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財點睛|集成電路產業化進程加快 行業龍頭享盛宴

23日,科技部會同北京市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組織召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簡稱集成電路專項)成果發布會。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在發布會上表示,集成電路專項已經在14納米裝備、工藝、封裝、材料等方面進行了系統部署,預計到2018年將全面進入產業化。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化進程正在加快,集成電路是我國最急需發展的科技品之一,進口金額一度超過原油,當前中國制造的電子產品約占全球41%,但半導體自給率僅7%左右,在全球貿易保護和孤立主義有所擡頭的環境局下,國產化勢在必行,產業急需加速發展。

近期,由62家龍頭企業、高校、研究院所和社會組織等共同發起的“集成電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北京成立。聯盟將瞄準集成電路前沿技術,促進IC產業鏈的協同創新與合作,形成創新型半導體生態環境。聯盟的成立將加速突破半導體領域的關鍵技術,提升國內半導體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實力,推動半導體產業做大做強。

集成電路產業近年的高速發展有目共睹,但是我國目前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嚴重匱乏,人才的供給與產業發展的增速嚴重錯位,單純依托高校培養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已經無法滿足產業發展的要求。因此我國應當不斷加深產學研一體化融合,聯合學校和企業共同來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和儲備人才。

隨著國產化進程的加快,未來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將持續受益。A股市場相關上市公司中三安光電(600703.SH)、通富微電(002156.SZ)等值得關註。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466

什麽阻礙了科技成果轉化進程?專家稱是評估顧慮

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市場對於科技這一生產要素的需求度正在不斷增加,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被提上了日程。

繼新修訂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2015年修訂)(下稱《轉化法》)推出後,各地相繼出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法規和條例。

比如,上海不僅出臺了《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在《關於進一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中還明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扣除直接費用後凈收入的70%以上可用於獎勵個人和團隊,極大激發了科技人員的活力,

“《轉化法》有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操作階段有很多東西沒有顯現出來,比如國有資產管理與轉化項目評估之間的問題。項目評高了,企業不願意,成果轉化不了;萬一評低了,如果該項目以後被企業做大,科研機構領導可能會被追究國有資產流失的責任。”上海科學院副院長曹阿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曹阿民談道,科技成果轉化主要是國有的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而現在國有資產管理很嚴。“科研院所領導有這個顧慮,會多找幾個地方評估以防止評低了,而一旦評估時間長,錯過了時機,人家企業也不要這個項目了。”

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易建強在其提交的提案《改進科研成果轉化手續的建議》中就表示,現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規定嚴重影響到科技成果轉化進程。

從2017年1月開始,易建強便投入了科技成果國有資產價格評估所需要的各項瑣碎工作中。在超過半年時間里,他不斷向第三方評估機構遞交各種材料,最終意向公司自身資金出現變化,這次轉化也不了了之。

曹阿民對記者說,科研人員要有積極性,同樣科研院所的領導也要有積極性,這樣才能早點把成果推到市場上去。“不管成與敗,只要這個程序是公正透明的,就應該給這些決策的領導免責。”他表示,“目前,科技成果轉化從操作層面來講,全國各地的科研院所都卡在這上面。”

同時,曹阿民對科技人才的評價問題也十分關註。他說,“目前,基礎研究類人才在人才需求里占百分之二三十,而百分之七八十的需求是工程技術類人才,但這類人才在現有的評價體系里很難引進。我們不能用一個尺度去衡量所有人才,需求是各種各樣的。”

“工程技術類人才一般論文會少一些,他可能會在某一方面有很多特長或者很多經驗,現在我們的高端人才引進主要是以論文為主的。”曹阿民建議,基礎研究類人才還是用論文來評價,工程技術類或者應用類人才由頂級專家小組來評定。“聘請該領域內最有名的幾個專家,按照他們水平和經驗來判斷這些工程技術類人才,比如工程院的院士,也許沒有太多的文章,但實際工作經驗很好,也應該作為評價標準來實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242

一財研選|政策支持疊加需求爆發,光刻膠國產化進程提速!


