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華爾街大鱷」的對手:揭開中國大媽的面紗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21/58109.html

最先流傳的是一個微博段子:「說到今年的金融大鱷,多了一個『中國大媽』。經過一年的醞釀造勢,華爾街大鱷們出手做空黃金,金價大跌。不料半路殺出一群『中國大媽』,瞬間出手1000多億元人民幣,300噸黃金被大媽一掃而光。華爾街投多少大媽們買多少,在這場對賭中,高盛率先退出做空黃金,『中國大媽』完勝!」

段子透出的信息量挺大——

2013年,從「完勝華爾街大鱷」到「抄底海外房產市場」再到「比特幣逆襲主角」,這一年,「中國大媽」打破了傳統形象,闖進了國內外的輿論場。外媒甚至為「中國大媽」特別創造了「Dama」這一英文單詞。

本來活躍於菜市場、公園廣場的大媽們為何突然闖入了公眾視野,並且成為華爾街大鱷的「對手」?大媽們對中國的經濟到底會產生何種影響?

為什麼是「大媽」?

關於中國的大媽,一般是這樣定義:年齡在30歲至50歲區間;家庭可支配現金在數萬以上,丈夫事業有成;金融知識趨近於零,投資喜歡跟風,多憑感覺,以及閨密朋友的攛掇。

其實,中國大媽囤貨並不是近幾年才開始興起。前些年,輪番上演的 「豆你玩」「蒜你狠」「辣翻天」「玉米瘋」,都能在其中看到中國大媽們的身影,為何直到今年大媽們才真正火起來?

原因在於中產階級崛起,加之中國人口進入老齡化社會,大媽們的數量有所增加,並且大媽手上的閒錢也開始增多。大媽們不再侷限於買些瓜果蔬菜日用品等平民消費商品,購買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而與此同時,國內的投資渠道比較狹窄。買房子吧,現在國家極力調控,國N條接連面世,老百姓會擔心房價下降,得不償失;把錢存入銀行,由於存款利率低,與每年通脹相抵,幾乎不賺錢,甚至賠本;倘若投資股市,數年以來的股市萎靡,讓股民財富嚴重縮水

所以,在金價下跌以後,不少人把黃金探底看做救命稻草,期待黃金未來良好的上漲預期。而經歷過計劃經濟時代的中國大媽,對於物資緊缺的相關信息具有特定敏感性。大媽喜歡「拉家常」,這些好事情、好機會,一旦被大媽發現了,絕對不會一個人藏著掖著,口耳相傳是必然的。更何況,大媽們既成圈子,喜好也多半趨同,她們之間互相傳播和影響,帶來的市場效應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國大媽」真正需要的,並不是黃金首飾,而是有保障的未來。「中國大媽」們出手搶金,固然有傳統的「存金藏銀」觀念的影響,但主要還是用來規避通脹,而她們寧可儲蓄保值也不願、不敢消費,暴露出物價持續走高下對於資產保值的恐慌,也有攢下來以備養老等方面的考慮。這也是內需這個引擎遲遲不能有效驅動的原因。所以,中國大媽「搶金潮」不但印證了中國人的消費潛力和投資需求巨大,也映襯著中國民間投資渠道的匱乏與不足,更突顯了呼之多年的擴大內需未被有效釋放的現實。

被高估了的中國大媽

金價漲漲跌跌本是常事,但這次因與中國老百姓投資理財息息相關,就變得格外引人關注。不過,與網友們相比,專家們可沒那麼樂觀。多位經濟學家均認為:網友高估了大媽們對金價的影響力。

為何這麼說?網友沒有搞清楚黃金市場的定價機制。國際金價是在倫敦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等幾大國際交易所產生的,即國際金價主要通過國際投資者連續期貨交易決定。它能反映現貨市場的需求,但並不由現貨市場決定。通常而言,黃金期貨價格的變動對現貨黃金價格的變動有影響。所以,平時國際金價漲了,咱們老鳳祥或是周大福等金飾店裡賣的每克黃金價格也跟著上漲。而現貨價格的變動反過來不大會影響到期貨價格的變動。

一位黃金分析師進一步解釋:黃金交易市場分為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現貨交易包括零售市場,大媽們搶購的是零售市場的黃金。期貨市場主要由資本控制,就是網友提到的華爾街大佬等機構交易者控制。我們平時說的國際金價,是指期貨市場的金價。期貨市場的黃金交易量本身非常巨大,機構交易者又可以通過金融槓桿將其成倍放大,所以在期貨市場中的黃金交易量要遠遠大於零售市場中的黃金交易量。

4月中旬,國際金價遭遇暴跌,但「暴跌之後的技術反彈,是很正常的走勢。在時間上確實剛好與中國大媽搶購黃金相契合,中國大媽的搶購行為也可能對市場上交易者的心理預期產生了一定影響。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楊長江表示。

「中國大媽」搶購黃金撼動金價固然只是網友一廂情願的看法,但卻引發國際資本市場再一次對中國元素的關注。

中國人歷來對黃金投資與收藏有些特別的情愫。在多數人的心中,黃金就是財富的體現。不管是富人還是不太富裕的人,總要買些黃金儲備,一作為財富象徵,二以防不測,三是可以將財富傳給子孫。對於黃金品種的選擇,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最為簡單的形式:金元寶或金塊,不用什麼加工,成色足、份量「實在」最重要;金首飾也是心愛投資之物,嫁娶等儀式都需要黃金飾品。

儘管中國大媽並不如傳說中這麼「厲害」,但從中國大媽事件卻反應出了中國社會對於財富投資上的諸多問題。

中國大媽的未來

中國大媽的崛起是必然,就如同近幾年崛起的「屌絲」一詞。屌絲的興起表達出80末90後年輕一族,在生活節奏塊、社會壓力大的如今,引發了的共鳴,進而不自覺的形成了所謂的「屌絲」這一群體。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給予了社會群體發出聲音的便捷渠道,在大媽與財富這兩個發差極大的詞彙相組合時,「中國大媽」群體便正式形成。

中國大媽反應出的是中國投資渠道狹窄。無論是大媽買黃金、買房、買比特幣,都是因為狹窄的投資渠道不得已將具有龐大數量投資或者潛在投資需求的大媽「籠絡」在了一起。與此對應的,更是社會各類層出不窮的「詐騙案」,被打著投資渠道的幌子騙財的大媽不勝枚舉。

儘管有的人可能會說,大媽搶黃金不一定是有投資意識,只是跟風消費。但大媽搶金風波折射出的是中國通貨膨脹帶來的某種程度的社會恐慌。人們不在甘於將人民幣存在銀行,而是想著法的保值或者升值。市場總是用最直白的方式來表達問題,大媽這一群體儘管算不上社會精英,但卻是社會大眾需求的直接表達者。就好比2008年的股市,當你發現連身邊的大媽也開始參與股市,證明股市已經走到了虛高的節點。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大媽的數量還會不斷增加,儘管大媽們對中國經濟的走向產生不了影響,但是,大媽們的消費投資行為卻是中國經濟問題的間接反映。中國的經濟增長需要靠投資與消費來拉動,如果不拓展投資渠道、形成完善健康的投資途經,大媽們依然會在一波又一波搶購中繼續奔波,而中國的經濟也難以真正健康穩定地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702

雕酒瓶賺十萬「雕」贏對手

2014-02-06  NM
 
 

 

抄人,反被人所抄。三年前,陳家豪(Terry)在網上尋找禮物送給太太作結婚禮物,找到台灣一間叫歐柏拉的公司,可替他在紅酒瓶上「雕」上獨一無二的圖案。太太收到禮物當然高興,他亦發現了這個「雕酒瓶」的商機,開設了Design Your Own Wine(DYOW)。但「壹盤生意」的故事,又豈會這樣平坦。

