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死傷驚人!颶風“馬修”致海地死亡人數升至1000人

據路透社援引海地政府消息報道稱,颶風“馬修”已造成海地死亡人數上升至1000人。

據俄衛星新聞網報道,此前有消息稱,海地因集體埋葬而爆發的霍亂造成13人死亡。政府宣布為那些遭自然災害肆虐的死者舉國致哀三天。該國原定於周日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但是因颶風席卷,選舉被無限期推遲。海地臨時選舉委員會承諾將在10月12日前宣布新的選舉日期。

據悉,颶風“馬修”侵襲海地時的最大持續風速達每小時230公里。海地南部城鎮和漁村災情最為嚴重。救援機構說,大灣省最大城市熱雷米(Jeremie)在強颶風“馬修”的重創下,幾乎被“夷為平地”,“約80%的建築物倒塌,所有電話通訊和電力供應中斷。居民食物和資金告急”。

圖為颶風過後海地一片狼藉(圖:CNN)

10月6日,在海地萊凱市,一位婦女站在被颶風摧毀的樹林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068

首請失業救濟人數創43年新低 道指低開近100點

美股周四低開,道指低開近100點。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降至43年來新低。美聯儲內部意見分歧與中國最新經濟數據令市場感到擔憂。

周四開盤,標普500指數低開12.09點,跌幅0.57%,報2127.09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低開96.97點,跌幅0.53%,報18047.23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低開38.25點,跌幅0.73%,報5200.77點。

美聯儲9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多數成員支持盡快加息,但同時暗示將采取漸進的加息方式。受此影響,美股大幅下跌。

ThinkMarkets首席市場分析師納伊姆-阿斯拉姆(Naeem Aslam)表示,周三出爐的這份會議紀要證實貨幣政策決策者存在意見分歧,“一個分裂的聯儲對市場實在沒有好處。”他表示,美聯儲發出的訊號紛繁蕪雜,使交易商們難以制定交易策略。

經濟數據方面,較早時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24.6萬,創43年新低。美國9月進口價格指數上漲0.1%,符合預期。

對中國數據的擔憂情緒再度露頭。周四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表明9月出口降幅超出預期,因全球市場對這個第二大經濟體的商品需求仍然疲軟。阿斯拉姆表示:“這使得投資者再次感到緊張。因為此前他們曾認為不必再擔心中國的狀況了。

另外,盡管周三標普500指數與道指均收高0.1%,在經歷了周二大幅下挫之後美股稍微穩定下來。但匯豐銀行(HSBC)技術分析師團隊拋出了最終的預警信號。在給客戶的研究報告中,匯豐分析師團隊負責人Murray Gunn稱,“紅色預警”!考慮到美股在過去數周的表現,現在投資者應該馬上拋掉美股。

其他市場方面,美國WTI原油期貨小幅下跌,因有跡象顯示全球原油供應量仍在增長。歐股大幅下跌,泛歐斯托克600指數當前大跌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560

歐美“打零工”人數超預期,失業率和低工資仍是困擾

在歐洲和美國,“打零工”的獨立勞動者占總人口的20%~30%,超出官方估計。這部分獨立勞動者中,約有30%不得不靠打零工來維持生計。這表明,盡管歐美各國的官方失業率徘徊在5%左右的低位,但失業率和低工資依然是困擾這些經濟體的兩大問題。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近日發布報告《獨立工作:選擇、必需和零工經濟》,研究了美國和歐洲15個國家“零工經濟”參與者的情況。報告給“零工經濟”的“獨立勞動者”定義是:自主選擇何時工作、有多個雇主、可在工作間自由流動。

報告顯示,西班牙人“打零工”的比例最高,達到31%,比例較高的還有法國和美國,分別占到兩國勞動人口的30%和27%。

從人數上來說,美國的獨立勞動者人數在5400萬~6800萬之間,法、英、德、瑞典和西班牙這5個國家的獨立勞動者人數總和在3000萬~6200萬之間。

報告涉及的各國均有超過半數的年輕人參與了零工經濟,但他們在所有獨立勞動者中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盡管有40%~45%的低收入家庭參與到了零工經濟當中,但除西班牙和法國外,這些家庭占所有獨立勞動者的比例不到25%。

根據研究,主動選擇並以打零工為輔助收入來源的“賺外快者”在美、法、德、英、西班牙和瑞典6個國家中均占據最大比例,其次是“主動選擇並以此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自由經紀人。這兩類人加起來占到了所有獨立勞動者的70%~75%。受訪者中,有超過半數的人(美國54%、歐洲58%)都不是以打零工為主要收入來源。

