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代言】億萬身家青年再創業:緣何鐘情一只杯子?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10/149311.html

i黑馬:十年前的意外收到的一只杯子,不僅成了他心愛的寶貝,也成了他心目中制造產品的標準:用心創造有藝術感的產品。這不僅讓他收獲了事業上的成功與財富,也讓他在功成名就之後發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看ocup創始人尹繼聖講訴他與一只杯子的不解之緣。
 

“白色情人節福利”:50個不僅性感、還能“暗送秋波”的ocup智能水杯,點擊“i代言”,1.1元開搶!


呆萌總裁與一只杯子的“半生緣”

大家好,我是ocup的創始人尹繼聖。還有幾天,就是全世界的白色情人節了。每當情人節來的時候,男孩子會買一盒巧克力,送給自己心愛的女生;而女孩子呢,可能會買一個杯子,送給自己傾慕的男生,也許是“一杯子,一輩子”的寓意,以表達自己的傾慕之心。而我這個中年人,在過去的小半生中,似乎也跟杯子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

十年前,我的一個瑞典朋友有一天給我帶來了兩只杯子。當我打開包裝盒之後,我簡直被它精美的設計給驚呆了。很巧的是我當時的女朋友也是一個“杯控”,她看到之後也超級喜歡。整天死纏爛打要我送給她,但是我當時真的是,太愛這個杯子了,我還是沒舍得給她。

一個杯子竟然可以如此用心地被制作出來,而且我當時我正準備制作自己的產品,就把它放在我的辦公桌上,來提醒我從此之後我也要像制作這個杯子一樣的用心的有品質的去創造我自己的產品。

發現內心,創造中國人的tea meaker

當國內的諸多廠家還是靠低價低質的山寨模式去創作自己的產品、銷售自己的產品的時候。我就時刻用這個杯子來提醒我用心的創作去設計我們自己的產品。而且我們鎖定了像瑞典、德國等這樣的高端市場。直到我們每年銷售額差不多超過三個多億。似乎業績也越來越好,但是我總覺得少點什麽東西。

我認識的一些特別喜歡喝茶的老板,在辦公室里面準備了精美的茶具,甚至聘請了漂亮的茶師,便於每天在辦公室喝到一杯好的茶。普通的白領不可能有這樣的條件啊。有一天晚上我加班到很晚,趁同事都走的時候,去把同事的辦公桌看了一個遍。當我看到他們放在桌上的杯子,有各種各樣的陶瓷杯、甚至是紙杯的時候,我覺得簡直是慘不忍睹。為什麽我們中國人的生活就過得這麽糙呢?為什麽我們不能在辦公室當中非常輕松得得到一杯好的茶呢?

我想我是一個做智能硬件的,而且我也喜歡喝茶,而且我又如此的喜歡杯子的設計。我為什麽不能去創造一款讓我們的白領們、辦公室的同事們輕松得得到一杯好茶的智能的茶杯呢?

當我這個念頭萌生的時候,我似乎找到了這麽多年中,我覺得自己缺少的那一點東西--我要創造一款屬於中國人自己的tea meaker。

智能水杯市場亂象,堅定創造決心

當我覺得我的想法比較成熟之後,有一天早上我告訴我老婆我要做一款智能水杯。結果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我老婆當時就噴了。她說現在市面上,已經有好多人做了智能水杯了。你還是好好幹你的事業吧,為什麽要去做一款破杯子呢。我明天就去給你做買一款智能水杯回來,第二天她果然給我買了一款回來。

當我看到這款杯子的造型的時候,簡直是似乎慘不忍睹。但是我還是用心得去體驗了一下它所謂的智能。當我打開說明書,看到所謂的喝水計劃的時候,我簡直是笑噴了。我一個平時得了病,都可能不按時吃藥的人,怎麽可能靠一個喝水計劃,來去讓自己變得喜歡喝水呢。

後來我在朋友圈里也跟朋友分享,沒想到的是,他們當時也有幾位買了同樣的杯子。他們告訴我早就當做筆筒了,所謂智能,根本就沒法做到智能。從此我就堅定了我要做一款真正的、健康的、有設計感的智能水杯的決心。

顏值高、真正智能的水杯是如何誕生的?

我做的這款產品顏值一定要高、一定要給人帶來健康、然後最重要的是我要做成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智能水杯。

說到顏值高,我拜訪了韓國、德國、瑞典的多位知名的設計師。最後我敲定了跟來自於丹麥的前設計協會主席Troels先生一起來合作創造這款水杯。開始合作之後,我跟他們的設計師團隊沒天沒夜地經過多番的討論,最後我們設計的圖紙竟然高過於我。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們經過多番的嘗試,從圖紙到3D打印,到試制了各種的手版,之後我們終於做成這版優雅的產品。

大家看一下ocup的廬山真面目,像不像一個美少女的優美的身體曲線,大方又不失性感.當然女孩子也不要失望,我們有一處特溫馨的設計,看像不像一個美少年的人魚線呢?

除此之外,我們還別具用心的用了磁吸附的技術、杯蓋和杯體之間用了磁的吸力.而且呢茶漏和茶蓋之間呢,也是簡單便於操作的吸附方式。這樣的當你沖完一杯茶之後,將水控出來放在杯蓋上,不會搞得到處是臟水。

為了達到健康的目的。我們選用了嬰兒奶瓶所用的高硼矽,這也是全世界最幹凈的一種食品的容器材質。而杯子的外觀,在我們經過十多次的選型之後,最終選用了來自韓國的食品級的PCDG和ABS,不僅達到百分之百的安全,而且呢可以處理成嬰兒肌膚一樣的光滑的感覺。

而開發過程當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做到真正的智能。譬如說側水量,他們都是用了稱重的技術。首先你每次喝水之前,都要放在桌子上稱一下,在我看來簡直是反人類。而且稱重怎麽會可能做到準確測量水量的效果呢?我們用了電容的技術,不管你拿在手中還是放在桌上都可以實時監測到水的容量。譬如測水溫,他們是用了傳導的技術,大家知道冬天和夏天熱傳導的速率是不一樣的。而我們用了紅外傳感的技術,既可以做到適時,還可以做到精準。

為了讓喝水做到真正的有趣,我們獨創地采用了最先進的手勢感應技術。通過左右切換,可以知道當前已喝多少水量,還可以知道當前水的溫度,還可以通過上下切換來開啟和關閉保溫和暖手的功能。除此之外,你還可以通過app看到你的伴侶有沒有及時的喝水,還可以通過app發送信息,而信息將會顯示在杯子的下方,讓彼此的關愛變得生動起來。這就是我們智能的理念讓你去享受智能,而不是為了智能而去智能。

在紐約時代廣場,讓全世界見證你的愛

近期我們在京東眾籌上發起了“為愛眾籌”的活動。凡是在此期間,支持ocup的小夥伴,我任性的決定,你都有機會獲得將你對對方愛的宣言上傳到紐約時代廣場的納斯達克大屏,讓全世界見證你的愛!這就是ocup,one cup for love。我是尹繼聖,我為ocup代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209

港A40中一只可能的十倍股:從“互聯網+”的邏輯說起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016

港A40中一只可能的十倍股:從“互聯網+”的邏輯說起

作者:格隆匯 左龍右鯉


編者按:在格隆的文章《港股的未來:40、400、4000、40000》中,有一個最後的一個猜想:誰會是這波行情的十倍股?
每一波大行情,必定會出現10倍股。這類公司,除了一定的機緣湊巧,其最大兩個特征是:

1、合適的市值;

2、有還算不錯的基本面,但最關鍵,具有能脫離基本面約束的想象空間(任何股票短期漲十倍,一定是需要脫離基本面的);

這是我們正在認真尋找和研究的課題的,我們期待能夠找到,並分享給大家。

今天我們分享第一只貌似有十倍潛質的標的——我們並不很確認。還是那句話:這不妨礙我們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港A40中一只可能的十倍股:從“互聯網+”的邏輯說起

作者:格隆匯 左龍右鯉

最近格隆匯推出了港A40指數,作為格隆匯的老朋友,左龍大叔十分開森,第一時間掃描了一下40個股票,果然是大票穩,中票猛,小票勁,格隆老師的功力非同一般。其中,左龍大叔熟悉的TMT板塊更是黑馬奔騰,有一只還是有十倍增長空間的Tenbagger大黑馬。(現在能從下表中猜到是哪只,左龍大叔再送多一支,買一送一,就是那麽任性)


背景:“互聯網+”將引爆第三次互聯網世界大戰

猜不到?不要緊,左龍大叔這就介紹這只潛在的十倍黑馬股。

大家都知道克強總理親自為“互聯網+”帶鹽後,現在各行業的各種公司都在往互聯網+這個風口聚集,請各位註意,總理說的是“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這里面區別還是挺大的,說明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核心方向還是從互聯網+過去,而不是從傳統行業+過來,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銀行去做網上銀行,與騰訊阿里做銀行的區別,雖然現在WEbank和MYbank,還沒正式開展業務,但慢慢的大家能感受到互聯網+和+互聯網的區別的。

理解到互聯網+的重點在互聯網後,就不難理解互聯網+的重點在於“移動互聯網+”,否則,這和2000年那波以PC互聯網為代表網絡股泡沫有什麽區別?而移動互聯網+的重點又在“移動互聯網”,說到移動互聯網,不得不提互聯網的前兩次世界大戰。

互聯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混沌初開的PC互聯網時代,大家的目標是探索出互聯網的盈利模式,廝殺的結果是誕生了BAT三巨頭,分別代表了廣告(百度)、遊戲(騰訊)、電商(阿里)三大互聯網盈利模式。

而BAT格局沒有維持多久就發生了第二次互聯網世界大戰,就是以微信崛起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登船大戰,戰爭的結果是產生了TABLE的格局,其中百度(B),阿里(A),騰訊(T)繼續繼承了PC互聯網時代的優勢順利過關,雷軍(L)憑借著小米手機成功屌絲逆襲,擠入了TABLE,周鴻祎(E)憑借著安全衛士和手機助手等幾款超級APP也坐上了移動互聯網這張TABLE。但移動互聯網的競爭格局只是剛完成了登船階段,還遠沒完全定型,很快就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了,而這次大戰的引爆與一只格隆匯港A40指數成分股密切相關,這次大戰將是模式之戰。

移動互聯網的四個模式

互聯網的競爭不是比誰有錢,否則中移動、人民搜索等土豪早就壟斷互聯網了,互聯網的競爭是業務模式之爭,是領軍人物的眼光之爭。而移動互聯網這張TABLE里面有四種模式(見下表)

BAT都是上市公司,他們的模式大家都很清楚,左龍大叔就不啰嗦了,反而是小米的模式大家沒搞明白,一是因為他不是上市公司,二是雷軍早期一直韜光養晦低調幹活,三是大家都不相信中國能出一個蘋果,其實小米的模式就是對標蘋果公司的蘋果模式。所有果粉都知道,蘋果模式由以下3+2五個部分構成:

1)硬件:蘋果手機(觸屏+自有CPU)

2)軟件:IOS手機操作系統

3)服務:APP STORE 應用商店提供上百萬的應用服務

4)渠道:蘋果官網+線下實體店

5)領軍人物:喬布斯

這五個部分整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蘋果模式,而小米就是這個模式在中國的實踐者(見下圖),現在你知道為什麽小米能值450億美金了吧,因為人家對標的是7000多億美金市值的蘋果模式。

蘋果模式其實非常清晰,但由於中國沒有自己成熟的手機操作系統,只能選用了谷歌提供的安卓系統並在安卓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因此無法真正意義上的100%複制蘋果模式,但無疑小米已經是最接近蘋果模式的實踐者(蘋果模式五大要素,雷軍做到了4個),換句話說,誰能夠完美的中國執行出蘋果模式,他將獲得蘋果般的江湖地位及估值。

這個道理TABLE的五位大佬都很清楚,所以他們都曾經以各種方式在做手機(詳細情況請看格隆匯另外一篇文章《中國新首富即將誕生,緩期五年執行》),但競爭的結果是小米暫時勝出,因為只有雷軍一人“ALL IN“去做,並且嚴格複制蘋果模式。

但有一位TABLE大佬一直念念不忘,也決定ALL IN跟進了,他就是周鴻祎。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蘋果3+2模式才是周鴻祎的真愛!

