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置業 鎖定夾心階層 棄居屋模式 傾向批地建資助單位
1 :
GS(14)@2010-09-29 21:20:27http://www.hket.com/eti/search/a ... 7-756593&category=m

港府完成資助置業諮詢,依據民意訂出未來資助方向,包括主力資助無力購買私樓的夾心階層、摒棄居屋抽籤模式、措施將避免市民出現「上錯車」等;消息透露,當局傾向批地予房協建資助單位,而房協已向當局建議,推筲箕灣明華大廈部分重建單位配合新政策。
筲箕灣明華大廈 房協倡作試點
據了解,房協計劃逐步重建明華大廈,騰出土地三分一興建原來甲類屋邨單位、三分一建富貴長者屋、其餘三分一則配合落實政府新推的資助置業方案,如「中產公屋」、「先租後買」或「非傳統居屋」等,但當局對有關混合發展構思持觀望態度,擔心管理及業權會出現爭議。
政府消息透露,明華大廈未必是「先租後買」或其他資助置業措施的首個試點,當局仍傾向批地予房協拓展有關樓宇,且不排除有多於一項措施助上車,最後建議方案,會在10月13日發表施政報告當天公布。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昨日簡報資助市民置業公眾諮詢的初步結果,發現較多市民支持協助夾心階層家庭,但政府需要考慮他們會否因利率上升而未能應付供樓負擔,故此受助家庭亦應具備供樓能力。
夾心家庭 月入擬高於2.7萬
雖然公眾諮詢或焦點小組研究,大部分意見支持復建居屋,但鄭汝樺強調,公眾意見均認同資助出售的單位,應是「限價樓」及限制某類人士申請,況且過去居屋不少安排及規定,其實和諮詢的主流意見不符,故此當局不會把居屋「倒模」再現。
何謂夾心階層?鄭汝樺舉例,現時居屋家庭月入上限是2.7萬元,但相信不少低於此收入者,根本不屬於夾心階層,故此會考慮設定夾心階層家庭月入的上、下限。她強調,當局不可能把夾心階層資格上限定得太高,否則需求大、供應少,無疑是杯水車薪。
資助置業有何基本原則?鄭汝樺強調,居屋抽籤決定揀樓次序,未能照顧最有需要人士,故為求公平及具透明度分配資源,傾向考慮按優次及條件,讓合資格者輪候接受資助,但承認「愈要按優次、行政成本便愈大」。
此外,鄭汝樺稱不少反對意見值得重視,如不應鼓吹市民買樓、避免市民「上錯車」等問題:「反對者不是為反而反對,不少具有原則性,可以用『肉緊』來形容,有些經歷97年後痛苦經驗,不希望政府『好心做壞事』!」
撰文:黃偉超
樓價飈悲歌 中產變「半殼蝸牛」 合租單位成趨勢 網上徵求同道人
1 :
GS(14)@2010-10-04 22:02:20http://www.hket.com/eti/search/a ... 8-306973&category=m

陳太一家三口因難以負擔高昂樓價,與朋友合租荃灣的村屋居住,是一屋兩伙多人行的現實寫照。 (何潔玲攝)
樓價飈,市民上車難、租樓難,有無法儲首期又不符申請公屋資格的年輕人,網上招陌生人合租單位蝸居;連月入2.2萬元中產家庭亦要加入「半殼蝸牛」行列,上演一屋兩伙多人行現實版。
有學者及關注組織認為,「半殼蝸牛」年輕化及中產化,將成解決居住問題新趨勢。
25歲陳太任文職,去年結婚後想置業,惟需償還結婚借款,加上小生命的降臨,一家三口無力支付首期,惟有跟朋友合租荃灣的村屋。
她今年年初曾經申請居屋,惜抽籤後排得太後,只可選將軍澳單位,距離上班的馬灣很遠,最終沒購買。
陳太指,曾試過跟別人租單位同住,「當時是男友(現任丈夫)兄長所住單位,因有多一個房間,便租給我倆暫住。」
夥友租屋 關係雖好始終不便
婚後兩口子欲搬出,剛巧朋友也想跟人合租,遂「一拍即合」,兩伙人於荃灣一間700平方呎村屋同住,月租6,000元,兩家人各負擔一半。
陳太表示,她和在社區中心工作的丈夫月入共2.2萬元,希望購買110萬至120萬元、面積300多平方呎的荃灣區單位。「剛還清結婚時的借款,但小朋友開支大,每月最多儲3,000元,未知何時儲夠首期。」
近月樓市升溫,租金上漲不少,陳太指事隔一年後,居所附近相同面積的村屋,月租已升至8,500元,擔心日後業主加租,很難找回租金相若單位。
現時簽租約的是其丈夫,與合租友人關係不錯,但同住始終不便,「大家生活習慣不同,煮食及衞生要互相遷就,還是自己住好。」
