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海“十三五”: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

上海要擴大醫療服務領域對社會資本開放,規劃內調整和新增的資源優先考慮社會醫療機構,鼓勵社會資本在人口導入區開設醫療機構。

最新發布的上海市衛生計生改革和發展“十三五”規劃稱,要鼓勵發展社會辦醫。支持有資質的醫生開辦私人診所,發展一批有一定規模、影響和品牌特色的社會醫療機構,逐步提高社會辦醫療機構的床位比重。

同時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完善政府和醫保購買服務機制,進一步推進醫師多點執業,支持社會醫療機構發展。

此外還要支持社會力量提供體檢、醫學檢驗、影像檢查、健康管理、醫療旅遊、健康咨詢、衛生檢測和評價服務。

上海醫療資源發達,但是社會辦醫並未隨之發達。

在日前舉行的“2016第十二屆中國健康產業高峰論壇”上,上海市衛計委主任鄔驚雷就表示,目前上海公立醫院與私立醫院發展並不平衡,上海的民營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數是遠遠不夠的。

上海市衛生監督所統計數據顯示,從2001年~2014年,上海社會辦醫療機構從223家,上升為1695家,增長7.5倍;社會辦醫床位數從1236張,增長到10521張,增長8.5倍;在上海整個醫療資源的占比中,社會辦醫機構數占比為57%,床位數占比10.5%,但是,服務量占比則偏少。

具體來看, 2013年上海總診療人次中,公立醫療機構就醫占92.06%,社會辦醫僅占7.94%;出院人數中,公立醫療機構占比94.42%,社會辦醫僅占5.58%。社會辦醫院的病床使用率為67.9%,而公立醫院為101.2%。

而這種不平衡,有上海醫療環境的特殊性。

首先,上海的公立醫院整體服務能力、水平、可及性都是比較好的,得益於此前公立醫院改進服務模式、提升效率、運用新技術,使得公立醫院的服務量非常大。鄔驚雷表示,比如過去化療都需要住院,現在則基本上都在門診完成。從這方面來說,私立醫院或者是社會資本醫院的積累還不夠。

上海的社會辦醫中,87%是門診部和診所,僅13%是醫院。醫院中,50%是30張床位以下的小規模醫院。

其次,在對醫生的吸引力方面,包括醫生的職業發展上,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而要做好社會辦醫,需要為公立和民營機構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有業內人士就認為,要對公立醫療機構實行“計劃生育”,明確一個區域內公立醫療機構的規模、數量和辦醫方向,讓出有效的空間給民營醫療機構發展。

目前,上海也在推進一部分存量公立醫院的功能轉化,一些醫療服務體系弱化的醫院比如上海楊浦區的老年醫院、盧灣的東南醫院、第一鋼鐵廠的職工醫院都轉化成康複醫院。

此外,鄔驚雷認為,目前成立的一些醫生集團,既可以在社會醫療機構服務,也可以在公立醫院服務,是推動社會辦醫發展的途徑。或者通過PPP的形式,也是發展社會辦醫的方法。

2015年3月30日開業的上海天佑醫院,是上海首家混合經濟體制的綜合性醫院,也是附屬於同濟大學的首家社會資本註資的醫院。鄔驚雷說,這也是一種全新的模式探索。

對於社會辦醫,鄔驚雷說,需要引導、支持、規範,同時一視同仁的監督。“從行業監管的角度里講一視同仁,應該跟公立醫院一樣的監管。”

鄔驚雷在此前的2016年民生訪談里曾表示,一些民營醫院已經形成服務品牌和專業特色,這些品牌和特色不斷彌補了公立醫院中的缺憾,因此,民營醫院絕對不能一棍子打死,一定要積極引導,積極規範。