你可能已經發現,TABLE中的E——周鴻祎沒有模式!

的確,奇虎的免費殺毒安全模式在全世界沒有對標,屬於中國特色,這也是周鴻祎非常牛的地方,自創遊擊隊打法並存活下來。但獨創模式不代表是最賺錢的模式,全世界互聯網公司已經證明了最好的模式就是:谷歌/百度的搜索、亞馬遜/阿里巴巴的電商、facebook/騰訊的社交,及蘋果/小米的軟硬一體這四大模式。所以,老周在坐穩安全老大地位之後必然不甘心排名墊底,會往這四個模式滲透,接下來發生了著名的3Q大戰(360與騰訊),和3B大戰(360和百度),3Q大戰以小馬哥那個艱難的2選1決定險勝而結束(其間有工信部調停)。之後老周選擇了搜索引擎這個方向突圍,推出了瀏覽器和360搜索,都取得了讓人驚羨的業績:360瀏覽器一推出就獲得了30%+的市場份額,360搜索推出第一天就獲得了10%+的份額,這都是相當牛的業績,老周也贏得了互聯網“戰爭之王“的榮譽稱號。

但好景不長,前述第二次互聯網世界大戰爆發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搜索引擎模式受到了挑戰,連搜索引擎老大百度都是經過一系列收購才勉強過關,但也已經元氣大傷,市值與騰訊、阿里相去甚遠。360作為PC搜索的追趕者,在移動搜索中更是優勢盡失,移動搜份額甚至不如阿里的神馬搜索和騰訊的搜狗搜索(整合了騰訊的搜搜)。

顯然,搜索這條路是走不下去了,正所謂,“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老周愁得白頭發都多了幾根。

這段期間,雖然360的利潤屢創新高,但是股價就是腰斬,市值跌破百億,連京東的強哥都不如——老虎不發威,大家還真當他是病貓了。但,互聯網戰爭之王的稱號並非浪得虛名的,老周很快找到了新戰場,四大模式中,社交和搜索都幹過了,360的流量正賺著電商們的廣告費呢,沒必要再去做電商,那就剩下蘋果模式了。雖然最難,卻是最性感的一個模式。

老子幹不過大小馬,難道還幹不過雷軍嗎?

老周決定進軍蘋果模式,造手機了,而且是ALL IN(“賣車做機”,賣掉了自己的心愛奔馳,並直接離開北京南下深圳辦公。左龍再透露一個秘密:老周的辦公室離格隆匯的辦公室非常近)!

雷軍造機VS 周鴻祎造機

其實,雷軍和周鴻祎幾乎是同時做手機的,在雷軍2011年開始做小米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但周鴻祎可能是唯一看破他模式的人,而且最看好他的模式,因為這就是蘋果模式阿。

老周看明白後2012年就立馬推出360特供機,跟進小米的模式,但是當時老周一念之差,沒有下決心自己做,而是去找傳統手機廠商合作——這個決定後來讓老周的腸子都悔青了!

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去說服傳統手機廠商。光說服他們就花了半年,因為傳統手機廠商最早對小米是很不屑的。被說服之後,他們半信半疑地做,做的過程當中,稍微遇到點困難他們就會質疑、退縮。而且他們DNA確實和互聯網思維太不一樣,所以做得很費力,最後360特供機以慘敗收場。對於360特供機的失敗,雷軍有過這樣的評價:“小米做什麽東西自己都能控制,你呢?你在做互聯網,但是手機的事你控制不了。你是兩家公司,各懷鬼胎,它不是真正的一體,所以你是沒有辦法跟我競爭的。”“你不能指望用一個部門,或者一個部門總監帶幾十上百個人,來和我親自帶幾千人的隊伍競爭“

在失敗面前,老周坦承:“最早做手機這個方向看對了,但是方法是錯的,有時候你看到了一個機會,但是如果你不能夠有All In的思路,全盤壓上,你不能去賭,不能親自去做,而只是說弄一個部門,(把它當作)眾多業務中的一個,這種做法其實是不太可能能做成的。”

正是深刻總結了360特供機的失敗原因後,老周再次造機,決定先搞定最不穩定的環節——硬件(制造、供應鏈管理、售後)!

2014年12月,奇虎360正式宣布,已與酷派(2369HK)結成戰略聯盟,向酷派投資4.0905億美元現金成立一家合資公司,而奇虎360將持有該合資公司45%的股權。也就意味著合資公司的估值為9億美金,酷派占55%。各位觀眾,左龍大叔前面說的有潛力成為十倍股的黑馬至此已經露出真容:正是酷派集團(2369HK)。

周鴻祎如何二次造機?

“造機”只是簡單的說法,如前面左龍大叔分析,老周這次並不是簡單的做手機,而是要完美的複制蘋果模式,包括硬件+軟件+服務+渠道+周布斯。

1)硬件:與酷派合資,利用酷派在手機領域多年的生產制造優勢,解決互聯網公司造手機最困難的手機設計、專利、制造、供應鏈管理、售後服務等環節。其中酷派擁有超過5000項手機專利,具有知識產權方面的優勢。

2)軟件:這個是奇虎的強項,奇虎本身就是做軟件起家的,而且是離操作系統底層更近的安全軟件,這個實力在3Q大戰中已經得到證明,QQ和360安全衛士雖然都是軟件,但是360安全衛士屬於內核級程序,QQ只是應用層提供服務。因此,左龍大膽預測,老周做手機在軟件這個要素上的終極目標極可能是做操作系統OS,對,你沒有看錯,也就是中國人自己的手機操作系統!(事實上,3月底,360OS社區已經上線)

(猩猩手中的緊握著的是安卓機器人,代表什麽呢?)

當然,做中國人自己的手機操作系統是第二乃至第三階段的任務(如果做成,就不是十倍股了,只有天空才是他的天花板),目前在做手機的早期,還是會延續小米的做法,先發布一款基於安卓優化的ROM(類似米UI),這款ROM將死磕小米的米UI,主打四大賣點(見下圖)

360OS的四大賣點在圖中的四個小圖標,第一個很明顯,是閃電,代表運行速度快(適合玩遊戲),至於另外三個代表啥?左龍大叔先賣個關子,如果本文閱讀過10萬,我就再寫一文唄。還不快點轉發分享!

3)服務:由於360的手機助手本身就是前三名的分發市場,聚集了大量國內的APP開發者,並且對他們有較大影響力,這部分比小米有優勢,上線第一天就可以秒殺小米。以後如果推出自己的OS,也可以第一時間找到開發者參與(只要在安卓分發渠道導點量就能吸引開發者加入)

4)渠道:由於360本身掌握了全網約30%的流量(360搜索、瀏覽器、多個超級APP),本身就為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貢獻流量,自有流量這個優勢也是小米不具備的,之前做特供機時是直接上廣告就賣,這次會有所改進,推出專門的電商網站奇酷網(www.qikoo.com),再加上和各大電商平臺的良好合作關系,網上分銷渠道可以在短時間內建成,自有流量方面會遠超小米,最近360在京東合作銷售了2萬智能攝像頭,僅僅用了26秒,銷售勢頭喜人。

5)周布斯:蘋果模式五要素中最難的其實是領軍人物喬布斯,很難想象沒有喬布斯的話,蘋果能做成今天的成績,喬布斯是真心想做好一款手機,追求產品的極致體驗,是個極好的產品經理。

而在TABLE中,老周是最好的產品經理,左龍大叔經常YY:如果TABLE一起合夥開公司,他們的分工應該是這樣的,馬雲做CEO,小馬哥做COO,李彥宏做CTO,老周做產品/運營,雷軍做市場,這個組合肯定可以秒殺蘋果谷歌,可惜,世界上沒有如果阿。

用老周自己的話來說:“我對產品的興趣,會大於對商業的興趣。這個沒辦法。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中國很多人裝喬布斯,我恰恰覺得他們不是喬布斯。他們都是商業里的精英人物,都精明得要死,一個個都特別懂商業。”周鴻祎的氣質是最接近喬布斯的,也最有可能成為中國的周布斯,這點以後大家會慢慢認識到的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其實在蘋果模式5要素中,除了硬件以外,在軟件、服務、渠道、領軍人物四個要素,周鴻祎都可以超過雷軍,特別是軟件及渠道,唯一不確定的是硬件。這也是周鴻祎願意出4億美金卻只占合資公司45%的原因,酷派實際上享受了硬件的估值溢價。熟悉手機行業的朋友應該知道,現在中國的手機硬件差異會非常小(如果把小米和華為的LOGO貼掉隱藏起來,大部分人是分不清誰跟誰的)。

因此,左龍大叔相信,有了酷派的加盟,周鴻祎在蘋果模式中的五要素都齊全了,只要執行過程中不出現重大失誤,大概率會和小米華為成為三巨頭的格局!

