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月二十三日,被接管的國寶、幸福人壽將公開標售,從歷史角度來看,前一個案國華人壽四年多「接管期」淨值缺口共擴大近兩百億元,這兩家保險公司被接管五個多月來衍生出的「淨值缺口」,不但徒增標售風險,也引發外界關切。 撰文‧梁任瑋 國內兩家問題保險公司國寶人壽與幸福人壽,二○一四年八月中旬被保險安定基金接管後,終於將在一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公開標售。目前市場點名有六組潛在買家有意投標,外界也預期成功標脫的機率大增;但據了解,買家對於公司被接管之後淨值持續失血現象仍有微詞,最後兩個燙手山芋能否順利拍賣,恐怕還有變數。 其實,保險公司被接管後持續失血的狀況早有先例,因為先前國華人壽的狀況更糟糕,從○九年八月接管、到一三年九月正式標售出去,四年時間淨值缺口又擴大了將近兩百億元;而多虧損的兩百億元從何而來?一直難有定論,必然有部分來自於接管保險公司業務持續的虧損;但也不可否認,相當比重的缺口來自於接管期間拖延太長,甚至有人趁此機會上下其手,造成淨值缺口。 因為最後標售是以「政府賠付金額最低者得標」,換句話說,這近兩百億元的差額,到頭來還是全民買單,也因此,當幸福人壽、國寶人壽的類似情況又蠢蠢欲動,接管的保險安定基金是否可能提早因應,以避免悲劇再度重演? 老員工仍﹁效忠﹂前老闆? 國寶與幸福人壽會走上被接管一途,當然原本就是保險業界的「末段班學生」,經營績效自然不會太好;一四年被強制接管後,雖然原有股東會、董事會、董事、監察人、審計委員會職權都已停止,但公司治理問題依然無法在短期內改善。以幸福人壽為例,被保險安定基金接管的這五個多月以來,由於業務處於過渡期,就傳出不少員工雖然領幸福人壽薪水,卻利用上班時間幫前任幸福人壽董事長鄧文聰處理私事,完全不符公司治理原則。 其實早在一四年被接管前,幸福人壽就曾遭金管會糾舉「公司部分辦公場所及人員於大部分工作時間辦理董事長所屬事業之事務,影響公司業務營運及人力資源」,也就是替鄧文聰的太太張淑絹擔任理事長的中華兩岸文經觀光協會處理行政事務。 沒想到被接管之後,等於公司老闆已經從鄧文聰變成了「全民政府」,但據聞鄧文聰的手依舊伸進公司指揮幸福人壽員工做事。幸福人壽員工透露,「許多老員工不但繼續幫鄧文聰聯繫餐敘、處理長鴻營造(鄧文聰個人公司)的土地買賣,甚至連保險安定基金接管後的動態,還會向鄧文聰通風報信,等於是領幸福人壽的薪水,卻效忠前老闆。」對此,保險安定基金派駐幸福人壽的接管小組副召集人黃劍銘表示,會積極調查與了解,若真有此情形,將依相關規定辦理。 據了解,幸福人壽許多員工都是○八年鄧文聰入主後帶進公司的,因此其中有多人至今坐領每月十餘萬元高薪,卻利用公司資源處理鄧文聰的私事,接管這五個月以來,公司依舊用高薪養這些員工,這些成本都是全民要買單的。 類似的情況其實不斷在被接管的公司上演,過去國華人壽長達四年的接管期間,相關人等在此期間持續掏空公司的傳聞更是甚囂塵上,這些爭議儘管隨著一三年標售之後而逐漸平息,但慘痛經驗不應重演;過去曾有學者提出積極的建議,認為一旦公司被接管之後,公司法人仍然存在,只是老闆換成了政府,「新老闆」在衡量利弊得失之後,不應消極作為,仍應以公司營運利潤極大化為前提,精簡不相干的人事成本,才能為全民財產把關,將損失降到最低。 政府應建立接管機制 對此,這次主導保險公司接管事宜的金管會副主委王儷玲則認為,問題保險機構被政府接管後,依︽保險法︾第一四九條之一規定,經營權及財產管理處分權都移交給接管人行使;但員工權益也應該被保障,除非員工主動離職,接管人並不會主動資遣員工。目前幸福人壽員工仍在幫鄧文聰處理業務的問題,金管會將再進一步了解。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教授彭金隆則表示,問題保險公司被接管的那一刻起,並不代表公司已被清理乾淨,為了維護保戶的權益,公司仍繼續營業並提供相關保戶服務,也可以繼續承接新業務;在此期間,或許很難避免員工處理前老闆的事務,如果真的要追究,基本上是保險安定基金的管理人出現問題。 彭金隆指出,事實上,釜底抽薪之道,則是政府應建立一套接管的機制,自接管到標售時間應盡量縮短,不但可以減少人事成本浪費,也避免前任負責人還有上下其手的機會。 截至三月下旬的標售日期為止,國寶和幸福人壽的接管期大約七個月,若政府釋出「更友善」的標售條件,讓兩家公司順利出脫,不僅警報解除,而且可以減少政府的持續損失;但萬一國華人壽標售流標的惡夢重演,全民都跟著慘賠,不知還要繼續付出多少無謂的損失,才能終止不見曙光的黑夜。 幸福、國寶人壽淨值缺口擴大公司名稱 幸福人壽 國寶人壽接管負責人 財團法人保險安定基金接管日期 2014年8月12日2014年6月30日淨值缺口 241億元 292億元2014年9月30日淨值缺口 245億元 301億元 資料來源:保險安定基金 |
昨天,華爾街見聞介紹了全球最“痛苦”的十五大經濟體。那麽,全球最“幸福”的經濟體都有哪些呢?
