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證監會叉人成日都見,不過亨達集團主席鄧予立竟然夠膽叉番證監轉頭,就真係好夠薑!佢噚日特登喺報紙登聲明,話唔排除透過法律途徑追究。 話說舊年6月,證監會出咗篇執法新聞稿,就亨達集團三位經營無牌槓桿式外滙交易業務嘅職員,作出紀律處分,其中一位叫吳肖梅,即係鄧予立老婆;另外兩位係羅啟義同埋鄧婉婷。 證 監衰就衰在喺新聞稿上面寫:「證監會發現:羅與鄧為亨達的負責人員,吳則是亨達集團主席的妻子。」令鄧予立好唔滿意,認為文中提到嘅「鄧」,好似講到佢本 人涉及事件,事關證監處分嘅鄧婉婷,只係經紀仔,未去到負責人咁高級。鄧主席話佢曾經多次向證監提出,要求對方更正並公開澄清,證監唔肯,只肯認打錯字。 鄧予立仲話,其後證監喺冇知會公眾嘅情況下,改咗份執法新聞稿。華華上網睇番,呢份稿已改為「羅及吳是亨達的負責人員」,更新日期係今年5月18日。 稱受困擾報紙發聲明 雖 然事隔一年,但鄧主席o依然好嬲,噚日喺報紙上面登晒《嚴正聲明》,話呢項「嚴重錯誤」對佢造成極大困擾,個人名譽亦受損,因為佢從未牽涉入呢件事。佢話 證監作為一個有公信力嘅機構,應該嚴肅正視「打錯字」嘅錯誤行為,應該公開澄清同道歉;而呢件事對佢造成困擾同名譽受損,佢話會保留一切通過法律追究嘅權 力咁話。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
| ||||||
全中國有成600幾個城市,點樣先可以吸引到商家投資,真係好考起各市長嘅功夫。綠城中國(3900)近年計劃積極拓展東北市場,最終揀咗瀋陽市;集團副主席兼執行董事羅釗明仲有意未來3年喺當地投資300億人仔,睇嚟瀋陽真係有過人之處。 羅釗明話,瀋陽市官員嘅辦事態度好感動佢。嘩!做生意咋喎,使唔使出動到「感動」呢兩隻咁有力嘅字呀? 話說有次瀋陽市官員要同佢傾投資大計,不過嗰段日子佢好忙,只係得番某日喺深圳機場等飛機起飛時嘅一個鐘頭清閒啲,點知對方就決定由瀋陽飛到深圳機場,同佢開一個鐘頭會議。 仲有,佢發現瀋陽市市長嘅卡片印埋手提電話號碼,相當認真;而同當地官員開會效率高,唔需要陪飲好多酒。所以綠城決定喺當地發展房地產嘅同時,亦會參與當地嘅保障房建設。 |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13/2OMDAwMDE5MTg2OQ.html
8月11日,中国海外(00688.HK)发布中期业绩公告,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额280.7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中 报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海外的营业额同比上升13.4%,至175.5亿港元,经营利润增加48.4%至港币79.8亿元,内地经营利润增 加27.3%至港币64.4亿元,占全部经营利润的80.7%;股东应占利润上升66.7%至50.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为44.6亿元。
其 中上半年内地房地产销售额为280.7亿港元,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纪录。其中,销售额同比增长9.5%,销售面积则同比回落21.1%,至222.3万平方 米。随之而来的是毛利率提升,上半年中海外毛利率升至40.5%。中国海外主席孔庆平认为,全年毛利率保持在30%以上没有问题。
虽然业绩不错,但中海管理层表示,对接下来的形势不能盲目乐观。
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CPI同比增长3.3%,“CPI上涨确实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趋势”,孔庆平说,随着宏观调控深入,其效果可能在未来冲抵通胀,但目前尚不确定。他认为今年不太可能加息,而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是较为容易的方法。
孔庆平认为,房价涨幅每年保持在5%-10%是正常的,他预计今年全年房价涨幅依然存在,幅度在10%以内,而当记者问及北京房价去年上涨幅度超过50%是否会回调时,他说,市场会去做出反应。