 

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4月26日目錄

►政策支持疊加需求爆發,光刻膠國產化進程提速(國金證券)
►AP1000機組獲準裝料,核電設備行業迎邊際變化(中信證券)
►“人口+技術+政策”,體外診斷千億市場可期!(新時代證券)
►產能周期疊加庫存周期,農藥板塊主升浪即將來臨(方正證券)
►騰訊打造遊戲文創新生態,相關企業有望分一杯羹(平安證券)

 


1.政策支持疊加需求爆發,光刻膠國產化進程提速(國金證券)

光刻膠是半導體工藝中最核心的材料,直接決定芯片制程,國內光刻膠產業和國外先進產品相差三四代。國金證券認為未來我國大力發展芯片事業,如果在光刻膠環節被國外企業“掐脖子”,那麽花費近千億的半導體產業投資都會受到極大的阻礙。所以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上遊材料的配到,尤其是光刻膠這種關鍵材料,技術一定要自主研發才會不受制於人。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提出“研發光刻機、刻蝕機、離子註入機等關鍵設備,開發光刻膠、大尺英寸矽片等關鍵材料”;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2015)中提到“高分辨率光刻膠及配套化學品作為精細化學品重要組成部分,是重點發展的新材料技術”;光刻技術(包括光刻膠)是《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

國金證券指出,半導體及集成電路行業保持增長,國產半導體光刻膠成長空間巨大。中國半導體產業穩定增長,全球半導體產業向中國轉移。據WSTS和SIA統計數據,2016年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為1659.0億美元,增速達9.2%,大於全球增長速度(1.1%)。半導體應用廣泛,需求增長持續性強。

現階段,日美企業壟斷國內半導體光刻膠市場,但國內企業在資金和技術上奮起直追。日美企業基本壟斷g/i線光刻膠、KrF/ArF光刻膠市場,生產商包括JSR、TOK、陶氏化學等。但隨著國內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創新,如蘇州瑞紅、北京科華等,他們有望持續引領半導體光刻膠國產化進程,逐漸降低我國對半導體光刻膠的進口依賴程度。

國金證券指出,雖然近三年國際LCD廠商面板出貨量有所下降,但是由於大屏顯示的市場擴增,LCD整體出貨面積變大,2016年出貨總面積達到1.7億平方米,同比增長4.6%。隨著LCD出貨面積的持續增長,未來幾年全球LCD光刻膠的需求量增長速度為4%~6%。隨著國內廠商占據LCD市場比重越來越大,國內LCD光刻膠需求也會持續增長。

2016年,全球PCB市場規模達542.1億美元。國外研究機構預測,PCB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可達3%,到2020年,PCB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610億美元;中國在2020年PCB產值有望達到311億美元。

國金證券認為,受下遊PCB、LCD面板和半導體行業迅速發展和國內利好政策支持下的雙重推動,光刻膠國產化進程迅速加快;建議重點關註國內龍頭晶瑞股份(300655.SZ)、上海新陽(300236.SZ),建議關註南大光電(300346.SZ)、強力新材(300429.SZ)


2.AP1000機組獲準裝料,核電設備行業迎邊際變化(中信證券)

2018年4月25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向三門核電有限公司頒發了《三門核電廠1號機組首次裝料批準書》,這意味著全球首臺AP1000核電機組已經滿足裝料要求,即將投入運行。三門核電於當晚啟動第一組燃料組件裝載操作。

中信證券認為AP1000未能商運是壓制國內核電建設進度的重要因素。AP1000是中國從美國西屋公司引入的三代核電技術,也是未來國內主流的三代核電技術之一。三門1號核電機組是全球首臺AP1000機組,始建於2009年。由於主泵等問題,三門1號始終未能實現商運。三門1號的延期也影響了後續AP1000新機組的審批進度,從2016年至今,國內尚未有任何一臺新核電機組開工建設。

中信證券指出,裝料是核電機組商運之前的重要步驟,是指將核燃料裝入核電機組。完成裝料後,核電機組將進入帶核狀態,距離並網發電已經不遠了。裝料完成後,三門1號機組還需要依次完成臨界前試驗、首次臨界、首次並網、功率提升試驗、各個功率平臺試驗等後續步驟,有望在年內實現商運。

AP1000作為新的三代核電技術,其安全性接受了嚴苛的審查。國家核安全局對三門1號機組實施了長達6年的核安全審評。此次獲準裝料,表明AP1000技術滿足中國核安全法規標準要求。中信證券認為,三門1號如果實現商運,正在排隊等待的AP1000機組,以及在AP1000基礎上國產化的CAP1400機組將有望獲準開工,國內也將有望迎來新一輪的核電建設大潮。

