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總有第一次 人在中環

http://manincentral.blogspot.com/2012/04/blog-post.html
凡事都總有第一次,第別係發生響囝囝身上。


今個星期,光頭仔終於第一次「自己」返學。之前去playgroup媽媽會陪住佢上堂,即使後期為左想佢適應,媽媽會響課堂過程中離開課室,但光頭仔依然知道,媽媽就響課室出面,所以仍然玩得開心自在。


升左班,轉左學校 ,上堂時間忽然double up,媽媽唔再響課室出面守候。我本來估,囝囝應該掂既,之前一個人響舊校課室裡面依然班得悠言自得,升班之後應該唔會太難適應掛。


點知,估錯晒。


光頭仔變身成為大喊十。


我負責每朝返工前車囝囝返學,送佢入學校門口,光頭仔用力抓住我同老婆既衣服。抓呀抓,平時都唔發覺,兩歲幾既人仔原來可以咁大力。


我睇過d文章話,送細路仔返學,千祈唔好俾佢feel到你唔捨得,要表現得決絕一d,否則會阻礙小朋友既成長。 我同老婆夾好,一齊送到佢入學校門口,一有老師黎接佢,拿拿臨講句bye bye就即刻轉身閃。我兩公婆本來準備跟實劇本做,well…事實證明,我同老婆都唔係一個稱職既演員。


我有時覺得,我身處既商業社會,週圍都係大鱷,危機四伏,步步驚心。我響咁既環境打滾左咁多年,自以為乜都俾我見過啦,仲有d乜會令我覺得為難既呢?


做生意尤如打杖上陣殺敵,遇神殺神遇彿殺彿,我殺你時你又殺返我,睇下邊個唔好彩,其實冇乜hard feeling。然而當處理既事情涉及感情既connection之時,只是簡單一件小事,都讓你心難安。


晚飯既時候,光頭仔無啦啦諗下諗下,口噏噏左幾句,諗返今朝番學既片段,食食下飯,忽然又忍唔住喊左出黎囉。


我明白凡事總有第一次,光頭仔返多幾日學,習慣左個新環境,情況應該會有改善。只不過,當我自大地以為,做左咁多年人,見過咁多世面,應該冇乜野難到我掛既時候,簡單如送阿仔返學,都令我忐忑不安,唔知如何自處,真係樣衰。


而且,當個小朋友喊到死去活來,表現得好似好唔捨得咁,但真正脆弱果個,我覺得查實唔係佢,而係父母。


明天一早,再接再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80

拿錢辦事:天使投資總有附加條款

http://news.iheima.com/show-9-144025-1.html

但是,只要有天使投資人和風投資金,必定會出現附加條款,最明顯的要數記錄在《投資意向書》中的那些條款。通常會包括投資者目前擁有的份額,資金如何以及何時交付,甚至包括探索者如何及何時能夠出售自己的股份(清算優先權)。

然而最重要的是,企業家應當牢記,所有的投資者都相信他們能夠提供一定的幫助。事實上,投資者之所以投資,是因為他們在這個商業領域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而且非常瞭解取得成功需要付出什麼。不僅如此,他們或許也希望你按照他們的方式行動。

在任何情況下,你所建立的初創公司已成為投資者資產的一部分,所以在獲得風險投資後,你所處的情況更像是向新的老闆匯報工作,而非是獲得了新的自由。這樣一來,你需要傾聽投資者的期望,與投資者定期、有效地進行溝通,並且假定投資者會通過如下幾種方式,監控你的付出:

  1. 你需要成立董事會。在初創公司的早期,你可能會親自挑選一些得力的導師,組成一個諮詢委員會,但是現在,你需要成立一個擁有實權的正式的董事會,以審核批准你做出的戰略決策。投資者肯定希望在董事會獲得一席之地,而且期望你每月能夠就關鍵事件向董事會進行匯報。
  2. 進度里程碑將變成管理目標。每一個《投資意向書》背後,都有一系列的承諾,這些不應當被視為選擇性建議。如果目標未達成,投資者可以撤資,且保留未來的股利派發權。如果董事會對你的進程不滿意,你作為首席執行官的角色將受到威脅。
  3. 你將不再掌控自己的時間。很多投資者會覺得有必要去你的辦公室,或是打電話向你瞭解事情進展的最新情況。他們會認為你是在為他們工作,所以你無權授權或推遲這些電話、拜訪、或問題。
  4. 必須與投資者進行積極主動、常態化的交流溝通。如果每次匯報事情的最新情況,或狀態的改變都需要投資者的督促,那你很快會失去他們的支持。同樣,如果連雞毛蒜皮的事情也給他們打電話,或是讓投資者幫你做決定,你也會失去他們的支持。
  5. 紙包不住火,壞消息同樣如此。大約數企業家會通過限制或更改信息的傳遞來保持團隊士氣,這樣他們便可以背著投資者繼續做同樣的事情。但是很不幸的是,由於投資者權利協議對必須共享的事情和具體的時間做出了規定,企業家的上述行為只會讓他們被炒魷魚。
  6. 別人的錢,現金流的跟蹤更重要!獲得投資後,企業家的銀行賬戶資金充裕,他們會決定如何花費這些錢,或者決定去以前不能去的巴黎之旅。但是,在處理投資者的資金時,你必須格外小心。

在與投資者簽定投資協議前,如果你還不瞭解這些,那麼你應當向接受同一個投資人投資的同仁們請教相關的問題。他們能夠告訴你,對於這個投資者而言,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同時,這些同仁們也將成為投資組合排名中的競爭者,因而,你需要保持領先。

如果你的初創企業屬於非常卓越的類型,你應當小心,投資者可能會要求你採取更大的行為,向未知邁進,因為他們希望你成為下一下谷歌。很顯然,你沒有完全的控制權,但是不要為了博得投資者的喜好,爭取領先地位而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現實中,一旦你接受其他人的投資後,你作為企業家的工作會變得更加艱巨,風險也就更大。據我所知,如果一些初創企業沒有進行風險融資,沒有獲得投資者的投資,他們可能會更加成功。在初創公司的世界裡,困難和掙扎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你確信接受投資者的投資,請擦亮眼睛看仔細了。投資可能會瞬間消失,留給你的將是沉重的附加條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179

股市裡總有那麼些規律 作者:格隆匯 小天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29

股票市場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如果您有認真的推敲過股市的規律,能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特點。下面小天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發現的奇特的現象,純屬閒聊,歡迎指正~​

首先我們來說說A股,如果您有仔細做統計,你會發現80%的星期四A股都是下跌的,至於原因可能很難有人解釋得了,但統計結果確是如此。每星期的其他幾天卻沒有什麼規律可循。所以,利用「星期四必跌」的規律,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買賣股票的更巧妙時機,如果你想買入一隻股票的那天剛好是星期三,那你可能就要考慮考慮了>.<如果是在星期四的下午收盤前,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好的買入時機。​

