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遊記140628中歐扮文化奥捷之旅(2)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6/28/%E9%81%8A%E8%A8%98140628%E4%B8%AD%E6%AD%90%E6%89%AE%E6%96%87%E5%8C%96%E5%A5%A5%E6%8D%B7%E4%B9%8B%E6%97%852/'

遊記140628
中歐扮文化奧捷之旅 (2)
朝日執筆

<朝糖訂程>
出遊地點選定後,下一步就是擬定行程了。 按照一般港台遊客的旅遊規劃路線,雙利雙克— 奧地利、匈牙利、捷克和 斯洛伐克向為一體,一般都會在一次行程中走訪四國,或至少奧匈捷三國。
140628a朝糖夫婦作為貧苦打工一族, 即使費盡心力東拼西湊,是次假期亦僅能拼出區區十一天,除去來回的航程,其實真正「有效」的只有八天八夜而已。然而,我們又不想像一般「鴨仔團」那樣只是走馬看花地「到此一遊」,因此就只得作出取捨了。
140628b基於強烈的大日耳曼情意結,唯有忍痛放棄有被稱為「歐洲之心」和「多瑙河明珠」的歷史名城 布達佩斯了。 不過,由於是次旅程的定位是「中歐扮文化之旅」,為了彌補行程中「文化成份」因放棄布達佩斯而造成的鉅額損失,負責路線規劃的朝日,特別在奧捷兩國首都— 維也納和布拉格之外,加上了 莫札特的故鄉,音樂名城 薩爾斯堡Salzburg。 如此讓此行的「文化成份」瞬間大幅提升,而且最重要的還是,薩爾斯堡其實「自古之來」就是今日德國南部 拜仁Bayern(巴伐利亞Bavaria)不知道可不可以分割的一部分,絕對夠「日耳曼」。 況且,薩爾斯堡面積不大,離維也納也只是兩小時的車程,即日來回也非常不錯。

140628c基本行程定好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買機票和預訂酒店了。 朝日素為浪漫主義代表,想像力強,設計和選擇(當然嚴格而言只是「建議」而已)行程,並在途中插科打諢自是「工作重點」。有一句本土諺語: 「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正是本人的最佳寫照。 至於具體的實務工作,諸如預訂表演門票、計劃航班和安排酒店等,還是交給理性務實、幹練可靠的 糖大人來得穩妥。

經過不甚仔細的研究,我們決定的具體路線是先在 維也納住四天,其中一天早出晚歸即日遊覽 薩爾斯堡,然後乘火車到 布拉格,在那裏又住四天,最後一天早上乘長途旅遊巴回維也納機場。 香港當然有來回維也納的航線,甚至「維也納入、布拉格出」的航線也有,主要由 漢莎等「高檔」航空公司營運,價錢不菲。 窮鬼如朝日者,當然只能選擇次等轉航路線。 國航由香港經北京再轉飛維也納的航線,價錢較為相宜,是不少(窮鬼)旅客的心水選擇,朝日夫婦這次也是選搭了這個航班。

至於酒店方面,設施固然重要,但地點卻更為關鍵。 其實對於大多數遊客而言,一般歐陸歷史名城(巴黎、柏林除外)的「有效區域」並不會太大。 由於一般歐洲(尤其是德意志)古城都以 市政廳Rathaus或大教堂為中心,因此只要選擇在「中心」腳程以內的旅店,基本上就等於可以用腳走遍該城八成以上的重要景點了。 當然,如果酒店附近有超市和洗衣店,就更加完美了。只是由於「筆值」所限,在維也納我們只能住在「環城大道Ringstraße」(又譯「戒指路」)旁邊。 喚作「環城大道」,顧名思義,離市中心也有一段距離(但其實也不過二十分鐘的腳程)。不過,卻非常接近博物館區MuseumsQuartier(MQ)、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荷夫堡皇宮Hofburg,而且街口就是地鐵「人民劇院站Volkstheater」和電車站,位置也算不錯,過一條小馬路還有一間不小的超級市場。至於價錢嘛,總算勉強負擔得起吧!
140628d

基本解決了機票和住宿問題後,接下來就是行程的安排了。 夏季到歐洲旅行有一個好處,就是白天特別長。 早上三四點就天亮,一直到晚上八九點天還沒有黑下來,「抵玩好多」。 當然,山長水遠出來一趟不容易嘛,晚上的時間也不能浪費。 難得來到著名的「音樂之都」,總要聽幾場歌劇或音樂會吧,至於布拉格的教堂演奏會和木偶劇也非常有名,當然也不容錯過。 就這樣,八個晚上一共安排了六晚的節目,決心挑戰體能極限!

<啓程>
一切準備就緒,五月二十四日晚上八時,我們帶著行李,滿懷期待地登上由香港飛往北京的國航客機,開始了愉快的「中歐扮文化奧捷之旅」。
140628e從香港飛北京大概要三個半小時,下機時間約莫是十一時半。 我上一次到北京已是十二年前的事了。 經過零八京奧的洗禮,首都國際機場實在大得有點過分。也許是已經接近深夜時份吧,機場大部分地方都顯得有點冷清。 不過細心留意一下,會發現其實很多服務設施根本就像還沒有開放,似乎在日間也不見得會使用,也許這就是中國式的「遠見」,為了將來增加的客運流量而預先做好準備吧!

地方雖然大,櫃位雖然多,但處理轉機的出入境櫃位卻只有一個。 我們考慮了好一陣子要不要「自豪地」走到「中國國民」的櫃位,結果……當然還是走到那條長長的「外國旅客」龍尾去。
140628f

在等上飛往維也納的航班時,打開電話,發現機場是有免費WIFI的。正當歡天喜地想連上去時,卻發現原來這裏和香港機場不同,連上WIFI是要用本地手提電話號碼登記的。 這倒也不是首都機場小氣,而是為了配合國家的「網絡安全」政策,所以上網必須「實名登記」。 國外(境外)遊客如欲使用服務,其實也可以到設於機場某處的服務中心,憑旅遊證件換取上網密碼。 不過我看其實等不了多久就要上機,加上我們本身的「網癮」也不是很嚴重,也就拿本書出來看看打發時間就算了。

零晨兩點鐘,飛機離開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直趨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 畢竟也是夜深了,我們上機後倒頭便睡,養好精神,準備迎接在維也納的第一天。
(未完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965

