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仔續挫 仙股一周增三成
1 :
GS(14)@2017-07-07 02:38:31【本報訊】細價股洗倉潮延續超過一星期,仙股數目按周增三成!由「股壇長毛」David Webb點名「50黑股」引爆的細價股洗倉潮餘波一直未了,多隻上榜細價股昨繼續大瀉,跌勢續蔓延其他股仔,凱華(275)疑似遭斬倉一度瀉逾三成,仙股數目由一周前81隻,大增至昨日106隻。分析不排除事件演變下去,會有細價股除牌收場。
凱華疑遭斬倉
「50黑股」名單中的漢華專業(8193)昨再跌近18%,中國投融資(1226)瀉18.7%,「翠如BB股」聯旺(8217)挫逾17%,君陽(397)亦下滑約10.8%。股價沉底的中國集成(1027)未能反彈,維持1仙「底價」至收市價,買盤欠奉下成交額更大跌超過八成至926萬元,14日RSI(相對強弱指數)跌至12的極嚴重超賣水平。除近日跌市風眼的50隻股外,凱華昨亦疑遭券商Call孖展斬倉,該股自10時後股價急瀉,更一度跌至0.09元淪為「仙股」,其後跌幅略為收窄,最終收報0.112元,跌幅達15.8%;另文化傳信(343)亦一度創7年新低,股價埋單跌17%。經歷上月27日至今逾一周的洗倉潮洗禮後,多隻細價股「降呢」,由毫子變仙股的數目,由上周81隻,大增逾三成至106隻,而中國集成、樂亞國際(8195),以及中建置地(261)股價更跌至1仙,無可再跌。至於「毫子股」數目,亦由872隻略增2%,至890隻。
部份細價股恐被除牌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每年六、七月內地資金一向較為緊張,莊家「水緊」下拋售股票,加上是次洗倉潮有機會已觸動證監會神經,不少持有細價股的證券商或因「廢事煩」並急於劃清界線,因而放售這些股票,引發連日來細價股大跌。譚紹興認為,是次洗倉潮「無咁快完」,更補充指在中金及David Webb列出多隻妖股後,是次洗倉潮已把事件推向高峯,監管機構往後或會「借勢清場」使部份細價股除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5/20079339
細價股一周:洗倉餘波漸浮現
1 :
GS(14)@2017-07-07 02:39:25細股洗倉事件持續發酵,適逢昨日港股大跌,市場情緒轉差,大家不問因由沽貨離場。毫股、仙股、創業板等等細價股不論好壞皆受影響。多家與隆成金融(1225)有密切關連的公司股價尚未止瀉,漢華專業(8193)、聯旺集團(8217)等股價昨日再破底,中國集成(1027)大股東黃文集大手沽貨,股價封死1仙水平,跌無可跌,股東欲沽無門,變相停牌。兵荒馬亂,市場氣氛轉差,餘波逐步浮現。多家公司取消集資活動。中國海景(1106)去年底有意斥9億元收購廣西舞台劇公司,交易告吹;寶威控股(024)與基金公司股份認購協議失效;星美文化(2366)向主席配股協議取消,公司原擬配售3.57億股,配售價0.7元。還有多家新股間接受牽連。上星期兩間創業板新股股價大瀉,累積跌幅逾三成。路勁基建(1098)因應市況轉壞,擱置分拆勁投國際(3682)。舉目所見,現時仍有近30間公司招股,不少公司雖然集資額極少,惟公開發售部份未見反應,或難以錄得足額認購。若勉強上市,股價面臨嚴峻考驗。證監會持牌人,沒持以上股份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5/20078974
細價股一周:為集資可以幾盡
1 :
