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匯豐、官方PMI雙走弱 經濟下行壓力不容樂觀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8-08/936764.html

進入8月,鋼鐵業淡季效應持續,下遊開工率明顯不足。盡管樓市和固定資產投資如火如荼,也絲毫沒有改變鋼鐵業的頹態。全行業的不斷虧損面和環保政策大大挫傷了鋼企生產積極性。

Pmi.thumb_head

進入8月,鋼鐵業淡季效應持續,下遊開工率明顯不足。盡管樓市和固定資產投資如火如荼,也絲毫沒有改變鋼鐵業的頹態。全行業的不斷虧損面和環保政策大大挫傷了鋼企生產積極性。

鋼鐵業之外,制造業的景氣度也出現了明顯下降,官方PMI已行至榮枯線邊緣,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

8月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為5個月來的首次下降。大、中、小型企業PMI均有所回落。特別是小型企業生產經營壓力較重,相應的定向調控政策仍然必要。

同時,代表中小企業的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僅47.8%,低於初值0.4個百分點,也遠遠低於預期的48.3,為2007年以來的最低值。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7月份PMI數據差於預期,整體仍偏弱勢,當前中國的經濟處於L型底部區間,下行壓力不容樂觀。

雙走弱

生產面繼續疲弱,經濟下行壓力延續,小企業直呼艱難,而大企業也不容樂觀。

“近期公布數據顯示經濟企穩並不穩固,高頻數據顯示穩增長政策下生產面延續疲弱態勢,發電量繼續同比下跌,上周單周同比略有收窄,而產能利用率低位企穩,寬松政策並未有效推動生產面出現持續改善。”徐高分析表示。

盡管7月制造業PMI的回落有一定季節性規律,但今年的表現明顯弱於往年。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認為,受高溫暴雨等天氣影響,一些企業限產,進行設備檢修和技術改造,生產增長趨緩;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下滑,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連續下降,給相關行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此外,制造業內外需求仍然偏弱。

從分項數據看,五大分項指數四降一升,生產端與需求端同時走弱。需求不足拖累生產仍是制造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三大訂單連續兩個月下降,新訂單指數在7月環比下跌0.2個百分點至49.9%,是2012年10月以來首次降到榮枯線以下;出口訂單環比下跌0.3個百分點至47.9%。

而生產量指數也結束2月份以來回升趨勢,再度出現下跌。7月生產量PMI較6月下跌0.5個百分點至52.4%,生產景氣指數下降顯示生產面繼續放緩。高頻數據同樣顯示生產面延續疲弱,發電量同比持續下跌。穩增長政策帶來需求回暖尚未有效傳導至需求面。生產面疲弱導致就業狀況持續惡化,制造業就業指數從前月的48.1%下降至48.0%,非制造業就業指數更是環比下降0.5個百分點至49.2%。顯示經濟持續下行壓力已經威脅到就業市場穩定。6大發電集團耗煤量4周平均同比繼續下跌,單周同比跌幅有所收窄,產能利用率低位企穩,顯示生產面依然維持疲弱。

中小型企業前景繼續惡化。大型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加速等穩增長政策發力環境下,景氣度基本維持平穩。而中小型企業經濟度持續惡化,特別是小型企業,7月PMI環比下挫0.6個百分點至46.9%。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很不樂觀。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今年上半年以來,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穩增長措施,發力點還是在基礎設施投資拉動等方面。而基礎設施的投資拉動對中小企業、出口型企業的拉動作用相對有限。

新工具或誕生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呼喚寬松政策加碼。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針對PMI指數表現的問題,應抓緊落實穩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著力提高政策效果。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對今年下半年宏觀政策定下了基調。決策層對經濟下行壓力及相應風險的關註度顯著提高,對穩增長的訴求明顯上升。穩增長將成為下半年經濟政策的主基調。在此情況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或仍將保持寬松,以實現政府推動實體經濟企穩回升的目標。

“短期內,總體需求難有明顯改善,新興行業有亮點但占比有限,工業生產下行壓力仍大,基建等仍是穩增長的主要抓手。”華創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鐘正生表示。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盡管我國制造業PMI有所回落,但高技術制造業PMI為54.8%,連續3個月呈上升走勢,高技術制造業增速加快表明制造業結構繼續優化,非制造業運行穩定性有所增強。我國經濟運行具有保持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基礎。

野村證券在研究報告中稱,PMI呈現下滑,表明經濟增長勢頭可能在7月略有放緩。“央行預計會在8月降準,今年還可能再度降息25個基點,降準50個基點。”