孔庆平表示,下半年房地产成交量可能进一步萎缩,公司对市场形势并不乐观。但集团不会调整全年目标,依然维持不低于480万平方米的销售面积及600万平方米完工面积的全年目标。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海外银行贷款上升至346.6亿港元,应付担保票据为23.3亿港元,持有现金145.6亿港元,未用贷款额度为35.7亿港元,上半年综合净借贷率从去年年底的22.4%上升至48.4%。
孔庆平表示,净借贷率大幅上升的原因为要支付较多的地价款,及清还母公司的全部短期贷款。估计随着大量新项目在下半年推出市场,净借贷水平将会受到有效控制。
有观点质疑,中海在2009年拿了太多的高价地,导致资金出现紧张,对此孔庆平回应称,中海去年拿地时机都不错,全年拿地成本并不高,仅为2000多元/平米,新增土储1000万平米。他特别强调,公司目前不会通过借贷去买地。
据介绍,中海外目前还可以通过海内外市场进行融资,而孔庆平也表示,公司对融资方式持开放态度,不过虽然香港金管局与央行月前签订协议放宽人民币业务,但目前来看,人民币融资成本较港币较高,公司会具体对比各种成本。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903/147620.html
两周以来,在大股东黄光裕发起夺回控制权的争夺后,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便背上了“小人”甚至“汉奸”等等骂名,他是否有意图谋国美的控制权?在引资中是否欺骗了黄光裕?他如何与管理层度过这一艰难时刻?是什么动力支撑他走到现在?如果他和黄光裕面对面,将是如何场景?
面对记者的诸多提问,8月20日下午,陈晓第一次接受了财新-《新世纪》记者的采访,地点就在鹏润大厦18层办公室。
一问一答间,陈晓显得平静,但说到种种责难,一向以“理性”自诩的他亦难免情绪波动,碍于中期业务发布以及即将召开但尚未确定日期的特别股东大会,他没有说出来的话还有太多。
财新-《新世纪》:现在对你和国美都是一个很艰难的时刻?压力大吗?
陈晓:媒体说我和他争权夺利,控制公司,我是一个小股东,国美怎么可能变成我的公司呢?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这个公司根本就不该有姓氏。
财新-《新世纪》:2008年11月黄光裕被突然带走,管理层如何从“只负责执行”逐步转变成“集体决策层”?
陈晓:公司的危机实际上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已有先兆。
后来黄光裕被带走,我就变成董事局代理主席。当时公司面临重大危机,52亿港元的可转债很可能触发提前赎回,而公司根本没有钱。
几乎所有银行贷款全部停止,有些要求我们提前还款,大部分账户被冻结。供应商也要求缩短账期,最极端的时候要求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段时间不堪回首,公司可能顷刻间就没了。这时,管理层承担责任是义不容辞的。
大家自发地没日没夜地和银行、供货商沟通,对外强调公司和黄光裕是两回事,就想如何度过这个危机,连明天都不敢想。
这个过程很漫长,从2008年11月底,一直延续到第二年3月。那时曾以我个人无限责任提供担保做抵押贷款,最高时贷了一二十亿。现在这些行为都变成阴谋和笑话了。
财新-《新世纪》:当时引资的需要、方案选择,黄光裕参与意见了吗?
陈晓:那个时点上,我们不需要征求他意见,但实际上我们还是征求他了。公司不行了,必须融资。2009年3月前,我们想过很多办法,但那时全世界都没 钱。国美的股价一直低于同类公司,资本市场对这种情况有一个名词叫“黄光裕折让”。大家都知道我们需要融资时,能谈什么条件?
财新-《新世纪》:当时机构投资者认为摊薄到多少才有安全感?
陈晓:几乎无一例外都要摊薄大股东股权。黄光裕说:“是谁不重要,但不能被摊薄到30%以下。”而机构说,“必须摊薄到30%以下,我们才可以投资”。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财新-《新世纪》:同意这个条件的,只有贝恩?
陈晓:对。
它同意,但有很多附加条件,“我可以股权少一点,但我对公司治理、透明度有要求,我参与董事会”,所以他们要求在董事会至少要有三名董事。
财新-《新世纪》:为什么在贝恩融资后三个月又第二次发债融资16亿港元?
