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社論:共享經濟不應忽視社會責任

近年來,共享經濟發展如火如荼,僅僅出行領域就在短短兩年誕生數家估值動輒百億市值的互聯網公司。不過浮華過後,隨著社會責任缺失事件接連發生,由共享經濟引發的探討甚至反思也越來越多,日前引發全國關註的滴滴順風車司機涉嫌殺害乘客事件就是其例。

事件發生後,滴滴方面立即致歉且似乎“誠意十足”,不過並沒有阻止民眾的聲討。雖然目前對於滴滴應該承擔多少責任尚無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滴滴不可能以僅僅提供平臺來規避責任。

共享經濟誕生在互聯網時代,多是通過平臺將兩端的服務提供者個人與服務需求者個人聯系起來,從服務提供者與平臺企業關系的角度看,二者並非傳統企業雇傭模式。所以一開始,企業都以自己是單純提供信息的平臺為由,試圖規避風險與責任,不論是曾經的P2P網貸平臺跑路事件,還是如今短租平臺、網約車平臺發生的惡性事件,都無法說服民眾和監管者相信平臺企業的托辭。

就滴滴而言,對平臺註冊司機加強審核以及保障乘客利益是題中應有之義。目前來看,滴滴順風車車主申請條件十分寬松,根據招募信息,車輛既可在本人名下,也可不在本人名下;不久前美團打車也因為招募條件過於寬松,甚至公然違反地區規定而廣受詬病。

目前的現實是,司機審核是一項頗為複雜且耗費成本的工作,規模大、利潤率低的平臺更加追求效率,在審核上投入較少。在當下流量為王、偏重估值的時代,企業紛紛選擇了從商業和經濟的角度來考量。

這種現狀必須改變,以滴滴為例,一方面需要查漏補缺,堵上管理漏洞,比如在歷次事件中暴露的客服夜間無人值守、人車不一或車牌不吻合等情況;另一方面,平臺需與公安部門犯罪人員記錄的數據打通,以便對司機是否有前科等信息進行篩選。去年12月,滴滴曾宣布與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及全國5個省公安廳、8個城市公安局達成戰略合作,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有危害人身安全可能的刑事犯罪記錄人員或存在安全隱患人員進入平臺,很明顯這項工作需要加快落實。

針對乘客,網約車精力更多地放在“流量”上面,即通過車價減免或乘車便捷等方式吸引乘客,但對於乘客的乘車體驗、投訴反饋甚至人身安全,卻顧及較少。例如,滴滴司機出現打人、侮辱女性等惡性行為後,並沒有受到應有的懲處。因此需要加強乘客權益保障,比如乘客遇到危險時,一鍵報警功能就顯得十分必要。

實際上,在共享經濟的另一個熱點共享單車領域,同樣存在社會責任缺失的現狀。目前摩拜、ofo等已經歷數輪融資,估值倍增,雖然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但共享單車帶來對公共資源、環境等方面的負面影響,卻由公眾來承擔。甚至可以說,這些互聯網公司一旦做出了與資本結盟追求體量的選擇後,大部分再也沒有辦法真正沈下心來,去完善自己的產品,滴滴、ofo等似乎無不如此。

換言之,共享經濟和互聯網創新的大旗,不能是規避社會責任的擋箭牌。部分企業享受高估值、創始人一夜暴富,不能以轉嫁負外部性、損害公眾利益為代價;資本一味追逐、共享經濟“一哄而上”,也不應該建立在損害公眾利益的基礎之上。正如交通部針對滴滴順風車發表評論時所言,檢驗網約車發展標準是民眾的獲得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999

6月工業利潤增速高位放緩,專家稱利潤結構分化不容忽視

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整體維持了較快增長,新增利潤主要來源於鋼鐵、石油開采等上遊行業,部分中下遊行業利潤增速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利潤結構分化的問題不容忽視。

國家統計局7月27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2%,增速比1-5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利潤增長20%,增速比5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

上半年,工業企業效益總體改善,盈利能力明顯增強。今年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51%,同比提高0.41個百分點。產成品存貨周轉加快,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6.4天,同比減少0.1天。

在盈利增強的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成本和杠桿率繼續下降。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和費用為92.57元,同比下降0.4元;其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42元,同比下降0.37元。