遊記140624 中歐扮文化奧捷之旅 (1)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6/24/%E9%81%8A%E8%A8%98140624-%E4%B8%AD%E6%AD%90%E6%89%AE%E6%96%87%E5%8C%96%E5%A5%A7%E6%8D%B7%E4%B9%8B%E6%97%85-1/

遊記140624
中歐扮文化奧捷之旅 (1)(24/5/2014 – 3/6/2014)
朝日執筆

<前言>
有鑒於「掌門天地」的文章長期以來體材偏狹(派sense),兼且風格單調(懶正經),朝日決定開闢新戰線,嘗試投稿另類題材—- 遊記。
不過,眾「門粉」在掌門及其一伙悶餅寫手的長期「餵飼」下,對於嘻嘻哈哈、吃喝玩樂的內容恐怕未必受落。 有見及此,朝日會於文中不時加入歷史地理文化等內容,以期在提升文章知識含量的同時,掩飾是次旅程志在「吃喝玩樂、到此一遊」的膚淺本質。
當然,這樣的結果極有可能是兩面不討好—- 悶得嚟夾冇sense!不過這就不在朝日的控制範圍之內了。

<行前準備>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有道是「讀萬卷書,還得走萬里路」。 像朝日這類不太愛讀書,卻喜歡口水花噴噴的假讀書人,就更有必要多到不同的地方了。 所以,朝日夫婦雖然窮,但仍然堅持省吃儉用,騰出一丁點錢,讓每年都可以到不同的地方見識一下。

對演化生物學稍有認識的都會知道,「選擇權」從來都是屬於女性的!而男性的天職則是「提出OFFER讓伴侶作出選擇」! 一如以往,朝日向 “糖大人” (編按:此處指涉Candy,野人會之 “會后”,朝日之太座、剋星…..) 提出了南非、斯堪的那維亞(北歐)、俄羅斯、低地三國(荷比盧)和中歐(奧匈捷)等多項選擇。 最後,在「大日耳曼FAN屎」朝日的力sell之下,大人「坤綱獨斷」,決定以中歐為此行的目的地。

140623a在這裏可能得先向對歐洲歷史不太熟悉的朋友,稍作一下說明。 說到日耳曼,大家自然就會想到德國,而著名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會讓人覺得就是「德國的古稱」。不過,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其實遠比今天的德國大得多,而帝國在不同時期最輝煌的兩個古都,也都不在今天的德國領土之上。

話說法蘭克王國的 卡爾大帝Karl der Große(又或以法文音譯為「查理曼Charlemagne」,亦稱「查理大帝」,但「查理曼大帝」則是錯誤的,因為「曼」本身已是「大帝」之意,總不能喚做「查理大帝大帝」吧!) 在八世紀末九世紀初蕩平六合,一統歐洲,並獲教皇加冕為「羅馬皇帝」。他死後偌大的國土為三子瓜分,分別建立了西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和東法蘭克王國。
140623b

此三國大抵可視為今日法國、意大利和德意志的前身。後來東法蘭克王國的 奧托大帝再次得到上帝透過教皇施予的榮寵,「升呢」為「神聖羅馬皇帝」。自此,「神聖羅馬皇帝」就成了德意志諸侯共主的尊號了。

然而「神聖羅馬皇帝」之位,一如古代「正牌」羅馬帝國皇帝一樣,不由世襲,而是經過一個由一眾有勢力的東法蘭克諸侯組成,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選舉委員會」,透過民主程序協商產生。 不過該「選委會」的組成辦法,向無定制,全憑當其時各路諸侯的勢力消長而定。 還有一點須要注意的是,其實這個「選委會」選出來的「共主」,其尊號僅是「羅馬人之王Rex Romanorum」(當然他的統治地區並不包括羅馬),若要得到至尊的稱號,正式加冕成為「神聖羅馬皇帝」,還要得到教皇的祝福。 (題外話,自卡爾五世後所有的「皇帝」,其實都没有得到教宗加冕,故此嚴格來說,他們最多只能算是「皇帝當選人」。)

140623c1347年來自盧森堡王朝的一代英主 卡爾四世Karl IV,在「選舉」中勝出,並於1355年得教皇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 卡爾四世文韜武略,經過一番軟硬兼施合縱連橫,終於頒下「金璽詔書」,為帝國最高領導人產生辦法「一錘定音」。
他把帝國的首都定在其「龍起之地」布拉格Praha/Prague(其父為波希米亞王,他本人自十七歲已是布拉格近衛軍團長),並在當地大興土木,修橋鋪路立大學建教堂。 其時歐洲人口過萬的城市已是屈指可數,而布拉格人口竟高達四萬之譜,號稱天下(歐洲)第一大城(同期元帝國臨安城人口約一百萬),締造帝國盛世。

至於後來一直壟斷神聖羅馬皇帝之位的哈布斯堡家族,則一直把首都放在維也納。 直到一戰之前,維也納Wien/Vienna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德語城市(今天是第二,僅次於柏林)。 故此,要感受日耳曼的歷史榮光,奧地利和捷克是今天德國本土以外的好選擇。 另外,奧地利和捷克都是「神根公約Schengener Abkommen(德)/Schengen Agreement(英)」的成員國,持特區護照入境不需簽證。

(未完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969

從百度搜尋指數看內地乳業市場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7/blog-post.html
7月1日遊行後,首個交易日因資金流入,股市大升,之後市場依然交投淡靜。俗語有云『五窮六絕七翻身』,股市淡靜了幾個月,都是時候尋寶,尤其是VIS (Value Investment Score) 高分,但股價在過去幾個月拾級而下的。

3月28日我曾撰文<公佈業績之後:合生元Review> 。當時,由於業績公佈沒有現金流數據,只以估計現金流估算VIS。之後公佈的年報,合生元2013年營業額:$45.6億 (年增長率:  34.9%),經營利潤: $29.8億 (年增長達33.5%),淨利潤:$8.2億 (年增長僅10.4%)。淨利潤的增長率較經營利潤增長率低,主要是一次性的政府罰款(1.63億元)支出,若不計算之因素,淨利潤增長率達32.4%。雖然生意做多了,但經營業務現金流入卻少了接近兩億元。除了罰款支出,估計與營運資金周期由2012年的79日增加至100日有關。現金周轉期的延長,令VIS 下降至只有75分。

雖然合生元的VIS 不再維持在80分以上,但我仍舊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

先說公司的基本因素:

內地整頓乳業汰弱留強,市場未來會由數大生產商霸佔。2013年合生元的市佔率約9%,規模不是最大,但增長強勁,其媽媽100會的活躍會員人數達181萬,按年增加約30%。今年1月,合生元收購了嬰兒配方奶粉商長沙營可,其年產量達3-5萬噸,並計劃運用入口奶源,透過長沙營可製造素加牌奶粉,主攻4-5線城市的高端客戶。過往公司主攻一二線城市的高端市場,我曾在深圳超市看到一罐奶粉售價達$480元。合生元建立新品牌,開拓新市場,估計能帶來增長動力。此外,合生元於年初合資成立公司,發展紙尿片業務。2013年嬰幼兒護理用品銷售,僅佔全年營業額3.3%,但年增長達43.6%,奶粉之外,嬰兒用品未來會為集團帶來增長。

市場大環境:

內地的嬰幼兒市場仍在增長,具發展潛力。今次我運用網上大數據的授索概念,估計市場發展。

1.『初生嬰兒用品清單』字詞的搜尋指數


    • 過去4年不斷上升
    • 2011年:介乎 0- 70
    • 2012年:介乎 60 - 180
    • 2013年:介乎 60 - 240
    • 2014年至今:介乎180 - 370
  • 越來越多人搜尋和關注『初生嬰兒用品清單』,除了更多使用互聯網的年輕父母,我相信內地越來越多初生嬰兒,而初生嬰兒用品市場正在擴張。


2. 『懷孕』字詞的搜尋指數


    • 2014年連續4個月(2-5月)超過13,000,而去年只有2-3月超過13,000
    • 有週期性 - 2013年和2014年都第一二季大升,指數高達15,600
  • 估計每年第一季是夫婦準備或已經懷孕的高峯期。而2014年高度授索期維持更長,估計今年下半年會有更多初生嬰兒。
3. 『合生元孕婦奶粉怎麼樣』字詞的搜尋指數


    • 2013年:介乎 110 - 200
    • 2014年至今:介乎 140 - 290
  • 這顯示越來越多人認識合生元的孕婦奶粉。另外,從圖表可見,今年2-5月明顯有更多人搜尋相關字,這除了附合『懷孕』字詞的搜尋指數增長,也顯示孕婦對合生元的奶粉有興趣。
我估計打入初生嬰兒奶粉市場,再不是在醫院爭嬰兒出生的『第一口奶粉』,而是打準媽媽的市場。越來越多人認識合生元的孕婦奶粉,令更多懷孕的準媽媽飲用合生元。只要這批準媽媽生出健康的小寶寶,他們大概願意繼續支持合生元,購買其初生嬰兒配方的奶粉給嬰兒。

觀乎合生元媽媽100的會員人數強勁增長,加上內地對初生嬰兒、懷孕和合生元孕婦奶粉怎麼樣等字的搜尋指數上升,我認為內地初生嬰兒的用品市場仍在增長,惠及合生元。所以,即使合生元過去10個月的股價大上大落,似乎得人驚,但其營業額和經營利潤年增長超過30%,現價$41.4, 市盈率~23x,我認為值得投資,估計回報超過25%。

Facebook Page:  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047

令我驚嘆的甜品包裝&銷售策略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29.html
近日我發現新奇有趣的包裝銷售策略,令人驚嘆~! 

產品包裝影響價格,大家都知道。除了精美外觀,不同的包裝形態,產品價格可以相差一倍。例如圓筒形的明治朱古力橡皮糖,售價~$19,袋裝售價~$9.8。驟眼看,圓筒形的份量較多,但細看標籤,圓筒形的淨重量:50g,而袋裝則是53g。即圓筒形的包裝份量較少,但價錢貴一倍。這類例子在超市俯拾即是。





上述是簡單的例子,已行之經年,並不特別,只是舉例說明市場常見的包裝法門。真正令我詫異的,是東海堂和美心西餅~!  

金鐘廊的某一幅牆,放置了幾部自動販賣機,受賣東海堂的餅券。那不是一般數十元的餅券,而是特定產品的換領券。近日就主力推廣3款綠茶味產品,綑綁式銷售並給予折扣,還註明『限時優惠』,吸引客戶購買。我認為這是非常聰明的做法。金鐘廊人流極多,加上『限時』、『優惠』、『綑綁銷售』和未來兌換,就似另類團購。但自動販賣機不需要付第三方佣金,省下的金錢可以租地方。而整幅牆都銷售同一產品的換領券,能達到廣告的效果。先前的芝士蛋糕換領券曾全部售罄,賣廣告之餘還有實質進賬,很棒的策略~!  即使最後未能賣出所有餅券,當作廣告支出也十分化算吧~  



我欣賞『餅券自動販賣機』,但這策略不足以令人驚嘆。我真正佩服的,是美心西餅新推出的熊貓甜品!



趁勢推出熊貓甜品,時機拿捏得準和賣相可愛吸引,是理所當然。但最令我好奇的是:第一次見到西餅店賣甜品單靠盛器,根本看不到內裡載了甚麼。標籤只有名字『熊貓甜品杯』,並簡單註明士多啤梨味。而熊貓頭是杯蓋,完全遮蓋杯中甜品,我無法知道內裡是蛋糕,慕士或是啫喱...  美心先前推出的花盆甜品,賣相非常吸引,沒有杯蓋且註明是Tiramisu,顧客能想像且知道味道。 今次的『熊貓甜品杯 』,除了外型吸引,一眼看去真的無法想像甜品的味道。

原來,西餅的selling point 不需要是瑰麗外表、精緻味道,可以純粹靠殼(盛器),很厲害。我真心佩服,自覺上了一堂銷售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048

傳統價值投資行業:西區海底隧道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899.html
近來有人問我,為甚麼信奉價值投資卻都推介科技股?
其實科技股之外,我也推介過醫藥股、賭場股和零售股。雖然它們不是傳統價值投資者喜愛的行業,但VIS (Value Investment Score) 分析系統注重基本因素,根據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計算。我運用VIS 選擇實實在在做生意的上市公司,再分析行業前景。新世代網民越來越多,再加上智能手機的普及,科技股不再像過往般沒有盈利,而是一門現金流強勁的生意。國內的醫藥股經過多年的研發和推廣,加上取得外地藥廠的代理權,市場發展潛力大...  其實,風水輪流轉,價值投資的重點不在於行業,而是分析和投資方法。 7月31日我將與財經網站《分析之師》合辦《VIS 科技股全攻略》講座,仔細分析市場環境和具前景的科技股,有興趣可到Facebook 專頁查詢。

