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大昕為住戶配了一百多把鑰匙,但四年來,來環保站自己動手分類垃圾的只有兩戶。 (CFP/圖)
四年前,一對臺灣夫婦在東莞的小區設立了一個垃圾分類的環保站,相信“這是大家的環保站”;四年後,他們覺得自己太“天真”。
嵇大昕為住戶配了一百多把鑰匙,但四年來,來環保站自己動手分類垃圾的只有兩戶。臺灣垃圾分類的成功經驗一一失效,更多的住戶只是把垃圾放到環保站門口,轉身就走。
“有的住戶不理解垃圾分類,會用鄙視的眼神看著我們,說‘沒錢,收垃圾’。小區里帶孩子的老人看到小孩往環保站跑,也會喊住他們:‘別去,那里臟’。”
誰也沒想到,世紀城環保站會被砸,三處地方被寫上“垃圾”二字。
這是一個民間自設的垃圾分類站點。四年前,由在東莞設廠的臺灣夫婦嵇大昕和謝仁貞在自家小區建立,一間小房,約5平米。“當初信心滿滿,只想著帶動業主們來做垃圾分類。”謝仁貞說。
2000年,北上廣等8座城市成為全國首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但國內城市真正出臺相關管理規定、展開對應試點工作,則要到2011年前後——這一年,臺北做到生活垃圾零掩埋,分類被證實對垃圾減量是卓有成效的。臺北的成功,令大陸城市看到希望。
2011年6月29日,廣東東莞市正式啟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世紀城環保站正是在一個試點小區里誕生。它的艱難生存,正是大陸城市垃圾分類推廣的尷尬縮影。
2015年1月16日早上,謝仁貞像往常一樣來到環保站,卻發現擺在門口的廢品被砸了,地上滿是玻璃、陶瓷碎片,門和墻上三處地方被塗上“垃圾”二字。2月3日,嵇大昕發現有業主向住戶發放了公開信,反對環保站:“如果孩子們成天與垃圾為伍,雞窩里能飛出金鳳凰嗎?”
“當初建立環保站是一種蠢……”謝仁貞最終沒說出“愚蠢”二字,改口道,“天真和沖動吧。”60歲的謝仁貞談起這件事,雙唇不時抿緊,“環保站再這樣做下去,沒有意義”。
這件“沒有意義”的事,他們已做了4年。
1990年代,這對夫婦從臺灣來到東莞辦廠、定居。2010年,夫婦倆加入了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以下簡稱“慈濟會”),後者在環保領域倡導“簡約生活,落實環保於生活中”。
2010年,謝仁貞在自家陽臺做起垃圾分類,嵇大昕很支持。小區里的臺灣朋友會把自家可回收的垃圾送到他們家,托他們分類。“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把垃圾送你們家里。”謝仁貞仍記得當年朋友們滿臉的歉意。後來,更多送垃圾到環保站的居民只是放下垃圾就走,什麽也沒說。
這一年,東莞市擬在一些高檔小區試點垃圾分類,對各小區進行調研考察。第二年,東莞推出42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夫婦所住的世紀城國際公館一期、二期便在其中。
那段時間里,世紀城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經常帶人來參觀她家陽臺——物業公司想借助嵇大昕夫婦的示範作用,推廣垃圾分類。但頻繁的參觀和鄰里送來越來越多的垃圾,讓他們吃不消。謝仁貞跟物業公司提議,由自己和老伴牽頭,物業提供場地,在小區里建一個環保站。為了辦好環保站,謝仁貞還特地回臺灣,“從南到北至少十個環保站‘取經’”。
環保站分為兩部分,一邊用於垃圾分類和二手物存儲,另一邊可供社區誌願者享用茶歇,周末舉辦環保宣講活動。這是臺北環保站的做法,也是謝仁貞理想中的環保站。但物業公司最終提供的,是小區一號街三棟一樓走廊盡頭一間小房間。朋友和支持的業主捐助了門和安裝費用,分類回收桶也是朋友工廠用過的工業膠水桶改成。
教住戶學會垃圾分類的標準,懂得資源再利用,從而節約資源,從源頭上減少垃圾。這也是這對臺灣夫婦最初的設想。為此,嵇大昕為環保站配了一百多把鑰匙,分發給住戶,方便他們進出環保站進行分類垃圾。
這對臺灣夫婦都相信,垃圾分類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相信每個人都會來投入。“這是大家的環保站。”嵇大昕堅持。
2015年1月15日晚,東莞的世紀城環保站被砸,三處地方被寫上“垃圾”二字。 (劉文慧/圖)
很快,謝仁貞發現自己想得過於樂觀。
從環保站建立伊始,住在三棟的郭靜瑜就開始進行垃圾分類。家里上小學的孩子會把學校的牛奶瓶帶回環保站。他們還在自家辦的工廠里,用廢木板和舊皮革做了一個紙張回收箱,回收所得作為員工的福利金。
“這是在拯救地球,大哥是在帶我們行善,給我們下一代人一個好環境。”郭靜瑜一家還為環保站添置了風扇、燈和滅蚊器。
但是,試點小區里一千多戶人家,像郭靜瑜一樣做到自己分類垃圾的,只有另外一戶。
用口訣讓人們記住垃圾分類方法、用玩具吸引小朋友參與垃圾分類、用甜品吸引老人自願加入分類隊伍……這些臺灣垃圾分類的成功經驗,在世紀城環保站一一失效。更多的住戶只是把可回收的垃圾一袋裝放到環保站門口,轉身就走。嵇大昕雖無奈卻也歡迎:“業主的意識還不強,起步還比較慢,可以說我們做了五年,還是在萌芽階段。但有一個好處,就是大家的環保意識會越來越強。”
嵇大昕每天上午不得不花上兩小時進行分類整理,周末垃圾一多,他們只能請來慈濟會社工幫忙。
湖南人徐正親和嵇大昕同齡,但凡家里有可回收的廢品,他總攢著,拉著小車走二十分鐘送到環保站。盡管如此,他並不想過多參與環保站。“老嵇分類仔細,能堅持。我可做不來,耐不了這個煩。像我現在這樣多自由,每天釣釣魚,到處轉轉,聊聊天。”
謝仁貞估算了下,目前大概有一百多戶住戶送垃圾到環保站,四分之一來自附近小區,至少有五十戶是臺灣人。
距離世紀城國際公館10公里的愉景花園,業主劉紹儀也帶頭做了一個環保站。“住戶能把未分類的垃圾拿到環保站,已很成功。”跟世紀城不同的是,在劉紹儀的感染下,小區業主加入了環保站誌願者隊伍,目前隊伍已有三十人左右。
“現在本末倒置,變成我們是在……”謝仁貞嘆了口氣,一字一頓地說,“收,垃,圾。”這導致小區清潔工對環保站有些反感,覺得這對夫婦“搶”了清潔工的垃圾分揀回收生意。
“有的住戶不理解垃圾分類,會用鄙視的眼神看著我們,說‘沒錢,收垃圾’。”謝仁貞講起這些,覺得好笑又無奈。