Terry找來在內地開廠的老友合作,一個接單、一個生產,卻原來「養虎為患」,老友偷橋令雙方拆夥收場。回港重設廠房,又發現原來當日幫襯的歐柏拉公司,已在香港設立分公司,並以平價攻勢吸客。但有競爭,反而激發他的鬥心。Terry決定改走高檔路線,轉攻貴價貨,引入閃粉和金箔香檳酒等過千元的特色酒類,並冒險接過萬元紅酒雕刻生意,反而扑中市場需要,何猷龍的澳門摩卡娛樂場、社交網站Linked in等大公司,都有找他「雕」酒瓶,現月賺十萬。

那支刻上了Terry和太太樣貌的紅酒,不但逗得佳人一笑,親友們還紛紛打來讚賞其心意,及打聽來源。還沉醉在幸福之中的Terry,已在想其搵銀大計:「當時我買一支約一千蚊港紙嘅酒,搵宅急便用掛號嘅形式送出,運費一千蚊。過程只能用電話、電郵同台灣嘅雕刻公司聯絡,改圖又無得當面傾,仲要等足兩星期先寄到嚟,我嗰時諗自己搞又得唔得?」當時在地產公司做市場推廣的他,在facebook開專頁,秘撈接單,他稱:「我買咗支百零蚊嘅電動雕刻筆,老婆設計畫圖,我負責雕刻,逐筆逐筆打磨,再用玻璃專用的金粉顏料上色。」Terry買來幾十元一支的紅酒,加工後可賣百多至三百多元。

生意後來愈做愈大,他說:「靠嗰支筆,雕一支酒要雕成個星期,晚晚趕工趕到凌晨三點幾,日頭又要返工!」那支電動雕刻筆非常吵耳,一開動便發出比電鑽還要刺耳的吱吱聲,「樓上樓下,真係多得我唔少!」打磨時,玻璃粉末四散房內,長期吸入,影響健康。有感不能長此下去,Terry於是找來一名在內地開啤工廠的朋友合作,他與太太及家姐投資四十萬元買幾台雕刻機,放置在朋友廠房,Terry接單、朋友負責生產,本來以為好橋,怎料暗藏危機。

養虎為患

「佢間廠本身有工人,可以幫手操作雕刻機。接到訂單就以拆賬形式做,每支酒對方抽佣一成。」有了後援,Terry開始接大單,每張單由幾支到百幾支都有,「以前驚做唔切,唔敢接太多。」本來月賺兩萬的手作仔,變成了月賺八萬的小生意。一直以為與大陸朋友合作愉快,其實早已養虎為患,Terry說:「我只係間中返去睇廠,平日嘅品質監控就由大陸嘅工人負責,有時質素唔係咁好,打俾佢哋改,奉旨唔肯。後來有好多次,接到急單,個客要求四日完成,佢哋次次都拒絕,話按規矩七日先起貨。」Terry表示,他們手頭上接到多少單,他心知肚明,並怒氣道:「明明嗰排唔忙,點解都唔幫手?」他更質疑對方:「佢話無用我啲機接私幫生意,你信唔信?我就唔信。」Terry有想過「踢竇」,但想到對方始終是認識多年的朋友,於是選擇和平分手。「好彩之前投資嗰四十萬機器錢已回本。」Terry決定在香港設廠,「仲可減少運輸成本添。」拆夥期間,雙方協議保持合作關係,直至Terry安頓好業務為止,而對方原來亦已意圖自己做「雕」瓶生意,他指:「佢同意我攞番部分機器。但就要等佢哋啲新機到埗先攞走。」說是合作,但長達四個月的交接期,對方不願趕工、不願接複雜的雕刻圖案,有時甚至連單也不願接,令生意額下跌最少兩成。分手後,雙方已再沒有聯絡。

黃雀在後

Terry回歸香港,單是搵廠就花了三個月時間,「原來要有三相電壓(工業用電壓)的工廈先支持到啲機器,搵勻葵青區所有工廈工廠,有一半都不適合,最終先搵到荃灣一間廠落腳。」終於安頓好,竟殺出個程咬金,Terry說:「我以為我哋係香港首間兼獨家酒瓶雕刻公司,點知香港已經有人做。」這個對手,就是Terry結婚當年造酒送給太太的台灣歐柏拉酒瓶雕刻公司。當日Terry以為是搵銀良機,「原創者」又怎會想不到?Terry更發現對手賣得比他平,如一支紅酒連雕刻,他賣三百八十八元,對手每支平成五十大元!記者找到歐柏拉香港分公司,老闆娘是三十五歲的林小姐,她本是家庭主婦,丈夫是的士司機,她說:「我同老公上網見到台灣有,就訂咗支酒俾朋友。佢對呢種技術好有興趣,就聯絡咗台灣歐柏拉。我哋仲特登過去學師,對方讓我哋以承辦商形式經營,唔分我哋利潤。唯一要求就係要高水準,跟番佢哋牌子嘅機同顏料。」林小姐藉此可向客人「撻朵」,顯示自己有台灣總部支持,歐柏拉亦同樣「變相」攻入香港,雙方互惠互利。歐柏拉圖案偏向台式,走卡通路線,而且人像背景設計較簡單,林小姐表示他們的目標顧客,主要是年輕人,因此會主力引入一些只有百分之五酒精成分的果汁汽酒。扣除成本,每月淨賺三至四萬,她說:「我哋每次攞小量貨,成本比較高,好難賺得多。」

狗急跳牆

這盤生意朋友抄到,師奶都做,遲早通街都有,但已經辭職全程投入的Terry認為無路可退,唯有轉走高檔路線,做到最好,他說:「對手平價搶客,我都無謂硬碰硬。」第一步是「充派頭」,本來廠房可兼做辦公室的,但Terry選擇分租朋友位於荃灣的新式工廈ONE-MIDTOWN作辦公室,近廠房之餘:「有海景,見客好啲。」他亦加大投資,棄用內地機器,去美國買雕刻機,一部就要四十八萬,還到當地實習,他指:「美國機雕工比內地和台灣精細,幼細如一毫米的線條都刻到。」對手以夫妻檔、手作仔模式經營,他請來freelance設計師,為客戶由人像到背景都度身設計,而且酒樽三百六十度都有雕刻,並劃一收費,他說:「唔似對手只有單一背景咁悶,佢哋畫人像又要加錢。」

Terry採購外形高貴獨特的閃粉酒、金箔酒和大提琴樽形的白酒,一支酒連雕刻賣一千零二十八元:「閃粉酒來貨二百五十元一支,酒盒約一百。」起初他也擔心太貴會無客,怎料貴價酒訂單更多,佔生意額八成。Terry找來四至五個香港酒商合作,定期引入特別酒類,還標榜一星期內替客人找到所需年份的酒,他亦冒險接萬元紅酒雕刻。對手雖然也會接貴酒訂單,但講明「雕壞不賠償」,Terry說:「客人自己攞酒嚟,幾多錢嘅酒,我都係收四百八十八蚊手工費,唔係太貴嘅酒雕錯咗都會賠,曾蝕過千幾蚊。」他指走高檔路線,吸引不少公司客:「佢哋用嚟做公司周年禮物,一訂就幾十支!」最近,Terry踩入婚紗展及紅酒展,務求在下一個競爭對手出現前,盡快搶佔市場。

開業資料(7/13)^

工場:$24,000#辦公室:$8,500機器:$480,000入貨:$50,000人工:$35,000雜費:$3,000總投資:$600,500^拆夥後計算#兩按一上

營業資料(12/13)

營業額:$200,000人工:$47,000^辦公室:$8,500工場:$8,000入貨:$20,000雕刻材料:$10,000水電:$5,000盈利:$101,500^一名全職、兩名兼職及設計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695

