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盤,離岸人民幣一度走弱,最低點報6.7182。
在岸人民幣尚未開市,目前報6.6709,境內外人民幣匯差早盤一度擴至約430點,至4個月高點。
今日早間的外儲數據並不樂觀,中國9月外匯儲備31663.8億美元,連續三個月下降。外媒則援引交易員稱,美元/離岸人民幣上升,部分原因是缺乏流動性,並受到大幅貶值的英鎊影響。
今日早盤,英鎊兌美元突然出現跳水,兩分鐘內從1.26暴跌至1.18附近,創下30年新低。
此前,英國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公開表示,英國脫歐進程將在明年3月底正式啟動。
今日英鎊盤中低點為1.1841,為1985年3月26日以來的最低。一些亞洲做市商對英鎊/美元的盤中低點存在爭議,認為應在低於1.1400的水平。路透報道稱當日低點達到過1.1378。
值得註意的是,在英鎊連續走弱的同時,離岸人民幣市場也被牽連。
隨著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下調,17日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6.75,創下9個月新低。
另外,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官方收盤報6.7396,較上一交易日夜盤跌125點,今日盤中跌破6.73、6.74關口,繼續刷新6年新低。
上周五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較好,美元指數繼續攀升至7個月高點。
就匯率走勢而言,麥格理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胡偉俊表示,預計年內人民幣將維持在6.7的水平;富達國際基金經理馬磊近期表示,“中國需要保持人民幣的穩定,這符合中國國情。中國不是一個小經濟體,不能通過將貨幣貶值20%來進行有效刺激。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貶值糾偏後,當前人民幣正不斷接近其公允價值。”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日內跌幅擴大,跌破6.76關口,逼近年內低點。
今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7558,調貶247點,刷新逾六年新低。
昨日歐洲央行按兵不動,美元指數再次刷新7個多月新高,早間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突破6.75一線,創2016年1月7日以來新低。
國家外匯管理局今日發布消息: 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銀行結售匯和涉外收付款均為逆差。2016年前三季度,按照美元計價,銀行結匯同比下降19%,售匯下降19%,結售匯逆差2434億美元。
前三季度,銀行代客涉外收入同比下降16%,支出下降9%,涉外收付款逆差2543億美元。9月銀行代客涉外人民幣收付款為逆差,較8月份逆差277億美元擴大逾六成,創2010年開始公布該數據以來最大逆差紀錄。
北京時間晚間,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價突然擴大跌幅,跌至6.7877,跌破前期低點6.7850,再創歷史新低。
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報6.7778,逼近6.78關口。
全球匯市方面,美元指數周一觸及九個月高點,受對美聯儲今年將加息的預期,以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贏得大選的可能性下降等因素支撐。
北京時間11月9日晚間21:00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短線跳水,盤中最低跌破6.8100關口,再創歷史新低。而美元指數V形反轉,完全收複當日跌幅。
北京時間周五下午15:30分左右,離岸在岸人民幣價格雙雙突然拉升。其中,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短線大漲,7分鐘內拉漲200余點,一度觸及6.8094,目前回吐部分漲幅,報6.8150左右。而在岸人民幣也同時拉升近200點,創當日最低價6.7954,目前反彈至6.8040左右。
而日內較早前,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周五大幅收貶,跌破6.81,盤中並一度下破6.82元關口,與中間價一起再創近六年半新低;本周累計下跌0.83%。交易員稱,隔夜美指大漲,中間價大幅低開,匯價大跌後跌幅有所縮減;但市場仍是凈購匯,且市場主流觀點對12月美聯儲加息預期不改,今日在岸價即期跌破6.8之後,市場預測年內人民幣貶值幅度可能進一步擴大。
但盡管匯價跌幅較大,市場尚未出現恐慌情緒。而且有交易員稱,日間大行在離岸市場有幹預跡象,兩地點差從隔夜的300點左右收窄至不足150點。而在官方收盤時點過去,離岸價在岸價同時大幅跳漲,出現明顯的央行幹預跡象。
首只中國綠色資產擔保債券近日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正式開創了中國金融機構以境內綠色債券資產擔保在境外發債的新業務。
本期債券由中國銀行發行,募集資金5億美元,為3年期美元固定利率品種,票面利率為1.875%。
所謂綠色資產擔保債券是指,在普通高級債券的基礎上增加了資產擔保結構,即以中國銀行總行在境內持有的綠色債券作為擔保資產池,為境外發債融資提供擔保。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本期綠色資產擔保債券在倫敦發行,是中英兩國繼共同推動G20形成綠色金融共識之後,在綠色金融合作領域的一項最新成果。
據了解,本期債券是中國銀行以倫敦分行為主體在境外發行的5億美元綠色擔保債券,是全球首單具有“雙重綠色屬性”的資產擔保債券,“雙重”指在境內擔保和在境外發行的都是綠色債券。債券募集資金將用於支持中國銀行的綠色信貸項目,其項目篩選、資金使用和管理、信息披露均遵循國際市場通行的《綠色債券原則(2016)》。
