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北京允擲233億援助菲總統今訪華南海問題「只跟中國談」

1 : GS(14)@2016-10-18 08:15:10

■杜特爾特訪華前受訪,展示中方協助建設戒毒設施的報道,感謝北京。



南海仲裁風波未了,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今日率團到中國作國是訪問。他出訪前接受數間中國官方媒體專訪,大擦北京鞋,稱「中國人民勤勞,政令暢通」、「有大國擔當,慷慨助人」等;甚至在南海問題也表示「反對他國插手」、「只跟中國談」。北京將高規格接待杜特爾特,應允對菲援助30億美元(約233億港幣)。有學者認為中方金援不可能無償,北京目的是離間菲美關係。



「我外公就是華人,只有中國才會幫助我們!」杜特爾特出訪前,新華社昨亦刊出他的專訪,文中杜特爾特大力吹捧中方,言辭充滿對北京的諂媚和討好。新華社稱,杜特爾特「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給予高度評價。他說在中國,人民勤勞、政令暢通。中國得到國際社會一致尊重,可謂實至名歸」;杜特爾特又稱中國「有大國擔當,慷慨助人,自身發展同時,不忘幫助其他貧窮落後國家」。甚至南海問題,杜也跟北京同調,稱反對他國插手:「我沒興趣讓其他國家參與南海問題談判。我只願跟中國談。」他又稱願與中國共同開發這一水域。


習李張三巨頭接待

外媒透露,中方將高規格接待菲總統,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三巨頭,將全部與杜特爾特會面。菲律賓工商部長羅帛斯透露,總統訪華期間,預計中方將簽署至少30億美元對菲援助協議。「這意味我們將有很多資金用於我們想要進行的項目。」羅帛斯說,中國的金援來自貸款和投資,包括基礎設施。不過菲國和西方媒體透露,杜特爾特對北京也許並非那麼友善。英國廣播公司指,杜特爾特前天重申,菲決不拿主權作交易,決不會偏離南海仲裁;並否認他和中國密切關係會對菲的海洋主權帶來衝擊。他表示在北京會向中國領導人提出南海問題,但「我不會討價還價,我堅持那(黃岩島)是我們的。」北京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對《蘋果》表示,杜特爾特有戰略眼光,看到和中國合作有利,要借中國改善菲國經濟,不像阿基諾三世只玩政治,被美國當槍使。「當然,這也符合中國國家利益。所以中方對他來訪誠摯歡迎。」



專家:離間菲美關係

北京時事評論員蔣兆勇則認為,中國是利用機會離間和挑撥菲美關係,中方明白南海問題實際上是美國在背後搗鬼:「我認為北京答應對菲的援助不會是無償的,只可能是互惠互利。」杜特爾特是實用主義者且靠民粹上台,「北京當然會防他隨時變臉」。杜特爾特訪華四天,除與中國最高領導人會談,在京期間還會登長城遊覽,與中國企業家座談,與在華的菲國商界代表會面。據悉隨行菲國企業家有400多位,隨團訪華人數為多年來外國元首所罕見。新華社/英國廣播公司/《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8/198043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531

杜特爾特訪華 菲爆反美示威 警車撞人群 多人被輾過受傷

1 : GS(14)@2016-10-20 08:05:23

■菲國警方開車輾壓示威群眾。



正在北京訪問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今日有望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領導會面。他這次中國之行,被視為其疏美親中的「破冰之旅」,而他訪華期間,菲國首都馬尼拉昨爆發反對美軍繼續駐菲的示威,惟演變成流血衝突。菲警方出動警車衝入人群,有示威者被輾過,多人受傷及被捕。數以百計學生和工人等示威者,昨日聚集在位於馬尼拉的美國駐菲大使館外,高呼口號並拉起寫有「向美軍基地及部隊說不」等橫額,反對美軍繼續駐守菲律賓。有示威者期間企圖衝入大使館,警方發射催淚氣體和水炮等驅散示威者,有人被警員以警棍追打致頭破血流。相關影片顯示,一輛警車突在人群中向後退,再發瘋似地加速向前,似要故意撞人,示威者則擲石還擊。有指至少3名學生領袖被警車輾過血濺當場,隨後送院;20多名示威者被捕。有外媒稱,示威由當地左翼團體「新愛國聯盟」(Bayan)發起,而該團體多年來也定期發起反美示威,惟多數和平進行。報道又引示威者聲明指,他們其實是在要求國家在外交政策上保持獨立自主,反對國家受中美任何一方主宰。