隨著AP1000首堆裝料,核電建設前景日趨明朗,核電設備招標有望提速。單臺核電機組的設備需求約70億元,未來按照每年6至8臺新機組的建設速度計算,每年核電設備市場約500億元。從更長周期來看,核電行業仍是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領域,國內的核電設備企業有望跟隨行業複蘇和發展迎來新一輪的成長。

中信證券維持核電設備行業評級“強於大市”。建議從技術壁壘、延伸潛力、業務占比三個維度,篩選投資標的。推薦的核心標的為臺海核電(002366.SZ),建議關註紐威股份(603699.SH)、應流股份(603308.SH)、江蘇神通(002438.SZ)、南風股份(300004.SZ)、浙富控股(002266.SZ)


3.“人口+技術+政策”,體外診斷千億市場可期!(新時代證券)

免疫診斷是體外診斷(IVD)里規模最大的子領域,而化學發光已成為了免疫診斷的主導技術,市場占有率超過了70%。

目前化學發光高端免疫診斷市場規模超過200億,行業增速也超過了20%,並且技術平臺相對統一,有利於企業拓展產品快速做大做強。新時代證券認為高端免疫化學發光這一細分領域體量大、增速快、技術平臺統一,是最有可能走出“中國羅氏”的領域。從化學發光的應用領域來看,傳染病規模最大,腫瘤標誌物增速最快。同時這也是國產廠商進行技術突破進口替代的兩大首選方向。

新時代證券指出,目前國內免疫診斷,尤其是高端的化學發光市場基本被海外巨頭壟斷,其中羅氏、雅培、西門子、丹納赫四大巨頭即占據了90%的市場份額,是IVD細分領域中國產化率最低的領域。國內的優勢企業新產業、安圖生物、邁瑞醫療、透景生命等已實現了技術突破,在腫瘤、傳染病、心臟標誌物、甲狀腺功能等多領域以及三級醫院的高端市場和二級及以下醫院的中低端市場均取得了一定的進口替代成果。

借鑒生化診斷進口替代的歷史,未來免疫診斷的進口替代是大勢所趨,同時隨著國內企業技術的進一步升級和產業政策的助力下,有望迎來進口替代的加速。化學發光技術屬性更強,且目前國內已有部分技術優勢的企業出現,進口替代模式中既有憑借部分優勢項目直接切入高端市場進行進口替代,亦有憑借性價比和渠道優勢在中低端快速擴張然後向高端滲透的進口替代。

新時代證券認為,化學發光作為技術壁壘高企的生命科學領域,對技術水平和產品性能的要求高,目前已實現技術突破的公司將享受行業快速發展和進口替代的雙重紅利。而不同的進口替代模式對企業能力有著不同的要求,新時代證券看好憑借腫瘤標誌物檢測優勢項目直接切入高端三級醫院市場進行進口替代的透景生命(300642.SZ);憑借高性價比和渠道優勢在二級及以下醫院市場具備良好口碑快速實現進口替代然後向高端三級醫院滲透的安圖生物(603658.SH);已實現技術突破切入了化學發光市場,未來有望逐步放量獲得客戶認可,進入收獲期的國內心血管POCT王者基蛋生物(603387.SH)


4.產能周期疊加庫存周期,農藥板塊主升浪即將來臨(方正證券)

農產品價格自2014年以來一直底部震蕩。2016年至今,油價從30美元/桶爬升至70美元/桶,油價中樞上行有望帶動農產品需求向好,價格上行。供給端,太平洋部分地區已經確定發生拉尼娜現象,農產品產量預期在減少,漲價預期漸起。

方正證券認為,農產品價格步入上行周期,將提高種植凈收益從而提高農藥投入。從歷史上看,農產品價格對農藥價格的領先大概存在1~2年左右的時間。

在經歷了2015年和2016年的去庫存之後,海外農化巨頭在2017年迎來了營收和庫存雙回升,孟山都2017年農化業務營收同比增長6.1%,庫存同比增長3.1%。歷史上農化巨頭的補庫存周期一般持續2~3年。隨著農產品價格上行,農化補庫存進行,原藥需求將迎來上升周期。

