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渠道變身化妝品銷售最好的專櫃?
網絡、手機改變了無數人的購物習慣,這也影響到了化妝品行業。
以巴黎歐萊雅集團為例。這家美妝巨頭最新發布的2016年中報中最亮眼的無疑是其電商銷售部分。這家公司的電商業務發展迅速,截至今年6月底,電商的銷售額同比上漲33%。目前,全球電商業務所貢獻銷售額占到歐萊雅集團總銷售額6%。歐萊雅稱,電商業務中彩妝的表現尤為強勁,消費動力來自全球的“千禧一代”。
據悉,歐萊雅集團近年來順應市場一直在推行數字化(互聯網化)策略。在2015財年,歐萊雅電商銷售達到13億歐元,增長迅猛;占集團銷售的比例已經超過5%,相當於歐萊雅的第五大市場——德國的整體銷售規模。

而在中國,這一比例則更加突出。今年2月走馬上任的歐萊雅中國CEO斯鉑涵斯說,如何與新一代的消費者建立並維系緊密的關系,才是歐萊雅中國制勝的關鍵。“歐萊雅希望通過數字化的技術和解決方案,通過電商覆蓋、觸及到更多消費者,不管他們生活在中國的哪個地方。”在過去5年間,電商躍升為歐萊雅中國分銷渠道前三位,2015年電商渠道銷售較去年增長60%。
除了歐萊雅這樣的國際公司,國內的化妝品公司也同樣看到了電商渠道的重要性,並紛紛投入巨資。
就在8月16日,上海家化獨家冠名天貓今年的雙11晚會。據透露,這一冠名費高達1億元。“憑借國際化、強大明星陣容、高科技多屏互動等特色,‘雙11’晚會正在成為一個和年輕消費群體互動的良好平臺,上海家化將攜手旗下眾多品牌如佰草集、高夫、六神、啟初等共同見證上海家化2016天貓‘雙11’狂歡夜這個歷史性的時刻。”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謝文堅表示:“‘多維度創新’與‘全方位改革’並舉,(家化將)通過數字化營銷更深入地融合到這次的創新狂歡盛宴中。”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去年“雙11”,上海家化就成為首批與天貓“雙11”晚會合作的商家。上海家化表示,去年通過天貓“雙11”晚會實現子母品牌“強曝光”,T2O進行多屏娛樂營銷,不僅讓佰草集、高夫、六神等品牌形象更加穩固,同時也讓啟初、家安、玉澤、茶顏等相對年輕的品牌及產品走入大眾視野。

這一“強曝光”也確實讓提高店鋪的轉化率收效顯著。數據顯示,上海家化旗下的男士護膚品牌高夫天貓旗艦店從當天晚會前的30萬訪客量,到零點沖破400萬。結合雙11萬店同慶、全渠道互動一系列整合營銷玩法,最終上海家化全網銷售破億,不僅高夫全網男士護膚品類銷量第1,另一個品牌佰草集的線上銷售額也增長了160%。
值得一提的是,線上的營銷也拉動了線下的銷售。據悉,佰草集線下門店當日也同步實現了70%的營業額提升。
據上海家化剛剛發布的2016年半年報顯示,公司電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40億元,同比增長45.81%。同歐萊雅一樣,電商業務也成為上海家化增長最快的業務。
由此看來,線上渠道未來無疑會成為化妝品公司的必爭之地,品牌商們投入大量的資金加碼營銷宣傳,一場激戰也已經打響。
中國赴日旅遊人數再創紀錄 化妝品購物成最大消費
據外媒報道,盡管日元持續走高,較一年前對人民幣升值了約25%,但仍然沒有澆滅中國人赴日旅遊的熱情。據日本國家旅遊局發布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7月單月中國赴日旅遊人數達73.14萬人,創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據日本政府觀光局所公布的數據,20歲至30歲之間的中國年輕女性遊客在第二季度所有赴日中國遊客中,所占比例超過40%。巨大的年輕女性群體推動了消費模式的轉變,因此化妝品拔得頭籌成為最大消費類別。

同時,隨著赴日遊客中年輕女性的增多,化妝品購買日益升溫,並且由於中國生產的電子商品質量提高,日本電子產品市場遇冷。
日本JTB旅遊研究與咨詢公司高級顧問早野陽子指出,中國消費者開始在自己國內買電子產品了。同時,日元的升值以及關稅的提高,使得這一趨勢得以加強。
此外,數據還顯示,超過半數的中國遊客會在日本呆上4-6天,選擇東京至大阪的“黃金路線”。
中國人赴日旅遊一直保持強勁勢頭,在中國遊客增長的推動下,旅遊業成為日本經濟中亮眼的一環。日本國家旅遊局上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受中國遊客數量大幅增加的影響,今年1-7月赴日旅遊的外國遊客數量達到1110萬人,與去年同期的750萬人相比上升48%。去年,赴日外國遊客超過1000萬人是在10月才實現。