奇虎/酷派手機正在有條不紊的籌備中

經過左龍大叔多方了解,奇虎酷派做手機的計劃及時間表大概是這樣的

1、品牌:會啟用新的手機品牌,5月份公布

2、價格:3500元到4500元,高逼格的

3、首批備貨庫存:100萬臺

4、賣點:主打安全,軟件和硬件完美結合,這是360做安全的特有優勢

5、種子用戶:3月份搭建論壇,重點發展程序猿\攻城獅\產品狗\設計貓四種用戶

6、OS:6月份發布,基於安卓系統的ROM

7、手機上市:8月底或9月初

8、銷售渠道:自有電商網站及其他電商平臺

以上不一定都準確,但說明一點,人家真的是很認真、很認真、很認真、很有誠意的在準備一款手機,絕對值得期待。

關於酷派的估值——港股模式(保守型)

酷派目前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估值,一個是原先的傳統手機業務,另外一個是合資公司的股權價值。

1、極度悲觀:合資公司的手機完全失敗,合資公司的股權價值為0,公司只計算原有傳統業務的價值,且只按1PB算,約值33.5億(0.78元),但這個情況至少不會在今明兩年內出現,證偽也需要給老周點時間不是?

2、謹慎樂觀:在產品上市銷售前,傳統業務仍只按1PB算,合資公司股權價值維持不變,酷派占55%約值38.4億,兩部分相加為71.9億(對應股價1.67元),目前公司股價也正好在1.7附近,說明市場處於觀望態度。考慮到最近解放軍先頭部隊南下,股價才從1.3上漲到1.7,今日有所長高,說明新進入的解放軍先頭部隊傾向於看好

3、樂觀:產品上線,定位在3K+,月銷量20萬臺,說明模式基本成功,按照小米的玩法,合資公司會每年融一次資,估值翻5到10倍,按5倍算就是45億美金,假設酷派被稀釋15%後,持有合資公司股權約163億,加上傳統業務價值共196億(對應股價4.57元

4、非常樂觀:2016、2017年產品銷售完成爬坡階段,月銷售過300萬臺,說明老周的模式已經對小米構成威脅,對標小米,奇虎酷派手機3年內做到小米一半的規模是完全可能的,按小米目前450億美金估值(小米估值是市銷率3.6倍)算則為225億美金。酷派持有部分股權約值90億美金(對應股價17元,Tenbagger)。

關於酷派的估值——A股模式(進取型)

1、對標小米:由於酷派合資公司采用了與小米完全一樣的模式,對標小米的成長路徑將成為主要邏輯,一旦酷派合資公司的銷量符合小米的成長路徑,市場將會給予小米類似甚至更高的估值,左龍大叔判斷,老周在3年左右可以做到小米30%到50%的規模

2、港股唯一的周鴻祎概念股:作為TABLE中的成員,可以對標TABLE中港股小夥伴們,比如阿里健康、阿里影業、華南城、金山軟件等,沒有一個不是大牛股

3、對標美股奇虎360:由於酷派是和奇虎合資的,未來酷派的股價走勢大概率會與奇虎股價聯動

4、對標安卓/蘋果:一旦360研發出合格的手機操作系統(或者正式宣布進入研發階段),市場將憧憬中國人自己的手機操作系(只要做出來,無論好用與否,政府都會當寶),按A股的玩法,這時候股價可以擺脫地心引力,向天空奔去


至於給予什麽估值,左龍大叔不是金融圈人士,其實不專業,但是酷派的估值多少取決於和360的合資業務是否成功,作為IT界的老兵,我個人相當看好這次合資,應該看好老周,原因前面已經說過了,這里總結一下:

奇虎酷派是一家現階段對標複制小米模式的純正互聯網創業公司,未來可能推出中國自主手機操作系統PK安卓,完美複制蘋果模式的TABLE玩家。同時,酷派也將是港A定價模式典型代表案例。

(左龍大叔是老周的粉絲,以上分析有強烈的個人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跟風需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859

中航科工(2357.HK)——一只打折嚴重的純粹軍工股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098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4-18 10:05 編輯

中航科工(2357.HK)——一只打折嚴重的純粹軍工股
作者:格隆匯 Adam

最近A股行情火爆,港股表現不溫不火,AH差價大的個股是市場中為數不多的亮點,可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只“類AH”差價很多的一只股,它就是中航科工(2357)。


沒錯,嚴格來說,中航科工並不是一只AH股,但它旗下控股了4家A股上市的軍工企業:中直股份(600038),洪都航空(600316),中航電子(600372)和中航光電(002179),這些都是A股大名鼎鼎的軍工企業(中直股份就是原來大名鼎鼎的哈飛股份),我們可以變相等同於把中航科工去對標這4家A股上市軍工企業。


中航科工在我看來主要看點有兩點:


看點1:折價巨大
我們先從這四家控股的軍工企業的市值開始看。如下圖所示,中航科工在這四家所持有的市值約為486億人民幣,中航科工自己的市值為320億人民幣。

僅算這一塊,中航科工的價格差不多就打了個61折。但是問題是中航科工的業務可不只是控股了這四家公司這麽簡單。


再看資產和收入


中航科工的合並財務報表對中直股份采用權益法,按百分比合並,對其余三家采用100%合並。如上圖所示, 這四家上市公司對中航科工貢獻了總資產和收入的70%不到。但中航科工的市值卻只有這些的61%。所以如果對標這些A股公司,那麽中航科工真的是超級便宜。


最後還可以看下中航科工還參控股了哪些公司


上面說了這麽多其實就一個意思,公司股價對A股折讓很大。這從估值上也可以感覺出來。中航科工動態PE為40,PB為2.89。 而A股的航天軍工平均動態PE為121,PB為6.48。

看點2:軍工概念-A股不死鳥
如果作為一只港A股,沒有概念那一切都白搭。但他的概念對解放軍和A股大媽來說再簡單明了不過,港股中最最最純正的軍工股。中航科工在集團中的定位是一家控股平臺,而2357所主要控股的4家上市軍工企業(中航電子,中直股份,中航光電,洪都航空)均為中航工業旗下各板塊的資產整合平臺,我們完全有理由去猜測各種可能的資產註入。A股炒軍工,炒的也是這軍工資產證券化, 例如中航電子旗下的5個研究所(自控所/計算所/上電所/雷電院/電光所)12年利潤17億元,中航電子13年全年利潤才7億元;還有哈飛集團和昌飛集團的總裝、試飛資產也有待註入哈飛股份,其中部分資產已經托管到上市公司。13年哈飛向中航工業成員單位出售商品及勞務發生關聯交易金額94.85億,占哈飛13年收入87.6%,可以理解為待註入的總裝和試飛資產收入。成飛集成資產註入前後股價15元—68元的表現已經讓人瞠目結舌了,雖然後來又叫停,但是對於洪都航空來說未來核心防務資產註入的機會就更大了。


成飛集成股價走勢:


而A股的成飛集成,在資產註入失敗後股價仍舊拉了起來——很好的說明了軍工不死鳥的特性。而在AH聯動的背景下,中航科工怎麽也應該算是只鳳凰。

(文章代表作者特定立場和看法,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486

南車時代電氣:一只被低估的高鐵股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087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4-17 13:44 編輯


南車時代電氣:一只被低估的高鐵股
作者:榮令睿


1、中國南車主要子公司


2、對於株洲所


收入方面:株洲所全部為224億元  2014年南車時代新材120億元,時代新材60億元。其他全部子公司為45億元左右。
利潤方面:南車時代電氣自己就近24億元,而株洲所全面利潤也是這麽多。其他有些子公司是虧損的。

南車時代電氣是株洲所的核心。

動車組牽引系統、制動系統、控制系統是高鐵的最重要的核心。而株洲所是這領域的最領先的。

“南車時代電氣成立於2005年,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行業處於領先地位的車載電氣系統集成商和供應商,擁有完全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電氣牽引和網絡控制技術標準和體系。目前在國內高鐵、大功率電力機車、城市軌道車輛市場的綜合占有率超過60%以上,世界上現有運營時速最快的380A高鐵動車組,就是由其提供牽引和控制兩大關鍵系統。該公司2006年12月在香港H股上市,2014年,年營業收入突破百億元。”

市場對南車時代電氣的估值目前低於中國南車。

(來自瑞道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495

买入蓝港互动(8267.HK):投资“5年前的雷军”(二)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http://xueqiu.com/8073911649/41487705
一、上市前产品概览:优秀,但非完美

$蓝港互动(08267)$  只赶上了端游的末班车,又错过了页游的第一波浪潮,终于在2013年抓住了手游的爆发,敏锐的在13年初高调宣布“以后请叫我们手游公司”。那时候最火的是《大掌门》和《我叫MT》,大部分手游公司也在这股风潮下开始立项卡牌游戏,但蓝港却抓住ARPG这一未经验证的类型并最终取得了成功,后来有玩笑说,王峰的命太硬,必须有“刀光剑影”才能做成。

蓝港前期成功的产品有《王者之剑》、《苍穹之剑》和《神之刃》,其中《王者之剑》是最早上线成功,在2013年底达到流水的顶峰,《苍穹之剑》于2013年底上线,在2014年上半年接过前任的大旗,《神之刃》是2014年的产品,在下半年成为营收的主力。2014年下半年,《萌将冲冲冲》和《英雄之剑》陆续上线,截至目前情况一般。


(1)从流水来看,《王者之剑》、《苍穹之剑》的峰值在3000万,《神之刃》超过4000万,但考虑到手游市场的增长,单产品其实谈不上特别爆发,尤其是2014年有腾讯和《刀塔传奇》光芒的掩盖;

(2)三款产品衔接的还不错,2013年同时期发家的手游公司,大多数已无踪影,如果只有一款《王者之剑》,那蓝港2014年将会非常艰难,说明至少蓝港是对未来规划充分的,当然也可以说运气还OK;

(3)《王者之剑》、《苍穹之剑》是自研产品,《神之刃》是代理妙趣横生的产品,蓝港在自研和发行环节都体现出业务的能力;

(4)蓝港的成绩本应该更好,但2014年很不幸成为了站队渠道的牺牲品,之前《王者之剑》、《苍穹之剑》都在360前十游戏中,但《神之刃》蓝港选择了应用宝,而且被一贯低调的腾讯一反常态拿来晒数据,与360晒的《刀塔传奇》直接对抗,直接把蓝港推上了风口浪尖,而蓝港在IPO前还拿了百度2000万美金的D轮,与腾讯、百度如此靠近的结果就是后来在360渠道前十中再看不到蓝港的产品。



蓝港游戏的状态还是和王峰团队的特点吻合的,专业性使蓝港的游戏保持了不错的开发水准,但很难称得上在产品上有多么极致,反过来,他们多数出身营销和渠道,在营销推广上的光芒似乎更甚。一句话来概念蓝港IPO之前的手游产品和公司的状态:优秀,但远非完美。

二、十万个冷笑话:这个世界大有搞头

今年上半年蓝港的重头戏是3月18日上线的《十万个冷笑话》。《十冷》应该是蓝港转型手游以来最成功的,上线3天APP Store双榜前十,全平台DAU突破142万,日充值收入突破500万元,粗略估算第一个月流水有望达到7000万。

