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零食第一股”來伊份10月12日掛牌上交所

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來伊份”)今日公告稱,公司將於10月12日登陸上交所,最終網上中簽率僅0.046%。

來伊份此次共發行6000萬股,發行價格為11.67元/股,最終募集資金凈額6.6億,分別投入營銷終端建設項目和生產及倉庫用房項目。其中,營銷終端建設項目投資總額約3.27億元,生產及倉庫用房項目投資總額約3.47億。

來伊份表示,營銷終端建設項目將依托公司現有市場布局和後續發展計劃,升級一批現有門店,對其進行裝修、設計的升級和設備的更替,提高現有門店使用率,進一步挖掘門店的盈利能力。

據招股說明書披露,公司2016年1-9月營業收入為233,605.49萬元,較2015年同期增加6,838.21萬元,增長3.02%;2016年1-9月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變動為7,476.82萬元,較2015年同期增加30.45萬元,增長0.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182

國華人壽四度舉牌天宸股份 收到上交所問詢函

國華人壽因四度舉牌天宸股份,於10月11日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要求國華人壽說明是否要取得天宸股份的實際控制權、是否有意參與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未來12個月內增持計劃中的資金,是否符合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保險公司開展重大股票投資的相關規定。

上交所註意到,國華人壽持有上海市天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已占天宸股份總股本的 20%,並於2016年10月 11日披露了《上海市天宸股份有限公司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現要求國華人壽對以下問題作進一步說明和披露:

一、國華人壽在權益變動報告書中稱本次權益變動的目的主要是出於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目前,天宸股份控股股東上海仲盛虹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上海成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計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數占總股本的 29.17%,國華人壽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數已占總股本的 20%,且擬於本次增持後 12個月內,繼續擇機增持上市公司股份。

上交所要求國華人壽明確說明:公司是否有意通過股份增持獲得天宸股份的實際控制權,是否有意參與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

二、國華人壽在《報告書》中稱,將與原公司股東共同積極推進公司的戰略轉型,為廣大投資者創造更大價值。

上交所要求國華人壽明確說明:截至目前,是否存在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進行調整的具體計劃。如有,請詳細說明方案計劃的具體內容。

三、國華人壽在《報告書》中稱,將適時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和程序,就董事、監事調整事宜提出相關提案。

上交所要求國華人壽明確說明:截至目前,是否存在對上市公司董事會和高級管理人員的組成進行調整的具體修改計劃,如是,請詳細說明相關內容。

另外,上交所註意到,國華人壽披露的未來12個月內增持計劃中稱,擬增持股份的資金為你公司自有資金或其他合法途徑資金。上交所要求國華人壽明確說明:上述資金安排是否符合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保險公司開展重大股票投資的相關規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190

津勸業終止與收購同一實控人旗下國企 被上交所問詢

天津勸業場集團10月12日收到上證所關於公司宣布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問詢。

上交所要求公司15日以前,以書面形式,說明本次停牌的審慎性,並說明針對重大事項的論證過程。同時,請你公司詳細披露自7月19日停牌以來,公司及有關中介機構為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開展的各項具體工作。

另外,津勸業此前公告交易對方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控制下的國有企業,終止籌劃的原因是雙方未能就交易對價及方案細節達成一致意見。上證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交易雙方就交易對價及相關方案細節洽談的主要過程,並說明未達成一致意見的主要障礙。

據津勸業此前公告,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擬購買資產為江蘇錢橋金屬制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和天物現代物流江蘇有限公司 ,主營業務分別為貿易和物流。標的資產實際控制人為天津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公司定於10月13日13:30至14:30召開投資者說明會,說明公司終止籌劃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具體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346

國華人壽回複上交所: 無意天宸股份實控權

天宸股份12日晚間披露國華人壽對上交所的回複。國華人壽稱,截至目前無意通過股份增持獲得天宸股份的實際控制權,也無意參與公司經營管理。

同時。目前未籌劃關於天宸股份的並購重組、股份發行、債務重組、業務重組、資產剝離和資產註入等重大事項。另外,也不存在對公司董事會和高管進行調整的計劃。公司股票10月13日複牌。

此前,國華人壽因四度舉牌天宸股份,於10月11日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要求國華人壽說明是否要取得天宸股份的實際控制權、是否有意參與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未來12個月內增持計劃中的資金,是否符合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保險公司開展重大股票投資的相關規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354