同時,也要一視同仁地促進發展。鄔驚雷說,上海在高級職稱的評審、重點學科的評審上,在公立醫院和社會辦醫之間,都采取了一視同仁的政策。

“我想上海不一定具體說要用哪一種方式,但是我們可以探索不同的模式,最終的目的希望在整個上海的醫療市場的培育、發展更加的完善、形成一個更加好的良性互動和競爭。”鄔驚雷在上述論壇上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16

上海財政“十三五”規劃:積極探索自貿區內發行地方債

上海市財政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再度明確,要探索在自貿區內發行上海地方債。

8月10日,上海市政府官網發布《上海市財政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稱要“依托上海自貿試驗區的金融創新平臺,積極探索面向區內和境外機構投資者發行上海市地方政府債券,加快建設完善的地方政府債券市場”。

此前第一財經曾報道,上海市政府有望於近期在自貿區發行首單地方政府債。

目前承擔2016年上海市政府所有債項評級的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也表示,上海的償債能力有堅實基礎。

中誠信政府融資評級部評級副總監關飛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自貿區發債,只是發行的市場不同,對象不同,債項不外乎是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兩種,所以信用評級都是一樣的結果。

此前,中誠信對“2016年上海市政府專項債”、“2016年上海市政府定向承銷發行置換一般債券”和“2016年上海市政府定向承銷置換專項債券”,都給予了AAA的信用等級,也就是安全性極強,違約風險極低。

根據上海市財政局披露的數字,2015年底,按審計口徑計算的上海全市債務率(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綜合財力)為44.3%,較2014年底的58.1%下降了13.8個百分點,不僅低於國際控制標準90%—150%的下限,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核定上海市2015年底的政府債務限額為6018.5億元。經財政部2015年地方政府債務年報審核,截至2015年年底,上海市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4880億元。

而作為償債的主要保障,《規劃》稱,上海市財政改革與發展“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為未來發展奠定了比較堅實的體制機制和財力基礎。

數據顯示,2010年上海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2873.6億元,2015年增長到5519.5億元,年均增長13.9%,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

其中,第三產業財政收入占上海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從2010年的75.4%,上升到2015年的80.7%,提高5.3個百分點,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

與此同時,2015年,上海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和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分別達到2312.2億元、110.3億元和3269.9億元,財政收入的總量規模進一步擴大。

而在“十三五”時期,《規劃》稱,未來五年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時”和“勢”總體有利,但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

對於上海而言,財政收入開始呈現由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的平穩增長態勢,潛在增長速度放緩,加之政府和市場的作用邊界尚未厘清,除了保民生外,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防風險等增支需求仍然較大,預算的中長期統籌平衡難度明顯增大。

《規劃》也表示,“十三五”時期要推進完善政府舉債融資機制。

其中,市政府在國家批準的限額內依法舉債,區政府確需舉借債務的由市政府代為舉借;政府舉債通過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評級制度、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方式,遵循市場化原則;建立“借、用、還”相統一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研究建立政府資產報告制度和可償債資產與地方政府債務相匹配機制,完善風險評估預警機制、應急處置機制,確保不發生區域性和系統性債務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787

體彩 “十二五”銷6799億 “十三五”或競猜國內賽事

據國家體育總局8月11日消息,近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印發《體育彩票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在全面回顧“十二五”期間體育彩票發展取得重大成績的基礎上,對“十三五”時期體育彩票發展面臨的形勢、指導思想與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措施保障等4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系統規劃。

“十二五”時期,體育彩票深入貫徹《彩票管理條例》及《實施細則》,緊緊圍繞“十二五”規劃目標及任務,牢牢把握國家公益彩票的基本定位,鞏固發展基礎、轉變發展方式、拓展發展空間,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依法治彩能力不斷增強、管理水平有所提升、產品結構持續優化、渠道建設成效顯著、品牌傳播取得實效、技術支撐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銷售規模實現快速增長。據統計,體育彩票年銷量從2010年的694億元增加至2015年的1664億元,年均增長19%。自2012年以來,年銷量均超過千億元。“十二五”期間累計發行銷售6799億元,比“十一五”期間的總銷量增長180%,累計籌集公益金1762億元,為體育事業和社會公益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規劃》指出,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46號)已經實施,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性地位進一步提升,體育產業的發展方向更加明確,發展環境不斷優化。《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相繼發布,對體育彩票工作提出了總體要求,做出了全面部署,為體育彩票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規劃》的出臺,是體育彩票推進落實《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具體措施,為新時期繼續走好中國特色體育彩票發展道路,解決體育彩票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提供了框架性的解決方案。

