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順豐烏龍事件時,我們要看清的是什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31/153553.shtml
導讀 : 稅率上漲自然會撩動更多行業商家和消費者的心弦,不過那句知名的西諺——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寫在前面: 順豐關於海關稅率的烏龍事件已經過去,當事方也已經發了公告致歉,在人們眼里這件“風波”聚焦點恐怕不是烏龍的本身,而是背後中國跨境電商的前途幾何?消費者未來的選擇將會如何?
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稅率申報是否合規,並不是他們最關心的,之所以次事引起了軒然大波,是因為在買買買面前,人們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口袋。
消費升級大趨勢,跨境電商的火爆
近幾年,去香港買奶粉、去日本買馬桶蔚然成風,強大的中國中產階級將購買欲的觸角伸向了全世界,直接帶動了兩個互聯網領域的發展,一個是在線旅遊,另外一個是跨境電商,也就是普通消費者眼里的海淘。電子商務離銀子最近,而跨境電商面向的中產階級群體收入又相對較高,再加上資本助力,使得這兩年相關領域異常火爆。
全世界都無法阻止國人“買買買”的熱情,強大的中國中產階級似乎成了一個專業的名詞,他本身就意味著一個表述——“有錢任性、旺盛的購買力”。有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75萬億元,同比增長39%。在國內市場上,京東、淘寶、亞馬遜等電商平臺專門開辟了全球購頻道;淘世界、蜜淘等新興垂直海淘崛起;數不清的留學生通過社交網絡做海外代購,這折射的就是全球化大背景下跨境電商的崛起。
自然,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國務院曾頒布國六條,在關稅、物流、支付等環節給予跨境電商支持。喜歡逛創業大街的人民總理也多次提及積極發展跨境電商,跨境電商平臺自然“聞風而起”,一個在2014年剛剛被稱為元年的行業,不到兩年時間內已然成為消費者眼中的香餑餑,電商行業中異軍突起的後起之秀。
模式之爭:你以為的跨境電商,或許並不是你以為的樣子
在大多數人眼中,海淘就是跨境電商。我們不能武斷的認為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但實際上,海淘、包括一般貿易和跨境電商是有分明的區別的。
根據貨源渠道的不同,海淘的模式可以分為三種:代購模式、直營模式、買手模式。淘寶全球購是典型的代購模式,其模式與淘寶C2C無異,只是商家變成了代購的留學生、海外華人群體,而代購的商品也多種多樣;亞馬遜是典型的直營模式,官方直接采購,並負責發貨配送;淘世界、蜜淘則是典型的買手模式,買手負責在全球采購,平臺撮合買手與用戶之間的交易。
對於我們廣義上的跨境電商,京東全球購的模式則是我認為最符合本質的。京東采取了一種混合的模式“自營+平臺”,自營即海外直采,平臺則依靠引進第三方商家入駐,兩者互為補充,既豐富了平臺的SKU也減少了京東本身的資金壓力。
而消費者眼里最普遍的認知便是將代購模式單一上升到跨境電商的廣義維度之上。揀最重要的說:代購中最大的阻力就是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質量問題,寫到這,相信您忽然想到了什麽,有木有一種朋友圈海外代購的即視感?
一言以蔽之,自營模式似乎更符合跨境電商的定義,您眼里曾經以為的跨境電商可並非一個單一的代購模式那麽簡單。
即使稅率增加,跨境電商仍具備自身優勢
被霧霾籠罩的帝都小夥伴都歡欣期待“等風來”,但對於一般貿易和傳統海外代購來說,關於稅率增加的風聞,盡管被證實是烏龍,但似乎並不是他們想看到的。
查看相關報道可以發現,近年來關於行郵稅,海關總署做了兩次關鍵的調整,一次是2010年,海關新規中規定將行郵稅的免稅額從500元降低到了50元,海淘成本增加的概率大大提升;另一次則是在2012年,包括洗面奶在內的清潔、護理類化妝品按照50%的稅率征收。兩次調整,行郵稅都有上升的趨勢。根據此前經濟參考報的消息,有關部門正在醞釀調高跨境電商企業進口環節適用的行郵稅稅率,但整體稅率依然會低於一般貿易稅率水平。
目前國內跨境電商的集貨模式主要有海外直郵、集貨直郵和保稅三種模式。其中保稅模式是商家通過大數據分析提前將熱賣商品屯放在國內的保稅區,消費者下單之後,直接從保稅區發貨,一方面節省商家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物流速度幾乎與國內訂單無異。相比前兩種模式而言,保稅模式目前來看是最為適合跨境電商發展的集貨模式,也是國內電商平臺選用的主要模式。
再看跨境電商,在商品進口方面就比一般貿易省去很多環節;在稅額方面,對於特殊商品,一般貿易需要征收進口關稅、增值稅、消費稅等,而跨境電商很多都采取此前提到的保稅模式,在稅率方面更低。所以說,未來即使稅率增加,跨境電商也比一般貿易劃算。
結語: 稅率上漲自然會撩動更多行業商家和消費者的心弦,不過那句知名的西諺——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倒是很應景的。對跨境電商來講,不要去過多在意稅率的副作用,做好自己的服務、保證商品的質量才是正經事。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何軼謙 ,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當我們談論順豐烏龍事件時,我們要看清的是什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31/153553.shtml
導讀 : 稅率上漲自然會撩動更多行業商家和消費者的心弦,不過那句知名的西諺——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寫在前面: 順豐關於海關稅率的烏龍事件已經過去,當事方也已經發了公告致歉,在人們眼里這件“風波”聚焦點恐怕不是烏龍的本身,而是背後中國跨境電商的前途幾何?消費者未來的選擇將會如何?