約有5000萬美國人和歐洲人是出於需要而不得不打零工,而其中有2000多萬人將打零工作為主要收入來源。此外,獨立勞動者中有15%的人使用電子平臺來賺取收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010

中方要求旅行社將赴韓旅遊人數減少2成? 外交部回應

25日,韓國《中央日報》發文稱,“中國政府下令將訪韓遊客人數減少20%以上”。對此,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今日在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我不了解你所說的情況”。

陸慷表示,就一般原則而言,中國政府從來都是鼓勵中國同其他國家開展更多人文交流。

當然,任何兩個國家之間的人文交流都需要相應的民意基礎。”陸慷補充道。

韓國《中央日報》在報道中聲稱,中國國家旅遊局近日開會指示:每月將中國遊客數量減少20%以上,並制定了今年一年的旅遊人數不得超過去年的標準。

不過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央日報》這一報道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中國旅遊局新聞辦相關人士表示,從未聽說過有召開過類似的會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579

國際學生熱衷赴美學工程,美來華留學人數降7.1%

中國依舊是留美學生的最大輸出國。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僅學費而言,過去一年,來自中國的留學生給美國經濟貢獻了114.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84億元)。

近日,美國大使館發布《2016年門戶開放報告》。

報告顯示,2015/16學年在美國高等教育機構註冊的中國學生人數繼續上升,從30.4萬人增加到32.9萬人左右,同比增長8.1%,在全部留美學生輸出國當中連續7年保持第一,占到國際學生總數的31.5%。

雖然赴美留學的中國人數在持續增長,但增速是過去10年最低。從2006/07學年開始,中國赴美留學的增長就維持在高速,一度是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在2009/10學年甚至達到了29.9%。

“目前需求還在增長,沒有看到中國赴美留學出現天花板。” 美國駐上海總領館新聞文化處處長歐陽天稱。

《門戶開放報告》顯示,留美中國本科生的人數連續第二年超過了研究生人數,留學低齡化趨勢繼續。就2015/16學年看,本科生占41.3%,研究生占37.5%。

另一方面,美國學生對於留學中國的熱情似乎在減退。2014/15學年,約12790名美國學生來中國學習,同比上一年降低7.1%。美國來華留學人數在2011/12學年達到峰值(約14887人)之後的3年里,均出現了縮減。

目前,中國在美國學生的留學目的地排行榜上排名第五。最受美國學生青睞的是英國,其次是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但留學英國的美國留學生2014/15學年也同比略降0.2%,留學印度下降3.2%,赴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的美國學生人數分別上升了8.3%、5.1%和3.4%。

2014/15學年赴美國際留學生選擇的熱門專業里,工程學排名第一,占20.8%;第二名是工商管理學,占1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075

江西一電廠施工平臺發生倒塌 死亡人數已升至40余人

24日據新華社消息,從江西省豐城市安監局獲悉,24日7點左右,豐城市一電廠在建冷卻塔施工平臺發生倒塌。截至24日10:20,已確認事故導致22人死亡,2人受傷,事故現場仍有人員被困。

據新華社對外部微博@中國獨家報道的最新消息,現場救援人員透露,至記者發稿時(24日11:40),事故死亡人數已上升至40余人。

衛生、消防等救援人員等已到達現場展開救援。

工作人員緊急展開救援

據豐城政府網介紹,江西豐城電廠位於豐城市西面石上村銅鼓山,廠區距豐城市區8公里,距南昌市約60km,南臨贛江約0.5km,東距豐高公路約0.6km,北距豐城水泥廠2.8k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79

前9月赴俄中國遊客人數大增 中國已是俄最大旅遊客源國

據新華社報道,俄羅斯聯邦旅遊署署長薩福諾夫2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據統計,今年前9個月到俄旅遊的外國遊客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中國遊客增幅尤其明顯。

薩福諾夫說,今年前9個月通過團體免簽方式來俄的中國遊客人數同比增長逾40%;過去3年里,中國遊客數量更是翻了一番。“俄方對此非常高興,我們正盡一切努力讓中國遊客在俄羅斯過得舒服。”

俄旅遊署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是俄羅斯最大旅遊客源國。2015年俄接待中國遊客超過120萬人次,比上一年增長87%,中國遊客在俄消費逾133億元人民幣。

薩福諾夫說,外國遊客赴俄旅遊一次的平均開銷約為1200美元,去年外國遊客共計在俄消費120億美元。為刺激遊客消費,俄財政部和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引入免稅制度,並有望於今年12月提交政府審議。

