團隊內部文件顯示,特朗普政府將在上任100天內放棄TPP。
把TPP留給特朗普
在美國總統大選的同時,美國國會舉行了選舉而共和黨則最終控制了國會。麥康奈爾隨後在發布會上表示,TPP以及任何未來貿易協定將由特朗普決定。
在選戰中,特朗普將TPP稱為“災難”;而在本周一(7日)大選前夕,其主要經濟顧問納法羅(Peter Navarro)等人繼續表達了特朗普陣營反對任何貿易協定的立場,表示美國不會再次為了外交政策而犧牲美國的經濟利益,譬如通過TPP,“這些貿易協議只起到了削弱我們生產能力的效果,也削弱了我們和盟友本身的防禦能力”。
實際上,在國會中仍有不少共和黨人支持TPP,不過在參眾兩院領袖磋商之後,他們表示在2017年要同特朗普一道,專註於通過醫療改革和稅務改革方面的立法。
那麽奧巴馬所希望放手一搏的“跛腳鴨”時期呢?仍然是總統的奧巴馬本計劃在年末之前提出TTP法案,他此前並表示“即便國內政治困難,我要在離任之前繼續猛推TPP在美國國會通過,因為我認為這對(亞太)整個區域和美國都重要”。
不過在參眾兩院都占據了多數的共和黨表明了將對此無視。麥康奈爾表示,他在“跛腳鴨”時期的工作重點是通過有關政府補貼和醫藥創新的一些立法。
而美國戰略界的分析家們也紛紛表示,在此次大選中工業州所顯示出的對於特朗普的強力支持,令國會中即便對於TPP有好感的共和黨議員也不敢貿然反抗特朗普的反TPP政策。
此前PIIE研究員皮崔(Petri)等人在此前的另一份報告中稱,TPP每推遲一年批準,美國就將損失770億~1230億美元的收入。
TPP盟友錯愕
特朗普勝選後,TPP成員國對於該協定的未來愈加擔憂。TPP成員國包括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越南、馬來西亞等12個國家。
10日日本議會下院還是投票批準了TPP。安倍政府此前希望以TPP為支柱,令日本到2018年實現同各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貿易比例占到日本整體貿易的70%左右。
與此同時,日本希望以TPP為榜樣,推進同歐盟之間的日歐經濟合作協定(EPA)以及在東亞方面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RCEP)協定談判等。目前,安倍希望下周親自同特朗普會面並就TPP問題展開會談。
不過,已經先期同特朗普通話的澳大利亞政府已經對TPP的未來公開表示了憂慮。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喬博在10日表示:“TPP在美國通過從有可能變得不那麽可能。”
而澳大利亞外交部長畢曉普則表示,仍然希望在奧巴馬任期內能通過TPP。但如TPP擱淺,澳大利亞將把重點放在RCEP上。
奧巴馬並沒有放棄。本月11月19日至20日,奧巴馬即將出席在秘魯利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按照白宮之前吹風,他還將利用APEC峰會的間隙會見所有TPP成員國領導人,並力促TPP生效。
11月10日,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APEC在推動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方期待利馬會議取得如下經貿成果,其中包括如期完成亞太自貿區集體戰略研究,提出進一步實現亞太自貿區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