公屋門檻高 「根本申請不到」
明年7月租約期滿後,陳太坦言不知會否續租,「如對方退租,我們也無法負擔昂貴的租金,須另覓居所;加上想專心照顧小朋友,我正考慮辭職……太多未知因素,想計劃也計劃不來。」
陳太認為,公屋是最理想選擇,但門檻不降低,根本申請不到:「三人家庭入息上限為1.3萬元,無可能符合資格!」
數據雖顯示,類似陳太的合租戶近年持續減少,由01年約5萬個,降至今年中1.5萬個(見表);但合租戶由較年長者,變為年輕一代,甚至有單身男女在網上徵求陌生人合租。
獨立生活 徵求陌生人合租
香港業主會會長佘慶雲指出,近年合租戶確有年輕化趨勢,但甚少見到兩個中產家庭合租。隨着私樓租金漲,他相信更多年輕人成為合租戶,不排除中產家庭亦需合租。
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鍾劍華稱,職場新生代收入減少,難以追上物價及租金漲幅,面對樓價急升,恐怕更多年輕人要透過合租,才可獨立生活,此趨勢甚至會蔓延至中產家庭。
青年聯社召集人江貴生指,近期看到合租的風氣正形成,主要是公營房屋供應不足,間接令私樓租金上升,導致未能負擔支出的青年人,需要找朋友合租。
撰文:林曉君、黃偉超
2 :
自動波人(1313)@2010-10-06 23:16:04無三皮野一個月都唔好叫中產...
只是"基層中產"
港府重塑市建局 不再起豪宅 4發展原則︰簡約 高實用 低發水 細單位
1 :
GS(14)@2010-10-11 21:58:57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1-372897?category=m
港府重塑市建局 不再起豪宅
4發展原則︰簡約 高實用 低發水 細單位
為期兩年的「市區重建策略檢討」經已完成,並於周三施政報告作出簡介。據了解,除市建局將轉為中介人角色,以及容許受影響小業主可以選擇「樓換樓」外,該局的舊區重建項目,傾向簡約、高實用、低發水、限建細單位四大原則發展,令重建項目難再「豪宅化」。
消息人士透露,施政報告主要透露「市區重建策略檢討」的綱要,主要內容最快周四公布,並會進行為期兩至三個月的公眾諮詢,預計最快於明年初定。
受影響小業主 可選「樓換樓」
據了解,「市區重建策略檢討」其中一個重點,是市建局重建項目將會重新定位,考慮到普遍市民的訴求,局方日後重建項目,將會傾向三大原則。
⑴簡約設計︰由現時一般提供豪華會所、泳池及車位等,改為不設會所、泳池及車位等;
⑵高實用率︰一般會高於80%或以上;
⑶降低發水比例︰由現時動輒15至20%,降至10%以內;提供細單位︰由現時不設限制,改為主要提供400至500平方呎(實用面積計)的細單位。
「市區重建策略檢討」另一重點,為受影響小業主除可選擇現金補償(按同區7年樓齡樓價計算)外,亦可以選擇「樓換樓」,預計最快下年度的收購的重建項目,可為小業主提供「樓換樓」的選擇,而小業主需在市建局登記收樓期間作出決定,日後市建局就有關重建項目招標時,會在招標文件的條款內列明。
發展商指利潤減 吸引力降
在樓盤建築趨簡約及限建細單位,加上特定單位比例預留作「樓換樓」下,有關市區重建項目亦難以再「豪宅化」。有發展商指,上述措施或會令日後市建局項目吸引力下降,加上難以將物業以豪宅化包裝,令發展商建樓利潤減低,亦降低發展商競投市建局項目的興趣。
觀乎近期市建局推出限呎樓項目招標,由於難以把物業包裝成豪宅出售,故發展商入標情況,已未有像以往項目般踴躍,倘未來業主可以選擇樓換樓作為賠償,進一步令發展商的利潤降低,業界認為會令項目吸引力大減。
經典個案 名鑄1房3萬元呎
事實上,近年市建局重建項目,銳意以豪宅包裝,且屢創高價成交(詳見表),故被市場質疑變相推高樓價,定價亦較同區二手大幅高開,其中最令市場譁然的成交之一,為尖沙咀名鑄1房單位以呎價3萬元易手。此外,近期開售的灣仔QUEEN'S CUBE,首批單位定價亦高出同區逾20%。
撰文:何媛玲、馮玉萍
2 :
Wilbur(1931)@2010-10-11 22:02:04市建局只係幫發展商收地起假豪宅既打手
3 :
GS(14)@2010-10-11 22:19:212樓提及
市建局只係幫發展商收地起假豪宅既打手
相比田生就是好人啦...