“臺灣的環保站,被稱為‘老人家的居老所’。”謝仁貞卻發現,小區里老人對環保站的支持很低,“老人看到小孩往環保站跑,會快速反應:‘別去,那里臟。’”環保站不收廚余垃圾和衛生間廢品,所有可回收物品都清理過,站點每天打掃,沒有異味。但他們並沒有去解釋。
“大哥分得最仔細了。”阿香做廢品收購,每周一都會來環保站收購廢品。她知道環保站是為了帶動垃圾分類,也知道他們回收所得都用於公益事業,總盡可能以最高價收購。
住戶送來的垃圾,大部分可以回收。令嵇大昕感到可惜的是,還有很多可以繼續用。他總盡可能地挑揀出來:“垃圾分類的目的不是為了賣廢品做公益,而是回收資源、節省資源。這些是二手物品,放在這里,誰需要就可以來拿。”被居民拿走的物品包括輪椅、助步器等。
不過,再利用的仍屬於少數,環保站室內已裝不下再多舊物,剩下的可活動範圍只有一平方米左右,部分舊物只能挪到走廊。走廊的架子上也放滿舊衣物,準備寄給有需要的貧困地區。
有業主坦承:“東西多了,看起來確實會不舒服。”嵇大昕夫婦跟物業反映地方太小,東西放不下,希望換大一點的場地。物業公司都表示沒有合適的地方。
在物業公司看來,環保站屬於業主自設,公司免費提供場地,已是非常支持。“我們在公告欄上貼海報宣傳環保站,每季度也會發短信給業主,讓他們把垃圾送到環保站。”世紀城物業客服副主任毛富裕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謝仁貞認為環保站是為小區服務,應該得到物業支持。2013年中秋節小區辦晚會,環保站準備了節目介紹分類回收,但被物業公司否了,理由是缺乏娛樂性。她否認物業公司做過所述的宣傳工作,更稱:“他們對我們,是又愛又恨。”在她看來,環保站的存在有利於小區申請垃圾分類方面的補貼,而這才是物業公司為環保站提供場地的原因。
根據東莞的工作方案,市財政會補貼垃圾分類試點。嵇大昕夫婦聽聞小區物業公司拿到試點補貼資金,更認為物業公司對環保站的支持力度不夠。不過,南方周末記者向世紀城所屬的東莞市南城區求證,愛衛辦工作人員張沛森表示,世紀城國際公館試點確實獲得垃圾分類試點小區補助,但並非直接資金補貼,而是以垃圾桶配備、試點垃圾清運配套等形式落實。
2015年1月,南城區針對試點小區的分類垃圾桶損壞情況,更換了80個分類垃圾桶。但在嵇大昕看來,提供垃圾桶、垃圾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政府現在推行的垃圾分類方案效果很差:業主是一袋裝,收垃圾的也是一車裝,到了垃圾中轉站後只是進行大致分類,基本也是一車裝。”
環保站垃圾分類非常仔細。謝仁貞正將牛奶盒剪開,將紙類和塑料分開歸類。 (劉文慧/圖)
“改除習氣,不與人計較聲色,要和自己計較是否精進。”
“為大愛付出的愛,不會有失落感。”
環保站門口墻上貼著公益事業捐贈統一票據,票據上印著這兩句話。這四年,嵇大昕夫婦將環保站回收廢品所得的一萬五千元都捐了出去。夫婦倆一直給自己打氣:“我們節約了資源,還做了公益。”
1月15日環保站被破壞,像針尖,紮破他們堅持下去的信心。但謝仁貞沒有報警,沒有追兇,也沒有索要賠償,這似乎成了一件“合理”的事情。
嵇大昕夫婦、物業公司都把嫌疑人指向了環保站曾有過的唯一反對者。
四年里,環保站收到的唯一投訴來自一位舒姓業主,他是一名律師。有一回嵇大昕在整理垃圾時,這名業主氣勢洶洶地過來,把廢品扔到外面大路上。物業公司也曾多次收到這名業主的投訴。
但舒先生向南方周末記者否認自己砸了環保站門口的物品,但他堅持反對環保站:“第一,所有環保站都應有政府批文,所以這是一個個人的、非法的垃圾站。第二,無論是否有批文,環保站都不能影響小區消防安全,但他門口堆放了大量木材、衣物、紙箱等易燃物,存在消防隱患。第三,公共空間屬於全體業主所有,環保站不能占用。”寫公開信的正是這位舒姓業主。
事後,物業公司開始騰出原先放建築材料的倉庫,挪出一半給環保站。對物業公司的處理方式,謝仁貞並不滿意:“那里太潮濕了,廢舊物品放里面很容易發黴。進行分類時,里面空間也不夠,還是需要搬到外面,更阻礙通道。”
夫婦倆也產生了分歧。謝仁貞決定關停環保站,她開始把嵇大昕保留的二手物品搬出來,準備賣給廢品站。嵇大昕很生氣,賭氣道:“這環保站不做了!”“物業必須給我們換一個新的地方,那個業主也要跟我們道歉。否則我就不做了!”向來溫和禮貌的嵇大昕第一次這麽激動,“這是大家的環保站!”
過了一會,他的肩膀松下來:“我希望能做下去。”說完又低頭綁一摞課本。
國藥股份、天壇生物和現代制藥5日晚間均公告證實,已於日前接到通知,內容有關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國藥集團”)已獲得國資委就《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的批複。
國藥股份公告顯示,批複原則同意國藥集團試點方案的有關內容,並明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的基本原則,要求堅持依法合規,強化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遵循國有資本和非公資本的平等保護和共同發展原則,實現股東權益的最大化;同意選擇國藥集團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藥集團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首批試點單位之一;要求國藥集團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並履行相關審核程序。
不過,天壇生物、現代制藥等A股上市公司均沒有被納入國藥集團實施國資改革工作的首批試點單位。
這就意味著,以國藥集團方案為標誌,央企改革試點開始進入正式操作階段。
公開資料顯示,國藥集團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業,2013年營業收入已超過2000億元,旗下擁有國藥控股、國藥股份、國藥一致、天壇生物、現代制藥、中國中藥6家上市公司。