GS(14)@2017-08-02 05:56:06去年底聯交所及證監會聯合聲明,密切關注供股中若少數股東放棄認購,其權益將被大幅攤薄的事宜。同時不記名公佈兩間上市公司被否決供股的理據。供股不獲批准,多數公司怕生事端,抱持息事寧人的想法,不會主動公開內情。中國農產品(149)創先河,公告天下堅持供股,最終可否成事未有定案,上星期復牌後股價已先行一步,下挫一半。中國農產品先「五合一」後折讓近63%「一供七」,隨後再配售一批可換股票據,供股及發行票據合共集資約15億,公司股價昨日逆市破一年新低,市值不足2億。通告最惹人注目的是警告部份:證監會執行人員及上市科擔心不參與供股的少數股東的權益將被大幅攤薄,不願就供股股份買賣授出上市批准,供股可能失敗。公司集資往績輝煌,差不多每年皆進行大比例供股,三年前起「四十合一」後「一供十五」,前年「八合一」後「一供八」,接下來「五合一」及「二供三」,若以經調整股價計算,幾年間下跌幅度逾99%。證監會持牌人,沒持以上股份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02/20109356
亞股一周淨流入53億美元 逾兩年最多
1 :
GS(14)@2017-09-17 12:09:05【明報專訊】近期港股雖然表現牛皮,但區內股市持續吸資。研究機構EPFR的數據顯示,截至本周三的一星期,亞太區股票基金錄得53.32億美元淨流入,是逾兩年以來最多。MSCI新興市場指數,本周攀升至逾6年高位。有「末日博士」之稱的麥嘉華,昨日亦大讚亞洲新興市場,是目前最值得投資的股市。
麥嘉華:亞股未來跑贏成熟市場
麥嘉華昨日在香港的里昂投資者論壇,大談其投資取向,他認為要看好亞洲新興市場在今年跑贏成熟市場,這趨勢在未來幾年都會持續,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長的速度。他表示,以中國、印度及俄羅斯為首的「E7」國家,20年前的GDP增長是G7國家的一半,現在已相同,未來20年更會是G7的兩倍,「我們不應買一些現在最大的市場,而是買入未來最大的市場」。
他建議,現時應減持美股,特別是科技股,除了因為現時的估值過高,他亦對這個日新月異的行業抱質疑看法,「六七十年代的科技巨擘是IBM,上一個十年大家用的手機是Nokia、黑莓(BlackBerry),現在這些企業逐漸從舞台中消失,科技行業的領導者變得太快」。
相反,他看好基建股,因為亞洲的基建需求十分龐大。他亦推薦房託基金,因為在低利率環境下,房託基金的派息率甚至是國債的兩至三倍,如果通脹上升可能還會更高。整體而言他建議增持亞洲新興股市,特別是中國及東南亞,港股雖是今年表現最佳的主要股市之一,他認為相對美股,港股仍有上升空間。
港股昨先跌後升 資金炒內房
踏入9月以來,中港股市都處於整固。但據券商Jefferies引述EPFR的數據顯示,中國股票基金在過去一周吸資6.7億美元(約52.3億港元),即使港股基金期內走資4100萬美元(約3.2億港元),中港市場整體而言仍是淨流入。
受朝鮮再試射導彈影響,港股昨日早段最多跌263點,但午後已收復失地,一度倒升過百點,收市報27,807點,升30點,國指跌34點至11,067點。U盤時段成交突增過百億元,以致全日總成交增至1172億元。內房股再有炒作,中海外(0688)升2%,融創(1918)升12%,碧桂園(2007)升逾6%。
周雯玲:股市進入消息真空期
瑞士寶盛私人銀行高級證券分析師周雯玲認為,投資者逐漸不再對朝鮮局勢的消息敏感,目光已放在下周聯儲局議息會議,及下個月的中國「十九大」,甚至港府的施政報告。故現時股市屬真空期,沒有明顯消息可炒上或炒落。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348&issue=20170916
細價股一周:北水正密密掃貨
1 :
