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13歲女被擄輪姦迫賣淫良心嫖客助逃魔掌
1 :
GS(14)@2016-12-17 23:54:10深圳一件駭人風化案近日進行庭審程序。案情指一名13歲女孩,慘遭多名男子輪姦、毆打,甚至使用煙頭燙傷,繼而逼迫賣淫,直至遇到一名好心嫖客替其報警,始能逃離淫窟。案中四男子被控強姦,其中二人同時被控強迫賣淫。事發於今年1月底,受害女子尚未滿14歲。案發時,受害女子到深圳某單位找同學,其間被五名男子控制。五名男子先捂住其口鼻,脫去衣服,其中三人先後將其強姦。當日晚間,多名男子將其帶到另一單位,再有四名男子先後將其強姦。幾名男子毆打恐嚇要求受害人賣淫。次日,女孩逃走之時被發現,再度遭到多人毆打,有人用煙頭將其手臂燙傷,繼續對其強姦,迫其賣淫。2月初,受害女子在寶安區賣淫,一名嫖客前來時,女孩趁機說出自己被強姦及脅迫賣淫遭遇,求嫖客幫忙報警。警方接報解救受害女子,隨後拘捕至少4名涉案男子。據悉,作案的四名男子,均未滿18歲,來自湖南、河南、貴州以及四川等地,四人均被控強姦罪,其中兩人同時被指控強迫賣淫罪。南都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17/19868503
王貽興 劉翁 創路走多遠?關乎道義和良心 2017-02-24
1 :
GS(14)@2017-02-26 19:50:04https://www.am730.com.hk/news/%E ... 9%af%e5%bf%83-67148
王貽興早在23歲已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他在臉書自我介紹「由始而終,都是作家。」然而,在香港要單靠寫字維生,殊不容易,往往要身兼多職幫補收入,王貽興也不例外,曾經主持多個電視節目,最近他與主攻影像創作的劉翁,首次合作主持清談節目《晚吹—書到用時》,兩人自喻是與香港最風光歲月擦身而過的一代,「見前輩好景,到自己出來工作時,想做的每件事,都變了夕陽工業。」王貽興不無感慨,生不逢時,惟有自求生存空間,跨媒體工作,是大勢所趨;從打工一族到自由工作者,談到生存之道,劉翁寄語:「最重要不是技術,是道義和良心。」
文:許惠敏
圖:林俊源、莊振邦
服裝:RMC(劉翁)
場地:SP Flower& Tea Room
相逢恨晚
文藝書生,是王貽興予人的印象,一切從10年前簽約無綫開始,他語帶無奈地說:「人有很多面,年輕時主持較文化的節目,這一面只佔人生的10%至20%,不過當這面被放大,人人便覺得是九成的你。」定型,變相是規限發展,自去年約滿毅然跳出電視圈,自言是無聊宅男的他,透過網絡視頻呈現跳脫的一面。本月初起,王貽興與劉翁齊齊主持ViuTV《晚吹》全新系列的talk show節目《書到用時》,每集透過示範應用,介紹一本工具書的內容,漫談相關的生活體驗和有趣見聞,作家遇上攝影師,王貽興形容是相逢恨晚,難得新拍檔對他毫無包袱,他便豁出去,盡情展現癲狂抵死的一面。首集大玩紋身後,兩個大男人獻出螢幕初吻,甚具話題性,本周三播出的一集,兩人繼續挑戰高難度動作,親身測試特工的逃生伎倆,不吊威吔,僅捆綁床單作保護,從3樓跳下,絕對瞓身搏命。王貽興自言最愛看綜藝節目,「說實話,香港有幾多人喜歡看書?任你講到天花龍鳳,無人有興趣聽。」他認為要觀眾看得過癮,主持人必須要很認真地做無聊事,他以跳社交舞的一集為例,「我跟劉翁穿上禮服,猜『包、剪、揼』輸了要除鞋,一跳便踩腳,還有『石春』、針和汽球等。」目的為展現蝦碌失敗的例子,繼而從跳舞談到中年危機,劉翁補充說:「引申出來的小故事才是重點!」
自由身 要有危機感
王貽興與劉翁,在電台、電視做主持,先後從幕後走到台前,王貽興承認,能夠在文字以外有所發揮,是他所願,不過,也要為自由身作好心理準備,「要好天斬埋落雨柴,即使今年好彩,一年後怎辦?要為將來想走的方向,訓練自己和鋪路。」劉翁則說:「要有較重的危機感,願意求變,不斷學習和尋找工作機會。」王貽興點頭道:「我們從來沒試過幸運地順風而走,反而要很小心不被風吹走之餘,還要找出路,最近劉翁多了做幕前,我也學做KOL(關鍵意見領袖),但可做多久?接著又如何?」王貽興自畢業以來,一直在不同報章雜誌寫副刊寫專欄文章,今年初,其中一個連載十多年的報章專欄,正式被結束,他直言衝擊頗大,「八十年代魚翅撈飯,我倆未出身,見前輩好好景,到自己出來工作,市道差,想做的每件事,都變了夕陽工業。」他說的不只是紙媒式微,還有一台獨大的電視行業,「既得利益的老屁股,指責90後不成氣候,我這一代夾在中間,不算是一無所有可以豁出去,這身份最尷尬!」