陈晓:我们第一次融资不够,因为不能摊薄大股东到30%以下。实现两轮融资,后一轮融资就会好很多。因为第一轮融资之后,让别人知道你公司死不了,我谈判的筹码就多了。第二轮发债融资的转股价是2.84港元,第一轮只有1.06港元。
财新-《新世纪》:黄光裕知不知道融资的具体条款?
陈晓:我怎么告知?我没法和他自由交流呀。具体的条款不可能让他知道,我们的司法体系不允许一大堆文件拿去让他看,就写个条子告诉他有这件事情发生了。
财新-《新世纪》:后来发行可转债时征求黄意见了吗?
陈晓:不需要征求他的意见,因为是必须还的钱,52亿港元还没解决掉。前面发债是给市场信号,说明公司不会倒。分两步融资比一次性做好很多,因为第二次融资的价格比较高。
财新-《新世纪》:永乐被国美收购的时候,你为什么留下来做国美总裁?
陈晓:是黄光裕希望我做这个总裁的。我把永乐卖给他,作为新公司的股东,我希望我的投资回报可以更多。今天这个状态,从股东角度来讲,这么折腾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客观上我们给竞争对手很多机会。
财新-《新世纪》:你怎么评价黄光裕这个人?又怎么来看自己的优缺点?
陈晓:执着。他认为该坚持的,他一定坚持。我自己,没什么优点。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理性。太理性有时候挺痛苦。
2010-9-14 AD
|
||||||
邊個係獅子銀行 滙豐控股(005)新主席繼續係城中熱話!喺英國博彩公司開出盤口之後,開始有滙豐前朝高層出口述捧熱門!前滙控行政總裁韋志誠(Keith Whitson),前幾日喺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公開信,力撐新主席人選點都應該喺滙豐裏面揀蟀,而唔應該搵外人空降!亦即係話,睇韋Sir條心水Q, 係紀勤膽拖約翰桑頓囉! 「等如將滙控前途做賭注」 韋Sir話,滙控向外招手搵個外人主席,等如將集團嘅前途做賭注 (gambling with the group's future),他老人家認為,滙控應該集中火力,喺內部搵個合適人選,事關o依家滙控管理層班子裏頭,不乏出類拔萃之輩,咁如果貿貿然將個主席位畀個條 件次一級嘅人去做,就會打擊獅子銀行內部士氣!Hmmmmm,巴克萊銀行個CEO約翰雅利剛剛婉拒出任滙控主席,韋SIR口中條件次一級嘅外人莫非係講緊 佢? 講開又講,有接近主席招聘隊伍嘅消息爆料,話如果真係由內部提升嘅話,可能會喺呢兩個星期內公佈,至於話大熱門現任滙控CEO紀勤,大熱還大熱,有股東質疑由佢做主席會有損董事會嘅中立性,影響管業管治……咁大熱最後會唔會倒灶呢?不妨拭目以待。 李華華 |
||||||
|
||||||
滙控主席葛霖接受英國首相邀請,明年1月出任貿易大臣。葛霖請辭觸發主席一職的爭奪戰,最終由財務董事范智廉「爆冷」勝出。結果一出,行政總裁紀勤宣告提早離任。有報導指紀勤退位,竟然還可獲4億多元的分手費。 滙控前身滙豐銀行,成立於1865年,是香港第一間以香港為基地的銀行。翌年獲政府批准發行鈔票。滙豐早年透過為商界提供貿易融資,拉攏英資財團合作,業務得到迅速擴展。 滙 豐在香港創辦的同時,亦在上海開設分行,故公司全名叫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滙豐在上海開設分行後,以香港為總部,在內地建立起龐大的分行網絡。1949年共 產黨執政後,滙豐陸續關閉內地分行,撤離大陸。