“雖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表述繼續為‘積極’和‘穩健’,但其它表述顯示,財政政策在下半年將顯著發力,而寬松貨幣政策將繼續加碼。”徐高表示。

事實上,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不變調”的措辭,意味著三季度財政政策將有更為實質的發力。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都將繼續加碼,通過PSL、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城投債發行加速以及房地產貸款限制放松等引導金融系統過剩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這次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雙管齊下的專項建設金融債。

據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處證實,為擴大有效投資,積極緩解經濟下行壓力,國家發改委擬通過國家開發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向郵政儲蓄銀行定向發行長期專項債券,建立專項基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其中,中央財政按照專項建設債券利率的90%給予貼息。近期第一批專項建設債券即將推出,各地已進入相關申報程序。

民生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李奇霖對媒體表示,政策性銀行發債的好處就是能夠讓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聯系起來,央行可以通過貨幣政策工具來影響市場的流動性。微觀來看,政策性銀行發債應該是常規化穩增長的措施。

  • 華夏時報
  • 李凈翰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163

房市賣壓大悶鍋 一個月後恐掀開 奢侈稅退、證所稅廢、利率向上 明年房市難樂觀

2015-12-14  TWM

今年房市在連串政府打房政策抑制下,全年交易量預估為十四年新低。但是,更戲劇性的轉折或許才要降臨,二○一五年一過,奢侈稅、證所稅退場,兩者帶動的效應,都會讓明年房市變動加劇。

幾年前,有位大媽投資客於新北市搜尋合適的購買標的,看上了淡水某建案。由於她是資深投資客,同社區住戶的取得成本大約每坪四十萬元,但她靠著和建商的合作關係,拿到「友情價」每坪三十五萬元。

當年,雙北房價如日中天,大媽直覺「賺翻了」,下重手一次就買兩戶總價一千多萬元的預售屋。然而過去兩個月以來,別說賺錢賣,大媽只求以成本價脫手,至今卻遲遲找不到適當買家……。這位大媽的遭遇,切實反映了今年房地產慘況。

脫手潮年後湧現

投資客硬撐 等奢侈稅退場宏大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卓輝華預估,二○一五年的交易量大約二十八萬戶,不僅比去年的三十二萬戶少上一成三,也遠遠低於二十年長期平 均的三十五萬戶,是近十四年來最低的成交量。「但接下來,投資客的壓力會更大。」台灣房屋研究中心前執行長、目前自營房地產買賣業務的邱太煊這麼說。

他表示,現在之所以沒有崩盤,「是因為利率實在太低,賣方還可以硬撐。」另一方面,若手中持有房產未滿兩年,現在賣房,無論賺賠都得繳付「售屋總價」一○%至一五%的奢侈稅,也讓不少賣家靜待奢侈稅退場之日再求脫手。

但在二○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後,賣方市場的壓力將瞬間變大。為什麼呢?

重點就在於稅制影響持續發酵。首先是奢侈稅退場,並由房地合一制取而代之;兩者的主要差別之一,在於房地合一制僅針對「交易利得」的部分,課徵一五%至四 五%的稅負,賠錢賣則不課稅。在此之下,手中持有房產未滿兩年、目前房價低於成本的投資客,自然會選擇等到房地合一稅上路後再求脫手。

簡言之,明年奢侈稅退場,就是受困閉鎖期的投資客們,選擇即時下莊的最佳時機。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主任徐佳馨坦言,「大家都在觀察年後奢侈稅退場,會不 會出現一波賣壓。現在房市是買賣方拉鋸,但其實所有條件都不利賣方,只是卡在賣方不願認賠。」過去幾年,新北市、台中重劃區推出的建案量最大,這幾區的衝 擊將最顯而易見;其中,三峽皇翔玉鼎為近期經典案例。此案於二○一三年交屋,卻在今年中、約莫就是奢侈稅兩年閉鎖期過後,於知名房屋交易網「591」爆出 倒貨潮,共八十一戶賣盤。尤其,當年成交價約為每坪二十八萬元,但網站每坪單價僅約三十二萬元,與成本價相去不遠,顯然屋主對房市走向「心知肚明」,所求 不多。

當然,如果投資客對未來房市看好,賣壓或許不致大量出籠;可惜,無論從稅制及利率環境的變革方向來看,投資客恐怕都沒有看好的理由。

資金由房轉股

證所稅廢後 吸引大戶進場在稅制上,明年除了奢侈稅退場之外,另一個重頭戲,是廢除證所稅。當房市衰退,受稅制影響,滿手現金的投資客會怎麼做?按理來說,投資客極可能轉戰稅制相對寬鬆的股海。證所稅的廢除,將成房市跌幅加劇的另一變因。