目前,中國在綠色信貸領域已經世界領先,綠色信貸占我國全部貸款比重的10%。綠色債券市場盡管只有一年多的發展時間,但規模已為全世界最大。除了在中國境內市場發行的綠色債券,在離岸市場也取得快速的發展。7月中國銀行在境外發行30億等值美元綠色債券,成為國際市場中有史以來發行金額最大、品種最多的綠債,覆蓋美元、歐元、人民幣3個比重及2年、3年、5年3個期限。5月吉利汽車發行中國汽車行業首只離岸綠色債券,總額達4億美元。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近日發布報告稱,三季度全球綠色債券發行額再創新高,達261億美元。受中國金融機構的強勁發行推動,市場全年發行額可能突破800億美元,並有望在一年內發行額翻倍,增長規模達到此前9年的累計增長水平。
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的規模雖然取得快速的發展,但是對於這一市場的發展才剛剛起步,還處於摸索階段。
非政府組織CFA協會(CFA Institute)日前在中國舉辦“綠色金融圓桌會議”,該組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施博文(Paul Smith)會後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的采訪。
該組織調查發現,73%的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分析時,會考慮環境社會及管制(ESG)因素,40%會重點考慮環境變化因素。
施博文對記者表示,綠色債券作為固定收益產品的一種,和債券從本質上沒有區別,目前面臨著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通過一系列的激勵機制去推動和促進綠色債券市場的發展。
“比如說從稅務部門的角度,是不是能夠有一些稅收優惠的政策來推動綠色債券的發展。“他說。
除此之外,施博文認為,從監管機構的角度來講,更多的責任是要求企業要披露跟環境保護相關的內部政策,以及他們具體在公司運營過程當中環保的做法。”他說。
在施博文看來,監管機構應該做的不在於監管債券市場本身,而在於怎樣去改變企業的行為方式,讓企業能夠更好的向他的投資者以及股東去披露自己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公司的行為,讓大家了解公司在環保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多大,融資拿來的錢是怎麽使用的,到底消耗了地球上多少的資源等等。”他說。
建立強制性之的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如第三方認證、綠色信用評級等工作,能夠覆蓋所有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
2015年12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綠色金融債的公告(下稱“公告”),明確要求在募集說明書中充分披露擬投資的綠色產業項目類別、項目篩選標準、項目決策程序、環境項目目標以及發債資金的使用計劃和管理制度等信息。
“公告”第十二條規定“綠色金融債券存續期內,鼓勵發行人按年度向市場披露由獨立的專業評估或認證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對綠色金融債券支持的項目發展及其環境效益影響等實施持續跟蹤評估”,以便市場及投資者對綠色債券及其支持項目進行監督。
在周三日間跌破6.92關口後,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價夜盤短時間內大幅下跌逾200點,快速突破6.93和6.94兩大關口。
而當晚較早前,在岸人民幣報價一度跌破6.91關口,目前報價在6.8975。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高級研究員張斌今日發表研究文章稱,當前匯率形成機制會不斷地逼著看好人民幣、願意持有人民幣的企業和個人(人民幣多頭)面臨匯率損失,看空人民幣的企業和個人則是不斷地得到鼓勵。這種對人民幣多頭非常不利的匯率形成機制要盡快改,改得越晚資本流出壓力越大,最終可能會形成資本流出加劇和貶值預期升級的惡性循環。
周三晚間,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價再次出現逾160點的大幅下跌,跌破6.93關口,報6.9366。當日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價已連續連續跌破6.92、6.93兩大關口。
另外一方面,在岸人民幣價格也在同時出現逾50點的下跌,報6.8978,逼近6.90關口。
23日午間,離岸人民幣跌破6.92,最低至6.9222,刷新紀錄新低。
周三,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下調125點,報6.8904,上日為6.8779;上日16:30收盤報6.8880,夜盤收報6.8920。
今日美元指數小幅波動,現跌0.01%。根據聯邦基金利率市場,12月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100%。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表示,當前人民幣匯率的定價機制是參照一籃子貨幣,在三個指數(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BIS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和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如果美元持續走強,那麽人民幣就會相對走弱。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年底之前就不會有極端的再貶值了,可能會破7,回到相對於年初6.75的5%左右的貶值幅度,這種可能性比較大,在年底之前(匯率)會反彈回去,但反彈幅度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