之前市建局那單600萬400呎,真是高手所為
4 :
龍生(798)@2010-10-11 23:47:27湯兄, 有冇辦法找到田生收購中央樓的資料?
知唔知佢點收得成?
地下有天價地鋪
下面有個適場, 個商場賣散左業權架喎...
上面仲有大量住宅...
真係神人
神賤人
但都勁, 佢咁都收到, 仲有咩野佢收唔到?
5 :
GS(14)@2010-10-13 22:06:174樓提及
湯兄, 有冇辦法找到田生收購中央樓的資料?
知唔知佢點收得成?
地下有天價地鋪
下面有個適場, 個商場賣散左業權架喎...
上面仲有大量住宅...
真係神人
神賤人
但都勁, 佢咁都收到, 仲有咩野佢收唔到?
這個我等假日幫你找出來,好似是一批單位組合叫價一齊賣出,然後買了幾個釘的
6 :
龍生(798)@2010-10-14 00:29:36萬分感謝!
我這裡是無望了, 可惜啊....
但仍有興趣田生到底怎搞的...
這塊地, 太難了吧....
長實狠批發水限制 恐減供應 停車場不獲豁免 南昌站即少逾百單位
1 :
GS(14)@2010-11-04 23:59:5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1104/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長實(0001)執行董事吳佳慶,昨日在賣地後,罕有高調狠批港府收緊「發水」比例,變相令新單位供應量縮減,加上香港土地供應有限,預計更會帶動樓價趨升。吳估計,明年4 月1日收緊發水措施實施後,會令中長線的新單位供應量減少約8%至10%。不過,發展局長林鄭月娥昨晚反駁說,收緊發水後,不會影響香港樓宇供應。

長實執行董事吳佳慶強調,收緊發水的直接後果,是令新單位供應量在未來有機會減少接近一成,從而推高樓價。(郭慶輝攝)

上月施政報告決定收緊「發水」比例,由原來准許發水兩成減少至只准發水一成,並於明年4月1日生效。
港府:不會損樓宇供應
吳佳慶昨午在九龍地皮拍賣會前後,多次向傳媒說,港府收緊發水變相會縮減未來住宅的供應量,進而使香港樓價上升。她說:「以前停車場一向不計算入總樓面面積,如以南昌站項目來講,涉及10萬方呎樓面面積,將要用來起番停車場,不可以用來起樓,這裏估計就已經涉及百多個單位。」現時停車場車位,只要數目合理及運輸署批准,發展商是可以全部獲得豁免樓面,而政府剛宣布的收緊發水規定,明年4月起,地庫停車場仍可獲100%豁免、但地面以上停車場則只可獲 50%豁免。政府此舉是防止發展商興建「蛋糕樓」,借建地面停車場墊高整棟大廈,人工化地「製造」更多高層單位,並鼓勵發展商興建地庫停車場。
吳指出:「地庫停車場是完全不可行,地面停車場有一半樓面要食入(計入)住宅樓面,好明顯這會令供應減少,加上地庫停車場,至少會令建築期推遲一年,終對供應量有影響」。但她認為,向政府提出司法覆核並非建設性做法。「在港府明年落實新發水規定前,現在屬過渡期,對地產商而言,增添不明朗因素,因為「無論市場上、政策上均有一定潛在風險」。
吳佳慶經常陪同長實副主席李澤鉅出席賣地場合,往往充當長實發言人;但吳過往雖基本上是有問必答,但多屬「邊行邊講」,答案亦簡短,而昨日在地皮拍賣前後,二度向傳媒「企定定」詳盡表達意見。
林鄭月娥昨晚出席公開場合後表示,昨日賣地的結果反映政府一貫賣地,並沒有所謂高地價政策。她回應吳佳慶的批評時說,政府提出收緊發水樓面措施,並非要增加樓宇供應,收緊後,亦不會影響樓宇供應。
新地(0016)副主席郭炳江指出,作為地產商當然不希望樓市有泡沫,但他稱從事地產行業多年,未試過同一時間出現這麼多利好因素;不過,他仍強調地產商和有心置業的市民,必須量力而為。
議員籲政府不要「腳軟」
民主黨議員李永達指出,現時各大地產商擁有大量土地,樓宇供應下降,只是因為地產商限制供應數量,並力挺政府不應受到地產商言論而腳軟。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更狠批地產商財大氣粗,以此向政府施壓,「好像興建發水樓是天經地義」。
(明報記者林可為、陳天賜、周偉強報道)
2 :
龍生(798)@2010-11-08 15:36:16呢的人真係正仆街!!! 點解生個仔出黎居然仲有屎忽架! 天理何在呀!!