之後便積極拓展香港業務,在銀行界享有特殊地位,變相成為香港的中央銀行。 上世紀60年代,多間華資銀行出現擠提,滙豐成功收購恒生銀行的控制性股權,奠定它在銀行零售業上的壟斷地位。當時的行政局,滙豐主席是當然成員。70年代末期,李嘉誠成功收購和記黃埔,包玉剛成功收購九龍倉,滙豐都扮演着關鍵的角色。 80 年代初,香港出現九七問題,滙豐擔心會失去銀行業的特殊地位,開始部署將業務分散,避免過分集中在香港。1987年,滙豐收購英國米特蘭銀行15%股 權;1990年12月宣布結構重組,將資產注入滙控,變相遷冊英國。到1992年,滙控成功全面收購米特蘭銀行,成為英國最大的銀行。 滙控 收購米特蘭銀行後,公司盈利大增,稅前溢利從1991年的115億元,大幅上升至1992年的167億元,香港業務的比重從85%下跌至77%(見附 表)。之後幾年,滙控稅前溢利急升至1998年的509億元。到1999年,滙控管理層雄心萬丈,定下五年大計,要在五年內讓股票價值翻一番。集團於是在 歐美市場大舉收購,在2002年底,更宣布動用1,100億元收購美國消費融資公司(Household International),後來改名為美國滙豐融資(滙融)。
收購滙融後,滙控積極開拓北美業務,以超高利率批出大量次按,令集團稅前盈利大幅上升至2007年的接近1,900億元,香港業務所佔的比重進一步跌至只得兩、三成。業績突飛猛進,一眾滙控管理層幾年間取走數以十億元計的酬金。 但 好景不常,美國樓市在2006年開始下滑,觸發次按危機,之後愈演愈烈,到2008年9月更爆發全球金融海嘯。2008及2009兩年,滙控稅前溢利大幅 下跌六、七成,重返1998年的水平,香港業務所佔的比重回升至71%,支撐着整個集團的盈利。由2003年至今年上半年,滙控要為北美業務總共撥備 5,500億元。 去年3月,滙控公布業績大幅倒退時,一眾管理層像「乞丐」一般向股東伸手要求供股集資,令股價跌至30多元,回到十多年前 的水平。當時筆者已經指出,當日有份參與收購滙融的滙控主席葛霖,實應為業績大倒退和股價暴跌而自行了斷,鞠躬下台。管理層更不應把集資得來的資金用作支 付巨額花紅,要為業績大幅倒退負上責任。 只可惜葛霖遲遲不肯讓位,甚至勞師動眾將行政總裁紀勤的辦公室(及一眾高層)搬回香港;現在不過數月紀勤又要離任,實在浪費人力物力。滙控高層換班演變成一場鬧劇,股價敏感資料外洩,凸顯集團管治上出現的種種問題,嚴重損害投資者的信心。 (按:本文內容參考馮邦彥《香港英資財團》及《香港金融百年》。) |
|
||||||
今次係跟中渝置地(1224)去重慶,睇佢樓盤,順道睇當地房地產發展成點;而呢個trip,最後竟然變成地產考察+保健義診團。 話說由飛機降落當地開始,華華已經聽到中渝當地管理層談話之中經常提到「醫生」、「醫生」,起初仲以為中渝咁貼心,為華華同其他團友準備埋隨團醫生,點知最後醫生現身,原來係公司副主席林孝文! 聽班管理層講,林醫生本身真係醫生,中環開間診所。事隔多年,林醫生依然寶刀未老,同行有團友胃痛,痛到面青青,林醫生即時應診,隨身出幾盒藥,第二朝個團友真係藥到病除,生龍活虎,仲大讚林醫生醫術高明。其他行家見林醫生咁掂,個個即刻飯局期間排隊問診,林醫生就卸下醫生袍N年之後,無厘頭重慶再為人義診,相信連佢自己都估唔到! 李華華 |
|
||||||