當前,我國經濟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在此大背景下,《規劃》提出“十三五”時期,體育彩票將積極落實國家發展戰略布局和理念要求,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強化國家公益彩票的基本屬性,以“創新、協調、責任”三大發展理念引領體育彩票新發展,以“堅持科學發展、堅持依法依規、堅持市場思維、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作為下一階段開展體育彩票工作的基本原則和遵循。《規劃》總體目標是力爭到“十三五”末,體育彩票的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顯著改善,發行銷售規模進一步擴大,公益形象及責任彩票的理念更加彰顯,法制化、規範化水平不斷提升,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規劃》整體凸顯了“實”的特點。一方面,為了增強規劃工作的現實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確保總體目標的有效達成,按照“創新、協調、責任”的發展理念,結合各項工作側重及定位與整體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規劃》系統性的提出了6個方面的重點任務:構建發展新機制,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產品培育,積極拓展新群體,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構建多業態、多層次的渠道體系,統籌各類渠道資源,拓展發展空間;全員參與,系統建設體彩品牌,提升品牌形象;建設安全高效、權責清晰、監管到位的技術體系,為體育彩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積極穩妥推進體育彩票人才培養,強化能力提升,保障事業的健康發展。從目標導向的角度來看,這6項重點任務突出了不同工作任務在目標實現過程中的目標一致性,體現了各項工作服從於體育彩票總體發展目標的內在要求;從問題導向的角度來看,這6項重點任務是體育彩票解決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實現發展質量與效益全面提升的必由路徑。另一個方面,從積極履行體育彩票管理及發行銷售職能,做好發行銷售工作,推動各項任務有效落實的角度,體育總局印發《規劃》後,總局體彩中心也印發了樂透型體育彩票發展規劃、競猜型體育彩票發展規劃、即開型體育彩票發展規劃、品牌發展規劃、隊伍發展規劃等5個專項規劃。專項規劃以《規劃》為統領,對各項重點任務的落實進行了科學分解和具體部署,為各項工作有序實施提供了強有力抓手,是促進體育彩票安全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

從內容來看,《規劃》深入貫徹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大力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部署和要求,體現了以市場化思維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指導思想。為主動適應新常態,創新思路,勇於挑起新擔當,不斷滿足市場發展日益增長新需求的戰略目標,對於彩票市場和社會公眾高度關註的一些問題,《規劃》進行了深入研究、科學規劃、明確闡釋。例如,關於實體渠道發展方向的問題,《規劃》提出實體網點在鞏固體育彩票市場基礎和改善購彩體驗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大力拓展實體渠道網點規模,提升購彩者的便利性。關於將國內體育比賽納入競猜對象的問題,《規劃》強調要按照“平穩有序、健康發展”的原則推進。這既體現了對市場需求的回應,也符合競猜型體育彩票產品自身的發展趨勢。在現行的管理體制下,體育彩票下一階段將重點做好相關的技術準備工作,為實現競猜國內賽事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

為了確保規劃目標全面達成,《規劃》強調了4個方面的保障措施:加強體育行政部門對體育彩票工作的領導,協調整合優質資源支持事業發展;爭取相關部門對體育彩票工作的政策支持,共同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強化法治觀念和法治意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實現安全運營;建立規劃實施的管理機制,健全指標評價和績效考核體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884