(1)IP战争的几个方向

手游行业竞争已白热化,大IP是行业共同的追求,我们就不科普IP的重要性了。目前看起来,IP的方向也有很多。

1.动漫IP。美漫IP,海外如《冰雪奇缘》等游戏很火,但国内似乎还没有大成的美漫IP手游;日漫IP如《灌篮高手》《海贼王》《圣斗士星矢》已经开始被一些大厂拿来重金打造;另外还有二次元的产品如《崩坏学园》《战舰少女》;国内动漫成功的作品非《秦时明月》莫属。

2.文学IP。一派是金庸、古龙等大作改编,如《大掌门》《神雕侠侣》;另一派则是盛大文学旗下大神为代表的《莽荒记》《斗破苍穹》等。

3.影视剧IP。如《武媚娘传奇》,后面还有《武林外传》《龙门客栈》等。

4.综艺节目IP。《爸爸去哪儿》、《跑男》。

5.端游页游IP。网易的《梦幻西游》,多益的《神武》,其实《我叫MT》也是变相靠魔兽的IP。

(2)动漫IP的几个细分方向

我们先来看看这几种动漫IP可能成功的道路。

①美漫IP。《冰雪奇缘》、LINE的《迪士尼消消乐》等产品在海外已经火的爆炸了,但国内其实并没有特别吸金的美漫IP手游,迄今为止美漫IP在中国的商业化前景并不清晰。我归结的原因

第一是很多IP的拥有者本身很强,有全球开发的能力,也并没有太看重中国市场,

第二是如果国内去拿美漫的IP,原著对产品的要求会很高,因为在美国的商业环境下,低成本的制作只能是创新作品,大IP则必须高举高打,网龙曾经在端游上尝试过《变形金刚》,后来几经周折产品夭折,还要向版权方支付巨额赔款,

第三是国内用户其实会对这种经典IP要求很高,而即使满足国内的需求,产品也很难向全世界输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腾讯拿下了《复仇者联盟》、淘米拿下了《忍者神龟》,算是业界走的比较靠前的尝试。

②日漫IP。经典的日漫商业化路径比美漫清晰,但完全变成了大厂的角逐场,日本动漫IP有着一套非常清晰和严谨的IP管理方式,通常制作委员会掌握着最高决策权,包括原作出版社、音乐出版公司、动画企划公司 动画制作公司、赞助商都可能在制作委员会中,所以想拿下日漫IP做手游的难度可想而知。《灌篮高手》是百度拿下的,《圣斗士星矢》是完美,《海贼王》则是日本公司 DeNA与南梦宫亲自操刀,而腾讯则签下了《火影忍者》、《龙珠》、《阿拉蕾》、《银魂》、《游戏王》、《网球王子》、《家庭教师》、《境·界》和《爆漫王》等一堆产品的相关IP。考虑到日方的强势,国内一些做日漫IP的团队甚至采取了先盗版上线,再寄希望于成功后被日方关注、再通过法律方式和解拿下IP的方法,不过这种做法随着财大气粗的国内大厂介入,运作空间其实会越来越小。

③二次元的作品。把他和日漫IP分开来讲,其实界限未必正确,但这里想讲到的是以90后为代表的一些新的、宅的、细分的作品类型,但其实还都是日漫。但比如《海贼王》、《火影忍者》一类,已经被称之为民工漫(连民工都知道,意即极其普遍),而现在围绕90后有大量细分的动漫类型,这种一开始就基于共同的兴趣上找到的参与感和存在感,已经开始在国内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崩坏学园》《战舰少女》的成功。但这类作品也是有缺陷的:

他们可能无法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所以定位非常细分,而且用类似二次元黑话来增强用户认同度,树立了很高的门槛,决定了只能纵向深度挖掘,横向拓展的机会反而不大;

不少二次元似乎提到赚钱老板就很紧张,生怕用户为此而抛弃自己。

④国内的原创动漫。我们抛开低幼动漫不谈,因为这类用户的在游戏上的运营是一个伪命题(消费和行为分离+家长管制,淘米的没落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的动漫起步晚,前期有这很强的追赶者红利,无论是走美漫、日漫还是细分二次元的路线,都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不过,我们认为,在哪个流派里,模仿的再好,也终究不是大成。真正优秀的作品,还是应该在深处埋着自己的本土文化,把故事和人物做的有趣,坚信并自然的表达出来,在相对可控的本土市场先做好。




(3)与其说《十冷》是流行的二次元,不如说是亚文化

分析了种种IP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再来看看《十冷》。它无疑是国内动漫的一个大成,故事由一系列吐槽短篇组成,被誉为“中国版的日和”。原作者寒武,2010年6月连载于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两年后被翻拍成动画,2014年底上映了大电影。《十冷》漫画点击量不完全统计有18.44亿,位列所有国产漫画NO.1;两季动画播放量 15.2亿;电影票房1.2亿元。

从数字上来看,《十冷》有点像大众流行的作品了。很关键的是,它根植于二次元文化,但不像其他细分作品有那么高的门槛,而是引入了哪吒、葫芦娃、白雪公主、匹诺曹等一系列大众熟悉的角色,开始满足大众网民的需求。随着从小众到大众发展,它已经成为一个不局限于宅圈的现象级IP。王峰自己说,与其说《十冷》是流行的二次元,不如说是亚文化。

什么是亚文化?首先它不是主流,其次它有可能成为主流。文化话语权的争夺始终存在,一代代青年群体也是不断通过亚文化的实践,去获得相应的文化资本和文化话语权,一代人的亚文化,也许就是下一代的主流,只要其核心人群将来能展现足够的社会影响力。

今天,你和一个60、70甚至80后去谈90后、谈二次元,其实大家多半是恐惧的、要虚心学习的。但二次元本身又很难接管三次元的主流文化,因为它太细分、太小众、门槛太高了。做产品本质上是一个与用户对话的过程,如果你一开始对话的用户就是一群很特定的人,那么做出来的,就一定是给这部分特定人群用的东西。你在二次元某一细分做到极致,拥有大量复杂周边内容供粉丝消费,充其量也是小而美的公司。甚至一定程度上,二次元的精神其实与英国伯明翰学派(CCCS)有关青年亚文化的观点不谋而合,即亚文化是拒绝商业化的(你看B站谈到赚钱就紧张成什么样子)。

但我们所说的亚文化与CCCS不同。在我们看来,亚文化是连接年轻人和中年人之间的一座桥梁,它的出现,是因为90后不满足于主流文化,他们在疯狂的探索我是谁、我能做什么,他们拥有可怕的频繁创新周期,以及充满了偏执和不理性的口味。他们的革新从侧面把主流文化需要遮掩的东西很轻易的揭露,在揭露的过程中反而被主流文化追捧,渐渐被商业文化利用。这一过程在70后、80后看来相当熟悉,因为他们也有从非主流向主流演化的过程,当然从CCCS的观点来看其亚文化的意义在消泯,但在我们看来却是二次元从小众的思想向大众的成功延伸。

《十冷》隐隐约约就有这样的影子,它从二次元核心用户向非核心ACGN用户传播“门槛”是很低的,段子很容易被大众接受,主角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吐槽,他们用夸张的语气和极快的语速,抱怨其他角色不合逻辑的行为、乃至抱怨创作者不合理的情节设计,使台词变为一种创作者的自嘲。其实这和一个更早被人接受的亚文化——屌丝——很像,屌丝热衷于自嘲,甚至自轻自贱,颇有种自爆攻击的感觉,通过展示自己有多可笑,来嘲弄更为可笑的社会现状。《十冷》这种亚文化没有被束之高阁,而是以一种看似难以被大众接受的形式下被大众接受,是因为它拥有可以被主流认同的精神内核

《十冷》从各种数据上早已傲视群雄了,可我们更关注的,是它在探索亚文化道路上露出的隐隐曙光。有人笑《十冷》的游戏与蓝港一年前研发的《神之刃》有诸多相似之处,甚至戏称为“十万个神之刃”,这种戏谑反而道出了《十冷》的精神。因为《十冷》虽然IP很火,但本身风格上无厘头、剧情和人物零散,很难让人第一眼判断出做什么类型的游戏。但蓝港敢于在很早就拿下这个IP,并且很精准的把握到了《十冷》的内核——吐槽和冷幽默,所以做成什么样子反倒不是最重要的了,而是游戏的设计让核心用户感受到“这货就是十冷”,付费意愿也就随之而来。王峰的好友,顽石互动CEO吴刚如此评价十冷手游,“这款游戏,突然让我看到了国内游戏公司久违的幽默感、想象力和放松状态。这感觉真好!”其实我觉得王峰团队一副时时刻刻打鸡血的状态,很难谈得上放松,同为行业翘楚的吴刚领会到的,应该是游戏里散发的《十冷》精神内核。

虽然现在做过多的判断都为时过早,《十冷》的生态环境还存在这样那样一堆问题,但有种隐约的感觉,这就是中国未来娱乐产业一个重要的方向。如果用电影做个类比,《十冷》就像是《失恋33天》,初期完爆一众竞争对手时被人视为黑马,而事后发现更大的高潮,《致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等还在后面,因为这分明是一个大的市场。所以,当你用心去思考《十冷》在亚文化中扮演的角色,再回过头看到蓝港的宣传喊出“这个世界大有搞头”的时候,你会真心觉得,的确,这个世界大有搞头

三、蓝港的定位

上市酒会时,王峰向大家表达了要做中国Dream Works的梦想,蓝港未来的道路,应该也是主打互联网和娱乐也合作的泛娱乐化。

这个市场并不平静,前有华谊、光线、华策这类巨头在电影布局上遥遥领先、并且他们近期在游戏等泛娱乐领域也陆续有所斩获;后有乐视、万达甚至基美这些后起之秀,凭借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虎视眈眈;游戏圈也不太平,游族影业早已成立、掌趣投资了欢瑞……从原创的文学到网络动漫,再到电影、游戏和舞台剧,再到院线和主题乐园,巨头都在持续发力中。

如果我们看蓝港之前的“三剑”系列,我们可能很难理解他怎么切入到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但经过前文《十冷》的分析,也许你会对王峰的娱乐梦有更多的理解,在一个红海的市场里拿已经验证过的成功去做事,那十之八九是平庸的公司,而且面对已经很领先的公司会全然不占优势,但蓝港在很大胆的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最关键的是格局领先。从《十冷》的切入,蓝港做的亚文化,我们前面已有详细的分析。关键是王峰把握到了这种含苞待放,现在不是主流却有可能成为未来主流的文化趋势。没有人能够漠视文化更迭的趋势,因为它很容易摧毁和重塑一个品牌,未来消费的不再仅仅是商品,而是年轻人认知自我和成长的手段——成功者卖的不再是产品,而是在售卖兴趣。用户通过消费、重复的消费寻找自我,获得成就感。接下来的《蜀山战纪》把30年前的经典和当红的陈伟霆赵丽颖结合,《甄嬛传》网络累积播放量超过70亿次,《芈月传》则趁热打铁把蓝港和花儿影视、乐视、孙俪的情缘再次演绎。