利率環境轉變也是壓在投資客心中的一塊大石。房地產市場有句響亮的口號:「利率不升、房價不死!」過去七年,在美國維持零利率的環境下,國內利率也始終偏 低,但美國預料將在十二月中旬進行十年來首度升息,從過往歷史來看,台灣央行在一年內跟進的機率極高(見左圖)。利率環境的變化,無疑也讓房市蒙上陰影。

DTRE德天國際地產總經理田揚名表示,除上述因素外,總統大選必然對房市造成不確定性。整體來說,由於奢侈稅退場,房地合一稅接續上路,加上台北市房屋持有稅翻倍,預計未來幾年房價將經歷長期打底盤整,過去十年的多頭,至少在數年內難再復見。

這些偏向悲觀的預期,其實也已在相關業者的經營上有所反映;一位不具名代銷業者表示:「代銷公司以前還會包銷部分建案,現在只願意幫建案負責廣告企畫,不 願意承擔包銷風險。至於公司內部,現在也遇缺不補,一人身兼數職,主管都想請無薪假。」卓輝華也認為,房市氛圍在現階段是「慢慢轉空」,但即將面臨重要轉 折點,「明年房價跌幅會比今年更明顯,全台房價平均大約下修二%至三%。」這些房地產市場「山雨欲來」的現象,隨著二○一五年結束,新稅制、利率環境改 變,會不會演變成一場真正的風暴,後續值得繼續觀察。

撰文 / 蔡曜蓮、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40

樂觀主義者眼中2016年中國互聯網的24個趨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03/153587.shtml

導讀 : 作者預測,滴滴快的2016年啟動IPO,將成為中國互聯網僅次於BAT和京東的第五大互聯網上市公司。

2013、2014年底我分別進行了2014、2015年的互聯網預測,有的預測準確了,有的被打臉了,2015年最後一天,預測繼續,坐等明年此時被打臉。

1、滴滴快的啟動IPO,將成為中國互聯網僅次於BAT和京東的第五大互聯網上市公司。

2、阿里巴巴YunOS宣布用戶數突破1億,Tecent OS正式推出,掀國產操作系統大戰。

3、中國前十大互聯網公司中至少一家宣布裁員,一葉落而知秋。

4、互聯網+、共享經濟、社群、IP 成過時名詞,創業咖啡廳迎來新概念。

5、大量科技公司宣布上市,登陸新三板。

6、互聯網金融被嚴管,P2P進入寒冬,更多e租寶事件。

7、智能電視在新出貨電視中占比超過80%,無智能不電視,曲面電視興起,電視盒子下滑。

8、內容型創業項目成投資熱點,備受巨頭親睞,今日頭條謀求上市。

9、企業級市場進入收割季,該領域出現上市公司。

10、BAT角逐電影市場,不只是賣票,進入電影上遊環節,國產片爆發。

11、生活服務之後,在線教育和在線醫療成最受關註的『互聯網+』。

12、Pepper進入中國市場,機器人繼無人機之後成下一個創業熱點。

13、自媒體投資熱潮退去,但to C的自媒體將從傳統媒體瓜分更多營銷預算。

14、A、B站與優酷土豆等傳統視頻網站成競爭對手,探索商業化。

15、華為保持手機市場老大,小米坐二望一,奇酷和樂視手機崛起。

16、小米Watch面世以破壞性價格與Apple Watch競奪手腕市場。

17、天貓雙十一增速下滑,阿里巴巴打擊刷單和假貨取得重要進展。

18、阿里雲進軍海外市場,成全球第一大雲計算平臺,分拆謀求獨立上市。

19、數字音樂市場全面收費,該市場爆發AT大戰,酷狗入懷其中一家。

20、阿里和騰訊布局無人車,阿里加快二手車電商市場布局,投資優秀二手車。

21、矽谷明星VR產品上市銷售,中國迎來VR元年。

22、運營商離職潮更甚,為緩解人才流失,運營商提升薪酬待遇。

23、錘子開辟手機之外的新產品線,或走上與魅族相似的道路:進入阿里懷抱。

24、Google和Facebook終於入華,中國民眾奔走相告。

純屬閑扯,祝大家新年快樂!