嘀嘀快的補貼戰升級:快的稱永遠高對手1塊,嘀嘀升至最高20塊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8/58735.html

昨日零點起,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第三輪營銷活動攜10億元重磅出擊,“使用嘀嘀打車並選擇微信支付,乘客立減10元,每天3次,新乘客首單立減15 元;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司機用微信支付收車費,每單獎10元,每天10單,其他城市的司機每天前5單每單獎5元,後5單每單獎10元,所有城市的司機使用微信支付首單立獎50元。”當然快的打車也不甘寂寞,對外宣布從18日起升級補貼方案:使用快的打車並用支付寶掃碼支付的乘客每單返現11元。快的方面表示,其打車獎勵金額永遠會比同行高出一元錢。而i黑馬今日收到消息,嘀嘀打車宣布,從18日零時起,將開啟“遊戲補貼”模式,使用嘀嘀打車,並且微信支付車費,最高可獲得20元補貼。另有媒體報道稱,從下個星期起,打車用微信支付10次以上的用戶將獲得微信打飛機遊戲中相關道具,包括獅鷲戰機、8888枚金幣、200枚鉆石,以及核彈等。嘀嘀打車遊戲補貼”模式具體措施:1、乘客使用嘀嘀打車,並且使用微信支付車費,每次能隨機獲得12~20元不等高額補貼,每天3次。2、嘀嘀打車與騰訊遊戲聯手,將對每周使用嘀嘀打車微信支付車費10次以上的用戶,贈送時下最熱門微信遊戲“全民飛機大戰”中的高端戰機1架,未來一周將送出100萬架飛機。據嘀嘀打車運營副總裁張晶介紹,和騰訊遊戲合作贈送遊戲道具,是嘀嘀打車和微信支付第三輪營銷活動的重頭戲。這次騰訊提供的是價值300鉆石、玩家可以永久擁有的獅鷲戰神,另附送8888金幣、200鉆石以及核彈、超狂熱驅動等遊戲裝備,整個裝備包總價值超過100元。今年1月初,嘀嘀和微信支付展開活動,微信支付乘客立減10元,司機立獎10元;2月10日,雙方推出第二輪營銷,將返現額度減為5元;2月17日,嘀嘀打車恢複乘客補貼10元的政策。快的打車COO趙冬:“燒錢”補貼 沒有結束日期1月初,嘀嘀打車推出用戶補貼,快的打車很快跟進;2月初,嘀嘀打車降低對用戶補貼,快的打車宣布補貼繼續進行;這次,快的打車喊出“永遠比同行多1元”的口號。業內人士認為,似乎快的打車有意挑起了價格戰。為此,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對話了快的打車COO(首席運營官)趙冬。NBD:為什麽突然增加對司機和乘客的補貼?趙冬:不是突然增加,我們一直都是這樣的策略。比如之前的免單人數,就是比競爭對手多。NBD:乘客和的哥雖然很歡迎,但是不理解打車軟件的盈利模式,這樣燒錢推廣,未來在哪里?趙冬:乘客和的哥理不理解不重要,關鍵是他們喜不喜歡。當然,我們也還是沒有太想清楚未來,但這是一個有價值的事,值得做。NBD:補貼燒錢,何時休?趙冬:沒有日期,看市場需要。NBD:推廣中最難的是什麽?觀念還是年齡?趙冬:如果的哥接受不了打車軟件,那肯定會被討論。從經濟規律來講,古老的生產方式效率很低,先進的生產方式效率高,這跟年齡沒多大關系。從上海來看,的哥大多數是45歲以上,但上海接受度很高。關鍵是是否願意做,不願意努力怎麽賺錢呢?NBD:如何看待競爭對手嘀嘀打車的策略?微信是不是一個很大的優勢?趙冬:微信用戶量雖然很多,但我們用戶數比嘀嘀打車多很多,從百度指數、Appstore排名都說明這個問題。因為第三方打車體驗跟原生打車體驗有差距的,微信、支付寶都是輔助,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做好,打車軟件不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競爭,關鍵是我們兩家的競爭。NBD:您認為何時才能改變傳統打車習慣?趙冬:什麽時候是頭,沒有預期。不過有些現象可以看出問題,比如打車軟件1月20到現在,Appstore下載排在前10名,改變非常迅速,對傳統的習慣影響非常巨大,我認為改變很快會到來。燒錢大戰始末2014年元旦,快的打車宣布,北京首次使用快的打車的新用戶將獲得30元的話費返還。活動持續一個月,預計總投入超過1億元。面對快的打車的來勢洶洶,嘀嘀打車終於使出“大招”。1月10日,嘀嘀推出補貼推廣活動:用嘀嘀打車微信支付的乘客,每一筆車費減免10元,且額外補貼10元給司機;同時,提供10000單免單,抽中的用戶車費全免。推出僅一周,嘀嘀打車的補貼金額已超過2000萬元。此舉被對手迅速跟進。1月20日,快的打車推出了幾乎同樣針對乘客、司機的雙向補貼政策。業內人士稱,打車軟件目前普遍處於“燒錢”階段,以補貼司機和乘客等方式來培育市場。1月22日,支付寶和快的打車聯合宣布再投5億元請全國人民免費打車。只要乘客用支付寶錢包付打車款,乘客每單獎勵10元,司機每單獎勵15元。2月10日,“嘀嘀打車”宣布結束微信支付返現10元優惠活動,另有消息稱,背靠阿里資金支撐的“快的打車”返現活動預計不久後也將告一段落。隨後,快的方面表示,在本次競爭中,快的在業務量和補貼力度上都明顯高於嘀嘀,這意味著快的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如今第三輪戰火重燃,昨日有消息稱首都機場已限制打車軟件的使用,不知這場打車戰爭還會持續多久?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i黑馬 | 編輯:kongmingming | 責編:孔明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46

蔡家兄弟急召 為台灣大出征 鄭俊卿:4G要打團體戰 擊沉對手

2014-04-07  TCW
 
 

 

他不是同期裡最耀眼的明星經理人,卻是在台灣大哥大最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時,一肩挑起總經理的重任,他是台灣大新任總經理—鄭俊卿。

撰文‧顏雅娟

「我那時候以為,應該會在凱擘做到退休,接台灣大總經理,是從來都沒想過的事……。」鄭俊卿,新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他不是同期主管第一位出線的人,因為在鄭俊卿之前,還有台灣大前任總經理賴弦五;他卻是在台灣大集團內,面臨4G戰爭拉警報時,唯一能接下這份工作的人。

談轉職心情》

肩負做老大責任,有壓力時間拉回二○一三年十二月三十日,當所有人準備開心迎接新的一年,台灣大內部卻瀰漫著詭譎的氣氛,一份辭呈讓董事長蔡明興與副董事長蔡明忠完全開心不起來,那就是培養多年的賴弦五,辭意已決。

留不住賴弦五,已成事實,於是,一通電話就直接打給鄭俊卿,蔡明忠也沒多說:「James(鄭俊卿的英文名),我有急事要找你。」就把鄭俊卿叫進辦公室,接著蔡明忠的一句「我覺得你應該要接(台灣大總經理)」,沒有給鄭俊卿其他選擇,就這麼將台灣大總經理的沉重責任放到鄭俊卿肩上。

多數人對這樣的安排不感意外,鄭俊卿、賴弦五都是當年台灣大前總經理張孝威時期,培養出來的中堅幹部。賴弦五負責個人用戶事業群、鄭俊卿領軍家計用戶事業群,威寶前總經理周鐘麒則管企業用戶事業群,被視為當時台灣大的三大支柱。

時光轉移,其中賴弦五以年輕、幹練之姿出線,成了台灣大總經理,周鐘麒轉台威寶,鄭俊卿成了凱擘整合的要角,直到賴弦五離開台灣大,這巧妙的平衡再度被打破,鄭俊卿成了蔡家兄弟口袋裡,接手台灣大總經理的唯一人選。