根據彭博新聞社編撰的“痛苦指數”,在最“幸福”國家和地區排名中,泰國、瑞士、日本占據前三,中國大陸第七,美國第八。
並不富裕的泰國成為最不“痛苦”的國家可能有些意外,這部分歸因於其異常低的失業率。目前,泰國失業率降至1%下方,並且尚未引發通脹。但是,需要註意的是,去年5月份,泰國發生政變。泰國想達到發達國家生活水平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瑞士超過其它發達國家成為全球最“幸福”的國度。彭博預計,瑞士今年失業率僅為3.3%,價格將下降0.9%,這使其成為最“幸福”的國家之一。對於一個已經富裕的國家而言,這是一個極好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15年人均GDP預測顯示,瑞士排名第四。
日本從20世紀90年底以來就開始對抗通縮。目前,日本通縮才僅僅開始消退,今年通脹率可能達到1%。在失業率方面,日本也取得了進展:日本失業率有望從去年的3.6%進一步下降至3.5%。
中國今年相對低的通脹和失業率使其成為全球第七“幸福”的國家,較一年前上升兩位。中國1月CPI通脹同比上升已經跌破1%,只上漲0.8%,且創2009年1月以來新低。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稱,今年物價走勢不容樂觀,預計全年CPI漲幅或在1.6%左右。內需疲軟仍然持續;美元走強與全球需求疲軟之下,全球大宗商品市場進入寒冬;產能過剩局面仍然持續等原因使中國經濟今年面臨的通縮風險不容小覷。
美國仍然高企的失業率使其撤出最“幸福”國家的爭奪戰。此外,IMF預計,美國今年人均GDP也將落後於挪威和香港。據華爾街見聞文章,美國1月份官方公布的失業率(U3)和廣義失業率(U6)都在上升。高盛預計廣義失業率將在2016年第一季度或略晚時候升至9%。(註:U3是官方公布的失業率並包含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定義,即無工作者但於過去4周內積極尋找工作。U6是包括U3,還要加上不再準備找工作的人和零時勞工,即潛在的失業人員。)
彭博“痛苦指數”調查整體排名如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
「我也在等消息,所以特別把手機放在桌上。」問題保險機構國寶人壽及幸福人壽,在三月二十三日公開標售,剛好遇上國泰金控法說會,總經理李長庚面對外資法人追問,坦言正在等待投標結果,緊張全寫在臉上。 在歷經四階段投標、比價、議價後,國泰人壽最後以政府僅須賠付三○三億元,標下國寶與幸福兩家公司,不僅替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解決燙手山芋,也為國壽帳面獲利進補不少,關鍵就在於政府給予不少監理寬容。 雖然,國寶與幸福人壽淨值缺口高達五四六億元,但結果金管會只要賠付五成五,就是因為金管會送出的「贈品」誘人,尤其對滿手老保單的國壽來說效益最大。 這些監理寬容措施包括,第一、國壽可以死差、利差互抵,產生七百億元準備金認列至權益項目;第二、將部分保單準備金認列為當年獲利;第三、未來國壽可提高海外投資配額五%。因此不管怎麼算,買賣雙方皆大歡喜。 站在政府立場,由於前次國華人壽標售,全民買單墊付金額八百多億元,引起輿論抨擊,金管會被叮得滿頭包,所以國壽此次出手,不僅自己帳面獲利頗豐,也幫了曾銘宗大忙,及時拆除炸彈引信。 (梁任瑋)
| ||||||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5-3 20:47 編輯 幸福控股(260.HK)會迎來怎樣的幸福生活? 作者:格隆匯 戍邊小兵 如果一家公司公司同時具備以下6個特征,你會不會熱血上湧?: 1、國有大型軍工集團控股(大名鼎鼎的林左鳴旗下的中航工業); 反正我琢磨完了以上,頭腦是明顯有些發熱。格隆老大呼籲會員在“港A股大時代”背景下積極挖掘十倍股,我也看到了不少格隆匯大俠挖出的幹貨,受益匪淺。今天大膽曬一曬我挖的這個玩意:十倍股機會有沒有,不知道,但,貌似應該至少有個2倍股的潛質? 首富——李嘉誠 言歸正傳。我先從華人首富李嘉誠說起。 李嘉誠無疑是華人圈最有商業嗅覺和政治敏感的商人,他的一舉一動都經過了深思熟慮,並永遠會引領全商界註目。過去幾年,李嘉誠對自身的中國區資產,基本只有一個字:撤。 對於一個最大程度上分享了中國崛起紅利的商人,他當然知道這麽做意味著什麽,以及可能會帶來一些什麽樣的潛在政經影響——這種單邊的撤退,說不會引起有關方面的不快是不可能的。精明的首富當然不會不考慮到這一點,並適當做些對沖。李首富做了哪些對沖動作,我並不掌握,但至少在一個中國尚很弱小,需要真金白銀持續投入的領域,李首富不僅沒撤,反而是一直在加碼:這就是涉及民用飛機、戰鬥機、發動機的中國航空工業。 熟悉香港市場的投資者都知道,李嘉誠先後註資進入中航國際控股(0161.HK)和中國航空工業國際(0232.HK),還在最近把161中的股份從10%提高到了20%。另外網絡也有傳聞,李嘉誠還要提高在232中的股權比例。 其結果,股價的表現都是一飛沖天。 但其實中航系下面還有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可能是 A、李嘉誠還沒有直接入股; B、或是名字中沒有“中航”兩個字;股價還相對很低調地窩在一個角落里。 但,后发往往先至。 这只股票就是中航下面的幸福控股(0260.HK)——李首富对中航工业旗下的几兄弟基本都派发了红包,剩下最后的小兄弟幸福控股,会啥都不表示? 军工——中航工业 再回到幸福航空的最终控股公司——大名鼎鼎的中航工业。先上一段中航工业网站上的自我简介: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集团公司设有航空装备、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200余家成员单位、有20多家上市公司,员工约40万人。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航空制造企业和中国军工企业。2014年中航工业第六次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跃升至第一百七十八位。 中航工业系列发展歼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侦察机、直升机、强击机、通用飞机、无人机等飞行器,全面研发涡桨、涡轴、涡喷、涡扇等系列发动机和空空、空面、地空导弹,强力塑造歼十、飞豹、枭龙、猎鹰、山鹰等飞机品牌和太行、秦岭、昆仑等发动机品牌,为中国军队提供先进航空武器装备。 