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稅率申報是否合規,並不是他們最關心的,之所以次事引起了軒然大波,是因為在買買買面前,人們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口袋。
消費升級大趨勢,跨境電商的火爆
近幾年,去香港買奶粉、去日本買馬桶蔚然成風,強大的中國中產階級將購買欲的觸角伸向了全世界,直接帶動了兩個互聯網領域的發展,一個是在線旅遊,另外一個是跨境電商,也就是普通消費者眼里的海淘。電子商務離銀子最近,而跨境電商面向的中產階級群體收入又相對較高,再加上資本助力,使得這兩年相關領域異常火爆。
全世界都無法阻止國人“買買買”的熱情,強大的中國中產階級似乎成了一個專業的名詞,他本身就意味著一個表述——“有錢任性、旺盛的購買力”。有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75萬億元,同比增長39%。在國內市場上,京東、淘寶、亞馬遜等電商平臺專門開辟了全球購頻道;淘世界、蜜淘等新興垂直海淘崛起;數不清的留學生通過社交網絡做海外代購,這折射的就是全球化大背景下跨境電商的崛起。
自然,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國務院曾頒布國六條,在關稅、物流、支付等環節給予跨境電商支持。喜歡逛創業大街的人民總理也多次提及積極發展跨境電商,跨境電商平臺自然“聞風而起”,一個在2014年剛剛被稱為元年的行業,不到兩年時間內已然成為消費者眼中的香餑餑,電商行業中異軍突起的後起之秀。
模式之爭:你以為的跨境電商,或許並不是你以為的樣子
在大多數人眼中,海淘就是跨境電商。我們不能武斷的認為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但實際上,海淘、包括一般貿易和跨境電商是有分明的區別的。
根據貨源渠道的不同,海淘的模式可以分為三種:代購模式、直營模式、買手模式。淘寶全球購是典型的代購模式,其模式與淘寶C2C無異,只是商家變成了代購的留學生、海外華人群體,而代購的商品也多種多樣;亞馬遜是典型的直營模式,官方直接采購,並負責發貨配送;淘世界、蜜淘則是典型的買手模式,買手負責在全球采購,平臺撮合買手與用戶之間的交易。
對於我們廣義上的跨境電商,京東全球購的模式則是我認為最符合本質的。京東采取了一種混合的模式“自營+平臺”,自營即海外直采,平臺則依靠引進第三方商家入駐,兩者互為補充,既豐富了平臺的SKU也減少了京東本身的資金壓力。
而消費者眼里最普遍的認知便是將代購模式單一上升到跨境電商的廣義維度之上。揀最重要的說:代購中最大的阻力就是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質量問題,寫到這,相信您忽然想到了什麽,有木有一種朋友圈海外代購的即視感?
一言以蔽之,自營模式似乎更符合跨境電商的定義,您眼里曾經以為的跨境電商可並非一個單一的代購模式那麽簡單。
即使稅率增加,跨境電商仍具備自身優勢
被霧霾籠罩的帝都小夥伴都歡欣期待“等風來”,但對於一般貿易和傳統海外代購來說,關於稅率增加的風聞,盡管被證實是烏龍,但似乎並不是他們想看到的。
查看相關報道可以發現,近年來關於行郵稅,海關總署做了兩次關鍵的調整,一次是2010年,海關新規中規定將行郵稅的免稅額從500元降低到了50元,海淘成本增加的概率大大提升;另一次則是在2012年,包括洗面奶在內的清潔、護理類化妝品按照50%的稅率征收。兩次調整,行郵稅都有上升的趨勢。根據此前經濟參考報的消息,有關部門正在醞釀調高跨境電商企業進口環節適用的行郵稅稅率,但整體稅率依然會低於一般貿易稅率水平。
目前國內跨境電商的集貨模式主要有海外直郵、集貨直郵和保稅三種模式。其中保稅模式是商家通過大數據分析提前將熱賣商品屯放在國內的保稅區,消費者下單之後,直接從保稅區發貨,一方面節省商家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物流速度幾乎與國內訂單無異。相比前兩種模式而言,保稅模式目前來看是最為適合跨境電商發展的集貨模式,也是國內電商平臺選用的主要模式。
再看跨境電商,在商品進口方面就比一般貿易省去很多環節;在稅額方面,對於特殊商品,一般貿易需要征收進口關稅、增值稅、消費稅等,而跨境電商很多都采取此前提到的保稅模式,在稅率方面更低。所以說,未來即使稅率增加,跨境電商也比一般貿易劃算。
結語: 稅率上漲自然會撩動更多行業商家和消費者的心弦,不過那句知名的西諺——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倒是很應景的。對跨境電商來講,不要去過多在意稅率的副作用,做好自己的服務、保證商品的質量才是正經事。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何軼謙 ,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電信聯通合並是“烏龍” 巴菲特財產縮水113億美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30/153538.shtml
導讀 : 錘子Smartisan T2正式發布,羅永浩年末情懷秀。電信聯通合並是造謠,但是工信部力挺民營資本進入電信市場可是真心的!百度在融資,HTC在賣樓,BBI幫你盤點:誰是大富翁!