微博@互聯網阿超  微信 羅超(luochaotm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074

亞邦集團2.15億債務違約 後續風險不樂觀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2-15/984008.html

隨著農歷新年的結束,亞邦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邦集團)的債務兌付情況即將披露。2月14日,亞邦集團公告承認該債券已發生實質性違約。

10-21______-08____.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向江林 實習生 姜詩薔

隨著農歷新年的結束,亞邦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邦集團)的債務兌付情況即將披露。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於2月6日報道了亞邦集團公告其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債券簡稱:15亞邦CP001;債券代碼:041558012)到期兌付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2月14日,亞邦集團公告承認該債券已發生實質性違約。

亞邦集團公告稱,公司應於2016年2月14日兌付本息的債券“15亞邦CP001”不能按期足額償付,已構成實質性違約,該債券應付本息總額為2.159億元。公司稱董事長許小初此前應相關部門要求協助調查,部分銀行因此收貸、壓貸,造成公司資金鏈緊張。

公司籌措資金難度大

與此前多起中小企業集合票據違約不同的是,此次亞邦集團短期融資券違約並不存在信用增進公司為其履行“兜底”責任。亞邦集團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將全力配合“15亞邦CP001”主承銷商(招商銀行)盡快召開“15亞邦CP001”持有人溝通會,參與商討後續違約救濟措施,維護持有人權益。

然而,此前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公國際)曾表示,2006年1月26日曾要求亞邦集團提供“15亞邦CP001”的償債安排,而截至2月5日評級下調公告發出時仍未收到回複。

同時,2月4日,大公國際經過進場訪談獲悉,亞邦集團自身的資金鏈已出現斷層。許小初協助調查事件對亞邦集團的償債能力產生了一系列負面影響,導致多家銀行進行抽貸。

招商銀行相關負責人王如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亞邦集團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鏈緊張,籌措資金難度大。

雖然亞邦集團表示要積極通過外部融資渠道籌措資金;以及加強企業自身經營,努力通過經營性現金流償還部分本期短期融資券本息,但大公國際的調查顯示,截至2015年12月25日,亞邦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亞邦股份603188.SH)總股本28.84%中有91.19%是質押股票,占總股本26.30%,股權質押比例極高。因此其自身償債來源存在不確定性且外部融資渠道受限,信用風險加大。

 

後續風險堪憂

值得註意的是,除“15亞邦CP001”外,亞邦集團還於2015年4月16日、9月10日及9月25日發布了三期短期融資券“15亞邦CP002”、“15亞邦CP003”以及“15亞邦CP004”,而受本次實質性違約的影響,之後的兌付風險隱現。

而早在2月5日,大公國際已將“15亞邦CP002”、“15亞邦CP003”以及“15亞邦CP004”的信用等級下調為A-2,將亞邦集團主體信用等級下調為A,評級展望為負面。

王如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15亞邦CP001”的違約對亞邦集團後續幾期短期融資券的付息兌付存在不小影響。至於其後續的償債安排,王如玉表示,目前招商銀行並未收到亞邦集團的明確回複,不過預計很快會有公告發出,一切信息以後續公告為準。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固定收益組李詩在一份研報中表示,在經濟持續下行的宏觀環境下,“償債能力惡化——金融機構收緊融資——企業資金斷裂——信用風險進一步深化”的惡性循環已經有所顯現,不同債務違約風險相互傳導效應愈加明顯。

編輯:張喜威  審核:姚茂敦  終審:靳水平
  • 每日經濟新聞
  • 姚茂敦
  • 每經記者 向江林 實習生 姜詩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41

【視頻】紮克伯格、馬雲談女兒:保持好奇心 樂觀應對挑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3924.html

【視頻】紮克伯格、馬雲談女兒:保持好奇心 樂觀應對挑戰

一財網 劉佳 2016-03-19 11:21:00

紮克伯格提到,自己希望教給女兒的是好奇心。“世界上有那麽多東西不是顯而易見的,希望她去探索。我希望她無論做什麽,都能問自己為什麽不能做得更好。世界大部分的變化變革是一直有人在問為什麽不能做得更好。我覺得這種價值觀對她是有益的,在這過程中我也會教她說中文。”

在移動互聯網不斷創新的Faceboo創始人紮克伯格,如何教導自己的女兒創新?