对互联网用户的深刻理解确保了战略的正常推进。王峰出身互联网,也在用互联网的方式在运作用户。传统娱乐行业从业者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内容领先,但用户不是自己的,所以电影票房大头要给院线、电视剧在电视台面前更毫无议价能力,手游也没好到哪里去,S级以下产品面临的是渠道严苛的压榨。蓝港是个CP,但却兢兢业业的运作着全线产品 150万个微信公众号(《十冷》占80万);百分百空手接红包、充值送话费,把用户微信及付费用户手机号也温柔的全拿到了;“十冷体”,离不开制造话题、传播话题的能力和强力的渠道推广和传播。

犀利的营销罕遇敌手。依旧以《十冷》的营销为例,迄今为止互联网行业里估计除了雷军、陈年等少数几个大佬,很难有人对王峰的营销挑出什么毛病。王峰掀起了一场“十冷体”的战役,不仅吸引李开复、徐小平、蔡文胜、罗永浩、王小川、胡海泉等大佬站台,在朋友圈、微博、贴吧、SAME、各个动漫论坛,用户自创“十冷体”更是层出不穷……此外,与多个手游渠道深度合作、包下了北京上海地区1/4近2000块的公交路牌和地铁站铺广告、联合京沪两地100多所高校的女大学生为广告模特、开测三天前每天发百万元红包等方式,还运用了微信公众号,活动奖品直接发到用户微信号绑定的游戏账号上,传言营销费用高达6000万,联系到宣传的大阵势和蓝港一季度的盈利预警,此言不虚。

四、充满想象空间的投资布局

娱乐、互联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重视,围绕大娱乐行业的布局也层出不穷。优酷并土豆,阿里投光线和华谊,腾讯投华谊,百度投华策,阿里投优酷,小米投优酷,腾讯和华谊都投银汉,腾讯和光线都投呱呱……纷繁复杂不一而足。这里面有经典的成功案例,也有1+1<2的尴尬,还有一些目前说不清道不明的布局。截至目前,蓝港的动作看起来都比较天马行空,“好多人都说看不懂你投资星美什么逻辑,也看不懂你的投资,我说大家都看得懂的话我们就没法儿干了,”王峰这么说。虽然暂显凌乱,但蓝港的布局,还是从基础游戏业务向外延伸,一步一步的往大娱乐路线上走,这包括跟动漫、文学、电影、电视这一系列更为有社会影响力的娱乐形态合作,也包括智能硬件等新方向的探索。

看看蓝港上市以来都做了什么:

2015年2月4日,公司投资175万人民币取得Newbility Games的5%股权。前期蓝港签下一款复古的像素游戏《星球崛起》,投资应是为了更好的协调控制节奏。Newbility Games名如其人,是一个整体气质很不一样的创新CP团队。(游戏CP)

2015年3月10日,公司投资500万美元购买斧子互动发行的一年期可换股承兑票据,未偿还本金金额之年利率为6%。斧子互动为游戏硬件开发商,其创始人张晓威之前是华为TRON游戏机的发起者和产品经理。(主机游戏、客厅娱乐)

2015年3月13日,公司投资2300万人民币入股永乐票务5.51%股权。永乐票务至今代理、承办过超过50000场演唱会、话剧、音乐会、音乐节、体育赛事等文化活动,在全国有十多家分支机构,是中国排名位居前列的文娱体育票务营销公司。(演艺渠道、宣传渠道)

2015年3月13日,公司投资500万美元入股星美控股。星美控股将向蓝港互动配售1.39亿股新股,相当于扩大后股本1.35%(配售价0.278元,较上交易日收报折让5.76%)。星美控股旗下电影院有83家,银幕582块,并从渠道向电影娱乐全产业链布局中。星美今年会大力发展“一县一院一店”的战略,实现高端影城与社区店遍布全国。(影院渠道、影视产业链)

2015年4月14日,公司投资1000万人民币,与吴奇隆成立合资公司,公司占股80%。作为研发和推广吴奇隆旗下影视剧《蜀山战纪》手游的主体。游戏与影视的跨界并不罕见,但大部分影视内容、明星其实是简单代言或被动参与的,而蓝港与稻草熊科技却是兴趣和利益的高度绑定。(游戏与影视跨界)

2015年4月21日,公司投资手游账号交易平台淘手游,同时投资的还包括清科创投。(试水游戏关联平台化业务)

Newbility Games、淘手游都是此前是极客帮挖掘的项目,王峰2011年和CSDN创始人蒋涛创立了极客帮天使基金,累计投资64个项目,其中市值接近10亿美元的1家,超过5000万美元的7家。虽然现在主要是蒋涛和梁宁负责,但作为一线CEO的王峰也保持了积极的参与。极客帮对于蓝港而言有很积极的作用:

王峰他们可以把自己业内积累的经验资源来指导创业者;

创业者反过来也可以拓宽极客帮CEO的视野,其创新也可以复用到自己的公司;

王峰只有蓝港互动唯一的上市平台,不排除有需要的时候蓝港将一些有价值的项目纳入囊中。

表:极客帮公布的部分投资项目(灰色为和蓝港相关)



五、盈利预测与估值

蓝港4月13日公告称,预计Q1亏损5400-5900万元人民币,如果排除因授予股份所产生的非现金费用3200万元,亏损2200-2700万元。

Q1业绩一般是符合我们预期的,前文分析的大作《十冷》3月18日上线,再考虑到递延收入,Q1能确认的收入应不多,其余几款老游戏已步入成熟或下滑期,流水也应该一般。不过对于一个商业模式如此成熟的现金流行业,能单季度亏出5、6000万也还是很有趣。蓝港的解释是大幅增加了营销推广费用(网传6000万营销费)。

接下来4月开始,《十冷》对收入的贡献就会体现,今年比较确定的上线产品应该还包括《我是大官人》《蜀山战纪》和《甄嬛传》,后续季度盈利应该会步入正轨。2015年公司的一致预期是收入12.8亿、利润2.2亿。

通常的节奏,会给看好的公司一个很高的预测来指导一个更高的目标价。不过,我们前文分析那么多,就是为了去看王峰的格局、蓝港的格局,我们不认同公司今年游戏业务能产生这么高的利润,我们也不认同拿游戏业务的利润来给公司估值。蓝港Q1愣是把一个现金流企业做成了烧钱的风投期互联网模式,那后续为什么就不能继续下去?且从目前情况看,蓝港的动作是加速的。

我们看看蓝港这些年的融资纪录:

A轮:2008年4月,IDG资本投资200万美元;

B轮:2008年5月,北极光创投领投,NEA跟投,共计1600万美元;

C轮:2014年1月,复星集团旗下资本、兰馨亚洲、软银赛富等,共计8000万美元;

D轮:2014年5月,百度控股投资2000万美元;

IPO:2014年12月以9.8港元发行8434万股,募资总额8.27亿港元,扣除超额配售募资、包销费用及佣金以及估计开支后,募资净额约6.4亿港元。

对于王峰,在有2000万美金的时候,6年来做2000万美金的事情,在并不顺风顺水的情况下,用2000万美金的起点做到了1亿美金的营收;而随着C轮、D轮以及IPO,蓝港现在大概有2亿美金,还拥有了上市公司平台后续融资的能力,以王峰的能力和眼光,应该是做2亿美金的事情。接下来蓝港能不能做到10亿美金的营收?

所以,我们的观点是:暂且忘掉今年无聊的盈利预测,他真的牺牲长远做到3亿利润、100%增长又怎样?10倍也才30亿,15倍也就45亿市值。海外是一时半会理解不了蓝港的内涵、王峰的格局的,A股追随杰出的领军人物这一思路其实是最好的应用。只要蓝港持续走在大娱乐产业创新的路上、只要蓝港的活跃用户持续大幅提升、只要蓝港在用户心目中持续树立形象,我们眼前应该多给王峰一些“任性”的空间。哪怕港股有A股一半的热情(从网龙和全通的对标来看,已经接近40%了),或者说哪怕港股有一级市场的热情(14年上市前蓝港估值已超5亿美金),王峰的梦想就会因为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而加速。

现在的蓝港,8亿美金市值,其实与5年前的小米颇有神似。我们认为蓝港中期对标的市值空间应该是华谊兄弟、光线传媒这样的公司,长期则有望按照互联网平台给予估值,这是我们最不严谨的一个盈利预测和目标价,但为了这个大有搞头的世界,面对这个在二级市场触手可及而又尚未“发迹”的牛人,我们不妨也做出自己相应的布局。

六:主要风险

港股行情的可持续性;前期基石投资者的减持风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661

一只花蛤姚斌:我的投资策略 金石杨天南先生

http://xueqiu.com/1175857472/41716842我的投资策略(转)
作者:姚斌
2015-04-23

虽然证券市场波云诡谲,但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可以随波逐流而无所适从。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依然需要确立自己的投资体系。这个体系由投资策略和投资清单构成。体系与清单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所谓的策略,就是谋略,是为了实现未来目标而决策未来的一个计划,是投资行动的指南针。

我的投资策略可以简要表述如下。

1、一切以价值投资行事,极度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视股票为企业,因为每只股票的背后都是一家公司,没有研究就不要投资,亏损往往来自企业不良的财务状况。

2、精心构建一个投资组合。在这个组合里拥有四至十个股票,以消费类公司为主,分散于各不同的行业,集中投资。

3、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却是糟糕企业的敌人。以时间来证明价值投资的有效性,选择能够确定在长期中战胜通胀的企业,与公司共成长。

4、正确对待市场的波动。波动不是风险,风险既与市场指数无关,也与股票价格无关。企业未来赚钱的可能性越大,风险就越低,反之就越高。

5、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忽略宏观经济情势,因为经济的判断无助于投资。忽略证券市场走向,因为市场的走向无法预测。只注重于企业的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企业分析师。

6、计算企业的内在价值,以求得内在价值的区间,虽然这个区间可能很模糊,但是宁要模糊的清晰,也不要精确的错误。追求最大的安全边际是投资的首要任务。

7、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投资,做与众相同的事,通常只会得到与众相同的结果,只有做与众不同的事,才有可能得到与众不同的结果。

8、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投资于自己熟悉的、或者其产品和服务能够理解的公司,投资于管理层值得信赖的公司,时刻保持警觉和质疑,防止因为判断错误而招致致命的打击。

9、当市场风声鹤唳股票剧跌时,就是一个好机会;当优秀公司出现问题时,也是一个好机会。此时其价值向下远离价格,呈现出巨大缺口时,就是逐步买进的时刻。

10、当市场弹冠相庆股票猛涨时,此时价值的洼地迅速被填平,价值向上远离价格,就是逐步卖出的时刻,永远不要参与市场的投机。

11、追求合理的投资回报,这种回报不是相对表现,而是绝对表现。关心自己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投资目标,而不是自己的回报与市场或其他投资者相比如何。