行業新聞:
1. 錘子Smartisan T2發布 羅永浩:我們要搬家了
12月29日晚消息,錘子科技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發布會,羅永浩公布了Smartisan T2手機,16GB版2499元,32GB版2599元。京東首發,首批僅200臺。另外,錘子還發布了耳機,售價199元。同時宣布堅果手機降價200元銷售,1月下旬推出堅果手機全網通版。
羅永浩說錘子要搬家了!原因是擴員(現在有700多人了),所以搬家了。據i黑馬 獲悉,新家地址是阿里在北京的新總部。
羅永浩說,“我恬不知恥地用Photoshop在照片上P了個Smartisan”,T2發布會在歡笑聲中收場。
2.電信聯通合並純屬謠言
12月29日,中國聯通召開2016年度工作會議。據中國聯通相關人士透露,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在會上針對近日甚囂塵上的“電信聯通合並說”再次回應,稱電信和聯通合並是不可能的,電信聯通合並純屬謠言。
此次“電信聯通合並”傳聞源於中國電信董事長常小兵被帶走調查。
針對常小兵被調查引發的多位聯通高管被帶走協助調查傳聞,中國聯通新聞處相關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中國聯通總部所有正副職領導、各部門正職、各省分公司一把手、各直屬單位、子公司一把手,各省會城市分公司一把手120多人全部到北京現場,無一人缺席。
3.百度外賣擬融資3到5億美元
12月29日,有關百度外賣新一輪融資計劃書曝光,計劃書顯示:百度外賣這輪融資從11月啟動,擬募集資金3到5億美元,將於2016年1月完成。
對於新一輪融資,百度外賣稱,融資中40%用於平臺建設,20%用於產品研發,20%用於品類拓展,20%用於市場推廣。
在百度公布2015年第三季度財報之後,百度即宣布將百度外賣分拆,同時,百度外賣也獨立宣布完成2.5億美元,由水木投資集團和漢能基金聯合領投。
4.何炅入職阿里音樂
阿里音樂董事長高曉松在微博里宣布,何炅加入阿里音樂出任首席內容官(CCO),與宋柯一起組成“鐵三角”。隨後,何老師轉發該微博進一步證實了這一消息。另據了解,何老師在阿里音樂的花名為“小炅”。
5.世紀佳緣將成為私有公司
12月29日消息,世紀佳緣宣布,在特別股東大會上,世紀佳緣股東投票批準了公司2015年12月7日公布的關於授權批準世紀佳緣與LoveWorldInc. (“母公司”) 及其全資子公司FutureWorldInc.(“合並子公司”)的合並協議與計劃(“合並協議”)的議案。
合並相關各方目前預計合並將於2016年第一季度完成,合並的達成需依據合並協議相關條款的滿足或豁免。
合並完成後,世紀佳緣將成為一家私有公司,其美國存托股份(“ADSs”)將不再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其中世紀佳緣的每2股美國存托股代表3股普通股。
6.BBI盤點2015年大富豪個人資產
12月29日,國外媒體報道,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Index,BBI)顯示,2015年全球前400大富豪的個人資產總計縮水190億美元。這也是2012年以來BBI指數首次出現年度下滑。
截至12月28日,墨西哥電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的資產損失最大,資產縮水近200億美元。
美國投資者、全球第三大富豪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資產縮水113億美元。
全球首富、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的資產今年縮水30億美元。
有人虧就有人賺。西班牙零售業巨頭阿曼西奧·奧爾特加(Amancio Ortega)的資產增加了121億美元,總值達到732億美元,一舉超越斯利姆和巴菲特成為全球第二大富豪。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個人資產翻了一番達到590億美元,資產增值310億美元。在富豪榜上的排名從去年的第16位上升至第4位。
7.HTC窮到賣了自己的辦公大樓
12月29日下午消息,據臺媒報道,HTC今日下午發布公告,將以60.6億元新臺幣(約為1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其辦公大樓(桃園TY5大樓)與土地所有權於英業達。
據悉,在此次交易中HTC將會得到逾21億元新臺幣(約為4.15億元人民幣)的利益,整個交易將會在明年的第一季度進行會計確認。
由於今年的運營狀況不佳,HTC此前也曾曝出過裁員計劃。數據顯示,HTC在11月份的營收數據中,合並營收額為102.9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0.1478億),環比增長15%,為近半年高峰,但同比下降39%。HTC今年1至11月累計合並營收1151.7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25.5029億),同比下滑33%。
融資消息:
1、JourCam斑驢運動相機獲松禾資本1000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2、筷子科技獲啟賦資本領投,奧飛動漫副董事長蔡曉東跟投1080萬Pre-A輪融資3、小鵝e貸獲鵬濤資產1600萬人民幣A輪融資
4、WeMedia新媒體集團獲美盛文化6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
5、微金所獲海航資本領投3億人民幣A輪融資
6、君融貸獲春曉資本億元及以上人民幣A輪融資
大佬聲音:
羅永浩:“無論再偉大的公司,落到職業經理人手里,都免不了衰落與平庸”。
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在Smartisan T2發布會現場數次調侃蘋果iPhone6S系列與CEO庫克。
版權聲明:
本文編輯付佳 ,由網絡相關報道整理而成。
韓國江原道地震鬧烏龍 “國民老公”宋仲基很安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461.html