世茂房地產旗下上海世茂業績公布,好靚仔喎。截至今年九月尾賺三億一,升咗兩倍半,恭喜晒。 業績靚仔,主席許榮茂顯然亦心情輕鬆靚絕。上個禮拜四中午十二點佢老哥現身香港機場,只見佢一支公拖住行李,拎住個金澄澄、印有「世茂」嘜頭嘅紙袋,喺萬寧個櫃位等俾錢。 我哋本住服務讀者、「只求傳真」之壹週刊精神探首瞄一瞄佢個紙袋,睇吓究竟裝咗啲乜東東。嘩,認真失敬,係一盒避孕套同埋登燈櫈 ——「KY」潤滑劑。 許主席睇嚟已過花甲,估唔到仲有心有力。抑或呢啲寶貝唔係自奉而係手信用嚟送禮者?還請許主席撥冗見告以饗讀者,先此致謝。 張化橋Lafite饗老友 瑞銀張化橋最近出咗本新書《投行分析師的叛逆宣言》,日昨在會展舉行新書發布會兼財經講座。唔少財金猛人撐場,當中包括Look's Capital總裁陸東、精電國際行政總裁蔡東豪、華鷹基金創始人應玉明、恒生銀行總經理兼財資及投資業務主管馮孝忠等等。 捧場者眾,張化橋忙到連握手都握唔切。不過,佢好識做,一早帶咗支六千幾銀嘅○七Lafite同班老友分享,難怪佢言論火爆而依然咁多老友啦。 蝦公蛤乸 上個禮拜隔籬金牙大狀批天文台迷信韓國人嘅中文,冇將鮎魚正名為塘蝨,累得香港(包括敝號東主)虛驚一場。GT更援引李大作家碧華之考證,「蝦冇乸,蛤冇 公,塘蝨唔會出涌」以證明鮎魚呢隻風冇料到。證據無疑確鑿,但何以「蝦冇乸、蛤冇公」則無論GT或李大作家都冇解釋到。 兩大高人冇講,唯有問教於另一個高人,敝欄之中環特派專員。佢老哥見到有此一問仰天大笑,曰:「咁都唔識,點出嚟行走江湖呀,細佬?」咁即係點呢?「俗語有得過你講,蝦公蛤乸,此又豈不清清楚楚話過你知,蝦冇乸,蛤冇公乎?」 OK,收到;咁點解塘蝨又出唔到涌呢?冇理由因為鮎魚冇料到就睇死條cat fisho架? 金牙大狀講嘢 大家樂唔係魔鬼 羅國輝神父認為邪靈唔使怕,反而首富地產商先至得人驚;甚至連大家樂亦俾佢拖落水,冠以「真正殺人嘅魔鬼」之名。首富被妖魔化,友報話佢打算採取法律行動,唔使我哋多管閒事。大家樂則似乎未見有反應,在此本狀仗義幫佢哋講句公道話。 九二年以來,大家樂贏得獎項無數,敝刊固然五度頒咗服務第一大獎俾佢哋,福布斯雜誌同樣五度以佢哋為全球最佳中小企之一;佢哋又接連贏得投資者關係傑出獎;甚至特區政府勞工處亦頒咗「良好人事管理獎」及「開明僱主獎」俾佢哋。 於此可見,大家樂之經營管理非但得到投資者及傳媒認許,即使保護勞工福利有責之衙門亦以佢哋為僱主模範代表。咁大家樂又點似係羅神父口中「殺人嘅魔鬼」呢? 事實亦然。員工之服務態度發乎本心,如果大家樂係「殺人嘅魔鬼」,一味只係識得剝削壓搾員工,佢哋又攞唔攞到個心出嚟服務顧客呢?聖經,本狀唔敢同羅神父拗;但訴諸事實講道理,雖千萬人吾往矣。本狀人頭博芋頭,大家樂絕對唔係殺人魔鬼。 蒙公幼女訴心聲 「電飯煲大王」蒙民偉去世唔到一百日而爆發爭產案,其未亡人王蓓芬則踏正一百日喺中環聖約瑟堂舉辦追思彌撒。 斯日也有過百蒙公生前友好到場弔唁,包括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胡關李羅創辦人胡寶星爵士、行政會議成員梁智鴻及其士集團周亦卿等。會上蒙公十五歲幼女蒙珮兒訴說父親生前永不言敗之精神而泣不成聲。呢番說話唔會同官司有關啩。 蒙夫人未能自在 「電飯煲大王」蒙公去世百日,未亡人王蓓芬用中英文寫咗悼文兩篇。英文悼文引用印度詩人泰戈爾之名句service was joy,讚頌蒙公「仁風義德」。中文悼文則援引東坡居士之《水調歌頭》、劉勰之《文心雕龍》、歐陽修之《瀧岡阡表》及白居易之《琵琶行》,以寄佢及幼女西 望依依之哀思。此情此景,能不令人鼻酸? 蘇東坡抒發對細佬蘇轍懷念之情,歐陽修紀念亡父德行,同蒙太之情懷是否匹配,且按下不表;《琵琶行》係怨婦嘅心聲,講老公寡情薄倖,「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蒙公大去已矣,何必翻此舊賬? 