2014年7月15日,國資委決定在包括國投、中糧等首批6家中央企業中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董事會制度、混合所有制、紀檢派駐等“四項改革”試點;其中,在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開展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而市場普遍預期,在央企改革試點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空間最大。
國藥集團總經理佘魯林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專訪時曾確認,國藥集團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更多考慮靈活的市場化運作,包括更多資本方式,也不排除推出更多上市公司的可能。
此前,作為商業平臺的國藥控股已經在香港上市,而中國中藥作為中藥上市平臺的準備已經非常明確,化學制藥平臺的現代制藥和中生集團的生物制品平臺路徑已經非常清晰。
“在各自平臺裝入相關資產,並打包優勢資源上市的想法,其實這些年一直在集團內部是很明確的,只不過之前政策限制太多,‘解綁’後相關工作都會很快推進的。今日,有國藥集團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而對市場關註已久的國藥旗下優質資源國藥中生上市問題,佘魯林對《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國藥中生的問題是市場化和國際化,在實現了這兩個目標後,才將考慮資本化的方向。”
國藥股份5日晚間公告表示,將根據後續進展及時披露混改試點情況。
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相關決定草案,擬授權國務院在北京市大興區等33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暫時調整實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關於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允許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並將提高被征地農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比例。
在樓市調整的當下,土地新策出臺一石激起千層浪,而於一線城市北京,土地供應一舉一動,更直接牽引到房價和房企區域布局的變化。大興納入試點是否將增加北京的土地供給,對北京樓市有何影響,開發商將持何種態度?對此,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分析人士稱,大興試點的落地,將增加北京南城的土地供應,未來有望增加整個北京房地產市場的中端產品供給。受訪的開發商人士則認為,這類土地從整理到入市、再到開發商項目落地,尚需時日。
大興樣本
2月25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在該會議上,受國務院委托,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作了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北京市大興區等33個試點區域暫時調整實施有關法律規定的決定草案的說明,他指出,試點地區明確在符合規劃、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允許存量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根據要求,此次試點行政區域,只允許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非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不得入市;入市要符合規劃、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條件;入市範圍限定在存量用地。
上述 33個試點縣(市、區)名單里,包括北京大興區、天津市薊縣、河北省定州市、內蒙古和林格爾縣、上海市松江區,還有浙江省義烏市、湖南省瀏陽市、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等。其中,地處首都、大型房企項目紮堆的大興備受關註。
為什麽是大興?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昨日(2月26日)下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隨著這幾年迅速發展,加上北京南城規劃二機場,都大量需要建設用地,相對北京其他區域,大興用地矛盾比較突出。此外,大興目前城中村較為集中,在近城區位置較好的區域中數量較多,也為大興參與試點提供了條件。
實際上,在北京東、北、西三方區域開發均較為充分前提下,偏居南城的大興,在土地方面的準備可能早已開始。昨日有消息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早前大興就通過村鎮集體拆遷騰退出來一些土地,這些土地一直沒有入市,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做土地整理和一級開發工作。
“這些土地多為農村集體用地,今後如果轉化為城市建設用地,將增加北京南四環周邊整體土地供應規模。”該知情人士說道。
對於這一試點政策對於大興及整個北京樓市的影響,張大偉認為,影響非常有限,因為這種土地屬性特殊,並不能隨便轉讓,“與普通招拍掛的土地相同的只有經營功能,其他產權屬性差別較大”。