■示威者遭菲國警方以水炮驅散。美聯社

專家憂領海爭議爆戰爭

杜特爾特昨在北京進行第二日訪問,並與在當地的菲國僑民見面。而陪同他訪華的菲國外長亞賽(Perfecto Yasay)昨稱,針對南海主權爭議,問題或需「一生的時間」才有望解決,但希望有關爭議不會阻礙兩國關係發展。而杜特爾特日前接受央視訪問時表示,執行南海仲裁決定或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著名國際法專家、被喻為中國通的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Jerome Cohen),美東時間前日在紐約出席活動時則表示,中國與東南亞多國領海爭議遲遲未能解決,或隨時引發地區軍事衝突,美不能獨善其身,「如果中國用武力解決問題,美國將被迫介入,屆時參與的界線如何衡量?似乎沒有人討論過」。他並指中國完全無視南海仲裁,而台灣則傾力參與,令問題變得更複雜,「以一個中國方針處理?還是以兩個中國方式來處理呢?」


杜特爾特今晤習近平

杜特爾特訪華行程將在今日上演「重頭戲」,他將分別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等中共三巨頭會面,預料兩國將簽定經貿協議。他此前接受訪問時曾毫不掩飾稱,由於菲國經濟不景氣,希望中菲回暖能帶動菲律賓經濟的發展;他昨也表示,不會在今日見習近平時主動提南海問題。美聯社/英國《衛報》/《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0/198066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844

大馬首相明訪華購軍艦

1 : GS(14)@2016-10-30 14:35:44

馬來西亞首相納吉明日起展開7日訪華活動,將與中方簽署軍購合同,採購18艘「近海多任務艦」(LMS,圖),以取代目前服役逾40年的炮艇和快速反擊艇。大馬國防部長希山慕丁上周二(25日)於fb透露,與中國將在11月5日簽訂合同。但路透社聯繫國防部發言人後,fb的相關訊息被刪。觀察者網引述大馬國防網本月25日報道,大馬擬購18艘LMS。而9月10日,有中國承包商向大馬政府提交建議書,提及LMS長約70米。


美國大馬關係趨緊張

目前南海局勢緊張,美國和中國都在努力擴大在該區的影響力,如這項軍購合同可敲定,將是大馬首項意義重大的軍購合同。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上周五(28日)在記者會表示不清楚情況;大馬國防部發言人拒絕就軍購發表評論,總理辦公室也拒回應。據報納吉將於明日至11月6日訪華。美國司法部早前提出民事訴訟,指控有大馬官員及基金高管利用主權投資基金一馬公司貪污洗錢,而該公司的創始人是納吉,他還擔任該公司諮詢委員會主席。調查導致美國大馬關係緊張。
BBC中文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30/198170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078

美國務卿訪華晤習不提北韓台灣敏感議題蒂勒森為中美元首峯會鋪路

1 : GS(14)@2017-03-22 00:31:24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會見到訪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路透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晤到訪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中美雙方似乎很有默契地將北韓等棘手議題擺一邊,鋪墊中美元首會晤,為朝鮮半島局勢降溫。有分析人士指出,蒂勒森此次訪華與中國高層面對面交流,有助於中美釐清兩國關係發展走向,向世界發出雙方聚焦合作、共同面對挑戰的清晰訊號。蒂勒森進行任內首次亞洲之旅期間,曾多次開腔抨擊中國,除暗示中國在北韓問題未盡全力,又批評中國就南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所作的經濟報復不妥當、不合理。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17日更在Twitter譴責,中國做得還不夠,未能節制毗鄰的傳統盟邦北韓,令蒂勒森訪華的行程充滿火藥味。



習指中美可作好夥伴

不過,習近平昨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接見到訪的蒂勒森時,雙方似有默契地不提敏感議題。習在發言時,讚賞首次以美國國務卿身份訪華的蒂勒森,為新時期的中美關係開局積極努力及取得進展。習表示,與特朗普通過多次電話及通訊,認為中美完全可成為很好的合作夥伴,只要妥善處理和管控敏感問題,推動中美關係在新起點上穩定向前發展,期望中美關係的建設性發展進入新階段。習又表示,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維護中美關係穩定。蒂勒森一展外交語言,沒談美中高度分歧的議題,也沒觸及北韓和台灣等敏感議題。蒂勒森說,特朗普重視早前與習近平的通話,認為有助雙方交流,又指對話為今後的中美合作營造了良好氣氛。蒂勒森還表示,特朗普很期待透過訪問增進了解,希望盡早舉行兩國元首峯會,並有機會訪問中國,為美中關係未來50年的發展確定方向。蒂勒森續指,美方本着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發展對華關係,不斷增進中美相互了解,加強中美協調合作,共同應對國際社會的挑戰。