專家:十三五煤電保守估算過剩1.6億千瓦 擱淺價值約2.8萬億元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近日提出,調控煤電需要組合拳。“長遠的方向是市場化建設,但是也不能單純地靠市場解決所有的問題,尤其是在中國特殊的國情和電力行業體制機制環境之下,行政措施和監管措施都得到位,方能保障調控到位。”

袁家海是在能源基金會與無所不能聯合主辦的煤電去產能研討會上提出上述觀點的。

近年來,受經濟進入新常態和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我國用電量增速趨緩,電力供需總體寬松,煤電行業利用小時數逐年下降。

根據中電聯月報統計,2016年上半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1797小時,同比減少138小時。截至6月末,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火電裝機容量10.2億千瓦,上半年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964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194小時。與上年同期相比,27個省份火電利用小時同比減少,其中,青海、福建和湖南火電利用小時分別減少897、663和633小時。

面對我國煤電行業過剩的現狀,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繼2015年10月聯合下發《關於做好電力項目核準權限下放後規劃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後,今年上半年能源局又接連下發了三份控制煤電不合理發展速度的文件——《關於進一步做好煤電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的通知》、《關於促進我國煤電有序發展的通知》、《關於建立煤電規劃建設風險預警機制暨發布2019年煤電規劃建設風險預警的通知》,三份文件被業內稱為“急剎車”,引發了社會關於我國煤電行業過剩現狀的一系列討論。

在《關於促進我國煤電有序發展的通知》中,國家能源局督促各地方政府和企業放緩燃電火電建設步伐,以應對日益嚴重的煤電產能過剩局面。此舉波及13省份暫緩、15省份緩建,一大批煤電項目將被取消、緩核。

“急剎車”文件發布之後的效果如何?袁家海認為,短期已經有效果,而長期效果還有待觀察。“5月份和6月份,煤電新建還是撲朔迷離的狀態,仍有13個項目共計1550萬千瓦開工建設,這說明文件發布之後,產出效果還有一定的時間。5~6月各省發改委沒有新批準的項目,這是積極的信號。”

中電聯剛剛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火電完成投資379億元,同比下降6.4%;上半年煤電投產2149萬千瓦,同比多投產367萬千瓦,電源裝機總量同比增長113.7%,超同期電力消費增速8.6個百分點,過剩進一步加劇。“全年新增5000萬千瓦,總裝機新增1.2億千瓦。過去我們說缺電的時候,煤電行業每年1億裝機是舉世矚目的,但是現在對這個數據解讀就有不同的視角。”袁家海補充道。

袁家海通過情景分析電力需求的結構性變化,預計2020年-2030年電力增速為:202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6.22萬億到6.99萬億千瓦時,“十三五”期間用電量年均增速2.29%到4.73%,2030年全社會用電量為9.10萬億千瓦時。

他的這一觀點,獲得業內許多專家的共識。

袁家海建議,“十三五”期間要繼續淘汰瀕臨退役的小火電。“和2012年、2013年上大壓小的淘汰不一樣,淘汰一定要區分省區的情況。如果這個省區(或臨近聯網省區)沒有太多可再生能源增長需求,處於絕對過剩狀態,那就該淘汰;如果這個省區有可再生能源靈活性的需求,即便是瀕臨退役的煤電也可暫時封存,今後再擇機淘汰。“

此外,袁家海建議,“十三五”期間封存4000萬千瓦的煤電機組,封存和深度改造8000萬千瓦機組,主要目的是做靈活性和輔助服務,在電力系統中主要承擔電力型機組的功能。

根據袁家海及其團隊的計算,這樣的安排可以保證2020年9.2億電量型機組的量級,其利用小時數是4300到4500之間,有比較好的經濟性。

“‘十三五’期間調控煤電任務非常艱巨。”袁教授總結道,“按照現在的匡算,保守是過剩1.6億千瓦。一個60萬千瓦的煤電,按照4500利用小時數,整個項目運營期的總經濟價值收入,包括初始投資,稅金和稅後利潤約是105億元。如果完全閑置,其擱淺資產價值就是105億元。如果1.6億千瓦的煤電擱淺,價值是2.8萬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934