與此同時,這一新政對北京土地供量的拉動似乎毋庸置疑。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對本報記者分析,大興被納入試點區域,無疑將有利於北京增加供地。但郭毅提到土地入市時,開發商如何與村集體合作,目前還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在郭毅看來,與大興試點政策較為近似的案例,是北京豐臺西局的機制,即地塊在供地的過程中,拿到地的開發商無償還建一部分商業,給當地村鎮集體組織掌握,村鎮集體組建的公司獲得這部分商業的產權和經營權,開發這部分的工作由開發商來負責完成。
“其實就是還是為了讓村集體在出讓土地的同時,獲得集體性的經濟收入。”郭毅初步估計,大興舊宮、西紅門地塊比較核心,對開發商具有誘惑力,未來試點過程中有可能參照豐臺的方式進行。
有望增加中端住宅供給
根據媒體報道,姜大明在說明草案時指出,試點行政區域將合理提高被征地農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比例。
而房企更關心的,仍然是地價。
“像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的土地,開發商都挺感興趣的,關鍵是看這些地能不能做到熟地,需要多大開銷和成本。”一位上市房企營銷人士昨日接受本報記者時稱,當下開發商對二三線城市樓市興趣索然,一線城市相對還算香餑餑,大興區域也在完善基礎設施,客戶基數也不小,未來開發商對這類土地有沒有興趣,關鍵還在於入市時的地價。
實際上,在地價和溢價空間的制約下,眼下的北京住宅市場,已經出現了明顯兩極化的趨勢,一頭是高端化、頂級化,另外一頭是低端化、剛需化,中間的改善性住宅供量十分有限。今年30歲的國企職員唐先生告訴記者,孩子出生後他希望在五環內換一套90平米左右的兩居室,預算400萬元,但是選擇並不多,“要麽太遠,要麽太貴”,最後選擇了一套房齡10年左右的二手房。
新盤的定價也說明了這種趨勢。亞豪機構提供給本報的最新數據顯示,從北京3月入市項目的定價特征來看,兩極化現象開始逐漸明朗,即受自住房影響,中低端項目定價穩中下滑,如而純新盤蘇寧·尊悅大廈目前報價為22000元/平米,相比周邊在售項目低出2000元左右,與此同時,地價飆升則使即將入市的高端定價持續走高,如3月預期入市的大苑海澱名著,2012~2013年一期入市價格僅為32000元/平米,但2014年其周邊高價地項目金投銀泰琨禦府項目以73000元/平米的價格入市之後,也直接拉升了其價格預期,3月開盤預計報價攀漲至70000元/平米起。這種現象,被亞豪機構認為是北京樓市2015年全年的供應特征。
未來大興試點政策落地後,隨著新增土地入市,北京樓市的供給結構是否會發生變化?郭毅預計,目前北京中端住宅產品供應規模偏小,從目前來看相對集中的板塊在大興亦莊,改善型的項目基本都是在五環以外,這與中產階層他們對於改善居住的要求不太相符,如果未來大興區域在四環、五環周邊供地量集中增加的話,只要地價不定得過高,將有利於增加北京的中端產品供應,彌補北京樓市供需結構的不足。
“開發商拿地也要考慮賣不賣得出去,位置較好的土地,估計價格也不低,開發商拿到手里一般不會做成剛需產品,估計剛需公司不會太積極,因為產品不支持,做不出溢價,可能多是大公司拿,還是做成中高端產品。”上述開發商人士開發商坦言,“未來這些土地入市後,地價如果不高,可以做中端產品,但開發商也需要參照該區域二手房價格以及即將出來的新品價格,來確定產品類型。”
中國證券業協會3月2日發布公告稱,經證監會同意,20家證券公司獲準開展互聯網證券業務試點。
這20家券商分別為:財達證券、東莞證券、東吳證券、國海證券、國聯證券、恒泰證券、華安證券、華龍證券、華融證券、民生證券、山西證券、世紀證券、天風證券、西藏同信證券、湘財證券、銀泰證券、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國中投證券、中山證券、中郵證券。
此前,東方財富擬收購西藏同信證券70%股權的消息引起軒然大波,這是繼大智慧收購湘財證券之後互聯網金融的又一次大手筆並購。
券商牌照放開的呼聲已久,作為此前傳言最有可能獲得牌照的幾家互聯網企業,東方財富和大智慧都通過市場化並購實現。
招商證券研發中心傳媒行業分析師張潔向《證券時報》表示,因西藏同信證券規模較小,東方財富以較小代價解決了束縛其業務版圖擴張的障礙,有望實現一站式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整體戰略。”
海通證券認為,在收購了西藏同信之後,互聯網券商的估值為490億元,相當於原有業務的1.76倍。
去年,大智慧90億元收購湘財證券曾被解讀為國內將誕生第一家獲得證券全牌照的互聯網企業。
民生證券在報告中指出,互聯網證券將在2015年強烈沖擊傳統券商。傳統券商一直未受沖擊主要源自牌照的限制,而隨著互聯網券商的試點,預計15年新一輪牌照將會放開。
民生證券表示,2015年必然是證券行業受沖擊的一年,主要表現在:1、交易傭金將繼續下行至接近“0傭金”;2、基於互聯網的配資模式對傳統融資融券業務形成沖擊;3、股權眾籌的放開可能對傳統券商的投行業務形成分流。
而在證券投資研究領域,民生證券更看好雪球網的“大V選股”模式,通過網絡意見領袖,形成擁有大量粉絲的投資組合,更容易形成良性循環,為投資人帶來更好的投資回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就在2014年兩會期間,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首次宣布民營銀行試點破冰的消息。時隔一年之後,民營銀行發展再次迎來重大的政策突破。
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2015年將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推進金融改革。推動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成熟一家,批準一家,不設限額。
2014年3月,包括阿里巴巴、萬向、騰訊、百業源、均瑤、複星、商匯、華北、正泰、華峰等民營資本的參與的5家民營銀行獲得試點資格。分別定位“小存小貸”、“大存小貸”、“公存公貸”、服務當地的小微企業和金融消費者4種模式。