赴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購買力非常驚人,據日本觀光廳統計,2015年訪日遊客在日消費額首次突破3萬億日元(約合1677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增長70%。其中中國遊客消費額占四成,達1.41萬億日元(約合792億元人民幣)。中國遊客在日人均消費額為28.38萬日元(約合1.6萬元人民幣),比外國遊客在日人均消費額多10萬日元(約合5590元人民幣),位居榜首。
"爆買"潮退燒 日媒:日本化妝品巨頭向海外謀發展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9-17/1039143.html
參考消息網9月17日報道 日媒稱,日本大牌化妝品企業正加緊向海外發展。到日本旅遊的外國遊客“爆買”需求減弱,國內市場的前景變得不明朗。各企業都在摸索自己的一套辦法,以求獲得穩定收益。
參考消息網9月17日報道 日媒稱,日本大牌化妝品企業正加緊向海外發展。到日本旅遊的外國遊客“爆買”需求減弱,國內市場的前景變得不明朗。各企業都在摸索自己的一套辦法,以求獲得穩定收益。
據日本《讀賣新聞》9月13日報道,資生堂在7月完成了對美國高級化妝品公司Gurwitch Products的收購。這是繼收購Bare Escentuals公司之後,資生堂時隔6年進行的海外並購。6月底,資生堂還與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納(Dolce&Gabbana)簽約,獲得其香水和美容產品的全球獨家代理權。
嘉娜寶公司9月15日將發售新品牌“KANEBO”,以亞洲地區為主要目標拓展市場。高絲公司也從8月開始在夏威夷的免稅店專櫃銷售其主打產品“雪肌精”。
報道稱,日本化妝品大企業大力向海外尋求發展的原因是,國內市場開始縮小。這些企業曾經依靠華麗廣告和在百貨商場的面對面銷售來樹立品牌形象,不斷擴寬市場。然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在藥妝店按口碑購買廉價化妝品的人群擴大。
近年來,由於赴日旅遊外國遊客的需求增長,日本國內化妝品市場一度興旺。2015年化妝品發貨金額達1.5萬億日元,幾乎恢複到了雷曼危機前的水平。
不過,業內很多人認為,“爆買”只是短暫的熱潮。2016年第二季度到日本旅遊的外國遊客人均消費比上年同期減少10%,為15.993萬日元,原因是日元升值和中國經濟減速。目前“爆買”的效應正在減弱。
熟悉化妝品業界的分析師指出,日本企業需要采取進攻戰略,把在“爆買”中賺取的資金用來投資於並購等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首頁
從化妝品到抗腫瘤藥 揭秘 “納米王子”富勒烯
富勒烯是1985年天文學家在研究宇宙星雲的構成時意外發現的。當科學家在實驗室模擬了宇宙星雲的高真空、高能量環境,利用高能量激光濺射放置在真空室環境中的石墨時,意外發現了一種具有超穩定結構的類似足球形的全碳分子,由五元環與六元環組成——這種材料就是後來被稱為“納米王子”的富勒烯。
1996年,發現富勒烯的三位科學家Smalley、Kurl和Kroto榮獲諾貝爾化學獎。自被發現以來,富勒烯一直在納米科學界廣受關註,尤其是因為其穩定的結構和獨特的物理化學特性在多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比如潤滑油添加劑、太陽能電池、磁共振造影劑等,甚至在生物工程基因運載體、軍用激光防護鏡等方面也有用武之地。
生物領域應用
由於富勒烯有獨特的電子特性,可以高效率淬滅自由基,比維生素抗自由基能力高出成百上千倍,堪稱自由基海綿,這為富勒烯抗氧化產品提供了思路。

近年來,富勒烯作為一種極強的抗氧化物在皮膚抗氧化衰老、促進毛囊生長等領域的應用備受關註。在日本,人們利用富勒烯能消除自由基的功效制備化妝品,甚至有人將其做成富勒烯水,當成保健品來喝。
在上周舉行的南京新材料技術峰會上,中科院化學所的王春儒研究員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他的團隊正在開發金屬富勒烯抗腫瘤藥物,已經開始準備材料申請臨床試驗,這種抗腫瘤藥物有望在未來幾年上市。此前,富勒烯已經被證明在延長小鼠壽命、攻擊惡性腫瘤附近血管內皮細胞等方面具有作用。不過,王春儒表示,由於研究金屬富勒烯的門檻較高,量產較難,因此市場化仍然面臨瓶頸。