據韓聯社18日報道,當地時間18日17時20分,韓國江原道橫城郡東北部1.2公里地區發生了6.5級地震。消息一出,引起一片嘩然。
甚至,有不少熱心網友關心“國民老公”宋仲基的安全。不過,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宋仲基並不在當地附近。此外,由於距離橫城最近的冬奧會賽場僅相隔40千米,因此韓國網民在擔憂人員傷亡的同時,也不無擔心2018年冬季奧運會是否將因為地震會受到影響。
好在,中國地震臺網和韓國氣象廳隨後對地震消息均予以否認,因此,這場6.5級地震被證明是場“烏龍”。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韓國國民安全處負責人。該負責人明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橫城並沒有發生地震,而是韓國氣象廳負責人因為操作失誤,原本準備對外發布同日厄瓜多爾發生地震時,將‘災難對應安全韓國訓練’的地震訓練內容誤當作地震消息,以傳真的形式對外發布。”
圖為韓國氣象廳關於地震誤報公函
“被地震”
據此負責人介紹,韓國政府為了提高民眾對於災難的應對水平,將於當地時間19日上午10點至下午4時在全韓範圍內舉行了應對災難的“災難對應安全韓國訓練”,其中橫城地區因為山地較多,處於地震帶,被入選為應對地震的訓練基地。
17時50分,韓國氣象廳地震火山監視科向包括《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內的主流媒體記者發函,表示“17時20分發布的地震消息為誤報,並對因此受到不便的民眾表示誠摯的歉意”。
之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與居住於江原道橫城佑天郡(音譯)的中國公民李先生取得聯系時,他向本報記者表示當地沒有任何震感,也沒有感受到任何震動,當地一切生活秩序正常;並且稱,他也是在新聞里才知道他所在的城市“被地震”;但是相比於當地的寧靜,韓聯社的稿件經過多家媒體的轉載,很快被韓國民眾轉載至Facebook,Kakaotalk,Kakaostory等社交網絡上,引起眾多韓國民眾的擔憂。而在誤報的事實被公開以後,韓國網民紛紛聲討氣象廳工作不力,並要求對氣象廳工作人員進行處理。
以牛聞名的橫城郡
江原道橫城郡位於韓國東部的江原道,距離韓國最大城市首爾以東100千米,是一個人口僅為4.5萬的邊陲小鎮,並且三面被山環繞,因為其擁有豐富的山川旅遊資源,是韓國民眾眼中的“旅遊城市”。據橫城郡官方提供的數據,僅在2015年暑假2個月,橫城郡接待的遊客總數要遠遠大於這個小鎮的總人口,而當地更是提出了每年要接待300萬遊客的目標,並主打“文化橫城”的口號。
江原道橫城郡
除了豐富的山川資源,橫城郡還因為其出產的“橫城韓牛”而知名。韓國民眾每逢喜事都有吃牛肉來慶祝的傳統,而韓國本土被稱為“韓牛”的品種中,更是以橫城郡出產的“橫城韓牛”作為上品。因此,橫城早從2004年起,每年均舉辦“橫城韓牛慶典”,以美味的牛肉料理吸引來自四海的遊客,而全韓更有數百家銷售橫城韓牛的飯店和商店,因此在許多韓國民眾的眼中,橫城是不折不扣的“美食之城”。
另外,橫城與2018年冬季奧運會的舉辦地平昌(Pyeongcang)直線距離僅為50千米,中間僅相隔一個山脈,兩個城市同屬於環山的城市,一直擁有著共同的生活圈。早在平昌申辦冬奧會之時,橫城居民就曾自發造林,並命名為“平昌冬奧會森林”,以期望申奧成功。
而在申奧成功以後,橫城郡也期待通過對於平昌奧運會的投資為契機,能夠改善江原道地區較為落後的面貌。而且,橫城郡距離最近的朝鮮領土的直線距離不足70千米。
美光買華亞科羅生門 過程還原 收購價傳言滿天亂飛,誰在搞烏龍?
2016-06-27 TWM
自六月八日傳出美光收購華亞科生變,華亞科股價先在端午節收假後連跌兩根停板,隨後於十五日爆量打開跌停,股價止跌回升,十七日更在一則「美光表示收購價維持每股三十元不變」的盤中新聞催動下,攻上漲停作收。
然而不過隔了一個周末,二十日就傳出美光對華亞科收購價恐從每股三十元砍至二十元,二十一日晚間,華亞科公告將以每股三十元支付收買價款予異議股東,又引發一陣聯想。短短幾個交易日,收購價傳言滿天飛,連帶讓股價跟著消息變化狂喜又黯然,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收購價羅生門」的源起,在於台北時間六月十六日晚間八點,美光科技財務長馬杜克(Ernie Maddock)出席「第三十四屆那斯達克投資人計畫會議」,並對華亞科收購案提出最新說明。
全程發言,未提收購價然而,馬杜克的談話並未出現在隔天(十七日)上午的國內日報媒體;消息首度出現,是當天上午中央社發出的即時新聞,標題是「美光打破沉默:華亞科照買,每股三十元」,文中強調,「美光財務長馬杜克公開表示,維持每股三十元收購華亞科。」消息一出,股價強攻漲停。
然而調閱當日馬杜克發言全文可發現,雖有強調「交易案的延遲與美光取得融資的能力無關。」「雙方還有些事要做,才能抵達終點線。」等說法,表達收購案仍在進行,但自頭至尾,馬杜克沒對收購價提出任何說法。意即,十七日盤中的「美光表示收購價維持三十元」消息,純屬烏龍。
短短幾個交易日,投資人心情大洗三溫暖,華亞科股價也在不確實的訊息中跌宕。華亞科和美光購併案後續如何?尚待雙方討論及完成,但這一連串的價格羅生門及傳言,恐已損及不少投資人的實質權益。
撰文 / 鍾張涵
深交所交易系統設置有誤 *欣泰複牌第二日再現烏龍
*欣泰今日開盤再次跌停, 截至今日收盤,約49.46萬手封住跌停板,全日成交金額3821萬元,換手率3.31%。
繼昨日*欣泰澄清公司股票代碼非新股申購代碼後,進入複牌後第二個交易日的*欣泰,今日成交中再次遇到烏龍。
深交所下午發布公告,丹東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於2016年7月12日發布公告,公司股票“*欣泰”(證券代碼:300372)於7月13日上午停牌半天,下午複牌。今日11:30:00該股票產生了64.15萬股成交。據查,原因是停牌結束時間應設置為13:00:00,而我所設置為11:30:00,系統於11:30:00進行了複牌集合競價。
根據我所《交易規則》第3.3.1 條規定,11:30:00至13:00:00為非接受申報時間,我所交易系統不接受任何申報,包括撤銷申報。因此,11:30:00的成交結果與13:00:00複牌的成交結果一致,成交有效。對已成交的及參與申報的投資者權益不造成影響。
中國學者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是烏龍!