3 :
GS(14)@2010-11-08 21:24:42連呢D人渣道理都講得出
計輻射量的單位及換算方法
1 :
GS(14)@2011-03-15 21:58:26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5&t=62053
for姐:* 1 rem = 0.01 Sv = 10 mSv = 10000 μSv* 1 millirem = 0.00001 Sv = 0.01 mSv = 10 μSv* 1 Sv = 100 rem* 1 mSv = 100 mrem = 0.1 rem* 1 μSv = 0.1 mrem若嫌以上太煩就簡單的用以下的報表吧

2 :
fung3010(2389)@2011-03-15 22:18:16核電廠爐芯有咩東瓜弄腐就死,東京好有機會受輻射影響。東京一中招,日本經濟一定大大鑊。到時香港都唔好過....
全世界都貫注佢枝鈾棒.....
蚊型代理變身拍賣行 單位市值七折招客 賺競投費
1 :
GS(14)@2011-11-24 21:12:13http://m.sharpdaily.hk/detail.ph ... 5307&category=daily
【本報訊】樓市吹淡風,地產代理為生存奇招盡出。有蚊型代理行,推出全港首創的「冚家產業拍賣」,招標形式拍賣單位,特別之處是以單位市值的七二折作為「封頂價」,以吸引買家入標。簡言之,地產代理變相轉型為拍賣行。
首場招標樂悠居591方呎單位。
推出是項招式的72國際物業顧問林美顏表示,若出價高於封頂價,即作廢標,「多1蚊都唔得」,設定封頂價其中一個原因可避免有人集體圍標。每個競投單位亦有底價。
入標費每位$3000
為封蝕本門,會先向買家收取競投費及有足夠標書才開標。以樂悠居為例,投標費每位3000元,最少要350標才開標。若開標不成,會收取競投費的10%作行政費。
350標每人收3000元入場費,生意做成的話,便先袋105萬元。林美顏笑言數是這樣計,越多人入標越和味,但由於該行是與業主合作,以荃灣樂悠居為例,單位市價300萬元,若最終以低於216萬元售出,差價由代理包底,業主兼可得1%佣,買家則免佣;另要付1.5%佣金予促成交易的代理。
首場招標將於下月1日開始,先推樂悠居591方呎兩房單位,及深水埗怡華閣約480方呎單位。以現值各300萬及240萬元計算,現只售216萬及172.8萬元。
有代理認為這種投標方式噱頭居多,因封頂價已較市價平近三成,相信大部份投標者都會以上限價競投,最終變成大抽獎。投標不成者,3000元的入場費不會發回。
此外,競投亦有不少灰色地帶,如投標過程是否在公平公正,有否獨立第三方負責監察等。

美孚單位塵封 27年
1 :
GS(14)@2011-12-18 11:08:11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903574
【本報訊】美孚新邨一個塵封了 27年的單位,揭出一名遺失身份婆婆的悲慘一生。曾經生活豐足的少奶奶,七十年代經歷被丈夫拋棄、遇人不淑被騙盡積蓄,再逢父死伴屍,導致精神失常。她八十年代回鄉投靠親人,輾轉散失證件,只剩一張陳年身份證副本。親戚擔心婆婆百年歸老無處下葬,向入境處求助,處方要求親友找尋婆婆曾居港七年的證據,親友在《蘋果》記者協助下進入婆婆美孚舊居,時間一下子回到 1984年。記者:邱錦綉、黃江奇
2 :
GS(14)@2011-12-18 11:08:42
陳麗芬婆婆的舊款身份證副本(上圖),是她僅有的港人身份憑證。