港股現在基本上在跟著A股走,在滬港通開通之後,將會更加「A股化」。A股的上述特點如果繼續保持的話,將帶給港股同樣的特點。​

每個月的期指交割日那天,一般的大盤升降都有一定的規律。股指期貨是多頭與空頭的較量,如果某個月股指連續強勢上漲,那麼在股指交割日那天股指往往會先沖高,沖高之後再狠狠的往下殺,反之亦然。利用這個機會,機靈的人都能在股指交割日有所收穫。​

大盤的運行和個股的走勢都有他們獨特的魅力和規律,有些股票就喜歡下午才漲,有些股票就喜歡每天只漲1-2個點,還有些股票每天都是沖高5-6個點之後回調,總結每個股票的特點和規律,採取不同的策略,才是「炒」股票的精髓。​

就讓我們和股票的這些有趣的特點一起做個愉快的遊戲吧:)​(小天工作室微信:XTinves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228

任天堂10大經典遊戲,總有一款能喚起你童年的記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14/151000.shtml

NO.10《氣球大戰》

發行時間:1985-1-22

經典指數:★★★

異界的妖精通過五彩的氣球空降來入侵永恒森林,玩家扮演叢林中的勇士,利用手中的神槍來保衛森林。遊戲共有接近100個關卡,難度越來越高,挑戰無極限。彈藥有普通子彈、速射子彈、超級導彈、防禦之石。

NO.9《動物之森》

發行時間:2001-4-14

經典指數:★★★

動物森林是由任天堂EAD所開發制造的電子遊戲,於2001年在日本發行後,接著在2002年9月15日於美國發行的版本有新增的要素。遊戲中玩家生活在一個由擬人動物居住的村莊,展開各種活動。系列以其開放性著稱,並大量使用遊戲機內置時鐘和日歷模擬真實時間。動物之森於2005年11月23日在日本上市,並且加入了網絡連線功能,讓玩家們可以到彼此的村莊交流互動;銷售成績獲佳評。

NO.8《永恒的黑暗》

發行時間:2002-6-23

經典指數:★★★

本作是任天堂的第二方軟件商Silicon Knights(矽騎士)早在N64時代就策劃已久的恐怖冒險大作。於2002年6月23日在美國發布,2002年10月25日在日本發布。遊戲的劇情描述在宇宙創始之初統治地球的遠古人在數千年後蘇醒過來,以其神秘的力量瘋狂地進行破壞,想要把地球再次變回遠古時他們統治的那個年代。命運女神選出了各個時代的十三名勇者向遠古人發起挑戰,盡管他們可能會一一犧牲,但所有人的目的都是拯救人類。

NO.7《銀河戰士》(Metroid

發行時間:1986

經典指數:★★★★

7

任天堂曾經的另一位王牌制作人橫井軍平開發的射擊動作遊戲,同樣在1986年推出了首作,在開始時受到馬里奧系列和塞爾達傳說系列的影響,因此結合了兩者的要素,更在之後影響了中期的《惡魔城》等作品。讓遊戲界從此多了一個“Metroidvania”的專有名詞,專指在傳統橫版動作過關遊戲的基礎上加入可自由探索的2D沙盤地圖,裝備、道具和能力升級等RPG要素的特殊類型。

相比馬里奧塞爾達的級別,銀河戰士在日本自家反而不及歐美地區更受歡迎,主角薩姆斯脫下面罩後的瞬間更是讓第一次見到的玩家大跌眼鏡,而盡管在2010年後就沒有繼續推出新作,但依然被大量玩家時刻惦記著,並在任天堂的其他作品里客串。

NO.6《地球冒險》(Mother

發行時間:1989-7-27

經典指數:★★★★

6

最早的作品《地球冒險》於1989年日本上市,遊戲平臺為FC,原定於北美發售的英文版名叫“Earth Bound”,但之後因故取消發售。之後在SFC上的續作《地球冒險2》在美版繼承了這個譯名,反而讓《地球冒險》初代在美版成了“Earth Bound Zero”,是日版美版遊戲序號的差異的又一個典型例子。

和當時大多數日式RPG所不同的是,地球冒險系列並非建立在魔法、中世紀的世界觀下,而是將舞臺設置在現代美國,也讓這款遊戲在歐美有著特別的高評價,雖然一共只出了三作,在2006年就沒了消息,但迄今你仍能在不少歐美網站評選出的經典作品看到它的一席之地。

NO.5《星際火狐》(Star Fox

發行時間:1993

經典指數:★★★★

5

1993年在SFC上的《星際火狐》是任天堂首款嘗試模仿3D效果的射擊遊戲,也從此有些意外地成為任天堂持續多年的品牌之一,中途也曾經歷了各種波折,好幾款遊戲都在計劃後中止,讓這遊戲最大的支持者宮本茂未免失望。

宮本茂從不否定自己對星級火狐的偏愛,他表示“盡管在日本,最終人們還是越來越少關註《星際火狐》。但我們仍然會繼續把它做得更好,但願人們都能看到這遊戲的表現。”也許憑借他的堅持,這款遊戲今後還是會在幾年後繼續推出新作。

NO.4《大金剛》(Donkey Kong

發行時間:1983-7-15

經典指數:★★★★★

4

和許多偉大作品一樣,《大金剛》的誕生看起來也充滿偶然,任天堂原本希望用大力水手的形象制作遊戲。但遊戲問世後又受到環球影業的起訴,認為“金剛”(Kong)從形象到情節很明顯是抄襲電影金剛,實際上任天堂確實也就是這個想法,但最終任天堂打贏了這場官司,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和他們幾年後取得俄羅斯方塊的版權打贏官司一樣意義重大,改變了遊戲業可能的歷史。

NO.3《塞爾達傳說》(The Legend of Zelda

發行時間:1986-2-21

經典指數:★★★★★

3

1986年,任天堂在新發售的FC磁碟機上推出了第一款遊戲,初代塞爾代傳說,在傳統動作遊戲的基礎上又加入了解密要素,從此讓任天堂旗下又多了一個響亮的品牌,同樣在歷代主機上成為任天堂的重頭作品,截止到目前為止先後推出了二十多款作品,累計銷量超過五千萬套。

和馬里奧的普及大眾相比,塞爾達則收獲了更多的專業贊美,N64的《時之笛》成為Fami通史上第一個滿分作品,《風之杖》則延續了這一高評價,而扣除一些早年非任天堂自家作品的黑歷史不說,塞爾達系列也確實迄今保持著每作的高水準,明年我們也將迎來WiiU上的塞爾達新作,希望依然能不負期待。

NO.2《陽光馬里奧》

發行時間:2002-7-19

經典指數:★★★★★

屏幕快照 2015-07-14 下午7.48.10

《陽光馬里奧》是由任天堂在2002年發售的一款動作遊戲,在日本、美國、歐洲都有發售。2002年7月19日,闊別多年的馬里奧系列的最新作品終於在眾多玩家的期盼中順利發售。

故事就發生在一個小島上面,所有的關卡舞臺設計都非常貼切避暑小島的環境。有島上面居民生活的小鎮,村落甚至原始部落區,有現代化的海港,機場,有消夏小島所不可少的海灘,高級賓館,還有讓遊人留戀忘返的神秘峭壁,深海探險,甚至還有一座大型的水上樂園,小鳥飛,魚兒遊,關卡舞臺的存在感和親和力達到了馬里奧歷史上的最高峰。你甚至還可以和居民們發生互動,和他們交流,幫助居民,還可以在居民那兒打工。