中航工业与幸福控股:什么关系? 最后来看看本文的主角——幸福控股,这家刚刚用爷爷的爷爷名字命名的中航系小兄弟。 幸福控股原名叫中国环投股份,主营业务是从事经营压缩天然气(CNG)及液化石油气(LPG)加气站,管理及经营二极发光体(LED)能源管理合约及买卖LED产品,以及提供租赁融资及贷款服务。最近几年,公司基本上都处于一个亏损的状态。但最近公司的一些行动或许暗示着公司必有动作: 1)最直观的,公司在2014年11月改了名字,从“中国环投股份”改为“幸福控股” 2)通过发可转债与中航工业一级子公司幸福航空搭上了关系 3)公司开始清理和出售旗下原有的油气业务 4)收购上海一个物业,其中含有水上飞机码头 我们先看下幸福控股和中航工业一级子公司幸福航空复杂的股权关系 ![]() 因为公司发过可转债,转股价格为0.2元,目前价格0.3元,上图的股权结构比例是假设可转债全部转股之后的比例。 从上图可以发现,中航工业对幸福控股主要分两路: A、一路就是几年前就存在的,从中航国际(香港)集团(中航工业的海外运营平台)到232.HK再到幸福控股。 B、值得玩味的就是另一路,从幸福航空控股一路下来。目前这24.64%的股权都是2014年年中发的可转债(转股价格为0.2元),目前还没有行权。行权后,中航工业就能对幸福控股实现52.28%的绝对控制。 关系理清楚了。幸福控股(260)目前基本是个壳公司,由于主营业务不赚钱,公司最近又开始出售主营业务,所以最后的问题就是公司未来到底要做什么? 幸福控股(260)会干甚? 最终控制人士中航工业,会干什么,毫无疑问是看中航工业旗下还有什么好资产:不外乎两块:军工资产,以及民用航空资产。 由于公司刚改名字叫幸福控股,所以我大胆的假设这个公司未来就是中航工业旗下民用航空资产整体上市的载体(主要是幸福航空)。 同一个主席:季贵荣 下面这一段摘自公司年报 ![]() 这里面说的比较隐晦一点,但百度下就会很清楚了:季贵荣是中航工业一级子公司幸福航空的董事长,也是幸福控股(260.HK)的主席,也是中航国际控股(0161.HK)母公司中航国际(香港)集团的主席。 概括起来,三个字:自家人。 幸福航空的故事有多大? 幸福航空为中航工业旗下一级子公司,主要经营民用航空,促进国产民用飞机制造产业,目前主要发展支线航空运输市场。 目前公司只有8架新舟60飞机。新舟60是在运-7短/中程运输机的基础上研制、生产的50~60座级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支线客机。目前幸福航空的新舟60主要执行中短距离的支线航线。比如:西安—银川,西安—天水,西安—武汉,舟山—福州,舟山—合肥,合肥—福州,福州—义乌,黄山—合肥,黄山—福州等。 ![]() 从幸福航空的计划来看,未来会加入国产的中型飞机ARJ21。ARJ21是70~90座级的中、短航程涡扇支线飞机,采用每排五座双圆切面机身、下单翼、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尾吊两台发动机布局。 ![]() ARJ21最早计划于2006年交付使用,但在不断跳票了8年之后,很大可能会于2015年投入使用(网上已经有了邀请记者体验飞行的报道)。 现在,我们看看幸福航空的故事到底有多大? 幸福航空目前还只是有着8架新舟60的小航空公司。从民航局得到的数据: A、幸福航空目前每月的运输量大约在2万人左右 B、春秋航空大约100万人 C、南方航空600多万人 而幸福航空多是短距离的支线航线,所以目前的幸福航空应该值不了多少钱。 但未来的幸福航空就应该大不一样 1)先期目标规模100架 根据幸福航空的规划,未来飞机数量首先会扩充到100架,由新舟60和ARJ21构成。前期扩编速度不如预期的唯一原因就是国产ARJ21交付时间大大晚于预期。这里要注意两点: A、从8架到100架,增长12倍,还只是一个先期目标。 B、目前A股中春秋航空的飞机数大约为50架,市值500亿。幸福控股目前市值只有17亿。 2)大飞机C919的加入 幸福航空是中航工业一级子公司,其目标是促进国产民用飞机制造产业。 那么国产飞机可不光光只有ARJ21,还有重磅大飞机C919。如果C919投产的话,幸福航空非常有可能把他纳入旗下的飞机编队。而公司就是用中小飞机飞支线,用C919飞主要航线。 目前国家大飞机完全依赖于波音及空客,国家为此在外交谈判上都会陷入被动,所以C919对国家来说意味着很多很多。国家为了支持国产大飞机,必定会在航线、航油、航材等资源上大力支持国产C919——实际就必然支持幸福航空。 ![]() 3)飞机租赁 调研过香港中国飞机租赁(1848.HK)的人都知道:飞机租赁是一块很性感的业务。 先看一则新闻:光大证券宣布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光大幸福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50%。并在开业仪式上与幸福航空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融资租赁协议。 按照协议,光大幸福国际租赁将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分批向幸福航空控股有限公司交付用于国内及海外支线运营的客机60架,合同金额逾百亿元人民币。通过融资租赁服务平台,助力幸福航空控股有限公司布局支线和通用航空运输网络。 这个由光大证券和幸福航空成立的租赁公司未来很可能是专门由中国飞机组成的飞机租赁公司,包括各种型号的飞机,ARJ21,C919。 而提到飞机租赁,就不得不提最近很热爱飞机租赁的李嘉诚。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在2014年11月收购45架飞机,还与日本三菱集团旗下MCAP成立一家位于香港的飞机租赁企业,并将购买MCAP旗下15架飞机。无独有偶,李嘉诚还参股了中航国际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中航国际控股(0161.HK)和中国航空工业国际(0232.HK)。 以上这些,都只是巧合? 市场也纷纷在猜测李嘉诚想干嘛,会不会是和国产大飞机的租赁有关? 4)通用航空 公司2015年收购了一幢物业,该物业在上海黄浦江边,有码头的独家使用权,可以停泊水上飞机。百度下网上新闻,我们可以发现幸福航空在布局支线航空的同时还在布局水上飞机。 “2015年4月28日上午10点25分,随着舟山中航幸福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两架赛斯纳208BEX水陆两栖飞机成功降落在金山城市沙滩特定水域,标志着上海金山水上飞机验证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也为即将投入运营的从上海金山城市沙滩至浙江舟山朱家尖岛空中游览航线奠定了基础。" ![]() 网上的另外一个新闻: ![]() 中国的通用航空业和美国有着巨大的落差。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通用航空机场只有78座。美国各类机场是19700多座,通用机场有15000多座。 我国通用飞机数量加起来不到1千架,在美国大概23万架。 这两组数字反应的是中国和美国在通用航空业(简单理解为低空民用空域)上的巨大差别,同时也说明这中国在通用航空业上巨大的市场机会。比如大名鼎鼎的巴菲特就在中国开始布局通用航空业。2014年巴菲特旗下的公务机运营公司NetJets公告称,已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CCAR-135运营合格证,将在华开始提供私人飞机租赁业务,成为首家获准在华运营的海外私人航空公司。 所以从公司收购水上码头可以看见公司很有可能在默默布局中国通用航空领域。而幸福航空的新舟60是非常适合作为提供私人飞机租赁的机型。 同时我大胆猜测:幸福航空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从C919飞干线到ARJ21/新舟60飞支线,到低空通用航空的全方位的航空公司。 安全边际在哪里? 当然,上面这个故事稍微大了点,目前幸福航空没有实质性的注入到幸福控股中,而且很多动作还只是处于雏形阶段。那我们就要了解目前这个公司的安全边际在哪里? 公司目前的市值17亿港币: A、翻看公司2014年的年报,公司股东权益约有11个亿;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的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并经过合理推断。作者未持有该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格隆汇声明:本文为格隆汇会员个人文章,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 |
5月10日中午,幸福航空一架新舟60飛機(B3476)在執行JR1529義烏=福州的航班過程中,在福州機場降落時沖出跑道。
一時間,新舟60飛機再次成為輿論焦點,各種與這一機型相關的不安全事件又重新被扒了出來。
不過,一天後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公布的初步調查結果,算是給新舟60洗了冤,調查報告稱,調查組連夜對飛行記錄器的信息進行了提取和分析,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事件與飛機故障有關,初步判斷可能是一起人為原因導致的不安全事件。
而在今天民航局組織召開的緊急安全視頻會上,也對幸福航空合肥福州航班沖出跑道事件調查結果進行了通報,沖出跑道的原因也進一步明晰。
局方表示,此次沖出跑道的主要原因是機組違規操作,在28英尺機組錯將推力手柄收至到“地面慢車位”,而新舟60飛行機組操作手冊絕對禁止在空中將推力手柄收到“地面慢車”位置。
同時,局方也指出,此次沖出跑道事件,也反映出幸福航空安全管理存在缺陷。
多位行業內人士曾告訴記者,一個事故的發生很多都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比如天氣狀況、機場條件、機務維護、空勤人員的訓練水平等,並不能完全說明飛機本身存在問題。而只能賣到亞非拉國家的新舟60,各種主客觀的保障也都不能如歐美國家完備。
航空制造專家、ARJ21飛機前副總設計師周濟生也對記者介紹,根據波音等飛機制造商幾十年來對空難發生原因的統計,66%以上是由於機組操作失誤,處理不當造成,飛機本身的原因則以12%左右占第二位,比如系統故障、結構件損壞等,其他原因還包括天氣、塔臺指揮等各方面因素。
一位航空公司人士對記者透露,每周民航局都會給航空公司下發“不安全事件”通報,有的是航空公司自己匯報給民航局,有的則是瞞報後被查出。這些“不安全事件”,根據情節的嚴重輕緩,被分為“事故、事故征候,其他不安全事件”等不同的級別,經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統計梳理後,每周以“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周報”的形式下發民航各單位,以督促各方“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上述“不安全事件”每年都有上萬條,這些事件小到航前準備時飛機被垃圾車刮碰,還有出現特別頻繁的飛行中“遭鳥擊”,大到飛行中一臺發動機“停車”,甚至降落時沒掌握好,導致飛機刮到樹枝受損。
另據記者了解,在今天舉行的緊急安全視頻會上,民航局副局長李健也重申對民航安全的重視:“一是要加大專業人員資質管理。各航空公司要加強機組的技術訓練和紀律作風建設,嚴格檢查標準,提高訓練水平和訓練的針對性,繼續加強人員資質管理和技術排查工作。”
二是要嚴肅查處各類違規違章行為,三是要全面加強通航安全監管,民航各地區管理局要把握轄區通航企業的特點、飛行人員及航空器的技術狀況,多提醒、多幫助,督促通航企業遵守基本的安全規章,指導通航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同時要督促通航企業按規定做好相關作業任務的備案工作,並與地方、公安等相關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嚴厲查處“黑飛”活動,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從嚴從重處罰。
值得註意的是,就在幸福航空飛機沖出跑道的當天,荊門市某航空俱樂部一架超輕型水上運動飛機在漳河水庫側翻,導致機上兩名遊客溺水,送醫後因搶救無效遇難。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4028
一位普通的女白领在开户三个月后选择清仓退出中国股市,她的原因很简单,称是为了余生的幸福。到底是什么让女白领在牛市中毅然选择清仓退市,下面是这位女白领的自白:
大概从今年3月开始,“侠之大者,为国接盘”的声音便不绝于耳,大环境是上证指数一路高歌猛进,而具体到我个人,一个在普通私企工作的普通员工,却在被股市折磨了三个月后选择了清仓退出。原因很简单:为了余生的幸福。