“我想可能對她是個壞消息,我承諾過我的妻子我會教她學中文。”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身穿西服的Facebook創始人紮克伯格這樣說。

此前,紮克伯格曾在Facebook上曬出了夫妻一起給剛出生的女兒讀繪本的照片。他們選擇的繪本,叫做“Quantum Physics for Babies”(嬰兒版的量子物理學)。

紮克伯格提到,自己希望教給女兒的是好奇心。“世界上有那麽多東西不是顯而易見的,希望她去探索。我希望她無論做什麽,都能問自己為什麽不能做得更好。世界大部分的變化變革是一直有人在問為什麽不能做得更好。我覺得這種價值觀對她是有益的,在這過程中我也會教她說中文。”

“但那本給嬰兒看的量子力學,我覺得她沒有看懂。” 紮克伯格說。

馬雲則提到,自己的女兒不需要學量子力學,“我們已經這麽辛勤地工作,目的就是讓子孫活的更好,活的更樂觀”。

馬雲說,自己並不關心女兒未來做什麽,只要她健康長大健康,樂觀應對挑戰就是好的,“因為我們會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不行的話會有人來補上的。”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698

悲觀,樂觀,達觀

在重貼YC兄的文章時,發現從上一篇YC兄的文章到今天這一篇之間還有幾篇文章,不過主要也是YC兄當年轉貼別人的文章,所以就沒有在這裡重貼,因為希望重貼YC兄親自執筆的文章更好。



YC兄的文章(2008年12月24日)

節錄自岑逸飛的文章:

甚麼是悲觀?甚麼是樂觀?其實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同樣的事物,心態各異,看法便有不同。譬如同樣是半杯水,悲觀者說,再差半杯水,杯子就空了;樂觀者說,再多半杯水,杯子就滿了;在現實生活中,有時所謂悲、所謂樂,也許只是人的心境反映罷了。

換一個問題:眼前有串葡萄,有好有壞,究竟揀最好的先吃,還是揀最壞的先吃?是否揀最好的先吃樂觀,揀最壞的先吃悲觀?港人是「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當然是先吃好的,但那會是先甜後苦;反而先吃壞的,好的還在前面,會是先苦後甜。

其實事物本身沒有悲樂,有的只是感受事物的心態有悲觀與樂觀之分。天地間沒有不平之事,只有不平之心。看西風落葉是憂傷還是閒適,要看人的修行。事情本身沒有意義,其意義取決於我們的取態,看事情是看負面還是正面?通常悲觀的會從機會中找到困難,但樂觀的則從困難中找到機會。

若能活在感恩的世界,做人通常都能樂觀。對於斥責,會感激這是助長智慧;面對遺棄,會感激有助自立;受人欺騙,會感激反而增進見識;受傷害的,會感激是磨練心志。

但中國的古老智慧,除了悲觀和樂觀之外,更有達觀,那是老莊智慧,比悲觀和樂觀再翻上一個層次。對人生能看通看透,才能達觀。悲觀者的人生是苦茶,樂觀者的人生是美酒,達觀者的人生是清泉。悲觀者在山腳看世界,看到小徑通幽;樂觀者在山腰看世界,看到曙光乍現;達觀者在山頂看世界,看到天清地廣。悲觀的躲在黑暗角落,樂觀的迎向陽光,而達觀的才會橫跨陰陽兩界。


有blog友問我(YC兄)姪仔現時近況如何,間帝柏現時可能只值330-350萬,租金又下跌得很利害。想請教下我地的對策。有blog友又說好興幸自己今年無買樓,否則現時都變負資產。

在98年和03年樓市大跌時,我都和很多blog友現時的心情一樣,看到資產不斷縮水感到悲觀。其後發覺樓價幾年後便會升返上黎,現時的心態已轉為平常心,只會想着怎樣在跌市中找尋機會買多d平樓。

我喜歡買樓收租的原因是可以問銀行借錢不斷去create現金流,現時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已經變左,你越借得多錢去create正現金流,你就越快可以獲得財務自由。美國政府為左救市,大灑美元到市場,美元貶值是遲早既事,你現時問銀行借既錢幾年後便可以用平錢還,美國政府都係用緊呢條橋。

此外,買樓收租是一種我可以完全控制的投資,買怎樣的樓出租,要怎樣裝修,租比怎樣的人,我都可以完全控制到。唔似得買股票或基金,完全靠個CEO話事,炒外匯蝕左幾廿億可以不了了之,美國那斯達克前主席是基金大騙子等,都令我對這些印刷品的信心進一步減弱。

我姪仔現時所有樓都仍然出租緊,帝柏租緊萬七,仍然cover到mortgage,下一年結緍計劃都無變。我d樓亦都全部出租,亦未有租客要求減租。我地的對策就是樂觀和積極地去面對逆境,靜靜地等待收成的好日子。

這一個星期都在東京泡,明天便會出發去白川鄉,之後便會到長野和北海道。這是今年東京Midtown的聖誕燈飾(文章貼出了類似照片),在藍色的燈海中浮現出銀河和星座,藝術成份比較高。最後Merry Christmas to my friends and readers。Thanks for your support and reading!