NO.1《超級馬里奧》(Super Mario

發行時間:1985-9-13

經典指數:★★★★★

1

關於這個名字對於任天堂的重要性,相信但凡對遊戲有點了解的玩家就明白。1985年FC上的初代馬里奧開拓了任天堂的一代霸業,奠定了之後三十年的成功基礎,而1983的《馬里奧兄弟》則是他們最早作為主角登場的一作,當然如果追本溯源,1981年的《大金剛》里馬里奧已經出現原型了--總之從那之後,任天堂和馬里奧就從此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體。

從系列正傳到賽車網球運動會各種外傳,再算上跑去其他遊戲客串以及里面其他角色單獨挑大梁的作品,馬里奧各種相關作品達到百部以上,橫跨任天堂各代遊戲機,累計銷量超過五億套,是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第一銷量遊戲系列,傳奇,時代,經典,任何贊美之詞用來形容這個系列都不過分,而我們也完全無法想象沒有馬里奧的任天堂會是什麽樣子。

總結:以上基本都是巖田聰所在位時期所開發出的最為經典的遊戲,任天堂作為一個百年老店跨三個世紀的歷史的一部分,我們都應該記住任天堂和這些遊戲的名字。不管未來的任天堂將否變革,這些名字的價值永不會消失。

文章為原創,作者楊博丞,如需轉載請與微信號zzyyanan授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930

【麻煩大了】獨角獸,瘋狂總有落幕時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3325

如果高盛、摩根士丹利以及JP摩根同時決定放棄“賺一票”的機會,那麽,這個市場一定發生了什麽。

確實,當Square這家美國著名移動支付公司亮出其11月19日的IPO發行價時,很多人都不禁錯愕:9美元?區區二十幾億美金的交易,真的是那三家承銷?

三家投行正是給出了這個數字。這個報價,相對於該公司去年最後一輪融資1.8億美元時15.46美元的每股估值,以及對主要融資方曾拍胸擔保的每股18.56美元估值,可謂腰斬。

作為2015年首只在美上市的“獨角獸俱樂部”成員,Square一直被視作風向標。然而,每股9美元的發行價,意味著其上市市值已從去年估值頂峰的60億美元大幅縮水56%至26.6億美元,三家鼎鼎大名的投行由此至少失掉了一張標有7700萬美元擡頭的支票。

莫非Square的基本面發生了重大變化?沒有!短期內難以盈利從來不是互聯網企業的命門,每筆交易要向Visa、Master Card等發卡商支付1.9%的費率也非一朝一夕。事實上,公司上市首日開盤大漲45%,且次日穩定在12.85美元每股的表現,足以證明市場此前給出的相對較高估值相當理性。

“三大投行迷失在正方形的廣場(square意為廣場)里。”有投資者這樣揶揄。不過,來自華爾街的主流觀點卻不認為前者一時頭腦發暈犯了傻——“商業價值的世界正在發生戲劇性甚至根本性變化,Square不過是頭一個試驗品,估值泡沫破滅進而引發高科技初創企業融資規模縮水,包括推遲IPO時間都已成為大概率事件。”這才是這宗奇怪定價背後的邏輯,冷靜到殘酷。

沒穿衣服的,恐怕不止一位。Snapchat,閱後即焚,曾經以拒絕臉書和谷歌分別30億和40億美元的收購提議名聲大噪,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的聯合創始人埃文·斯皮格爾也憑借公司160億美元高估值一度錄得15億美元身家,並晉身全球最年輕的億萬富翁。可惜成人之美者自己卻大事不妙。就在近期,全球最大共同基金富達(Fidelity)宣布將對前者提供的融資標記25%的損失,哪怕在今年1月3日共計4.86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中,富達還曾“忠誠”地跟進。

至於2007年成立、提供免費網絡文件同步上傳雲端服務器的Dropbox公司,自2013年下半年以來一直被傳可能上市。禍不單行,IPO未等來,PE/VC們紛紛對其標註“投資損失”卻提前實現。

還有誰?還有誰?200億美元估值的Airbnb以及510億美元估值的Uber夠分量吧。據稱,無論富達、DST,還是紅杉等,都在做類似考慮。

自兩年前Aileen Lee女士首次發明“獨角獸”概念,全球先後有153家入圍企業通過787億美元融資合計估出5209億美元的龐大身軀。高科技創始企業只消拿到了“獸簽”,基本保證了源源不斷的續命錢,能否贏利的問題還是交給上帝好了,大不了搬出“亞馬遜”的案例。而PE/VC和那些提前上岸的大牌高科技老祖宗們,在不怕失手就怕溜走的豪情下雞血滿滿。外圍的中小投資者們則只好苦哈哈盼著獨角獸們趕緊趕緊IPO,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埋單——資本市場的完美閉合!

問題是,風投們畢竟不是包括美聯儲和中國央行在內的印鈔機大管家,市場亦不能允許自我標榜的獨角獸批發式進入。當某一個環節出現脫鉤,原先星光閃閃的珍珠鏈就有可能變成一地鐵蛋亂竄,很幽默,更黑色。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從Square開始,緣自莎士比亞《暴風雨》中的論斷將再次得到驗證。更麻煩的是,在太平洋西岸,在中國的互聯網高科技創始企業中,那些以美國對標企業外加中國特色的O2O領域尤是如此。

此中,包括450億美元估值號稱完成生態圈構架的小米,包括和大眾點評網整合拿到騰訊10億美元投資正忙於去阿里化的美團,也包括標價120億美元的滴滴,還有一度傳出融資數額摻水的餓了麽。

其實,這幾位雖說樹大招風,但好在之前已將盤子做大,無論有無BAT賦能集團撐腰,面對單季中PE/VC投資環比銳降50.36%,單次融資額已縮水至1706萬美元的淡湯寡水,好歹還能搶到不多的幾塊五花肉。而在萬眾創業號召下瘋狂崛起的小公司們,無論是上門做菜的,上門美甲的,上門替車美容的,上門替人做家政的,暫時還玩不起估值遊戲,別說C輪死,挺過A輪不死已算萬幸。

最撓頭的恐怕還是估值已過1億美元甚至逼近10億美元的那些企業,不上不下七上八下。最近,以放棄線下實體門店靠低傭金和所謂搶房源、搶租客、搶經紀人“三搶拍案驚奇”迅速崛起的愛屋吉屋公司,便不斷遭遇口舌是非。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具體經營業績,質疑者爭先恐後。而在愛屋吉屋主事者看來,正是因為其5月和11月D輪、E輪分別融到1.2億和1.5億美元,公司總價值273天升格至10億美元獨角獸級別,才引來對手口誅筆伐。

且不論個中誰是誰非,有一點明白無誤,當下的10億美元估值意味著風投要的是在三四年後通過上市看到企業拿下100億美元的市值,同時對應一個萬億人民幣的目標市場。這樣的對標,對於一個雖剛需卻低頻的房屋租賃交易市場,毫無疑問,是讓法式香檳泛起燕京啤酒的泡沫。

為什麽素以精明著稱的風投們會在刻意的加速度中慢慢令自己偏離了軌道?為什麽性感十足的估值遊戲最後會演繹成萬般骨感的結局?僅是因互聯網、高科技不同於傳統估值的計算,或是那份亙古以來的貪婪欲求?