從進展來看,目前,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和上海華瑞銀行已經獲得開業批複,而網商銀行相關人士則表示,將在3月份向監管部門提交驗收報告,通過監管部門驗收後爭取在五六月份開業。
2015年新年伊始,李克強便前往深圳微眾銀行考察。在電腦鍵盤上按了一下回車鍵後,他見證了深圳前海微眾銀行的第一筆放貸業務。這也被外界解讀為支持、推進民營銀行,以及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積極信號。
而去年11月,由中國人民銀行起草的《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正式向社會公布。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是發展民營銀行、中小銀行的重要前提和條件,它的出臺也是放開民營銀行的發展重要的基礎。
事實上,在首批民營銀行的試點名單公布後,還有包括四川、重慶、湖南、湖北、浙江等多地均有企業表示正在籌備申請設立民營銀行。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不設限額”的政策出臺,民營銀行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行外部監事梅興保也在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民營資本發起設立中小銀行等金融機構,適應於官方當前提倡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融資需求,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成百上千家。
QDII2啟動在即 個人投資海外大門拉開 試點門檻100萬 在國務院明確批複將擇機推出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後,相關部門的準備工作已經接近尾聲。 證券時報記者獨家獲悉,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管理辦法將很快發布,首批試點QDII2的城市共有六個,分別為上海、天津、重慶、武漢、深圳和溫州。 居住在試點城市年滿18歲的境內個人,只要個人金融凈資產最近3個月日均余額不低於100萬元人民幣,通過境外投資和風險能力測試、無重大不良記錄且沒有經司法裁決未償還債務者,可以申請QDII2。 很多人了解QDII,但對QDII2卻並不熟悉。QDII2是指在人民幣資本項下不可兌換的條件下,有控制地允許合格的境內個人投資境外資本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投資業務的一項制度安排。這較之前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有新的突破。 5月18日,國務院批複同意了《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擇機推出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進一步完善“滬港通”試點,適時啟動“深港通”試點。 記者獲悉,符合條件的個人持有效居民身份證或居住證、凈資產不低於100萬人民幣的核定材料;簽署開戶申請書、境外投資資金合法性承諾函和投資風險自擔承諾函等材料通過銀行審核後,可以開通境外直投專戶,含1個人民幣專戶和1個外匯專戶,用於辦理境外投資資金收付、結售匯業務。 境外投資領域共包含三大塊:一是境外金融類投資,含股票、債券、基金、保險、外匯及衍生品;二是境外實業投資,含綠地投資、並購投資、聯合投資等,按相關主管部門的規定進行備案或核準後辦理;三是境外不動產投資,含購房等,須審核證明材料後辦理。 QDII2和QDII區別: 1、QDII2和QDII最大的區別是,個人投資者可直接獲得QDII額度,再自行決定所投資股票,而QDII個人投資者只能購買銀行和基金等相關理財產品,間接投資海外。 2、市場預計QDII2出臺後,會吸引更多境內投資者投資港股,促使港股市場更加活躍。 (來自證券時報 )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503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年) 中国央行周四表示,将进一步拓宽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稳妥扩大境内企业境外借用人民币试点范围,并考虑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境外投资试点和“深港通”。 央行网站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指出,目前中国距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标并不遥远。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包括考虑推出QDII2境外投资试点,同时完善“沪港通”和推出“深港通”,允许非居民在境内发行除衍生品外的金融产品。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将激发更多市场需求,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的范围和规模有望继续稳步发展。”报告称。 央行并强调,将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央行下一步还将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按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一期建设,并在年底前在上海上线运行CIPS(一期)。 