GS(14)@2017-09-17 12:51:07年中部份莊家股粉塵爆破,再後來3間公司連環被DQ,加上不少香港散戶投資股票心態過於悲觀,對壞消息過份解讀,決意低位清倉,投資氣氛一下子跌入冰點,細股市場恍如世界末日。回顧歷史,2012年前後「向下炒」大行其道,不少公司宣佈大比例大折讓供股,股價一沉百踩,令散戶聞股色變。今年當局決意要把老千股趕離市場,一項長遠對市場發展利大於弊的政策,竟成了跌市藉口。再看早年民企造假頻生,多家公司股價暴跌,然後停牌,甚至清盤除牌。今年以來的大牛市,升幅最可觀便是一批民企股:內房股、手機股、生物科技股等,國企股表現反而遠遠落後,升幅榜上未見踪影。瑞聲科技(2018)被唱淡後更反彈五成,嘲笑沽空機構之聲始起彼落。上星期深港通新名單一出,多一批股份發力向上,北水是堅定的樂觀派,正把握機會人棄我取,密密掃貨。買殼洽商從來沒有停止過,近期有建福集團(464)、太睿國際(1010)及勤達集團(1172),殼價保持高位。若果年底前細價股回復生機,這批內地贏家必會多謝這群杞人憂天的本地散戶。證監會持牌人,沒持以上股份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06/20144530
細價股一周:對新基金的疑慮
1 :
GS(14)@2017-09-17 17:29:32實力建業(519)上星期配股集資1.7億元,用作一般營運用途,配售代理是長亞證券。公司早前公佈以1.5億認購一隻基金,由於基金是新成立,無過往財務業績,需勞煩大股東季昌群提供擔保,保證公司資金安全。基金沒有投資限制,長中短線皆可,基金經理及投資顧問等角色同樣由長亞飾演。抽水集資認購新基金,實力建業非獨家,早前海航旗下的香港國際建投(687)斥資6億投資時和基金,主要投資於物流航運倉儲房地產等相關股債項目。這次基金管理人及託管人是建行亞洲信託,香港國際建投早前供股包銷商之一是建銀國際。最特別之處是公司預計投資期僅3個月,年底前便會贖回基金。從這裏可以看到大趨勢,中資來香港買殼、集資、開設基金、炒股等等,全方位涉足香港金融市場。另一方面是風險隱患,基金經理角色獨立,所投資項目有很大的自主權,若沒有明確限制,基金經理甚至可以買入認購人的股份,或重倉友好公司。我當然相信以上的基金不在此列,惟若果這些基金公司能披露更多資料,絕對有助市場釋除疑慮。證監會持牌人,沒持以上股份
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3/20151503
細價股一周:破頂關鍵在眾安
1 :
GS(14)@2017-10-09 03:01:01恒指站上28,000點,北水繼續加碼港股,藍籌輪流破頂,開始招股的眾安(6060)更引來資金瘋狂認購,近年難得一見。從財務數字看,眾安不算吸引,公司處於虧損,管理層更明言沒有扭虧時間表,用傳統方法評價,股價上市後或要跌一年。惟眾安是本港上市金融科技第一股,主要賣點便是三馬(馬雲、馬化騰及馬明哲),星期一開始招股,即時引來大量資金申請,部份證券行單是一個上午便借出了100億。這種景況近年罕見,最近的例子要算是兩年前大時代的華泰HTSC(6886)及廣發証券(1776)。若論新股掛牌後表現,過去兩年大型新股差不多全軍覆沒,上市後即時潛水,越跌越有。只有一批迷你新股,仗着「啤殼」概念,集資金額又少,才能創造出超額過百倍甚過千倍的盛況。眾安大部份申請資金明顯來自北水,他們極之看好眾安掛牌後表現,才會爭先恐後搶孖展申請,更令一些本地散戶受氣氛所吸引,回流新股市場。若果眾安上市後能夠高開,做成的財富效應不可少覷,絕對是大市能否衝破大時代高位的關鍵。證監會持牌人,沒持以上股份
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0/20158696
細價股一周:又一股仔被盯上
1 :