去杠桿方面,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9.6%,同比降低1.2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去杠桿成效更為明顯。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撰文分析,價格上漲是助推6月份利潤保持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盡管6月份工業生產增速比5月份有所回落,但價格上漲對利潤增長形成明顯支撐。

6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4.7%,漲幅比5月份擴大0.6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5.1%,漲幅比5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據測算,6月份價格變動對利潤增長的拉動比5月份多0.3個百分點。

何平認為,上半年新增利潤主要來源於鋼鐵、建材和石油開采等行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增長3.1倍;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1倍;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44.1%;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29.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7.4%。這五個行業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67%。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整體維持了較快增長,總體向好,但結構分化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從各行業的利潤增速來看,上遊行業,如石油、天然氣開采、煤炭等利潤增速較快,平均增速在40%以上,而中下遊行業,如電氣設備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增速低於3%,甚至部分細分行業還存在負增長。

劉哲分析,導致利潤結構失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市場供需關系、競爭格局等,其中最顯著的是,在去產能背景下,原材料價格出現上漲,增厚了上遊企業利潤,但價格向下遊企業傳導並不順暢,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下遊企業利潤的擠出效應。

海通宏觀姜超團隊發布的一份研報顯示,利潤改善主要由上遊原材料類行業貢獻,但卻是去產能的主要行業,其產能擴張受到政策約束;中下遊行業利潤改善幅度有限,卻又面臨需求放緩、原材料成本高企的雙重約束,產能擴張意願不足,這使得設備投資周期遲遲沒有啟動。因而盈利改善向投資回升的傳導並不順暢,下半年制造業投資或依然偏慢。

關於接下來工業利潤走勢,上述研報分析,社融、名義GDP增速的下行,地產投資下滑、工業價格漲幅趨緩,都將帶動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下行。未來地產投資增速面臨下行壓力,而去產能接近尾聲,意味著下半年工業品價格漲幅將趨於回落。量價兩方面支撐雙雙轉弱,工業利潤面臨下行壓力。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胥會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643

清行汽車CEO張華坤:大部分造車新勢力企業融資後忽視了這個技術問題

“造車最重要的是尊重市場規則和善於深挖市場。”北京清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張華坤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清行汽車創建於2016年,與大多數造車企業主打中高端市場不同的是,清行汽車定位於三四線城市。“我們選擇了6-8萬純電動SUV全新細分市場,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同時錯開了與其他新能源造車新勢力的激烈競爭。”張華坤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內大概80%的車型在三四五線城市銷售,一半以上車型的售價低於10萬元。

目前,清行旗下全新的6座純電動小型SUV清行400目前已經獲得工信部“準生證”。

“其中,對車型使用頻率較高的消費者,就是清行的主要用戶畫像。從供應商端口考慮,清行關註了這個市場以後,就對供應商體系進行了深入的優化,包括所有技術體系的設計。技術體系設計決定了成本,所以這個成本不是控制出來的,而是整個設計和定位的結果”,張華坤說,“與強調以技術為核心的大部分電動車不同,我們看到了無論是C端還是B端市場中很多車主對於電動車的迫切點在於經濟出行。”

“最後一條路是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特別是東南亞市場。由於東南亞的發展水平有限,油價較貴,用戶對出行的需求又非常高,因此低價位電動車的吸引力更加強大。雖然沒有政府補貼,但是相比汽油車,電動汽車的采購成本及使用成本也非常占優勢。”張華坤對記者表示。

而在渠道建設方面,很多造車企業選擇建體驗店的模式而非傳統的4s店。究其原因,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從生產制造端到售後服務體系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這也給他們帶來了壓力。而渠道建設也需要大量的時間、人員等方面的投入,但這些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源。也就是說,除了迎合新零售外,建立體驗店的方式一方面是出於渠道建設缺少資源和經驗,另一方面也受成本因素的影響。

不過,由於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市場數量龐大且分散,清行汽車在渠道建設方面借鑒了Oppo、Vivo的深度分銷模式,以直營或者合營的方式將經銷商、加盟店下沈到三四線城市的社區、鄉鎮。按照規劃,清行在2018年還將實現全國銷售網點1600家,渠道直線下沈到區縣,實現網點覆蓋全國。