既然有讀者希望我運用VIS 在傳統行業中尋寶,今次找來港通控股(0032),其VIS 達71分,不屬於最具增長潛質的公司,但財務穩健。2013年全年業績:

營運收入:       $2.9億  (2012:2.84億,+2.3%)
經營利潤:       $0.4億  (2012:0.2 3億,+77%)
經營利潤率:    13.9%  (2012: 8%)
淨利潤:         $4.76億  (2012:4.45億,+7.1%)

若不了解公司的業務性質,單看營運收入、經營利潤和經營利潤率,會被誤導以為業務增長慢(年增長僅2.3%),經營利潤率低,又會以為淨利潤遠高於經營利潤並大幅超過營運收入,是非經常性利潤。其實,這種表達格式只是受集團架構和會計準則影響。


港通控股擁有3間駕駛學校的70% 股權,另外聯營西區海底隧道(持有50%權益)、大老山隧道(持有39.5%權益) 和快易通電子道路收費系統(持有50%權益)。由於隧道和快易通屬聯營性質,不是附屬公司,所以不會在營運收入和經營利潤顯示。為了解港通控股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先看聯營公司所佔溢利:

西區海底隧道: ~3.84億 
大老山隧道:     ~0.58億
快易通:            ~0.15億

從上述數字可見,西區海底隧道才是公司的主要盈利來源,佔總盈利的81%。其次是大老山隧道,駕駛學院和快易通。既然營運隧道才是主業,我翻查西區海底隧道營運狀況。

HKD'000    隧道費收入
2009             859,324
2010             947,399 (+10.2%)
2011          1,101,836 (+16.3%)
2012          1,175,212 (+6.7%)
2013          1,283,483 (+9.2%)

HKD'000     稅後利潤
2009            403,899 
2010            458,158 (+13.4%)
2011            536,901 (+17.2%)
2012            681,444 (+26.9%)
2013            731,673 (+7.3%)

從隧道費收入可見,儘管2012年的增長放緩,但2013年全年的收入增長接近10%。而淨利潤的增長,在2013年大為失色,主要因為2012年錄得約3800萬的建築及轉移設施稅項撥備回撥。若不計及該回撥,2012的稅後利潤約6.4億,稅後利潤率約54.7%,而2013年淨利潤增長率達13.7%

西隧過去5年的稅後利潤率:

2009: 47.0%
2010: 48.3%
2011: 48.7%
2012: 58.0% (若不計算稅項回撥:54.7%)
2013: 57.0%

過去5年利潤率連年增加,從稅後利潤率達57%可見,經營隧道是低成本高利潤的行業,其主要的成本1993年至1997年建設工程的大規模資金投入,總成本為70億元。為此向銀行作的長期貸款,已於2013年全數還清。按30年的特許經營權計算,即2014年至2023年的隧道費收入不需要繳付利息或償還貸款,利潤會增加。

今年西區海底隧道的收入會增長嗎?

隧道費收入增長,主要根據(1) 車流量 和 (2) 隧道費。

每日平均車流量

2011:                54,929架次
2012:                58,974架次 (+7.4%)
2013:                61,957架次 (+5.1%)
2014(1-6月):  63,546架次 (+2.6%)

可見西隧的車流量增長雖然有所放緩,但仍然處於增長期。 

至於隧道費,今年1至6月份的收入達6.89億,較去年同期的6.47億增長6.6%。

隧道費未來可以加價嗎?加價會否影響車流量?

根據《西區海底隧道條例》,只要實際淨收入較條例中最低估計淨收入低,便可以向政府申請加價。西隧由1998年至今,每一年的實際淨收入都遠低於條例中最低估計淨收入,所以未來仍然可以向政府申請加價。而2013年1月1日西隧調升收費,私家車和巴士的隧道費加價~10%,而貨車的隧道費增加4-8% 不等。對比2013年和2012年的每日平均車流量,加收隧道費並未沒有嚴重影響流量。當車流量和收費都上升,西隧的盈利亦會提升。

截至2013年12月,港通控股持有現金11.7億,沒有短期或長期銀行貸款。根據上述的西隧營運資料估計,港通控股今年從西隧獲得的股息會增加(2013年:3.28億),年末將從西隧和大老山隧道聯營公司獲取超過4億元股息,進一步提升現金水平至超過15億。

港通控股現價約$6.4,市盈率只有5.4倍。過去每年派息$0.3,股息率4.7%。儘管市值小(~23.8億),但估計年末持有現金超過15億元,沒有短期或長期銀行負債,即約六成的市值有現金支持。這種現金流強勁,股息率勝過收租兼市盈率低的公司,即使業務只有高單位數增長,依然屬超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037

英裘控股(8168)的印公仔紙之旅

英裘控股(8168)在2012年8月上市,上市至今已差不多2年,雖有名設計師鄧達智坐陣,但保薦人實際上是有澳門背景的匯盈控股(821,前亞洲網上交易科技,創業板編號8101),副牽頭經辦人是財技人士歐雪明控制的昌利控股(8098)旗下的昌利證券,數字上也有很多財技的樣子。上市後,公司的印股票機好像沒有停歇過地開動,股本已經劇增接近2年,以下就是他發行股票的情況:
1. 2012年8月22日,股票上市,發行2.4億股,每股26仙,集資4,470萬,股本由7.2億股,變成9.6億股。
2. 在上市剛好半年可以增加新股的期限3天,即2013年2月25日,又發行1.92億股,每股32.5仙,集資約6,000萬,股本增至11.52億股。
3. 2013年5月21日,公司宣佈5送1紅股,股數再增2.304億股,至13.824億股。
4. 2013年5月26日,公司發行1.14億份認股權證,每份0.5仙,認股價40仙,集資30餘萬,最終認股權證並無行使。
4. 2013年7月初,有公司職員行使2,768萬購股權,後又有陸續行使553.6萬股股,每股26仙,集資863.62萬元,股本增至14.15616億股。
5. 2013年7月16日,公司又發行2.304億股,每股28仙,淨集資4,290萬,股數增至16.46016億股。
6. 2013年8月,顧問行使2批的購股權,發行576萬股,每股21.7仙,集資124.992萬,股數增至16.51776億股。
7. 2014年6月10日,公司宣佈5送1紅股,又發行3.303552億股,股數會增至19.821312億股。
8. 2014年7月20日,公司宣佈發行2至2.4億權證,1份權證0.6仙,可按19.9仙至23.9仙發行新股,集資約4,000萬至4,700萬,股數增至約22億股,但尚未完成。