後記(止凡):

這篇很特別,因為剛剛好是金融海嘯過後,樓價大跌之後所寫的,當時一些blog友見樓價大跌,向YC兄提出疑問。YC兄貼出了岑逸飛的文章,說明他當時的心境。

多年後回看,從文章中看到YC兄的心境如何?這幾年的事情發展又如何呢?著重現金流,而並非樓價上落,令YC兄有這樣的投資心態與作了當時的投資決定。

當談到借貸,不少人都會有所忌諱,YC兄在這篇文章道出了一個借貸的要點,借的是今天的錢,還的是未來的錢。今時今日全球最大的債仔是美國,它正積極製造一個對債仔有利的環境,這一點我的看法大概與YC兄類似。當然,運用借貸還有很多考慮,未能駕馭或性格不合者,尤其要小心債務。

另外,很喜歡岑逸飛的文章,以前曾經聽過他的講座,感覺他學問非常淵博,尤其對於中國文化。這篇節錄文章所提及的悲觀、樂觀、達觀,更是很好的提醒,看完後心境更平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778

VR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麽樂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25/154882.shtml

導讀 : VR是未來所趨,這點肯定不容置疑,但VR卻不會如人們想象的那麽普及,也許更多的會應用在一些專業領域。

被炒了很久的VR,成了科技圈的寵兒。VR如今的盛寵,如同當年的O2O。如今O2O的衰敗已經不用我多說了。VR的繁榮是不是也只是曇花一現呢? 

首先我並不看好VR,盡管各大媒體鋪天蓋地歌頌VR的前景,宣稱10年後全球VR/AR產業整體營收將達到850億美元。雖然我並不知道這份數據的可靠性,但最起碼目前在我看來,VR並不會有人們所想的那麽普及。

VR設備確實能給人來新奇感,因為好奇心驅使,我也購買了一副VR眼鏡。在最開始的第一天,我用眼鏡玩了一些遊戲,看了一些短片後,便丟在那邊落灰了。

在簡單體驗後,我來說說VR發展局限。

首先,VR頭盔或者眼鏡不宜長時間佩戴

玩過VR眼鏡的人都會註意到VR眼鏡並不適合長時間佩戴。因為佩戴眼鏡一小段時間後,感覺眼鏡有點不適,甚至有點頭暈。未來遊戲是VR硬件應用的最主要的領域。但是打遊戲的人都知道,通常一場遊戲打下來,都是一小時以上。但就目前來說VR眼鏡並不適合正常的網遊,只適合即興小遊戲,並且玩的時間必須短。

其次,VR使用場景有限

VR眼鏡必須在安全空間內使用。VR眼鏡帶起來後,人的視覺就局限在視頻里,無法觀察到外界的情況。這種情況就局限了VR眼鏡或者頭盔在使用的時候,必須在相對安全的空間。這也阻礙了VR眼鏡的普及。

第三,交互弱

VR設備在戴起後,實際上與身邊的世界就隔絕了。對方幹什麽,在玩什麽,其實旁觀者並不能感同身受。幾乎無法和身邊的人進行交互。這種局限導致了VR只能是一個人的狂歡。

第四,VR無法長時間和手機結合

在手機上觀看VR視頻,會出現幾種情況。

1:手機耗電快

2:VR視頻占空間

3:會被來電或信息幹擾

也許耗電快並不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畢竟VR設備的佩戴要求通常是在室內。所以都有電源,但是第二個,VR視頻非常占內存的問題,卻是一大問題。目前市面上的VR視頻源都是時間很短的,通常在5分鐘以內。還處在體驗階段。假設後期VR視頻充足後,人們就會發現,一般手機的內存無法承載VR視頻。第三個問題是假設以後通過手機觀看VR視頻,但是在視頻播放期間通常會有信息,來電等情況。對於眼鏡或者頭盔的佩戴者來說。取下眼鏡內的手機進行電話接聽,是非常不方便。

當然,我覺得上文提到的第四點中大部分是可以通過技術來解決的,比如來電幹擾這一塊,可以通過技術達到不載眼鏡或者頭盔,直接一邊接電話一邊打遊戲。只是時間問題。但容易使使用者炫暈的情況,以及使用場景的限制,卻會大大阻礙VR的普及。

VR是未來所趨,這點肯定不容置疑,但VR卻不會如人們想象的那麽普及,也許更多的會應用在一些專業領域。除了現在可以設想到的成人、遊戲以及影視,實際VR還可以應用在教育行業、廣告行業、兒童玩具、購物等等。VR行業如今如火如荼,各大巨頭紛紛染指,不知道在一番廝殺後,將會留下哪些精華。但不管怎麽樣VR之路還很漫長,現在還只是個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433

