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事實林敏驄
1 :
GS(14)@2015-05-14 12:40:122015-05-14 NM
訪問林敏驄不簡單。林敏驄通常一派世外高人,即興得幾虛榮,坦言:「有能力天馬行空,梗係唔會地上搭巴士。」對他的記者也通常虛榮,甚至比面對天王巨星更覺任重道遠——正因為盡說林敏驄難以理解,「有妹妹仔會扮晒fans、扮晒理解我有深度,結果寫出報導渣到呢……」何苦?我不虛榮,只陳述簡單事實:‧林敏驄現況勤力得每日跑幾場戲院為《全力扣殺》謝票。‧林敏驄正靠後輩郭子健幫助,五十六歲臨老學做導演。‧失婚兩次自知不算好爸爸,直認孩子「唔多『蘇』我」。這些,均並非天馬行空可以瀟灑帶過。簡單快樂
《全力扣殺》剛上映,作為配角說謝票尚早,毋寧是隨片登場打硬仗。「劇情講我們一班躪癱被人睇唔起,不能演一套做一套,現實同樣面對逆境,要與《Avengers》(同期對手《復仇者聯盟2》)爭院線,盡力做起個勢囉。」林敏驄並非不食人間煙火,坦言享受現場歡呼。「廿幾歲的觀眾與你認識我時不同,冇咁多分析『點解林敏驄要蹧蹋自己呢』,年輕人只會直接讚我好笑。」他寧願這種純粹 快樂。係,七十後如我,一寫林敏驄總聯想到蹉跎歲月、懷才不遇……而且必定由填詞談起。「不填了,那是我卅年前征服了的領域,不再爭論究竟以前抑或新一代的歌詞較優勝,係已經冇個市,以前錄一隻碟要幾十萬,現在反而幾萬蚊都冇人錄。電影靠現場震撼感冇得download;唱片,你仲買咩?「俾得起錢我的,只剩顏福偉。」作品音樂會,他說仍有諗。「紅館檔期唔知俾咩人霸晒,煇哥(顧嘉煇)又搞榮休啦。音樂會,對我來說,至少比gag show容易,就係招呼歌星朋友,支雞出吹。」
簡單目標
甚少認真的林敏驄,認真地每天跑戲院,除了捱義氣,也為後,準備做導演。「朋友勸得我,演員很被動,來到這年紀,仲等人提攜?又未夠鐘死。導演是綜合藝術,文字劇本難唔到我,讀design出身(理工畢業),掌握影像美感比填詞更早。演更易,還有配樂,為什麼不能加起來總結?所以創作人終極總愛拍電影,我想play God,控制一切。「郭子健(新作裡年齡做得他兒子的導演)很respect我,並非客客氣氣種,是剪接都叫埋我去。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導演成了名通常提攜新人,郭子健卻提攜前輩。」五十六歲發力遲唔遲?機會,一早錯失過。「拍《笑星撞地球》(九○年),我把聲由保全叔(叮噹配音員)代配,因為我趕住同李小姐(第一任妻子李美鳳)去歐洲旅行,曾志偉鬧我唔生性。游了開去便不易游返岸,我又唔鍾意求人。「冇乜好後悔,那時三十歲,獎金定獎品?任我由頭揀過,我都係會咁揀。」情史,林敏驄自動波提起,電影公司事先叮囑我莫問,恐林敏驄拂袖而去。林敏驄笑了:「是他們 說的。」於是我憑歌寄意,從其詞作《永不想你》開講。「永不想你」堪稱吊詭命題——閣下會永不想地鐵對面的麻甩佬嗎?是乾脆毫無印象,所以當說一句「永不想你」,其實隱含「永遠想你」、「怕想起你」——我要問的是,經歷兩次婚姻失敗,仍有令林敏驄永不想的人麼?「愛情可以繼續追求,但冇咁落力,睇兩眼知八成啦,細個才會要生要死——唔係我,係人會。」