真的,我不想听“侠之大者,为国接盘”的戏谑逻辑,我不是女侠,我只想重新做回一个作息规律,度过安稳现世的女人。
诚然,这轮牛市给身边的朋友包括我在内都带来了不少额外的收入,有朋友买了创业板妖股资金翻番的,也有朋友在各种股票之间摇摆不定,不停买入卖出结果还是“小赚”了一个月工资的。我则是在今年1月19日的大跌后杀入股市“抄底”,获利三个多月后又碰上5月初的连续杀跌,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
上周决定退出时,已经身心俱疲。
在这波牛市来临之前,我的生活方式简单而规律:
我的iphone4已经习惯了数年如一日在每天早上7点一刻用闹钟将我唤醒,而不是在9点一刻提醒我关注股市开盘走势;我家的马桶盖已经习惯了拎着书本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的我,而不是抱着手机不断刷新股价行情的我;我的单人床已经习惯了我在喝完半杯水之后再入睡,而不是惦记着手中股票的K线图辗转反侧。
原谅我的胆小,但我从来没有赚过这么让人担惊受怕的一笔钱,直到进入股市,我才明白已经走到了这座竞技场的中心,不再是可以笃定地喝茶看戏的观众席。
我也终于明白,也许直到人真正处于风险中时,才会意识到风险这种东西的可怕,我们这些普通人想赢怕输的本性,不正是在股市面前被脱得一丝不挂?明明是一群风险承受能力迥异,应当选择不同投资方式的人群,却在冲动地卷入股市后被强行地同质化了。
至于身边在牛市中赚钱的那些朋友,据说和我一样经历着这些精神折磨,他们称之为牛市里幸福的烦恼。其实只要仔细想想,所谓“幸福的烦恼”,本身不就是一个悖论吗?在我粗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中,真正的幸福就应该是一件与烦恼无关的事情,如果幸福剧烈到了让我产生烦恼,那我只想要稳稳的幸福。
事实上,在那三个月里,因为看不清股市的走向,因为困惑于微博微信上的众说纷纭,我时常会担忧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牛市在明天结束,我该如何自处?我的资金又会何去何从?
担忧,毋庸置疑,同样是一个能让你的幸福蒙上阴影的东西。
我所理解的幸福,是每天早上起床打开冰箱,都可以看到储备好的牛奶和面包,而不是饥肠辘辘地在人气餐厅外面排长队。
我所理解的幸福,是包包里始终有保证手机正常使用的充电宝和数据线,而不是在大功耗的处理器把电量消耗殆尽后无法接听一个重要电话。
我所理解的幸福,是可以放心地把自行车从容停在学区房的楼下,而不是在一个消防车都无法开进来的老旧小区里每天苦苦腾挪寻找停车空间。
而让人心惊肉跳的中国股市,与我所理解的幸福背道而驰,惊悲总是潜伏在惊喜中,不经意间杀你个措手不及。
我甚至开始悲天悯人地思考,中国老百姓到底要避开多少牛市与熊市的交替,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所以,我在上周卖出了最后一只股票,在“银证转账”中最后一次按下了“资金转出”键,无论股市接下来走出波澜壮阔的冲高行情,还是深不见底的回调行情,都不再与我相关——在夜里12点之前无所顾忌地上床睡觉,期待第二天早上的牛奶与面包,这才是能给我带来幸福的生活方式。
陈奕迅那首歌是怎么唱来着:“我要稳稳的幸福,能抵挡末日的残酷,在不安的深夜,能有个归宿……”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其实我跟网上流传的那个女教师有着一样的梦想,但在拥有足够的资本启程之前,我依然需要稳稳的幸福,以及稳稳的积累财富的方式。(转载自凤凰财经综合)
SENSE隨筆150814
少一點自由,人會更幸福嗎?
執筆人:蟬
「西班牙第二共和」只維持了短短八年,第二任總統Manuel Azana執政期間曾被問道: “你真的相信自由可以讓人們更加幸福嗎?” Azana答道: “老實說我不知道,但有一件事我能肯定,自由可以讓人們活得更像一個人。”
推銷民主自由的掮客或許未能說出這番話,他們往往只集中精力發掘當權者的獨裁傾向, 而忘記向人民解釋自由民主的代價:「責任」的重要性。 要生活在一個成功的自由民主社會當中,往往比大家想像的要複雜和困難。
專制或極權政府理所當然地抑壓人民的自由,透過宣傳指出自由的無效性,把自由描述成騙人的把戲,試圖將公權最大化,並以 “民眾” 的名義去實行統治。 這種行徑固然是與自由公然為敵,然而自由的敵人並不單只在人民之外,也可能匿藏在人民自身當中。
半世紀以前精神分析學家 佛洛姆Fromm 在名著《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中指出,公民害怕自身擁有的自由,各種各樣的選擇與誘惑鋪陳在面前,包括那些可能導致犯錯者。*** 一切價值都要親身去揀選,並需獨立判斷甚麼是他該做的事,這壓力對他來說極難承受。
但相比起自身的自由,公民更害怕別人擁有的自由:每個人對於將要發生的事情都沒有十足把握,時常感到別人的自由是種威脅。**** 故此很多人寧願放棄自身的自由,去換取別人也不能享受自由,以消除這種不確定狀態。
公民們對自由感到厭倦和恐懼,甚至主動呼籲當權者進行鎮壓。*** 自由公民可能會運用他們的自由來終結自由,就像希特勒通過民選上臺一樣。
自由之所以如此難以面對,是因為 自由在政治上包含著責任。***
所謂「責任」,意味著有能力應對做過的事情,為自己的行動承擔後果。 所謂 “應對” ,除了無論結果好壞也要坦率承認之外,也要申述自己行動的理由,並與社會成員討論並聽取別人的意見。 聽取意見不代表放棄自己觀點,而屈從多數人的想法,蘇格拉底就寧願面對死亡也不願放棄自己觀點並逃出監牢,這成就了一個經典象徵:公民精神極度成熟的立場***。
然而這卻不代表將自己的信念視為真理的狂熱份子是負責任的,他們追求完成超脫現實而無需檢驗的使命,是無可辯駁的正義之化身。 這並不是一種成熟的公民態度,只是拒絕為自身行為作出解釋的狂熱者。
康德曾指出,啟蒙標示著人類已然走出政治的未成年狀態,如果我們是成年人,便有能力組織自己的生活,在法律面前做平等而自由的人。 如果我們欠缺這種能力,就需要一位「超級爸爸」來保護、約束和指導我們的行動,這個超級爸爸,就是「國家」。***
國家原本只是我們的經營顧問,現在卻出現了一種想法,要把國家變成父親,而作為兒女的公民,便應該表現得膽怯、幼稚和嬌生慣養。*** 幼稚病令他們相信自由是罪惡的根源,喪失了判斷力和抗拒誘惑的兒女,只有在父親下達越多的禁令,才會感到安全和快樂。
現代國家把某些上癮行為如賭博、吸毒等列為犯罪行為,除了暗藏著“好公民”的典範形式外,還反映國家認為公民缺乏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 這種透過禁令壓抑的取徑,為何不能透過教育熏陶默化呢?