李開複看AlphaGo:兩年看保守,十年樂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6968.html

李開複看AlphaGo:兩年看保守,十年樂觀

一財網 王思琪 2016-03-27 15:35:00

AlphaGo會否帶領新一波人工智能投資浪潮,李開複認為AI的價值在長期,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爆發:“我對十年特別樂觀,大部分工作會被AI取代,但是從兩年維度來看傾向保守,技術積累以及平臺形成需要時間。”

AlphaGo在圍棋上擊敗人類選手,令AI人工智能再次成為人們關註重點。為此,著名投資人李開複也拜訪老東家谷歌詢問AlphaGo背後的技術基礎。

AI領域在這幾年經歷跌宕起伏,其技術原理就是利用特殊的神經網絡系統。通過該系統,AlphaGo擁有大數據學習能力以及自我學習能力。也就是,機器能夠通過大數據搜尋“掌握”認知學習能力,同時,從棋譜中,訓練圍棋的線路對戰能力。

“這里面的基礎技術十年前就有。”在李開複看來,AlphaGo之所以有突破性在於三點,:“第一,自我叠代的巨大數據量;第二,巨大的計算量,AlphaGo的計算技術比世界上其他的技術具有更大價值、深度學習。”李開複表示,AlphaGo智能學習系統是谷歌聘請15個世界頂尖深度學習專家花費兩年時間完成。“具有這種能力在任何可理解領域里都能做出巨大貢獻。”而如今的人工智能只要具備這三點就能夠解決日常問題並且具有商業價值。

至於AlphaGo會否帶領新一波人工智能投資浪潮,李開複認為AI的價值在長期,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爆發:“我對十年特別樂觀,大部分工作會被AI取代,但是從兩年維度來看傾向保守,技術積累以及平臺形成需要時間。”

 

編輯:劉佳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664

悲觀,樂觀,達觀 [YC兄系列]

在重貼YC兄的文章時,發現從上一篇YC兄的文章到今天這一篇之間還有幾篇文章,不過主要也是YC兄當年轉貼別人的文章,所以就沒有在這裡重貼,因為希望重貼YC兄親自執筆的文章更好。




YC兄的文章(2008年12月24日)

節錄自岑逸飛的文章:

甚麼是悲觀?甚麼是樂觀?其實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同樣的事物,心態各異,看法便有不同。譬如同樣是半杯水,悲觀者說,再差半杯水,杯子就空了;樂觀者說,再多半杯水,杯子就滿了;在現實生活中,有時所謂悲、所謂樂,也許只是人的心境反映罷了。

換一個問題:眼前有串葡萄,有好有壞,究竟揀最好的先吃,還是揀最壞的先吃?是否揀最好的先吃樂觀,揀最壞的先吃悲觀?港人是「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當然是先吃好的,但那會是先甜後苦;反而先吃壞的,好的還在前面,會是先苦後甜。

其實事物本身沒有悲樂,有的只是感受事物的心態有悲觀與樂觀之分。天地間沒有不平之事,只有不平之心。看西風落葉是憂傷還是閒適,要看人的修行。事情本身沒有意義,其意義取決於我們的取態,看事情是看負面還是正面?通常悲觀的會從機會中找到困難,但樂觀的則從困難中找到機會。

若能活在感恩的世界,做人通常都能樂觀。對於斥責,會感激這是助長智慧;面對遺棄,會感激有助自立;受人欺騙,會感激反而增進見識;受傷害的,會感激是磨練心志。

但中國的古老智慧,除了悲觀和樂觀之外,更有達觀,那是老莊智慧,比悲觀和樂觀再翻上一個層次。對人生能看通看透,才能達觀。悲觀者的人生是苦茶,樂觀者的人生是美酒,達觀者的人生是清泉。悲觀者在山腳看世界,看到小徑通幽;樂觀者在山腰看世界,看到曙光乍現;達觀者在山頂看世界,看到天清地廣。悲觀的躲在黑暗角落,樂觀的迎向陽光,而達觀的才會橫跨陰陽兩界。


有blog友問我(YC兄)姪仔現時近況如何,間帝柏現時可能只值330-350萬,租金又下跌得很利害。想請教下我地的對策。有blog友又說好興幸自己今年無買樓,否則現時都變負資產。