再做主持
求無憾
去年,王貽興離開無綫時,曾揚言會暫別幕前演出,如今再做電視節目主持,何以唔嫁又嫁?他坦言離開是不想再被定型,2007年主持大台節目《謎》,劣評如潮,無法洗底,「當時,我覺得自己年輕又無say,別人給我工作,即使心裡講粗口,覺得無稽弱智都要做,那些誤解是人工包的。」自知人微言輕,惟有累積經驗,卻是愈做愈心淡,往往只淪為「快靚正」的背稿員,「這行既有hea做,也有讀稿機器,即使台前幕後都有心,上層有太多掣肘,總之做個罐頭節目便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失望,源於兒時太喜歡看綜藝節目,在電視全盛時期,看過最精彩、有創意和無規範的節目,「加入電視台後,卻發現一切都工廠化、行政主導,是budget有限或無心無膽?大家心照!」難得今次遇上有心又沒有包袱的製作團隊,便要把握機會,不顧形象盡毀,全情投入,讓自己享受過程,「若別人問我有否做過自己喜歡的節目,難道我答《謎》?至少我可答《書到用時》,臨老入棺材都叫一世無憾!」縱然,無法完全控制觀眾的反應或收視,總算對自己有個交代。至於老本行,王貽興仍相信,「每個年代都有對文字的表達或渴求,對新一代來說,對閱讀的渴求可以在網上、手機或其他,最緊要keep住團火,才想辦法薪火相傳。」
求變 別故步自封
劉翁在1999年學攝影,畢業卻遇上科網股泡沫爆破,「香港所謂最風光的年代,我完全感受不到,慶幸當年仍能靠雜誌養活自己。」劉翁回想,幾乎每隔一兩年便要面對倒閉潮的情況,行業轉型,攝影數碼化,令攝影師的主導權面臨大挑戰,「以前是攝影師為顧客挑選相片,現在則要跟客人坐在電腦屏幕前一齊選,很多攝影師捱不過這關口。」網絡年代,相片一經上載,攝影師的名字隨著不斷轉載而消失,攝影行業步入黑暗期,「以前為雜誌拍藝人照片,別人看credits認識攝影師,現在卻連雜誌都不多了。」劉翁表示,由擔任攝影師開始,便要包辦美術、化妝和服飾等,拍攝唱片封套,要兼顧選紙印刷,「10年前,首次拍唱片封套,是陳奕迅的CD,在葛民輝的公司做小職員時,一個月做10張唱片,現在還有多少歌手出唱片?主要是出EP或單曲吧!」話說回來,有危也有機,攝影器材簡化了,也造就拍攝廣告的工作機會,「點解我會拍廣告?我曾經接一份拍照的工作,作品竟變成定格動畫,突然對我有很大啟發:原來硬照也可移動。我是否要多學一點?」他認為,當已經專心做好一件事,便可做第二件事,與時並進,毋須為自己設限,「若你能跟隨洪流一齊走,便能踏著浪向前。」年紀漸長,他才領會活到老、學到老的真義。
談道義 講良心
從事創作行業多年,兩位前輩對有志於投身創意工業的年輕一代,有何建議?「其實,應該是他們教導我們,因為我們有太多包袱和成見,他們甚麼也肯嘗試,即使有時會甩漏粗疏,卻是我從來未見過的。」王貽興率先答道,劉翁接著說:「創意不只是一招兩招的功夫,更要學懂如何支持自己的創意,例如做商業設計,先要學甚麼叫市場?目標顧客是誰?不純是天馬行空,而是有路可循。」他認為時下年輕人,有很多新的工作機會,例如專責打機,月入達五萬,故此,關鍵不在技術傳授,「道義和良心,才決定你可以走多遠。」他語重心長地表示:「我以前很壞,甚至試過坐監,學壞的日子,讓我看清楚甚麼是壞,這行有很多老千,若你有這種壞的基因,我便不會跟你浪費時間,幸運地,行內的好友如彭浩翔、森美和葛民輝等,都是有道義和有良心的人。」雖然,活在一個缺乏信任的世代,但他不忘叮囑,「坦白講,在社會工作,識人好過識字,不要太計較或害怕被出賣,這些都是人生給你學習的彩蛋,不敢試的事,更要勇敢去面對,因為失敗是人生最成功的東西。」
在網絡世界,選擇太多,壓價、走數的情況,時有聽聞,王貽興語帶感慨,「每一代都有枯枝,我們這一代有責任,別將爛攤子交給下一代。」做好自己,是改變的首要一步。
【好去處】點算食得有良心?逛市集明晒
1 :
GS(14)@2017-06-25 11:30:37大家快快吃完三餐,有否慢慢思考自己食咗乜落肚?反思對環境有何影響?生活書院本周末舉辦的市集,學習點樣食得有良心。