“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出爐 力爭到2020年“班車到村”

8月11日,從交通部網站獲悉,日前,交通運輸部印發《“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簡稱《規劃》),結合貧困地區交通運輸發展的實際需要,明確了“十三五”期交通扶貧脫貧攻堅八大任務,進一步加強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強化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養護效能,力爭到2020年,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總體實現“進得來、出得去、行得通、走得暢”。

當前,中央脫貧攻堅範圍進一步擴展,脫貧攻堅進入關鍵沖刺期,打贏交通扶貧脫貧攻堅戰成為“十三五”期必須完成的任務之一。《規劃》指出,“十三五”期,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仍是交通扶貧的首要任務,提升運輸服務水平是交通扶貧的落腳點,推動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是交通扶貧的迫切要求。

《規劃》明確,“十三五”期交通扶貧覆蓋範圍包括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以及以上範圍之外的一批革命老區縣、少數民族縣和邊境縣,共1177個縣(市、區)。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統籌規劃,促進“點”與“面”、“內”與“外”、“城”與“鄉”交通運輸協調發展;堅守底線,推動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延伸;精準施策,合理制定交通扶貧目標和重點,推動“交通+特色產業”“交通+電商快遞”等扶貧新模式;因地制宜,實現交通發展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明確地方政府的責任主體地位,中央和地方合力推進交通扶貧脫貧攻堅。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交通扶貧脫貧攻堅將重點實施骨幹通道外通內聯、農村公路通村暢鄉、安全能力顯著提升、“交通+特色產業”扶貧、運輸場站改造完善、水運基礎條件改善、公路管養效能提高和運輸服務保障提升等八大任務。支持貧困地區建設1.6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和4.6萬公里普通國道,實現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具備條件的縣城通二級及以上公路;力爭提前1年完成托底性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設任務,解決貧困地區2.45萬個建制村、2.1萬個撤並建制村通硬化路;支持貧困地區約3.16萬公里資源路、旅遊路、產業路改造建設;支持貧困地區改造建設150個縣級客運站和1100個鄉鎮客運綜合服務站,實現所有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

“十三五”期,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普通國道、農村公路和縣鄉公路客運站建設中央投資約8480億元。《規劃》指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發展基礎差異較大,交通扶貧投資政策要在國省幹線公路、農村公路、農村客運站點等方面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規劃》要求,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要求,強化規劃組織實施,做好發展資金保障,鞏固和發展“大扶貧”工作機制,加強人才培養和科技支撐,全面提升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為貧困地區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946

三五互聯上半年凈利潤4095.54萬元 同比增長逾10倍

三五互聯12日發布上半年財報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7391895.53元,利潤總額38051973.53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0955447.32元,較上年同期分別上升36.75%,上升695.29%,上升1012.67%,主要原因系:(1)公司自2015年9月起將道熙科技納入合並範圍,該公司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8563321.22元,凈利潤36693528.44元;(2)公司本期處置子公司三五通訊及嘟嘟科技股權確認處置收益。

期內,該公司投資收益為13365229.58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93610.70元;營業外收入1088253.62元,同比減少46.33%。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2477478.34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0.04%,其中:企業郵箱實現收入22816894.53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28%;網絡域名實現收入17997157.56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07%;網站建設實現收入27937955.83元,較去年同減少6.26%;移動終端產品實現收入502151.09元,較去年同期減少91.15%;軟件產品銷售實現收入2783926.49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7.81%;移動電子商務實現收入15680727.91元,較去年同期減少9.85%;其他產品實現收入6195343.71元,較去年同期增加99.09%;遊戲產品實現收入48563321.22元。

分產品來看,本期移動終端產品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期分別減少91.15%、88.41%,主要原因系三五通訊本期整體業務量減少;以及從6月份開始不納入合並範圍。