在以上的過程中,公司已集資約2億,這些資金的流向又如何?
1. 2013年3月6日,向大股東及程國豪以9,200萬收購和公司本業類似的Loyal Speed Limited,幾乎耗光上市及配售所得資金。
2. 2013年3月15日,宣佈購入2座物業,作價2,400萬,作為水貂場之用。
3. 2013年7月,注資約1,500萬至2,000萬成立合營公司,最大投資額6,000萬,用以飼養水貂。
3. 2013年8月,提供最多1.5億予供應商採購貂皮。
4. 2013年11月,又以1,100萬收購水貂場。
5. 2013年派發0.7仙股息,派發約806.4萬,2014年派發0.3仙股息,派發495萬。

可以見到集資所得的一半,都是派發予大股東及和大股東收購的事項,剩餘的一半就是給收購的Loyal Speed Limited提供借款予供應商採購貂皮,實際用作收購水貂場的資金只有約5,000萬,就是這兩三年盈利的累積,派給股息已是剩下再剩下的錢的,這次印公仔紙,誰最著數,相信數字已告訴你一切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939

遊記140729奧捷之旅(5)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7/29/%E9%81%8A%E8%A8%98140729%E5%A5%A7%E6%8D%B7%E4%B9%8B%E6%97%855/

遊記140729
中歐扮文化奧捷之旅(5)
朝日執筆

行程第一天(25/5/2014)之二:1.2/8
繞著地鐵站樓轉了幾圈,(自覺)充份地感受了 華格納的「現代氣息」後,看看還沒到九時,各式展覽當然還未開檔,但猜想上帝的門應該會早點為羔羊敞開吧!

剛才的地鐵站名為「卡爾廣場站」,顧名思義,就是因為這個站就在卡爾廣場的前面。 那卡爾廣場又因何得名?因為她就在「卡爾教堂Karlskirche」的正門口。 基本上,「XX廣場」就是位於一幢名為「XX」的建築物前面的一片空地,又或者是一片竪立了一個「XX像」的空地。不過,「廣場」這個譯名有點誤導,因為不一定所有廣場都像「天安門廣場」一樣「廣」,歐洲不少古城的「廣場」其實都只是一片小空地。
140729a

這座卡爾教堂既然前面有個廣場,說明她必然是,或至少曾經是一個重要的地標性建築。 事實上,她幾乎可以說是維也納城中最重要的巴洛克式建築,注意,不是奧匈帝國時期的「新巴洛克」,而是貨真價實,為頌揚上帝的偉大而興建的「真‧巴洛克」! 卡爾教堂得名於在維也納出生的神聖羅馬皇帝 卡爾六世Karl VI,他是「正宗」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後一代男嗣,也是著名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中的其中一名「主角」!
140729b

這個故事的因由就得由十六世紀初開始說起了。 話說十五世紀後期,卡斯蒂亞女王 伊莎貝拉一世Isabel I la Católica與阿拉貢國王 費迪南二世Fernando II de Aragón聯姻,成為伊比利亞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上最強大的力量。 夫婦二人同心同德,致力「驅除回虜,收復國土Reconquista」,基本上統一了西班牙。 二人死後,由於兒子都先後早夭,王位由「有點問題」的公主 胡安娜Juana I de Castilla繼承,史稱「瘋女胡安娜Juana la Loca」。

胡安娜的丈夫「美男子菲立(費利佩一世Felipe I el Hermoso)」,是來自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的兒子。由於胡安娜的「特別情況」,西班牙的國政為菲立王夫所把持。 菲立和胡安娜的長子,就是後來統治近半個歐洲的哈布斯堡盛世締造者—- 西班牙王 卡洛斯一世Carlos I,同時是神聖羅馬皇帝 卡爾五世Karl V。
140729d

卡爾五世雄才大略,上任後即時下令贊助麥哲倫的環球航行。 1525年在 帕維亞之戰生擒宿敵法王,1527年帶兵直搗羅馬,「朝見」教宗。 整個德意志、低地國(尼德蘭)、南意大利、突尼西亞和大量美洲殖民地,都盡歸其治下。
140729c

不過鬼佬的想法與我們Chinese就是有點不同。 正如九世紀初的「初代」卡爾大帝(查理曼)辛辛苦苦統一天下後,又會覺得地方太大難以管理,於是把國家分為三份。 卡爾五世同樣把國土分為兩大部分。他讓弟弟費迪南一世Ferdinand I繼承神聖羅馬皇帝之位,接收東部德意志和奧地利的領土;至於西面的西班牙及其歐洲屬土(如尼德蘭)與海外殖民地,則交給了兒子 菲立Philipp,讓他成為西班牙王 費利佩二世Felipe II,史稱「謹慎者費利佩Felipe el Prudente」。 卡爾並同時廢除了菲立及其後裔對奧地利爵位的繼承權。 自此,哈布斯堡家族雖然同時統轄歐洲東西兩大強權,但卻一直分為兩個支系,各自傳承。


140729f 140729g

 

 

 

 

不過這個情況過了百多年,出現了改變的契機。1665年,年僅四歲的西班牙王 卡洛斯二世Carlos II即位。 其人得到先祖 胡安娜的「良好遺傳」,故有「撞邪者El Hechizado」的外號,是史上著名的昏庸之君。 不過話說回來,昏君何其多,當時西班牙國勢雖然已走下坡,但區區一兩個「敗家子」還不能把這份大大的家當怎樣,所以「治國無能」其實也不怎麼打緊。 然而其他方面「無能」就大不一樣了。事實上,卡洛斯二世除了相貌相當「樣衰」以外,還是一名「勃起性功能障礙症」患者!作為一國之君,這種「無能」實在是一個頭等嚴重的問題!140729h

由於「寡人有疾」是公開的秘密,西班牙王位的承繼問題很早就成了朝野,以至整個歐洲極度關注之事。 打了一輪算盤,有資格繼承西班牙王位的有三人:法國安茹公爵菲力Philippe von Anjou,他是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Louis XIV王儲的次子;巴伐利亞的 費迪南親王,他是神聖羅馬皇帝 利奧波德一世的外孫,不過他很快就英年早逝了。 還有一位就是我在故事開始前所說,建造維也納卡爾教堂的卡爾六世,他當時是神聖羅馬皇帝 利奧波德一世之子,奧利地的卡爾大公。
140729j 140729i

 

 

 

 

 

 

 

 

 