簡單世事
林敏驄重感情嗎?至少有。他曾主動call我,叫本刊採訪林敏怡(同為音樂人)的新搞作,事關姐姐比弟弟更不擅交際。林敏驄會有求於記者,只因親情。「她帶我入行,幫《胡越的故事》配樂推薦我填《這是愛》,這個圈,非靠人事很難進身,但一次便夠,我沒辜負她期望。廿幾歲時,我寫過篇文章說,得三個女人能令我哭,外婆、媽媽和姐姐,三代走了兩代,剩番一世人兩姊弟。」事隔三十年,讓他哭的女人,添加一、兩個吧?「真不再有了。」嗯,大家寧願睇林敏驄搞笑。配合《全力扣殺》和亞視不斷重播的《開心主流派》,我嘗試摸出他的幽默套數——對白常常加插「蘇聯火箭基地邀請我去參觀」、「歷任教宗仔女都係我教打羽毛球」……諸如此類。「你覺得好笑咩?」係喎,點解我會笑?因為處境夠荒謬,因為對所謂家國大事愈來愈 不屑。他說:「世界離我們愈來愈遠,不是愈來愈近。年輕才熱血,當奧巴馬都比我年輕幾歲,我仲可以關心 乜?」
簡單愛
林敏驄不想被摸清套數,神龍要見首不見尾都叫神龍。「Gag show還是即興好,有種虛榮感,是但提個觀眾上台都可玩佢半粒鐘,現場諗到冇理由唔爆肚;黃子華才會啞晒——不講他了,費事佢班fans鬧我。「一半一半吧,總要有個框,告訴人我好辛苦度出來,老闆覺得物有所值。」在《全力扣殺》露臀是即興,當然也經過大腦。「我叫特技加工到個籮柚辣紅。但如果日後要認真在片約列明露乜露物,便冇驚喜了。人成日口口聲聲嗌認真,其實係冇能力天馬行空,才焗住地上搭 巴士。」都都。之但係,露臀……沒想過給孩子做好榜樣嗎?家變後雖然隨母陳伶俐改嫁,就不怕讀名校的孩子難為情?「孩子已經唔多『蘇』我,我從不自認好爸爸。小時候我也與爸爸疏離,佢冇Benz送我返名校我就憎佢!後來他再婚,聽哎兄弟說,原來爸爸一直以我兩姊弟為榮,到他老病,淨係生我出份血脈相連就斬唔斷。爸爸死後,關係更加close,他常常入我夢中,同我傾偈。「孩子也一樣,任何心結總有解開時候,不爭一朝一夕去講誰對誰錯。孩子有我遺傳,一定唔蠢過人,有一天會明白我。」
永不想你
林敏驄說得對,我輩舊世代的人,總糾纏於才子點解自甘蹧蹋——不算同情,是習慣旁觀他人的痛苦。林敏驄痛苦在,他玩玩時你嫌他不真誠,他真誠你又嫌他不夠惹笑。仍以《永不想你》為例,聽過他翻唱填給譚詠麟的這首歌嗎?首段腔口似到絕,及至副歌又唱出自己技巧。我認定,林敏驄在show off。「梗唔係啦,當年錄音貴,一take便算。「但經你分析,亦講得通,我下意識做到了——要似阿倫有乜咁難?」係囉,有幾難,阿驄實幹些吧!