12、运用概率论来思考投资的问题。当胜算大的时候,增加投资筹码,反之则减少筹码。目的在于以大概率的成功对冲小概率的失败。

我的投资策略几乎来自投资大师们的经验与总结,并不是什么新思想。好在投资也不需要新的思想。价值投资知易行难,只要一如既往能够像磐石一般坚守住这些准则,做正确的事情,然后将正确的事情反复做,应该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2015.4.23于锦江秋芦溪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678

重新定義車聯網的一只港A100指數成分股:元征科技(2488)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73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8 08:25 編輯

重新定義車聯網的一只港A100指數成分股:元征科技(2488)
作者:格隆匯 左龍右鯉

導讀

“互聯網+”是最近中港股市最熱潮的概念,其中的車聯網代表、香港上市的某公司從2014年初到今天收盤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11.8倍。對於有夢想的企業,在夢想落地變成現實之前,都是充滿爭議和讓人疑慮的,本期港股那點事分享來自左龍大叔對該公司的深度解剖,供大家參考。由於公司股票短期漲幅也很驚人,特別提醒大家關註其中的風險。

最近左龍大叔的《港A40中一只可能的十倍股:從“互聯網+”的邏輯說起》登出後反響不錯,酷派股價也漲了一些,說明看好他的人越來越多。那邊廂,努力造機的老周也沒閑著,最近在邀請新老朋友去參加5月6號的新手機品牌發布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周鴻祎 的微博上去報名,說不定有機會和老周一起“席地而坐,把酒暢談”,幾乎同時,雷軍也在微博上宣布在5月6號將發布小米NOTE頂配版(對,你沒有看錯,同樣是5月6號!)相信大家和左龍大叔一樣,都已經聞到了一股濃濃的硝煙味道,一場3M大戰在所難免,這也從一個側面看出,雷布斯確實把周教主看成對手,自己主動對標了,奇虎酷派完全有資格有能力對標小米,也驗證了左龍大叔推薦酷派的邏輯:對標小米!進而對標蘋果!

下面是@雷軍的微博,而且還用了置頂,老周16日13點發的微博,雷軍當天18點就回應了,盯得還挺緊的嘛。




港A100指數成分股中的最大黑馬

左龍上次說過,誰能在港A40指數成分股中猜出左龍推薦哪只10倍潛力股,就再送多一只,結果還真有不少鴿友(格隆匯—>鴿籠匯?)添加我微信,說他們都猜到了,要我再送多一只,好吧,左龍大叔說到做到,今天咱不講酷派了(後續左龍會根據產品的發布節奏繼續跟蹤這個股票,大家放心),恰逢格隆匯17號推出了覆蓋面更廣的港A100指數,左龍大叔第一時間又掃描一遍後,再次為格隆老師的選股功力折服,這里面依然是黑馬奔騰,其中有一只更是讓TABLE五巨頭垂涎欲滴的十倍潛力股,今天就分享給大家。老規矩,大家先看看這100只股票,猜一猜是哪只,(提示,和酷派還有點像,可能比酷派更性感,絕對讓TABLE五巨頭感興趣的。)


互聯網3.0趨勢下的投資機會

還是猜不到吧?不要緊,先喝口水,慢慢聽左龍大叔為您分析分析。左龍大叔選出酷派是按照互聯網+的邏輯來的,這幾天左龍又深度思考了一下互聯網+的內涵和外延,我的理解又升華了。互聯網+的核心重點在互聯網,而互聯網的發展階段我們可以參看唯一全程參與的蘋果公司。

互聯網1.0:
互聯網1.0時代就是PC互聯網時代,這個時代里面產生了幾個巨頭,一個是壟斷電腦芯片的Intel,一個是壟斷操作系統的微軟,一個是壟斷搜索的谷歌(搜索也可以理解成是互聯網的操作系統),互聯網1.0時代是以開放協作為核心的,所以蘋果的軟硬結合模式失去先機,沒撈到什麽好處,喬布斯也因此被趕出蘋果公司。而中國由於沒有芯片沒有操作系統,所以只能在應用層出了BAT三巨頭。

互聯網2.0
互聯網2.0時代,就是現在我們所處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上網硬件變成了PC+手機,多了幾十億臺上網硬件,讓互聯網大大的擴容,也改變了人們的上網習慣,這個階段蘋果的軟硬結合模式成功逆襲,核心是擁有自己的手機芯片和操作系統並完美整合,這個模式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好的模式,這也是我看好奇虎酷派的原因,當然大叔我也看好雷軍(我認為老周三到五年內能做到小米50%的規模,還是難以超越,除非他開發出了成熟的操作系統),中國能執行出蘋果模式的也就大概率出現在這兩位湖北老鄉里了。互聯網2.0時代,中國的網絡巨頭也從BAT變成的TABLE,多了兩位做手機的大佬。

互聯網3.0
雖然互聯網2.0除了上網硬件擴容變成PC+手機外,還有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標誌,但考慮到有很多女粉絲在看這文章,大數據雲計算啥的,咱就不展開了。簡單粗暴點,互聯網發展的路線圖就一個字:聯網硬件的變化!

按這個邏輯,我們可以看看接下來都有什麽硬件會聯網,小米、奇虎在做智能路由、樂視、小米在做互聯網電視、電視盒子,九安iHealth在做智能醫療檢測設備,一大波創業公司在做各種手環等等,種類雖然繁多,但是都不夠格帶領互聯網進入3.0時代。左龍大叔覺得吧,互聯網3.0時代還得先看看蘋果和谷歌,尤其是蘋果這個跨越1.0和2.0時代的軟硬大師。蘋果今年推出智能手表,去年發布了carplay,顯示出進軍互聯網汽車的意圖。嗯,答案就在蘋果里,要進入互聯網3.0時代,需要出現一個和電腦、手機等量齊觀的聯網硬件,這個硬件可能是手表也可能是汽車,但是手表和手機有一定的替代關系,因此左龍大叔更看好的是汽車——車聯網! 互聯網3.0時代將是以車聯網為代表的萬物互聯時代。


車聯網應該是__________?

車聯網這個概念相信大家都聽過,誰都知道車聯網是好東西,誰都知道車聯網是未來方向,可是有誰能說出車聯網的定義呢?真正思考過車聯網含義的人相信不多,能真正理解車聯網的人就更少。左龍大叔也不敢說很懂,但是我願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關於車聯網的思考。

車聯網既然會作為互聯網3.0的核心組成部分,那麽汽車必須具備電腦和手機一樣的三個基本屬性,才能實現聯網:

車聯網的三個基本屬性

不是每個人都有汽車,但幾乎每個鴿友都有電腦和手機,我們以電腦、手機為例來理解車聯網的概念。

1、車聯網第一個基本屬性:必須是可以上網的
這個看起來是廢話,但卻是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不能上網還互毛聯阿?電腦通過寬帶上網,手機通過3G、4G、WIFI上網,那汽車呢?目前幾乎所有汽車是不能上網的,所以目前幾乎所有的車聯網概念都是偽概念(除了左龍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公司)。未來汽車上網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蘋果汽車、特斯拉為代表的純互聯網汽車(前裝),從出廠的第一天就可以上網,但這個互聯網汽車目前還在研發中,普及起來怎麽也需要20年。另外一種方式是通過給汽車增加一個後裝的硬件實現上網功能,這個類似給電視安裝一個小米盒子後,也可以聯網看網絡視頻。這種方式最適合全中國1億多臺存量汽車,左龍認為會是未來20年存量汽車上網主流方式。目前上市公司中只有元征科技的GOLO做到了。而騰訊的路寶僅僅是通過藍牙傳輸數據給手機,通過手機上網(把一部能上網的手機放在車里面,就實現上網啦?忽悠誰呢)

哦,相信你已經看到元征科技了,對,各位觀眾,左龍大叔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只重新定義車聯網概念的港A100指數成分股就是元征科技HK02488,你猜對了嗎?

元征的GOLO是一個類似小米盒子的汽車盒子,通過汽車的OBD接口(OBD是英文On-Board Diagnostic的縮寫,中文翻譯為“車載診斷系統”,下面會具體介紹)連接汽車。從GOLO4.0(軲轆4.0)開始,就和聯通合作,在這個汽車盒子里面增加了SIM卡,通過3G網絡實現了車輛真正的上網功能,同時也為電信運營商們開啟了一個手機以外的新的3G、4G應用場景。將來必將得到運營商的大力推廣普及。


GOLO6通過移動2G、聯通3G、電信3G實現汽車上網,並且可以全車共享wifi熱點,就是全車的乘客都可以免費使用車內WIFI(這是個不錯的痛點)

2、車聯網第二個基本屬性:汽車可以產生/存儲數據
大家都知道電腦和手機可以產生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數據,我們平時上網其實都是對這些數據的加工使用。那汽車能不能產生數據呢?其實,汽車無時無刻不在產生著數據,現代汽車早就進入了電子時代,每一部汽車都有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電子控制單元,又稱“行車電腦”、“車載電腦”等),女粉絲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每一部汽車內部都有一部小電腦,這小電腦時刻不斷地與采集來的各傳感器的信號進行比較和計算。把比較和計算的結果用來對發動機的點火、空燃比、怠速、廢氣再循環等多項參數的控制。(下圖可以看出這臺汽車小電腦所記錄的數據是超級強大的,涵蓋了全車的主要子系統)


這些數據平時都被存儲在ECU里面,只有當車輛進入維修廠的時候,維修師傅通過特有的汽車診斷設備讀取這些數據,用來判斷車輛是哪個部位出現故障,各大汽車廠商會為每輛汽車預留一個原廠診斷的接口,元征的GOLO就是使用這個接口來獲得汽車數據的。而全世界的汽車診斷設備市場非常集中,由一家深圳企業(深圳總是出牛企的)控制著70%的中國市場和50%的全球市場份額,而這家公司的名字就叫——元征科技!

現在你明白了,元征科技過去20年做了一件很牛的事情,就是控制了全世界超過50%的汽車ECU診斷設備市場,由於汽車維修時讀取的ECU數據是可以上傳到雲端,因此,元征也獲得了大量汽車的真實數據(目前GOLO雲每天新增5萬份汽車體檢數據報告),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成是汽車的體檢病歷報告。

汽修廠所用的ECU診斷設備體積比較大,元征科技用了多年時間自主研發出了指甲大小的診斷芯片,成功將ECU解碼器小型化,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GOLO產品,隨著GOLO的推出,現在車主和汽修師傅個人也可以獲得和汽修廠類似的汽車體檢報告,同時也讓元征增加了一個獲得汽車數據的方式,基於這些汽車內部核心數據,元征的GOLO可以為汽車提供真正的安全保護。GOLO其實就是一個汽車版的360安全衛士(騰訊電腦管家/手機管家,排名不分先後)!