而對於造車企業來說,量產只是第一步,未來它們還將面臨是否能夠如期交付的問題,即便是造車企業的標桿特斯拉也一直無法如期交付。從已經上市的蔚來汽車的交付進程來,原本定於今年3月份交付的ES8首批車在5月份才開始交付。在張華坤看來,中國的造車新勢力雖然現在一片欣欣向榮,但同時還尚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拿造電動車的基礎——三電系統為例,真正的數據底層架構的通路系統是非常複雜的,但是目前大部分造車新勢力企業融資後卻忽視這個技術問題,而是轉頭去學特斯拉造更好的造型,追求更輕的車身、更強的加速性能,這導致大量的資金消耗在這些表層方面,所以引發了當前“交付難”的新聞屢見不鮮。“這或許是造車新勢力今後要重視的一個問題。”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邊長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176

可圈可點:政府忽視年輕創業者

1 : GS(14)@2011-10-15 14:31:0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706685

本周三晚上,香港互聯網協會舉辦了第五次的資訊及通訊科技職業講座,這次的主題是創業,四位講者都是 79、 80後的創業年輕人,當中包括了本版另一名作者宋漢生。當天特首曾蔭權宣讀了新一份的施政報告,自然要問問幾位年輕人,他們覺得政府對創新、創業的政策和資助,到不到位,究竟足不足夠?
年輕創業者反希望政府最好不要給他們添煩添亂,已經樂得還神了!
這不是說他們一帆風順,沒有困難和需要,只是過去政府對他們沒有太大幫助,他們成功也不是靠政府政策扶持。例如,講者中有畢業不足四年,離校半年便與朋友創業的鄭斌彬( Ben),他的公司 Oursky是小型企業研究資助計劃的受惠者,但最後一期的資助,是在「成半尺厚」的文件和離開計劃後半年才收到,「如果要靠他們來開飯早就死了」。

應注資創投基金

相反 Ben分享他被全球著名的創業孵化公司 Y Combinator邀請會談的經驗,當時他把機票單據等小心保留,準備用作報銷,但對方只問他用了多少錢,就開了支票,甚麼單據都不用。這「極端」例子要說明,創業者要的是寬鬆環境和盡量減少行政,不是香港政府無止境的行政程序。
宋漢生指,創業最需要的是生態系統的相輔相成,而這卻是任何政府最難以「製造」出來的;同場的 Stepcase創辦人何樂頌( Leon)說,香港科技創業者必須多接觸像矽谷和北京這些重要的科技集群點,而 OneSky的 Loki Ng更說,他的創業夥伴已花數月在矽谷建立網絡和關係,可能半年內也不會有時間回港。
香港政府如要協助創意產業發展,請聽聽年輕人聲音,不要再增加官僚體制了,反而應就這營養不良的生態系統注入能量,例如可否重新考慮注資由專業投資者管理的創投基金,活化香港的創業生態系統,令更多 80、 90後能找到向上流動的方向?
不過,我們在這份施政報告只見到政府才把區區兩公頃土地預留作數據中心用途,仍然缺乏長遠規劃。有見及此,我們只好請政府不要「繼往開來」,寧願它「不要再來」罷了。
莫乃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280

港人換樓需求 力量不可忽視

1 : GS(14)@2012-04-25 23:41:1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423/News/ek2_ek2a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947

吳浣儀被無綫忽視

1 : GS(14)@2016-08-16 06:11:27

吳浣儀、新晉演員胡子彤、談善言及林耀聲等,前晚在圓方出席電影《點五步》慈善首映禮,近年主力拍電影的吳浣儀,早於74年加入無綫,但原來近數十年來,無綫已再沒找她拍劇,吳浣儀說:「其實都睇到嘅,呢幾十年都冇再搵過我。」是否被列入黑名單?她說:「咁冇嘅,但係自己都知囉,咁多年都冇搵過我。」至於林耀聲在受訪時竟聲稱對這部片沒太大期望:「只係希望拍完出嚟帶到觀眾多啲留意香港棒球隊。」而胡子彤本身是棒球手,第一次拍戲的他,在戲中要兼任指導教劇組擺放機位拍棒球賽事。電影以《狂舞派》之後另一部受注目電影作賣點,眾演員均表示沒壓力,亦沒多想票房問題。採訪、攝影:曹家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15/197363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958