與此同時,環保重壓之下,農藥供給端收縮明顯,2017年中國農藥產量同比下滑8.7%,2018年3月中國農藥產量累計同比下滑11.5%。方正證券認為,小產能退出使得農藥龍頭市占率提高,進而提高龍頭議價能力。2017年國內農藥龍頭平均毛利率相比2016年提升接近6個百分點,國內原藥龍頭迎來高毛利時代。

2018年環保繼續保持高壓,後續繼續推進的工作包括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第八屆全國環保大會和排汙許可證核查等。農藥作為高汙染行業將成為監管重點,國內原藥龍頭的毛利率有望繼續提升。

方正證券認為,對於國內農藥原藥,尤其是龍頭企業而言,內有供給側收縮,外有需求增長,未來的2-3年有望迎來高毛利景氣大年。擺脫下遊巨頭對原藥毛利率的壓縮後,龍頭企業將更有余力投入研發和進行資本開支,謀取更大的發展,國內農藥原藥龍頭迎來了難得的上升通道。

方正證券建議投資者關註農藥板塊投資機會,尤其是各子行業龍頭,強烈推薦麥草畏和草銨膦對應的揚農化工(600486.SH)、利爾化學(002258.SZ)長青股份(002391.SZ),同時建議關註廣信股份(603599.SH)、紅太陽(000525.SZ)、諾普信(002215.SZ)沙隆達A(000553.SZ)等。


5.騰訊打造遊戲文創新生態,相關企業有望分一杯羹(平安證券)

主題為“向愛而生”的UP2018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4月22日在北京舉辦,騰訊提出通過更廣泛的主體連接,推動文化價值和產業價值的互相賦能,從而實現更高效的數字文化生產與IP構建。平安證券指出,現場公布20款全新精品遊戲,其中以RPG遊戲為主流,對女性向市場、知名IP與文化價值也較為重視。

平安證券指出,2017年我國手遊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161.2億元,同比增長41.7%,騰訊和網易兩家廠商占76%的份額。但兩家廠商四季度遊戲收入均環比下降,一方面原因在於新品商業化進度緩慢,另一方面市場對遊戲的品質考驗也更加嚴格。這表明在手遊市場體量快速攀升的同時,市場考驗也更加嚴格。

平安證券認為,品牌年輕化趨勢明顯,傳統IP有望低齡化改造。國內移動遊戲用戶中,26~35歲用戶占比40.3%,是移動遊戲核心用戶群;25歲及以下用戶占比38.1%,00後正在穩步成長。近年來全球遊戲市場都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加強品牌年輕化建設為遊戲行業的發展潮流。此外女性玩家數量也在大幅增長,用戶規模占比已接近整體的50%。

此外,國盛證券指出,流量紅利不複存在的時代,騰訊借助多個億級流量平臺在端、手、頁領域均取得了行業第一的市場份額。騰訊扮演的角色正在向引領行業趨勢、做大行業蛋糕轉變:2017年《王者榮耀》貢獻手遊行業44%的收入增量,並培育了較多滲透率較弱的付費群體;旗下《英雄聯盟》、《地下城與勇士》等端遊強勁的收入表現,是帶動國內端遊行業回暖的重要因素。此外騰訊持續探索沙盒/二次元/區塊鏈等更多細分品類,布局潛力賽道;通過功能遊戲讓遊戲承擔更多社會職能。

因此,國盛證券推薦關註騰訊控股(00700.HK)、金山軟件(03888.HK)、完美世界(002624.SZ)、三七互娛(002555.SZ)、迅遊科技(300467.SZ)、順網科技(300113.SZ)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106

李克強:加快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程,推動早日達成RCEP協定

加快推進中日韓FTA和RCEP

當地時間5月9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出席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時表示,中日韓的發展都得益於自由貿易,也都主張自由貿易。在當前形勢下,中日韓更應堅定地站在一起,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自由貿易體系,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做法。要提升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加快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程,推動早日達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引領推動制定東亞經濟共同體藍圖。

打造“中日韓+X”合作模式

李克強總理表示,亞洲國家數量眾多,發展水平差異較大。中日韓發展走在亞洲前列,應集聚三方優勢,通過“中日韓+X”模式,在產能合作、減貧、災害管理、節能環保等領域實施聯合項目,發揮三方在裝備、技術、資金、工程建設等方面的各自優勢,共同開拓第四方甚至多方市場,帶動和促進本地區國家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標本兼治,推動實現半島和平穩定 