這部分比較複雜,左龍大叔再為女粉絲們簡單小結一下:

  • A)每一輛汽車內部都有行車小電腦(可以理解為汽車的黑匣子),這電腦實時記錄了愛車的各種重要體檢數據(汽車病歷報告),
  • B)讀取這些體檢報告需要一個特殊的設備(解碼器)
  • C)全中國70%(全世界50%)的汽車解碼器是元征科技生產的
  • D)以前只能在汽修廠才能讀取汽車體檢報告,現在通過GOLO,車主自己也能讀取愛車的體檢報告了
  • E)這些體檢報告會傳輸到元征GOLO雲,由元征GOLO為你的愛車提供實時的類似360安全衛士般的安全保障服務(實時提醒+客服+汽修師傅),相當於有個醫生實時查看我們的身體體檢數據,並在必要時提醒、幫助




3、車聯網的第三個基本屬性:人機可交互

人機可交互,就如同人可以通過鍵盤向電腦輸入文字,可以通過鼠標指令電腦,電腦通過屏幕給我們反饋結果;我們可以通過麥克風向手機輸入語音,通過攝像頭向手機輸入圖片,手機通過屏幕、通過麥克風給我們反饋結果。這不止是互聯網的基本屬性,甚至是電腦和手機做為單機的基本屬性。那麽汽車怎樣與車主進行交互交流呢?

汽車沒有鍵盤,大部分汽車沒有觸摸屏(大屏幕是以後的發展方向),但每一輛汽車都有音響系統(收音機),通過語音系統來實現人與汽車的交互是目前最佳選擇(沒有之一),而元征的最新產品軲轆GOLO6.0,通過給汽車盒子配上一個遙控器(見下圖)已經實現了語音操控汽車的功能(超級強大有木有阿)


這個“遙控器+GOLO盒子+3G、4G網絡+汽車自帶音響系統”就可以實現以下功能:

A)在汽車的收音機里面增加一個golo電臺,這個電臺是網絡電臺,走3G、4G網絡不占用無線頻段,也就是說元征可以在每輛安裝了GOLO盒子的汽車上獲得一個私有網絡電臺,而且是默認為首選開機電臺(流量入口)


B)通過智能GOLO遙控器,可以用語音點播歌曲、相聲等節目,左龍大叔親身體驗過這個產品,從說出《我的滑板鞋》到GOLO電臺播出歌曲,大概是2秒時間,非常流暢,“跳舞肯定棒,摩擦摩擦”(請註意!說出歌名,到汽車播出歌曲這就是一個完整的人車交互過程了)

C)可以通過GOLO電臺聯系到在線客服MM,客服是人工服務(通過遙控器上的“客服鍵”獲取),人工客服前期免費,未來用戶達到一定數量之後可能會考慮收取一定的費用,客服包括語音點歌和周圍路況查詢等;未來會逐步推廣機器語音服務

D)如果是朋友間幾臺車一起自由行,可以通過GOLO電臺組織一個臨時的語音房間,車隊可以在路程上通過這個語音房間自由對話(類似對講機),比如,可以通過語音房間告訴隊友們:前面XX路口下高速了。


以上就是GOLO6.0已經實現的語音人車交互功能,左龍大叔在發布會體驗這個語音服務的時候,我的腦海里閃現了一個詞:YY。沒錯,這不就是汽車版的語音YY嗎?(YY是美股歡聚時代YY:Nasdaq的核心產品),熟悉YY的朋友應該知道,YY早期就是一款玩網絡遊戲時與隊友進行語音對話交流的工具,後期發展到用戶可以在YY上開設自己的房間,可以唱歌也可以上課等。而GOLO6.0正是實現了與車友間的車際語音對話,也可以組建自己的語音房間,和YY的核心功能一致,正是一個汽車版的語音YY,理論上,YY的商業模式將來也可以複制到GOLO電臺上來,而且是消費能力更強的有車一族。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已經明白了吧,元征GOLO6.0已經完成了汽車互聯的三大基本要素,如果你還沒明白,左龍大叔再用電腦、手機和汽車對比一下:


元征GOLO6.0完全滿足了汽車互聯的三個基本要素,是真正意義上的車聯網,全中國目前還沒看到第二家公司能同時解決這三個問題(也許是左龍叔孤陋寡聞,如果還有第二家,請大家告訴我)。

元征科技的護城河

元征GOLO6.0絕對是一個偉大的創新產品,說他偉大,是因為這是中國人原創的重磅互聯網產品,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汽車互聯網,並且通過解決了汽車聯網的三大基本要素從而獲得了兩大殺手級應用:汽車版安全衛士(360)+汽車版語音系統(YY),那麽問題來了,如果TABLE去做這麽辦?

這個問題在中國是無法繞開的,但左龍對此表示樂觀,元征的護城河還是非常深的,汽車互聯三大基本要素中的第一和第三點,都是相對容易複制的,很多公司都可以做(哪位土豪給左龍投個幾百萬美金,左龍叔也能做,還三年保修),也就是汽車版的語音YY這個殺手應用是容易被複制的,因為這是應用層的服務,技術含量相對低。但是三大要素中的第二點,汽車數據,也就是汽車安全衛士這個殺手級應用是元征GOLO最大最深的護城河。原因我前面已經講過了,全世界50%(中國70%)的汽車診斷設備是由元征生產的,而且是用了20年的時間來鋪開全世界、全中國的汽修渠道,時間跨度和空間廣度都不是任何一個對手,甚至TABLE,在短時間內可以超越的。下面從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可以從側面看出公司的競爭力及護城河。


上圖可以看出,元征科技是2002年上市的,有很長的持續經營歷史,絕非一般老千股可比,作為一個制造企業毛利率在2012年以前一直維持在40%以上,由於元征的主要產品由高毛利率的汽車診斷設備和低毛利率的機械設備構成,因此元征的汽車診斷設備毛利率在50%以上,50%的全球市場份額+50%的毛利率,這種制造企業的競爭力和護城河你覺得深嗎?另外,圖中還能看出從2012年開始,產品的毛利率下降到了30%,這是因為公司從2012年開始進軍車聯網業務,主動降低了汽車診斷設備的毛利率以推動replacement計劃,該計劃就是用可以聯網的汽車診斷設備替代原來傳統不可聯網的診斷設備,目的是從汽修廠的每一次維修中獲得一份汽車的體檢數據報告(自動上傳到雲端),去年在歐洲(德國、波蘭)獲得了極大成功,今年準備在美國也進行推廣。

這個互聯網汽車診斷設備有多牛?也就是說任何進入汽修廠進行維修的車輛,汽修師傅都會使用元征的互聯網診斷設備讀取汽車的核心數據,並且自動上傳到雲端,利用這一技術,警察可以在打擊汽車盜竊及販賣方面,憑借元征公司收集的雲端數據,以其高效精準的特性,有效的協助警方對於案件的偵破工作(因為大部分被盜車輛都會進汽修廠做改裝)。在2012年10月,元征公司就與國際刑警組織達成了合作意向,共同研究並推廣這一世界範圍內影響深遠的新技術。下圖是英國警方在召開名為“Cube(元征公司專門為警方研發的道路安全衛士產品)”的項目推廣會,這是多麽揚我國威的事阿,寫到這里,我承認,我濕了,不是我的褲襠濕了,是我的眼睛濕了,中國還有一家這麽牛逼的汽車安全企業!




基於這個汽車數據入口(不止是中國,而且是全世界的汽車安全數據),左龍斷言3年之內,元征在汽車安全衛士這個殺手級應用里面秒殺對手!

元征GOLO未來的商業模式

看到這里,大家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元征科技是一家默默耕耘20多年,在汽車雲診斷設備和汽車安全數據處理(收集、存儲、分析、運用)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企業,同時以汽車安全數據做為切入點,通過2年多的研發叠代,完美的解決了汽車聯網的三大基本要素(上網、數據、交互),GOLO6.0的推出將重新定義車聯網,提供汽車版安全衛士和汽車版語音YY兩大殺手級應用。GOLO6.0目前還在預售階段,公司今年目標銷售能超過200萬臺,如果這個目標實現,左龍大叔認為元征GOLO未來將在以下幾個領域獲得收入:

1)基於汽車數據(安全衛士)的商業模式

a、UBI保險:UBI(Usage Based Insurance)是基於駕駛行為表現,讓較安全的駕駛員應該獲得保費優惠,通過元征GOLO的安全數據,可以做為UBI車險的定價標準,公司在UBI產品方面有著深入研究,目前已經為保險公司做好了一套完整的數據分析模型,主要包括急剎車、加速等駕駛行為的數據分析,因此我們已經具備與保險公司合作前提,預計很快會推出與保險公司的合作項目(到2020年,車險市場超過1萬億)。

b、二手車銷售:二手車銷售最難的是根據車況來定價,而元征GOLO的車主可以獲得車輛的歷史使用數據,是評估車況的最佳選擇,左龍註意到神州租車最近和元征有個合作,在2萬多臺神州租車的汽車上安裝了GOLO,一來可以實時監控車況,保障安全,二來為日後賣二手車(神州租車大概5年會更換一次車輛)積累車況數據,可以賣個好價錢。二手車交易是個巨大市場,擁有汽車安全數據的元征將從中分到一杯羹

2)基於汽車語音交互的商業模式
由於GOLO6.0本次增加了語音操控系統,並在汽車收音機中增加了一個默認的GOLO電臺,隨著用戶的增加,元征將獲得電臺廣播的廣告收入,去年全中國的電臺廣播廣告是430億,平均到每位車主是400元的廣告價值,如果元征未來3年可以獲得1000萬個車主,意味著有40億廣告收入的潛力

3)汽車後市場電商平臺
汽車後市場是指汽車銷售以後,圍繞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它涵蓋了消費者買車後所需要的一切服務。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995年由元征科技提出來的,作為全球汽車診斷設備的龍頭企業,他們對汽車銷售後的需求非常了解,包括:消費者在使用汽車的過程中所發生的與汽車有關的費用,具體維修、保養、零配件、美容、改裝、油品等服務;汽車金融服務 、汽車租賃、裝潢、油品;駕校、停車場、車友俱樂部、救援系統、交通信息服務。

由於元征已經覆蓋了全國70%的汽修廠,在提供O2O汽車後市場消費方面有著其他競爭對手難以企及的優勢,去年9月,元征在全國37個城市組織了5萬GOLO技師大會,就是一個明證,要知道全國的汽修技師才70萬人呢。


估值

又到了左龍大叔最不擅長的部分了,元征GOLO6.0剛在3月27號開了發布會,現在還在預售,估計要5月份才能發貨,現在講估值就相當於第一代iPhone於2007年1月9日由蘋果公司CEO史蒂夫•喬布斯發布,到同年6月29日才正式發售一樣,你是很難在2007年1月份的時候給蘋果公司一個準確的估值。但未來的估值一定是和新產品的銷售量掛鉤的,由於公司給出了GOLO6.0一年內銷售200萬臺的目標,我們先按200萬臺來算