翁說,姨母七十年代曾申請他到港居住,故寄了一張身份證影印本和美孚的屋契副本給他辦手續,但申請不獲批,這些副本便成為姨母身份的僅有憑證。他到港找入境處,職員說陳婆婆只有俗稱「曲奇餅」的舊式身份證副本,年代太久遠,只能證明她曾是香港居民,卻不能證明她是永久性居民,要親人提供她居港七年的證據。
「佢喺香港冇晒親戚,美孚層樓因為冇交管理費,俾管理處封咗好多年,我哋都唔知喺邊度搵證據!」翁在無計可施下向本報求助。
陳婆婆的妹妹陳秀娟憶述,父親有學識,曾在港做會計, 1952年其姊到港跟父親團聚。 73年,胞姊結婚,婚後有車有樓,生活富泰。「佢老公大佢十幾年,係有錢人,又送車又送樓,嗰時家姐成日滙錢返嚟畀我哋」。後來姐夫有外遇,其姊大受打擊,精神開始紊亂, 77年離婚,拿着四、五萬元贍養費獨自生活,卻遇人不淑,一兩年間遭人騙清光。那個年頭,四、五萬元已夠買一個美孚單位。
3 :
龍生(798)@2011-12-19 01:02:41呢個單位會否變成另變凶宅架...
位前女業主的(念) 咁強.....
4 :
GS(14)@2011-12-19 22:51:073樓提及
呢個單位會否變成另變凶宅架...
位前女業主的(念) 咁強.....
都已經是兇宅啦
5 :
龍生(798)@2011-12-20 00:37:34該女士才是業主, 仍未死的....點會係凶宅....
6 :
GS(14)@2011-12-20 21:51:245樓提及
該女士才是業主, 仍未死的....點會係凶宅....
他父之前在此死了兩日才被發現死亡
7 :
龍生(798)@2011-12-21 01:37:46不算的, 自然病死不算
要凶殺或自殺才算
8 :
GS(14)@2011-12-21 23:20:457樓提及
不算的, 自然病死不算
要凶殺或自殺才算
好,謝謝
9 :
greatsoup38(830)@2012-03-17 14:07:5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315/News/ec_ech1.htm
上述獲承接的單位為美孚新鸷1期百老匯街15號低層B室,向內園,面積617方呎,女業主因感情問題返回內地居住,物業因而塵封28年,於去年底親人在管理處協助下破門而入,故事曝光,並成為區內居民熱話之一。
據知,日前業主家屬代為放盤,雖然於放盤前已略為清理內櫳,但由於物業破壞不堪,故只能以低於同類價放售,不過,由於美孚新鸷現時放盤量已由上月的約600個大減13%,至只有約520個,加上業主心雄,屋苑平均每方呎叫價已達6500元水平,故上述單位甫於市場上放售,不足兩小時已成功售出。
10 :
greatsoup38(830)@2012-03-17 15:11:31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158021

廿七年後再回到住所,旁邊的座枱鐘時間雖仍停留在近三十年前,但陳婆婆已失去了多年的青春。蕭逸居攝
阿華從枱上拿過時鐘,興奮地替靜止了二十多年的鐘上鏈,「你家重新入返呢間屋,我幫你較番個鐘,你睇吓,滴答滴答又郁返喇。」婆婆「唔……唔……」回應並努力抬起頭。
「呢把梳你認唔認得?」阿華從廁所鏡櫃拿出一把「象牙梳」,婆婆笑了:「哈哈!係呀!」另一姨甥阿輝也從房間拿出幾件舊衣服,婆婆望着用過的物品笑得合不攏嘴。婆婆臨走時仍喃喃自語,記者問她覺得屋舊嗎?她說︰「唔係幾舊,啲嘢仲幾新!(有冇變呀?)冇變。」阿華說婆婆這次回港突然「清醒」,「佢喺入境處跟啲官宣誓,一句一句跟住讀,真係冇諗過佢咁叻」。