僅讓一傳媒隨專機出訪

習近平請蒂勒森轉達對特朗普的問候,並歡迎特朗普訪華。此前外電報道,特朗普計劃下月6日及7日,在佛羅里達州的馬阿拉歌莊園(Mar-a-Lago)接待習近平。蒂勒森結束會晤後,隨即到機場乘專機離開,為他上任後首次亞洲行畫上句號。蒂勒森前日抵京後,接受美國保守派報章《獨立新聞評論》專訪時形容,中美關係正處歷史時刻,兩國元首需更多對話,理解對方的關切。他又認為,過去40年中美找到共存方法,除韓戰外,雙方未有開戰,形容兩國關係非常成功。這是蒂勒森上任以來首度接受專訪。他此行打破數十年慣例,僅讓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傳媒隨專機出訪,引發爭議。路透社/新華社/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0/199638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064

戲言首日會晤無收穫 晚宴建友誼特朗普應習邀請年內訪華

1 : GS(14)@2017-04-08 20:43:57

■特朗普與夫人梅拉尼婭會見習近平伉儷。路透社



【習特會】千呼萬喚終「過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本港時間昨日凌晨,飛抵美國佛州作24小時旋風式訪問,並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首度會晤。雙方在今日展開正式工作會議前,昨「先禮後兵」作輕鬆交談和共赴晚宴「摸底」。特朗普於晚宴中更有意味地在習面前戲稱,首日與習會面毫無收穫,但兩人很快已建立友誼。而他也已答應習近平邀請,最快今年內訪問中國。



習近平專機於美東時間下午1時半許飛抵佛州棕櫚灘機場,並與夫人彭麗媛在機場受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夫婦等迎接,隨即驅車前往下榻的「水棕櫚海灘度假村」。而特朗普較早前在馬里蘭州親自舉傘冒雨上空軍一號專機,並較習抵埗得遲。習夫婦隨後於下午5時半許抵達特朗普的私人產業馬阿拉歌莊園,並先後與特朗普及夫人梅拉尼婭在門外握手合照。雙方期後在莊園內房間傾談約90分鐘,隨後轉到宴會廳舉行晚宴。


大讚彭麗媛才華橫溢

官方新華社指習近平在傾談中強調,他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並提及中美關係正常化已45年,需深思這關係於今後45年要如何發展;習又表示歡迎特朗普於今年內訪中國作國是訪問,特朗普「愉快接受」並期待盡快成行。央視新聞聯播昨晚也以搞好中美關係作主調,花上約10分鐘的長時間報道習特會作頭條,突出中方相當重視此次中美元首會晤。不過晚宴上特朗普卻表示,經過長時間與習討論,「我一無所穫,絕對一無所穫」;不過他又很快補充,稱他和習很快就「建立了友誼」,他還預測「從長期來看,我們會有很好、很好的關係,我很期待這一點」。而他更相當刻意地大讚彭麗媛,說她在中國是著名歌唱家,才華橫溢。



■特朗普設晚宴款待習近平,餐具鑲有金色花紋。美聯社

討論中美貿易將「非常困難」

有指按特朗普性格,「我一無所穫」或是他真正的心底話,甚有向習作心理施壓的調侃味道,似暗示他早前向習承諾遵守一中政策後,習近平是時候要作出回報;更再次反映他此前在Twitter上的類似表示,雙方翌日的工作會議上討論北韓問題和中美貿易等會「非常困難」。而蒂勒森也在目送習近平車隊離開機場赴莊園後,於機場向記者聲明指,期望中方運用影響力向北韓施壓,迫使北韓停止核武計劃,並指中美經貿合作以美國工人福祉為先,又指習特會中將會坦率不回避與中方討論網絡攻擊、人權、宗教自由等問題,其語氣較上月他到訪中國時直接。中美元首互動細節也同時引人關注。其中特朗普習慣先大力抓住對方的手拉向自己,並不時以另一手拍打對方手背,成了招牌的「特式握手(Trumpshake)」,曾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差點透不過氣;而習特數次公開握手時,均是特朗普先伸出右手,手的位置多為「習上特下」甚有紳士淑女風味,兩人也保持玄妙的微笑。此外形象風流的特朗普落機時,與夫人「前後腳」沒甚交流,相比一向不允傳緋聞的習近平,在佛州落機時用力拖着彭麗媛的手,雙方夫婦親密程度可謂玩味甚濃。路透社/新華社/美國之音


