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服飾本業不景氣 跨界做化妝品能盈利嗎?

國內服飾市場的銷售疲軟讓不少公司動起了跨界經營的念頭。

今年以來,不斷有消息傳出中國的服飾鞋帽公司與國外的的化妝品公司簽約,跨界收購後者的部分股權或者代理其在中國的業務。最近的一個是哈森股份(603958.SH,下稱“哈森”)。這家主營女鞋的中國公司日前宣布與韓國的too cool for school簽署了合作協議(下稱“TCFS” )。

二次追投

說起TCFS ,對於化妝品熟悉的消費者一定不會陌生。由於價格親民、款式時髦,這家僅成立於2010年的化妝品公司迅速流行開來,目前已在 11 個國家銷售,且在 6 個國家有獨立的品牌零售店。

實際上,此次雙方的合作並非首次。早在2013年,哈森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上海鈞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公司全資一級子公司,下稱“上海鈞鈦”)就在當年年底與 TCFS 簽訂《經銷協議》,引入 TCFS品牌的化妝品,並於同時期設立上海鉉鎬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鉉鎬”)負責該品牌化妝品國內銷售業務。不過,上海鉉鎬當時的註冊資本僅為人民幣100 萬元。由於雙方都比較“謹慎”,並沒有花大力氣投入,所以即使過去快三年,在中國內地,該品牌的開店數量依舊只有三家,分別位於上海和北京。

因此,經營TCFS的中國生意並沒有帶動上海鉉鎬和哈森的業績。根據公告,哈森在2014、2015年收入均同比下滑,到了今年上半財年,其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78億元,下跌17.08%;營業利潤更是同比大跌36.24%。而負責TCFS業務的上海鉉鎬在2015年的營收僅134.84萬元,凈利潤虧了424.19萬元,到了今年上半年營收升到了760.08萬元,但凈利潤虧損達409.49萬元。

雖是如此,但TCFS這幾年卻依舊受到中國遊客的追捧。據韓國樂天百貨表示,2014年中國遊客購買最多的品牌(以銀聯卡購買次數為準)排名前十的品牌中就有TCFS。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到了今年,即使是依舊處於虧損的情況下,哈森還願意與TCFS 成立一家貿易合資公司。按照最新的合同,中方占40%股權,韓方占60%,新公司註冊資本為 1000 萬美元,投資總額為 2500 萬美元。

跨界經營靠譜嗎?

鞋服企業跨界美妝的風潮,從去年開始盛行。

2015年12月,中國女裝品牌朗姿股份宣布斥資3.3億元收購化妝品企業L&P Cosmetic的10%股權,成為其第四大股東。L&P旗下擁有Mediheal(美迪惠爾)、T.P.O、Mediental、Labocare等多個化妝品品牌。而到了,今年7月,森馬集團與另一家化妝品生產企業韓佛旗下品牌It’s skin(伊思)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發起成立森馬—It’s skin有限公司,註冊資金為約為100億韓元。雙方計劃韓佛化妝品中國工廠將於明年三月完工這一合作看似有些奇怪,根據公開發言稿稱,在中國工廠生產後的產品將在國內7500家森馬分店進行銷售。而森馬方面也似乎並未打算為It’s skin單獨開設店鋪。

第一財經記者昨日就此問題采訪森馬方面,但至截稿時並未得到回複。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在中國市場掘金的品牌諸如雪花秀、後、悅詩風吟、菲詩小鋪等基本都隸屬於兩個大集團愛茉莉以及LG,大集團資金充足,無需尋求第三方合作,通常選擇直接在中國開設直營店鋪。但獨立的中小品牌相對在資金上較弱,此外在陌生市場里的渠道上陌生,所以需要需求當地合作者。

但為何像TCFS、It’s skin這樣的化妝品品牌會選擇尋求與自身領域完全不同鞋服公司進行合作?

“剛進入中國市場,對於中國市場不甚了解的中小品牌會更傾向於選擇有實力的同屬時尚行業的跨界合作夥伴。”資深化妝品行業觀察人士、美妝新媒體青眼聯合創始人李惠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不過,化妝品和鞋服雖然同處時尚行業,但是也有不同之處。“這種合作有好有壞。”李惠華認為,優勢是目標消費群體是一致的,因而對於剛進入中國市場的韓國中小品牌來說,可以快速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偏好,購買力等;劣勢是除了目標消費群體一致,在化妝品品牌運營方面,這些鞋服企業很難有經驗提供給這些新進入化妝品品牌。“星期六鞋業和菲詩小鋪的合作就是失敗的案例。”她說,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品牌,在做大之後幾乎都與同屬化妝品行業的中國總代理扯過皮,然後分道揚鑣。但由此這些韓國品牌往往也會元氣大傷。這也讓海外品牌吸取了教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7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