王春儒團隊曾在實驗室里做過富勒烯與生物細胞相互作用的實驗,發現加入水溶性富勒烯的細胞顯示出更強的生物活性。另一位高能所的研究員趙宇亮也曾試圖利用金屬富勒烯治療癌癥,他將極微量的富勒烯註入患有癌癥的小鼠體內,結果發現富勒烯能將小鼠的腫瘤細胞殺死,而對正常細胞沒有毒害作用。
“這也間接證明了富勒烯在生物毒性、生物安全方面是很友好的材料。”王春儒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過去十幾年,富勒烯的主要應用就是在生物醫藥化妝品領域,目前全球十幾個品牌的化妝品都含有富勒烯成分。放眼未來,富勒烯抗腫瘤藥物潛力無限。”
根據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的官方網站,在一篇《高效低毒抗腫瘤納米藥物的研制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文章中具體解釋了富勒烯衍生物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文章指出:“不同修飾的富勒烯衍生物可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降低胞內氧化自由基水平、增強機體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具有高效低毒的特點。基質金屬蛋白酶在腫瘤轉移和血管生成中發揮重要作用,富勒烯可在溶液中形成團簇,選擇性地與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的疏水區域通過氫鍵和疏水作用形成特異性結合。這些工作進一步闡明富勒烯衍生物作為一類新型抗腫瘤納米材料,在生物醫學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並為腫瘤治療提供了基礎數據,拓寬了研究思路。”

制備瓶頸
“未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對金屬富勒烯的研究將是我們課題組的主流研究方向。”王春儒對記者表示,“其中一個方向是將金屬富勒烯的應用做起來,尤其是富勒烯和金屬富勒烯的產業化。在國內,我們已經聯合一些公司開始推進噸級富勒烯和公斤級金屬富勒烯的生產。同時,也在聯合開發基於富勒烯的化妝品、工業潤滑油、有機太陽能電池等。”
金屬內嵌富勒烯具有許多空心富勒烯所沒有的特殊性質。將順磁性金屬離子嵌入到富勒烯的碳籠後,既不會影響金屬離子的電磁特性,同時又可以將重金屬離子很好地包裹在碳籠當中從而避免對人體的傷害。例如含有金屬Gd的金屬富勒烯可以作為高效低毒磁共振成像造影劑,並用於腫瘤的早期診斷。這種造影劑極有可能取代目前商業化的產品,成為下一代臨床應用的磁共振造影劑。
王春儒談到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是金屬富勒烯的基礎研究方面。他表示非常感興趣去發現一些新奇結構的富勒烯並研究其應用。他說:“目前,金屬富勒烯的實際應用還受到一些限制,主要受制於金屬富勒烯制備的瓶頸急需突破。現在,金屬富勒烯的產量還停留在克量級。這主要是因為金屬富勒烯的合成機理還沒有完全明確,現有合成條件需要在四五千攝氏度的高溫,由碳原子組成的分子碎片通過自組裝完成並在此過程中將金屬離子包入籠內,而在這種條件下外在的人為調控基本是不可能的,這就給金屬富勒烯的大規模生產提出了很大挑戰。”
不過鑒於富勒烯在自由基捕捉、光吸收、超導、完美結構、DNA親和、電子受體、高效吸附和內嵌分子等多方面的優點,應用前景非常廣泛。
富勒烯和金屬富勒烯的主要應用領域還包括量子計算機、生物傳感器、激光防護、國防、譜學研究、光電器件等。當然也有持懷疑態度的人士,認為目前富勒烯的應用都只是基於猜想和假設,並沒有充分的科學證據。
同一天參加南京新材料技術峰會的中易碳素創始人CEO李平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自由基那套說法似是而非,從原理到機制都很難讓人信服,連自圓其說都算不上。富勒烯作添加成分的化妝品究竟有多大的效果,也很難用科學實驗來證明。所以應用也最多是個概念。” 根據新材料在線引用的數據,關於富勒烯在清除自由基方面的功效目前已有近3萬篇論文被發表,近3000個專利獲得認可。
服飾本業不景氣 跨界做化妝品能盈利嗎?