梁天琦禁參選 「當獨裁成為事實 革命是唯一方法」
1 :
GS(14)@2016-08-04 02:40:07■被禁止參選今屆立會的梁天琦,炮轟香港已淪為獨裁人治之都。許頌明攝
【立會選戰】【本報訊】早前表明不再推動港獨的本土民主前線新東參選人梁天琦,昨日終於收到選舉主任通知,指經考慮傳媒報道、網上資料,及律政司的法律意見後,不相信梁改變支持港獨立場,禁止他參選。梁天琦炮轟香港已淪為獨裁的人治之都,表明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唯一方法。有法律界人士批評選舉主任越權,若梁提出選舉呈請,很可能獲勝,隨時會推翻選舉結果重選。 記者:林俊謙 陳雪玲
今次立法會選舉提名期中,香港民族黨陳浩天、香港民進黨楊繼昌、中出羊子、獨立區議員陳國強,以及主張香港歸英的賴綺雯,均先後被判提名無效,至於主張香港建國和修改《基本法》的「熱普城」參選人則全部獲准參選。
陳國強賴綺雯同被禁
到昨日選管會舉行候選人簡佈會前,新東參選人陳國強、港島參選人賴綺雯提名亦確定無效,而遲遲未收到消息的梁天琦,終於在選管會舉行候選人簡佈會前3小時,收到禁止參選通知。另外參選新東的李概俠亦疑因提名不足被取消參選資格。根據選舉主任回覆梁的信件,選舉主任指梁回覆查詢立場的電郵中,沒有提供充份證據,說明傳媒報道他主張港獨是失實;又指梁以「否」回覆港獨立場查詢,表明不再支持港獨,但選舉主任根據梁對記者的說法,認為梁意思只是為了進入立法會,他會採用任何方法,包括指稱他不再主張港獨,認為梁一旦成為立會議員,仍會繼續主張及支持港獨,所以經檢視資料及考慮律政司的法律意見後,不信納梁真正改變港獨立場,決定不准他參選。梁天琦昨午6時與本民前黃台仰、代替他參選新東的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李東昇團隊,以及青年新政主席黃俊傑、成員游蕙禎陪同下見記者。他指今次選管會封殺他參選,說明香港已成為一個獨裁地方,「中共、中國治下,香港唔會有民主嘅一日,特首選舉我哋冇普選,立法會冇普選,今時今日連地區直選,都已經係一場有政治篩選嘅選舉,一場受操控嘅選舉,行政機關可以隨意控制立法機關嘅選舉結果」。
9月5日將提選舉呈請
梁天琦指,昨日現場有大量警察,代表政府不惜用國家機器維護不合法的行政手段。梁天琦指今次事件教曉他一件事,就是香港大約有17%人口是「低等香港人」,無權利選擇一位代表他們的代議士,「當你口口聲聲要我哋擁護《基本法》嘅時候,同時又用呢本《基本法》剝奪我哋26條嘅被選舉權,27條嘅言論自由,呢個係法治嘅社會咩?呢個只係披住法治表皮行人治之實嘅社會」。他表明「當獨裁成為事實嘅時候,革命就係我哋嘅義務、呢個係唯一嘅方法」。至於會如何革命,梁天琦就說:「時代革命,方式遲啲再講。」梁天琦又指,會繼續司法覆核政府決定,預計8月中再開庭,並於9月5日提出選舉呈請,強調與他理念相近人士後繼有來,自己會再支持其他理念相近的候選人,希望他們能進入立法會「翻天覆地」。代替梁天琦參選的青年新政召集人梁頌恆稱,「呢場仗我哋一定要打落去」,又宣佈梁天琦將正式接替他統籌青年新政餘下三區選舉部署,本民前亦會全力投放資源去支持該三區青政參選人,強調今次只涉青年新政和本民前兩組織互撐,不涉及其他組織。香港人權監察昨日強烈譴責選管會做法違反選舉公開、透明、公平且無所歧視的原則,是對參選權的無理限制。資深大律師梁家傑指,選舉主任作決定的方法並無客觀準則,做法是針對個別候選人,令香港選舉公平蕩然無存,認為有關候選人一旦提出選舉呈請,很可能獲得勝訴,有關選區極可能要重選,若然政府不服要求人大釋法,將會嚴重破壞香港司法獨立。資深大律師湯家驊則稱,選舉主任憑梁天琦平日言論裁定他不擁護《基本法》的做法沒有問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03/19720803
【事實婚姻?同居?】澳洲法例同居分手可追家用
1 :
GS(14)@2016-11-18 17:58:23就算你已有元配,也可以跟其他人發生「事實關係」。(互聯網圖片)