【點 滴】



示威者圖攔車隊被拘

中美元首會談在佛羅里達州登場,大批示威者到場示威,在習近平車隊經過的道路高舉橫額,當地警方估計約有20部旅遊巴載示威者到場抗議,有抗議人士冒生命危險,企圖攔下習近平的車隊,被警方阻截及帶走(圖)。除了華裔示威者抗議中國打壓人權。還有美越裔團體到場,強烈譴責中共罪行,並要求特朗普採取強有力政策,保持世界和平。


臨記收$466冒藏人撐習

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佛羅里達州進行訪美之旅,沿路有不少支持者夾道歡迎,還拉起支持橫額。但有網民在twitter爆料,有人組織華僑到場迎接習主席,但凡出席者有專車接送,包吃包住,每人每日還可收到60美元(466港元)車馬費作酬勞。網民留言批評,這些所謂的支持者身穿紅色衣服,揮動着五星紅旗,自稱是「藏人」、「民運」,原來全部是群眾演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8/199836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658

北京邀伊萬卡 庫什納訪華

1 : GS(14)@2017-06-23 02:58:15

【為父鋪路】西方媒體披露,北京已邀請特朗普長女伊萬卡(Ivanka Trump)及其夫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於今年下半年到北京訪問。「第一千金」及夫婿對特朗普影響大,分析認為北京打曲線外交算盤,很可能也是為特朗普年底訪華鋪路。


傳習曾口頭邀請

報道指,伊萬卡及庫什納上周日在特朗普酒店宴請新任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旨在增進了解。布蘭斯塔德將於下周到中國履職。這凸顯特朗普在處理外交上,對女兒女婿的依賴,伊萬卡是總統特別助理,庫什納則是白宮高級顧問。報道又指,伊萬卡和庫什納受邀源於習近平今年4月與特朗普在佛州海湖莊園的非正式訪問,習當時對他們發出口頭邀請。由於特朗普已同意年底訪華,伊萬卡及庫什納此行也被指是為特朗普探路,訪問時間部份取決於中共十九大日期。由於十九大很可能11月舉行,故特朗普訪華行程或於11月前後;伊萬卡和庫什納相信會在此前成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稱不了解具體情況,他指中美高層一直保持密切溝通,對兩國穩定關係發展至關重要。耿爽又指,中方願與美保持交往,推動中美關係取得更大發展。彭博新聞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2/200644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580

特朗普訪華 中美各逐其利

1 : GS(14)@2017-11-12 11:42:05

【明報專訊】在北京,美國總統特朗普受到了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熱情款待。鮮花、禮炮、宴會的背後,兩國剛剛進行了一場正面較量,各謀其利。

朝鮮核導試驗、對華貿易逆差,關係美國切身利益。避免中美貿易戰,為資本、商品尋求外部市場,是中國的利益訴求。

特朗普訪華期間,中方重申堅定致力於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對朝核導活動保持壓力;兩國企業簽署34筆、總額2535億美元的天價合同,各取所需。

經貿談判力量 更多傾向中國

這2500多億美元(近2萬億港元)的合同,不再只是中國購買美國飛機、農產品之類的貿易專案,還包括大額投資協議。34筆合同中,引人矚目的不再是以往中國購買多少架波音飛機。兩國經貿談判的力量對比,更多地傾向中國。

儘管在美投資受到諸多牽制,中國公司仍然前赴後繼。特朗普訪華期間,中石化、中國投資公司、中國銀行與美國阿拉斯加州聯合開發一條液化天然氣管道,投資額高達430億美元。中國投資公司與高盛成立中美製造業合作基金,承諾投資額50億美元,投資美國製造業、工業、消費、醫療等行業企業,開拓中國市場。

但在諸如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管制、履行中國入世議定書第15條義務、中國企業赴美投資等關係中國切身利益的問題上,美方仍然沒有給予明確答案。雖然談判桌上,美國一直督促中國開放市場,但中國關注美國尤其是投資領域的開放程度更是與日俱增。