李克強總理表示,朝鮮半島形勢正處於轉圜向好的重要關口,各方應順應時勢,抓住機遇,推動實現半島無核化,維護半島和平與穩定。要堅持對話和解大方向,中方支持朝韓改善關系,祝賀第三次南北首腦會晤成功舉行,期待朝美領導人會晤順利進行。我們也支持各方開展多種形式對話,堅持標本兼治,推進政治解決半島問題,建立半島和平機制,實現本地區持久和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780

貿易磋商新一輪 不阻中國開放進程

正當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啟程訪華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卻再次變臉,宣布將對中國500億美元出口商品加征關稅,並遏制中國對敏感技術投資,預示中美貿易戰的波折遠未停息,且前路漫漫。

自去年年初上任以來,這次並非特朗普在中美經貿上的第一次變臉,但變臉的時間確實創下紀錄,僅隔十天。這在第一財經采訪的眾多核心專家看來,並非意外的部分在於:在中期選舉臨近的關鍵時刻,再一次的談判周期即將到來,提起大棒施壓,以換取更多要價,正是他屢試不爽的套路。而接近談判的人士則對第一財經記者提示,還需密切關註最近幾天的動態。

5月30日晚間,中國商務部發布消息稱,美方經貿磋商工作團隊已抵達北京。未來幾天內,美方50余人的團隊將與中方團隊就具體落實中美雙方聯合聲明共識展開磋商。

此前,中美兩國19日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稱達成共識,不打貿易戰,但是美國發起的301調查的既定程序依然在進行,一些內閣成員彼此矛盾的聲明,也顯示了這種問題的複雜性。

外交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中國前駐舊金山商務參贊何偉文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從短期談判角度,這一方面是在談判之前慣用的“胡蘿蔔+大棒”政策,另一方面,這也是特朗普內閣多種不同力量作用的外在表現。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則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中美關系需要再思考,基於自身幾十年談判經驗,中美關系往往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特朗普政府目的何在

面對新的變臉,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特朗普政府為何做出如此決定?

這並非沒有先兆。就在兩國發表聯合聲明稱不打貿易戰之後, 5月20日,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與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發表了相互矛盾的聲明,也顯示了特朗普團隊內部分化。

姆努欽稱,在雙方敲定減少美中巨額商品貿易逆差的協議細節之際,特朗普政府將暫時擱置貿易戰,推遲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不過,幾個小時後萊特希澤發表的聲明似乎與姆努欽相互矛盾。萊特希澤稱,美國政府可能仍會訴諸關稅以及投資限制和出口限制等其他工具,除非中國對經濟進行真正的結構性改革。

隨後的5月23日,特朗普宣布退出一項框架協議。此前,美國國會議員和貿易鷹派人士對特朗普表示,他對中國的態度過於軟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我們與中國的貿易協議進展順利,但最終我們可能不得不使用一種不同的結構,因為這將很難完成,而且在完成後驗證結果。”

在周世儉看來,這表明,特朗普正面臨一個艱難應對內部不同意見的處境,也需要面臨中期選舉選民的壓力。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研究部主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在中美聯合聲明發布之後的美國輿論中認為美國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沒有解決長期問題的聲音太大,這對特朗普的決策可能產生了一些影響。另一方面,美國在具體協議未達成之前,希望以關稅為砝碼進一步要價。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曾任中美經貿資深談判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即便是此前的聯合聲明,與以往不同的在於特朗普所強調的要“以結果為導向”。估計下一步美方代表團來華不排除就逆差問題、服務貿易開放、知識產權保護等議題提出更具體的要價。雙方都會繼續盡力爭取對自己利大於弊的結果。

“整體而言,雙方良性互動避免貿易戰對特朗普最關註的美國中期選舉結果應該是給他加分的。”他說。

在何偉文看來,而從長期來看,特朗普對於中美之間長期問題的關切並未解決,特朗普政府以往的對中國的取向也未改變:也即遏制中國的成長,限制中國高科技領域的發展,認為中國對美構成戰略威脅。