細價股一周:勿忽視萬科漣漪

1 : GS(14)@2016-08-17 07:56:55

萬科A(滬:000002)股價攀升,昨表演漲停,中國恒大(3333)斥資145億人民幣掃萬科股份,平均每股成本19.4元,萬科A股價昨高見27.57元,恒大回報已達四成,賬面利潤逾50億元,公司去年股東應佔溢利僅100億元。萬科A是內地權重股,股價急升間接帶旺內地股市。萬科所產生的漣漪效應不容忽視,寶能及恒大正親身示範狙擊上市企業如何能帶來巨大回報。類似事件在港股密密上演,國際精密(929)及神州控股(861)分別被中國寶安(深:000009)及廣州廣電運通敵意收購。對沖基金Elliott更向東亞銀行(023)董事局逼宮,對東亞及李國寶及其他董事提出訴訟,姿態強硬,撐起東亞股價,今年以來大幅跑贏大市。細價股如萬亞企業(8173)獲深圳市榮超房地產董事長楊榮義掃貨,一個月內累計買入三成股份。富譽控股(8269)獲董波提出收購要約,早前多項議案被高票否決,近四名董事下馬。相信今年餘下時間,更多公司將改朝換代。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持有以上股份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7/197391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191

忽視各州選舉人票關連 民調失準

1 : GS(14)@2016-11-11 08:07:16

今屆美國大選爆冷由特朗普勝出,令選前幾乎一面倒預測希拉莉勝出的各大傳媒民調大跌眼鏡。環球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Ipsos Public)主席Cliff Young分析指,民調失準有多個因素。他指傳媒機構所作的民調分兩種。有一種是全國性的調查,估算出全國的普選票,而非個別州份的票。這類民調正確地提供了一個較全面的民意情況,即全國投票支持希拉莉的選民較特朗普多。惟在美國選舉的選舉人制度下,無助希拉莉當選總統。


高估黑人女性投票率


另一種民調是計算候選人在各個州分的選舉人得票。惟計算往往把50個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視作獨立個體,互不相關,但實情是若一個州的鄉郊選民傾向共和黨的幅度較預期大,其他有類似人口組合的州分,普遍都會出現同類情況。換句話說,每個州的投票趨勢互有關連。此外,民調機構錯估不同人口群體的投票率。今次選舉教育程度較低的白人投票率,比教育程度高、年輕或少數族裔的選民高。但路透社就低估了白人男性的投票率,高估了黑人女性的投票率,所以結果跟現實有距離。路透社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1/198301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993

勿忽視香港重回實質正利率

1 : GS(14)@2016-12-03 05:21:30

【明報專訊】數個月前,曾有機會到大欖女子監獄參觀,看到一些服刑中女子的囚房,有一張單人牀和簡單的廁所,空間估計接近80呎左右。日前,屯門一個新盤開售,每層29伙,最細單位面積約128呎,腦海頓時聯想到當日參觀大欖女子監獄的情景。

根據報章報道,上述屯門盤公布開售當日,發展商回答記提問單位面積是否過細時說,皇帝也不過是瞓一張牀而已,講真,發展商講得冇錯,只是一個人唔係24小時一係上牀,一係出街,當然買來租畀學生當宿舍住也無不可,但若是長期兩公婆要住在一個只比監房稍大的單位,就真係牀頭打交牀尾和,因唔講和,連瞓廳都唔得。

細單位供應數年間增9倍

講開細單位,由於樓價高企,巿民買樓負擔愈重,發展商近幾年大量興建A類型、即面積為430呎以下的細單位。根據仲量聯行的統計,2007至2011年,香港A類私人住宅單位每年平均落成量僅700個,到了2012年至今年,這類單位的落成量平均每年增加到3500個,大家估下,由明年至2019年,這類單位平均每年增加到多少個?答案係6300個!即係等於2007至2011年間平均數的9倍(圖1)!

