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辦得早建設走得慢 天津軌交集團負責人不作為不擔當雙雙被免
作為全國第二個開始修建地鐵和城區人口規模位居第五的大城市,近年來天津地鐵發展較為緩慢,目前通車里程僅位居全國第十。
里程僅位居全國第10
根據《天津日報》報道,近日,天津市委決定對在工作中存在不作為不擔當問題的3名市管企業領導人員進行嚴肅問責。其中,天津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原董事長苗玉剛,天津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副書記、原總經理劉玉琦,雙雙因不作為不擔當問題被問責,並免去相關職務。
正是因為不作為不擔當,導致了天津軌道交通集團主業發展緩慢,與其他城市相比,地鐵建設規模和發展速度均有明顯差距。
這種差距有多大?可以從幾個維度來看。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統計,2017年天津軌交通車里程為175公里,位居全國第十,僅相當於北京、上海的四分之一,廣州、南京的一半左右。與深圳、成都、重慶、武漢等城市也有較大的差距。
截至目前,天津共開通運營5條線路,而廣州、深圳、南京、成都、重慶、武漢的開通運營線路分別為13條、8條、10條、6條、8條和7條。進入新世紀後才開始修建地鐵的成都、武漢等城市已經將天津甩在了身後。
在日均客流量方面,天津僅有96萬人次,僅相當於北上廣的零頭,不到武漢、成都、南京等城市的一半。由於線路少、覆蓋面小,間隔大、設站不合理等因素,天津地鐵的客流量受到較大影響。
要知道,天津可是我國第二個地鐵通車的城市, 1984年天津正式開通地鐵,比上海還早。另外,在城市人口規模方面,天津2016年中心城區人口達到了940萬,僅次於北上廣深,是我國第五大城市。現有的城軌通車里程與天津自身的城市人口體量和城市發展要求都不相匹配。
廣州一位城市軌道系統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天津軌交這些年的發展確實較為保守,少有亮點 ,無論是現在行業內大力推進的“互聯網+”,還是在軌道+物業模式、地鐵商圈的開發打造方面,天津軌交的進展都比較緩慢。
“現在我們出去同行考察,都是選擇到北上深、南京、杭州等地,但很少有到天津去的。”該人士說。
在天津市委對原董事長苗玉剛的問責內容中提及,他 “工作上推拖等靠,守攤守成,缺乏擔當意識。企業意識淡漠,遇事推著走,思維觀念僵化落後,沒有積極闖市場、以我為主靈活配置資源的魄力,沒有及時利用新的融資方式加快我市軌道交通建設,錯失發展良機。”
在對原總經理劉玉琦的問責中也提到,“幹事創業積極進取精神不足,思想不解放,缺乏擔當意識,工作浮於表面。”“習慣於工作推著走,缺乏超前謀劃和總體統籌,項目建設周期不斷延長,建設費用急劇擴大;軌道運營管理不善,成本控制不力,資源利用效益差,沒有盤活優質地鐵資源。”
多地加快城軌建設
此間的一大背景是,暫停一年後,國家發改委上月重啟了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審批。總投資787.32億元的長春市第三期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總投資約950億元的蘇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8~2023年),先後於近期獲得審批。
在城軌審批重啟後,各地地鐵規劃編制、報批和建設的步伐加快推進。目前包括杭州、濟南等多地都在加快推進新一輪的地鐵規劃和建設。
杭州市以“軌道上的杭州”為發展總目標,杭州市規劃局正在加快推進新一輪杭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編制。文章提及,杭州要圍繞“進一步加密中心區軌道覆蓋、強化外圍重點地區軌道引導”的主線,結合杭州市實際初步測算新一輪軌道線網規模為總長1000~1200公里。
與此同時,目前包括合肥、西安、武漢、成都等城市新一輪的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已經上報待批。例如,8月5日至7日,四川省發改委組織召開了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19-2025年)專家初審會,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順利通過初審。
武漢地鐵集團7月在“武漢市民留言板”回複稱,武漢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已上報待批。上報的第四期規劃包含6號線二期、8號線三期、11號線漢陽段、11號線葛店段、12號線、16號線、19號線、21號線二期、前川線、新港線。
加大大城市的地鐵建設,也是當前我國基建補短板的一個重要方向。7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強調,要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增強創新力、發展新動能,打通去產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業成本。
加快一二線大城市城市軌道交通的打造,有利於一方面可以滿足這些城市人民群眾的日常出行需求,緩解路面交通擁堵狀況。貴州省社科院研究員胡曉登認為,城市軌道交通猶如一個人的身體,有幾根流暢的高速運轉的動脈,而一般的街道只是毛細血管。“直徑50公里的城市,如果沒有這種快速交通,其運營成本就會特別高。”
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加快疏解中心區,將人口引導到近郊區和衛星城,促進城市結構的優化布局,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從而加快大都市圈的打造和升級,在新一輪的城市競爭中占據先機。