路透3月曾独家报导,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经准备就绪,可能最早在9月或10月推出。该系统将促进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使用。 数据显示,2014年,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上升至23.6%,离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2014年12月,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 拓宽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 央行报告并表示,将进一步拓宽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支持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在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原则框架下,稳妥扩大境内企业境外借用人民币试点范围。简化管理程序,逐步丰富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主体类型,稳步扩大投资规模。 同时,支持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国际原油期货尽快上线,逐步放宽境内机构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限制。 央行并表示,将加强与相关中央银行的沟通和协调,扩大货币互换规模和范围,在保障互换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继续推动互换资金用于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等用途,提高互换资金的使用效率。 报告还特别指出,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规模将进一步增加,将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积极支持境外央行类机构将人民币资产纳入其外汇储备。 “研究取消境外央行类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额度限制,允许境外央行类机构自主选择人民银行或银行间市场结算代理人代理其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央行称。 截
至4月末,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资产余额约6,667亿元。截至5月末,中国央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
协议,协议总规模约3.1万亿元人民币,并在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支持人民币成为区域计价结算货币。 央行并表示,境内市场主体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没有货币错配和汇率风险,可节省汇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越来越多的境内市场主体开始使用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境内中外资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平稳较快发展,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有望进一步提高。”报告称。(来源:凤凰国际iMarkets )
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再落一子。
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近日批複了內蒙古西部電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方案。這意味著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繼深圳之後擴容,並首次在省級區域試點。蒙西試點也是新電改方案下發後出臺的第一個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方案。
蒙西試點方案總體上與深圳試點方案基本一致,主要內容是按“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對電網企業實行總收入監管,單獨核定分電壓等級輸配電價。值得註意的是蒙西試點增加了新內容,主要是核定輸配電價時需考慮交叉補貼等內容,對電網輸配電成本費用的具體指標核定標準更加明確和嚴格等。
輸配電價改革新內容
根據《深圳市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方案》,深圳輸配電價實行事前監管,按成本加收益的管制方式確定。試點推開後,有望打破原有單純依賴售電、購電價差獲利的電網經營模式,使核定後的過網費成為電網企業的收入來源。
由於電力改革的系統性,深圳還需有配套措施,包括建立獨立輸配電價體系後,積極推進發電側和銷售側電價市場化。配套改革涉及到電力體制改革的多方面,比如市場化售電主體的培育、在發電側和售電側如何監管等等。參與電力市場的用戶購電價格由市場交易價格、輸配電價(含損耗)和政府性基金組成;未參與電力市場的用戶,繼續執行政府定價。