陳婆婆 84年尾,回佛山鄉間出席姨甥喜宴,遺失行李及當年俗稱「曲奇餅」的舊式身份證,自此因無法證明身份而被困鄉間,至今 27年。
本報三個月前報道陳婆婆的故事後,入境處迅速聯絡婆婆親人,並即時拿取她的指紋,又將親人搜集到的資料鑑定身份,上個月正式批出入境證件。「好多謝香港政府幫忙姨媽,搞好晒啲證件後,我哋會帶佢返內地住」。阿輝說這次替姨媽繳清單位約 50萬欠款,包括管理費,便將單位出售。「我哋早幾日帶姨媽去律師樓做授權書,佢個腦真係好清晰,個律師問佢『你家喺邊?』佢識答『我喺律師樓』。」阿華問姨媽︰「我哋幫你賣咗間屋,一齊返鄉下住好唔好?」婆婆說︰「好呀!」對她來說,往事怎及親情珍貴。
單位昨賣出升值百倍
【本報訊】塵封 27年的美孚單位,是陳婆婆的丈夫於 1972年以三萬多元買下,這個位於百老匯街的 617呎低層單位帶給陳婆婆人生中最大的悲歡離合。她在這裏結婚、離婚,然後遇人不淑被騙去積蓄。當她將父親接往同住時,父親突然病死家中,她伴屍家中,直至親友登門始揭發。
單位一放買家即搶
27年前,她帶着紅白藍膠袋回鄉參加姨甥喜宴,又失去全部證件,這些年,她全靠鄉間親友照顧。這次,她重回美孚,終圓了她回家的夢想。
這個 40年前買下的單位,如今已升值逾 100倍,婆婆回家的消息,迅速在區內多家地產代理傳開。有經紀主動聯絡婆婆的兩名姨甥,兩人在諮詢婆婆意見後放賣。放盤一小時後已有買家接洽,昨日終以 338萬元成交,呎價 5,478元,低市價 15%。
11 :
龍生(798)@2012-03-18 00:34:39其實個單位無問題, 根本唔駛低市價15% 出
個黃金一小時真係....的agent 一定摶命打俾炒家入貨
呢的筍野真係可遇不可求
12 :
GS(14)@2012-03-18 10:43:32要用50個搞掂番D裝修...
13 :
龍生(798)@2012-03-18 13:31:06錯!
同普通裝修的價錢一樣!
14 :
龍生(798)@2012-03-18 13:32:34裝得靚靚,水電新造,傢俬,電器,50個都走唔甩,但不見得會特別貴
15 :
greatsoup38(830)@2012-03-18 13:33:1414樓提及
裝得靚靚,水電新造,傢俬,電器,50個都走唔甩,但不見得會特別貴
咁可以相應賣番貴D?
16 :
龍生(798)@2012-03-18 13:39:14應該得,咁殘,想慳住裝都幾難
17 :
greatsoup38(830)@2012-03-18 13:40:1716樓提及
應該得,咁殘,想慳住裝都幾難
咁其實唔裝都可賣原本價? 裝埋就賣貴D?
18 :
skfv(15984)@2012-03-18 14:03:48好似話有隻貓貓死左係入面得返d白骨....陰公.........
19 :
龍生(798)@2012-03-18 19:16:59無錯,他們太心急了,呢家個市,低5%就夠了, 駛咩咁快賣,一個鐘就俾人買左,有幾搶手,不言而諭
stock zkiz.com 應以公司為單位做檔案,不是以號碼為單位
1 :
GS(14)@2012-02-12 13:42:411. 因為有時轉版/私有化會導致重複號碼的情況,請問可否改為像Webb的方式,以每一間公司做一個檔案,然後再可以搞一個這個公司是新號定舊號的功能,搜時可方便些?
2. 如果同一間公司變了號碼,可否改造在同一頁找到,如果這公司轉了版,則可以找到他新號碼?
3. stock.zkiz.com 在yahoo報價可否改即時?