若說鄭俊卿的出線,是沒有選擇中的選擇,顯然對他不夠公平。因為沒有媒體經驗的鄭俊卿,在接手台固媒體後,成功讓猶如散沙的系統業者統一,讓台固走向數位化,更成了凱擘數位內容整合的要角。

只是,從只管不到兩千名員工的凱擘董事長,變成掌管一萬人大軍的台灣大總經理,真的不容易。

「凱擘有一一○萬用戶,可是台灣大有七百多萬用戶,如果再加上通話資費、加值服務等業務,這裡壓力肯定大多了。」鄭俊卿接手新職一個月後,我們在他的辦公室進行專訪,重回台灣大,言語間沒有半點新手的生澀,反而有著難以言喻的壓力。

請鄭俊卿比較兩邊的工作,「那邊是天堂、這邊是地獄,凱擘的日子好過多了!」他笑得苦澀,「在這裡(台灣大)真的是每天柴米油鹽,以前在那邊(凱擘)是老大,這裡是老二,如果人家期許你要做到老大,就會有壓力。」從他接獲通知到上任,只有短短七天,鄭俊卿太清楚台灣大總經理這個位置的意涵,是富邦集團的科技事業核心,是集團數位內容整合的平台,責任之重自然不在話下。

「剛來時真的很累,每天公文都簽到晚上九點、十點。」4G戰爭已經開打,台灣大的頻譜競標結果,初步看起來不比中華電信、遠傳來得好,台灣大要想打贏4G一戰,鄭俊卿得要有一套縝密的策略。

談頻譜競標》

開台開得早,不如開得好面對外界對台灣大頻譜競標結果的不看好,鄭俊卿聳了聳肩,「開得早,不如開得好。」從被告知接任新職,到真正上任,鄭俊卿腦子轉個不停,他知道,4G將是全新戰場,「過去3G以語音服務為主,4G變成以數據為主、語音為輔。」這意味著4G時代後,網內互打免費這類優惠,不再是搶客的武器、而是標準配備,誰能夠提供影音內容、互動服務、電子商務等,才是取勝的關鍵。

「我們右手有凱擘、左手有富邦金控。」鄭俊卿不妄自菲薄,他得先想清楚自己手上有哪些籌碼。

從富邦金控、凱擘有線電視、MOMO購物、台灣大哥大,到台固多媒體,即使台灣大沒有最好的4G頻譜,卻有最關鍵的內容、加值服務、電子商務等強大的軟實力,從這點來看,比起其他兩大電信商,台灣大無疑站在更好的制高點。

談組織改造》

聽取基層聲音,密集開會「4G時代,電信商不可能再當笨水管(指單純輸送數據,缺乏有效獲利模式),台灣大有七百多萬用戶,如果我們能給更好的遊戲、更多的行動商務,還有影音內容,才是4G使用者要的。」鄭俊卿說。

背後有著龐大集團資源撐腰,面對4G戰爭,戰略也想得很清楚,但重點是還要有一批良兵、駿馬,能夠徹底執行他的戰略。

為了把對的人擺在對的位置,鄭俊卿走馬上任的第一天起,便密集與台灣大每個事業群開會,聽取基層員工的聲音,改造台灣大內部組織。「那一陣子,我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覺,腦子裡想的都是人要怎麼擺?組織要怎麼調整?」鄭俊卿說。

在鄭俊卿之前的賴弦五,是位事必躬親的總經理,多數事務都集中在總經理手上,提高了效率,卻不利於傳承接班,台灣大內部人士就分析,「Cliff(賴弦五英文名)任內,台灣大偏向集權式的管理,新開展的事業都直接掛在他下面。」這也是為何除了賴弦五之外,不易看到中階經理人的表現。

對照過去張孝威時代,一手培養出賴弦五、周鐘麒、鄭俊卿、許婉美等中堅分子,如今也都各自在不同山頭展現所長。鄭俊卿是這麼看著張孝威培育人才,在集團裡歷練七年的鄭俊卿,自然知道傳承的重要。「為了集團最高利益,培養接班人是一定要做的,如果不把這群人往上拉起來歷練,他們是不會有實戰經驗的。」鄭俊卿說。

鄭俊卿上任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放權力。「我做的就是把組織層級往上拉,每個事業群都有專職的經理人。」農曆春節後,台灣大立刻大動作宣佈新的組織架構,由鄭俊卿、谷元宏、楊據煌分掌個人用戶、企業用戶以及家計用戶三大事業群;並從凱擘找來揭朝華擔任台灣大的技術群資深副總暨技術長,資訊群主管由副總經理張幼祺擔綱,讓每個人都各自主掌一部門。

過去台灣大走的單兵作戰路線,如今已不適用,鄭俊卿轉而建立集體決策的組織文化,他要打的是艦隊式的團體戰,「我也沒那麼大的本事能管理這一萬多人的組織,給下面明確的指令,我就留在最上層監管就好了。」「位置如果站得不夠高,很容易見樹不見林。」鄭俊卿說。為了精準掌握各事業群的營運表現,鄭俊卿每天至少參加三個會議,還設有專屬的特助群,總經理室下也設有經營分析室,落實台灣大一貫的數據化管理,鄭俊卿笑著說,「我這個風格是比較接近張孝威的,做好傳承,讓下面的幾位營運長都成為可用之才。」

談帶兵心法》

循張孝威模式,打團體戰在鄭俊卿的心中,執行長應該是定位在制定策略、營運方向,並把對的人擺在對的位置,接著就是充分授權。而這些,正是年屆花甲之年的鄭俊卿,在推動蔡家兄弟的數位匯流大夢時最重要的功課,誠如鄭俊卿所說:「台灣4G產業如同多艘航空母艦會戰,戰火一觸即發。台灣大就像是潛水艇,雖然低調前進,但到浮出水面時,就是把對手擊沉的時候。」

鄭俊卿

出生:1954年

現職: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暨

凱擘大寬頻董事長

經歷:台灣大哥大技術長、

亞太電信執行長、

美國貝爾實驗室經理、

台固媒體總經理

學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

電機工程博士

迎戰4G,台灣大要打團體戰!

有別於2G、3G時代以語音傳輸為主,未來4G時代將以數據傳輸為主要戰場,因此台灣大將運用集團內的影音、電商、金融平台與有線電視等資源,作為強力後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86

蔡家兄弟急召 為台灣大出征 鄭俊卿:4G要打團體戰 擊沉對手

2014-04-07  TWM
 
 

 

他不是同期裡最耀眼的明星經理人,卻是在台灣大哥大最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時,一肩挑起總經理的重任,他是台灣大新任總經理—鄭俊卿。

撰文‧顏雅娟

「我那時候以為,應該會在凱擘做到退休,接台灣大總經理,是從來都沒想過的事……。」鄭俊卿,新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他不是同期主管第一位出線的人,因為在鄭俊卿之前,還有台灣大前任總經理賴弦五;他卻是在台灣大集團內,面臨4G戰爭拉警報時,唯一能接下這份工作的人。

談轉職心情》

肩負做老大責任,有壓力時間拉回二○一三年十二月三十日,當所有人準備開心迎接新的一年,台灣大內部卻瀰漫著詭譎的氣氛,一份辭呈讓董事長蔡明興與副董事長蔡明忠完全開心不起來,那就是培養多年的賴弦五,辭意已決。

留不住賴弦五,已成事實,於是,一通電話就直接打給鄭俊卿,蔡明忠也沒多說:「James(鄭俊卿的英文名),我有急事要找你。」就把鄭俊卿叫進辦公室,接著蔡明忠的一句「我覺得你應該要接(台灣大總經理)」,沒有給鄭俊卿其他選擇,就這麼將台灣大總經理的沉重責任放到鄭俊卿肩上。