神聖羅馬帝國方面,當然亟欲藉此機會,重新統一哈布斯堡家族的所有領地,然而,這卻是西班牙國內各大貴族權臣最為擔心的事。 他們於是脅迫國王 卡洛斯二世立下遺詔,將王位傳給安茹公爵,條件是他要放棄法國王位的承繼權。

豈料當安茹公爵在1701年即位為西班牙王 費利佩五世Felipe V時,太陽王卻遲遲未履約將他的寶貝孫子從法國王位的繼承名單上刪除。*** 此舉引英國、尼德蘭及神聖羅馬方面的不安,最終爆發了著名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 神聖羅馬(奧地利)、英格蘭王國、140729k勃蘭登堡選帝侯(即普魯士王國的前身)、漢諾威及數個德意志小邦和大部分意大利邦國組成「反法同盟」。 法國的盟友則只有「大半個西班牙」、巴伐利亞、科隆等其他德意志邦國,還有薩伏依(今意大利西北都靈附近)和葡萄牙,但後兩者在開戰不足一年就已經倒向敵陣。

戰爭前後打了十四年,英國的 邱吉爾公爵John Churchill, 1st Duke of Marlborough、奧地利的 歐根親王Prinz Eugen von Savoyen和法國的 維拉爾親王Claude Louis Hector de Villars, Prince de Martigues在戰爭中名動天下,被後世並稱為十八世紀初三大名將。其中歐根親王更是出將入相,將其老闆 卡爾六世的鋒頭完全蓋過。
140729l

分享文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05

遊記140804奧捷之旅(6)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8/04/%E9%81%8A%E8%A8%98140804%E5%A5%A7%E6%8D%B7%E4%B9%8B%E6%97%856/

遊記140804
中歐扮文化奧捷之旅 (6)
朝日執筆

從戰爭最初的目的而言,法國是贏家。 安茹公爵最終坐穩了西班牙的王位,但在西班牙的 波旁一系被限制今後不得繼承法國王位。 然而,法國在此役元氣大傷,「太陽王」在國民中建立的的形象和人氣大幅下滑,曾經由巴黎市議會進獻的「路易大帝Louis le Grande」稱號,自此在人民的記憶中消失。

相反,「戰敗」的英國從西班牙手上得到了 直布羅陀(一直至今),還有西班牙帝國三十年的黑奴專賣權,從此開拓了加勒比海的海洋之路,與及大西洋三角貿易的商機。 而且,英格蘭在戰爭期間更借勢合併了蘇格蘭,建立了「大不列顛王國」
140804a

神聖羅馬帝國方面,戰爭提升了皇帝的權威。 勃蘭登堡選帝侯在戰爭中對皇帝大力支持,作為回報,皇帝承認了選侯除了是帝國封臣外,還有「普魯士王」這個新身份。
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雖然失去了「統一東西」的機會,卻得到了西班牙在歐洲幾乎所有的屬地,其中包括 西屬尼德蘭(南尼德蘭)和大半個意大利的 拿玻里、米蘭和薩丁尼亞,得以從南北兩路壓迫其宿敵法國。140804b

越說越遠,我們還是先回到維也納的卡爾教堂吧! 正如古代其他曠日持久的大規模戰爭一樣,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的結束,很大程度是因為疫病的流行。 不過戰爭與疫症其實也是互為因果。 戰爭造成的大規模人口流動和衛生問題,往往是疫病流行的原因。相反,當戰爭漸趨平息,疫情也就自然放緩。

卡爾教堂正是戰爭末期,維也納大鼠疫結束,卡爾六世為感謝上帝恩典而建的。教堂的主保聖人是「伏病聖人」聖嘉祿.鮑榮茂San Carlo Borromeo (他以致力於撲殺「導致瘟疫的女巫」而被封為聖人)。
140804c

教堂費時二十五年,在1737年落成。從卡爾廣場望去,前面有一個圓形的大水池,池中置有現代風格雕塑。 時間還很早,遊人不多,倒映在池面的教堂讓人有種份外寧謐的感覺。

教堂除了最明顯的巴洛克風格外,其實還有多種風格糅合其中。正面是古希臘神廟風格,三角形檐台上有聖嘉祿的塑像,左右邊廂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式的。 前方是模仿古羅馬皇帝的「凱旋柱」, 青色的圓頂是當時非常流行(卻讓中國人完全不明所以)的「中國風」!
140804d

教堂的正門沒有開,我們從側門打算進去參觀,卻看見緊閉的門上掛著一個牌子:「儀式時間,暫停參觀」!WTF ──Why? It’s Too Funny! 實在是太有趣了! 我們完全忘了今天原來是星期日!安息日教堂當然是要「安息」了!可幸上帝也沒有完全拒絕我們,牌子下面說星期日午飯後還會開放予閒人參觀,哈利路亞!

既然教堂要下午才能進去,其他展覽場館當然也未開門。 晨早流流,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去呢?公園! 不要告訴我公園在星期日家庭日會是休息日,我可真的受不住!
星期天的上午九時,地鐵站內只有一家麥當當開了門(上集提到的地鐵站咖啡店也未開門,原來維也納人星期天是不用吃早餐的),吃過一頓似乎比香港麥記味道稍好的早餐後,我們就前往以名人塑像著稱的維也納「城市公園Stadpark」了。

城市公園在「環城大道」東面,離卡爾廣場並不遠,我們乘地鐵U4線一個站就到了。 這裏從前是 卡洛林城門Karolinenstadttor外一片緩緩的坡地,在當時就已是著名的休閒區域。 拆除城牆開闢環城大道時,當時的維也納市長就決定將這塊空地建成維也納第一個公園。
140804e

一走入公園就看到一條明顯處於枯水期的河流, 河堤的兩側可以看到各種語言的塗鴉,其中還有用簡體中文抒發的政治表態。公園就是被這一條多瑙河的支流(也許稱為「明渠」會較為合適)一分為二,但精華部分都集中在西岸靠近環城大道的一邊,我們自然也是往這邊走。
140804f

正在納悶維也納到底有誰如此熱切地希望將「爱国≠爱党」這個重要訊息與大眾「些牙」之際,一走到公園的大草地……是「法輪大法」!就是傳說中除了中華帝國本土以外,遍布世界各地,以真善忍拯救世界的「法輪大法」!正在草地上「轉法輪」的傳功者,看到我們的東亞面孔,立即衝上來,意欲向我們揭露中共「邪惡的真相」。 我告訴他們自己來自自由之港,這些圖片和那些文章已經看過的了,對中共的了解也不少。