鞠建東
今日(20日)早間起,多家媒體紛紛報道“中國學者鞠建東被提名諾貝爾經濟學獎”相關新聞,第一財經記者經過多方核實,證實此消息為“烏龍事件”。
“烏龍事件“的源頭——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謝丹陽已澄清,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鞠建東被提名諾貝爾獎一事實屬玩笑。鞠建東所獲得的是諾貝爾獎提名權,而非諾貝爾獎提名。
網傳謝丹陽朋友圈截圖,澄清了這一烏龍事件
《交匯點》發布的圖片,圖為香港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謝丹陽教授提名鞠建東
提名權與提名雖僅一字之差,含義卻差之千里。
第一財經記者在諾貝爾獎官網上了解到,每年9月,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向全球約3000人發出邀請函,推薦當年的經濟學獎候選人。
而對於被提名者的信息,諾獎官網有以下規定:
Are the nominations made public?
The statutes of the Nobel Foundation restrict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nominations, whether publicly or privately, for 50 years. The restriction concerns the nominees and nominators, as well as investigations and opinions related to the award of a prize.
直譯成中文是:諾貝爾獎的有關提名人和被提名人的信息,無論公開或私下,50年不能披露。這個限制適用於提名人、被提名人以及有關獎項的調查和觀點。
雖然被提名諾獎不實,但被置於輿論中心的鞠建東學術成果斐然卻是事實。
鞠建東曾是一位15歲上大學的“學霸”,27歲赴美留學後成為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終身教授,回國後曾在清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任教,現為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院長。
鞠建東創造性地將宏觀國際經濟學中的動態跨期模型和微觀國際經濟學中的結構分析模型相結合,建立動態結構分析方法,並將之應用到產業動態結構理論(與世界銀行林毅夫教授、香港科技大學王勇教授等合作),提出產業升級與經濟結構調整的動態模型。
第一財經記者曾在兩天前現場聆聽過鞠教授關於“有為政府的條件“的講座。他提出,通過全國市場的大競爭,資源有可能在地方政府和企業之間形成最優配置。結構調整過程中,政府使用資源的社會價值等於市場使用資源的社會價值,稱之為有為政府。
人民幣“破7”烏龍原來是這樣發生的
眼下,所有人似乎都在坐等——美元/在岸人民幣什麽時候突破7的心理關口。也就在這個極度敏感的時刻,當外匯交易屏跳出一個“7”,極度容易的被認為人民幣已經破7。
這樣的烏龍就在12月28日約23:00發生了。多家媒體援引彭博社數據稱:“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突破7整數位心理關口,最低觸及7.0121元”。
消息出現的瞬間引爆了各大聊天群。然而,奇怪的是,第一財經記者查詢多個交易系統並經多方核實,並未發現美元/在岸人民幣的真實成交價格已經破7。
(Investing.com顯示,美元/人民幣成交價沒有突破7)
(Wind也顯示,美元/人民幣成交價沒有突破7)
有國內券商分析師也第一時間表示,彭博“破7”只是報價,並沒有成交,並非實質意義上的破7,值此敏感點位,各方情緒過於敏感,一般而言的“破”,應該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系統里實質成交的價格。彭博報價抓取源原本就容易出離群點,報價又非成交價,單邊報價或高或低都是常理。
彭博內部人士對媒體表示,破7報價和彭博終端上的報價形成有關。“本身價格代表的意義不同。彭博系統中顯示的CFETS收盤價才是成交價,而彭博合成報價CNY BGN Currency 目前也回到6.9613。”有消息稱,這一突破7的最高報價,或來自為蒙古一銀行,從而影響了彭博的報價系統。
彭博內部人士對媒體提及,異常行情的出現,可能與蒙古國的郭勒穆特銀行(Golomt Bank)的報價有關。在當日人民幣報價的數據中,郭勒穆特銀行曾給出6.8950/7.0000的買入/賣出價,由於差價過大,因而懷疑是否是該行的報價系統出錯。
外匯交易中存在買賣價差,也就是買價(Bid)和賣價(Ask)之間的差異,用於衡量市場流動性。在正常情況下,價差越小,流動性越高。再如,銀行買入貨幣的價格是Bid價格,而它賣出貨幣的價格是Ask價格,Bid價總會低於Ask價,因為誰都不願意進行虧本交易,誰都希望從交易中賺取利差。然而,郭勒穆特銀行的Bid在6.89,Ask在7以上,這一報價價差顯然過大,也有華爾街人士認為,其完全可以找到Bid更高,Ask更低的報價。
另有媒體報道稱,彭博客服出面解釋稱:“我們的員工發送了有問題的行情,當前行情已回歸正常水平,但我們正在查證員工發送的行情。”華爾街一對沖基金合夥人稱,彭博的數據都是別的銀行提供的,他們應該有責任過濾一下。但彭博一內部人士認為,任何的過濾都會變成幹預。
隨後不久,中國央行也發布了正式聲明——12月28日23:49,央行微博發布聲明稱,12月28日,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匯率在6.9500-6.9666元區間平穩運行。但卻有個別不負責任的媒體報道“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突破7整數位心理關口”,對此行為我們表示譴責,並保留進一步追究責任的權利。
於是,一切都真相大白,眾人的議論和猜疑也瞬間戛然而止。
其實,這種“報價烏龍”並非沒有前車之鑒。就在今年12月5日,Google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竟然顯示跌破7.4。同時,外匯網站XE也給出了美元兌人民幣日高7.46094的報價。各界驚呼——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一夜之間一泄千里,從6.8傾泄到了7.4?