誠如蒙夫人篇悼文所言,「電飯煲大王」「將永遠地活在廣大香港市民的心中」,咁咪好囉,何必咁多嘢講呢?佛家有言,放下至可以自在呀,蒙夫人。 本週圖片溫水煮蛙 上個禮拜四廿八號,彌敦道坦克聲隆隆,路上汽車絕迹,成個佐敦進入戰時緊急狀態咁嘅款。 第二日睇報紙,有冇新聞報導呢?冇。過渡十三年,解放軍調防已變作家常便飯矣,再唔似得過渡當晚,解放軍冒雨入城咁大陣仗。死啦,會唔會係另類溫水煮蛙,慢慢就乜都見慣而不怪呢? 中環人語迷你版 我有講錯嘅,你咪告我囉。 估中邊個中環人講呢句說話,送你DYMO Letra Tag中英文電子標籤機一部有意參加者,請於十一月八日24:00前將答案電郵[email protected]小宗只接受電郵,郵寄免問。 |
|
||||||
左丁山一位以前 銀行同事,現在成為證券基金公司老闆兼執行主席,本來已好久不見,某日在82吃午飯時,竟然重逢,於是相約吃飯,呢日又到82,老闆兼總廚Bombana 出嚟同佢打招呼。呢位主席B嘅寫字樓就在置地廣場,落82吃飯十分方便,成為熟客,大廚B好識做公關嘅啫,例如自2004年開始在麗嘉酒店引入白松露做善 事拍賣,觸動咗香港人吃白松露嘅興趣。今年有一位南韓女士以一百一十一萬買咗九百克白松露,款項捐畀Mother's Choice。不過佢最高興嘅就係以前佢每季買入兩公斤松露,現時就每日買入一公斤,以應付顧客嘅需求,可見香港識食兼有錢之人,多得很。 Mother's Choice究竟係乜東東,左丁山矇查查,食完飯返公司即刻上網查吓,先知道呢個慈善機構叫做「母親的抉擇」成立於1987年,係一個關心未結婚便懷孕嘅女士,幫助啲未婚媽媽及其男友度過難關。
我 地食普通午餐,當然唔會食白松露,set lunch算嘞。主席B今天貴為大老闆,令人羨慕,但佢話:「哎吔,九七年幾乎瓜咗嘞,當時捱得好辛苦。○八金融海嘯後我地完全冇生意,全體夥計包括我在 內,都要放一個月無薪假期,但現時就生意極好,我地不斷請人,特別鍾意請年青有朝氣肯搏殺嘅醒目仔女。」問佢如何聘請員工,有甚麼準則呢?主席B話:「我 主持最後一次面試,同申請人傾偈個零鐘頭都唔嫌多,我最注重嘅係:申請人要用眼望住我嚟講說話,唔好硬係避開我嘅目光,左望右望,我要從佢眼神中,睇吓有 冇火花,有冇一股熱情,我最鍾意問,五年後你會想點?答得令我滿意嘅,我會請佢。」點樣先至令佢滿意呀?佢見過一位內地大學生,學生答案係:我要在五年內 在你公司學曉一二三四五,五種技能,六七八九十,五類經驗,多出外旅行,見識世界,考埋甲乙丙三種資格、牌照,認識乜人物人,然後我會在五年後成立自己嘅 私募基金!主席B話呢個學生有明確目標,計算清楚,值得聘用噃!佢最唔鍾意見到一啲NATO人物,即係no action, talk only,只識講目標,唔知道點樣達到目標!仲有,佢話握手時,一定要feel到對方有熱情,有溫暖感! |
|
||||||
嗰邊晶哥辭官歸故里,呢邊昌哥就漏夜趕科場!因為先科國際造市案而被控告妨礙司法公正,最後上訴得直,無罪釋放嘅律師林炳昌,最近就接受無縫綠色(8150)嘅聘請,做公司新任主席兼執行董事! 外號「廉署剋星」嘅昌哥,被先科案纏擾足足6年,其間坐過3個月監,最後佢上訴到終審法院,今年中先獲判勝訴而無罪釋放。 今次做主席,佢話暫時唔收取任何董事酬金,亦冇訂下服務合約同任期。雖然昌哥咁抵得諗,但係市場好似唔多buy,無縫綠色噚日逆市跌咗成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