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格理指Grand YOHO毛利率54%
1 :
GS(14)@2017-01-05 08:11:06【明報專訊】日前公布Grand YOHO二期首批166個單位價單的新地(0016)獲大行麥格理唱好,並預期Grand YOHO毛利率高達54%,為近期少見。新地昨日升0.2%,收報100.9元,繼續企穩100元的「紅底」價位。
新地守穩紅底股
麥格理的報告指出,新地元朗Grand YOHO二期項目,如果平均銷售呎價14500元,預計銷售額可達94億元,項目毛利率將達54%,為近期新盤少見。其更預期新地今年的可售樓面面積總值730億元,有空間可靈活地推售項目,加上其在港可售樓資源價值達2000億元以上。該行又預期,新地今明兩年銷售額將可分別達400億及460億元。翻查資料,現時除Grand YOHO外,只有恒隆地產(101)銷售貨尾,在2016年度中期取得稅前利潤率逾57%,一般新盤的毛利率大多低至30%或以下。
料今明年平均銷售達430億
據港交所股權披露,恒地(0012)主席李兆基於上周三(12月28日)以每股97.198元增持新地10萬股,涉資972萬元;新地主席郭炳聯即於上周五(12月30日)增持65.8萬股,每股作價97.981元,總值6447萬元,持股量增加至26.24%。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563&issue=20170105
港賣樓好賺 毛利率高過內地
1 :
GS(14)@2017-03-03 00:48:26【拆 局】去年中資在港投地所涉金額,已佔整體賣地規模約四成,他們出價往往遠超市場估算水平,令人思疑如何「計得掂數」。但事實上,內房來港搶地誘因眾多,除擔心人幣貶值而走資外,內地樓市政策風險更高,生意更難做,令他們想外闖分散風險;加上港樓利潤水平高,稅率較內地低,只是投「一塊半塊地」搶攻新市場,他們認為絕對玩得過。
港地對內房商猶如甜品
曾入標九肚山地但敗北的中駿置業(1966)董事長黃朝陽認為,香港地價仍有上升空間,「按現價計已有利潤,萬一房價再漲,利潤就更高了,比大陸房地產好(賺)得多」。黃朝陽指,在港買地不需負擔內地大量額外稅項,估計毛利率有30%水平。而近年內房平均毛利率僅15至20%,加上香港非主戰場,投入有限,港地對內房而言猶如甜品。時代地產(1233)主席岑釗雄看法亦與黃朝陽不謀而合,稱內房是深思熟慮後才高價投地,「過往麵包價不等同現在麵包價,未來麵包價可能更高。」上述兩房企均會持續關注本港機會,希望與本港地產商合作。事實上,內房已將大陸做生意模式帶來香港,他們習慣運用高槓桿,借貸比率極高;相反本港地產商手上土儲較多,又可透過收購舊樓或發展農地,自然出價保守,不願加入「瘋搶」。而且內地樓市對消息敏感,置業人士、開發商會觀望賣地結果,造成地王效應,推升樓價,他們以此觀念來看待香港市場,自然認為港樓價是會長升長有。不過,有分析員已看到其中風險。在合景泰富(3380)上周高價奪鴨脷洲地王後,摩通即將其評級由「買入」降至「中性」,因鴨脷洲項目投資額已相當於其10%總資產值,料其資產淨值將被攤薄。該行指,因內地一線城市供地少,加上在港買地後可經銀行低息融資,故料未來1至2年內房仍活躍於港,惟他們需面對三大風險:包括港樓周轉期較慢,港樓平均開發需時3年,內地僅9至12個月;另港樓市亦受加息周期、滙率及土地政策等多方影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1/1994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