如文章開端所指出,自由的敵人往往是自由者自身。 很多在自由民主社會生活的人都認為政府在解決問題上面表現無能,但卻不反思到底政府的責任包括甚麼。如果期望當權者不去壓抑自由,那公民必需為社會承擔責任。 透過個人或民間組織為社會服務,才是真正體現自由人應負的責任。 單以正氣凜然的態度譴責政府瀆職而不去躬盡公民的責任,那對於民主荏弱是難辭其咎的。
說到底,自由作為一種政治倡議,只能提供治療方案,而幸福卻不是政治制度能夠獨力解決的問題。*** 人們不應期望政府會為人民帶來幸福。
在政治動蕩時期,人們深信某些根本性的政治變局除了能夠解決社會問題,還可以滿足每個人心底最強烈的欲求,然而這從來沒有發生過。****
參考: 《哲學大師寫給每個人的政治思考課Politica para Amador》(1992) Fernando Savater
SENSE隨筆150814
少一點自由,人會更幸福嗎?
執筆人:蟬
「西班牙第二共和」只維持了短短八年,第二任總統Manuel Azana執政期間曾被問道: “你真的相信自由可以讓人們更加幸福嗎?” Azana答道: “老實說我不知道,但有一件事我能肯定,自由可以讓人們活得更像一個人。”
推銷民主自由的掮客或許未能說出這番話,他們往往只集中精力發掘當權者的獨裁傾向, 而忘記向人民解釋自由民主的代價:「責任」的重要性。 要生活在一個成功的自由民主社會當中,往往比大家想像的要複雜和困難。
專制或極權政府理所當然地抑壓人民的自由,透過宣傳指出自由的無效性,把自由描述成騙人的把戲,試圖將公權最大化,並以 “民眾” 的名義去實行統治。 這種行徑固然是與自由公然為敵,然而自由的敵人並不單只在人民之外,也可能匿藏在人民自身當中。
半世紀以前精神分析學家 佛洛姆Fromm 在名著《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中指出,公民害怕自身擁有的自由,各種各樣的選擇與誘惑鋪陳在面前,包括那些可能導致犯錯者。*** 一切價值都要親身去揀選,並需獨立判斷甚麼是他該做的事,這壓力對他來說極難承受。
但相比起自身的自由,公民更害怕別人擁有的自由:每個人對於將要發生的事情都沒有十足把握,時常感到別人的自由是種威脅。**** 故此很多人寧願放棄自身的自由,去換取別人也不能享受自由,以消除這種不確定狀態。
公民們對自由感到厭倦和恐懼,甚至主動呼籲當權者進行鎮壓。*** 自由公民可能會運用他們的自由來終結自由,就像希特勒通過民選上臺一樣。
自由之所以如此難以面對,是因為 自由在政治上包含著責任。***
所謂「責任」,意味著有能力應對做過的事情,為自己的行動承擔後果。 所謂 “應對” ,除了無論結果好壞也要坦率承認之外,也要申述自己行動的理由,並與社會成員討論並聽取別人的意見。 聽取意見不代表放棄自己觀點,而屈從多數人的想法,蘇格拉底就寧願面對死亡也不願放棄自己觀點並逃出監牢,這成就了一個經典象徵:公民精神極度成熟的立場***。
然而這卻不代表將自己的信念視為真理的狂熱份子是負責任的,他們追求完成超脫現實而無需檢驗的使命,是無可辯駁的正義之化身。 這並不是一種成熟的公民態度,只是拒絕為自身行為作出解釋的狂熱者。
康德曾指出,啟蒙標示著人類已然走出政治的未成年狀態,如果我們是成年人,便有能力組織自己的生活,在法律面前做平等而自由的人。 如果我們欠缺這種能力,就需要一位「超級爸爸」來保護、約束和指導我們的行動,這個超級爸爸,就是「國家」。***
國家原本只是我們的經營顧問,現在卻出現了一種想法,要把國家變成父親,而作為兒女的公民,便應該表現得膽怯、幼稚和嬌生慣養。*** 幼稚病令他們相信自由是罪惡的根源,喪失了判斷力和抗拒誘惑的兒女,只有在父親下達越多的禁令,才會感到安全和快樂。
現代國家把某些上癮行為如賭博、吸毒等列為犯罪行為,除了暗藏著“好公民”的典範形式外,還反映國家認為公民缺乏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 這種透過禁令壓抑的取徑,為何不能透過教育熏陶默化呢?