2 :
GS(14)@2012-02-19 16:10:05頂頂這問題
3 :
GS(14)@2012-02-19 16:11:24http://finance.yahoo.com/lookup?s=222
如果搞了這個後,搜tag 想變成咁
416萬珍寶閣車位貴過單位
1 :
GS(14)@2012-03-24 16:40:06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82571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珍寶閣 B29號車位,上月 27日由蘇志成及林婉珊斥 416萬元購入。全城對這宗世紀天價車位成交無不匪夷所思。淺水灣 56號一車位,成交價 300萬元已是全港最貴。即使其對面、一個避風塘之隔的新落成豪宅南灣,車位只售 200萬元。珍寶閣車位賣 416萬元,代理形容是完全天方夜潭。因為珍寶閣樓上一個 400多方呎住宅單位,都只是賣 300多萬元,怎可能車位貴過層樓。是次交易不排除涉內部轉讓。
根據代理提供的相片所見,這個世紀天價車位,泊的不是甚麼超級跑車,昨天泊了一部日本七人車。
原由一班超級富豪持有
最離奇就是珍寶閣停車場,是由香港一班超級大富豪擁有,是「珍寶海鮮舫」食客的專用停車場之一。不少市民駕車去這兒食海鮮,都會泊這停車場,全日任泊最貴 80元。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上述天價車位原由香港仔飲食企業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董事包括賭王何鴻燊、「彤叔」鄭裕彤、鄭家純、何猷龍、賭王二太藍瓊纓及李國寶等。
記者昨致電珍寶閣停車場,查詢這兒的車位會否出售,但管理處職員稱整個停車場只供出租,不會出售。記者再問這名職員,既然只供出租,最近為何有一個車位售出,她說「我哋淨係做管理,唔清楚其他嘢」。
中原豪宅分區經理李志賢直言單幢樓車位都賣 400多萬元,是難以置信。這裏的私家車位月租 2700元,以車位正常回報率 4厘計算,只值 45萬元,即今次成交天價車位,比市價貴 8倍。
2 :
草帽(1253)@2012-03-24 16:48:29這樣不是犯法嗎?
3 :
GS(14)@2012-03-24 16:49:39公司得益無問題,問題是點解有呢樣交易,是咪欠下不少錢?
4 :
草帽(1253)@2012-03-24 16:52:153樓提及
公司得益無問題,問題是點解有呢樣交易,是咪欠下不少錢?
我只係覺得這樣轉手是逃稅.
5 :
GS(14)@2012-03-24 16:58:084樓提及
3樓提及
公司得益無問題,問題是點解有呢樣交易,是咪欠下不少錢?
我只係覺得這樣轉手是逃稅.
有這個可能
6 :
Sunny^_^(11601)@2012-03-25 17:32:40係唔係有人過大海之後...唔夠錢呀.
如果太大筆cash會令人懷疑
7 :
GS(14)@2012-03-25 17:38:32也有這可能
白田村重建 矮變高增單位
1 :
GS(14)@2012-04-18 21:31:14遲D去下先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418/News/ec_gga1.htm
涉及重建的白田鸷8幢舊樓,包括第1、2、3、9、10、11、12及13座,全部在1975年至1979年落成,樓齡介乎33至37年,全部樓高7至8層,共有3500個單位。
房屋署數字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公屋輪候冊上有16.53萬宗申請。去年度施政報告提到,為達到公屋供應目標,政府需積極發掘新土地,以及在不影響居民居住環境的前提下,探討增加屋鸷密度及地積比率。

白田鸷落成時沒設升降機,房屋署前年開始在第1、2及12座加裝升降機,但新升降機可能只使用1年就要拆卸。(何家達攝)
重建分3階段 最遲2026年完成
消息稱,雖然白田鸷結構狀良好,但因應不少居民指單位殘舊,署方曾研究為白田鸷作結構勘察,以延長屋鸷壽命,平均每戶成本只需約6500元,是低花費;但考慮到重建後地積比率可由4.5增加至6.5,令原址可提供5650個公屋單位,較原先增加2150個,屬可觀增幅,於是決定重建。消息續稱,暫不考慮在白田鸷興建新居屋單位。