多數人對這樣的安排不感意外,鄭俊卿、賴弦五都是當年台灣大前總經理張孝威時期,培養出來的中堅幹部。賴弦五負責個人用戶事業群、鄭俊卿領軍家計用戶事業群,威寶前總經理周鐘麒則管企業用戶事業群,被視為當時台灣大的三大支柱。

時光轉移,其中賴弦五以年輕、幹練之姿出線,成了台灣大總經理,周鐘麒轉台威寶,鄭俊卿成了凱擘整合的要角,直到賴弦五離開台灣大,這巧妙的平衡再度被打破,鄭俊卿成了蔡家兄弟口袋裡,接手台灣大總經理的唯一人選。

若說鄭俊卿的出線,是沒有選擇中的選擇,顯然對他不夠公平。因為沒有媒體經驗的鄭俊卿,在接手台固媒體後,成功讓猶如散沙的系統業者統一,讓台固走向數位化,更成了凱擘數位內容整合的要角。

只是,從只管不到兩千名員工的凱擘董事長,變成掌管一萬人大軍的台灣大總經理,真的不容易。

「凱擘有一一○萬用戶,可是台灣大有七百多萬用戶,如果再加上通話資費、加值服務等業務,這裡壓力肯定大多了。」鄭俊卿接手新職一個月後,我們在他的辦公室進行專訪,重回台灣大,言語間沒有半點新手的生澀,反而有著難以言喻的壓力。

請鄭俊卿比較兩邊的工作,「那邊是天堂、這邊是地獄,凱擘的日子好過多了!」他笑得苦澀,「在這裡(台灣大)真的是每天柴米油鹽,以前在那邊(凱擘)是老大,這裡是老二,如果人家期許你要做到老大,就會有壓力。」從他接獲通知到上任,只有短短七天,鄭俊卿太清楚台灣大總經理這個位置的意涵,是富邦集團的科技事業核心,是集團數位內容整合的平台,責任之重自然不在話下。

「剛來時真的很累,每天公文都簽到晚上九點、十點。」4G戰爭已經開打,台灣大的頻譜競標結果,初步看起來不比中華電信、遠傳來得好,台灣大要想打贏4G一戰,鄭俊卿得要有一套縝密的策略。

談頻譜競標》

開台開得早,不如開得好面對外界對台灣大頻譜競標結果的不看好,鄭俊卿聳了聳肩,「開得早,不如開得好。」從被告知接任新職,到真正上任,鄭俊卿腦子轉個不停,他知道,4G將是全新戰場,「過去3G以語音服務為主,4G變成以數據為主、語音為輔。」這意味著4G時代後,網內互打免費這類優惠,不再是搶客的武器、而是標準配備,誰能夠提供影音內容、互動服務、電子商務等,才是取勝的關鍵。

「我們右手有凱擘、左手有富邦金控。」鄭俊卿不妄自菲薄,他得先想清楚自己手上有哪些籌碼。

從富邦金控、凱擘有線電視、MOMO購物、台灣大哥大,到台固多媒體,即使台灣大沒有最好的4G頻譜,卻有最關鍵的內容、加值服務、電子商務等強大的軟實力,從這點來看,比起其他兩大電信商,台灣大無疑站在更好的制高點。

談組織改造》

聽取基層聲音,密集開會「4G時代,電信商不可能再當笨水管(指單純輸送數據,缺乏有效獲利模式),台灣大有七百多萬用戶,如果我們能給更好的遊戲、更多的行動商務,還有影音內容,才是4G使用者要的。」鄭俊卿說。

背後有著龐大集團資源撐腰,面對4G戰爭,戰略也想得很清楚,但重點是還要有一批良兵、駿馬,能夠徹底執行他的戰略。

為了把對的人擺在對的位置,鄭俊卿走馬上任的第一天起,便密集與台灣大每個事業群開會,聽取基層員工的聲音,改造台灣大內部組織。「那一陣子,我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覺,腦子裡想的都是人要怎麼擺?組織要怎麼調整?」鄭俊卿說。

在鄭俊卿之前的賴弦五,是位事必躬親的總經理,多數事務都集中在總經理手上,提高了效率,卻不利於傳承接班,台灣大內部人士就分析,「Cliff(賴弦五英文名)任內,台灣大偏向集權式的管理,新開展的事業都直接掛在他下面。」這也是為何除了賴弦五之外,不易看到中階經理人的表現。

對照過去張孝威時代,一手培養出賴弦五、周鐘麒、鄭俊卿、許婉美等中堅分子,如今也都各自在不同山頭展現所長。鄭俊卿是這麼看著張孝威培育人才,在集團裡歷練七年的鄭俊卿,自然知道傳承的重要。「為了集團最高利益,培養接班人是一定要做的,如果不把這群人往上拉起來歷練,他們是不會有實戰經驗的。」鄭俊卿說。

鄭俊卿上任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放權力。「我做的就是把組織層級往上拉,每個事業群都有專職的經理人。」農曆春節後,台灣大立刻大動作宣佈新的組織架構,由鄭俊卿、谷元宏、楊據煌分掌個人用戶、企業用戶以及家計用戶三大事業群;並從凱擘找來揭朝華擔任台灣大的技術群資深副總暨技術長,資訊群主管由副總經理張幼祺擔綱,讓每個人都各自主掌一部門。

過去台灣大走的單兵作戰路線,如今已不適用,鄭俊卿轉而建立集體決策的組織文化,他要打的是艦隊式的團體戰,「我也沒那麼大的本事能管理這一萬多人的組織,給下面明確的指令,我就留在最上層監管就好了。」「位置如果站得不夠高,很容易見樹不見林。」鄭俊卿說。為了精準掌握各事業群的營運表現,鄭俊卿每天至少參加三個會議,還設有專屬的特助群,總經理室下也設有經營分析室,落實台灣大一貫的數據化管理,鄭俊卿笑著說,「我這個風格是比較接近張孝威的,做好傳承,讓下面的幾位營運長都成為可用之才。」

談帶兵心法》

循張孝威模式,打團體戰在鄭俊卿的心中,執行長應該是定位在制定策略、營運方向,並把對的人擺在對的位置,接著就是充分授權。而這些,正是年屆花甲之年的鄭俊卿,在推動蔡家兄弟的數位匯流大夢時最重要的功課,誠如鄭俊卿所說:「台灣4G產業如同多艘航空母艦會戰,戰火一觸即發。台灣大就像是潛水艇,雖然低調前進,但到浮出水面時,就是把對手擊沉的時候。」

鄭俊卿

出生:1954年

現職: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暨

凱擘大寬頻董事長

經歷:台灣大哥大技術長、

亞太電信執行長、

美國貝爾實驗室經理、

台固媒體總經理

學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

電機工程博士

迎戰4G,台灣大要打團體戰!

有別於2G、3G時代以語音傳輸為主,未來4G時代將以數據傳輸為主要戰場,因此台灣大將運用集團內的影音、電商、金融平台與有線電視等資源,作為強力後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87

頭號競爭對手,路旁列隊打氣

2014-06-09  TCW
 
 

 

「標哥,你好棒!」「標哥,我愛您!」手舉大字報,加上中部自行車零配件協力廠商找來的電音三太子、舞獅陣頭,這一天是週末,來替標哥加油的人潮,不輸搶迎大甲媽祖人氣。

每個休息時段,標哥不是被拉去拍照,就是被要求籤名;就連競爭對手美利達,也由一級主管率領,列隊熱情打氣。

內向的人比較吃虧,因為人家不知你能力多少。

許欽豪問:標哥平常騎自行車上班,週末早晨也騎,在路上會不會常被認出是捷安特的老闆?