本期其他產品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99.09%,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期增加938.56%,主要系本期公司結轉移動雲平臺運營項目技術支撐收入2226150元,成本2055193.10元。

本期主營業務增加遊戲產品,系公司自2015年9月起將道熙科技納入合並範圍,該公司本期遊戲產品收入為48563321.22元,成本為5448646.45元。

分地區來看,本期華南地區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192.92%,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期增加69.59%,系公司自2015年9月起將道熙科技納入合並範圍,該公司本期華南地區營業收入為46170038.66元,營業成本為5201285.97元。

本期其他地區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23.23%,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期減少40.33%,主要原因系三五通訊本期整體業務量減少,以及從6月份開始不納入合並範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061

人社部:“十三五”期間助1000萬人脫貧

人社部官方網站12日發布《關於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做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扶貧工作的意見》稱,“十三五”時期,將通過幫助有就業意願的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解決1000萬人脫貧。使每個有參加職業培訓意願的貧困勞動力每年都能接受至少1次免費職業培訓。

意見指出,明確輸出地要對跨省務工的貧困勞動力給予交通補貼。國家則會適時調整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支持和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提高貧困地區基礎養老金標準。

同時,意見提出引導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積極參保續保,實現法定人員參加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全覆蓋。 在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檔次時,對貧困人口保留現行最低繳費檔次,減輕其繳費負擔。探索建立政府或集體按最低繳費檔次為貧困人口代繳全部或部分養老保險費的機制。國家根據經濟發展、物價變動、財政收入等情況,適時調整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 金最低標準,支持和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提高貧困地區基礎養老金標準。

各地還要強化貧困地區人事人才支撐服務。力爭實現貧困地區縣級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基本覆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096

中醫藥“十三五”咋發展?提9大任務建10個健康旅遊示範區

日前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網站獲悉,8月11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式印發《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旨在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更好地為建設健康中國服務。

《規劃》提出發展目標,到2020年,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發展邁上新臺階,標準化、信息化、產業化、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健康服務可得性、可及性明顯改善,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和學術水平大幅提升,人才培養體系基本建立,中醫藥產業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之一,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更加廣泛,符合中醫藥發展規律的法律體系、標準體系、監督體系和政策體系基本建立,中醫藥管理體制更加健全,為建設健康中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貢獻。

《規劃》還提出大力發展中醫醫療服務、加快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推進中醫藥繼承創新、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弘揚中醫藥文化、拓展中醫藥服務新業態、推進中藥保護和發展、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積極推動中醫藥海外發展等九大重點任務。

《規劃》提出,深入研究中醫理論的核心內涵,加強對重大疾病、重大傳染病防治、治未病的聯合攻關和對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中醫藥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重大產品和技術成果。促進中藥工業轉型升級。實施中藥標準化行動計劃,持續推進中藥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加快形成中藥標準化支撐服務體系,引領中藥產業整體提質增效,切實保障百姓用藥安全有效。推動建立常用中藥飲片供應保障體系。實施中藥振興發展工程,提升中藥工業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立綠色高效的中藥先進制造體系。加快中醫藥信息化建設。構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健康信息雲平臺。推進“互聯網+中醫藥”行動計劃,促進中醫藥各領域與互聯網全面融合,實現遠程醫療、移動醫療、智慧醫療等醫療服務模式創新。完善中醫藥信息統計制度建設,建立全國中醫藥綜合統計網絡直報體系。

業界認為,2016年或將是中醫藥產業投資的最佳時期。高層今年以來已經持續確定中醫藥發展支持政策,傳統中醫藥行業有望加速轉型升級。

此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旅遊局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基地、項目)創建工作的通知》,計劃未來3年在全國建成10個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100個示範基地、1000個示範項目。據悉,此次下發的通知是對國務院《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等文件精神的貫徹落實,也是對國家旅遊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出臺的《關於促進中醫藥健康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的一次具體任務部署,必將對打造我國中醫藥健康旅遊品牌,探索中醫藥健康旅遊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推進我國旅遊業轉型升級,提升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109