房屋署發言人表示,重建計劃將分3階段,首階段包括白田鸷第1、2、3及12座共950多戶,將於2013至14年遷徙;2016至17年騰空白田商場;最後於2021至22年,遷徙第9、10、11及13座居民。消息人士說,預料白田鸷第1、2、3及12座,可於2018至19年完成重建;第9、10、11及13座,則於2025至26年完成。
首批搬遷戶 遷石硤尾鸷
消息人士說,過往清拆前通知期一般是30至36個月,但今次只有24個月,是因為鄰近白田鸷的石硤尾鸷第2期及第5期將於今年中落成,署方已預留約1000個新公屋單位,供首批受重建影響的白田鸷住戶選擇入住;至於第9、10、11及13座的居民,未來可選擇入住原址重建的單位。房署將成立社區服務隊處理清拆問題。
房委會委員黃國健及黃成智均認為,以往政府較少重建只有30多年樓齡的屋鸷,一般是以維修延長壽命,今次決定顯示房署政策作出大改變,為增加更多市區公屋單位,重建一些較低密度屋鸷。另一委員蔡涯棉認為,此舉可望增加市區公屋單位,紓緩輪候情。深水區議員譚國僑及甄啟榮均歡迎房署重建白田鸷,並指當區居民盼望改善居住環境。
2 :
GS(14)@2012-04-18 21:31:3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418/News/ec_gga2.htm
現時本港有227個公共屋鸷,大都由房委會管理,其中不少樓齡較白田鸷更高。有委員分析,今次白田鸷重建,除該屋鸷發展密度較低,房屋署料有潛力興建更多公屋單位,亦有「地利」因素,因鄰近的石硤尾鸷將於年中落成,令房屋署省卻安排居民遷徙的行政成本,估計能獲得一定委員支持。
彩虹觀塘舊鸷或重建
房委會委員黃成智表示,房屋署須向委員交代重建屋鸷的條件。他說,房委會從未向委員提及有就高齡屋鸷重建研究。另一委員黃國健稱,彩虹鸷、觀塘和樂鸷、坪石鸷等,亦有潛質重建。根據房屋署資料,彩虹鸷於1962年落成;和樂鸷、坪石鸷則分別於1962年及1970年落成,樓齡均較白田鸷高。房委會商業樓宇小組及資助房屋小組將於下周四(26號)開會討論白田鸷重建。
3 :
自動波人(1313)@2012-04-18 21:44:30打風肯定吹到呯呯聲
4 :
GS(14)@2012-04-18 22:01:08但我覺得好正
5 :
GS(14)@2012-04-18 22:03:5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418/News/ec_gga3.htm

白田鸷第1座居民、80多歲的范先生說,前年起房署在第2座加裝升降機(窗外綠色帆布蓋覑),工程至今仍未完成,認為若房屋署決心重建,就不應興建升降機,批評政府浪費公帑。(黃俊鋒攝)
首批搬遷的白田鸷第1、2、3及12座,樓高7至8層,興建時沒設升降機,令居民出入不便,房署前年起在第1、2及12座加裝升降機。房屋署發言人表示,第2及12座加裝升降機工程將繼續,至於第1座的工程會擱置。
居民斥浪費公帑
白田鸷第1座居民、今年80多歲的范先生,是第1座首批住客,入住逾30年,單位面積逾400呎。他說,雖然單位曾滲水,有石屎剝落,但間隔實用,月租約1200元,他能夠負擔,擔心未來入住石硤尾鸷後,租金會較高,面積可能較小。他又說,若政府決心重建白田鸷,兩年前就不應加裝升降機,現時興建後只使用約一年,是浪費公帑。
老化跌石屎 老住客歡迎重建
另一戶第1座居民、50多歲的郭女士已入住單位20多年,她說,自兩三年前起,每逢雨季單位便滲水,更試過有幾吋厚的石屎剝落,鋼筋外露,水管亦老化,需房署派人維修。她贊成白田鸷重建,期望能原區安置。
受重建影響的商戶余女士表示,現時舖位租金1000多元,擔心重建後租金大升,估計重建後未必能在鸷內再經營。
6 :
GS(14)@2012-04-18 23:11:27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258305
居於白田邨 30多年的范先生稱,其單位可遠眺太平山頂,更坐擁煙花景,對搬遷感不捨,又批評房署去年加設升降機,「三十幾年都唔起,呢頭起好個頭又話拆樓,你話喺咪浪費公帑啦。」居民郭女士歡迎重建,她指單位曾有石屎剝落,鋼筋外露,但擔心搬到新樓要繳交高昂的租金。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