究竟「事實婚姻」是甚麼?在香港伴侶同居「事實上」很普遍,然而一旦兩人離異後,究竟有多少法律保障,一般人還是很陌生。不過,在澳洲早就有一條家庭法 FAMILY LAW ACT1975- SECT4AA,明文規定同居兩人無論同性與否,分手後都有權向對方追討贍養費。在這條FAMILY LAW ACT1975法例下,一段「事實關係」(de facto relationship)中同居伴侶分手後,任何一方無法獨力維生的情況下,另一方都有責任在財政上支持對方。一般來說,兩人至少要一起住滿兩年,才能算作有「事實關係」,當然如果一起有小孩以及一方持有或使用物業,就更加是鐵證如山,已經是一頭家無異了。有趣的是,假使你真的有「幾頭家」,在澳洲可能得不償失。因為儘管你已結了婚,但也可能會跟其他人發生「事實關係」,那就得當心了,因為一旦分手,這位前伴侶是會跟你攞家用的。參考資料:1)FAMILY LAW ACT1975- SECT4AA(
https://www.legislation.gov.au/Details/C2016C01106)2) FAMILY COURT OF AUSTRALIA記者:陳以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8/19837308
死撐就職禮最多人睇 顧問:另類事實
1 :
GS(14)@2017-01-26 07:43:46雖然就職禮觀眾明顯較前任總統奧巴馬為少,但特朗普拒絕認低威,手下也陪他走偏鋒,以一個謊言去掩飾另一個謊言,繼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公然死撐特朗普就職禮是「史上最多人見證」後,總統顧問康韋上全國廣播公司電視節目為斯派塞擘大眼講大話辯護時,辯稱斯派塞是提供「另類事實」,惹來主持托德即時糾正她,「另類事實根本就不是事實,那是謬誤」。「另類事實」一出,瞬即成為Twitter最強搜尋字,遭網友洗版式嘲諷。《華盛頓郵報》記者塔馬爾蒂警告,勿對特朗普政府指鹿為馬的策略掉以輕心,因為「另類事實」就像英國作家奧威爾在反極權小說《1984》的描述:「到最後,黨可以宣佈,二加二等於五,你就不得不相信它。」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評論員奧貝達拉怒轟新政府將黑說成白,叫民眾以後如何再相信官方消息,投資者如何去相信經濟數據。《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沙利文直言,傳統的白宮採訪方式已死,今後記者不能照錄白宮官員講話當成事實,必須自行挖掘真相。《華盛頓郵報》/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4/19906940
鳴鏡高懸:難買樓的另類事實
1 :
GS(14)@2017-02-06 07:25:47有美國顧問公司最近發表報告指出,以樓價中位數佔家庭入息中位數比率計算,香港連續七年成為全球最難負擔樓價的地區,港人要不吃不喝18年才能購買一個物業。即時有評論指出這報告不可信,因為現在「有能力」買樓的人多得很,根本不反映買樓是這麼難。固然每地區計算樓價及家庭收入中位數的方法及基礎有異,比較不同地區的絕對值有可能有偏差。無論如何,香港樓價高出大部份人的負擔是不爭的事實,但因為利率不合常理地低,市民每月供款現時還可「接受」,主要在於有沒有能力付首期,亦因為地產發展商很多時候都借出二按,也就是說「零首期」,當然有不少部份買家是父母送首期,在恐慌氣氛之中下,買樓人數一定不缺乏。看數據其實最重要是看趨勢,不是絕對值,因為檧計方法大多有其不足之處,用相同的計算方法,香港市民現在要用18.1年收入去買樓,在2011年只需要11.4年(已經是太長),6年內增加了59%,這才是問題所在。還記得1997年時,香港樓價負擔能力指數(affordability ratio)是>100%,即是說業主每月供款是大於家庭總收入,那時也有很多評論說這指數誤導,因為每個樓盤都超額認購N倍,又有「飲筒黨」和「手套黨」等搶籌買樓,真的不知道這些買家的錢從那裏來,樓市可謂盛極一時,之後發生甚麼事都不用筆者多說了!張一鳴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6/1991888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