劉金標答:喔,那太多太多了,很多人都認得出是我,可能是我穿一身車衣,騎的又是高檔公路跑車,特別醒目的關係。當然被認出來是一種喜悅,但常常,我也覺得滿失禮的,畢竟「眾人認識和尚,但和尚不認識眾人」,大家跟我打招呼,實際上我並不認識對方,只好揮手說謝謝。

有一次,台中榮總有兩位醫師騎車時,認出是我,要我幫他們簽名,但雙方身上都沒有帶筆,本來附近有7-Eleven,我可以進去買一支筆幫他簽,但當時我一句話就推掉了。事後想起,其實我可以更友善點,這件事到現在我還耿耿於懷。像今天,我隨身就帶油性筆,萬一有人要我簽名就用得上;很多人要和我照相,我也樂意裝可愛。互動,在這社會上很有必要。

七年前還沒騎過環島前,我很保護自己,較不願意應酬或和年輕人哈啦,不像現在認識很多車友,大家都叫我「標哥」。因為這樣,心情也變得開朗許多,不像以前一進到辦公室,臉就板了起來。

人跟人之間的瞭解非常重要,要有互動,才可能產生互信,我們不要一下就有企圖心,打招呼人家不領情,也沒有關係。有些人很有人緣,很願意主動跟人家問好,有些人則比較內向,但我認為,內向的人通常比較吃虧,因為,若連打招呼都覺得害羞,人家不瞭解你,不知道你在想什麼,也不知道你的能力有多少,你就沒辦法推銷自己。

第四天》再遠,都要繞路去看老友

「千江水、千江月、千里帆、千重山、千里江山,我最水」「萬里月、萬里城、萬里愁、萬里煙、萬里風霜,我最妖嬌……」在友人替其八十歲生日暖壽的午宴,標哥點唱這首〈追追追〉。光只唱卡拉OK還不過癮,在舞群慫恿下,標哥手舞足蹈,頓時至少年輕三十歲。

然而,High起來又唱又跳的標哥,卻有極嚴肅的另一面,「要被他稱讚很難,我在公司四十一年,還沒被(標哥)稱讚過一次。」「他很嚴格,什麼(好)事高興十分鐘就好。」巨大成立第二年,就加入這家公司的巨大執行長羅祥安,這樣描述自己老闆。

我可以很肖(瘋),但理性和感性分很清楚。

許欽豪問:標哥為什麼喜歡唱〈追追追〉這首歌?

劉金標答:我一直在學習,學習年輕,看到有趣的我很願意學。以前,我都是唱日本歌或台語抒情老歌,現在看年輕人唱的歌,節奏都滿快的,想說至少一定要學會一首,所以才學唱這首〈追追追〉,去年巨大尾牙時處女秀,我現學現賣(哈哈)上台唱給大家聽。不過,我喜歡的不是原唱黃妃版本,而是蘇打綠的,蘇打綠唱這首可是很紅喔!

看到有趣的我都很願意學,跟我Line的人很多,人家會送我貼圖,我也喜歡用貼圖回對方。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的個性,理性和感性分得很清楚,平常和朋友在一起可以很肖(瘋),但和事業經營有關的,我非常理性,所以嚴肅起來說話很大聲、也會罵人。

現在有很多主管怕得罪人,或傷及對方自尊心,部屬犯錯不講真話,反而捧他,讓他高興,我不會這樣做,因為年輕人來公司是要學東西的,我怕誤人子弟,一定會很嚴格真誠的告訴他,錯在哪裡。

第五天》頂著恆春落山風,我鼓氣扮鬼臉

恆春斗笠山的落山風,在耳際呼呼的吹著;後方是鋒面前緣的大片烏雲,如追兵般緊跟在後。從台北出發到東港大鵬灣,里程數累計四百五十二公里,標哥總是一馬當先,騎在最前頭,依序才是巨大執行長羅祥安、大女兒劉麗珠和兒子劉湧昌等其他車友。

這意味著,對全團最年長的標哥來說,和大家騎乘相同的距離,卻因排在頂風的第一位,必須比後方夥伴,多付出三○%以上的力氣。縱使費力,他仍不改調皮,看到我們拿鏡頭,他鼓起腮幫子扮鬼臉。

我到五十歲之後,才算真正認識自己。

許欽豪問:我喜歡畫插畫,以後如果想成立工作室,應該先學好再創業?還是一邊學一邊經營?

劉金標答:首先,你要分清楚,事業是一回事,興趣又是另一回事。要記得,事業是有利害關係的,讓你有飯吃、能過生活,是很嚴肅的;興趣則是不管有沒有飯吃,老子喜歡高興就好,兩者層級不同,年輕人常混在一起。

我認為,小時候感興趣的事,不見得就要成為日後的職業,最重要的是,在生涯過程中,做到什麼事真正了不起,或受到大家肯定,有成就感,就會產生興趣。

我也不是因為興趣才做自行車的,但做了才能看到前面,一直做下去也許又碰到好機會;當然曾經辛苦到想要收掉,後來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是常常有的。

領薪水過程,就該把相關知識學好,學到某一程度再創業,應該比較安全。很多人怪薪水太低二十二K,「只看老闆吃肉,沒看過老闆被打」,奇怪了,如果老闆這麼好做,為何大家不一開始就創業?這回也和大家一起騎車的極點公司董事長莊士文,以前是巨大員工,出去創業之後,現在是非常成功的自行車零配件品牌,這樣的話就很好。

人都有潛力,有多少能力往往自己都不知道,要不是你把事情做出或爬上去,是看不見另一個舞台和商機,以及進一步的發展空間;但話說回來,人常常也可能對自己過度有信心。其實,人很難瞭解自己,人最不瞭解的可能就是自己,有時人家看你很聰明,但自己不認為;人家看你傻傻的,你卻自以為聰明。

認識自己這條路很漫長,我三十八歲創立巨大,那時我也不知道,到底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年輕時兩、三年就換一個行業,其實是找不到自己的根,那可以當生意做,不能當事業經營。

真正開始瞭解自己,是到了五十歲之後,因為一直在學習,才知道自行車行業最適合我,認識自己才真正紮根,我的知識才能發揮。生意人變成企業家,最大改變是認識自己。

第六天》上次騎不上的坡,這次跟少年仔一起衝

無視沿途好山好水,每個人只專注自己的呼吸聲;儘管檔位已放到最低,但迂迴的連續陡坡仍讓人吃力,馬錶上顯示的時速,也從兩位數落到個位數。

縣道一九九,這段西起屏東縣四重溪、穿過恆春半島,終點在南迴公路最高海拔處壽卡的蜿蜒山路,是所有自行車環島騎士的「朝聖之路」。

因為這段路騎起來有相當難度,要有一定體力,標哥第一次環島,便在此出現最嚴重的撞牆心理障礙。「但他是一個很有決心的人,說到一定做到!」女兒劉麗珠說,父親一直以來就是這樣子。

人有時糊塗一點,反而可以突破上限!

許欽豪問:騎車上坡要靠意志力,怎樣才能培養自己的意志力?

劉金標答:騎自行車可以帶來自我肯定和成就感,因為,每一天的里程數,都是靠雙腳一步一步踩出來的,而不是引擎。

這幾天下來,我們已經騎了五百多公里,當然會自我肯定這樣的成果,人有了成就感之後,就會有意志力,這會成為良性循環;如果沒有成就感,哪來的意志力呢?

爬坡也是,今天我們騎到牡丹水庫,回頭看已經這麼高了,這樣的成就感又成為騎往下一段的動力;平常以為騎不上去的陡坡,發現自己如果再撐一下,還可以繼續上去,不知不覺就到峰頂了。這樣一來,如果下次再騎,就知道自己實力在峰頂,中途不會輕易想下來。

這其實很微妙,有一次我在荷蘭騎車,照著設定好的GPS(衛星導航)路線走,但GPS卻當機了,領騎的人也不知道路,沿途找路,還把我們帶到一大段崎嶇石板路,最後到終點時,我當時以為馬錶壞了,因為迷路時沒注意里程數,一看「一百二十公里!」平常我一天最多騎差不多八十公里,再多也不會超過一百公里,不可能一百二十公里啊!