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的情況顯示,深圳改革試點對交叉補貼、終端電價如何承擔電力普遍服務的成本都沒有細化,同時區域電價如何與省級電網協調也遇到一些新問題。
發改委在批複蒙西試點的消息中稱,試點改革後的電網企業盈利不再與購售電差價相關。同時蒙西試點有新內容,具體而言增加了核定輸配電價時需考慮交叉補貼等內容,對電網輸配電成本費用的具體指標核定標準更加明確和嚴格,激勵企業加強管理、節約成本。
截至目前,除深圳、蒙西外,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範圍已經擴大到安徽、湖北、寧夏、雲南、貴州5個省級電網。發改委稱,通過試點“為全面推進輸配電價改革積累經驗,為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創造條件。”
蒙西試點領域更廣
內蒙古電力公司一位人士稱,內蒙古去年就開始根據國家批複在制定輸配電改革試點的實施方案,內蒙古當地電力企業已經做了充分準備,反複測算輸配電價改革後的諸多後果和利弊。
內蒙古之前就進行了一些試點,包括直購電的試點。內蒙古電力公司從2008年起就在公司電網範圍內試點直購電,2014年該公司社會責任報告預計2014年電量交易預計達到360億度,占蒙西電網輸送量的25%。通過直購電,內蒙古電力公司取得了不錯的業績,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多買多賣的目標。
2014年,內蒙古電網,即通常所說的蒙西電網全年發電量完成2123.48億千瓦時,裝機容量5107萬千瓦。上述內蒙古電力公司人士對本報記者稱,蒙西風電裝機量也大,在蒙西試點還有協調不同能源電力的意義。
新華社最近報道稱,截至今年6月,內蒙古西部電網的並網風電裝機已達到1274萬千瓦,占內蒙古西部電網統調機組總容量的24.8%。22014年,蒙西電網風電發電量234.8億千瓦時,占全網總發電量11.1%,同比增加6.8%;風電利用小時2090小時,最大發電負荷769萬千瓦,日電量最大1.47億千瓦時。
蒙西電網的供電區域包括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六市二盟,發電總裝機占全省一半以上,是華北電網的主要送電端,是典型的電力送出電網,電力送出問題多年來一直是內蒙電力發展的瓶頸。當地電力用戶的種類更多,售電業務放開產生的沖擊也會更大。
內蒙古4條電力外送通道正在進行前期工作,也將是潛在的試點新內容,未來也能為同為試點的電力送出省份提供核定跨區輸配電價的經驗。內蒙古電網還具有特殊性,即擁有兩張電網——屬於國家電網系統的蒙東電網與獨立的蒙西電網。此次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只在蒙西電網,不包括蒙東電網。
浦東新區推出首批國企改革方案,涉及以外高橋(600638.SH)、浦東金橋(600639.SH)為首的多家國有企業。
11日,浦東新區召開深化國資改革促進企業發展工作會議,正式發布“浦東國資國企改革18條”,並同時公布了首批直屬公司改革方案。資本市場對此予以積極回應,浦東建設(600284.SH)、上工申貝(600843)SH)漲停,張江高科(600895.SH)也上漲6.5%。
此次改革,與浦東新區的二次創業、自貿區建設以及科創中心建設密切相關,要在“科學布局、混合發展、高效流動”三個環節加大改革力度。具體來說,要提高國資在臨港、中部等重點區域比重;加快發展混合經濟,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浦東開發建設;加大企業上市培育力度,提高資產證券化比例;促進國資高效流動,打造適合浦東特點的綜合國資運營平臺——上海浦東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按照大會公布的方案,上海自貿區外高橋片區的開發建設主體――外高橋集團,意在打造戰略目標明確、治理結構規範、激勵約束機制完善、競爭優勢突出的國有投資控股公眾公司,以市場化手段更好地服務自貿區建設。
根據11日晚間外高橋的公告,將會調整外高橋集團、上市公司管理體制,充實上市公司高管團隊,優化上市公司組織架構,完善市場化管理機制;梳理外高橋集團所屬的非上市資產,委托上市公司管理並簽訂委托協議。
而南匯工業園區公司將並入金橋集團,在繼續做好上海自貿區金橋片區和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的同時,以金橋集團為龍頭重點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浦東金橋11日晚間公告稱,控股股東金橋集團擬無償劃轉公司15%股份至浦東國資委籌建中的上海浦東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外高橋和浦東金橋都將在12日複牌。
市場關註的陸家嘴和張江高科,並未進入首批試點,目前尚不清楚首批試點的推進節奏以及第二批試點啟動的時間表。
浦東方面稱,這一輪改革的最大特點是強調頂層設計,將國資國企改革與新區重大任務結合起來,按照“總體籌劃、一司一策”原則,成熟一批,推出一批。
浦東國資改革加速
近日,因為浦東新區兩大國企接連停牌,引發市場對浦東國資國企改革加速的預期。
6月8日,外高橋開始停牌。6月10日,浦東金橋開始停牌,兩家公司均公告稱,浦東國資委正在籌劃、研究與本公司相關的重大事項。目前,重大事項已經揭開面紗。
上海是地方國資重鎮,目前國資委系統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占全國地方省市國資委系統1/10、1/8、1/5。截至2014年底,上海市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資產總額超過12萬億元,同比增長10%。
而浦東,則是上海區縣國資重鎮。統計數據顯示,浦東新區企業國資總量約占上海全市的9.2%,占區縣級35.5%,其中直屬企業22家,包括陸家嘴集團、金橋集團、張江集團、外高橋集團、浦發集團、港城集團、浦東土控集團、上工申貝集團等,國資總量達到1349億元。
在浦東的國資中,外高橋、金橋、陸家嘴、張江四大集團又是絕對的主力。