在98年和03年樓市大跌時,我都和很多blog友現時的心情一樣,看到資產不斷縮水感到悲觀。其後發覺樓價幾年後便會升返上黎,現時的心態已轉為平常心,只會想着怎樣在跌市中找尋機會買多d平樓。

我喜歡買樓收租的原因是可以問銀行借錢不斷去create現金流,現時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已經變左,你越借得多錢去create正現金流,你就越快可以獲得財務自由。美國政府為左救市,大灑美元到市場,美元貶值是遲早既事,你現時問銀行借既錢幾年後便可以用平錢還,美國政府都係用緊呢條橋。

此外,買樓收租是一種我可以完全控制的投資,買怎樣的樓出租,要怎樣裝修,租比怎樣的人,我都可以完全控制到。唔似得買股票或基金,完全靠個CEO話事,炒外匯蝕左幾廿億可以不了了之,美國那斯達克前主席是基金大騙子等,都令我對這些印刷品的信心進一步減弱。

我姪仔現時所有樓都仍然出租緊,帝柏租緊萬七,仍然cover到mortgage,下一年結緍計劃都無變。我d樓亦都全部出租,亦未有租客要求減租。我地的對策就是樂觀和積極地去面對逆境,靜靜地等待收成的好日子。

這一個星期都在東京泡,明天便會出發去白川鄉,之後便會到長野和北海道。這是今年東京Midtown的聖誕燈飾(文章貼出了類似照片),在藍色的燈海中浮現出銀河和星座,藝術成份比較高。最後Merry Christmas to my friends and readers。Thanks for your support and reading!


後記(止凡):

這篇很特別,因為剛剛好是金融海嘯過後,樓價大跌之後所寫的,當時一些blog友見樓價大跌,向YC兄提出疑問。YC兄貼出了岑逸飛的文章,說明他當時的心境。

多年後回看,從文章中看到YC兄的心境如何?這幾年的事情發展又如何呢?著重現金流,而並非樓價上落,令YC兄有這樣的投資心態與作了當時的投資決定。

當談到借貸,不少人都會有所忌諱,YC兄在這篇文章道出了一個借貸的要點,借的是今天的錢,還的是未來的錢。今時今日全球最大的債仔是美國,它正積極製造一個對債仔有利的環境,這一點我的看法大概與YC兄類似。當然,運用借貸還有很多考慮,未能駕馭或性格不合者,尤其要小心債務。

另外,很喜歡岑逸飛的文章,以前曾經聽過他的講座,感覺他學問非常淵博,尤其對於中國文化。這篇節錄文章所提及的悲觀、樂觀、達觀,更是很好的提醒,看完後心境更平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983

比亞迪盈利前景樂觀(二十)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6-05-11

比亞迪(1211)上月底公布2016年第一季度業績,純利8.5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6倍,並發出盈喜,預期2016年上半年的純利高達22.5至24.5億元人民幣(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車和手機金屬部件業務快速增長,以及太陽能業務第二季度轉虧為盈),暗示今年第二季度純利增加到14至16億元人民幣!

由於業績超預期,分析員調高比亞迪的盈利預測。

用簡單的外推法(Extrapolation)(這個方法難免會有偏差,只供一般參考,待中期業績後再檢討),假設比亞迪第三和第四季度的純利相等於第一季度的8.5億元人民幣(比較保守的估計),則2016年全年的純利估計是39.5億元人民幣(8.5+14+8.5+8.5),股東資金回報率(ROE)會增加到12%。

將全年純利39.5億元人民幣,除以發行股數24.76億股,得出每股盈利1.6元人民幣(折合1.88港元)。現價41.5港元,預測今年市盈率約22倍,估值尚算合理。

比亞迪去年新能源汽車銷售5.8萬輛,同比增長208%,全球銷量第一。今年將會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SUV「宋」和「元」,令產品線更齊全。管理層預期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將會翻倍!

公司目前在惠州和坑梓(位於深圳龍崗區)已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磷酸鐵鋰(Lithium Ferrous Phosphate)電池生產基地,未來更計劃大規模擴充電池產能,預計從2015年的10 GWH,逐步增加到2019年的34 GWH,以及研發增加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新型電池技術(比如三元技術),目標是減低電池成本,增強電動車的競爭力。

財務方面,截至2016年3月底止,比亞迪的淨負債超過310億元人民幣(包括38億元人民幣的永續債),相對於股東資金331億元人民幣,負債比率高達94%!公司計劃今年在A股市場發行新股(一月份已取得正式批文),募集150億元人民幣資金,以減輕財務壓力。

總的來說,我對比亞迪的前景還是充滿信心,我會長線持有它的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5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