“還以為人生全由人控制,一覺醒來才發現,一切隨陽光消失,無法抗拒,無法躲避,天地的威力誰能抵。”

珍重,珍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428

卓偉勝訴,狗仔的心里總有一個偵探夢?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181

《神探夏洛克》劇照(電視劇劇照)

從某種程度上說,私家偵探在歐美國家有較高的地位也使得其影視形象愈顯高大上。但在我國,這些人卻被稱為“遊走在法律邊緣的隱形人。”

不久前,卓偉打贏了和汪峰的官司。這個以揭發明星“新聞”為己任的“狗仔”,包里常放本《奎因現代偵探小說集》;他坦言自己愛看人物傳記和偵探小說,偷拍明星無數,卻執著於“新聞的真實性”,在與明星互撕時,這位娛樂圈偵探一直堅稱自己是“依法行使作為公民的言論自由權和輿論監督權。”

“知道”(nz_zhidao)帶你去探尋各國有趣偵探們的日常生活。

說起影視劇中的偵探家,應首推夏洛克•福爾摩斯。福爾摩斯是19世紀末的英國作家阿瑟•柯南•道爾塑造出來的一個虛構偵探。從1900年以來,超過75位不同的演員在200部電視或電影里演繹過這個角色。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來講,夏洛克•福爾摩斯就是個“大IP”。

福爾摩斯可謂偵探界的鼻祖,風靡全球。在二十世紀80年代,日本漫畫家青山剛昌用阿瑟•柯南•道爾的名字創造了長篇推理動畫《名偵探柯南》,書寫了另一部偵探傳奇,塑造出有一個出色的偵探家。柯南同樣被搬上電視熒屏,這個打著紅色蝴蝶結的小學生憑借出色的偵探技術和長不大的特質成為風靡熒幕的偵探家。

藝術作品中的偵探總是無所不能,如福爾摩斯知識廣泛,涉及化學、文學、哲學、天文學等諸多學科,觀察力尤為出眾。在遇到新的案件時,福爾摩斯總能通過觀察來尋找人物或案件的蛛絲馬跡,華生見他不到一分鐘後被他起底。偵探們也總是英姿颯爽,臨危不懼,擁有超高的破案解疑,即使是像柯南只有小學生的身高,也有兩米八的氣勢。他們一方面有天賦異稟的藍顏知己來當他們的心腹之交,鞠躬盡瘁;一方面又有紅顏知己來給單調的偵探生涯添上一抹浪漫的色彩,戲劇總是能給觀眾造夢。但現實中的偵探有這麽幸運嗎?

偵探一般指的是私家偵探。私家偵探這一稱呼起源於西方國家,英文里被稱作“private detective”或者“private eye”,顧名思義就是指一種專為個人提供保衛及調查服務的民間專業人員。西方國家的私家偵探業發展到今天,調查業務的範圍十分廣泛。只要是在法律限度內,不屬於公共執法部門特定職權之內的,都能夠涉及,包括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家庭糾紛、失蹤人、雇前調查、內盜調查、各種證據的收集和各種秘密行動。

私家偵探所服務的對象遍及社會的各行各業,比較多見的是企業、保險公司、律師事務所和公民個人。此外,私家偵探還負責為政府部門和各種機構就有關的事務收集情報和證據。因此,私家偵探有時會是警察的好幫手。福爾摩斯就是這類偵探,他並不供職於政府,但警察長遇到棘手案件時會尋求他的幫助。

私家偵探在歐美國家廣泛存在,其社會地位不亞於或僅亞於律師。私家偵探和律師都是利用自身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當事人提供有償服務的。而私家偵探著重於證據和情報的收集,律師著重於庭內庭外法律的運用。律師和私家偵探還會建立合作的關系,例如,律師在為當事人分析案情時,認為應取得某份關鍵證據才有可能勝訴,但取證很有難度或者超出了律師的業務範圍,律師可以向當事人建議尋求私家偵探的幫助。私家偵探使用合法手段取得證據後,律師就可能通過一定方法將其作為呈堂證據並運用其法律知識幫助當事人打贏官司。

從某種程度上說,私家偵探在這些國家有著較高的地位也使得偵探的形象在這些國家的影視作品中愈顯得高大上。不過,在我國,這些人卻被稱為“遊走在法律邊緣的隱形人。”之所以稱為“隱形人”是因為在我國並不認可私家偵探這一職業。所以也很難看到中國關於當代偵探的傳奇故事被搬上屏幕,國產的屏幕偵探多是生活在古代,比如唐朝的狄仁傑,宋朝的包拯,清朝的施仕綸。這些中國“偵探”與歐美、日本的偵探最大的不同是,他們都有官方的背景,在朝中有一官半職,這種身份是他們能破案的保障。

《神探狄仁傑》劇照(電視劇劇照/圖)

相比中國,為什麽歐美和日本的偵探的發展空間會比較大?

英國的犯罪偵查制度具有“以民為主、以官為輔”的傳統,在民眾中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那就是——維護社會秩序,保衛私有財產和人身安全是公民個人的事情,官方可以指導,卻不能包辦,為的是減輕納稅人的負擔。從這一理念出發,早在中世紀時,英國社會就出現了一種職業:“告密人”和“捕盜人”,其服務對象包括公民個人、民間團體、組織和政府。其中,英國現代職業私人偵探第一人當數亨利・菲爾丁。 1750年,菲爾丁獲得英國內務部長的恩準,從政府中領到一筆津貼,建立起首家民辦官助式的民間偵探組織。

日本的情況更為特殊。二戰後,日本作為戰敗國不許擁有軍隊、不許建立國家情報組織,因此造就了日本官民結合的完美高效的情報體制,也推動了政府對私家偵探活動和民間情報組織大放手的局面。在日本,私家偵探屬於特殊行業,且得到了政府的承認,是對日本警察業務的必要補充。日本私家偵探的發展是基於日本戰後的現實況下的一種權宜之計,民間力量在國家的許可下彌補了國家能力的不足,從而也形成的自身的發展勢頭。

而在我國,讓偵探職業化、合法化的土壤並不肥沃。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正在萌生多元的社會需求(包括民間調查),但由於我國法律和司法機制的不完善,使得私家偵探的地位尷尬。關於私家偵探危害的最大詬病是私家偵探的調查活動會侵犯公民的隱私權。另一個關於私家偵探危害性的考慮還表現在對於私家偵探侵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偵察權,私家偵行業的探魚龍混雜,有些演變為黑社會組織或者從事詐騙等犯罪活動等等。

在此背景下,中國當代的偵探幹的一般靠什麽活?