上交所:半年報問詢聚焦於四類公司 重點關註五個不匹配

上交所發布會表示,上半年滬市部分公司生產經營仍存在階段性困難,因此監管半年報問詢主要聚焦於四類公司:一是曾經出現信披違規情形,切未有明顯改善的公司;二是上市後業績變臉、經營業績明顯異於同行業變化趨勢的公司;三是存在不當會計處理粉飾財務報表、掩蓋經營業績大幅下滑嫌疑的公司;四是前期並購重組存在“高估值、高承諾”的公司。

另外,通過半年報事後監管問詢發現,公司主要存在五方面問題,一是經營境況與行業趨勢不匹配;二是業務收入與現金流量不匹配;三是同一業務境內外業績不匹配;四是上市前後業績趨勢不匹配;五是資金運用和經營活動不匹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08

上交所半年報問詢聚焦四類企業 有利四大監管方向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0-14/1045262.html

____thumb_head__1_.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楊敬堯

10月14日,上交所官方微博表示,上半年滬市部分公司生產經營仍存在階段性困難,因此監管半年報問詢也主要聚焦於四類公司,一是曾經出現信披違規情形,且未有明顯改善的公司;二是上市後業績變臉、經營業績明顯異於同行業變化趨勢的公司;三是存在利用不當會計處理粉飾財務報告、掩蓋經營業績大幅下滑嫌疑的公司;四是前期並購重組存在“高估值、高承諾”的公司。

上交所聚焦這四類公司將對A股市場產生怎麽樣的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業內人士,對上交所為何此次關註的四類公司進行剖析。

180余家企業被納入重點問詢

在16年上半年,上交所關於上市公司的監管力度逐漸加碼。僅本周,上交所便對76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進行調查,涉及證券79只次、證券賬戶264個次,共出具書面警示函181份,針對投資者實施盤中暫停賬戶交易6次,共對9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項進行核查,並上報證監會3起涉嫌違法違規案件線索。

對於監管問詢力度的加強,上交所方面表示,實施半年報事後監管問詢,是上交所履行信息披露自律監管法定職責中的一項重要工作,通常在半年報披露後的一個月內完成。滬市集中了一大批國民經濟的支柱型企業和代表產業轉型方向的新興企業,其經營業績情況較為清晰直觀地反映了供給側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整體走勢。

總體而言,在供給側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宏觀背景下,滬市公司上半年經營業績總體平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乏亮點。但同時,部分公司生產經營仍存在階段性困難,投資者對此十分關心,也對半年報信息披露的合規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在常規事後監管的基礎上,緊扣風險防範這條主線,圍繞發現問題和揭示風險這一監管目標展開事後問詢。總的來看,監管問詢主要聚焦於前文所述的四類公司。

記者註意到,本次納入重點問詢的公司共計180余家,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已對其中的30余家公司發出事後監管問詢函,提出各類問題共計600余項,並全部對外公開。

同時,上交所也表示,部分滬市公司存在著五方面不足,一是經營境況與行業趨勢不匹配;二是業務收入與現金流量不匹配;三是同一業務境內外業績不匹配;四是上市前後業績趨勢不匹配;最後一方面就是資金運用與經營活動不匹配。

有利於四大監管目標的實現

上交所正在不斷加碼監管力度,對於A股將會產生怎麽樣的影響呢?廣州君俠投資總經理黃劍飛告訴記者,上交所對這四類公司的重點關註,是基於自律監管的監管轉型的體現。這些措施,主要為投資者的決策和投資行為提供了事前、事中的參考與保護,同時提高了自律監管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那麽上交所為何要聚焦這四類公司呢?黃劍飛表示,關於第一點,主要是針對交易所沒有行政調查和處罰權的特點,通過問詢函,要求公司落實整改措施,提請投資者註意公司信披風險。

第二類是交易所根據自身的對各行業經營大數據的優勢,對明顯存在異常經營狀況的企業進行合理質疑,以幫助投資者對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信息披露之外的異常情況進行深度關註與挖掘,以便於投資者的決策參考。

第三類監管要求,是對一些中介機構配合上市企業進行財務粉飾的情形進行提示,從而

保護那些不精通財務分析的中小投資者。

關於第四類監管要求的提出,是針對今年以來證券市場出現的"隱性違規"的趨勢,如果放任高估值,高承諾的行為發生,將會導致企業將不準確的信息通過信息披露而誤導影響投資者的決策,導致市場公信力的缺失,降低市場的運行效率並損害了投資者利益。

所以,交易所的上述措施有利於“投資者保護”、“確保市場公平、有效和透明”和“減少系統性風險”的四大監管目標的實現,黃劍飛告訴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942