GS(14)@2017-10-09 03:09:24好友勢如破竹,10月首個交易日爆升600點,成交破千億,逾百間股價突破一年高位。聯交所繼續密集整治細價股,直通電訊(8337)接獲聯交所函件指決定開始取消公司上市地位,股價單日暴跌四成。公司總資產逾一億,惟當中現金佔九成,上半年營業額僅三百多萬。翻查資料,最近多家被要求除牌的公司,皆被指業務運作水平不足以支持公司繼續上市,其中每年營業額大多僅1,000萬,此數字與內地其中一項除牌標準:最近一個財政年度收入少於人民幣1,000萬相若。直通電訊被聯交所盯上不令人意外,昨日才沽貨的股東可算後知後覺。大限將至,直通電訊沒有坐以待斃。公司上月斥資5,000萬收購廣州直通電訊全部權益。其中賣方承諾未來3年日常業務綜合收益總額不少於2億人民幣,直通看來要以遠水救近火,未知聯交所會否收貨。聯交所牌面上先勝一仗,果斷的除牌政策,一方面把劣質公司踢走,另一方面間接施壓,迫使公司迅速採取行動爭取復牌,對市場發展無疑是一大好事。證監會持牌人,沒持以上股份梁杰文 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4/20172424
細價股一周:抽新股灰色地帶
1 :
GS(14)@2017-10-09 04:02:45大市調整,三馬牽頭的眾安保險(6060)才是真正戲肉。據報眾安凍資多達2,000億,等於從市場抽走大量游資,對大市影響不少。十年磨一劍,上次馬雲旗下阿里巴巴(已私有化除牌)來港掛牌,首日開市勁升一倍,收市價較招股價高近兩倍,千萬不要低估大型新股的爆發力。新股風險低、利潤大,自然有人想盡辦法希望賺更多。理論上每人只可提交一份申請,因為申請時需填寫身份證號碼,惟整個程序其實有若干灰色地帶。有些人借人頭,找來家人或朋友戶口申請,或以護照號碼提交申請。法人團體(私人公司)可用商業登記號碼申請,所以十間公司便可提交十份申請。有些券商透過銀行提交孖展申請時,客戶只以代碼識別,不會向銀行披露客戶身份證號碼,包銷商可謂無從得知申請人有否重複申請,券商也樂於多做生意。在招股結果通告中,很多相同的證件號碼也能獲分配股份,由此可見情況如何泛濫。現時內地人不能申請新股,這種做法甚至可助內地人突破限制,提早實現新股互聯互通。證監會持牌人,有認購眾安新股
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7/20165518
細價股一周:藍籌股蓄勢待發
1 :
GS(14)@2017-10-15 16:53:32眾安(6060)掛牌後累計爆升五成,其集資額近120億元,變相為市場帶來60億元利潤,成為好友強心針,更令多達12萬名有份認購的投資者嘗到牛市甜頭,磨拳擦掌準備加碼入市。國慶假後港股通重開,雖然港股處於10年高位,惟未見北水畏高,反而連續兩日錄得淨流入,藍籌蓄勢待發,匯豐控股(005)昨日曾急漲3%創一年高位,大市挑戰新高指日可待。殼股方面,上月嘉域集團(186)及前進控股(1499)控股權易手。兩單交易作價與市價呈現較大折讓,對現時殼價未必有參考價值。嘉域新當家譚炳照為內房商,前進控股買家名字普通,叫Anthony Wong,於新加坡從事商業管理諮詢服務、資訊科技、建築及物業開發業務。另一邊廂,有一批買家與創業板老闆密斟,月初永駿國際(8187)主席就出售公司股權獲初步接洽,昨日見大手股份存入金利豐證券。金達集團(8266)及超智能控股(8355)各因收購及合併守則停牌。本月近十間創業板掛牌,潛在殼股供應量龐大,惟仍有那麼多人對這些創板殼感興趣,實在不能低估內地買家的熱情和資金實力,港股的未來是他們的表演舞台。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1/2017923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