中國如何應對

面對美國的出爾反爾,從接近談判人士,到各位專家,都沒有對第一財經記者顯示出想象中的驚訝。

崔凡第一時間撰文分析,美方采取的措施相當惡劣;中方實施反制迫不得已;中美長期合作非常必要,中方立場的靈活和強硬所針對的對象應該分清。立場強硬的一面是針對美國破壞世貿組織規則的措施,願意磋商的一面是針對美方的部分訴求。

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補充道,不贊成中方因此而中止雙邊談判的建議,但可以按步驟將公示後的報複清單的確認版在美方公布其清單後隨後公布,美方采取301措施的步驟不停,中方反制步驟也不停。

周世儉認為,中國不會在大棒前讓步,因為中美貿易戰,對美國自身並無好處,如若采取禁運等手段,破壞全球供應鏈也需承擔相應後果。

而根據美國歷任總統對華政策的經驗,即便在中美關系最嚴重的時期,總統特朗普也可以動用部分技術出口豁免權,可以不受國會,安全部門制約。他說,例如里根曾在1985年向中國出售核電和平應用技術,開啟中美核能合作工作,克林頓在1998年,通過對中國出售衛星發射防輻射芯片,這都是總統可以動用的權力。

東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易波受美國邀請,作為專家代表,全程參與了美國301調查聽證會。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在會場上,自己的發言是希望中美能在WTO的框架下解決爭端,但讓他最驚訝的是,除了鋼鐵等行業,眾多美國企業都不贊同對中國加征關稅,由於報名要求參加聽證會的企業太多,導致會議延期成了三天。

崔凡認為,隨著中美雙方競爭性產業重疊面不斷加大,產業內摩擦常態化。與此同時,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利益重合點也會有所增加,以往的投資母國與投資東道國、技術輸出國與技術輸入國之間在規則立場上的對立減少,“談規則”的空間擴大。中美之間需要通過長期的“談規則”遏制和平衡產業內摩擦是常態化趨勢。

中國開放一如既往

至於中國基於自身推進的對外開放措施,目前並未受到任何影響。剛剛發布的消息顯示,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7月1日起降低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包括服裝鞋帽體育健身用品;洗衣機、冰箱等家電;養殖、捕撈類水產品;護膚、美發等化妝品及部分醫藥健康品。其中,服裝鞋帽等平均稅率降至7.1%,洗衣機等家電平均稅率降低到8%,水產品平均關稅降至6.9%,化妝品等降至2.9%。

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今年將加快專利法的修改進程,有可能年內就完成專利法的修改,同時要加大行政執法的力度。

就在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到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考察並主持召開座談會時表示,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促進雙向投資協調發展。

李克強表示,要盡快修訂完成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研究實施更有力有效的吸引外資政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快構建依法依規、公平競爭的環境,提高我國對外商投資的“磁吸力”。

為推動吸引外資便利化,5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6月30日開始,在全國推行外資企業的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套表格、一口辦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042

上議院通過修訂議案英脫歐進程受挫

1 : GS(14)@2017-03-04 00:34:37

【英國脫歐】英國脫歐計劃出岔子,執政保守黨佔少數的上議院前日以358對256,大比數通過工黨提出的修訂,要求政府在下議院已通過的脫歐議案內,加入保障脫歐後當地320萬歐盟公民權利的條款,隨時令首相文翠珊(圖)定於3月15日啟動脫歐程序的計劃觸礁。上議院通過修訂後,保守黨籍上議院議員譚百德男爵(Norman Tebbit)批評同袍:「真不明白為何在座各位,今日會為一項只保障外國人而非英國人的修訂而如斯興奮?」不過,工黨領袖郝爾彬推文形容為好消息,暗示會在下議院支持修訂。