後來我才體悟到,人有時糊塗一點,反而可以突破上限!相反的,如果我們認為自己體能只到這裡,就差不多也只是這樣而已。

我七十三歲第一次騎車環島時,比較沒信心,週遭的人也都反對,說年紀大不值得冒這個險,當時健康也走下坡,老年人該有的毛病都有,血壓高、坐骨神經痛、睡眠呼吸中止症,還有因為胃癌開刀後引發的血栓靜脈炎。那時一早從台中開車到公司,四十公里的距離竟然開不到,一直想打瞌睡;開會只有人到,根本不知道同仁在報告什麼。

所以,上回出發前,我自己的壓力很大,從中正紀念堂出發時,包括我在內,一共只有五個人,更不敢讓媒體知道,怕萬一沒騎完全程,我一世英名豈不就泡湯了?是後來沿途有媒體朋友得知消息,才變成新聞,不像這次還大陣仗開記者會。

但環島回來之後發現,我體能還行,年紀大就不能從事激烈運動,也沒這回事!便打消原本打算退休,好好享福、小心翼翼過日子的念頭。從那天開始,我不敢停下來,一直騎到現在,除了還有一點高血壓,其他病痛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上個月做健康檢查,醫生看我報告上沒有一個紅字,反而鼓勵我一定要繼續騎下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040

《市場考驗》日產發展電動車近七十年 全球銷售第一 特斯拉推平價車 將強碰難纏對手

2014-06-16  TWM  
 

 

歷史超過八十年的日產汽車,對於開發環保的電動車駕輕就熟;但面對後起之秀特斯拉,日產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希望趁著全球環保的趨勢,穩固電動車的基礎,藉此開創新局面。

撰文‧孫蓉萍

特斯拉股東問馬斯克:你提到的第三代車將更像一個大批量產的低成本車輛,我覺得日產LEAF已經有類似的東西,價格大概在兩萬美元,特斯拉在此的競爭優勢是什麼?

馬斯克答:LEAF的行車範圍相當短,除非你只須開很短的距離,否則與同類價位的汽油車相比,其實沒有優勢。電動車的關鍵是可長距離行駛,而且多數人買得起,我希望特斯拉在這方面有競爭力。我也希望日產和其他公司都做出這樣的車子,如果他們這麼做,將更有競爭力。

特斯拉的革命性幾乎讓人忘記它也有競爭對手。去年全球電動車佔有率最高的,並非是特斯拉,而是這位股東提到的日產汽車(Nissan)推出的電動車LEAF。

二○一○年十二月在美國和日本問世以來,LEAF在全球三十五國的累計銷售量達到十萬輛,在電動車市場的佔有率達到四五%,還被選為一一年的世界風雲車。

日產優勢

價格親民 市佔率遠勝特斯拉LEAF的意思是「樹葉」,說明了日產希望淨化空氣的意願,它是Leading、Environmentally friendly、Affordable、Family car的縮寫,也就是走在前端、對環境友善、負擔得起的家庭車。雷諾─日產聯盟董事長高恩(Carlos Ghosn)對電動車期待甚高,他說:「電動車是我們的未來。」日產要達到一六年底前全球市佔率和營業利益率都是八%的目標,電動車將是關鍵。

為了刺激銷路,日產今年三月宣佈繼去年之後再度調降LEAF售價,最便宜車款售價約二二六萬日圓(約新台幣六十五萬元、含消費稅),價格更親民。

電動車似乎是一個嶄新的概念,但有八十一年歷史的日產,早在一九四七年就開發出電動車,原因是二次大戰結束後,石油短缺,因此政府獎勵車廠生產電動車。當時推出的「TAMA」電動車,續航距離為九十六.三公里,最高時速為三十五.二公里,以近七十年前的表現來說,已算相當難得。

之後日產也有感於新能源與環保的重要性,多年來在這個領域致力研發新產品,一○年LEAF問世,逐步達成日產零排汙(Zero Emission)的夢想。LEAF雖熱銷十萬輛,卻有半數是這一年來售出的,LEAF去年在美國賣出二萬零八十一輛,是前一年的二.四倍。

電動車受矚目的原因之一,是各國加強燃油效率管制,以美國加州為例,政府規定汽車製造商的銷售量中,要有一定比例是電動車等零排汙的車,還在早晚的尖峰時間,讓電動車行駛專用車道。此外,都市的充電設備也逐漸普及,政府也實施補貼措施。

日產乘勝追擊,今年五月宣佈,在西班牙生產第二款電動車「e-NV200」。日產計畫長帕爾莫(Andy Palmer)指出:「這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里程碑。電動車現在被認為是主流技術,許多競爭對手才急著要推出第一款車,我們已經比人家快一步。」e-NV200將可供家用和商用(載貨和計程車),屬於多功能廂型車,續航距離為一七○公里,最高時速為一二○公里;若使用急速充電器,三十分鐘就能充電八○%。

特斯拉優勢

續航力強 大勝日產LEAF

日產LEAF擁有價格低的優勢,但它最受到質疑的,就是馬斯克所說,續航距離太短、充電站太少。不過這些困難正被一一克服。除了已經降價之外,日產指出,充飽電時,續航距離增加到二二八公里,性價比增高。目前日本共有五五二○個充電站,高恩指出,「更重要的是,各國政府須多興建充電站這樣的基礎建設。」高恩原本要在一六年底達成全球賣出電動車一五○萬輛目標,因銷售不如預期,已將時間延後到二○年;但日產全球電動車業務副總裁海斯(Billy Hayes)樂觀認為可以提前達陣,原因是各國強化環保相關管制,而且他相信,「開過電動車的人,就知道它的好處,絕不想回頭開使用內燃機的車。」除了LEAF之外,日本豐田在去年發表一款氫燃料電池概念車FCV-R。馬斯克始終不看好氫燃料電池技術,所以他選擇走鋰電池,他認為氫氣是危險氣體,只適合用在火箭,不適合用在汽車上;但豐田則認為,氫燃料電池比鋰電池更輕,加氫速度更快,更具競爭優勢。

確實,豐田這款FCV-R號稱每次加氫氣只須三分鐘就可加滿,每次加滿,大約可以跑五百公里,續航力讓人吃驚。而它預計明年在日本與歐美上市,已成為特斯拉最具看頭的競爭對手。

面對競爭,馬斯克接受專訪時表示:「日產LEAF和通用汽車Volt為電動車做的努力,都值得讚揚;但並不表示他們做出的是非常好的產品。」他說,「這些車商必須不斷改良,才能做出更好的車。」無論如何,安全又便宜的電動車,應該指日可待。

特斯拉跑得遠 日產價格親民──2014年電動車售價和續航力比較

車種 續航力

(公里) 售價

(新台幣萬元)

特斯拉Model S (85kWh) 426 232.2 特斯拉Model S (60kWh) 334 212 兩款合計2013年市佔率全球第二,達20% 豐田RAV4 EV 165 149.4 飛雅特 500e 140 95.4 日產LEAF 13586.4 2013年市佔率全球第一,達43% 本田Fit EV 131 109.9 雪佛蘭Spark EV 131 82.5 福特Focus Electric 122 105.6 Smart Fortwo Electric Drive Coupe 109 60 三菱i-MiEV 9969

註:為美國地區售價

資料來源:美國能源局、CleanTenica、特斯拉網站

整理:鍾怡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144

神級戰友與對手一一一阿根廷 巴黎的價值投資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7.html
巴黎:


筆者細細個就愛穿阿根廷10號球衣,因為我細細個己封了那時還在青年軍的馬納當拿做偶像,

馬納當那在當屆世青杯表現,簡直就把我這個小球迷徹底溶化。

隨後馬踏上他人生第一次的82年世界杯,因在球場上動粗被逐,這個紅牌也令阿根廷當屆和世杯緣盡。而自己聽從不懂道理的球評家蠶言,說什麼馬毫無大將之風,對偶像的信心動遙。

在世杯後的馬再次神勇,向世人証明是天下的對手粗鄙的攔截負他,他並沒有負"足球比賽",假如沒有這些不君子的對手策略,1個馬足可扭過5個對手。

一般球迷把美斯和他比較,筆者認為這對美斯很不公平,論腳法,美斯也很不錯,但大家太強調腳法,很小人留意筆者最欣賞馬納當拿利害的一招一一一一"以閃電速度從跌倒至爬升"。

較年長的球迷,必定有一個記憶畫面,馬被人鈎腳要跌與不跌之間丶或己跌倒快速彈起繼續向前衝,只因無數次被對手掃腳,這劃面出現太多,所以球迷必有印象。又因為球王一個打5個,很多卑鄙的對手一出場就派一個後衛以掃斷馬的腳為目標,他們計數認為即使最後紅牌被逐以10個應付阿根廷11人,總好過11個對有馬納當那在等於15個人。

至今時今日,筆者再未有發現,有好腳法的球員又能像馬納當拿練到48號胸(166cm身高比例)丶翻滾式跌倒丶或其它保持進攻又能保護自己身體的技術。

看見巴西10號尼馬被那賤佬以膝撞裂背骨,筆者就忍唔在XZYQ#@#&…?,今時今日,某球會球星可以明天轉到自己球會,球會門都樂意有球星的出現,讓多些球迷入場丶廣告的餅增大,而這種卑劣的破壞王球員,靠的是旁門左道,讓球會的投資和名譽受損。這類過街老鼠人見人憎,即使那一場球賽收唔倒他,以後自然有人收到他。

看一場比賽,有精彩的走位丶傳球丶攔截丶守門撲救丶香蕉入球丶掛網,或個人技術、或合拍組合,總讓觀眾和球員有個難忘的回憶。無它,因為大家都同意,應以核心基本技術取勝。

投資和足球比賽其實都差不多,基本分析雖不能小但還是不足夠,因為奸人當道,老實人是會吃虧,所以學識馬納當拿的跌倒馬上彈起丶或扮野作狀丶或上帝之手也很重要,筆者概括叫這些做Margin of  Safety。

說回比賽,如果可以,朋友下注不妨以數百元上限,玩玩就算,自己雖然死硬派阿根廷數十年,但四強支支都是靠基本實力,即使若荷蘭對阿根廷入波,衹要夠靚,也應稱讚,若下注太大,反而因為掛住注碼而忘記細心欣賞比賽。


股票方面:

互太紡織從高位下跌至業績公佈前9元2角幾,足有兩成幾。筆者以為只要業績不怎跌便入些小,怎知公佈賺多兩成,大增派息,股價馬上抽升接近10元,筆者的ADHD幾乎又想發作追入。

忍住手等了兩天,在9.69入了些小,佔組合唔夠2%,現價計年派息足有10厘,不計特別息也有7厘幾,派息比85%,派完後都是純現金公司,點解咁好賺?神級高手遇上被點了穴的對手,蠃十幾條街,至少還有拾幾年享受領頭羊紅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22

美國銀行業的新對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127

美國銀行家們對於斯坦福大學金融學教授Anat R. Admati的觀點幾乎一致:她的想法非常不切實際,對美國經濟有害,不應被認真對待。

但經過多年的努力,Admati已經成功向美國政要表達了她的觀點。上月,美國總統奧巴馬邀請她和其他五名經濟學家共進私人午餐,聆聽他們的想法。Adamato留給了奧巴馬一本她合著的書《銀行家們的新裝:銀行做錯了什麽,而我們該如何應對》。幾個星期後,她首次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聽證會上發表證詞。而近期,美聯儲副主席Stanley Fischer稱贊她“積極的運動”。

Admati認為,政府正忽略了加強金融體系的最好方法。監管機構其實不用擔心銀行如何花他們的錢,而應該更多的關註這些錢從哪里來。

除銀行外的公司一般通過向投資者出售股票或再投資獲得利潤的方式來獲得資金。相比之下,銀行可以幾乎完全依靠借入資金,包括儲戶的存款,進行投資。Admati認為,正是因為使用的是別人的錢,銀行願意承擔更大的風險,並不斷導致經濟崩潰。

她的解決辦法是讓銀行變得更像其他公司。通過迫使他們大幅減少依賴外借資金。這可能使銀行業更平庸,降低風險的同時降低利潤。

Admati 表示,

我把這個比做道路限速。在每小時70英里的限速下,銀行就好像是以100英里每小時行駛的裝著爆炸性貨物的大卡車。

自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政府已經要求銀行減少對外借資金的依賴。政府提高了對銀行的資本標準,規定了自有資金的最低比例。

奧巴馬最近稱,政府已經大幅度的提高了資本標準。而官員正在考慮進一步加強對大銀行的資本標準要求。但這些與Admati的要求相比,還是微不足道。官員擔心,更大的變化會阻礙美國銀行業的發展,讓業務流失至非銀行金融機構和海外銀行。

Fischer表示,Admati的觀點原則上成立。

在某種程度上,對資本和流動性的要求是越多越好,這樣能幫助金融穩定。但是,也要考慮到實用性的問題。如果其他國家不願意實施更嚴格的資本要求,那這種單方面標準的提高將損害美國銀行業和整體經濟。

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Andrew Metrick表示,類似的規則可能將業務推向美國國內受監管較少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他將這種情況比作兩條平行的公路。

如果你降低一天高速公路的限速,確實,在這條路上交通事故會減少。但是其他路會變得更加擁擠。

Admati說,這就好像允許美國企業汙染,好讓他們與中國的制造商競爭。

她說,

目前的系統是一個糟糕的系統。我們不做出改變的唯一原因是我們安於現狀的偏好。如果我們繼續維持現狀,那我們終將自食苦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563

對手盤更是朋友 白雲之鄉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74a560102uxhj.html

這幾天發了幾篇短文。看到一些網友的評論。對於見解一致的網友,讓我更多地感到了人生的意義。對於見解不同的朋友,讓我更多地認識到對手盤的價值。所以,無論觀點相同的網友,還是觀點不同的網友,我都發自內心,說一聲謝謝。大千世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所以,才會有開賭場的,也才會有做賭客的。開賭場的,絕對歡迎賭客。沒有賭客的賭場是多麽悲哀啊。同樣,賭客也沒有攻擊賭場的理由。股市里,也是同樣的道理。想象一下,沒有對手盤的股市,會是多麽的悲哀啊。當你想買的時候,沒有人賣。當你想賣的時候,沒有人買。所以,與你觀點不同的網友,是你股市里的朋友。就像在商場里一樣,買你東西的顧客,或者賣給你東西的商家。無論你是商家,還是顧客。或者倒過來,你是顧客,還是商家。都是魚和水的關系。我通常沒有,再評論網友發言的習慣。大千世界,我尊重每一位網友的思想和觀點。大家彼此尊重就好。生活里,就多了一些愉快和幸福,社會也更加美好。對於個別習慣了在網絡了,隨意不尊重人,或者自視不凡的網友。我會采取一概拉黑的方法。因為我們彼此沒有意義。再次謝謝各位網友,無論是觀點一致的,還是不一致的。你們都讓我在股市里,多了一些思考,一些快樂。白雲之鄉 QQ:18780064052014年7月白雲解惑公共平臺微信賬號:white_cloud_clas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