婉拒了法輪大法的「詳細講解」後,終於來到這個公園最重要的名勝—-「金身史特勞斯像」。

140804g以圓舞曲(華爾滋)成名的 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一共有140804h兩個,一個是老爸,後世稱為 老約翰.史特勞斯,號曰「圓舞曲之父」;另一個是兒子,後世稱為 小約翰.史特勞斯,人稱「圓舞曲之王」。 較為出名的是兒子「圓舞曲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這個就是他的塑像。

一般人提到維也納的音樂家,總是先想到莫札特。然而莫札特出生和成長都在薩爾斯堡,維也納不過是他的成名之地。而小約翰.史特勞斯卻是「完全」屬於維也納的,他出生、成長,以至於死在維也納。 莫札特固然是天才,但小約翰.史特勞斯卻把華爾滋這種原本只是鄉間農民的舞曲形式,提升到哈布斯堡宮廷之中,並成為一項高尚優雅的潮流。 單是這種開啟一代風氣之先的成就,就足以在音樂史上140804i刻下大名,絲毫不比莫札特遜色。他的耀目光芒長久以來是被另一顆明星掩蓋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400

遊記140814奧捷之旅(7)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8/14/%E9%81%8A%E8%A8%98140814%E5%A5%A7%E6%8D%B7%E4%B9%8B%E6%97%857/

遊記140814 中歐扮文化奧捷之旅 (7) 朝日執筆 140814a這個鍍金 史特勞斯像在1921年開幕,然而不知何故,其黃金表層在1935年被取走。 現在這個金身據說是1992年來自日本的粉絲捐資重塑的。 為了讓遊客更能了解這位音樂巨人,塑像旁邊還有部提供十種語言的講解機,只要投入一歐元,它就會以英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斯洛文尼亞語、西班牙語、捷克語、馬劄爾語(匈牙利語)、波蘭語或日語其中一種,為你介紹這位「圓舞曲大王」的一生成就,當然還會伴以大師的首本名曲(例如幾乎無人不識的《藍色多瑙河》,據說當年史大師作了此曲,風靡一時後,維也納人才驚覺:「多瑙河原來是藍色的!」)。 關於這個講解機,還有兩點說明。 一140814b是它非常「政治正確」,例如「英語」會同時標示英國和美國國旗(這不是擺明看不起澳紐和加拿大嗎?);法語就標示法國、比利時和瑞士的國旗。不過以本人陰謀論度之,其真正目的其實是希望在德語的一格標示德國國旗的同時,可以毫不尷尬地標示奧地利國旗。 至於第二點……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就是祖國還夠不上格調,人家史特勞斯根本不屑和你說話。 上面說過,城市公園是以名人塑像「成名」的。 140814c除了小約翰.史特勞斯外,當然還有很多維也納的名人塑像。 公園入口處即有大地圖,以便粉絲按圖遁跡朝拜。「遁跡而往」,由於見識少,公園中的名人我們認得的並不多。 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 – 1828)和馬卡特Hans Makart(1840 – 1884)是其中少數名氣大得足以讓我認識的大師。 「樂曲之王」舒伯特的大名,各位大概不會不認識吧?在其短短三十一年的人生中,作品竟達六百多首。 其中有不少都是替 歌德、席勒、海涅等大詩人的詩作譜曲。 他被認為是古典主義時期的最後一位巨匠,也是浪漫主義前期的代表人物,堪稱承先啟後。 至於其他厲害的成就和事跡,也許很多古典樂迷會比我更清楚,這裏也不多說了。 140814d維也納不愧為「音樂之都」,根據本人不完全地訪問身邊的朋友,讓他們說說認識那些維也納,甚至奧地利的名人時,他們幾乎清一色講出的都是音樂家的名字。其實維也納作為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曾經的歐洲文化中心,又豈只音樂而已? 這裏想為各位介紹一下 馬卡特Hans Makart(1840-1884),他是十九世紀末期的一位著名畫家。 之前在提到「維也納分離派」時,曾說過所謂「分離」的對象,其實就是皇帝 法蘭斯.約瑟夫一世的「復古主義」和當時藝壇掌權的「學院派」。而馬卡特正正就是「學院派」的代表畫家,他被譽為當代(新)古典主義及矯飾主義風格的巨匠。 雖然在藝術上屬於「建制派」,但馬卡特的藝術生涯絕非一帆風順。 他十八歲時曾入讀維也納學院,但不旋踵即被認為「毫無天份」而被勒令退學。 他的畫家舅舅覺得他的作品其實有一種古典的特質,遂資助他到慕尼黑學院跟隨當時著名的歷史畫家 比洛提Karl von Piloty學藝。 1868年他的兩幅三聯式裝飾屏畫在慕尼黑展出,大獲好評,更吸引到一位意想不到貴客的青睞。 1869年決心「重建帝國恢宏氣度」的奧匈帝140814e國皇帝 法蘭斯.約瑟夫一世,邀請這位年青的「學院派」古典主義藝術家到帝國的首都,為新建成的行宮擔任裝飾的工作。 馬卡特自此深沐皇恩,以禦用美術家的身份,擔綱了如維也維歌劇院等大型項目的裝飾美術總監,成為維也納古典主義裝飾性繪畫的領軍人物。 1879年皇帝陛下親自下聘,邀請不足四十歲的馬卡特在於皇家美術學院教授歷史繪畫。 翌年,法蘭斯.約瑟夫一世與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皇後」的 茜茜公主Sisi銀婚紀念,馬卡特受命負責整套儀式的所有服裝和佩飾,其聲名達致顛峰,成為全國知名的大師。 「為報黃金臺上意,提攜纖毫為君死。」馬卡特將皇上推許的「古典主義」推上了最後的高峰,他的作品不論裝飾或繪畫均成為維也納藝壇的重要範式,連後來的「分離派」代表人物 克林姆Gustav Klimt1862 – 1918)也不能避免地受到他的影響。140814f 馬卡特的畫作以多幅的系列式聯畫和肖像為主,尤擅女性人像。(附圖《五感》Die Fünf Sinne / The five senses)當然,其賴以成名的歷史(神話)場境繪畫,也非常有名。 (附圖《阿里阿德涅的勝利》Der Triumph der Ariadne / The Triumph of Ariadne ,阿里阿德涅愛上了英雄 忒修斯Theseus,並用一個線團協助忒修斯破解了克里特島上的迷宮。) 1884馬卡特因急病猝逝,年僅四十四歲,其喪禮以隆重的國葬方式舉行,舉國同哀。 140814g除了名人塑像外,城市公園內還有140814h一個特別的景點— 「自由沙龍Kürsalon」。自從1868年10月15日,小約翰.施特勞斯在這裡舉辦了他的第一場音樂會開始,「自由沙龍」就成了音樂和舞蹈表演的熱門場地。 時至今日,這裏的主要用途變成了餐廳和咖啡店,客人在品嚐美食之餘,也可以同時欣賞美妙的音樂表演,雙重享受。 在城市公園內徐徐漫步,看看假日到公園樂享休閒的遊人,走著走著,不覺已經快十點了。各旅遊景點大概也開門了吧。在和煦的陽光下,我們不緊不慢地走向下一個目的地—-「分離派會館Secessionsgebäude」。 140814i (未完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891