火炬電子:部分股東疑似構成一致行動人 收上交所問詢函

火炬電子公告,公司於10月24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監管一部發來的監管問詢函。

上交所在市場監察中發現,公司部分股東賬戶存在關聯,疑似構成一致行動人。上述股東包括: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浦江之星50號集合資金信托、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浦江之星165號集合資金信托、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浦江之星177號集合資金信托、華寶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中山證券睿翔1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等。

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上述股東賬戶分別在2015年8月26日至11月15日、2016年1月11日至1月13日、2016年3月14日至8月31日三個期間,合計持股數量占火炬電子總股本比例超過5%。此外,截至2016年10月19日,上述股東賬戶合計持股占火炬電子總股本比例也超過5%。

鑒於上述情況,上交所要求公司向上述相關股東進行核實,是否構成一致行動人。

上交所要求,如相關股東構成一致行動人,請公司督促其按《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披露相應的權益變動報告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84

上交所:發布釀酒、化工等七行業信披指引

為引導上市公司披露行業經營性信息,提高信息披露有效性,根據法律法規和《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等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修訂和起草了第十四號至第二十號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新增指引對應涵蓋酒制造、廣電傳輸服務、環保服務、水產生和供應、化工、航空運輸、農林牧漁七大行業。

2016年,面對經濟下行、整體結構性調整,環保服務、廣電傳播、酒業等公司的業績仍保持穩步增長。其中,部分公司長期是市場價值投資標的,影響其價值的行業經營性信息披露也成為投資者關註的焦點。為此,上交所將上述行業優先納入本次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的制定計劃。以滿足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對公司行業關鍵指標及經營性信息增加了披露要求,同時加大了對經營風險的披露力度。

本次選取的化工、航空運輸業、水生產供應等,屬於制造業、交通運輸業等行業分類項下的二、三級細分行業。近年來,已聚集了一定數量的上市公司。這些行業在商業模式、盈利和競爭優勢等方面均呈現出差異化的行業特點,現有的信息披露規則難以充分覆蓋。因此,本次發布相關行業指引,將上述行業納入行業信息披露規則體系,進一步提高其信息披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本次制定發布7個行業的信息披露指引,加之上交所已實施的13項行業指引及證監會頒布的金融類行業指引,滬市行業信息披露指引規範體系已基本成型,共計覆蓋700余家上市公司,其市值占滬市總額超過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40

大智慧:為保殼轉讓大智慧財匯70%股權獲上交所問詢

大智慧10月3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於今日收到了上交所下發的《關於對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資產出售事項的問詢函》。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說明公司出售大智慧財匯股權的原因,並指出,大智慧財匯凈資產為6953萬元,本次股權轉讓整體估值為19.97億元,增值率2752.86%,要求公司請補充披露本次交易的定價依據和相關估值的測算過程。

上交所稱,公告顯示,本次交易對方華信資本目前資產凈額為負,且其母公司華信證券總資產為9.05億元,要求公司結合交易對方的財務狀況,核實交易對方的資金安排、是否具備履約能力,以及交易對方若無法按期支付時公司的應對措施及其影響,並充分提示相關不確定和風險。

公司2016年10月29日發布了《關於轉讓子公司部分股權的公告》,稱擬轉讓全資子公司上海大智慧財匯數據科技有限公司70%股權,交易對方為上海華信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上述股權交易作價為13.98億元。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已累計虧損7.47億元,公司預計本次將實現股權轉讓收益約為12-13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13

聯美控股:公司名稱變更為“聯美量子” 遭上交所問詢

聯美控股10晚間公告,公司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函件顯示,公司擬將現有名稱變更為“聯美量子股份有限公司”,但未披露變更原因。

上交所提出,聯美控股擬將現有名稱“聯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聯美量子股份有限公司”,相應的英文名稱由現有的 “Luenmei Holding Co.,Ltd”變更為 “Luenmei QuantumCo.,Ltd”,但未披露變更的原因。聯美控股主營業務為供暖,相關業務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 75%以上。鑒於上述情況,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以下相關事項:

聯美控股主營業務為供暖,與“量子”並沒有直接關聯。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在主營業務未發生改變的情況下,變更公司名稱的理由和主要考慮,並詳細說明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若變更公司名稱反映公司尚未實際開展的新業務,請披露擬開展新業務的籌備情況,包括但不限於是否已進行可行性論證、是否取得必需的行業準入資質或證照、是否配備相應人員、是否如期開展前期籌備工作等,並做相應風險提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0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