現實中的偵探們並不會常接到那些驚悚且富有挑戰性的刺激任務。反而抓小三、抓偷情這類是最常見的業務,此外,較為常見的還有討債、尋人、商業信息調查等業務。你能想象福爾摩斯出去查案,居然是為了雇主打小三嗎?反差著實有點大,可這是現實大多數偵探的生活----既不光鮮又很無聊。

之前在《偽裝者》中扮演特工的演員靳東就曾經說過,“辨識度比較高的人不適合當偽裝者”。對於偵探而言,這條不成文的定律也是成立的。偵探們大多不會長著“偵探臉”,為了不引人註目,他們肯定不會穿“卷福”的大風衣,走起路來能卷起萬千少女的粉紅心;也不像柯南一樣打著風騷的紅色蝴蝶結,標識度太高了。越平常對他們就越好,高調無法在這行業里生存。

但不是說“普通”就能當偵探。偵探肩負著任務,沒有點“本事”也不行。偵探要有犯罪常識認知,具備判斷能力和很強的邏輯和隨機應變能力,在作業過程中很難預料會出現什麽,稍有不慎,生意就黃了。最好有一定的關系網,開房記錄、通信記錄、財務狀況、人際關系等的調查都需要專門的職能部門運用一定的手段才能查詢。“卷福”的親哥哥就被設定為英國政府的高級官員,雖然跟“卷福”感情冷淡,卻在必要時還是會適當地幫幫弟弟的。最後還有必不可少的先進設備,如各種監聽,監控、偷聽設備、拍攝記錄設備,甚至用作跟蹤的車你要有起碼2部以上。

私家偵探怎麽接工作?私家偵探接業務的來源:一是通過偵探機構,在中國不會以“偵探”自命,會包裝在“咨詢所”、“顧問所”下;二是獨立接業務,但對沒有名氣以及沒有團隊的偵探的來說是獨立接業務是很難的。第一種情況等於偵探是機構的員工,大多數時候要跟機構相互配合,這樣的好處是機構能對偵探的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並充當溝通雇主和員工的橋梁,並對偵探的人身安全有一定的保障。第二種情況偵探更加地獨立自由,但承受的風險也就更大。

偵探這麽苦逼,那酬勞怎麽算呢?福爾摩斯的破案的動力源於對真相的執著,出現離奇案情時,他總是樂此不疲地在現場破案,而且案子越離奇,他就越興奮。福爾摩斯的哥哥是政府高官,他不用擔心生計,可以放心去破案。柯南是個小學生,也不必憂心著賺錢養家。可是,現實中的有多少偵探是出於對破案的熱愛而從事偵探行業的呢?這種人可能存在,但絕大多數偵探肯定是“有錢才會出手”。

在中國最廣為人知的“偵探機構”可能要說卓偉創立的“風行工作室”,風行工作室的專長是偷拍娛樂明星的八卦。據卓偉透露,經常有“涉事”的明星希望花錢把照片和視頻買下來;也有一些小明星主動聯系卓偉讓他偷拍以贏得新聞關註,但均被其拒絕。按照他自己的話說是:“狗仔的本質就是反權威、反體制,你不是什麽偶像,什麽精神支柱嗎?我就要把你真實的一面曝出來。也並不是說要打倒你,就是還原真實。”“不全是為了掙點稿費,像人家說的,如果真是為了掙錢,我開個私家偵探所,專門查婚外情,錢掙得比現在多,也不會招那麽多人罵。可是那就沒意思了,記者這個工作,最有價值和意義的,就是社會責任。”

不久前,卓偉打贏了和汪峰的官司。這個以揭發明星“新聞”為己任的“狗仔”,包里常放本《奎因現代偵探小說集》;卓偉坦言自己喜歡看人物傳記和偵探小說,而當記者的經驗又使他執著於“新聞的真實性”,偷拍明星無數,爆出內地明星半數以上的花邊新聞。在與明星互撕的過程中,這位“娛樂圈的偵探”一直堅稱自己是“依法行使作為公民的言論自由權和輿論監督權。”

至於從事其他調查的偵探們的收入也與業務直接掛鉤,業務的周期不固定,偵探的收入也不固定;有些業務周期長,薪酬卻不多,也導致了偵探們幹這一行普遍不會幹太長久。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ios版本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285

總有一間在你左右

曾經在一次止凡飯局中(見《終於見到70後生意人》),東昇提起7-11特許經營店,我指這些經營內裡有不少故事,他表示很有興趣想了解,當時我以為自己以前有寫過類似題目,但回去找舊文,卻沒有發現,大概真的未有寫過吧。今天希望「找數」,寫寫這命題。與朋友討論這命題時,發現前天蘋果新聞有相關報導《新都城7-11喺正對面再開舖?商場咁樣講…》,真是巧合。




多年前與朋友討論這類特許經營店的操作,才知道一些內裡資料,資料來源是朋友的一位參與了特許經營多年的老友,之後我再上網找找資料。以為自己在多年前分享了的文章,原來沒有,唯有今天憑記憶再寫出來。由於我本身沒有這方面營運經驗,朋友所提及的資料在記憶中也有點模糊,所以只希望寫寫這行的感覺,大致上是什麼一回事,實質情況與事實未必相符,如有經驗者不妨交流。

不少人都知道7-11的營運模式是特許經營的,特許經營可以有不同操作,對加盟者的控制可能有鬆有緊,對加盟者的支持亦有多有少,富爸爸作者也在書中建議過加盟這類生意可以是學習做生意的一個好開始。特許經營店並不是投資者投入資金就可以的投資項目,而是要親力親為地去幹的生意,如果以為是拋出資金投資一盤生意,嘗試做老闆的滋味,可能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了。

7-11的加盟費由30至50萬元不等,視乎地點情況而定,簽約5年,即這筆錢只是讓你做5年生意,之後如要繼續可以選擇續約,續約費比加盟費應該便宜一點。除加盟費之外,加盟者每月還要付千多元管理費,亦要對母公司,即牛奶公司,交付帳目,與及受她們的監管。

這個數十萬元的加盟費包了租金與裝修及店內的所有器材,這大概是體現特許經營連鎖店的品牌能力,這些項目不交予加盟者自費,透過「中央處理」,使成本更低。始終購置器材當然是大批入貨會較便宜,租舖的話,牛奶公司出面去傾租約也一定比加盟者得到更抵的租金。坦白講,一個個人拿著50萬,應該不容易在旺區開到一間能生存的便利店吧。

成功開舖後,母公司會在各方面有很多規管限制,這算是特許經營的常規。這些項目主要包括店面的設計,例如櫃檯、冰箱、貨架位置等,加盟者都無權去改動。就連把什麼暢銷貨品放在門口也不是由加盟者決定的,我們經常看到有時很多家7-11會一致地把樽裝水,甚至米,等貨物放到當眼處,就是這個原因。

其中一個問題較為困擾部份加盟者,就是入貨選擇權也是受母公司控制的,當然入貨成本是由加盟者去入帳,而母公司中央採購就更能推低成本,但加盟者不能按當店的銷售情況作入貨決定,運作起來的確有問題。例如,曾有加盟者在網上指,有次母公司要入幾十罐喜力啤酒到他的店處,但他的店一個星期也賣不出5罐,可惜也沒有選擇,只要母公司要派貨,加盟店就要接,入貨的原因不會考慮各店本身的情況,可能只因為母公司與供應商簽訂了什麼銷售協議。