週末雜談:「取勝之道」、微信Shake 出iBanker老公、愛與時間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來源: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8/shake-ibanker.html

先前的週末書介Facebook Like 數倍於股票分析文章,今次再接再勵,週末雜談三則。

(一) 從打波的取勝之道到創業投資

以往和契姨甥仔打波都是隨意玩樂,今日計分比賽,沒有玩發球權,而是直接得分制。我們主要的得分(失分)位,多數是落網、出界和發球失誤等等,很少是技術取分。原來『取勝之道』不需要卓越球技,而是要致力減少失誤。這道理顯淺易懂,似是老生常談。友人說世間每一件事本是如此。我不認同 -「取勝之道全憑減少失誤」只適用於有清晰規矩的項目,例如比賽和考試。若套用在投資領域,只是部分適用。如果是科技創業,則根本不合用。



先說科技創業,這領域沒有既定的『成功方程式』,所以減少失誤等同要減少嘗試。Startup 為找出成功的道路,需要"fail fast" -越多失誤等同越多學習機會(lesson learnt),有助找出正確道路。我想它們需要的不是減少失誤,而是加快失誤的速度和減低失誤的規模(magnitude)。若果能快速兼小規模地犯錯,並學到教訓,應是較理想。

至於投資領域,則未必需要像科技創業般不斷地小規模犯錯。因為投資的成功方程式很簡單:低買高賣(較複雜的衍生工具和期權等,暫不在討論之列)。可是選股和買賣需要捕捉時機,而這部分不容易有清晰的規則。所以,很多投資者訂立交易守則,例如止蝕位等於整個投資組合的2%、連續3個交易蝕本就離場休息等,就是為了減少失誤或減輕失誤的程度,保存實力。從這角度看,較易了解交易守則的重要性吧。


(二) 補習國際化、年青人的常識、WeChat Shake 出 iBanker老公

早前朋友聚舊,席間有電視台編劇、digital & social strategist 、公司秘書和兩位老闆 - 專責舊樓收購&重建酒店,以及跨區補習社。整晚飯局的話題新奇有趣。除了電視台的明爭暗鬥、港視的拐角手法、和名牌配對公司的營商手段,印象最深刻是
  1. 補習社的經營模式 
    1. 朋友的補習社從幼兒學前班到高中DSE考試都有。我本以為學前或幼兒班的家長最願意付錢補習,卻原來是小學生的家長最樂意送孩子去補習。這類別的市場需求較大,可是並不是利潤率最高。為甚麼?因為補習教材都是franchise,需要拆賬。教材來自世界各地,包括較受歡迎的日本和韓國,而最多franchise 教材的學科,是數學。
    2. 我驚訝 - 以franchise 教材的數量和國際化程度,補習市場較我印象中的『老土單對單』或『明星教學班』成熟很多很多。而營運者面對的是國際市場,不是本地市場。
  2. 新一代
    1. 大學畢業生沒有common sense
      1. 據聞一位到外資銀行工作的大學畢業生,需要貼郵票寄本地信。可是,公司沒有平郵郵票,只有空郵的。郵票面值不對,他的處理方法是:將空郵郵票撕開兩分,只貼一半在信封...  
      2. 另一位面試市場推廣職位,回答處境題:如何推廣某個名不見經傳的手袋品牌,竟然答:和Chanel crossover...  
      3. 辭職沒有信、沒有電話、沒有會談,只有一個whatsapp message。如果公司拖拉不簽合約,whatsapp message 通知辭職很合理。但我問得很清楚,他們早已白紙黑字簽了約。既然開工要簽字,離職需要遞信或較formal 的交代,屬合情合理吧~
    2. 年輕一代最輸蝕的是:
      1. 創意低 - 大概和熱愛玩電子遊戲有關。他們只需要跟著攻略過關,不需要動腦筋有新意
      2. 抗逆力較低 - 沒有會考,一條龍讀到中學最後一年才有DSE,令升不到大學屬大多數。而這個人生挫折,不是每一個都有能力面對和處理
    3. 我不肯定上述comment 對年青人公道,但聽完真的會笑和 O嘴
  3. 微信Shake 出 iBanker老公
    1. 女同事微信Shake (識)到iBanker,wechat 一段日子後見面拍拖,認識僅4個月便籌備結婚。閃婚不是未婚懷孕,也不是熱戀糖黐豆。而是4個月內,iBanker 在微信又再shake 其它女生,玩曖昧兼腳踏兩船。之後他發現還是愛女朋友多一點,所以求婚。
    2. 我比較傳統兼老土,祝福他們但不看好。4個月了解不足,wechat shake 閃婚還要加上中間那段小插曲。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既然 iBanker 怕悶又未想定下來,何必呢~  

(三) 珍惜愛與時間

「微信Shake 婚姻」令想起大學時代一位台灣師兄教導小師妹的話:一個人越願意花時間在妳身上,代表他越認真越喜歡妳。他傳授這個『篩選條件』有點harsh,尤其不適合現今的速食世代,但台灣師兄的信念是:要找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幸福。

這種『愛與時間』的correlation,除了應用在尋找life partner,也適用於親人相處吧。

居於外地的親戚計劃短途旅行,我打算飛到當地會合。短短5、6日,錢、時間和嚴重時差就算了,最麻煩是拍照簽證等一堆瑣碎事,但我珍惜相處的時光。小時候,逢週末就聚在一起玩,晚上三家人四處覓食。中學之後,逐個出國留學。畢業後,為前程留在國外或各有各忙。上次一同去旅行,是5年前吧!我知道逢週末共聚的時光,不是必然。有機會相處玩樂,真的要珍惜,而那將會是難忘的開心回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