國內服飾市場的銷售疲軟讓不少公司動起了跨界經營的念頭。
今年以來,不斷有消息傳出中國的服飾鞋帽公司與國外的的化妝品公司簽約,跨界收購後者的部分股權或者代理其在中國的業務。最近的一個是哈森股份(603958.SH,下稱“哈森”)。這家主營女鞋的中國公司日前宣布與韓國的too cool for school簽署了合作協議(下稱“TCFS” )。
二次追投
說起TCFS ,對於化妝品熟悉的消費者一定不會陌生。由於價格親民、款式時髦,這家僅成立於2010年的化妝品公司迅速流行開來,目前已在 11 個國家銷售,且在 6 個國家有獨立的品牌零售店。
實際上,此次雙方的合作並非首次。早在2013年,哈森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上海鈞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公司全資一級子公司,下稱“上海鈞鈦”)就在當年年底與 TCFS 簽訂《經銷協議》,引入 TCFS品牌的化妝品,並於同時期設立上海鉉鎬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鉉鎬”)負責該品牌化妝品國內銷售業務。不過,上海鉉鎬當時的註冊資本僅為人民幣100 萬元。由於雙方都比較“謹慎”,並沒有花大力氣投入,所以即使過去快三年,在中國內地,該品牌的開店數量依舊只有三家,分別位於上海和北京。

因此,經營TCFS的中國生意並沒有帶動上海鉉鎬和哈森的業績。根據公告,哈森在2014、2015年收入均同比下滑,到了今年上半財年,其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78億元,下跌17.08%;營業利潤更是同比大跌36.24%。而負責TCFS業務的上海鉉鎬在2015年的營收僅134.84萬元,凈利潤虧了424.19萬元,到了今年上半年營收升到了760.08萬元,但凈利潤虧損達409.49萬元。
雖是如此,但TCFS這幾年卻依舊受到中國遊客的追捧。據韓國樂天百貨表示,2014年中國遊客購買最多的品牌(以銀聯卡購買次數為準)排名前十的品牌中就有TCFS。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到了今年,即使是依舊處於虧損的情況下,哈森還願意與TCFS 成立一家貿易合資公司。按照最新的合同,中方占40%股權,韓方占60%,新公司註冊資本為 1000 萬美元,投資總額為 2500 萬美元。
跨界經營靠譜嗎?
鞋服企業跨界美妝的風潮,從去年開始盛行。
2015年12月,中國女裝品牌朗姿股份宣布斥資3.3億元收購化妝品企業L&P Cosmetic的10%股權,成為其第四大股東。L&P旗下擁有Mediheal(美迪惠爾)、T.P.O、Mediental、Labocare等多個化妝品品牌。而到了,今年7月,森馬集團與另一家化妝品生產企業韓佛旗下品牌It’s skin(伊思)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發起成立森馬—It’s skin有限公司,註冊資金為約為100億韓元。雙方計劃韓佛化妝品中國工廠將於明年三月完工這一合作看似有些奇怪,根據公開發言稿稱,在中國工廠生產後的產品將在國內7500家森馬分店進行銷售。而森馬方面也似乎並未打算為It’s skin單獨開設店鋪。
第一財經記者昨日就此問題采訪森馬方面,但至截稿時並未得到回複。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在中國市場掘金的品牌諸如雪花秀、後、悅詩風吟、菲詩小鋪等基本都隸屬於兩個大集團愛茉莉以及LG,大集團資金充足,無需尋求第三方合作,通常選擇直接在中國開設直營店鋪。但獨立的中小品牌相對在資金上較弱,此外在陌生市場里的渠道上陌生,所以需要需求當地合作者。
但為何像TCFS、It’s skin這樣的化妝品品牌會選擇尋求與自身領域完全不同鞋服公司進行合作?