如文章開端所指出,自由的敵人往往是自由者自身。 很多在自由民主社會生活的人都認為政府在解決問題上面表現無能,但卻不反思到底政府的責任包括甚麼。如果期望當權者不去壓抑自由,那公民必需為社會承擔責任。 透過個人或民間組織為社會服務,才是真正體現自由人應負的責任。 單以正氣凜然的態度譴責政府瀆職而不去躬盡公民的責任,那對於民主荏弱是難辭其咎的。
說到底,自由作為一種政治倡議,只能提供治療方案,而幸福卻不是政治制度能夠獨力解決的問題。*** 人們不應期望政府會為人民帶來幸福。
在政治動蕩時期,人們深信某些根本性的政治變局除了能夠解決社會問題,還可以滿足每個人心底最強烈的欲求,然而這從來沒有發生過。****
參考: 《哲學大師寫給每個人的政治思考課Politica para Amador》(1992) Fernando Savater
SENSE隨筆150901
光影中的人生與哲學:《留芳頌》幸福與意義 (上)
Tony執筆
2007年日本朝日電視臺重拍了 黑澤明兩齣名作,其中一齣是1952年的《留芳頌Ikiru》。畢竟已過了50多年,社會環境變了,新版本在內容和角式設計上都作了改動,但卻欠缺了原作的荒誕感。
<渡邊的困局>
《留芳頌》男主角 渡邊勘治在政府任職超過30年,是市民課課長。他行將退休時被診斷患上末期胃癌,生命只剩下幾個月。本來他想告訴兒子這壞消息,卻意外地聽到兒子和太太計劃搬離老家,並打算拿取他的銀行存款和退休金去蓋新房子,對他來說,這比癌病帶來的打擊更沈重。他太太早死,和兒子相依為命,為了兒子,他拒絕再婚,每天埋首工作,省吃儉用。可以說,他一生中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為了兒子,兒子就是他的寄望。可他為了兒子,兒子卻不再為他了,因為兒子長大了、結了婚、有自己的打算和寄望。如果渡邊的人生目的是養育兒子成人,等自己晚年時有人照顧,那麼他失敗了。這個失敗在剎那間將他一生所做的一切變成無意義。怎麼會是這樣的呢?
我們往往以為一個 “行動action”的 “目的purpose”就是行動的 “意義meaning”。*** 例如一個人為了參加馬拉松,每天下班跑幾十公里路回家。他每天辛苦地跑意義就在於參加馬拉松。反過來說,我們之所以認為一件事情無聊、沒有意義,往往因為我們不知道它有什麼目的。
然而,有目的並不必然有意義。**** 人的一生由無數大大小小的行動所組成,當中大多數都有一定的目的,有長期的,也有短期的。當你很想達致某個目的,你會很樂意為它此去做某些事,你會覺得做那些事有意義。不過,當你反覆做著相同的事,嘗過無數次達成目的所帶來的歡愉之後,你便不再對這個目的感興趣了,於是有意義的事情變成無意義。 可是我們的生命中都無可避免地充滿著這類重複得太多而讓我們覺得無意義的小事情。
或許我們會想,如果生命有一個終極目的,那麼我們可以想像人生中所做的每件瑣碎事都是為了達成這個終極目的而做的,那麼一切立刻變回有意義了。多美妙啊! 然而,人的 “終極目的”是什麼? 人究竟有沒有 “終極目的”?
可能渡邊從來沒有想過「人生意義」的問題,可他一直以為自己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因為他一直以兒子為人生的終極目的。為了成就這個目的,他可以忍受沈悶、重複、無聊的工作。換句話說,是他的目的令他覺得一切都是有意義的。然而,當他知道這個終極目的不可能達成後,他頓時意識到過往自以為有意義的事原來是徒勞、無意義的。就像那個為了參加馬拉松的人,經歷了漫長艱苦而沈悶的鍛煉,到頭來卻發現根本沒有馬拉松比賽。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氣餒呢?
死亡終歸把人的一切努力與成果取消,使在世的一切目的與企望化作烏有。渡邊在知道自己即將死去時才意識到這一點。當然,如果渡邊有信仰,他必會相信所做過的每一件事情都必定有終極目的,儘管他不知道這個目的是甚麼。如果渡邊沒有信仰,他必定很難過,因為發覺自己原來做了一輩子傻瓜。三十年來沒有請過假的渡邊不想再上班了。
<出路>
渡邊每天在街上遊蕩想尋回一些快樂的日子。然而怎樣才活得快樂? 他並不知道。快樂在哪裡?在華衣美食?在輕歌漫舞?在軟玉溫香?通通都不是! 渡邊想找回失去的青春,但青春一去不回頭,他不可能從頭規劃人生了。 那麼他的一生註定沒有意義了嗎?
徹夜尋歡不果,當早上人人趕著上班的時候,疲憊和失落的渡邊在回家路上碰見年輕女下屬 小田切豐子。小田切正想辭掉市民課的工作,但偏偏身為課長的渡邊卻連續曠工五天,程序上必須要有課長蓋章才可正式提出請辭,所以等得不耐煩的小田切只好找上他家門來。 渡邊問小田切為何辭職,她說在市民課工作以來都沒什麼新鮮事發生過,所以寧願去工廠打工。 小田切是一個開朗率直、想到就說就做的傻大姐,在辦公室整天嘻嘻哈哈的。渡邊很想知道,是什麼令眼前這個窮得只穿破襪的女孩子那麼快樂。於是他每天跟著她四處遊玩。
行將就木的老男人終日跟一個年輕女孩子四處吃喝玩樂,很難不讓旁人想入非非。渡邊的兒子就因誤會他臨老入花叢而大興問罪之師,要跟他劃清界線;就連小田切也懷疑渡邊在追求她而不肯再相見。 渡邊解釋說,跟著她只為想知道她活得快樂的原因,他想在死前能再次快樂地活一天。可是連小田切自己也不知道,為何自己總是那麼快樂。她說自己和其他人一樣每天吃飯和工作,她只覺得在工廠製造玩具兔子時,好像跟全日本的孩子成為朋友一樣。她的無心快語喚醒了渡邊,讓他重新尋到生命的意義,從困局中找到了出路。
渡邊的出路就是回去上班。他從大堆文件中嘗試找些值得做的事,結果找到黑江町居民的投訴。前此某日黑江町的居民來市民課投訴區內有爛地積水,滋生蚊患。當時渡邊只按程序給他們「轉介」到其他部門,結果所有部門都說不是他們的管轄範圍,都按程序把居民「轉介」到其他部門去,最後居民們被「轉介」回市民課。深感被這群小官僚愚弄的黑江町居民,最後只能忿然大罵一通而離去。
如今重新打開文件,渡邊的想法不一樣了。他想把水窪填平建個小公園。雖然建公園不是市民課的職權範圍,但他深信如果市民課能負責聯繫各個部門,公園是可以建成的。渡邊決心在死前辦好這件事,儘管在別人眼中這只是一件小事。
在人生最後的五個月,渡邊付出了無比的熱誠和毅力,頂著來自不同部門的阻力、頂著副市長的政治利益,甚至頂著黑社會的威嚇和自己日漸不堪的身體,把公園建成了。就在公園開幕的那個下雪晚上,渡邊被發現死在小公園裏。
或許你會問:「這算什麼出路?渡邊不過做回平日無聊的工作罷了!渡邊不正是因為長年累月重複這些無聊的工作,才感到人生沒有意義嗎?為何現在做回同樣的工作卻會變得有意義,變成他的出路呢?況且先前不是說過,死亡會把人的努力取消,那麼建公園即使可算作一項成就,但終究是過眼雲煙。」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頭看一看渡邊的人生和工作為何會變得無聊…..