2萬億協議未必可全盤落實

對美國而言,即便2500多億美元的合同全部落實,也無法徹底解決對華貿易赤字問題。根據阿拉斯加州的測算,上述430億美元的對美液化天然氣管道投資,將令美國對亞洲國家的年度貿易逆差減少100億美元,這與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相距甚遠。

兩國企業簽署2500多億美元的合同後,特朗普仍然抱怨,兩國貿易對美國不公平,「必須立即改正那些造成逆差以及市場准入壁壘的不公平做法。」而且2500多億美元的合同尤其是中國對美投資合同,能否全盤落實也是未知。

其中的變數主要來自美國。就在特朗普見證美國企業在華簽署大筆合同的同時,一些美國共和黨、民主黨提交了一份法案,要求擴大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職權,提高外商投資美國的門檻。他們明確指出,這是為了應對來自中國等地的威脅。由於獲得兩黨頗具影響力議員的支持,不能低估這一法案成為法律的概率。

特朗普陰晴不定 習近平不緊不慢

即便特朗普本人的對華政策也是陰晴不定。時常威脅對華貿易戰的他,今年9月親自否決了一筆中資私募基金收購美國晶片製造商萊迪思半導體13億美元的交易。對此次簽署的2500多億美元合同尤其是中國對美投資協定,不知特朗普會否在其回國後甚至在離開中國的飛機上就幡然悔悟。

面對特朗普的焦慮,習近平不緊不慢地說,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愈開愈大。對於中美經濟關係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雙方應「通過做大中美經濟合作蛋糕加以解決」。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60&issue=201711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942

特朗普訪華成果 金融外資鬆綁 銀行證券保險三大領域 投資比例逐步撤限

1 : GS(14)@2017-11-12 16:51:52

【明報專訊】外資在中國金融企業的持股比例獲得全面放寬,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昨在介紹中美元首會晤經濟成果的記者會上表示,投資於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比例將放寬至51%,限制於放寬3年後全面取消;中資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外資持股限制取消,實施內外一致的股權規則;外資持有壽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將於3年後股權比例放寬至51%,並於5年後完全放寬。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廖毅然

現時外資在證券和基金公司的持股限制為49%;單一外資持有中資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不超過20%,合計不得超過25%;持有壽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不得超過50%。朱光耀表示,是次開放對於證券、基金、銀行和保險業,特別是人身保險業務有巨大的決定性影響。至於宣布政策時間,他表示相關金融監管機構須制訂具體實施法規,「這個時間我想是非常快的」。

放寬外資限制超預期

這項公布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普剛完成在中國的訪問。渣打銀行中國宏觀策略師劉潔表示,這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金融業開放,放寬外資的限制超出市場預期。她指對中資和外資銀行而言開放是好事,外資可更大規模地進軍中國金融市場,同時帶來產品設計、信用分析、計價、風險和流動性管理等經驗,有助中資銀行更快融入國際市場。

面對外資進入市場,中資資產管理公司拔萃資本副總裁兼高級分析師趙嘉陽認為長遠而言是相當正面,現在不少中小型中資券商業務相對單一,產品服務同質化較嚴重,缺少競爭力,未來必然出現整合,對券商行業來說是好事。惟短期對金融機構或帶來一定挑戰,是一個在競爭中學習、改進的良性過程。

料外資投資城商行農商行 券商或現整合潮

至於會否觸發外資大舉收購中資基金公司,趙嘉陽表示,目前中國資本市場本身尚不健全,也相對封閉,在資本項目沒有完全開放、資本跨境流動受到的諸多限制未得到解除之前,外資不會貿然大舉進軍中國收購現有券商,否則必然「水土不服」,目前合資基金公司表現也比較一般。對於保險行業,趙嘉陽認為,若外資入股中資保險公司,肯定是利好消息,如果是直接發展業務則會帶來短期衝擊,不過中國保險業務增長空間還非常大,長遠還有利行業良性發展。

華泰證券首席金融分析師陳姝瑾認為,現時外資銀行在中國競爭力偏弱,過去10年市場佔有率只有約1%至2%,長遠而言中國城商行和農商行或成為外資投資對象,現時其估值較低,與資本市場進出較難有關,現進一步開放,即使回報率較低外資也願意參與,相較起來,收購大型股份制銀行機會則較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41&issue=20171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0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