這操作令我想起中國動向在處理存貨的問題,以前也有寫過,見《投資公司前先找問題》。母公司可靠著子公司或分銷商,把存貨控制,連盈利也能控制,只要把貨物分到加盟者處,在母公司的層面就可當成售出,把這些風險off the balance sheet,而街外有一大班加盟者受她控制,接她的風險,非常高明。

另外,每店有多少員工也會被母公司規管。舉例,某店可有一個店長,四個職員輪班,那麼加盟商這就只可以安排這個數目,因為人工也會入帳,其實母公司也要控制每家店的成本效益。曾有加盟者上網表示,一年工作365日,每日做足十幾小時,但每月也只賺到一萬元左右,別忘記他本身交了加盟費,就算是30萬元做5年,每個月也有5000元成本,這樣計算連打工的人工也不如。

就此情況,朋友的老友指其實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他指不少加盟者也懂。首要所選的店地點要有足夠的營業額,之後就利用多報入一些親朋好友作為職員,增大帳目中的成本,其實他們是母公司可以請的員工人口,但實情並沒有上班的,只是借名,於是在交予母公司的帳目中就可以多拿兩三份糧,而總盈利又不會做得太高令母公司有其他行動。當然,實際人手少了,自己做得再辛苦一點。

最致命的一點,是如果你的店生意非常好,母公司看見帳目後,可能會決定在差不多位置多開一兩間。這時候,你的店會是優先選擇去接管這家新店,當然也要付加盟費,但這情況下的加盟費會有優惠,可能是七折吧。

這時候加盟者就要突然多拿一筆新的加盟資金出來,若拿不出這筆錢,決定不接那家設於附近的新店的話,其實也是問題,這代表將來會由其他人分掉你當區的盈利,的確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曾聽過一個關於這個操作算是合理的解說,香港不只一家便利店,如果你店的生意在那條街好起來,其實不只是7-11知道,其他品牌的公司也知道的,若母公司因保護原來的加盟者而決定不多開一間,其他公司品牌也可以多在附近開店,這時候所出現的搶生意情況也是一樣,而由於搶生意的是別的品牌,母公司也無能力作出協調。

近年看新聞,好像母公司會在生意好的加盟店附近開自家經營的分店去「搶生意」,甚至拒絕與生意好的加盟者續約,勢要奪回經營權,見《7-11加盟店賺錢即開分店搶生意 母公司陰招盡出》,這一點我就未能證實了。

若是這樣的話,母公司當然有這個權,但並不是取之有道,亦不能持續這個加盟方式。試想想,所有有利可圖的地方都由母公司搶回自己開店,而加盟者就只能做一些無利可圖的地點,這個模式還會有加盟者加入嗎?曾聽過母公司好像有澄清過,他們接管的一定是沒有加盟者願意續約的店舖,仍是會以加盟者為優先考慮,誰是誰非,有待證明。

加入特許經營,不是任何人有錢就可以做的,他們會提供面試,又會有課程,接受好訓練之後才有機會參與的。這些特許經營店,對加盟者的好處是有這些做生意的課程教學,又會有母公司支援,對一些想做生意的朋友其實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上網看看,對該母公司的負面評論不鮮,例如指這些課程講座多會表現得很容易賺錢,似有報喜不報憂之嫌,亦有不少加盟者中途放棄。由於加盟者眾,所以搞了一個類似「特許經營大聯盟」的組織出來,與總公司談條件,保障加盟者的利益,與支援加盟者,若母公司好好對待加盟者的話,為何會有這樣的組織產生呢?對於有興趣加盟特許經營店的朋友,不妨做多點資料搜集,再作決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300

每天總有新鮮事

今天有兩件事情,令止凡感到心情輕鬆愉快。第一件事是有blog友(不是blogger)約我食飯,這次奉陪了blog友約的止凡飯局,不過不想犠牲晚上的家庭時間,所以希望能到小弟工作的地方食個午飯,最終成事。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與blog友飯局的,不過在這裡提及的就應該是首次吧。今次這位blog友(稱他blog友B)大學畢業三年多,是一位很年輕的小伙子,一直有與我有連絡,更有參與財叔與我的分享會,更有面談過兩句,所以大家食個飯聚聚,感覺良好。

blog友B出來工作日子不算長,近日還計劃轉行,可謂正處於摸索人生方向的階段,正在「入世」中,難得他與我分享他的近況與想法,實在難得。在飯局中,我們討論了工作仕途的問題,他本身做保險,總覺得自己不是這方面的料子,將會轉行做社工。而我認為,工作未必只看錢的,尤其他所有的本錢是時間,若能找到一份自己有熱誠的工作,令自己每天起床時有多一點點衝勁(我特別加入「一點點」,因為鮮有打工仔在工作天起床時會很衝勁的),這不怕轉行吧。工作年期40年之久,如果經過三年多後能轉到更合適自己的行業,都沒什麼損失。

blog友B提過身邊有位教師朋友,年紀不輕,最令他驚訝的是日常平平無奇的她,原來手持十多個物業收租,而與她差不多年紀,又差不多入息的教師朋友,不少還在租樓住,仍是每月沒多少錢剩的一族。我認為這是投資理財的好個案,若能好好處理收入,運用財商累積資產,只要每天每月每年多了一點點的差別,長時間日積月累的結果,看起來就會不得了。blog友B還年輕,有的是時間,如果也有投資計劃,好好去實踐,要有好未來應不太難的。

飯局中還討論了很多鎖碎事,包括政治氣氛、對移民的看法、股票樓市、小朋友讀名校等,大家交流一下彼此的看法,讓我更了解他這位90後,有意思。另一件高興事是收到有讀者電郵,寫上「財商有價」的閱後感。


Ralf電郵:

止凡兄,

在中秋節假期重閱「財商有價」,可謂對價值投資溫故知新。以下幾個書中的章節我特有感想的。

我特別喜歡書中賣燒餅的比喻。在資本主意的世界中,財富總是不斷轉移,而財富總是移向聰明的投資者、生意人。在閱讀此章節時,我不禁想起股神巴菲特曾經講過:「人一生之中會遇到五、六次大危機,我們只要能把握其中一、兩次機會,將會十分富有。」巴菲特此話正正說出能把握財富大轉移的機會,其實要致富不是想像中難。難就難在,在這時候要有超然的判斷力、信念、自信與勇敢!我還記得雷曼爆煲後,連明報這些說政治、民生為主的報張也天天頭版報導財經新聞,而且全是負面的。要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是需要哲學、理念、知慧去支持,我還在學習中呢。

書中有一處說散戶為何聽「財演」的投資建議,而不聽一些成功投資者的投資建議。我想有幾個原因吧。不是所有散戶都聽過成功投資者的投資建議,他們可能聽過巴菲特這個名字,但巴菲特叫人一世只下二十個投資決定、叫人不要損錢、等等,他們未必聽過。就算聽過,這些簡單的建議內藏的智慧又會有幾多人聽後認真思考呢?