當然因為價格的偏離度太過離奇,當時各界傾向於認為,肯定是報價出了問題。
不過當時大家也發現,除了谷歌和XE數據,其他各大網站匯率均保持正常,還都維持在6.88左右。彭博社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仍然是6.88;中國銀行發布的折算價也只有6.88。Google的匯率使用的是XE的數據,XE作為世界上知名的貨幣和外匯網站,是許多西方財經機構引用的主要來源。所以,XE數據出了個烏龍,“連累”了谷歌。
而據各外匯交易員的分析,XE網站之所以會出現7.49這樣的數據,是因為在計算過程中ICAP的一個數據出現了錯誤。當時,只有ICAP的數據偏離度極大,但ICAP是更新數據最晚的交易所,滾動收集數據的網站16:00以前應該都是用的ICAP數據,等下一個交易所報價出來數據就會更新回去,所以XE的數據就又恢複正常了。ICAP是Intercapital的縮寫,本體是位於英國倫敦的,提供聲訊和電子服務的交易商間經濟公司,同時也是交易後風險的服務供應商。
話說回來,明年的人民幣匯率究竟怎麽走? 可以確定的是,“7”並非一個底線,也無需死守。“在美聯儲明年加息3次預期的情況下,預計如果美元在現在的水平上再升值10%,人民幣貶值預計在3%~5%。”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人民幣匯率在2017年不會有大的制度變革,仍然將維持參考一籃子貨幣的形式。在增強匯率彈性的同時,保持匯率基本穩定。與此不同的是,2016年中央強調的仍是完善匯率形成機制。”他分析稱。
資深人民幣研究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教授潘英麗同日也對記者表示,最近幾日在岸人民幣走勢較為穩定,考慮到2017年1月,五萬美元換匯額度會更新,央行應該仍存在年末匯率維穩的意願,不過2017年人民幣破7只是時間問題。盡管如此,央行仍然可能在2017年保持人民幣基本穩定,且人民幣仍可能會在2018年開始出現轉機。
據彭博匯總的46家機構最新的預測中值顯示,在岸人民幣/美元會在2017年一季度飆至7,2017年末進一步跌至7.12。最悲觀的當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到2017年底,兩間投行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貶至7.3。
謝亞軒也表示,人民幣強弱取決於供需層面,主要力量還是機構,分別為償還對外負債和增持對外資產的需求。“償還債務在2014年到今年6月期間一直在進行,主要階段是‘8·11匯改’後到今年6月。如今,外債償還基本告一段落,明年外匯需求壓力可能會減半,估算明年外匯占款減少規模約為今年800億的一半。”
此外,主流觀點也預計,美元並不具備長期走高的基礎。
潘英麗表示,美元指數在2018年前可能在110區間波動,很難突破120。“雖然美元在1985年時較此前的低點暴漲了100%,當時實際利率16%,但現在早已今非昔比,美國GDP增速遠低於當年,且財政赤字率急速攀升,克林頓時期還存在財政盈余。”
具體而言,“從里根到小布什下臺,美國財政赤字突破10萬億美元,奧巴馬兩任後該數字突破了20萬億美元,該數字在特朗普任下可能到2020年就會突破30萬億美元,每年要付的利息就要接近1萬億。”潘英麗稱。
謝亞軒也提及,美國GDP占全球的22%,遠低於上世紀80~90年代,因此美元指數的高度也要低於前兩輪(160和120)。預計如果美元在現在的水平上再升值10%,人民幣貶值預計在3%~5%。2018年可能是強勢美元的終結,財政赤字的擴大不利於美元走勢,可以說美元成也川普,敗也川普。”
在他看來,美元指數到2018年前將維持在110上下,人民幣處於守勢,但波動將加大。
在岸人民幣“報價烏龍” 央行:未破7!