根據《天津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2-2020年)》,天津市域內構建市域線與城區線兩級線網,2020年總規模約686公里,軌道交通占整個公共交通的分擔比例將達到40%以上,充分發揮公共交通主骨架作用。
若按此規劃,未來幾年,天津軌道交通建設的任務十分艱巨。因此天津軌交集團董事長和總經理雙雙被免,也表明了天津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打造“軌道上的天津”的緊迫感。未來天津的地鐵建設有望加速推進。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汪時鋒
投資基金負責人郭秀萍發出未經認可推廣材料及沒有披露權益被定罪
1 :
GS(14)@2011-01-08 15:25:58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 ... Servlet?docno=11PR2
投資基金負責人發出未經認可推廣材料及沒有披露權益被定罪郭秀萍(女)為推廣集體投資計劃而發出未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認可的文件,以及沒有及時披露所持有的上市證券權益,今天在東區裁判法院被裁定有關罪名成立。
郭向胡雅文署任主任裁判官(Ms Amanda Jane Woodcock)承認分發有關一項集體投資計劃的未經認可推廣文件的兩項控罪,以及另外兩項沒有按規定披露持股量的控罪。裁判官判處郭罰款合共12,000元,並命令她繳付證監會的調查費80,000元。
案情指郭在2007年10月13及20日舉行連串公開簡報會,以推廣一項名為Reliance China Hong Kong Opportunity Fund(該基金)的集體投資計劃。郭使用未經證監會認可的Powerpoint投影片進行簡報,最後共有120名投資者認購該基金。
該基金由郭控制,因此郭被視為擁有該基金的投資的權益,包括香港上市公司百營環球資源控股有限公司6,000萬股股份的間接權益,但郭沒有在三個營業日內作出披露。
完
上海總部約見交易平台負責人 人行遏走資 比特幣曾挫17%
1 :
GS(14)@2017-01-07 06:48:26【明報專訊】因應人民幣持續貶值,內地監管機構近期收緊多種存在漏洞的走資渠道。其中,人行上海總部日前便約見了比特幣(Bitcoin)交易平台「比特幣中國」主要負責人,就新年伊始比特幣價格出現的大上大落進行了解。官方昨晚公布約談消息後,比特幣價格曾挫逾17%,但跌幅隨後收窄。
明報記者 陳子凌
人行上海總部昨日傍晚發出公告表示,就近期比特幣價格異常波動,為防範風險,維護金融穩定,與上海市金融辦及相關監管部門日前約見了「比特幣中國」主要負責人,了解平台運行情况,提示可能存在的風險。同時要求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依法合規經營,並敦促該平台對照相關法律法規,展開自查並進行相應清理整頓。
提醒非法定貨幣 應注重風險
人行又重申,比特幣是特定虛擬商品,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呼籲機構及個人投資者理性投資、自擔風險、維護自身財產安全。
公告發布之後,比特幣價格隨即插水,比特幣中國的比特幣報價一口氣跌破6100元(人民幣‧下同)及6000元關口,另一內地交易平台火幣網的報價更一度從6100元跌至5720元,海外的交易平台blockchain.info的比特幣價格亦最高跌逾17%,但截至晚上9時跌勢已逐步收窄。
不排除春節前夕投資者套現
香港比特幣交易平台「比特通」行政總裁梁永熹表示,因人民幣貶值,部分內地投資者轉持比特幣作為保值或分散投資選項,故價格持續上升,但日前升穿歷史高位後,不排除有投機者趁機沽幣獲利,另外也不排除有部分內地投資者因春節臨近而賣幣套現。由於比特幣供應變動不大,故單一因素造成的需求變動會令價格出現大上大落。
港平台負責人﹕官方沒法禁止
對於人行召見內地比特幣交易平台負責人,梁永熹認為會令比特幣價格短期受壓,但並非官方要禁止比特幣交易,且也沒法禁止,相信是有關部門見近期比特幣價格波動大,為免交易平台良莠不齊而有意加強規範,以防出現平台「爆煲」造成市民損失,他亦認為,在加強監管及對投資者教育之下,避免投機者瘋炒,長遠對比特幣市場成熟發展有正面作用。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816&issue=20170107
兩大比特幣平台負責人 傳被禁止離京
1 :
GS(14)@2017-09-25 04:10:07【明報專訊】昨日內地傳媒引述消息指,繼中國全面封殺比特幣(Bitcoin),勒令多家內地比特幣交易平台於9月底關停平台後,監管部門要求,兩大比特幣交易平台OKCoin、火幣網負責人暫時不得離開北京以配合調查。
未受消息拖累 比特幣昨晚反彈
內地《新京報》引述多名知情人士稱,目前內地各比特幣交易平台負責人、管理層等均不得離開北京,按照監管要求,各交易平台的股東、實際控制人、高級管理人員、財務負責人等在清理退出期間,需逗留在北京配合相關監管工作。經過連日急挫後,昨晚比特幣價格明顯反彈,根據Coindesk報價,比特幣升9.99%,報4039.31美元。
《新京報》引述業內人士稱,早前有監管聲音傳出要關停虛擬貨幣交易所,但當時業內仍對上述兩個平台抱有希望。據了解,監管層曾制定多個版本的監管方案,包括「一刀切」全部關停、限期分部關停人民幣等法定貨幣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自由兌換,甚至曾有一個版本建議保留OKCoin和火幣網,不過最終上述兩平台還是宣布將停止所有虛擬貨幣的交易業務,令國內多家平台已經轉到海外以外幣交易。
場外交易升溫 交易量達3000萬人民幣
報道表示,內地監管叫停平台作場內交易的同時,「一手交錢,一手打幣」的場外交易再次升溫,比特幣資訊平台Coin Dance指,中國近一周的場外交易量已經達到了3000萬元人民幣。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52&issue=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