止凡兄長線投資悶股其中包含很多投資的哲學、理念,要別人認同真的不易。我亦試過跟父母討論股票買賣,股價跌不一定要賣,只要公司的賺錢能力不變,可能是一個買入機會呢,我還舉了例子,談過價值投資的觀念。他們聽後認同,但到第二天看到股票相關負面的報導、大市氣氛向下,好快又想賣掉手上股票。跟自己每天生活的人都未能用三言兩語改變他們的投資觀念,更何況是其他人呢。我平時亦十分少跟朋友談投資,試過幾次跟朋友談價值投資,毎次談不夠兩句就會問「你買左咩股先?」我想他們的心態都是:我不太明你說什麼,也不想細心思考,你賺得多我就跟!

哈哈,寫了一堆,像個人舒發多過像閱後感了,希望你不要介意。止凡兄文章的風格,我是十分喜歡的。從說故事、談理念的文章內容,很多時候會我看到自記的思考盲點。我亦十分欣賞書中啟發別人,用生命影響生命的理念,請繼續寫blog,預祝取之有道上1000萬瀏覽量!


止凡回覆:

多謝你分享閱後感,我很希望把這篇文章分享到blog處討論,希望你不會介意。

其實我的理念是一整套投資計劃,而不是著重投資工具,即股票,只不過在我的背景、年代、知識,感覺上我較適合作股票投資,所以經常拿股票作例子來說明理念,若他日自覺發現有物業、債券、生意的投資好機會,定必考慮也。

然而,從你的文字中看到你身邊朋友跟多數人一樣,十分著重於投資工具之上,這也沒大問題,而最可惜的是欠缺一個財富累積與一步步改善生活的全盤計劃,這不限於股票,可以是工作、心態、其他資產投資等,即使是股票投資,也著重分析那投資於不同人身上所產生的效益。

舉例,同是買入領展,Starman兄Link仔的背後目的,操作,思維與分析也大不同。

多留意這些因素,這將會是令你跑贏大多數人(大市)的原因,加油。


Ralf後續電郵:

歡迎你分享這篇文章。

讓我去思考不同人怎樣對待同一個投資標的嗎?我以前比較少這樣做的,這可是個新鮮的思考鍛煉。讓我讀過邊的blog後再討論吧!謝謝。


止凡回覆:

正是如此,舉個例,Starman兄選擇REITS,是因為它的特性,與他平衡槓桿債券投資的操作,加上他對REITS信心較大,銀行看這類股票的性質亦有影響。而Link仔是非常深入地分析研究,對領展更是情有獨鐘。買股票都不只是看升看跌,跑贏跑輸大市的考慮,而是要配合個人計劃計劃與操作。當然,如你的朋友一樣,相信無人希望買入長期下跌的股票,但有多少人可以這樣高明地百發百中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925

普京:總有我圓滿退休之日 但我現在仍是總統

28日據環球網消息,第13屆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會議27日在俄羅斯索契閉幕。像往屆一樣,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會議主持人預祝普京能夠順利退休。普京回應稱,將在恰當的時機圓滿地退休,但現在他仍然是總統。

當日,普京在講話中稱:“主持人預祝我能夠圓滿退休,我也希望能夠這樣。在恰當的時機來臨時,這樣做是正確的,也是應當做的。”

“但我目前還沒有退休,還是一個大國的領導人,我還得保持謹慎,不能在發表言論時表現出過多的攻擊性。”普京補充說,“說實話,我不認為這是我的風格”。”

普京表示,“不過,我認為在這里我們需要坦誠相待,開誠布公的進行對話,虛情假意沒有任何意義,也完全提不起大家的興趣。”

普京27日發表演講(圖:俄羅斯衛星網)

9月底,普京所在的統俄黨在俄羅斯國家杜馬選舉中獲得超半數選票,維持了國家杜馬第一大黨的地位。西方媒體將此次選舉稱為下屆俄羅斯總統選舉的預演。

據了解,俄羅斯下屆總統選舉將於2018年舉行,然而,總統普京還沒有正式做出參選的決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970

為啥身邊總有“創業者”這種不正常人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7/161512.shtml

為啥身邊總有“創業者”這種不正常人類?
人神共奮人神共奮

為啥身邊總有“創業者”這種不正常人類?

是的,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一定是創業者們。

本文由人神共奮(微信 ID:tongyipaocha)授權i黑馬發布。

1

小區南門上周開了一家水果店。一般小區的新店,我都會去混個臉熟,成為第一批老客戶,以後能優惠點。

結賬時,我問老板:“知道這兒之前開的什麽店嗎?”

他說:“知道,做營養早餐的,那玩意兒,做不長,太虛。”

好吧,我才不會告訴你,那家做營養早餐的老板開始也是賣水果的,發現賣不動才轉行的。

我也不會告訴你,你隔壁的店、隔壁的隔壁的店、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店都賣過水果,沒一家能賣起來。這小區就是跟水果店有仇,我住了十幾年,先後倒了十幾家水果店。

我也不會告訴你,小區北門對面的拐角,那家水果店,規模比你大,東西比你新鮮、價格比你便宜。

我已經看見,一出悲劇正上演……

據老板說,他以前開過水果店,生意很好,覺得自己經營有方,可你知道嗎?線下實體店成功的因素,70%是選址,30%靠經營。你以前的成功不過是撞大運而已。

1a73fa836ede9bdf396b6c6aafe0affe

回家後,我就把這個“笑話”講給俺媳婦聽。沒想到,她一臉不屑:“去年就聽你說看好水果實體店的生意,我怎麽光聽你說,沒見你有什麽行動啊?

“你笑話人家?人家好歹也開了兩家店了。

“而且,你怎麽知道人家沒有打聽過,不了解行情呢?說不定人家就是這麽自信呢?”

列位看官,別怪我畫風陡轉,非如此不能讓大家體會我當時被暴擊一萬點的心情。

有道理啊,為什麽這種“腦子瓦特了”的人也能開兩家店呢?而我這麽聰明絕頂指點江山的人還在這里辛辛苦苦地碼字兒呢?

2

今天我們要來聊一聊創業的話題。

先上個數據吧,Funders and Founders發布的調查顯示,創業者第一次創業成功率只有12%,就是說,賠了時間賠了金錢,還不如回家賣紅薯。

有人說,賠錢不要緊,至少還收獲了經驗、人脈。好吧,第二次創業成功率為20%,高了那麽一點點。

4e68d5635196cdb8a398e805b0841672

兩次創業,寶貴的五六年就過去了,沒結婚的拿什麽娶老婆?結婚的拿什麽養孩子?