但是,在長期發展後,浦東的國資國企也面臨轉型的挑戰。主要問題有三:國資國企布局不夠合理、功能開發類企業同質化主體較多、競爭類企業市場化程度不高。
僅以功能開發類企業來說,浦東國資以開發公司為主,在歷史最高時期,開發類公司占全區國資權重甚至超過90%。
浦東開發開放二十多年來,國資國企成功打造了一批國家級開發區,有力推動了浦東開發開放。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度,浦東新區各重點開發區內增加固定資產投資713億元,占全區40.4%;產生稅收總額1750億元,占全區71.8%;吸引合同外資123億元,占全區85.8%;新增內資4,525億元,占全區83.7%。在功能性項目投融資建設方面,2014年國有企業共完成138項融資項目,當年融資金額288億元。
但是,目前浦東開發類國企的產業結構相對雷同,房地產業務占比過大。伴隨著可開發土地面積的日益減少,轉型成為必需。
此前張江高科總經理葛培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就表示,張江高科要從房地產開發企業,轉型為高科技投行,並預期3年後,股權投資收入將占張江高科主營業務收入的半壁江山。
股份公司更加市場化
在轉型中,上市公司作為重要的市場主體,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此次浦東國資國企改革的一大亮點,就是對集團公司和股份公司的關系進行調整。其目的,則是強化上市公司的市場化競爭能力,鼓勵上市公司走出去和轉型發展。
比如,外高橋將推進整體上市,之後外高橋股份有限公司有望成為浦東新區國資委的直管企業。
目前,浦東新區區屬國資控股上市公司為6家。其中,上工申貝由浦東新區國資委直接持股,陸家嘴、張江高科、外高橋、浦東建設(控股股東為浦發集團)、浦東金橋等5家分屬於不同的直屬公司。
而金橋集團則將與股份公司構建功能與市場兩個平臺,實施分類改革、分類運營。改革後的金橋集團定位於政府功能性業務運行載體,股份公司進一步強調市場化公司定位和走出去發展,以創造股東價值為主要目標,提高市場競爭力和資本回報率。
事實上,在《浦東新區“十二五”規劃》中,浦東就提出做優做強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進一步理順集團公司(控股股東)與上市公司關系。
在上述規劃里,浦東提出集團公司以基礎開發、功能開發、環境配套、產業服務等政策性業務為主,著重做功能、做環境、做服務;而上市公司則要按照資本市場要求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水平發展市場性業務,包括市場化操作的功能性項目,以融資支撐和利潤貢獻為主。
在職能劃分的同時,還要推動市場化業務、經營性資產上市發展。規劃稱要推動企業集團分類梳理經營性資產和市場化業務,明確可上市資產的數量、分布、質量和問題,制定上市計劃,或註入現有上市公司,提高上市公司資產質量和產業發展後勁。
此外,規劃中還提出,要探索國資委對上市公司直接持股。對條件成熟的集團公司,探索通過資本補足、股權部分留存、一定階段紅利返還等方式,提升上市公司監管能級,由國資委直接持股。
這些思路,在此次浦東國資國企改革首批試點方案中都有相應體現。
此外,浦東還將設立區級國資流動平臺――上海浦東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國資系統內市場競爭類企業的股權劃轉至平臺,履行資本管理職能,通過規範治理結構,優化企業監督,加強市值管理等手段,實現國有資本的布局優化和價值提升。
國資流動平臺建設是本輪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一大亮點,其將成為部分國有股權的持股主體,也是國資運營的執行主體、部分一般性競爭領域國資退出的主要通道。
上海市級層面確定的兩大國資流動平臺是上海國盛集團和上海國際集團。目前已有包括上海紡織集團、交運集團、上海建工、上汽集團、光明食品等公司的部分國有股權劃轉到了上述兩大平臺。
按計劃,上海今年將實質啟動若幹資本流動項目,分步驟持有並適時運作部分整體上市公司、多元化企業的國有股權,重點支持戰略新興產業、城市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工程。
國資布局調整
此外,首批試點還涉及浦發集團、南發集團、海洋高新等企業。
具體來說,就是將南發集團劃入浦發集團,進一步強化投融資和城市建設功能。將海洋高新公司並入港城集團,優化臨港地區國資布局,重組後的港城集團,成為區級國資在臨港主城區唯一的基礎開發、城市建設和產業集聚載體,對海洋高新公司開發區域的投入力度將大幅提升。
此舉的目的,則是實施大集團戰略,打造一批主業優勢明顯、組織架構合理、管控體系健全的戰略性集團公司。其中也體現了南北對接的原則,提高國資在臨港、中部等重點區域比重,推進直屬企業兼並重組的思路。
另外,此次改革還進一步優化了國企領導人員的管理和激勵機制。
與“浦東國資國企改革18條”同步出臺的,還包括《浦東新區直屬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辦法》、《浦東新區直屬企業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任期制管理辦法》等四個配套文件。
據此,浦東國資國企要強化分類管理,根據企業不同的功能定位,分類設置法人治理結構,分類規範領導班子職數配置、分類實施領導人員管理、分類設置考核激勵機制,實行差異化管理。同時,則要強化市場化導向,完善企業領導人員發現培養、選拔任用、考核評價、激勵約束機制,嚴格任期管理和目標考核,通過任期制的實施,形成經營者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減的管理機制。
前一階段,外高橋股份公司的總經理人選,已經通過市場化機制選聘到位。市場化激勵方面,目前相關部門已經選取了風險投資類、規模管理類、高新技術類等4家企業,開展市場化激勵試點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