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股一周淨流入53億美元 逾兩年最多
1 :
GS(14)@2017-09-17 12:09:05【明報專訊】近期港股雖然表現牛皮,但區內股市持續吸資。研究機構EPFR的數據顯示,截至本周三的一星期,亞太區股票基金錄得53.32億美元淨流入,是逾兩年以來最多。MSCI新興市場指數,本周攀升至逾6年高位。有「末日博士」之稱的麥嘉華,昨日亦大讚亞洲新興市場,是目前最值得投資的股市。
麥嘉華:亞股未來跑贏成熟市場
麥嘉華昨日在香港的里昂投資者論壇,大談其投資取向,他認為要看好亞洲新興市場在今年跑贏成熟市場,這趨勢在未來幾年都會持續,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長的速度。他表示,以中國、印度及俄羅斯為首的「E7」國家,20年前的GDP增長是G7國家的一半,現在已相同,未來20年更會是G7的兩倍,「我們不應買一些現在最大的市場,而是買入未來最大的市場」。
他建議,現時應減持美股,特別是科技股,除了因為現時的估值過高,他亦對這個日新月異的行業抱質疑看法,「六七十年代的科技巨擘是IBM,上一個十年大家用的手機是Nokia、黑莓(BlackBerry),現在這些企業逐漸從舞台中消失,科技行業的領導者變得太快」。
相反,他看好基建股,因為亞洲的基建需求十分龐大。他亦推薦房託基金,因為在低利率環境下,房託基金的派息率甚至是國債的兩至三倍,如果通脹上升可能還會更高。整體而言他建議增持亞洲新興股市,特別是中國及東南亞,港股雖是今年表現最佳的主要股市之一,他認為相對美股,港股仍有上升空間。
港股昨先跌後升 資金炒內房
踏入9月以來,中港股市都處於整固。但據券商Jefferies引述EPFR的數據顯示,中國股票基金在過去一周吸資6.7億美元(約52.3億港元),即使港股基金期內走資4100萬美元(約3.2億港元),中港市場整體而言仍是淨流入。
受朝鮮再試射導彈影響,港股昨日早段最多跌263點,但午後已收復失地,一度倒升過百點,收市報27,807點,升30點,國指跌34點至11,067點。U盤時段成交突增過百億元,以致全日總成交增至1172億元。內房股再有炒作,中海外(0688)升2%,融創(1918)升12%,碧桂園(2007)升逾6%。
周雯玲:股市進入消息真空期
瑞士寶盛私人銀行高級證券分析師周雯玲認為,投資者逐漸不再對朝鮮局勢的消息敏感,目光已放在下周聯儲局議息會議,及下個月的中國「十九大」,甚至港府的施政報告。故現時股市屬真空期,沒有明顯消息可炒上或炒落。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348&issue=2017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