這問題且看下回如何解答。
資料來源: 《光影中的人生與哲學》(2014) 尹德成 羅亞駿 林澤榮 合編
延伸觀賞:
《留芳頌》 (《生之慾》) (2007) 藤田明二導演
加賀屋員工都把「以客為尊」當成使命, 腦科學專家發現,這不僅會讓客人感到幸福, 自己也會感到非常快樂。 大腦感到舒適、滿足時,會分泌神經傳導物質之一的多巴胺。「為他人做事」的時候,大腦會大量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和「舒適」、「幹勁」、「意欲」等情感有關,能夠讓人更加快樂,拿出更多幹勁。 有人認為,為了他人非常努力工作,多多少少是被逼迫的。真是如此的話,那待客、款待等行為有違自然,以笑容服務客人,不是件痛苦的事情嗎? 然而,由腦科學的研究可知,款待並沒違反自然,加賀屋的經營也佐證了這項事實。「為了客人」、「想讓客人高興」的心情,並不是因為營業額上升,薪水就增加的不純動機使然,而是大腦真的感到快樂的緣故。 極度專心會有快感 忘我地投入某件事時,注意力會極度集中,不會去想、去煩惱多餘的事情,身體、大腦的活動十分自然。在腦科學中,這樣的狀態稱為「心流」(Flow),這是匈牙利出生的心理學者米哈里.齊克森米哈里博士所研究、提倡的觀念。 博士開始研究心流的契機是畫家朋友的行為,這位友人開始作畫就會變得異常專注,甚至廢寢忘食,連續多天持續作畫。看著友人這樣的神態,博士猛然大悟,開始心流的研究。 進入心流狀態後,精神集中的同時,身心也會感到放鬆,甚至讓人忘記時間的流逝。這時大腦的回饋系統迴路會活化,分泌多巴胺,對自己的行動感到愉悅、得到快感。 那麼,要如何做才能進入心流狀態呢?研究結果顯示,「工作技能、技術與當前課題及目標的困難度相當」是必要條件。也就是說,若技能、目標和所需困難度不相符合,人是無法進入心流狀態的。 舉旅館的「款待」為例,要求(目標)遠高於管家技能的情況,「我能好好接待這位客人嗎?」管家會因而感到不安吧。 詢問會長、女將、總經理、總廚、管家等各部門員工可以發現,加賀屋的人對自身的要求目標都很高。 心 流理論中,另一項重點是壓力。感受壓力,克服緊張感,才有辦法達到心流的境界。多數員工剛進入旅館工作時,都會感到緊張。這是由於客人對「加賀屋」的期 待、要求水準高,而自身的技能還不足。技能不足的話,就必須拚命地提高技能。過程中肯定有暗自摸索的時期,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達到心流境界,持 續努力提升技能。 腦科學的基礎概念中,有「一萬小時定律」的觀念。這個觀念是說,不論從事什麼,只要做到一萬個小時的話,便能隨意進入心流狀態,學到相應程度的技能。一萬個小時,若一天撥出三個小時,大約需要花費十年的時間。 我們腦科學家認為,人要待在要求標準高的前線,才能夠進入最佳的心流狀態。像是田徑短跑選手尤塞恩.柏特以九秒五八刷新百米世界紀錄時,明明很專心在跑,卻跑得非常放鬆。相較於其他選手奮力奔跑的方式,他的跑姿明顯不同,這就是所謂的心流狀態。 心流境界挑戰極限 以 前,我曾見過奧林匹克競速滑冰金牌得主清水宏保選手,當時他這麼跟我說:「世紀新紀錄是在身體產生類似流動的感覺時才會出現的。」這個「類似流動的感 覺」,正是所謂的心流狀態。他補充說:「過於用力、奮力地使喚身體,反而會使紀錄更糟糕。」不論是柏特選手還是清水選手,縱然他們擁有天賦,經過長久的訓 練,但面對世界田徑、奧運等決賽場面,肯定還是有非比尋常的壓力。在這樣極大的壓力狀態下,能夠進入心流狀態的人,在任何領域裡,都是那些稱之為「一流」 的人。 (本文摘自第二章.孫蓉萍整理)當注意力集中時,腦內會分泌多巴胺,讓人更愉快,工作更有幹勁。 加賀屋 比服務更極致的款待之道 作者︰茂木健一郎 腦 科學家,也是日本知名暢銷作家。現任日本SONY電腦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客座教授、東京藝術大學兼任講師。1962年生於東京。自 東京大學理學院、法學院畢業之後,繼續攻讀東京大學研究所理學系研究科物理學博士課程,獲得理學博士學位。並曾任職於劍橋大學。自2006年起主持NHK 節目「專業人士的工作風格」,著有《感動腦》、《改變腦的生存方式》等書。 譯者:衛宮紘 出版:商周出版(2015年9月) 撰文 / 茂木健一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