再看看這里對創業成功的定義,不是說要成為馬雲馬化騰,僅僅是指企業能活下來,說不定賺得還沒以前當部門經理時多。這不就是那句老話嗎——操賣白粉的心,賺賣白菜的錢。

所以《2015中國創業心態調研報告》顯示,創業者的比例僅為13%,說明這個社會,還是頭腦清醒的正常人多。

用行為經濟學的經典理論來說,大部分人都是“風險厭惡者”。

什麽叫“風險厭惡者”呢?比如說,給你兩個選擇,A:直接拿10萬塊錢走人;B:賭大小,50%的概率賺20萬,50%的概率一分錢沒有。雖然名義效用一樣,但大部分人都會選擇A,直接拿錢——面對的錢越多,越是不願冒險。

換句話說,創業就是典型的“非理性行為”,不願直接拿10萬塊,卻願意用12%的概率拿20萬,創業者都是屬於那一部分“風險偏好者”的不正常人類。

如果你的朋友是創業者,請別刺激他們,畢竟他們已經“腦子瓦特了”。

如果你的妻子或丈夫是創業者,請善待他們,你有你的同學、你的朋友、你的工作,而他們,只有創業。

問題是,為什麽有人喜歡過這種不正常的生活呢?

3

吳曉波講過他第一次見馬雲的情景。

那是2000年,阿里巴巴剛剛成立一年,讓馬雲名滿江湖的“《福布斯》封面報道”還要再等上幾個月。吳曉波搞清楚阿里巴巴是幹什麽的之後,問了馬雲一個問題:“那麽你是靠什麽賺錢的?”

馬雲想了兩秒鐘說:“哎呀,這件事情很複雜,不說了,我們打牌我們打牌。”

吳曉波說,其實當時馬雲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麽賺錢。他後來一直覺得馬雲是一個很不靠譜的人。

也難怪,2000年的馬雲,其實跟騙子只有一步之遙。

今天回頭來看,馬雲的成功有相當多的偶然因素。

我們知道,中國有兩個“企業年”,一個是1984年,聯想、海爾、萬科、四通、健力寶、南德、科龍都誕生在這一年,這是因為鄧小平的第一次南巡講話,把積蓄了很多年的“創業力量”一次性釋放出來。

另一個就是1999年,BAT三家全部誕生在這一年。

這是因為納斯達克2000年3月份之後一路狂跌了77%,導致互聯網風投幾乎消失。所以,誕生在1999年以後兩三年寒冬期的互聯網企業,幾乎拿不到投資;而誕生的過早的互聯網企業,資金又剛好用完了。

只有1999年誕生並及時拿到風投又沒有來得及花的企業,才有可能節衣縮食生存下來。阿里就是其中一個幸運兒。

馬雲的幸運還不止於此。吳曉波曾總結了馬雲犯下的十大錯誤,包括:好大喜功、盲目擴張、急功近利、並購頻頻失誤、用人戰略遊疑、陷入誠信危機……,好吧,把幾乎所有創業者該犯的錯都犯了,還能做到今天的規模,只能用一句話形容:“天降大任於斯人也”。

是的,如果他不是這樣一個不正常人類的話,那麽他根本連犯錯的機會都不會有。

不得不承認,阿里巴巴創造的幾個業務都是人類商業史上最成功的商業模式之一,“不正常人類”才是這個世界進步的動力。

121904958edba59392fddd4b5da9fb84

回頭看看,吳曉波說的這些所謂的錯誤,真的是錯誤嗎?

如果當年馬雲不收購雅虎,就不會喪失控制權,就不會發生後來的支付寶股權危機。沒錯,但如果不收購雅虎,為了擴展業務,鬼知道馬雲會收購一個什麽別的回來?會不會把控制權丟給一個可能更強硬的人呢?

所有理性的決策都是建立在概率估算的基礎上,但對於創業而言,特別是創新性很強的創業而言,決策比算命科學不到哪里去。

總結馬雲的錯誤,不如去研究一個問題:

在不確定的事件中,創業者做出的決策與正常人類有什麽不同呢?

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請出的一個高大上的理論,研究者卡尼曼和特維斯基曾因此獲得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這也是行為經濟學第一次被主流經濟學認可。

這個理論的名字叫:前景理論。

4

在“前景理論”中,引入了兩個新的主觀函數:價值函數和權重函數。前者負責評估價值,後者負責評估概率。以開頭的水果店為例:

在我評估小區開水果店的前景時,我看到的是”前十幾家都倒閉了“這個風險,而選址占了70%的成功因素,所以風險很大,不宜開店。

而水果店老板呢?我們假設他已經知道“前十幾家都倒閉了”的這個事實,但他考慮的是:“為什麽別人做不成功的事,我一定做不成功呢?畢竟我已經成功地開了一家店了,畢竟我有一家店當底子撐著。”

“前景理論”將我和水果店老板不同的心態總結為:前期的盈利可以使人更喜歡冒險,還能讓後期的損失感覺不那麽痛苦;而前期的虧損則會加強後期虧損的痛苦感。

它解釋了創業者為什麽總是過於自信:

在體制內呆久了的創業者,常常會有一種幻覺,把體制內資源帶來的優勢當成是自己的能力;

大公司的銷售人員出身的創業者,總是傾向於認為前公司的客戶還是自己的人脈資源;

知名媒體出身的創業者,總是把與名人的工作關系當成自己的魅力,過高地評價自己的社會地位……

ee708388c4de2d2e8ef0f07ca5eb14e8

“前景理論”還認為,當損失更不確定時,人的註意力會放在風險研究上,決策就會更謹慎;當利潤更不確定時,人的註意力會放在測算未來前景上,往往會選擇更冒險的方案。

比如,水果店老板也許還會想,一家店能虧多少呢?萬一錯過了這里,接下來的選址更糟糕呢?這就是把風險看成確定的數,而不停的YY未來。

星巴克在早期開店時,喜歡在同一個城市的同一個區域密集開店,有人拿了數據想證明這些店靠得太近,相互搶客,影響單店效益。而創始人舒爾茨並不在乎這些數據,他的理由是:

星巴克不是一家咖啡店,而是家和公司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間”,人們應該毫不費力地在某些公共場合看到並走進星巴克,這才是我想要做的事,而不是一個店賺多少錢。

很多決策過了很多年再看,不理性反而成了最大的理性,能讓你高瞻遠矚的其實都是模糊的未來。

5

從”前景理論“上看,創業者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特性,讓他們成為“風險偏好者”,比如:

高估自己以往的成功中個人努力占的比重;

更喜歡規劃未來美好前景,而對風險只願意了解個底線;

更看重財富的增加值,而非絕對量;

更喜歡贏的感覺(市場份額),而非單純的賺錢……

很難說這種品質是好是壞,在一個成熟市場里,他們更會成為上海鋼貿城里那些無視風險最後陷入互保債務鏈的周寧商人,在一個變數很大的時代里,他們就有機會成為馬雲馬化騰。

如果把時間放到整個人類進化史,冒險反而是更合理的“進化策略”,第一次從樹上下來、第一次直立行走,第一次用火……,環境永遠在變化,能傳下基因來的,都是不正常人類。

ed6e0bb9c3432caecb247395db83c776

6

在創業者的詞典里,常常有一個詞叫“時不我待”。

用經濟學的話說,他們總是把“時間”做為一個極其重要的決策函數。

在他們的感覺中,人生的開頭和結尾都是固定的節目,只有中間這三十幾年是人人都平均享有、自由決策的資源,讓每一分鐘盡可能顯示出它的意義,這才是真正效用極大化的事。

更長遠一點看,用人的一生去影響未來,還有比這效用更大的資源使用方式嗎?

是的,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一定是創業者們。

創業者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1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