二次元福利!十三五期間動漫企業進口環節免稅啦

8月18日,據文化部消息,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印發三部門《關於動漫企業進口動漫開發生產用品稅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稱,“十三五”期間,將繼續實施動漫企業進口動漫開發生產用品稅收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有關部門認定的動漫企業自主開發、生產動漫直接產品,確需進口的商品可享受免征進口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的政策。動漫直接產品包括漫畫、動畫、網絡動漫(含手機動漫)等。

據了解,為促進我國動漫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增強動漫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文化部積極爭取財政部等部委於2011年出臺動漫企業進口稅收優惠政策,對動漫企業進口動漫開發生產用品的進口關稅和進口增值稅予以減免,政策有效期到2015年底。2011年以來,文化部、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四部門每年均聯合認定獲得進口稅收免稅資格的動漫企業,促進了動漫企業生產開發技術的提高。

隨著“十二五”期間政策的到期,2015年下半年以來,文化部積極推動並配合財政部,開展了“十三五”期間動漫企業進口稅收優惠延期政策的制定工作。“十三五”期間《動漫企業進口動漫開發生產用品免征進口稅收的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也隨《通知》正式發布。

《暫行規定》對動漫企業進口稅收免稅資格的認定程序進行了優化,經國家相關部委認定享受進口稅收政策的動漫企業將不再需要在“動漫企業證書”上進行標註,而是依據文化部、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每年公布的通過認定企業名單,享受下一年度進口稅收政策。同時,《暫行規定》對享受進口稅收政策的動漫企業的責任進行了進一步明確,對於以虛報情況獲得進口免稅資格的,不僅將撤銷進口免稅資格,還將追繳已免稅進口有關商品的相應稅款。

業界普遍認為,在動漫產業和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進口免稅政策延期是一項重要利好,將提振產業發展信心,推動動漫企業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據悉,下一步,文化部將會同相關部委,積極做好享受進口稅收政策動漫企業的資格認定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962

浙江新能源汽車十三五規劃出爐 實施六大重點工程

從浙江省發改委獲悉,《浙江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已經正式印發,其中規劃的總體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建成布局有序、便捷高效的充換電設施網絡,形成覆蓋全省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格局,打造一個新能源汽車制造和推廣應用協調發展的產業生態系統,形成全國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

規劃聚焦四大重點領域,包括重點突破整車產業化瓶頸,提升發展關鍵零部件及基礎材料,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技術,協同發展充換電技術和裝備四大重點領域。

規劃還提出實施六大重點工程,包括培育重點骨幹企業,狠抓一批重大項目實施,構建產業創新體系,深入開展推廣應用,打造“互聯網+”汽車新模式,加快充換電設施建設。在打造“互聯網+”汽車新模式方面,包括積極探索5G網絡智能汽車智慧交通應用示範。推進智能汽車、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5G網絡試驗一體化應用的探索試驗,大力支持杭州西湖區、桐鄉市開展5G網絡智能汽車智慧交通應用示範。建立試驗驗證能力和應用示範區,建立智能汽車、智慧交通標準體系平臺,建立系統級試驗驗證及綜合數據分析平臺,建立綜合的基於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智慧交通服務體系。

規劃還進一步確定了此次“十三五”能源汽車發展的具體目標,包括:到2020年,力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新能源汽車整車產能規模達到50萬輛以上,形成年生產動力電池100億安時的生產能力。培育年產值10億元以上新能源汽車骨幹企業20家。建成杭州、金華、寧波、湖州、臺州等5個產值百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創建和培育10個以上省級新能源汽車特色小鎮。到2020年,形成覆蓋全省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格局,“十三五”期間累計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23萬輛以上,新增公務車采購中新能源汽車占比不低於50%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4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