“剛進入中國市場,對於中國市場不甚了解的中小品牌會更傾向於選擇有實力的同屬時尚行業的跨界合作夥伴。”資深化妝品行業觀察人士、美妝新媒體青眼聯合創始人李惠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不過,化妝品和鞋服雖然同處時尚行業,但是也有不同之處。“這種合作有好有壞。”李惠華認為,優勢是目標消費群體是一致的,因而對於剛進入中國市場的韓國中小品牌來說,可以快速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偏好,購買力等;劣勢是除了目標消費群體一致,在化妝品品牌運營方面,這些鞋服企業很難有經驗提供給這些新進入化妝品品牌。“星期六鞋業和菲詩小鋪的合作就是失敗的案例。”她說,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品牌,在做大之後幾乎都與同屬化妝品行業的中國總代理扯過皮,然後分道揚鑣。但由此這些韓國品牌往往也會元氣大傷。這也讓海外品牌吸取了教訓。

消費稅改革來了,兩部門明日起大幅下調化妝品稅率
據財政部網站30日消息,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通知,取消對普通美容、修飾類化妝品征收消費稅。
將“化妝品”稅目名稱更名為“高檔化妝品”,征收範圍包括高檔美容、修飾類化妝品、高檔護膚類化妝品和成套化妝品,稅率調整為15%(此前稅率為30%)。
自2016年10月1日起執行。

化妝品消費稅大幅調整 巴黎歐萊雅、美寶蓮等宣布將降價
9月30日,財政部在官網發布《關於調整化妝品消費稅政策的通知》,決定從10月1日起,取消對普通美容、修飾類化妝品征收消費稅,將“化妝品”稅目名稱更名為“高檔化妝品”。征收範圍包括高檔美容、修飾類化妝品、高檔護膚類化妝品和成套化妝品。稅率調整為15%, 進口環節消費稅稅率由原先的30%也同時下調為15%。
據澎湃新聞報道,此次調整發布後,歐萊雅即宣布決定積極相應國家政策,將相應下調部分產品的價格。歐萊雅旗下的巴黎歐萊雅、美寶蓮等預計都將受益於此次消費稅調整。
此前,化妝品征稅按照類別來劃分,所有的彩妝都需要繳納30%的消費稅,護膚品則不需要繳稅。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理事長陳少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調整整體上降稅,對行業來說是大利好。”“以前是豎著切,以後是橫著切”,陳少軍稱以往按照產品類別來劃分收稅項目的轉變成以產品價格來劃分,顯然現在的劃分更加合理;賽思資本創始合夥人、日化天使投資人夏天稱,“千呼萬喚始出來,原有稅率遠遠滯後於經濟及化妝品行業發展現狀,這個變化可謂眾望所歸。”
化妝品消費稅上一次調整發生在2006年,當時護膚品原有的8%消費稅被取消,理由是護膚品已經成為大眾生活必需品。雖然當時一直說要對高檔護膚品征稅,但由於遲遲未能對“高檔”作出明確界定,這一征稅舉措也未能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日常使用最頻繁,也是因征稅被吐槽最厲害的口紅,可能仍然逃不過被征稅的命運,因為口紅通常只有三四克,其被征稅的概率可要遠遠大於爽膚水。
通知全文如下:

機構稱韓國半永久化妝產品近半數不合格 部分或將致癌
10月6日消息,據央視財經報道,韓國消費者院日前發布的一項品質抽樣檢驗報告顯示,韓國市面上流通的25種半永久化妝染料產品中,有12種產品的重金屬含量不同程度超標。部分產品的重金屬含量甚至超過標準值的30倍。
據悉,我們常說的紋眉、紋眼線等都屬於半永久化妝,這種化妝技術通過專用工具將染料註入到表皮層和真皮層之間,由於染料會長時間停留在皮膚內,所以產品的安全性十分重要。這樣來看,這次的檢驗結果就相當觸目驚心了。這次的問題產品大多數為韓國產,其中有2種產品的鎘含量和砷含量分別超過了標準的3倍、5倍,鎘和砷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劃分為一級致癌物。
除了質量問題外,所有抽樣產品在外包裝標示上都不符合規範,沒有標註產品名稱、成分、生產時間等信息。這些抽樣產品中包括了網絡銷量排名前三的品牌產品,由此可見韓國半永久化妝用品流通市場的混亂。
非法生產產品、走私未獲認證產品的情況在韓國屢屢可見。不久前韓國警方就查獲了一家走私、流通無證半永久化妝麻醉劑的公司,這家公司的產品甚至流入了江南的一些整形醫院。一些非法美容院所使用的產品就更沒有保障,用化學色素等原料隨便調配後便投入使用。這些偽劣產品最終傷害的是消費者。
近年來韓國與半永久化妝有關的受害案例逐漸增多,僅今年上半年就達到了12起。不少消費者接受半永久化妝後出現了痛癥、發炎等情況,嚴重的甚至出現了視力障礙。造成半永久化妝行業如此混亂的原因,主要是法律監管和市場實際情況的脫節。由於半永久化妝會在皮膚上造成創傷,所以在韓國屬於醫療美容範疇,受到醫療法的約束,只有醫療機構才能提供服務。
但調查顯示,韓國消費者認為半永久化妝技術難度低,對設計的要求高,應該屬於化妝範疇,更願意在化妝美容機構接受服務。旺盛的市場需求使韓國出現了很多屬於違法的半永久化妝美容機構。這種情況使監管變得無力,造成一些黑心的非法分子有機可趁。
消費稅改發力 化妝品價格醞釀下調
你買的化妝品很可能將要降價了!