據介紹,俄旅遊客源主要來自亞太、北美和歐洲3個地區。為吸引更多遊客,俄旅遊署已開始實施“好客俄羅斯”旅遊計劃,其中包括“友好中國”和“友好印度”等。此外,為滿足亞太遊客的需求,俄羅斯近年特別重視發展康體療養產業,在全俄範圍內擁有各類療養院1200個,尤以位於克里米亞、西伯利亞、北高加索和遠東的療養院最受歡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580

韓第六輪反總統集會參加人數創新高 有民眾專程坐火車來

盡管韓國總統樸槿惠三次就“親信門”向國民道歉,但要求其下臺的民眾呼聲絲毫沒有減弱。12月3日,韓國第六輪反樸槿惠大規模民眾集會如期舉行。

4日據人民網報道,當地時間3日下午4時,在首爾參加集會的民眾已在光化門前集結完畢。上百萬人的遊行隊伍從光化門廣場出發,高喊著“樸槿惠下臺”、“新國家黨解散”等口號,分為3條路線向總統府青瓦臺邁進。第五輪集會時,遊行隊伍曾行進至距青瓦臺200米的青雲孝子洞居民中心。而本次集會,法院允許示威者行進至距青瓦臺僅100米的孝子治安中心,這在韓國憲政史上尚屬首次。

3日,參加集會的群眾向青瓦臺方向湧去(本文圖源:人民網)

集會主辦方:韓國憲政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集會

據韓聯社稱,3日在韓國各地參加第六輪呼籲樸槿惠下臺集會的人數創下新高。集會主辦方表示,截至晚9點30分,在首爾有170萬人、全國共232萬人參加集會。該數字包括在集會結束前提前離開的市民,是一個累計數據。主辦方強調,這是韓國憲政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集會。

警方估算,晚7點10分首爾有32萬人參加集會,晚8點10分,首爾以外全國67處集會地點匯集10.4萬人。警方的數據是特定時間點雲集的人數,非累計數據,計算方式與集會主辦方不同。但警方也表示,當晚在首爾參加集會的人數為歷史最高值。

從10月29日起,韓國民眾已連續六個周六舉行燭光集會。11月26日舉行的第五輪燭光集會主辦方估算有190萬人、警方估算有33萬人參加。

有民眾專程坐火車參加

人民網記者在集會現場見到了來自忠清北道清州的李先生,當時他正用相機為妻子和年幼的女兒拍攝紀念照。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一家專程坐火車來首爾參加集會。“我們渴望親自參與到這場運動中來,用吶喊聲和手中的燭光改變這個國家的未來。”

參加遊行的市民(圖:人民網)

11月29日,樸槿惠發表了親信幹政事件被曝出後的第三次對國民談話,宣布將自己的去留問題交給國會決定,但隨即被指是“拖延彈劾程序的戰術”,遭到了韓國輿論炮轟。

當地時間3日淩晨4時10分,韓國三大在野黨議員及無黨派議員共171人共同將彈劾案提交至國會,並且計劃在9日的國會全體會議上進行表決。屆時若韓國國會的300名議員中有三分之二的議員投贊成票,彈劾案將獲得通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210

匯率走勢不利旅客人數下降 香港海洋公園虧損2.4億港元

據香港海洋公園網站消息,2015-2016年度,公園入場人次約600萬,按年下跌18.8%,收入為16.1億港元,虧損2.4億港元。這是2003年以來首次虧損,亦是1987年以來最大虧損。

香港海洋公園業績報告透露,園內消費取得收入4.8億港元,門票收入則為11.3億港元,兩者同比分別下跌16.4%及18.6%。

香港海洋公園表示,匯率走勢不利、旅客人數下降等原因,造成業績表現稍遜。今年首4個月降雨量比往年多1倍,亦令入場人次減少。不過,本財政年度結束前,赴港旅客人數已漸見回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483

慘烈!尼日利亞一教堂坍塌,遇難人數超過160人

據美聯社報道,當地時間10日,尼日利亞南部一座教堂部分坍塌,遇難人數已從早前的60人大幅升至目前的160人,現場情況慘烈。

該教堂位於阿誇伊博姆州首府烏約,由於在建造過程中,其屋頂坍塌導致手架連同鐵皮一起落到正在祈禱的人群中,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報道稱,當地醫院負責人表示,已經有至少160人在事故中遇難,放置遺體的場地不夠,且預計死亡人數可能還會進一步上升。

而據中新社報道,尼日利亞國家電視臺消息稱,估計此次事件可能導致最多200人不幸遇難。

尼日利亞總統布哈里也表示,事故造成了“許多人傷亡”。他對遇難者家屬深表哀悼。

當地政府表示,將會調查是否因建築不達標造成了這起事故。

2014年,尼日利亞首都拉各斯的萬國教堂發生坍塌,造成116人死亡,檢驗員指出建築存在結構性缺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1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