1、銷售收入:200萬*699元=13.98億(按標準版每臺售價699元)

2、電臺廣告收入:200萬*400元=8億(每臺車廣告價值)

3、二手車銷售傭金:暫不估算(其實是我不會算)

4、汽車後市場電商平臺銷售:暫不估算(這個我也不會算)

5、汽車UBI保險:暫不估算(這個我還是不會算,哈哈)

這樣,200萬臺的銷量對應著是22億的銷售額,創新型的公司的早期估值左龍叔以為按市銷率算比較合適,參考小米手機3.6倍市銷率算(見下圖,小米剛上量的時候其實是12.9的PS),是79.2億,由於其傳統汽車診斷設備還有1億元的凈利潤,這部分按10PE算是10億元,兩者加起來89.2億RMB(折合111.5億港幣,36.9元),至於公司在深圳有5萬平米的廠房辦公樓,在上海有7萬平米的廠房,這12萬平米的廠房都是過去20年元征賣汽車診斷設備一臺一臺賺回來的,按賬面值入賬,沒有重估過,左龍大叔也不知道怎麽重估,這部分就不算了。所以,按200萬臺的銷量,左龍大叔認為這公司值36.9元。


其實,左龍不喜歡算互聯網公司的PE,PB,這些都能算得清楚的公司當然是好公司,但很難選出十倍股,而且PE的定價權在大行手里,他們說多少PE就多少PE,左龍喜歡找那些市場還沒有充分認識到的性感行業中的性感股票,選中了以後在持有階段才去看PE吧,等到真的給互聯網公司算PE的時候,也許就到了賣出的時候吧。

為什麽是元征?——車聯網之父刀哥

了解汽車行業的朋友和了解互聯網的朋友,一定已經看出元征GOLO的模式非常性感,想象空間巨大,但是為什會是元征來做?坦白講,左龍大叔開始也不相信元征能做成,但機緣巧合,左龍大叔有機會和元征科技的總裁劉正之先生有過一些溝通,這位老兄比左龍大五歲(暴露年齡了),但是滿頭白發,看起來有60歲了,因為最近2年劉總親自帶隊研發GOLO產品,幾乎每天加班到晚上12點,為把產品做到極致而嘔心瀝血,同事們親切的稱他刀哥,因為劉的繁體是卯金刀,他覺得刀哥這個名字很有霸氣很酷,而他正在做的重新定義車聯網的事也是一件很有霸氣很酷的事。


做GOLO前的刀哥


做了GOLO後的刀哥


我問刀哥為什麽要做GOLO,原來做汽車診斷設備,每年賺1億不是很滋潤嗎?刀哥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種生長在中國最東邊的竹子叫“毛竹”這種竹子從播種開始,4年內也只不過長3厘米。


但是5年後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生長著,這樣6周就可以長到15米,整個竹林瞬間就變出來了。


因為在過去的4年里,毛竹的根系在土壤里延伸了數百米。

而元征科技就是這樣的一棵毛竹,在過去的20年里,我們默默耕耘著全球的汽車診斷市場,雖然全中國大部分的車主都在汽修廠使用過我們的產品,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元征科技,而車聯網的到來,將給我們一個快速成長的機會,讓全中國的車主們都知道元征科技GOLO,我們要快速的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

嗯,這就是左龍大叔給大家介紹元征科技的原因吧,這是一家重新定義車聯網的港A100指數成分股,或許就是下一個騰訊,格隆匯之前推出過“珍珠白菜”系列,左龍覺得元征科技屬於“珍珠毛竹”股,有多年深厚的傳統業務積累,並且勇於放棄利潤大膽去擁抱夢想,這樣的公司必然會迎來每天生長30厘米的高增長時期,也許就在今年,請大家和我一起密切關註。


利益聲明:左龍並非持牌人士,上文僅為個人體驗GOLO6後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左龍不持有該股票,希望大家關註這家公司的產品多於關註該公司的股票,左龍大叔自掏腰包,凡轉發本文到朋友圈並截圖發給港股那點事的,左龍大叔請客服妹妹幫我抽8位鴿友,每人一臺元征GOLO6.0。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245

一只花蛤姚斌:七年坚守,只等花开 金石杨天南先生

http://xueqiu.com/1175857472/42413973
七年坚守,只等花开(转)

姚斌
2015-04-29

据说有一种蝉,在地下蛰伏的时间会长达十七年,然后才化羽破土而出,求得一夏之光明。但是,为了等待一个汹涌澎湃的牛市,却不一定需要花费那么长久的时间。

实证研究,一般情况下,从一个牛市的结束,再到另一个牛市的开始,大致需要六至八年。牛市时股票价值通常都高估得吓人,因此实在不值得买。只有熊市时股票价值才会严重低估,因此最值得买。买股票就应该在最没有人买的时候买,因为那时最便宜。卖股票就应该在最有人买的时候卖,因为那时最合算。其实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符合基本的常识。

然而因为人性的缺陷,使得大部分人选择在熊市时放弃,而在牛市时参与。逆向思维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做与众相同的事情,一般只会得到与众相同的结果。只有做与众不同的事情,才有可能得到与众不同的结果。

买在血流成河之时,卖在群情激昂之日。熊市时,最需要做的是将现金转换为股票,做一个股票的净买家。当然,其前提必须是所投资的标的有足够的便宜,其股价至少下跌70%甚至90%以上。

牛市时,最需要做的是将股票转换为现金,做一个股票的净卖家。当然,如果股票的成本为零为负数时,也可以考虑继续持有,其剩余股票留作下次重新买进时使用。

必须注意的是,买进时应该遵循逐步买进的策略,这个过程可能长达数月甚至几年。卖出时也应该遵循逐步卖出的策略,这个过程同样需要数月甚至一年。一旦我们持有时,就必须选择坚守。只有所选择的公司品质优良,就应该无惧市场的波动。它可能几年不涨,但是公司如果一直实施优厚的分红,获得高于银行利率,其效果同样惊人。而一旦我们卖出时,就必须选择等待。这样的等待将会十分痛苦,因为放弃了投机等于毁灭了人类的天性,无异于与人性为敌,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

投资最难是坚守,只要坚守有一定的回报,我就会十分的满意。纵观最近七年,我的投资回报分别是:

2008年-24.26%,
2009年+74.82%,
2010年+31.92%,
2011年-21.01%,
2012年+27.69%,
2013年+22.74%,
2014年+39.23%。

其中五年正收益,两年负收益,总计七年复合增长24.43%。

2015年截止今日为+38.78%。

有些人动辄就获得200%或300%的收益,但是对我而言,追求的是合理的回报,这种回报不是相对表现,而是绝对表现。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投资目标,因此无需与其他的投资者相比。

著名的价值投资者彼得·林奇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股市兴旺的5年中,股票年均涨幅26.3%,遵守纪律坚持计划的投资者,获得几倍或更多的收益,但这些收益绝大部分来自于40天。若你在这40天中离开了股市,以图避开回调,那么你只能得到4.3%的收益。所以,我要做的就是,七年坚守,只等花开。


2015.4.29于锦江秋芦溪畔

已有6人赞助了这篇帖子25雪球币:

  • 木鱼投资图腾10
  • 悦卷6
  • VictorTan聪6
  • 反动派20101
  • 鹰击长空qlq1
  • XUEQUI36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725

纯B股改革方案对比:史上最给力VS史上最坑爹 一只北极熊

http://xueqiu.com/4843855786/43334770
日前,两家纯B股公司$新城B股(SH900950)$$深基地B(SZ200053)$的改革方案均已出炉,下面对两家公司的方案进行一下对比:


注:表中新城的选择权溢价实质为换股溢价。

不难看出,所有新城B股的小股东都是亲儿子,而所有深基地B的中小股东都是垃圾厂里面捡来的。[吐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979

我的投資策略 一只花蛤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b8db20102visd.html

       雖然證券市場波雲詭譎,但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就可以隨波逐流而無所適從。一個成熟的投資者依然需要確立自己的投資體系。這個體系由投資策略和投資清單構成。體系與清單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密切相關的。所謂的策略,就是謀略,是為了實現未來目標而決策未來的一個計劃,是投資行動的指南針。
       我的投資策略可以簡要表述如下。
       1、一切以價值投資行事,極度關註企業的內在價值,視股票為企業,因為每只股票的背後都是一家公司,沒有研究就不要投資,虧損往往來自企業不良的財務狀況。
       2、精心構建一個投資組合。在這個組合里擁有四至十個股票,以消費類公司為主,分散於各不同的行業,集中投資。
       3、時間是優秀企業的朋友,卻是糟糕企業的敵人。以時間來證明價值投資的有效性,選擇能夠確定在長期中戰勝通脹的企業,與公司共成長。
       4、正確對待市場的波動。波動不是風險,風險既與市場指數無關,也與股票價格無關。企業未來賺錢的可能性越大,風險就越低,反之就越高。
       5、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忽略宏觀經濟情勢,因為經濟的判斷無助於投資。忽略證券市場走向,因為市場的走向無法預測。只註重於企業的研究,努力使自己成為企業分析師。
       6、計算企業的內在價值,以求得內在價值的區間,雖然這個區間可能很模糊,但是寧要模糊的清晰,也不要精確的錯誤。追求最大的安全邊際是投資的首要任務。
       7、以逆向思維的方式投資,做與眾相同的事,通常只會得到與眾相同的結果,只有做與眾不同的事,才有可能得到與眾不同的結果。
       8、堅守自己的能力圈,投資於自己熟悉的、或者其產品和服務能夠理解的公司,投資於管理層值得信賴的公司,時刻保持警覺和質疑,防止因為判斷錯誤而招致致命的打擊。
       9、當市場風聲鶴唳股票劇跌時,就是一個好機會;當優秀公司出現問題時,也是一個好機會。此時其價值向下遠離價格,呈現出巨大缺口時,就是逐步買進的時刻。
       10、當市場彈冠相慶股票猛漲時,此時價值的窪地迅速被填平,價值向上遠離價格,就是逐步賣出的時刻,永遠不要參與市場的投機。
       11、追求合理的投資回報,這種回報不是相對表現,而是絕對表現。關心自己是否實現了自己的投資目標,而不是自己的回報與市場或其他投資者相比如何。
       12、運用概率論來思考投資的問題。當勝算大的時候,增加投資籌碼,反之則減少籌碼。目的在於以大概率的成功對沖小概率的失敗。
       我的投資策略幾乎來自投資大師們的經驗與總結,並不是什麽新思想。好在投資也不需要新的思想。價值投資知易行難,只要一如既往能夠像磐石一般堅守住這些準則,做正確的事情,然後將正確的事情反複做,應該可以達到自己的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