投資有一戒條──「眾地莫企」,當人人不怕貴也要買一個比監房稍大的住宅單位,而細單位供應量在數年間急升8倍,實在叫人心寒。

影響樓巿除了供應量,大家都會關心息口的變化。有測量師作出分析,說過去香港加息時樓價可以升,也可以跌,而減息時也是樓價可以升,也可以跌,所以推論縱使往後美國加息而香港追隨,也大可不理,更指通過計算,香港息率變化與樓價的相關系數只有約-60%,沒啥大不了。

筆者亦見過在某報的一篇分析文章,將美國息率與香港樓價併在一起分析,結論也是說美國加息,對香港樓價的影響有限。不過,細心一看那篇文章,作者卻是將比較日期由1971年起開始計算,大家要知道,香港是在1983年起才實施聯繫匯率,自此港元與美元,以至港息與美息才關係密切,而美元美息變化對香港樓價的影響也才更直接,若亂將之前10多年的數據也混在一起計算,相關性也會減弱。

還有,影響人的置業行為,除了名義利率的變動,更重要是實質利率的變化。所謂實質利率,乃是將名義利率減去通脹率後得出,比方說,在亞洲金融風暴後,雖然香港名義利率大跌,卻也托不起樓巿,重要原因是香港出現通縮,所以實質利率仍然高企。到了近年,香港的實質利率長期處於負水平,便也令樓價欲跌不能。

實質正利率倘升 不利樓價

筆者將香港10年期債息減去通脹率而計算得出的實質利率,和中原樓價指數合併分析,便發覺兩者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並計算兩者的相關系數,若是由1994年計算,相關系數接近-75%,而若是由2001年計算,相關系數更高至接近八成,尤其值得留意的是,香港經歷數年的實質負利率後,近來由於通脹放緩,但港息卻追隨美息攀升,香港終重新出現實質正利率(圖2,紅框),若是情况持續而實質正利率進一步攀升,對香港樓巿的影響便不容忽視。

美通脹預測飈 息口料攀升

美國息口上升,主要是通脹預期升溫,根據美債不同期息口變化而推算出來未來5年美國的預期通脹率,由今年6月時僅1.41%,近日已急飈至2.11%(圖3),升速實在驚人。若美國通脹預期繼續升溫,美息自然向上,港息最終也會跟隨,假若香港的通脹率不升,那香港的實質利率便會愈來愈高,不利香港資產包括房地產的價格。

息租「利差」逾1厘 易現樓災

筆者數年前看過香港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用了約30年的數據,發覺美國10年期國債息率減去香港住宅租金回報率等得出的利差數據,頗能準確預測4年後香港的樓巿方向,兩者相關系數高達九成以上!最近美息上升,但在樓價升得快過租金而令租金回報反跌的情况下,有關利差已由之後的負值變成正值,而過往經驗如有關利差超過1厘或以上,往後將出現樓災!

■「測市王」金匯商品金牌課程

《明報》舉辦的投資講座備受好評,現推出共5堂的「測巿王」金匯商品技術攻守作戰金牌課程,由天王國際金融行政總裁及《投資36計》作者盧楚仁主講,將技術分析與《孫子兵法》完美結合,課程分為「攻略篇」及「實戰篇」,令參與人士更易掌握;下周一(12月5日)為首次上課,有志投資致富人士不可錯過。

詳情及報名可於辦公時間致電2595 3029(盧小姐),或登入:

link.mingpao.com/47861.htm

[陸振球 樓市解碼]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258&issue=201612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140

梁卓偉嘆忽視本土醫學館

1 : GS(14)@2017-01-07 00:25:14

【本報訊】故宮文化博物館毋須諮詢就進佔西九臨海地皮,連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亦提出質疑。他指出,滿懷愛國興建故宮博物館的同時,不應忽視本土文化。上環的醫學博物館21年來只能臨時租借場館,令他不免有所感觸。


21年來靠租場勉力為繼


本身是食衞局前副局長的梁卓偉昨在報章《am730》的專欄中指出,長期展出故宮珍藏,讓港人及遊客近距離觀賞國寶,是一大好事。但在滿懷愛國自豪感去興建新博物館的同時,應否同樣關注香港獨特的歷史烙印。聯想到醫學博物館21年來還只能臨時租借場館,勉力為繼,不免有所感觸。醫學博物館位於上環半山堅巷,前身是建於1906年的細菌學檢驗所,是法定古蹟,1996年起租予由醫學界成立、非牟利的醫學博物館。梁卓偉指出,醫學博物館毗鄰1894年鼠疫大爆發的上環疫區,是本土歷史的一部份,而當年法國的耶爾森醫生來港調查,發現引致鼠疫的耶爾森氏桿菌,更是改變世界醫學史的重大突破。他續稱愛國和愛港並無衝突,提升香港既有的博物館,與西九的鴻圖偉略,可互相輝映。■記者麥志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06/198882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5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