國慶節前一天,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正式宣布十一之後,普通化妝品不再征收此前高達30%的消費稅,高檔化妝品征收的消費稅率也由30%降至15%。
一家知名化妝品公司的稅務總監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對化妝品行業整體來看是利好。除了少部分被界定高檔化妝品的護膚品將增加額外稅負外,大部分化妝品將被歸為普通化妝品,不再征收30%的消費稅;對於彩妝及香水類化妝品即使被界定為高檔化妝品,稅率也下降明顯。
政策剛出,商家開始醞釀降價,搶奪市場。化妝品集團歐萊雅已經表態將下調相關化妝品價格。

化妝品消費稅調整只是這一輪消費稅改革的一環。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多位專家表示,下一步消費稅改革還將包括稅目增減及稅率調整。比如,未來一次性不可降解物(如塑料袋)、破壞臭氧層化學品等嚴重破壞環境的產品,私人飛機、高檔時裝、高檔皮草等新興奢侈品有望被納入征收範圍。
另外,消費稅征收環節也有望調整,部分稅目從生產環節征稅有望調整至零售或批發環節。而在營業稅改增值稅完成後,地方主體稅種營業稅消失的背景下,作為中央稅種的消費稅有望成為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稅種。
高檔化妝品界定線成焦點
上世紀90年代化妝品作為奢侈品被列入消費稅稅目,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2006年國家取消了護膚護發品稅目,但彩妝及香水類化妝品仍在消費稅稅目中。近些年,化妝品已經成為女性日用品,取消化妝品消費稅呼聲越來越高。
9月30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連發《關於調整化妝品消費稅政策的通知》、《關於調整化妝品進口環節消費稅的通知》,正式取消了普通化妝品消費稅,只對高檔化妝品征收消費稅。
“界定高檔化妝品的標準及征稅環節成為業界關註的焦點,而最終官方確定的高檔化妝品標準及征稅環節對行業發展有利,具體來說彩妝類產品稅負將普降,而此前實際沒有征收消費稅的護膚類產品如果被界定為高檔化妝品,將征收15%的消費稅。”上述稅務總監告訴本報記者。
財政部上述文件規定,高檔美容、修飾類化妝品和高檔護膚類化妝品是指生產(進口)環節銷售(完稅)價格(不含增值稅)在10元/毫升(克)或15元/片(張)及以上的美容、修飾類化妝品和護膚類化妝品。
該稅務總監舉例,假設市場售價1000元的50毫升的護膚品生產環節銷售價格為300元,即6元/毫升,低於上述10元/毫升的高檔化妝品標準,那這款商品屬於普通化妝品,不會被征消費稅。如果生產環節銷售價格等於或超過500元,那將被界定為高檔化妝品,需要繳納消費稅。
根據這一標準,大部分的護膚類化妝品將被界定為普通化妝品,不再被征收消費稅。
9月30日歐萊雅宣布受益於化妝品消費稅調整政策,將相應下調部分產品的價格。更多地化妝品牌商也在醞釀降價。
不過,上述高檔化妝品標準也有完善的地方。
上述稅務總監告訴本報記者,由於化妝品分類繁多,目前的標準也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眉筆等化妝用筆類產品,按重量看,一支眉筆的眉芯一般只有0.2-0.3克左右,但是為了有效實現產品的功能,這類產品往往包裝成本較高。如一支市場零售價格100元的含0.2克眉芯的眉筆,雖然在大眾看來這支眉筆只是普通的化妝品,但根據上述高檔化妝品標準換算,只有當這支眉筆生產環節銷售價格為2元以下時才能符合低於10元/克的標準,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這意味著這支普通眉筆會被界定為高檔化妝品,需要征收15%消費稅,這顯然不符合政策初衷。未來政策制定者是否可以考慮對此類產品設定起征點,如零售價不超過200元的此類產品免於征稅。
消費稅擴圍征收環節將調整
此次化妝品消費稅調整,只是這一輪消費稅改革的一步。
早在2014年底,從汽車輪胎、酒精等消費稅稅目取消開始,這一輪消費稅改革已經拉開序幕,此後三次上調燃油消費稅,對電池、塗料開征消費稅,再到提高卷煙消費稅,直至化妝品消費稅調整。下一步消費稅稅目和稅率還將調整。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曾撰文指出,這一輪將調整消費稅征收範圍,優化稅率結構,改革征收環節和收入分享辦法,增強消費引導與調節功能。