12月28日晚間,多家媒體援引彭博社數據稱“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突破7整數位心理關口,最低觸及7.0121元”,但第一財經記者查詢多個交易系統並經多方核實,並未發現美元/在岸人民幣的真實成交價格已經破7。
12月28日23:49,央行微博發布聲明稱,12月28日,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匯率在6.9500-6.9666元區間平穩運行。但卻有個別不負責任的媒體報道“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突破7整數位心理關口”,對此行為我們表示譴責,並保留進一步追究責任的權利。
外匯交易中有bid/ask價格,bid是指賣出外匯的價格,即我要賣出外匯,標一個價格為bid;ask是指買入外匯的價格,即我要買入外匯,詢問得價格為ask。但這兩者不代表最終成交價格。
(Investing.com顯示,美元/人民幣成交價始終沒有突破7)
(Wind也顯示,美元/人民幣成交價始終沒有突破7)
民生證券分析師張瑜分析稱,彭博破7只是報價,並沒有成交,並非實質意義上的破7,值此敏感點位,各方情緒過於敏感,一般而言的“破”,應該是CFETS(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系統里實質成交的價格。
此外, 她也提及,彭博報價抓取源原本就容易出離群點,報價又非成交價,單邊報價或高或低都是常理。年關將至+購匯額度面臨刷新+國內債市風波尚人心惶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再強調防風險底線,本月人民幣中間價頻現日度波動明顯過濾,個別日高達300基點左右,央行對匯率把控情緒明顯。
資深人民幣研究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教授潘英麗同日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最近幾日在岸人民幣走勢較為穩定,考慮到2017年1月,五萬美元換匯額度會更新,央行應該仍存在年末匯率維穩的意願,不過2017年人民幣破7只是時間問題。盡管如此,央行仍然可能在2017年保持人民幣基本穩定,且人民幣仍可能會在2018年開始出現轉機。
12月28日,香港離岸人民幣Hibor利率全線上漲,隔夜利率飆升861個基點至15.18333%,創9月份以來最大漲幅;7天利率漲454個基點至13.26633%,為1月12日以來新高水平;14天利率漲347個基點至12.76%;1個月期利率漲168個基點至12.10933%。各方揣測,央行可能仍在通過擡升利率來幹預離岸人民幣,使得借人民幣來做空的勢力偃旗息鼓。此前幾周,離岸人民幣匯率也因此和在岸人民幣匯率一度出現倒掛。
據彭博匯總的46家機構最新的預測中值顯示,在岸人民幣/美元會在2017年一季度飆至7,2017年末進一步跌至7.12。最悲觀的當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到2017年底,兩間投行預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貶至7.3。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人民幣強弱取決於供需層面,主要力量還是機構,分別為償還對外負債和增持對外資產的需求。“償還債務在2014年到今年6月期間一直在進行,主要階段是‘8·11匯改’後到今年6月。如今,外債償還基本告一段落,明年外匯需求壓力可能會減半,估算明年外匯占款減少規模約為今年800億的一半。”
此外,主流觀點也預計,美元並不具備長期走高的基礎。
潘英麗表示,美元指數在2018年前可能在110區間波動,很難突破120。“雖然美元在1985年時較此前的低點暴漲了100%,當時實際利率16%,但現在早已今非昔比,美國GDP增速遠低於當年,且財政赤字率急速攀升,克林頓時期還存在財政盈余。”
具體而言,“從里根到小布什下臺,美國財政赤字突破10萬億,奧巴馬兩任後該數字突破了20萬億,該數字在特朗普任下可能到2020年就會突破30萬億,每年要付的利息就要接近1萬億。”潘英麗稱。
謝亞軒也表示,美國GDP占全球的22%,遠低於上世紀80-90年代,因此美元指數的高度也要低於前兩輪(160和120)。預計如果美元在現在的水平上再升值10%,人民幣貶值預計在3-5%。2018年可能是強勢美元的終結,財政赤字的擴大不利於美元走勢,可以說美元成也川普,敗也川普。”
在他看來,美元指數到2018年前將維持在110上下,人民幣處於守勢,但波動將加大。
豆瓣否認被電影局約談;微信退出春節紅包大戰;人民幣遭遇破7烏龍|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29/160585.shtml
豆瓣否認被電影局約談;微信退出春節紅包大戰;人民幣遭遇破7烏龍|黑馬早報
i黑馬
2016-12-29 09:06
油價三連漲,你還好嗎?
Good morning,艾瑞巴蒂~
什麽?連硬座都沒有!正在看早報的你搶到春運的票沒?從以往的經驗看,車票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春運路上的艱辛你懂的……再過3天,又是一年一度的自欺欺人許願節了,小編2017年的願望是沈迷工作,日漸消瘦!
想好許什麽願了嗎?先來看看今天的早報吧~
1、豆瓣稱未因電影評分問題被電影局約談
昨日,發表於人民日報客戶端的一篇《豆瓣、貓眼電影評分面臨信用危機惡評傷害電影產業》文章引發熱議,後網傳豆瓣等因評分過低被電影局約談,貓眼專業評分在首頁下線。對此,豆瓣CEO阿北(楊勃)在朋友圈回應稱,沒有被約見,同時表示,還有很多改進和溝通工作要做。而電影局局長張宏森也在朋友圈回應,稱電影局沒有與豆瓣有過任何接觸,也不認識豆瓣任何人,很想有機會接觸,大家共商和探討促進電影進步的話題。此外,人民日報評論部晚間發文稱,多少靠“小鮮肉”等博眼球的電影,即便買了一萬個“五星好評”,也不過是淪為笑柄。與其跟網友較勁,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態度或水平。
@謎之大迷毛: 爛還不讓說了?