市集包括兩個主題體驗展館,「田中研習室」從食物源頭追蹤,了解有機農夫如何不殺生種植,與大自然和諧共處。「食物研習室」檢視食物加工細節,展館均設免費導賞。此外,市集更設工作坊,讓大家享受DIY樂趣。提提大家,這個市集貫徹「走塑」精神,宜自備餐具及購物袋幫襯。
素食不殺生,令大家食得有良心,市集攤檔售賣素食冷麵。
市集攤檔售賣有機蔬菜。
良食市集之食之者眾日期:6月24至25日時間:早上十一時至下午六時地點:生活書院(前佛教大光中學)
facebook查詢:@schoolofeverydaylife記者:梁慧琳相片由生活書院提供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25/20067596
良心市民收押所外撐良心犯黃之鋒獄中呼籲明天遊行
1 :
GS(14)@2017-08-19 19:02:52■近300名市民昨於荔枝角收押所外集會,聲援因反東北案及重奪公民廣場案而入獄的良心犯。許頌明攝
【聲援良心犯】【本報訊】反東北案13人、重奪公民廣場案雙學三子黃之鋒、羅冠聰和周永康,分別被重判6至13個月,正在獄中服刑。約300人昨齊集荔枝角收押所外「探監」,用吶喊、用歌聲為他們加油。有社工高呼「快啲出返嚟,今個禮拜日我會去遊行支持你」。黃之鋒昨委託代表律師,呼籲泛民、自決或本土派都一定要出席明日遊行,他希望後日在獄中看新聞時,見到遊行人數創雨傘革命後新高。記者:趙雅婷 張文鈴 潘柏林
■懲教人員於閘外一字排開戒備,有集會人士高舉黃傘。王子俊攝
香港眾志、社民連昨晚7時在荔枝角收押所外舉辦聲援政治犯集會,有社民連成員在運送集會物資期間被10多位警察攔截,被查身份證、盤問、搜袋和查手機等,過了10多分鐘才放行,警察仍繼續尾隨。荔枝角收押所前架起鐵馬,懲教人員在鐵馬後一字排開戒備。
唱生日歌為周永康慶祝
昨日是周永康生日,集會之初,逾百名聲援人士合唱生日歌,盼歌聲可繞過牢獄高牆。社民連梁國雄其後率眾再唱英文生日歌,他指未來會加倍努力,「做埋你哋嗰份」,又呼籲港人明日參加遊行聲援在囚16人。社民連主席吳文遠帶領集會者逐一讀出反東北案13人,及重奪公民廣場案雙學三子的名字,並大叫加油,希望獄中的人知道他們並不孤單。羅冠聰母親昨晚8時許到場,集會人士一齊拍掌支持,她低調地站在一旁參加集會,神情哀傷,由香港眾志成員陪伴,未有接受傳媒訪問。羅冠聰女友、香港眾志幹事袁嘉蔚指,探監時羅冠聰最關心、最常問是「出面嘅人點」,她回答港人不會因此灰心。羅冠聰昨委託家人向外呼籲,他希望每位朋友明日都上街,未來與香港眾志同行和抗爭到底。前學民思潮成員何緯恆昨晚參加集會,他亦有參與重奪公民廣場行動,認為雙學三子為自己承受了部份刑責。他指世界各地爭取民主的路途從來艱辛,政府打壓異見者以維護少數人的穩定,自己不會屈服,「如果爭取我認為啱嘅嘢係要坐監,咁我已經準備好」。有集會人士高舉「釋放良心犯,公民廣場屬於公民」的紙牌。任職行政人員的黃小姐不服法庭改判雙學三子入獄,「你話佢哋衝入公民廣場,但公民廣場由頭到尾都係我哋嘅地方」。她反問港人是否記得公民廣場原本沒有圍欄,為何最後有圍欄?大學三年級的馮同學指,特首林鄭月娥經常指要與民共議,但遇到提問題的人便「捉你坐監」,他反問林鄭,「你拉晒啲人入去,點與民共議?」
中五生嘆港無法治民主
有社工上台發言時,高呼「快啲出返嚟,今個禮拜日我會去遊行支持你」。讀中五的許同學慨嘆香港現況黑暗,「法治冇、民主冇、自由冇,我哋仲有啲乜?」他又用英文指香港處於民主進程最黑暗的時期,港人要向獨裁者反擊,呼籲大家明日參加遊行。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目前在壁屋懲教所服刑,他昨委託代表律師伍展邦向外呼籲,無論泛民、自決或本土派,都一定要出席明日的和理非遊行,尤其呼籲本土派不要因為主題是和理非而不參加,冀後日在獄中看新聞時,看到遊行人數創雨傘革命後新高。聲援政治犯集會在昨晚9時45分結束,吳文遠宣佈約300人參加。香港眾志、社民連明日下午3時發起聲援政治犯遊行,先在修頓球場旁盧押道集合,起步遊行至終審法院,聲援因反東北案和衝入公民廣場而入獄的政治犯,亦抗議高院上訴庭就案件的判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19/2012614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