加保障居英歐盟公民條款

由英國政府提出、下議院已三讀的脫歐法案,重點是授權首相可以代表英國談判脫歐,但跟歐盟達成的最後協議,須交回英國國會表決批准才可以生效,如今上議院在二讀時突襲攪局,文翠珊或未必能趕及月中取得法理依據,引用歐盟《里斯本條約》第50條啟動英國脫歐程序,跟歐盟談判脫歐後的雙邊關係。英國政府對修訂表示失望,重申一直尋求同歐盟互相保證對方的公民可以在英國脫歐後,繼續享有現在賦予的權利。文翠珊目前有三個選擇:一、延期啟動脫歐,從長計議,但有損政府威信,也增加市場不確定性;二、向上議院屈服,加保障歐盟公民條款,但此舉無疑會令文翠珊在未來的脫歐談判中綁手綁腳,因為歐盟一直拒絕向當地120萬英國人提供類似的保障承諾;三、盡快推翻上議院的修訂。首相府發言人指,文翠珊傾向第三個選擇,有信心脫歐法案下周發還下議院重新討論時,會取得足夠支持推翻修訂。雖然法理上,上議院可以再提出修訂,令法案陷入無限輪迴的尷尬局面,但按照英國國會傳統,屬委任制的上議院議員不會如此糾纏落去,會尊重民選下議院堅持的決定。文翠珊仍然有信心可以在3月14日前取得國會授權。路透社/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03/199455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575

歐洲一體化進程

1 : GS(14)@2017-03-25 10:33:49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5/199692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749

泛民碎片化 激進派抬頭李卓人:港人對民主進程失耐性

1 : GS(14)@2017-06-25 10:30:01

■李卓人指要突破議會困局,癥結不在議會抗爭策略,而是要結合公民社會力量。黃文邦攝



【香港20年】【本報訊】回歸20年,立法會泛民和建制派二分天下,最大政黨由民主黨變成民建聯,民主派由大黨、政治明星主導,碎片化至湧現多個一人黨,激進議員數目一度由0變8。夾在主流泛民與激進中間的李卓人認為,激進勢力抬頭反映港人對民主進程失去耐性。在不再倚靠民主領袖的年代,李卓人認為任何一場運動也要內外夾擊,由議會動員公民社會,才可成功。記者:姚國雄



■直選得票佔優的民主派,卻只有政改方案否決權;圖為前年政改方案表決前建制派離場「等埋發叔」。

兩個10年,6場立會選舉,在建制派強大的選舉機器開動下,泛民在直選的得票已由64%減至55%,昔日的黃金比例瓦解,建制派越見壯大。李卓人認為,即使泛民如何佔優,最糟是立法會一半地區直選、一半功能組別議員組成制度完全無變。一到點票,建制派歸隊,無論是分組點票或者簡單多數,建制派也篤定贏出,泛民唯一可守着的,只有政改方案通過需要三分之二支持這一關。


稱衝擊議會難突破困局

1998年的首屆立法會,民主派政團只有4、5個,今日數目多逾一倍。1995年起已在議會坐鎮,直至去年選舉落敗的李卓人認為民主派碎片化,是因為市民對民主進程、對議會失去耐性,不再臣服於大黨、民主領袖,寧尋求更新更激出路,主流泛民包括他自己漸失年輕人支持。20年前立法會選舉票王是民主黨李永達,20年後票王叫做朱凱廸:「市民想試吓新啲嘅做法,或者團體去衝擊政府,所以會有青政(當選),睇吓佢哋會有啲乜嘢搞。」但李卓人認為,即使讓自決派入局,其代議士衝擊議會、制度的能力,着實與以往沒多分別,即使衝擊場面如何空前絕後,投票時一樣要輸:「我哋(主流泛民)衝擊議會,唔少於自決派,可能仲勁啲。」議會的困局,不時停留在建制否決泛民,泛民否決建制。李卓人認為要突破困局,癥結不在議會抗爭的策略,而是民主派要團結,再結合議會外的公民社會力量,用實力迫令政府與泛民談判、甚至跪低:「最重要係(議會)出面,大家守住議會係OK,但係唔夠,要改變,民意聲音要好強,公民社會要有好大嘅衝擊,大家發聲先可以頂住……(銅鑼灣書店)林榮基點解佢會出聲,佢話係因為6,000人出嚟遊行。有議會三分一力量推波助瀾,再令外面波瀾壯闊,去撼動呢個制度,所以出路唔喺議會。」


回歸前「俱樂部式議政」

1995年當選立法局議員,李卓人形容那時候是「俱樂部式議政」,議員像義工、發言時讀稿,發言時舉牌惹人側目,主席不批准:「嗰時冇人幫我,因為嗰時冇人舉牌,嗰時係俱樂部式嘅議政,20年後,舉牌已經唔係新嘢。」20年了,小市民獨沽一味批評立法會終日吵吵鬧鬧,但李認為只要市民有議題殺到埋身,便會明白官僚的強橫、保皇黨的盲從,唯一曙光或是議會那些吵鬧:「你隔岸觀火,梗係希望平靜,覺得衝突唔好睇,但如果你係橫洲居民、菜園村居民,或者你啱啱俾人炒,強積金俾人對沖咗,你係咪仲會覺得,議員表達咗就算,唔好咁大衝突呢?」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5/200678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959