@一只大山羊的羊: 好在,鍵盤俠在怎麽噴,也不會影響電影的進步。
2 、 微信之父張小龍:今年春節取消“搖一搖”紅包
在12月28日的騰訊大學微信公開課Pro版演講中,騰訊高級副總裁、微信之父張小龍表示,微信作為工具不能有太多節日運營的活動,微信應該是日常使用工具而不是通過節日而變動,如今,“搖一搖”紅包歷史使命完成,今年不再有這樣的活動。張小龍還回答了關於小程序的九個疑問,稱希望它的啟動來自掃二維碼,並透露小程序計劃於1月9日正式上線。
@D_谷谷谷谷谷谷: 紅包功能也取消了吧,留下一個轉賬就夠了。
@Hope_很尋常: 越來越看好微信……可以很純粹的作為聊天工具,也可以是一個功能強大的商業市場,好想學微信小程序開發。
3、關於樂視的兩則消息:
樂視引入百億戰略投資,股票繼續停牌
28日晚間,樂視發布公告稱,樂視網聯合賈躍亭、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已與戰略投資者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本次重大事項涉及交易規模預計超過100億。樂視網對戰略合作範圍、合作方式等進行了協議約定,且戰略投資者支付了一定數額的誠意金。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2016年12月29日上午開市起繼續停牌,停牌時間原則上不超過十個交易日。
@大數據庫: 又停牌……局勢不明朗啊。
樂視體育總編敖銘確認離職 任職未滿7個月
28日消息,據懶熊體育報道,樂視體育前總編輯敖銘已於12月上旬辭職,並於本月底加盟暴風體育。針對此消息,樂視體育方向對外回應稱,敖銘近日出於個人職業規劃原因提出離職。
@你是減肥: 樂視體育在這次危機中首當其沖了。
4、東方早報確認停刊,澎湃新聞融資6.1億
28日,上海國資戰略入股澎湃新聞簽約儀式在上海報業集團舉行,六家國有獨資或全資企業對澎湃新聞運營主體——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戰略入股,增資總額6.1億。增資完成後,上海報業集團對東方報業公司的持股比例由100%變更為82.2%,仍保持對東方報業公司的絕對控股地位。目前澎湃新聞估值超30億。此外,上海報業集團決定,從2017年1月1日起東方早報休刊。
@叫對方那句: 轉型是必然的,希望澎湃能趟出一條路來。
5、國家拋出航天重點工程包鼓勵民資進場
12月27日,國務院發布《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與上一版本、5年前發布的《2011中國的航天》不同的是,民間資本、民營企業在該版白皮書中有了更清晰、更突出的角色定位。在繼續明確“健全完善航天多元化投入體系”基礎上強調,進一步完善準入和退出機制,建立航天投資項目清單管理制度,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有序參與航天科研生產、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空間信息產品服務、衛星運營等航天活動,發展商業航天。
@方象易經: 順天趨時的產業政策!
6、人民幣遭遇破7烏龍 央行維穩稱運行平穩
28日晚間彭博社交易系統爆出人民幣兌美元破7的消息後,引發市場爭論。對此,央行半夜通過微博對人民幣進行了“維穩”,稱目前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平穩。央行稱,12月28日,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匯率在6.9500-6.9666元區間平穩運行。但卻有個別不負責任的媒體報道“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突破7整數位心理關口”,對此行為我們表示譴責,並保留進一步追究責任的權利。彭博社也緊急發布聲明,承認人民幣破7屬於報價系統出現的烏龍。
@老羅羅: 不要再跌了,真的是心理關口。
7、阿里宣布視頻戰略升級,未來三年大文娛要投500億
12月28日,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宣布啟動“視頻UPGC戰略升級”。阿里巴巴大文娛董事長兼CEO俞永福稱,未來三年阿里大文娛投入將超過500億人民幣。他表示將采用一站式接入統一開放平臺的模式,多產品平臺流量支持,並公布了兩大階段的平臺矩陣。第一階段接入的平臺為優酷、土豆、UC、UC頭條、神馬搜索、豌豆莢等;第二階段擴展到淘寶、天貓、支付寶等平臺。
@僅僅: 阿里試水《擺渡人》,口碑撲街了吧。。。
8、全球關註中國治霾 外媒:比其他發達國家做得好
霧霾問題不僅直接影響未來中國經濟走向,也吸引了世界的廣泛關註。據彭博社報道,專欄作家泰勒•柯溫刊文稱,中國汙染問題固然嚴重,但卻比歷史同期的美國以及其他發達國家要做得好。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道稱,相關人士曾展示中國4600多家企業的實時廢氣排放監測圖,僅有270家企業廢氣排放超標,數據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JimmyPu0822: 270多家企業就能搞成這副模樣!!真厲害呀!
9、Facebook安全檢查功能發布假警報:稱曼谷出現爆炸
去年Facebook曾受到假新聞的困擾,現在 “安全檢查(Safety Checks)”功能也發出了假警報。27日,安全檢查自動工具失去控制,它發出警報稱泰國曼谷出現爆炸,工具還引用媒體消息稱事件屬實。據悉,警報在一個小時之內解除,因為泰國曼谷並未發生爆炸事件。
@河馬: 這屆AI不行呀。。。
10、韓國反壟斷機構重罰高通8.54億美元,刷新該國歷史記錄
12月28日消息,據路透報道,韓國反壟斷監管機構宣布,美國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因壟斷行為,將被罰款1.03萬億韓元(8.54億美元),這也創造了該國企業罰款的歷史新高。此前在2015年2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出中國反壟斷歷史上金額最大的罰單,美國高通公司因壟斷行為被罰60.88億元,並被責令整改。這也創造了中國反壟斷調查的歷史之最。
@安永五金 : 三星也被美國重罰了。。。
11、大眾汽車收購移動支付公司PayByPhone
近日,大眾汽車的金融子公司收購了一家加拿大移動支付公司,收購交易的金額未予透露。據悉,PayByPhone向用戶提供通過手機應用、電話或短信支付停車費的服務,該公司創建於2000年,稱每年處理交易額達3億美元。不久前,大眾汽車在柏林成立了Moia子公司,旨在拼車和其他移動服務領域競爭。
@就A你: 傳統汽車廠商入局移動服務了!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微信
豆瓣
贊(...)
分享到: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