消費稅擴圍成為共識。
普華永道中國中區公司稅業務主管合夥人李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次化妝品消費稅政策調整明確了對於高檔化妝品征稅,從稅收公平角度考慮,未來其他一些高檔奢侈品或者高檔服務也有可能被納入消費稅征收範圍。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張學誕曾告訴本報記者,目前消費稅未將部分高耗能、高汙染和資源性產品納入征收範圍,比如大型機動車、洗滌用品、農藥、塑料袋、一次性包裝物、破壞臭氧層化學品和電子產品等高耗能、高汙染和資源性產品;部分高檔消費品,例如購買(租賃)私人飛機、高檔服裝、高檔木材家具(如紅木家具),以及屬於娛樂的部分高檔消費行為也未被納入征收範圍。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部教授馮俏彬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未來高檔類的服務如高爾夫球場、高檔美容、私人飛機等應該納入消費稅征收範圍,而像煙類和茅臺等高檔酒類消費稅稅率也有提高的空間。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稅收系主任朱為群告訴本報記者,由於營業稅改增值稅後,原先適用高稅率(最高20%)的高檔的娛樂業稅率明顯下降(6%),因此應該對這些高檔娛樂業開征消費稅。
除了稅目和稅率調整,消費稅征收環節也是此輪改革重點之一。
李軍告訴本報記者,為了征稅管理的便利,目前消費稅征收環節基本在生產環節,隨著營業稅改增值稅後,地方主體稅種缺失,有一個曾被提出的方案是將消費稅部分劃給地方,征收環節從生產環節改為零售環節。目前從技術操作上應該可行,當然也有其他一些需要進一步考慮的問題。
馮俏彬認為,未來消費稅征收應該在零售環節,因為消費稅是為了調節消費行為,只有在零售環節直接對消費者征稅才能更好發揮其調節消費的作用,不過相比生產環節征稅,零售環節征稅更為複雜,而且消費者更為敏感,應逐步推進。
不過,前述新政對高檔化妝品征稅環節仍定在生產(進口)環節。上述稅務總監認為,這應該是財稅部門權衡後的結果,畢竟化妝品零售環節複雜,征管難度大。
營改增後,作為中央稅種的消費稅被認為有望改成中央和地方共享稅種。
朱為群表示,消費稅成為中央和地方共享稅種是一種可選擇方案,但這需要在中央和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清晰後,結合增值稅分享比例、環保稅等稅種綜合考慮。
天津口岸韓國化妝品進口均價降近四成
隨著中韓自貿協定實施,今年以來,經天津口岸進境的韓國化妝品進口價格明顯下降。據天津檢驗檢疫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經天津口岸進境的韓國化妝品進口價格降幅明顯,均價下降近四成。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2月中旬,經天津口岸進口的韓國化妝品近2200噸,貨值2300多萬美元,同比分別下降46%和69%。其均價由18美元/千克降至11美元/千克,下降39%。
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人員分析,2016年韓國進口化妝品進口量和均價明顯降低,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從市場因素看,由於2015年進口量較2014年激增兩倍,市場趨於飽和狀態,競爭激烈,一定程度上影響了2016年進口量及價格;跨境電商、海淘、代購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減少一般貿易的進口量。雖然2016年韓國化妝品的進口量較2015年有所下降,但仍相當於2013年與2014年韓國化妝品進口量的總和。
另一方面,政策因素大大降低了韓國化妝品進口價格。國際方面,中韓自貿協定降低了韓國化妝品進口稅;國內方面,化妝品進口環節消費稅率由30%下調為1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