【讀書好】香港學生好好認識六十八年這偉大的進程

1 : GS(14)@2017-10-30 00:49:46

【文化籽:讀書好】在北京出席十九大會議的中共教育部長陳寶生,接受港台訪問表示近期在香港出現的港獨思潮,與教育有關,特區政府有責任推行國民教育。他表示,「為什麼走到這一步,我相信香港人心知肚明。」陳寶生指出,特區政府的國教課程是否跟隨內地的愛國教育使用的課程,由特區政府自行決定,但他又指香港推行課程應該要把中華民族五千年走到今天,包括中共建國以來的六十八年的歷史,將「偉大的進程」告訴香港青年人,令他們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增加民族自豪感。

只要有自由

對於歷史教育,我是舉腳贊成,當年李國章和羅范椒芬雙劍合璧推教改,廢了必修中史科,又加了必考的通識科,大大開闊了學生視野,關心時事、放眼世界,培育出傘下世代來,二人居功至偉。今次特區又再推初中必修近現代史教育,恐怕洗腦未成,已先培育出「厭共厭中」新一代!只因互聯網資訊自由時代,要像內地教出一面倒熱愛共黨及習近平偉大領導的學生,難矣!首先中共建政六十八年的偉大進程,不是共黨說了算,這六十八年不教由自可,一旦洗腦定必出事!殖民地歲月,中史科只教到民國結束,還可借唐太宗威震中亞、四大發明、鄭和下西洋等威水史,令學生對華夏歷史文化有一份景仰,只要變成了「中華膠」日後就好辦事,今天強要香港學生崇拜中共,最後只會適得其反,這涉及中共現代史變成政治宣傳後存在的三大漏洞:腐敗民國、抗日領導及人民翻身這三段歷史。



《Forgotten Ally》一書認為西方貶低蔣介石領導抗戰對全世界的貢獻。

三大關鍵問題

1)中共「偉大的進程」一拯救中國人於蔣介石獨裁貪腐政權。究竟國民黨時代的中國實際情況是否如中共宣傳那樣惡劣?我介紹老師看港大歷史系講座教授Frank Dikotter(馮客)民國史著作《The Age of Openness: China before Mao》,此書推翻我們對民國的刻板印象,民國才是中國人最開放的時代,全書共分四章:第一章「開放的管治」(Open Governance)討論民國初年在混亂表象下的政治開放,其餘三章分別探討「開放的疆界」、「開放的思想」、「開放的市場」,作者力斥「民國時期是過渡階段」的說法不正確,毛澤東的鎖國才是中國發展中的「不正常」階段,1979年鄧小平改革開放不過是重回民國的正常軌迹。此書總結了西方近十年來民國史研究最新成果,打破共產黨政治宣傳,再現另一種民國歷史。2)中共「偉大的進程」二拯救中國人於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香港還有參加抗日的國民黨軍人,老師夠膽竄改抗戰歷史,跟隨共產黨宣傳抗日戰爭是由中共領導嗎?我介紹各位老師看牛津現代史教授Rana Mitter作品《Forgotten Ally:China's World War II1937-1945》,中文版叫《被遺忘的盟友》,作者客觀地描述了中國國民黨軍隊孤軍抗戰,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戰爭死亡人數近二千萬,所有現代建設被戰火摧毀,全軍民付出沉重代價。3)中共「偉大的進程」三拯救中國人於貧窮,實現百年來求富求強目標。香港仍有大量由1962年至1972年拚死偷渡來港的大陸人,他們親身體驗了土改、肅反、鎮反、大躍進、文革,怎樣可以跟隨政治宣傳,肯定改革開放頭三十年「成就」,掩蓋造成三千萬人非正常死亡的真相呢?我先前在此介紹過高華、馬若德及馮客關於延安整風、大躍進大饑荒及文革的研究。這些書本在香港仍然可以買到,有些文學作品,更可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例如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或楊絳《我們仨》。各位老師,請大家認真去教這些歷史。



撰文:劉細良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027/201954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